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這篇國際換日線本初子午線鄉民發文收入到精華區:因為在國際換日線本初子午線這個討論話題中,有許多相關的文章在討論,這篇最有參考價值!作者shinshong ( )看板historia標題[介紹] 科學史上的今天 10/13 制定本初...
國際換日線本初子午線 在 又飛啦!flyagain.la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0-04-28 06:51:35
【#寰宇QnA- 唯一橫跨四半球國家】 地球,我哋將佢分為南北(赤道),同埋東西(本初子午線及國際換日線)四個半球,而香港就係位於東北半球既。而世界上有一個國家,國土橫跨哂四個半球,東南西北都有佢份! 佢就係太平洋島國基里巴斯(Kiribati)啦!基里巴斯係由眾多散落喺太平洋上嘅小島同...
http://history.pansci.tw/post/99822910675/10-13-prime-meridian
【科學史上的今天】10/13制定本初子午線(Prime meridian)
你來到距倫敦東方十公里、泰晤河邊的格林威治天文臺,找到地上那條筆直的本初子午線
,腦海中不禁浮現這條線上達北極下抵南極的樣貌,彷彿真的在地球表面畫了一條弧線。
你興奮地將雙腳分跨在線的兩邊;哈,你現在同時站在東半球與西半球了!
當然你知道並不是真的有這麼一條實體的界線,它只是一條作為經度起點的虛擬的線。往
東是東經,往西是西經,各繞 180 度後在地球另一面會合處就是國際換日線(實務上會因
各國轄區而做調整);每一度一條經線,以方便標示位置。
你拍了照,進到館內看了資料才知道:在更早以前並沒有世界公認的本初子午線。各國都
把經過自己境內的某條經線當作起始點,直到 1884 年的今天在美國召開的會議中,來自
25 國的代表才投票通過以經過格林威治天文臺的經線作為本初子午線。唯獨法國直到1911
年才不再堅持自己的巴黎子午線。你不免感慨國際標準往往反映的是歷史上各國的強弱演
變。各國之所以投票贊成,最主要原因在於當時大部分的船隻都已經以格林威治子午線做
為參考標準,而之所以如此,乃因一百多年前英國在大航海時代末期開始稱霸世界之故。
你看了看腕上的錶,已是午餐時間,驀然想起手錶的發明也是拜此之賜。在漫無邊際的海
上要知道所在位置的緯度,可以測量到北極星的仰角即可,但要知道正確的經度,卻得知
道與格林威治相差多少時間( 360 度 / 24 小時, 1 小時 = 15 度經度)。只是鐘擺到了
搖晃的船上完全失靈,在皇室的重金懸賞之下,哈里遜(John Harrison)才發明了巴掌大
、以彈簧機械為動力的海表。
格林威治作為地理上的經度起始點,理所當然的也成為時間的參考點。世界各地以格林威
治標準時間(GMT)為準,按經度東經為加、西經為減表示當地時間。台灣是 GMT +8,你
算了算時間,吃完午餐恰可在思念的人就寢前打通電話,訴說你在世界的中心想她/他。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61.56.161.98
※ 文章網址: http://www.ptt.cc/bbs/historia/M.1413196875.A.F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