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圓形落水頭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圓形落水頭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圓形落水頭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圓形落水頭產品中有6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892的網紅賴義鍠,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聽聽故事再看看自己」「做事要方、做人要圓」漢朝的劉邦害怕開國功臣會竊取皇位,整日提心吊膽首先命令宰相蕭何設計斬殺韓信,連呂雉皇后的妹婿樊噲從小一塊長大出生入死也命令宰相陳平追殺。陳平害怕殺掉樊噲事後遭到呂后報復,做事做人外圓內方免遭殺生之禍逃過一劫。特別的是唐朝唐玄宗塑造「盛唐」也毀了「盛唐」這個...

  • 圓形落水頭 在 賴義鍠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3-06 13:40:14
    有 20 人按讚

    「聽聽故事再看看自己」「做事要方、做人要圓」漢朝的劉邦害怕開國功臣會竊取皇位,整日提心吊膽首先命令宰相蕭何設計斬殺韓信,連呂雉皇后的妹婿樊噲從小一塊長大出生入死也命令宰相陳平追殺。陳平害怕殺掉樊噲事後遭到呂后報復,做事做人外圓內方免遭殺生之禍逃過一劫。特別的是唐朝唐玄宗塑造「盛唐」也毀了「盛唐」這個少年英銳的有為之君。在華清池的溫柔鄉中,成了唐朝中衰的罪魁禍首,安祿山、史思明的叛亂要不是唐玄宗縱容才大意失荊州,成了「天寶時代」的終結者。要不是郭子儀元帥帶領朔方軍,抄了安碌山老巢河北之地。郭子儀、李光弼屢戰屢勝「安史之亂」唐玄宗在「安史之亂」之後、吐蕃三番二次入侵長安,幸好郭子儀多次廷身而出擊敗吐蕃。郭子儀多次遭到宦官魚朝恩和一代奸相盧杞陷害死裏逃生,由於盧杞長相醜陋,而又妒賢嫉能,凡是嘲笑過他的人一律被其痛下殺手絕不留情。不得罪小人是郭子儀的智慧所在。任何時候只要一個人想辦大事,就一定會有小人阻擾小人是除不盡的,要做實事的人一定不能和除不盡的小人糾纏,因縱得賢名也將一事無成。郭子儀對小人忍氣吞聲,換來了大唐的安寧。郭子儀年近八十歲依舊在抵抗吐蕃的前線奮鬥,權傾天下而朝不忌,功蓋一代而主不疑,侈窮人慾而君子不入罪。郭子儀病逝享年85歲,郭子儀的一生完美地詮釋功高震主而能善終的境界名揚天下。再造大唐為人臣子盡忠職守、為人父家族祥和,郭子儀為將、為人、為臣足稱完人。郭子儀行誼可以做為現代政治人物的典範,郭子儀都可以行功立德,現代政治人物更要加倍努力行功立德永留青史。人生在世都是避不開的一道關卡,那就是長大成人在成為獨立的個體時,你是選擇逆流向上還是碌碌無為,全看你自己如何走出來。俗語說:辦事做人,一個人哪怕再聰慧再醒目,能力再無人匹敵,若犯了一下錯誤,不懂做人那麼他再好的前途,再大的奇跡也會大受影響。我們應該注意哪些方面才能讓自己扶摇向上呢?「做事要方、做人要圓」。《老子道德經中》說: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一滴水可方可圓潤澤萬物,一個人能方能圓,方圓相濟便可活的豁達、圓滿。方圓之說源於我國古代的錢幣,外部是圓形、內部是方孔,看似撲實無華,但卻蕴含著人生哲理。做人也應當像這銅錢一般能圓能方,雖未能熠熠生輝,但也有存在的意義。 一、做事要方,方不是執拗,方是一種堅毅一種正直,更是一種做人的根本,亦是做人的氣節和原則。就像腳下的刹車,紅燈時適可而止、綠燈時一路前行,別猶豫徬徨。曾有個攔路搶劫的少年,潛逃到外地隱姓埋名四年,然而他還是被抓獲,不是因為躲避不及,而是一起見義勇為的壯舉讓他暴露了。在那個寒冷的早春他跳下冰冷的湖裏接連救起了兩個落水的兒童,他的義舉也暴露了自己自然就被捕了。記者問他當時怎麼想的,想沒想過那樣做會暴露自己,還是想這是一次將功贖罪的機會。他摇摇頭說:當時什麼也沒想,只想到趕快去救人,雖曾攔路搶劫,但心中有溫度、做事自有底線。人在世間又有誰能盡善盡美,心中有尺行事有度。 二、做人要圓:圓不是圓滑,圓是一種周全、一種寬厚、一種通融,更是一種大智若愚的人生智慧。蘇軾在63歲窮困潦倒之時曾寫下這樣的詩句:寂寂東坡一病翁、白須蕭散滿霜風、小兒誤喜朱顏在、一笑哪知是酒紅。先說自己衰老,又借小孩之口自嘲,酒後的臉紅被誤認為臉色紅潤,用調侃來排解晚景淒涼的失意。有智慧的人歷經生活艱辛,依然內心向暖。正如蘇軾深諳:沉舟側畔千帆遇、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道理。生活雖然曲折不暢,但仍心胸坦蕩,情趣風生飽經世故,仍能保持方圓做到知世而不世故,明世俗而不受世俗浸染,歷圓滑而瀰天真,這才是對困苦歲月最好的回答。 三、人生至高的境界:在ㄍ資治通鑒》中記載這樣一個故事:魏王攻陷了一座城池大宴群臣,宴席之上魏王問文武百官你們說我是明君呢?還是昏君呢?大多數的官員都是趨炎附勢的人,紛紛說:大王當然是一代明君了,正當魏王飄飄然時,問到任座,正直的任座卻說:大王是昏君,魏王被潑了一盆冷水問:為什麼這樣說,任座回答說:大王你獲得了勝利攻下了城池,沒有按功勞分給了你的弟弟,而是分給了你的兒子可見你是昏君啊!魏王大怒馬上下令將任座趕出去聽候發落,接著問下一位臣子。這位大臣說:大王是明君魏王心中暗喜忙問你為什麼這樣說呢?這位大臣說:古人經常說:明君的手下多是些直臣,現在大王手下有像任座這樣的直臣可見大王是明君,魏王聽後立刻把任座重新請進來赴宴。只圓不方的人、沒有原則、沒有操守、沒有底線屬於世故小人。只方不圓的人說話不看場合讓對方下不了台,又很容易得罪人。唯有像那位大臣內方外圓既不讓人難堪,又給予別人如沐春風的溫暖,實是內方外圓的至高境界。 四、方圓人生:生活中無論守方還守圓常常讓我們左右為難,其實圓在方內除掉虛浮,別太圓滑世故有幾分穩重就好。方在圓中藏起鋒芒不那麼咄咄逼人,有幾分靈動也不失為一種人生智慧。做事不必處處方正,方圓人生也是一種愜意生活。但如手中執筆半緊半鬆最自然,做人不必事事圓滿。但有一事精緻便能扣人心弦,亦如人飲醇酒無需酩酊大醉,半醉半醒最適宜,這輩子方中有圓、圓中有方,方圓並濟做好了做對了,生活才豁達圓滿與朋友互勉!更讓我們一起來推動社會善良風喔!「聽聽故事再看看自己」「做事要方、做人要圓」漢朝的劉邦害怕開國功臣會竊取皇位,整日提心吊膽首先命令宰相蕭何設計斬殺韓信,連呂雉皇后的妹婿樊噲從小一塊長大出生入死也命令宰相陳平追殺。陳平害怕殺掉樊噲事後遭到呂后報復,做事做人外圓內方免遭殺生之禍逃過一劫。特別的是唐朝唐玄宗塑造「盛唐」也毀了「盛唐」這個少年英銳的有為之君。在華清池的溫柔鄉中,成了唐朝中衰的罪魁禍首,安祿山、史思明的叛亂要不是唐玄宗縱容才大意失荊州,成了「天寶時代」的終結者。要不是郭子儀元帥帶領朔方軍,抄了安碌山老巢河北之地。郭子儀、李光弼屢戰屢勝「安史之亂」唐玄宗在「安史之亂」之後、吐蕃三番二次入侵長安,幸好郭子儀多次廷身而出擊敗吐蕃。郭子儀多次遭到宦官魚朝恩和一代奸相盧杞陷害死裏逃生,由於盧杞長相醜陋,而又妒賢嫉能,凡是嘲笑過他的人一律被其痛下殺手絕不留情。不得罪小人是郭子儀的智慧所在。任何時候只要一個人想辦大事,就一定會有小人阻擾小人是除不盡的,要做實事的人一定不能和除不盡的小人糾纏,因縱得賢名也將一事無成。郭子儀對小人忍氣吞聲,換來了大唐的安寧。郭子儀年近八十歲依舊在抵抗吐蕃的前線奮鬥,權傾天下而朝不忌,功蓋一代而主不疑,侈窮人慾而君子不入罪。郭子儀病逝享年85歲,郭子儀的一生完美地詮釋功高震主而能善終的境界名揚天下。再造大唐為人臣子盡忠職守、為人父家族祥和,郭子儀為將、為人、為臣足稱完人。郭子儀行誼可以做為現代政治人物的典範,郭子儀都可以行功立德,現代政治人物更要加倍努力行功立德永留青史。人生在世都是避不開的一道關卡,那就是長大成人在成為獨立的個體時,你是選擇逆流向上還是碌碌無為,全看你自己如何走出來。俗語說:辦事做人,一個人哪怕再聰慧再醒目,能力再無人匹敵,若犯了一下錯誤,不懂做人那麼他再好的前途,再大的奇跡也會大受影響。我們應該注意哪些方面才能讓自己扶摇向上呢?「做事要方、做人要圓」。《老子道德經中》說: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一滴水可方可圓潤澤萬物,一個人能方能圓,方圓相濟便可活的豁達、圓滿。方圓之說源於我國古代的錢幣,外部是圓形、內部是方孔,看似撲實無華,但卻蕴含著人生哲理。做人也應當像這銅錢一般能圓能方,雖未能熠熠生輝,但也有存在的意義。 一、做事要方,方不是執拗,方是一種堅毅一種正直,更是一種做人的根本,亦是做人的氣節和原則。就像腳下的刹車,紅燈時適可而止、綠燈時一路前行,別猶豫徬徨。曾有個攔路搶劫的少年,潛逃到外地隱姓埋名四年,然而他還是被抓獲,不是因為躲避不及,而是一起見義勇為的壯舉讓他暴露了。在那個寒冷的早春他跳下冰冷的湖裏接連救起了兩個落水的兒童,他的義舉也暴露了自己自然就被捕了。記者問他當時怎麼想的,想沒想過那樣做會暴露自己,還是想這是一次將功贖罪的機會。他摇摇頭說:當時什麼也沒想,只想到趕快去救人,雖曾攔路搶劫,但心中有溫度、做事自有底線。人在世間又有誰能盡善盡美,心中有尺行事有度。 二、做人要圓:圓不是圓滑,圓是一種周全、一種寬厚、一種通融,更是一種大智若愚的人生智慧。蘇軾在63歲窮困潦倒之時曾寫下這樣的詩句:寂寂東坡一病翁、白須蕭散滿霜風、小兒誤喜朱顏在、一笑哪知是酒紅。先說自己衰老,又借小孩之口自嘲,酒後的臉紅被誤認為臉色紅潤,用調侃來排解晚景淒涼的失意。有智慧的人歷經生活艱辛,依然內心向暖。正如蘇軾深諳:沉舟側畔千帆遇、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道理。生活雖然曲折不暢,但仍心胸坦蕩,情趣風生飽經世故,仍能保持方圓做到知世而不世故,明世俗而不受世俗浸染,歷圓滑而瀰天真,這才是對困苦歲月最好的回答。 三、人生至高的境界:在《資治通鑒》中記載這樣一個故事:魏王攻陷了一座城池大宴群臣,宴席之上魏王問文武百官你們說我是明君呢?還是昏君呢?大多數的官員都是趨炎附勢的人,紛紛說:大王當然是一代明君了,正當魏王飄飄然時,問到任座,正直的任座卻說:大王是昏君,魏王被潑了一盆冷水問:為什麼這樣說,任座回答說:大王你獲得了勝利攻下了城池,沒有按功勞分給了你的弟弟,而是分給了你的兒子可見你是昏君啊!魏王大怒馬上下令將任座趕出去聽候發落,接著問下一位臣子。這位大臣說:大王是明君魏王心中暗喜忙問你為什麼這樣說呢?這位大臣說:古人經常說:明君的手下多是些直臣,現在大王手下有像任座這樣的直臣可見大王是明君,魏王聽後立刻把任座重新請進來赴宴。只圓不方的人、沒有原則、沒有操守、沒有底線屬於世故小人。只方不圓的人說話不看場合讓對方下不了台,又很容易得罪人。唯有像那位大臣內方外圓既不讓人難堪,又給予別人如沐春風的溫暖,實是內方外圓的至高境界。 四、方圓人生:生活中無論守方還守圓常常讓我們左右為難,其實圓在方內除掉虛浮,別太圓滑世故有幾分穩重就好。方在圓中藏起鋒芒不那麼咄咄逼人,有幾分靈動也不失為一種人生智慧。做事不必處處方正,方圓人生也是一種愜意生活。但如手中執筆半緊半鬆最自然,做人不必事事圓滿。但有一事精緻便能扣人心弦,亦如人飲醇酒無需酩酊大醉,半醉半醒最適宜,這輩子方中有圓、圓中有方,方圓並濟做好了做對了,生活才豁達圓滿與朋友互勉!更讓我們一起來推動社會善良風喔!

  • 圓形落水頭 在 100mountain 百岳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0-12-20 20:30:40
    有 128 人按讚

    輕量化、釣魚客、戶外人最需要的一把刀
    𝗠𝗢𝗥𝗔𝗞𝗡𝗜𝗩浮刀( floating knife )
    整把刀僅重80g !!!!( 含刀鞘 )
          
    顧名思義,這是一把「會浮起來的刀」
    握柄部分採用 “ 軟木材質 “
    觸感好、超輕量、落水時不會失去它,
    登山時,帶著不負擔、料理超適用!
          
    而且,還有「一般版」&「鋸齒版」!
          
    𝗠𝗢𝗥𝗔𝗞𝗡𝗜𝗩 浮刀 👉 https://bit.ly/3haW90t
       
    | 一般版(綠)|
      1.4mm不鏽鋼薄刀片
      適合料理、清洗方便
      多功能,上山下海都適用
        
    | 鋸齒版(橘)|
      1.4mm不鏽鋼薄刀片
      適合處理繩索、纖維、尼龍
      圓形頓頭尖端,避免刺傷人身
        
    這兩款浮刀的刀鞘設計也很實用!
    除了可以夾在腰帶、背包上
    還可將兩把刀具做連結,人人都是雙刀流
        
    𝗠𝗢𝗥𝗔𝗞𝗡𝗜𝗩 浮刀 👉 https://bit.ly/3haW90t
        
    𝗠𝗢𝗥𝗔𝗞𝗡𝗜𝗩 專為戶外人設計的一把聰明的刀
    身為一個輕量戶外咖、海釣溪釣客,
    趕快幫自己添加一個實用的裝備吧!
        
        
    #百岳 #100mountain
    #MORAKNIV #floatingknife #浮刀 #輕量化
    #瑞典刀具 #戶外刀具 #戶外裝備 #登山
    #釣魚 #戶外活動 #outdoors #fishing
          
    ----
               
    100mountain 戶外探索最齊備
    http://100mountain.com  
        
    ----
     
    ▏台 北 旗 艦 館 ▏
    台北市內湖區新湖二路8號
    週一至六 12:30~21:20/週日 10:00~18:00
    02-2794-8399
     
    ▏高 雄 總 店 ▏
    高雄市前鎮區民權二路456號
    週一至日 12:30~21:20
    07-330-8399

  • 圓形落水頭 在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0-03-24 21:00:55
    有 582 人按讚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X 詩.聲.字】
     
    風鈴 ◎楊牧
     
    雨止,風緊,稀薄的陽光
    向東南方傾斜,我聽到
    輕巧的聲音在屋角穿梭
    想像那無非是往昔錯過的用心
    在一定的冷漠之後
    化為季節雲煙,回歸
    驚醒
    想像那是記憶
    記憶的風鈴
    大聲搖過我們的曾經
     
    秋之午後,當陽光試探了
    水缸冷暖又將反影投射
    天花板上,不斷波動
    凝視一張喧嘩澌濺的床
    我仰首默數光彩如潮
    洶湧,在正上方變化
    如暈,如雲,如星隕
    依序升沉
    如韻
     
    我聽到
    鈴聲跌宕過
    收穫的瓜園
    阻於圍牆,遂反彈到半開的窗前
    再不猶豫,飛踴到床上依偎
    依偎著通紅的頰。飄零
    是髮,是惺忪的眼──
    那音樂,這時,充滿了
    亢奮的血管,一萬條支流
    發源於夢的古潭,上下
    頡頏,又一萬條支流
    發源於夢的古潭
    接觸,匯合
    滂沛若洪水
     
    想像那是記憶
    記憶的風鈴大聲飄過
    我們曾經的
    秋之午後
     
    -
     
    ◎作者簡介
     
    楊牧(1940年9月6日-2020年3月13日),本名王靖獻,臺灣花蓮人,著名詩人、散文家、評論家、翻譯家、學者。花蓮中學、東海大學外文系畢業,愛荷華大學創作碩士、柏克萊加州大學比較文學博士,親炙徐復觀、陳世驤兩位學人。曾執教於多所大學,如西雅圖華盛頓大學、國立東華大學(文學院院長);亦曾擔任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特聘研究員兼所長,並參與香港科技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創院。
     
    楊牧自中學便矢志新詩創作,並共同主編詩刊。早年筆名「葉珊」,浪漫主義詩人的影響溢於筆端;1966年赴柏克萊攻讀博士學位,見證六零年代學生運動,三十二歲而改筆名為楊牧,嘗試以詩介入社會。詩文曾譯為多國語言。曾獲時報文學獎、中山文藝獎、吳三連文藝獎、國家文藝獎、聯合報讀書人最佳書獎、花蹤世界華文文學獎、紐曼華語文學獎蟬獎等。
     
    -
     
    ◎ 「詩.聲.字」特約撰稿人 賴位政 賞析
     
    第一段:序曲
     
    王國維說「人生過處惟存悔」,愈是看重的,悔恨也特別多。以此觀入,〈風鈴〉不啻是一部斑駁的懺情錄,寫一段「對不起,我曾經愛過你」的自剖。情之所起,自需觸媒,楊牧先用三行喚起興發的瞬刻:
      
      雨止,風緊,稀薄的陽光
      向東南方傾斜,我聽到
      輕巧的聲音在屋角穿梭
      
    「雨止」預設了兩個前提──主人公必知曾下過雨,同時曉得這場雨在此刻已結束了。「風」、「雨」在詩中常用來隱喻苦難與波折,故「雨止」便像是說:我曾一步一創殘地領受過一段感情,而現在它已成為過去式了。雖然往事早成明日黃花,但「風緊」卻傳達了並未真正放下的事實。「風」可看作情緒的暗喻或是撩動情緒的外力,急吹的風表達了「我的心卻仍不得平靜」。「雨止」(事已了)、「風緊」(心未平)乃拉開了最初的張力。自然物象賡續發展,由「雨」、「風」過渡至「稀薄的陽光」,一個魔幻經驗就此迸現:「我聽到/輕巧的聲音在屋角穿梭」,從光到聲,視覺轉聽覺的模式,烘托了詩題「風鈴」。在「風鈴」二字尚未正式登場前,楊牧先定義這聲音:
      
      想像那無非是往昔錯過的用心
      
    「往昔」曾「用心」過,但終究「錯過」,不禁讓人好奇這裡頭究竟有何銘心刻骨、陽差陰錯?「往昔」、「錯過」,故曰「止」; 因「用心」,所以「緊」,結構呼應精巧。次三行黏合甚嚴,宜與此行一氣貫讀:
      
      在一定的冷漠之後
      化為季節雲煙,回歸
      驚醒
      
    人遭逢重大傷痛時,心理會發動「刻意疏遠」或「自然遺忘」的功能以為保護,「冷漠」恰好透露「往昔錯過的用心」原有的熾熱。主人公曾試著以「冷漠」自我療癒,無奈事與願違,這些記憶總「化為季節雲煙,回歸」。「雲煙」可見而不可網羅,與記憶質性相似──非無非有、亦無亦有。第三行只有兩個字──「驚醒」,像樂譜上的表情記號,為這盤旋的意緒安上跳動的心律。
      
    費了偌大工夫,楊牧才拋出三行,讓「風鈴」正式登場,「聲音」真相大白:
      
      想像那是記憶
      記憶的風鈴
      大聲搖過我們的曾經
      
      
    第二段:過份炫耀的展開部
      
    第二段開頭,楊牧將莫大創造灌注於「傾斜的陽光如何運動」一事,空間高低、視角物我、節奏緩急,騰挪移轉。這是全詩最教人血脈賁張、氣管收縮的炫技段落。
      
      秋之午後,當陽光試探了
      水缸冷暖又將反影投射
      天花板上,不斷波動
      凝視一張喧嘩澌濺的床
      
    「秋」和「午後」分別是一年、一日「高峰已過而終局未來」的過渡期,給人已沒法努力卻又不好放棄的「躊躇式徒勞」,點染慵倦疲憊的氣氛。「試探」則是面對未知、恐懼的一種警戒反應,這個擬人修辭,把波光粼粼的動態寫得物性、人情兩盡其妙;「試探冷暖」更把「重將往事思量過」的心情取象得十分熨貼,彷彿陽光之手簸搖了缸中淨水使之晃漾,為底下的「不斷波動」埋下伏索。舊憶、風、光、聲、鈴、水缸以及更後頭的大水(流、潭、洪),庶可看成是主人公之心不斷借殼、變形、換位的同質異態,那粼粼光影複誦著「我的心將不再平靜了」。
      
    陽光射入水缸,乃由高向低;「又將反影投射/天花板上」,則低而復高。繼之,楊牧安排了一個定焦鏡頭:「不斷波動/凝視一張喧嘩澌濺的床」,結裹前行,陡然視角轉換,「凝視」一語換置了物我主客的對待關係,從「我看 光」翻作「光見我」,並帶出新的擺置──「床」(此即「睡」的變奏、「醒」的 伏兵)。「喧嘩澌濺」是波光而非床的質性,如此表述,則有光影又從天花板返照在床上的婉曲,又是一次由高向低的運動。這種起起伏伏的動態,象徵了不能平靜的心情。
      
      我仰首默數光彩如潮
      洶湧,在正上方變化
      如暈,如雲,如星隕
      依序升沉
      
    第一行的「仰首」透露了主人公的位置與行為,只有位於低處才需「仰首」,而 光影的正下方便是「床」,由此可知主人公應是坐臥在床上。「光彩如潮」是「反影投射」、「不斷波動」的變奏,嚴守著意象連接著意象發展的結構技巧。「默數」有沉湎思量的意味,而「彩」字則給人奇崛不凡的想像;整句話有檢視心中舊憶何等奇崛的意思。楊牧接著抓準「洶湧」,連用三個意象,寫出先緩後疾的節奏──「如暈」,像油彩初滴入水中,中心濃而周圍淡,整體呈規律的圓形緩慢向外擴張;當擴張到臨界,圓形裂解,無方向地朝八方流散「如雲」;最後像「星隕」般飛速劃過。暈、雲、星「依序升沉」,形成如觀洪荒開闢般極隨機又極秩序的壯盛之美,這如潮光彩怎樣洶湧變化,便彷彿在目前了。
      
    本段最終收在「如韻」二字,一方面表達光影、往事固有的情致(情韻)外,更重要的是完成「由光轉聲」的變換,亦即這個「韻」更多指涉了「聲韻」,也就是第一段所謂「輕巧的聲音」、「記憶的風鈴」,並攏絡了第三段的第一行「我聽到」。由第二段轉向三段,呈現了從光的運動到聲的運動之轉變。
      
      
    第三段:開誠布公的再現部
      
    第三段以「我聽到」承襲上一段的「如韻」,極力敷衍風鈴之聲如何運動。「跌宕」是一種不穩定的高低行進,這個動詞機巧地回應了前一段光影的上下騰挪,該模式再次讓人聯想起坎廩不平的心境。底下兩個障礙物乃脫胎於楊牧所深諳的《詩經•大雅•文王之什•綿》,其中「緜緜瓜瓞」成為後世子孫昌盛的題辭,而常語中又以「瓜熟蒂落,水到渠成」表示事物的完成。故從懺情的角度解析,「收穫的瓜園」當是暗示對方婚姻的完成與發展,此即雖心繫之卻不得不「阻於圍牆」的癥結。此心受制於外在現實,已不容妄加探觸,正如鈴聲受物體阻絕而勢將反彈,「運動」由此持續:
      
      遂反彈到半開的窗前
      再不猶豫,飛踴到床上依偎
      依偎著通紅的頰。
      
    此「窗」既非暢行無阻的全開,也非閉籠深鎖的禁閉,「半開」反映的是徘徊可否之際的曖昧!然而既知瓜園有穫、圍牆阻隔,還存著可否之念,便可推想舊人舊事之可戀。但現實催促著理性發用,主人公毅然決然地「再不猶豫」,鈴聲從「半開的窗前」再「飛踴到床上依偎/依偎著通紅的頰」,由「窗-床-頰」,除了以空間轉移書寫主人公的思慮過程,更點明了他的位置與狀態──即「寤寐之間」。敻虹有詩曰:「不敢入詩的/來入夢/夢是一條絲/穿梭那不可能的相逢」,大概只有在夢的國度,人方能跨越阻隔,一親現實不能滿足的願望。頰所以「通紅」,可解作濃睡留下的紅印,也可說是思及舊夢所引發的赧然與激動,而作為下文的伏筆。「飄零/是髮,是惺忪的眼」乃睡眼惺忪、頭髮凌亂的描繪,更有力地支持了「寤寐之間」的推斷,而「飄零」則是對這個事件的直截論斷。楊牧既而就何以「通紅」大肆發揮,將想像從醒後回溯至夢中:
      
      那音樂,這時,充滿了
      亢奮的血管,一萬條支流
      發源於夢的古潭,上下
      頡頏,又一萬條支流
      發源於夢的古潭
      接觸,匯合
      滂沛若洪水
      
    在「夢的古潭」中,一切感覺、企望都得到昇華、放大,鈴聲變成了更複雜的「音樂」,並一變為磅礡的視覺摹寫──支流之數以萬計,血管亢奮,上下頡頏。頰的「通紅」顯示了潛意識的狂烈程度。在夢中,非但我可以想望她,甚至還自顧自地相信「我思君處君思我」,早已不得交接的彼此,竟可在夢中以同等的盛情「接觸,匯合/滂沛若洪水」。有多大的匱乏,便引發多強烈的補償欲望,主人公的心情始末,在第三段作出最不遮不掩的表白,將全詩推向未有的高峰。
      
      
    第四段:尾聲
      
    最末段,楊牧掇拾已用過的句子,從第一段「驚醒」後三行對幻聲真相的剖析,來到了第二段開頭的「秋之午後」。由主觀歸於恍若無情無感的外在客觀,以形式的復沓迴旋發揮了如戲劇收束的「疏離」作用,讓心由第三段的激昂回復平靜,張力獨具。而舊有的句子,又因一個「的」字之調動,使「我們的曾經」一變為「我們曾經的」,續以「秋之午後」,造成了欲說還休、不言而言的餘韻──「我們曾經的/秋之午後」內情如何呢?大抵「無非是往昔錯過的用心」吧!
     
    美術設計:泱泱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身體詩 #身體與空間 #詩聲字 #楊牧 #風鈴
    https://cendalirit.blogspot.com/2020/03/blog-post_26.html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