【美國的前身|#北美十三殖民地】
美國經常被人話係世界一哥,不過一哥原來曾經係人地嘅殖民地!
.
十三殖民地,係指英國喺1607至1733年喺北美洲大西洋沿岸建立的一系列殖民地,呢十三個殖民地只係英屬美洲殖民地嘅一部分。而每個殖民地本身都有自己嘅自治體制,大多數居民亦喺殖民地中擁有自己嘅土地,十三殖...
【美國的前身|#北美十三殖民地】
美國經常被人話係世界一哥,不過一哥原來曾經係人地嘅殖民地!
.
十三殖民地,係指英國喺1607至1733年喺北美洲大西洋沿岸建立的一系列殖民地,呢十三個殖民地只係英屬美洲殖民地嘅一部分。而每個殖民地本身都有自己嘅自治體制,大多數居民亦喺殖民地中擁有自己嘅土地,十三殖民地最後成為美國獨立時嘅立國基礎,並喺1776年美國獨立戰爭後建立美國。
.
經過多年嘅英國統治,加上當時北美地區無戰爭出現,令北美洲殖民者認為唔再需要英國軍隊保護。加上英國為咗維護本土利益,向殖民地分別喺1764同1765年頒布《食糖條例》《印花稅法》,要求殖民地大量購買英國嘅食糖、咖啡、酒等商品以及對所有印刷品直接徵稅,加重北美洲殖民者負擔。但因為殖民地區係英國議會無代表席位,於是北美歐裔殖民們中斷同英國商人嘅貿易往來。雖然英國一度廢除印花稅法,但隨後又用其他方式提高關稅,令北美各地歐裔殖民對英國統治地位展開激烈討論,英國為咗保障國家利益,於是向波士頓調兵。
.
1770年,一名英軍軍官購買假髮後回營,假髮店的店員Edward Garrick誤會軍官無比錢,於是向軍官喊叫,軍官解釋之後就打算離去,但佢嘅下屬Hugh White為軍官抱不平,於是同Edward Garrick發生口角,最後英兵打傷店員。圍觀嘅民眾十分憤怒,立刻包圍Hugh White,英軍率領士兵解救懷特,民眾向佢地丟擲石頭,英軍情急之下向羣眾開火,事件引致五名平民死亡,令殖民地開始抵制英國進口。
.
1774年,英國政府針對麻薩諸塞省(現今美國麻省),通過一系列旨在加強對美國控制的「強制法案」,激化起雙方矛盾,十二個地區嘅殖民會議選派代表喺費城召開大陸會議(第十三個加入者為喬治亞省,於第二次會議加入),通過宣言,建立大陸議會,決定必須要改變英國宗主國同佢地殖民地嘅關係,引致起美國革命出現,當時嘅十三殖民地包括:
- 特拉華殖民地 (Delaware Colony)
- 賓夕法尼亞省 (Province of Pennsylvania)
- 新澤西省 (Province of New Jersey)
- 喬治亞省 (Province of Georgia)
- 康涅狄格殖民地 (Connecticut Colony)
- 麻薩諸塞省 (Province of Massachusetts Bay)
- 馬里蘭省 (Province of Maryland)
- 南卡羅來納省 (Province of South Carolina)
- 新罕布什爾省 (Province of New Hampshire)
- 弗吉尼亞殖民地(Colony and Dominion of Virginia)
- 紐約省 (Province of New York)
- 北卡羅來納省 (Province of North Carolina)
- 羅得島與普洛威頓斯莊園 (Colony of Rhode Island and Providence Plantations)
.
美國國旗旗面係由13道紅白相間嘅寬條所組成,亦正正係代表十三殖民地!
#Beginneros
#冷知識
#independent
#US
#colony
#USA
#Britain
#獨立
.
------------------
◆ 每日分享知識、每月提供課程
◆ Beginneros網站:https://www.beginneros.com/
◆ Youtube:https://goo.gl/OEJrGt
◆ 冷知識投稿:http://goo.gl/zEYS3q
土地稅法第十條 在 林楚茵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五星飯店降地價稅財政部給指引 林楚茵:不應地方樂收稅 中央當黑臉》
楚茵今日於立法院財政委員會質詢財政部長蘇建榮,楚茵指出台北市多家國際飯店面臨住房率雪崩、又將面臨動輒上千萬地價稅之困境。然而土地稅屬地方稅,若要免徵或減徵需修法緩不濟急,我對此提出臨時提案,要求財政部應在兩週內研擬辦法,給予地方政府明確指引、減輕業者壓力。
楚茵接獲陳情,以海外觀光客為主客群的國際飯店業者,住房率從前年的70%,大幅下降至最低不到1%,這兩年裁員最多者已超過三分之一。然而11月將迎來地價稅申報,業者面臨數千萬元的地價稅苦不堪言,期望地方政府可以減稅,然而台北市財政局以「土地稅法為中央制定,需修法解套」回應。我認為,國際飯店代表的不只是國家門面,背後更有員工及其上萬個家庭的生計,去年雖然交通部有編列預算補助部分稅額,但今年觀光客進不來、補助卻消失,是否今年跨部會溝通出了問題?要求財政部說明解套方式。
蘇部長表示,雖然《土地稅法》沒有賦予地方政府調整稅率的空間,去年交通部作為飯店主管機關編列預算補助業者稅額,今年雖然沒有延續,但地方政府其實也可以透過自治條例編列預算,在業者繳納地價稅後進行補助,「左手進、右手出」對地方政府來說並不困難;部長補充,透過修法全面減稅可能衍生的問題會更大,會發函向地方政府說明,可透過補貼讓業者稅負降低。楚茵認為北市府不能爽收地價稅,但是又以土地稅減稅需仰賴中央修法為由,而不編列預算救產業、讓中央扮黑臉,財政部應清楚告知地方政府可行作法。
#財政委員會質詢
#第十屆第四會期
土地稅法第十條 在 柯建銘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會期結束後,接下來就等臨時會】
立法院第十屆第三會期,歷經了8/28公投議題、56年來的大旱、電力穩定挑戰、百年大疫三級警戒……衝突對立何其多,挑戰度堪稱史上之最,最後以紓困條例通過做Ending,本會期通過56件法律案,剩下的就等待接下來的臨時會了,期待臨時會對紓困預算能朝野合作,劃下可被接受的結果。
以下是游錫堃院長的閉會詞:
報告院會,今天是第3會期最後1次院會。這也是一個和全國人民休戚與共、同舟共濟的會期。
因應COVID-19本土疫情突然升溫,本院朝野黨團齊心協力通過《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防治及紓困振興特別條例》效期展延至2022年6月底,並調高預算上限至8400億元,以協助全國人民順利度過難關。
會期中,為了抗疫,本院迅速提升院區內防疫標準,也進行了史上的首次「院會視訊會議」測試,並適時成立「立法院未來國會願景規劃諮詢委員會」展開未來國會願景的研議。我國首部《開放國會行動方案》也於3月9日上線,以促進公民更方便參與國會的運作。
本會期是一個民胞物與、福國利民的會期,感謝各黨團合作,除通過「台鐵改革」、「聲援緬甸人民」等3項共同決議文外,也通過數十項重大議案,其中法律案有56案,大致可分為3個面向:
在增進國計民生方面:
為了促進居住正義,修正《所得稅法》抑制投機炒房。修正《住宅法》,調高社會住宅提供比例達40%。修正《都市更新條例》,提高容積獎勵、簡化拆除程序,加速危老建物重建。修正《土地稅法》,調整免徵增值稅的範圍,促進租稅公平。為鼓勵節能減碳、促進消費,修正《貨物稅條例》延長節能家電和中古車輛汰舊換新退稅優惠期限。為保障勞工與保護弱勢,制定《勞工職業災害保險及保護法》,修正《勞工保險條例》和《勞資爭議處理法》,確保勞工老後的經濟安全、爭議裁決制度與職災保障,完成勞工保障最後一塊拼圖。《長期照顧服務法》的修正,將擴增長照服務能量,讓國人打拚沒有後顧之憂。
在厚植教科文實力方面:
通過《文化藝術獎助及促進條例》以扶持獎助藝術產業,強化藝文工作者職災保障與急難協助。通過《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組織法》及《國立台灣文學館組織法》確立組織升格,保存並活化台灣文學與歷史。《國家重點領域產學合作及人才培育創新條例》,提升人才培育和研發效益,厚實科技和產業競爭力,以更多的「半導體學院」打造更多的護國神山。制定《太空發展法》提振衛星產業鏈,整合我國半導體、資通訊、精密機械優勢產業,打造太空競爭力。
在捍衛生態,保護動物方面:
修正《森林法》加重處罰盜伐以保護森林。修正《動物保護法》以更明確規範尊重動物生命的行為,並全面禁用捕獸夾。修正《獸醫師法》以保障飼主帶寵物看病的權益,守護陪伴國人的毛小孩。
備受各界關注的「修憲委員會」也在5月18日已正式啟動,修憲案共有56案,期盼經由修憲研討會與公聽會的舉辦凝聚社會共識,順利達成修憲的任務。
臺灣全體人民是命運共同體,唯有團結才能度過難關!最後再次感謝本院全體委員、各黨團以及工作團隊與駐警同仁的辛勞。現在散會。
#游錫堃
土地稅法第十條 在 呂翊榮的財經讀書會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為了防止繼承人於享受免稅優惠後卻違規使用甚至廢耕,以致失去租稅獎勵目的,因此在遺贈稅法第十七條一項六款本文後段有規定「承受人自承受之日起五年內,未將該土地繼續作農業使用且未在有關機關所令期限內恢復作農業使用」,應追繳應納稅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