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圖書館影印 方法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圖書館影印 方法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圖書館影印產品中有4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0萬的網紅白袍旅人-兒科楊為傑醫師,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最近重看很多歷史,不管是東方的或是西方的。這是縱向的閱讀。 也看了很多橫向的書:例如各國教育制度、各國育兒方式、各國飲食習慣等等。 縱向、橫向的知識一旦交錯就會學到很多事情。 我舉個例來說: 我們都知道,技術推動了人類社會的演進 例如:改良蒸汽機帶來第一次工業革命、電力帶來第二次工...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萬的網紅hulan,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總統蔡英文博士學歷近期頻遭質疑,總統府今(23日)下午召開記者會釋疑,總統府發言人黃重諺、張惇涵與律師黃帝穎今天共同出席記者會,出示具有35年歷史、泛黃的總統論文原件。黃重諺提出三點結論,包括蔡英文已經決定授權國家圖書館讓她的論文得以公開閱覽,方便所有有志投入國際貿易研究者研究,產出更多論文。總統府...
圖書館影印 在 遲速有時 | 插畫 | 明信片 | 掛畫 | 貼圖 | 設計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5-17 13:26:37
【尋】 你也是容易忘東忘西的人嗎?如果我把每一件弄不見的東西都做成尋物海報,大概可以貼滿一面牆吧。 曾經在餐廳付款後直接把手機漏在櫃檯,最後是好心的服務員衝出走還給我。也曾經在上飛機前驚覺自己的手機不見了,才想起剛才去完洗手間沒有把手機帶走,幸好回去拿的時候手機還在。大學時去圖書館影印,有好多好...
圖書館影印 在 Aaron?DSE/JUPAS 分享??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0-05-13 13:08:45
#22082016 2012 B2 好貴😭在圖書館影印一蚊一張雙面 我仲印多左一頁吖 不過2012 Task 8 9都好易💩💩 至少我隔住video聽都drop左9成的notes 但真係聽唔到long time of eye contact😂淨係聽到listener的印象 不過雖然我中晒pt,但我成...
-
圖書館影印 在 hulan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19-09-21 17:59:41總統蔡英文博士學歷近期頻遭質疑,總統府今(23日)下午召開記者會釋疑,總統府發言人黃重諺、張惇涵與律師黃帝穎今天共同出席記者會,出示具有35年歷史、泛黃的總統論文原件。黃重諺提出三點結論,包括蔡英文已經決定授權國家圖書館讓她的論文得以公開閱覽,方便所有有志投入國際貿易研究者研究,產出更多論文。總統府也已向校方取得當年學生資料,將會公開證明;總統取得學位過程,經過政大、教育部、中選會等機構驗證,學位沒有問題
蔡英文總統博士論文最近引起討論,總統府兩位發言人黃重諺及張惇涵今天與三位律師舉行記者會,府方也搬出35年前的論文,說明目前在倫敦政經學院(LSE)存放的論文有缺六頁是因為翻印有疏漏,相關查找可以看到完整頁次,今天也提供給媒體參考。
口試委員是否需要簽名,張惇涵說,全世界不同國家不同系所有不同作法,LSE的做法是不需要口委簽名,查證過同期許多論文也沒有口委簽名。他也說,蔡總統的論文是當場通過,教授沒有要求修改,當年沒有word,手改很正常。
黃重諺先說明三點結論,第一,為鼓勵學術相關研究,蔡總統決定授權國家圖書館,將她的論文公開閱覽。第二,向校方取得當年學生資料,可以證明嚴謹過程取得博士學位。第三,蔡總統取得學位證書相關過程,包括政大、教育部、中選會,這麼長的時間以來都經過各階段嚴謹驗證,所以沒有問題。
黃重諺也說明兩個基本觀念,他表示,確認一個人是否從某個學校取得學歷,方法就是向授與學歷的學校查詢,校方官網有相關資訊,大部分學校規定都一樣,每一位博士生都必須繳交論文,前述這些也證明這些過程。
黃重諺也說,畢業生論文保存是校方事務,至於蔡總統的1984年倫敦大學學位證書影本,政大、教育部、倫敦大學都有保存。
黃也解釋,現場提供的原稿為什麼沒有裝訂,因為只能用影印的,至於寄給LSE的論文還缺六頁,是因為翻印有疏漏,相關查找可以看到完整頁次,今天也提供。 -
圖書館影印 在 hulan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19-09-20 19:21:292015年迄今,蔡總統的博士學位與論文的「真實性」卻屢遭各方質疑。8月29日,台大法律系榮譽教授賀德芬舉行記者會,公布另一位旅美學者林環牆的調查報告,再度指稱蔡總統並沒有在1984年通過論文口試,並沒有取得LSE的博士學位。而且LSE與倫敦大學(University of London)有人企圖掩飾真相、掩護蔡總統。
2019年9月4日,「總統府發言人」臉書專頁公布由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簡稱倫敦政經學院,LSE)提供的蔡英文總統的學生紀錄表、論文考試通過通知書、1984年3月製發的畢業證書影本,以及國立政治大學1984年蔡總統申請教職的人事資料。
林環牆認為這本「傳說中的」學位論文,無論紙本、數位電子檔,或圖書收藏資料,35年來(1984年迄今)都不存在。經他引用英國《資訊自由法》(The Freedom Information Act)要求,LSE資訊與紀錄處(Information and Records)以電子郵件告知,蔡總統直到今年(2019)6月28日才將這份「傳說中的論文」提繳給LSE圖書館;約兩個星期的7月13日,這本論文也才進入LSE圖書館的數位檢索系統。
今年(2019)8月5日,林環牆飛抵倫敦,檢視與閱讀蔡總統送到LSE圖書館的論文,發現它應是由另一本論文影印下每一頁,經電子傳真送到LSE,然後在當地新裝訂成冊,每一頁的邊緣或角落有非常明顯的黑色陰影。此外,論文封面與背面是黑色硬紙板,與當年藍色硬紙板論文的顏色不同。
林環牆還發現,論文「致謝」(Acknowledge)那一頁很可能是重新打字。因為論文每一頁的邊緣或角落有非常明顯的黑色陰影,但只有最前面兩頁完全看不到黑影;第一頁是論文的題目(Title),第二頁就是致謝。
他並舉出幾點博士學位論文不應存在的疏漏:論文有不少英文打印錯誤,雖然書寫更正,但沒有重新打字;論文的附註都以星號(*)加上阿拉伯數字表示,而且附註打字時都未上提,是很簡陋、不專業的處理方式;論文有些章節段落名稱與目錄並不一致,最離譜的是,第一章竟連續遺漏6頁,第5至10頁都不見蹤影。
因此林環牆研判,這本論文應該只是「口試用初稿」,不是為完成博士學位而送交校方圖書館典藏的最後定稿論文。蔡總統當年在LSE的身分頂多是「已完成論文,但未通過論文口試」的博士侯選人。
LSE博士侯選人在通過論文口試之後,必須提繳最後定稿的論文至倫敦大學的Senate House Library。林環牆指出,LSE在1983年至1984年有107位畢業生,其中1位柯麗希(Pauline Francis Creasey)的博士學位後來被註銷,其他106位畢業生在Senate House Library的圖書搜索系統都有完整論文收藏紀錄,只有1位例外──蔡總統。(資料來源風傳媒)
最近接連有兩名博士親赴倫敦政經學院查閱蔡英文當年的論文,一位是美國北卡羅來納大學台裔經濟系教授林環牆,一位是旅居牛津的經濟史博士徐永泰。兩人均發現,蔡英文留存該校的論文有裝釘太新、缺頁、留有許多手改痕跡等不尋常情況,且借閱規定極為嚴苛,迥異於一般論文的公開透明。儘管蔡英文已對質疑此事的林環牆教授和台大教授賀德芬提出告訴,但論文疑雲越捲越大,已讓倫敦政經學院窮於解釋。蔡英文若無法一一澄清,將使民眾對其誠信留下問號。
綜括外界所提出的種種質疑,蔡英文的博士論文至少有五大疑點亟待釐清。第一,取得博士的期程奇短:根據蔡英文提供的學生紀錄,她於1980到82年間在倫敦政經學院修習法學碩士;然後,自1982年到84年短短兩年即取得該校博士學位,這較一般文法科系的博士修習年限短了許多,除非她念的不是正規學程。以馬英九為例,其哈佛博士學位花了五年時間取得,比較像正常的修習年限。
第二,這本一度遍尋不獲的論文為何直至近期才補交:倫敦政經學院圖書館目前存有的蔡英文博士論文,是今年6月28日提交,因此裝訂極新;且直到7月13日,論文才進入該圖書館的數位檢索系統。可能的原因是,蔡英文博士論文「失蹤」的問題在今年6月遭獨派名嘴質疑,她因而緊急委人向校方提送論文;由於並非原件,才會每頁均殘留明顯的傳真或攝影之陰影,甚至第一章的五到十頁均告缺頁。為什麼35年後,出現一本不是35年前原版的論文?
第三,何以指導教授的名字諱莫如深:蔡英文的指導教授之一為Micheal Elliott,另兩名指導者則因不明原因不准公開,這是極令人難以理解的事。Micheal Elliott畢業於牛津大學,有無博士學位不詳,但在倫敦政經學院任教期間也只是一名年僅卅多歲的講師,為何能在短短期間指導蔡英文寫完論文?尤其,在蔡英文畢業之同年,他即離開教職,到《經濟學人》雜誌去擔任新聞記者。遺憾的是,他已於2016年因病去世,無法再為蔡英文的博士學位作證。
第四,蔡英文的論文為何充滿手改痕跡並缺頁:博士論文通常有嚴格的內容及格式規範,且需呈交數份正式版本供校方及教授留存,否則不會被校方接受。但是,蔡英文新近提交給倫敦政經學院的論文,卻充滿手改痕跡、錯誤拼字及頁數缺損。難道說,當年通過口試後遲未交出的論文,在畢業35年後,仍未完成正式版本的校訂?
第五,蔡英文回國後先後在政大及東吳任教,兩校難道都未留存其論文和畢業證書影本:蔡英文返國後進入政大法律系任教6年,後轉任東吳大學,依理都應該要提交論文及畢業證書供校系審查。這兩校只要翻閱一下檔案庫,即不難找出其博士論文,供各界釋疑;但為何各方要千里迢迢赴英國尋找真相?此外,根據本報聯合知識庫的資料,蔡英文在1983年10月20日刊在聯合報二版的《從我彩視機輸美談反傾銷稅》文章,署名為「倫敦政經學院國際經濟法博士」,這比她正式取得博士又早了近半年。(聯合報社論)
總統府兩位發言人黃重諺及張惇涵2019.9.23與三位律師舉行記者會,府方也搬出35年前的論文,說明目前在倫敦政經學院(LSE)存放的論文有缺六頁是因為翻印有疏漏,相關查找可以看到完整頁次,今天也提供給媒體參考。
口試委員是否需要簽名,張惇涵說,全世界不同國家不同系所有不同作法,LSE的做法是不需要口委簽名,查證過同期許多論文也沒有口委簽名。他也說,蔡總統的論文是當場通過,教授沒有要求修改,當年沒有word,手改很正常。
黃重諺先說明三點結論,第一,為鼓勵學術相關研究,蔡總統決定授權國家圖書館,將她的論文公開閱覽。第二,向校方取得當年學生資料,可以證明嚴謹過程取得博士學位。第三,蔡總統取得學位證書相關過程,包括政大、教育部、中選會,這麼長的時間以來都經過各階段嚴謹驗證,所以沒有問題。
黃重諺也說明兩個基本觀念,他表示,確認一個人是否從某個學校取得學歷,方法就是向授與學歷的學校查詢,校方官網有相關資訊,大部分學校規定都一樣,每一位博士生都必須繳交論文,前述這些也證明這些過程。
黃重諺也說,畢業生論文保存是校方事務,至於蔡總統的1984年倫敦大學學位證書影本,政大、教育部、倫敦大學都有保存。
黃也解釋,現場提供的原稿為什麼沒有裝訂,因為只能用影印的,至於寄給LSE的論文還缺六頁,是因為翻印有疏漏,相關查找可以看到完整頁次,今天也提供。
圖書館影印 在 白袍旅人-兒科楊為傑醫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最近重看很多歷史,不管是東方的或是西方的。這是縱向的閱讀。
也看了很多橫向的書:例如各國教育制度、各國育兒方式、各國飲食習慣等等。
縱向、橫向的知識一旦交錯就會學到很多事情。
我舉個例來說:
我們都知道,技術推動了人類社會的演進
例如:改良蒸汽機帶來第一次工業革命、電力帶來第二次工業革命、第三次是我們正在經歷的資訊革命
我們這一代人經歷了電腦、網路取代很多傳統行業的過程
我都還記得大一要查文獻時,還得去圖書館影印。
現在則是幾乎所有的近期文獻都可以用網路查到
這個我們都知道。
但是有沒有想過,以前的春秋戰國為什麼是春秋戰國?
春秋的結束是三家分晉
為什麼?
為什麼春秋時代會諸子百家爭鳴?之前沒有?
原因當然有各國需人孔急,但是沒有知識的普及,哪來的人才?
但是很重要的技術變遷也推動了那個時代的進展
例如:竹簡的發明大大的降低知識傳播成本
在竹簡發明之前,文字刻於龜殼、獸骨或者是鑄於青銅鼎。這個傳播成本太高了。
竹簡大量使用於春秋戰國時代。這個技術的進步導致了教育的相對普及,也增加了國君可使用的人才。
而人才的需求,又推動了竹簡的大量使用。互為因果。
但可以確定的是,如果沒有竹簡。春秋戰國就不會有那麼多可歌可泣的故事與成語。
「技術的進步,一直人類文明的推手」
不管好與壞。
機關槍的發明,讓一戰的戰場死傷前所未見。
讓西方貴族幾乎死絕,也把西方的戰爭從貴族戰爭逐漸轉化為無底線的戰爭
這也是技術帶來的影響。
========================
知道這些可以做什麼?
在這個年代,什麼事情都可以搜尋。記憶不在重要。
但是思考事情的關聯性,才是重要的。
例如:機關槍幾乎殺光了英國的貴族,這對英國後來的社會有什麼影響?
乃至於這對美國的崛起有什麼關係?
然後美國的崛起又跟台灣的現在有什麼關係?
這些事情都是相關的。
「人工智慧」將深刻地影響我們這代人,還有我們的下一代。
教孩子思考,創造。才是讓他們可以跟人工智慧,好好合作的方法。
圖書館影印 在 陳雪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和紀大偉認識是1995年吧,早在我出書之前,他是我認識的第一個作家朋友,我們在女書店的島嶼邊緣編輯會議上見面,知道彼此不久前都才剛參加了一個小說新人獎,兩人都入圍,也都沒得獎,並且我們兩的小說寫的都是「女同志」。
猜想命運是當時就將我們以及「同志文學」連結在一起了,我不記得當天我們說了什麼,倒是當場交換了電話號碼,我幾乎是一回到台中就給他打了電話,此後展開了我們長達二十多年「超越時空」的友誼。
記憶裡總是在寫信或打電話,我們一直保持著距離,不管是他人在台北而我在台中,或是他到了美國而我在台中、或台北,早在還沒有電子郵件的時代,我們就寫信打電話,我開始使用電腦以後,就時常寫信給他,伴隨著我四處賣衣服、送貨、各種營生的同時,夜裡寫小說的時間,有一小段時光,我總是在「寫信給紀大偉」,感覺上談戀愛也沒有這麼認真寫信,所有關於寫作、生活、愛情、或者各種亂七八糟難以向他人訴說的事,我全都寫給他看,當時我的生活裡充滿了債務、手錶、支票跳票危機、各種龐雜的勞力工作,即使我已經出版了兩本小說,然而那與我現實生活一點關係也沒有,沒有跟「紀大偉」聯繫的時光,我根本就只是一個工人而不是一名作家,沒有任何事可以讓我相信自己是個作家,還可以繼續寫作,他的名字以及他這個人的存在,象徵著「文學」與我的微弱關連,記憶最深是一次公司面臨跳票危機,我求助無門,硬著頭皮打電話給大偉,開口跟他借了幾萬元,我從沒想過自己會這樣做,大概是不這樣的話就只好去跳河或賣身了,我記得大偉回答我,他想了一下他願意借錢的名單,「名單很短」他說,「但是覺得你開口不可能不答應你。」
當時他救了我一命。
當然比起借錢,我們之間還有更為緊密或重要的連結,都發生在時光的流裡,大偉是什麼情緒都不表達的人,讀他的信通常也要反著讀,才能讀出言外之意,他到美國讀書之後,我因為藉口去看他,有了人生第一次到美國的經驗,那次的旅行影響我甚為深遠,因為他我認識了兩個至今仍為至交的好友Y與M(他們也是我的救命恩人),談了一場毀天滅地的戀愛,也是因為那趟美國行,有機會遠離家人與家鄉,才因此才開始寫作<橋上的孩子>,並下定決心要辭掉工作專業寫作。
剛到台北的幾年裡,我有嚴重的「憂鬱症」,精神狀況可說時常處在發瘋邊緣,那時可以讓我不跳樓自殺的,就是靠著不斷寫小說,以及寫一封又一封長而亂的電子郵件給大偉與Y和M,那個四人的群組信是我救命的繩索,即使他們都遠在美國,鞭長莫及,那時我生活裡什麼依靠也沒有,貧窮、錯亂,命懸一線,我什麼事都告訴他們,好像只要還可以寫寫寫,我就能夠逃過死神召喚活下去。
那時大偉已經在準備現在讀者所即將看到這本「同志文學史」,雖然他並沒有明說,但各種信件裡,他總是提到他在什麼地方讀到那個小說裡有什麼樣的同志書寫,他做什麼都瘋魔,非得研究到徹底,我記得他信裡問我有沒有讀過郭良蕙的<第三性>,我說沒有,他立刻到圖書館影印越洋郵寄了一本給我。
許多細節的討論我都不記得了,記得的是那時我在熱線當義工,有時開會到一半,會接到他打來的越洋電話,電話理我們一律嬉笑怒罵,每句話都是玩笑帶過,然而那段時間,我們兩各自因為寫作、現實的困難都很辛苦,那些開玩笑的句子背後每個字都藏著難以說出口的困擾與痛苦,我猜想,那些電話也埋藏著後來爆發出這一個重要史料整理與書寫的基底。
一個史觀的建立不是書寫的這十年,而是開始觀看、整理、思索的整整二十多年,雖然我還沒看到書的內容,但光是看著那些非常紀大偉風格的「目錄」、詞條、小標題,我不免會心一笑,卻也像心臟被拳頭打中了似地,大嘆著:「你真的寫出來了!」龜毛如他,這樣一本書的完成會是多少自找苦吃、自己撞牆,外人難以察覺的苦工在裡頭,我是完全可以想像的,即使後來各自忙碌,我們早已沒有那樣瘋狂地寫信講電話,甚至密切的來往,然而年少的時光種下的印象,以及我對他做學問、寫文章與「為人處事」的瞭解,那看似厚重的書甚至無法完全傳達他這二十年來為此付出的代價,他一如往常地舉重若輕,還是交出了如此厚重的作品,我們能看到的是冰山一角,這是「滴雞精」等級的史書。
我彷彿看到二十年的時光在眼前流轉,大偉一如往常地,瘋狂、專注、堅持,讓我非常感動。
大約有十年時光我作為「同志文學」的一名逃兵,等我已經到了中年,見山又是山,也無須再逃避了,我彷彿才又深深地理解,那曾經是我必需逃離,以及逃無可逃終究會留下的,所謂「同志文學」這個台灣的發明,這像是緊箍咒一樣的一個名詞,也是理解我們一整個世代精神核心的一種方式,確實必需要有人帶著更為清澈、宏觀,且棄而不舍的精神將這些作品從龐大的書海之中耙梳出來,告訴我們箇中原委,還可以如何去看,如何去解讀,那屬於歷史、性別、政治,作品背後影響更為深遠、各個世代的LGBT的生命如何展現在文學之中,而可以做這件事的人,除了紀大偉,我想不出有第二人。
我要鄭重向我的讀者們推薦這本書<同志文學史:台灣的發明>,祝福紀大偉,並紀念我們「綿延不絕」的友誼。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41630?loc=P_002_086
圖書館影印 在 你好Ü 我是圈圈⋈ Lea's place.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現在是早上10點~~
感覺我一早已經做了超多事情!
哈哈以下是超級流水帳日記⋯⋯⋯
❤️❤️❤️
今天早上九點半前要去學校交essay
(遲到扣五分 代交扣10分⋯⋯⋯)
起了一個大早後
整理了一下 還準備了午餐(學校的東西都不怎麼好吃 附近的餐廳也超少!)
最後出門等公車時
還奔跑~~快跑到後還發現沒帶裝essay的塑膠套⋯
就又往回奔跑
跑到家 衝上二樓 再衝去公車站🚏⋯⋯⋯
到學校後先去圖書館影印
再去教室交完才發現上午沒課😂
(我午餐不就白準備了!)
❤️❤️❤️
之後就準備回家
但趁著身上東西不多
就去買了牛奶跟好喝Evian水😝
(重死了~~~
到家後就⋯⋯⋯
泡杯阿薩姆紅茶+牛奶就變奶茶了
然後把準備當午餐的地瓜吐司、蜂蜜吐司、夾蛋吐司全部吃掉了😅😅😅
🐷豬一隻啊~~~~
然後現在在po你在看的文哈哈哈
❤️❤️❤️
感謝收看這落落長的碎碎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