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圓環鴨肉飯松山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圓環鴨肉飯松山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圓環鴨肉飯松山產品中有1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4萬的網紅M觀點,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其實 Miula 覺得如何把小吃殿堂化,才是台灣觀光的關鍵 很多人可是會從國外飛來吃鼎泰豐呢......如果小籠包可以做到,其他的小吃也該想想怎麼做到 //余晏姊的勇氣 我一直不是很明白。 何以觀光這樣重要的事情,但為什麼主擇觀光的觀傳局預算卻這樣少。 大約已經有一年半以上的時間...
圓環鴨肉飯松山 在 Stanley Lin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8-02 18:47:06
#Stan吃美食 【圓環鴨肉羹】 凌晨仍有營業的鴨肉小攤 Google查不到的隱藏小店面 塔悠路上近饒河夜市(接近基隆路的轉角) 鴨肉羹很讚 $50 湯頭濃稠和很多碎鴨肉 加點醋喝ㄧ口下去很滿足! 青菜炒鴨肉偏鹹 尚可 $120 吃起來比較粗糙的炒菜 配飯吃比較適合 但這價位就不要求太多囉 ...
圓環鴨肉飯松山 在 M觀點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其實 Miula 覺得如何把小吃殿堂化,才是台灣觀光的關鍵
很多人可是會從國外飛來吃鼎泰豐呢......如果小籠包可以做到,其他的小吃也該想想怎麼做到
//余晏姊的勇氣
我一直不是很明白。
何以觀光這樣重要的事情,但為什麼主擇觀光的觀傳局預算卻這樣少。
大約已經有一年半以上的時間,有機會參與觀光傳播局許多案子的評審,不過與其說是評審這麼囂張,於我更像是創意點子的腦力激盪,在短時間之內試圖提出更多更好的點子給投標廠商,在那十幾分鐘裡頭我變成了他們的同仁,一起挑戰這個標案(雖然很多時候我都覺得乾脆我自己來標案算了)。
台北市現在從跨年開始,一年四季大大小小共有19個主要的活動,從春天的陽明山、杜鵑花季,夏天的河岸音樂季、親水節,秋天的白晝之夜、關渡賞鳥,入冬的北投溫泉、馬拉松、年貨大街、跨年等,一環扣一環,而且中間加上預算審議、意見修改,一個案子往往拆成許多小案,幾乎沒有什麼整體思考企劃的空間,加上大家都知道政府的錢其實沒有那麼容易賺,有許多的要求,以及長官的一改再改,時間往往緊迫,願意來投標的廠商其實都是難能可貴。
這樣惡性循環的情形下,其實隨波逐流不需要力氣,但真的有心想要與眾不同卻很需要勇氣。
昨天的蘋果日報大幅報導臺灣觀光正在雪崩式崩盤,因為夜市到哪裡都一樣,且除此之外,我認為最重要的事情還包括我們並無法讓觀光客掏出錢來,因為就是想要消費,請問可有什麼好買?比如我們去日本,從你踏進機場的那一刻,到你離開機場的那一步,他們可說是鋪天蓋地的縝密企劃,從推陳出新的伴手禮,到經典雋永的老鋪,就是你身上的零錢,也可以最後在機場的扭蛋機乖乖掏出來。
但台灣有什麼?更慘的是現在夾娃娃機還正流行。
然而成功的例子不是沒有,比如西門町逆勢成長,現在走在臺北市的街頭,東南亞的旅客變多,韓國跟泰國尤其多,補足了中國大陸客人不來的那一塊。而且越來越多自由行的客人懂得把台北變成跳板。
比如第一天進,第二天可能就北去宜蘭,或南下臺南玩個幾天之後,最後再從回到臺北住一晚後離開;因此離台北車站就近的地區住宿需求因此拉高。
而所有的深度旅遊一定是基於在地,而非好高騖遠的以為打造了一個新景點(而且更多是抄襲其他國家的景點,像是變形金剛、龍貓公車站這種唉呦我的媽),這種衹是複製貼上的方式,不可能天長地久,就連曾經擁有的時刻都比仙女棒還要短暫。
但要尋找在地特色是需要花更多的力氣培植,一定是先有小樹,才會有大樹;且政府更重要的事情是「建構完善的公共建設」。
比如說交通,高鐵轉台鐵,捷運轉公車,住宿的部分要有青旅,商旅飯店等不同分級,讓每一個遊客來到臺北,除了合法之外,還能夠擁有各種價位的選擇。這些其實也正是我們自己去國外自由行時會考量的重點,而這些唯有政府能做。
然後另外台灣觀光最重要的指標-吃,臺北市的小吃應該要再進化,比如寧夏夜市更乾淨,付款更方便,才更親近,而咖啡跟調酒更是現在以及接下來,會是最重要的獨特指標。
經過這幾年可以說是從民間引領著政府,讓大稻埕重新興起之後( 儘管接下來更考驗的是如何面對台灣最喜歡的炒作後崩盤,如何讓大稻埕在維持面貌下持續發展才是重點),接下來包括艋舺,包括城南這些舊城如何創造新景?
找不到自己是誰,怎麼會光榮的起來?
我自己當初最希望能夠幫助臺北市找到的,是期盼能找到除了現在風行的比如蔣渭水時代的風華之外,我們的爸爸媽媽他們曾經親身參與那個時代。
那個講到圓環,就是建成圓環,市場就是城中市場,買舶來品就是去延平北路,然後還有更多更多關於已經不見的中華商場的記憶,那些符碼,那些我們所不知道他們的青春。我認為這才是臺北市已經消失,而且一定要趕快找回來,不然就真的會永遠消失在這一個世代裡頭最重要的記憶。但現在看來這個計畫祇有進行到開頭而已,不知道未來是否還有機會繼續下去(有誰也很感興趣的嗎?)。
你知道,臺北市已經有很好的青旅聯盟,而且積極的結合藝術家有許多相當大膽而值得期待的計畫;觀光巴士可以連接像是綠17的地方線,讓更多在地的線路變成是深度旅遊的網路,讓旅客更加的便利。
而臺北更應該是像日本一樣活動分明,把這19個活動,結合地域和時令,變成主活動和副活動,串在一起,才不會資源分散,更讓人永遠都不知道來台北到底該去哪裡。
比如說春天杜鵑花季,你可能坐計程車就會收到一朵杜鵑花,那幾天應該是像杜鵑花的花語一樣,是個說愛的時候,那時我們不吵架,哪裡都有花。
到了夏天,河岸音樂節,每個週末假日,你知道只要沿著淡水河,來到大稻埕碼頭、大直、松山,在夏日午後都會隨時有音樂,還有攤位等著親近。
到了秋天跟冬天,你就知道要去關渡,要去北投,那裡都有好的溫泉,以及整條沿路值得駐足的地方跟美食。
而隨時來,你也可以可能早上去永樂市場吃個小吃,或者是去慈聖宮吃個豬腳,或去賣麵炎仔切盤燒肉鴨肉,但是一個下午一轉身,你可能進去了某間老屋改造,喝杯調酒或咖啡。
在舊城跟新景之間融合的臺北,我認為這才是臺北獨有的面貌,也是更吸引人的地方。
而那些關於建成圓環,重慶長廊,城中市場,中華商場,龍山商場的記憶,是不是可以跟著整個西區改造之後呈現的寬闊面貌,以一種新的方式被留下來呢?人們是不是還會記得,博愛書街之所以存在的原因,相機街之所以存在的原因,是因為當時距離公務機關最近,因為他們比較有錢,所以才發展開來這樣的歷史脈絡?而大理街和五分埔,則是因為當年許多人北上工作,就落腳在距離車站最近的地方,然後白天成衣廠打工,晚上就利用碎布縫衣,後逐漸變成批發。像這些真正關於台北發展,和民眾生活的切身記憶,才是應該被開發的深度旅遊籌碼。
謝謝余晏姊,一直很努力的想要打破市府的藩籬,一直堅持與眾不同的引進不同業界的意見,更讓不同的廠商、各領域不同的人才有機會一起參與,更讓我獲益良多,提供腦力激盪的同時,更是藉此訓練自己擴展眼光。
隨波逐流不需要力氣,與眾不同不只需要努力,更需要勇氣。
謝謝余晏姊,這三年來的勇氣。
簡余晏
#政治真是令人傷感
#民間自立自強才是解決方法
#本篇為首次嘗試透過手機訊飛輸入法在ulysses語音輸入然後再打字修改所以有點怪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