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國民義務教育英文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國民義務教育英文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國民義務教育英文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國民義務教育英文產品中有47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19歲慘淪疫苗孤兒!BNT、高端都沒份 網怒:19歲的命不是命?」 . 「18到20歲疫苗荒 綠委也搖頭」 . 「『18到20歲也應同步先打』 英系11立委幫19歲請命」 . 「搶打莫德納還要BNT?李艷秋怒批:第二類怎麼老是打不夠」 . 「18、9歲被放生成疫苗孤兒 低能卡大學生不忍了:蔡英文出...

 同時也有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萬的網紅熱血阿傑黃仕傑Gallant Man,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植床板用來當產房很棒 但要怎麼用 讓熱血阿傑放大絕教您 『植物日記簿』已上市 可以前往博客來選購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98983?sloc=main 這本書是每個植物人必要的裝備 📌阿傑的IG➤https://www.instagram.c...

國民義務教育英文 在 常⠀ ⠀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0-05-03 20:18:20

(這篇文應該非常ㄉ長算是我的心路歷程) - 這張照片是我下定決心的那天拍的,決定這學期再也不遠赴輔大上課專心準備考試,就差不多是等退學的概念(不良示範請勿模仿),因為不管是指考或轉學考都是算新的學籍,其實考試的這幾個月我的重心一直都放在重考上,目標也比結果更加遠大,我也不找任何藉口,因為老實說指考也...

  • 國民義務教育英文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8-31 02:16:54
    有 1,214 人按讚

    「19歲慘淪疫苗孤兒!BNT、高端都沒份 網怒:19歲的命不是命?」
    .
    「18到20歲疫苗荒 綠委也搖頭」
    .
    「『18到20歲也應同步先打』 英系11立委幫19歲請命」
    .
    「搶打莫德納還要BNT?李艷秋怒批:第二類怎麼老是打不夠」
    .
    「18、9歲被放生成疫苗孤兒 低能卡大學生不忍了:蔡英文出來面對」
    .
    「12~18歲優先打BNT 家長急死灌爆臉書為『這群人』請命」
    .
    「一直給一到十類人,一堆人青壯年第一劑還沒打到,不是說要先普及第一劑的比例嗎?」、「不是說從高齡開始往下打,結果一堆人莫名其妙就可以優先施打,19~36歲要等到什麼時候」、「7、8年級生真的很邊緣欸」,「之前疫苗缺貨我忍了,整天罵雙北我也忍,3+11還忍得住,現在疫苗沒得打我忍不了,我們是被拋棄就對了」、「投票我們投,稅我們繳,然後被12到18歲插隊?」
    .
    辛苦了,指揮中心.
    .
    這次不只民也刁,統媒亂,甚至連一票綠委,也在耍白癡.
    .
    19歲打不到疫苗,是疫苗孤兒,完全就是假議題.
    .
    19歲是不可能成為疫苗孤兒的,何解?首先,全世界都是依著年齡排序向下打,如果19歲是疫苗孤兒,那全世界四處都是疫苗孤兒,依照年齡向下打的科學根據是,年紀越高者,越容易受到感染,年紀輕的,免疫力越強,重症率低,所以,按著年齡順序向下施打,這是專業取向.
    .
    除了高端,AZ、莫德納,18歲以上都有開放勾選,甚至BNT剩餘80萬劑,也能選,無論你是哪個年齡層,遲早都會打到,不會淪為疫苗孤兒.
    .
    再者,恐怕已經有不少19歲的人施打疫苗了,如你屬於第九類,是高風險疾病患者,你可能早就排到了,在過去,有22歲女大生因氣喘而打到疫苗的例子.
    .
    既然有打到疫苗,未來也會排到,並沒有不讓你勾選,那「疫苗孤兒」這種說法,根本不成立.
    .
    台灣屬於12年國民教育,國小到高中階段,是強迫入學的(當然根據憲法義務教育應是6年),換言之,並不是人人都會上大學,19歲,也未必都是學生.
    .
    今天因為BNT依據研究,可以打到12歲,如果是以學生作為需求,那麼,強迫入學的階段,打疫苗的必要性較高,相較於大學,義務教育階段的校園是較為封閉的,就學時段,你幾乎不可能離開學校,就等於關在裡面,無論是中午吃便當,還是早自修,午睡,晚自習,乃或是社團活動,你都得在學校裡,他等於是一個小型的社會,更遑論翹課還是選修.校園圈封閉,長時間群聚,換言之,一個人感染可能全部人都中標.
    .
    相反大學生活圈則較廣闊,我們不會把一間大學跟一間小學相比,說他們有相同的感染率,光校地面積就不成正比,或將一個小學生跟大學生相比,他們防疫知識和防護自己的能力是一樣的.在BNT研究兒童年齡層的結果出來以前,他們才是真正的疫苗孤兒,直到現在,他們一劑都沒打到,我只看見,當小孩子終於可以被打疫苗的時候,一群人突然自稱自己是疫苗孤兒,實在令人忍俊不禁.
    .
    19歲就算了,有多少人假裝自己是19歲,在那邊炒糖吃?因為自己還沒打到,所以借題發揮?看到小孩子,應該保護的族群,好不容易可以打到疫苗,一群人突然變成井上喜久子,每個都在喊我19歲,不公平,我也要打.
    .
    這應該是泛年齡層的退化.
    .
    所謂相對剝奪感,就是尋求公平的假象,如果你仔細拆解他們的說法,發現每個邏輯都是矛盾的,而若要滿足每個人的需求,會發現那才是真正的不公正.一張嘴有人說要往東,有人說要往西,都想著自己的利益為優先,其實走的目的地根本不相同,甚至是互相矛盾的,不過看起來一樣的東西,就是我反對.
    .
    反對、抱怨、杯葛,讓他們看起來很一致,所以「19歲」看起來就像他們共同的訴求,其實仔細看,多少人是在自我打臉,互相講屁話.
    .
    一群人罵,指揮中心為何不照年齡施打,為何要讓其他人插隊?另一群人則說,為何我26歲登記了到現在還打不到?然後是英系立委(自稱)聲明,主張應該讓18歲到20歲的年輕朋友也能同步優先預約接種,講白了,這些就是在插隊,爭取「優先」,當你一個年齡層搶先了以後,就會動搖到其他年齡層,照年齡層排序的原意就喪失了,今天讓19歲、20歲也「優先」好了,就會動搖到30歲人的權益,不是把7、8年級都炒成一盤孤兒,問題就解決了,70年次到80年次,就是30歲~40歲,加上20歲要先打,等於橫跨20年齡層的間距,大家都優先,就等於大家都沒優先,這些年齡層的權益,也根本是互相牴觸的.
    .
    換言之,19歲優先,7、8年級的順序就會被排擠,更難打到疫苗,我不知道這些人是在喊什麼燒?為啥要一邊喊和自己訴求相反的東西?7、8年級是19歲嗎?
    .
    「不是說從高齡開始往下打,結果一堆人莫名其妙就可以優先施打,19~36歲要等到什麼時候」
    .
    這個網友意見就更奇妙了,可以說是一種悖論的總和,我相信這人應該是36歲,硬要把自己跟19歲掛在一起,大家一起上車.高齡往下打,就是19~36歲照排序輪流等,12~18歲優先打不是莫名其妙,而是一開始根本沒有他們打疫苗的份,連選都沒得選,現在有單獨適合他們的疫苗,還有家長的需求,更重要的,她們未成年,是更需要保護的對象,我不知道「他們可以我也要」,這種前運思期的邏輯是怎麼來的,如果因為這種理由,所以優先施打,這才是莫名其妙.
    .
    19歲納入12~18歲打BNT疫苗,也無不可,但要注意這也是「學生防疫需求」的延伸,不是什麼「疫苗孤兒」,前者是合理的,後者叫做政治炒作,所以才會一堆打不到的也以為自己是孤兒,以為自己19歲.在這邊還要界定的是,大學教育,相較於半強迫的義務教育,是較有彈性的,而且並非必要性,所以很多大學可以自己延遲開學,而國小國中多半統一跟隨國家政策,兩者以教育的急迫性而言,也不可相比擬,教育方法也完全不同,大學遠距教學,分組實驗,小組討論,寫論文報告,甚至沒有老師,也可以獨力完成.小學生則必須要有老師帶領,疫情期間,大學生遠距教學,自主學習較為容易,小學生遠距教學,進度和老師監督,制訂作業等等,較為不容易,不如問問,大學生見到自己導師一個禮拜有幾次?小學生可是天天要跟導師打小報告的.
    .
    以學習急迫性來講,70幾歲還可以讀大學,小六年齡多幾歲,便算晚學了,他們的語言/數理,都在發展階段的關鍵期間,錯過關鍵期間學習就困難了,甚至成為發展性學習障礙,沒讀大學,還可找到工作,小學沒畢業,根本不能在社會上立足,甚至家長還會被告的.
    .
    以瑞典來說,在疫情期間,他們關閉大學/高中,小學生/國中生卻一定要入學,原因在此,真的不要哪壺不開提哪壺.
    .
    而19歲早就有人選擇工作了,而不是上大學,這就要以一般社會人士視之.
    .
    至於某些綠委,不管你是英系(自稱)還是正國會,老話一句,沒有政策辯護能力,也不用火上加油,別人都要蔡英文出來面對了,你英系還在為19歲請命,這英系不知道怎麼當的.請正確的分析民意,而不是像個草枝擺,與其在那邊跟國民黨炒作19歲,不如試著理解國民黨一流在幹些什麼-李艷秋說「好不容易扣除學生之後,還有剩下80萬劑BNT疫苗,卻又是從一、二、三類開始施打....第二類人就已優先施打過了,麻煩指揮中心公布這批人到底是誰?怎麼老打不夠?這次又要膨脹多少人來跟老百姓搶BNT?」
    .
    我不知道這秋是怎麼乘著19歲的浪潮在那邊胡亂質疑的,不過他講到一個重點,19歲如果納入,80萬BNT一般人恐怕就沒得打了,如果你真的那麼想讓年輕人優先,或許先想想如何抵制老屁股在放屁,到時80萬BNT學生打光了,這群人的矛頭又會指向誰呢?
    .
    現在在那邊跟著搖旗吶喊,只會讓人想到,別人在忙著維護防疫的信度,而你們自己卻在忙著選舉,別人在救火,你在騙選票.
    .
    在想著自己之前,麻煩考慮到公眾利益,每個人都只想拿走自己的部分,然後反對的代價由別人承擔,你多拿了必然有人減少,你搶先了必然會使其他人落後,沒有那種大家一起贏,大家一起先,這種直覺式的思考,恐怕連小孩都不如.
    .
    談論公共議題,不是這樣談的,若真想爭取自己的利益,最好的方法應該是試著說服其他人,被削弱福祉的人怎麼辦?被破壞的規則又如何?今天說的是12-18歲優先,而不是你們不能打,而他們優先,有十足的正當性和理由,他們這個族群,打過疫苗的人一個都沒有,說白了,19歲以上者,依舊可以登記,但他們不想照順序排,認為不公平.
    .
    今天因為12-18歲優先,才會產生所謂相對剝奪感,原本順序的平衡,好像傾斜了,人人勾起了自己也想打的慾望,想到了自己還打不到的窘境,藉由19歲的議題進行宣洩,那麼,把12-18歲取消,這樣問題就解決了嗎?恐怕18歲以下永遠等不到可以打疫苗,唯一可以打得又照排序被前面的大人打完了,他們變成真正的最後一名,然後他們都未成年,這,才是真正的不公平.
    .
    有人說大學生活動力最強、社交活動最多,容易跨縣市,這也挺有趣的,真要說的話,小學生、國中生,都還沒獨立自主,每個人上完學都得回家,不更容易造成家戶感染嗎?現在台灣疫情情況,究竟是家戶感染嚴重,還是所謂跨縣市感染嚴重?一個一般成年人,四處去旅遊,享受暑假自我解封的快感,這沒有跨縣市和活動力最強的危險性嗎?獅子王不是年輕人,他的社交活動又如何呢?超級傳播者的年齡分布又是怎樣?死亡率最高是哪個年齡層?
    .
    而那些喊著19歲是疫苗孤兒,又痛罵12~18歲的人插隊,當真是在為年輕人著想嗎?
    .
    要我說的話,神父會這麼說,不用急,照著順序排,大家一定都打得到,BROTHER.

  • 國民義務教育英文 在 BennyLeung.com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1-11 07:58:00
    有 8 人按讚

    【人文 · 島嶼】是三「粒、顆、個」蘋果?語言學家何萬順破解看似廢話的「分類詞」

    分類詞是個宛如闌尾般,無功能、無意義的冗詞嗎?何萬順整合前人研究成果,加上自己全面調查了全球七千多種語言,目前發現一共有519個語言具備分類詞,包含我們使用的臺灣華語。如果分類詞果真無用,那這些語言為什麼要發展出分類詞?

    一切語言的秘密,都從質問最平凡無奇、理所當然的細節開始。政治大學語言學研究所特聘教授何萬順的出手,直指語言中的「分類詞」(classifier)。什麼是分類詞?用一個小學程度的中英翻譯說明:three是「三」,books是「書」,three books呢?為什麼不是「三書」,而是「三本書」?這憑空冒出的「本」,就是語言學上的分類詞。其他例子還包括五顆蘋果的「顆」、兩張桌子的「張」等等。

    分類詞潛藏在我們每天運用自如的語言裡,但我們很少注意到它扮演的角色,甚至未曾意識到它的存在。實際上,在絕大多數的日常言談中,分類詞也的確無關宏旨。何萬順教授啟用語言學的顯微鏡,聚焦再放大,讓分類詞貫串連結了人類心智、數理邏輯、語言生成的機制、以及台灣語言與政治,再到世界語言史等主題,揭示分類詞和語言的奧秘。
    量詞是必須,分類詞是廢話

    語言學上,分類詞不同於一般較常聽到的量詞。何萬順的研究重點之一,正是想確立一條區辨分類詞和量詞的理論界線,如果要用一句話總結,那就是──「量詞是必要的,分類詞是廢話。」何萬順笑著說。

    分類詞在語意表達上堪稱無用之物,其實說也好、不說也罷。何萬順喜歡拿這個聖經故事為例:「五餅二魚餵飽五千人」,白話來說,就是「五張餅、兩條魚,餵飽五千個人」,兩個句子只差在分類詞的有無,但意涵一模一樣、不增不減。至於量詞可就有紮紮實實的語意了,譬如:三「雙」筷子、五「包」衛生紙的「雙」和「包」一旦省略,說話者便無法順利表達心中所想的物品數量。

    中文使用者不容易區別分類詞和量詞,是因為它們在語法上佔據相同的位置,都在「數詞之後、名詞之前(三__蘋果)」。不僅如此,何萬順更發現它們都能對應到數學的乘法關係,用更簡潔的式子表達:三雙筷子是3 x 2 x 筷子,三本書則是3 x 1 x 書。

    兩者的差別在於,分類詞的乘法意涵再怎麼樣都只能是「乘一」,而在數學上「乘一」完全可以省略。分類詞無法描述「一」之外的數量,說了等於沒說,這就是分類詞和量詞的不同之處。何萬順結論道,分類詞的定義,就是它的乘法屬性「必然是乘一」;如果語意不是必然乘一,則屬於量詞。也因此,分類詞後面只能接可數名詞,其他林林總總的情況都算是量詞。

    語言歷史中的偶然產物

    這麼說來,分類詞不就是宛如闌尾般的存在,一個無功能、無意義的冗詞?何萬順整合多位前人的研究成果,加上自己全面調查了全球七千多種語言,目前發現一共有519個語言具備分類詞,其中也包含我們使用的台灣華語(Taiwan Mandarin)。如果分類詞果真無用,這些語言為什麼要發展出分類詞?

    詞如其名,傳統的語言學家認為分類詞的功能,在於為名詞分類:指涉圓形的物體才能用「顆」、長條狀物體才能用「條」,這也是分類詞的名稱由來。但在何萬順看來,這個說法未免過於簡化。他認為分類的功能並沒有必要性,應該是分類詞在語言演變過程中,偶然衍生的副作用。

    何萬順指出,分類詞的誕生起初可能只為了講求語言節奏的一致性,用於填補音韻的空缺。譬如說,三籃蘋果、三箱蘋果、三斤蘋果的三和蘋果之間都有一個音節;這時如果又說三蘋果,就會造成不太協調的感覺,而填上一個空詞,便能達到音韻的一致性。這個空詞不能有語意,只能是可省略的乘一,像是「個」或「顆」。

    接下來,分類詞系統成形的第二部曲,可以說是微妙有趣的橋段。當人們創造了一個空詞,意義便開始逐漸注入。「語言中只要有聲響,人就很難不給他語意。」何萬順說:「那麼,該為數詞和名詞中間的這聲音賦予什麼意義呢?如果我先把後面要講的東西給你提點一下,東西是圓的就說顆、長的就說根、動物就說隻,這就造成一個很好的語意分散效果:透過分類詞彰顯後面這樣東西的某項特徵,先給你一個語意的範圍,也降低你理解的壓力,不必每個詞都聽得清清楚楚,才知道我在講什麼。」

    何萬順幽默舉例說:「如果有朋友跟你聊天,說他今天去逛街買了三頂⋯⋯,就算你沒聽到後面是什麼物品,都大概能猜出是帽子,而不是轎子。」這是分類詞和量詞的另一項區辨標準,分類詞能凸顯、提示後頭名詞某項內建的本質特徵(inherent property);量詞卻不必和後面名詞的物件特徵有所關聯。被裝成一「包」的東西,沒有什麼共通的本質特徵,但用「隻」當分類詞的必定是動物。於是,分類詞在偶然間具備了提示、分類的功能,但這並非最初創造它的目的。

    語言與數學的相通與應用

    「分類詞」和「量詞」的分析,有什麼理論或實用的價值呢?何萬順點出,由於分類詞和量詞都奠基於乘法關係,它們共同呈現了人類心智一個基本的特徵,那就是算術能力和語言能力的相輔相成,他說:「這呼應了Chomsky的生成語法理論,即人類的語言中內建mathematical property,有數學的特徵在裡面。」

    也因此,這些分析可能對教學應用有所助益。數學畢竟是全世界共通的語言,如果透過乘法的邏輯介紹分類詞,將有助於母語中缺乏分類詞(如英文)的語言學習者,瞭解分類詞的運用方式。

    另一方面,何萬順猜想反過來的應用方向或許也可行:「在教導孩童乘法時,先從日常語言中的量詞、分類詞切入,告訴孩童你早就知道乘法是怎麼一回事了,有助於建立學習信心。」這些應用都奠基於相同的理論基礎,算術、語言能力的相互關聯。

    分類詞的單一起源?

    分類詞乍看無用、瑣碎,卻成了何萬順進一步探索亞太地區語言分佈與傳播史的線索。就像地球科學家透過地層沉積物窺見地球的歷史,何萬順遍尋世界上具有分類詞系統的語言,經過一番分析後,提出了「世界語言中分類詞的單一起源假設」。

    何萬順攤開自行製作的分類詞語言世界地圖,發現全球519個分類詞語言大多集中在亞太地區。可是,分類詞在語言功能上實在非屬必要,為什麼還會出現那麼多分類詞語言?於是他有天突發奇想認為:「分類詞會不會原本只在一個地方發生?接下來的擴張就好像一顆石頭擲到水池裡,啵,引起的漣漪。」經過層層嚴謹的證據蒐集、推敲與論證過程,他目前相信歐亞大陸的分類詞起源於北方漢語,而後逐漸往四處蔓延。
    台灣華語獨特、豐富的分類詞系統

    許多擁有分類詞的語言,不僅把這乍看無用的詞類給留了下來,還變出各種花樣來表達「乘一」,台灣華語便是之一。根據單一起源假設,台灣華語的分類詞系統應該也是發源於北方漢語,往南一路散播,由漢人移民飄洋過海帶來並日漸生根。但時至今日,台灣華語的分類詞系統卻在華語語系中一枝獨秀,蘊藏有上百個分類詞,比當今中國北方、南方的華語方言都還要豐富許多(北京土話常用的分類詞不過十來個)。這背後的緣由,就要從台灣獨特的歷史脈絡說起。

    國民政府遷台後,蔣介石力推去日本化及中國化教育,並於六○年代推動「中華文化復興運動」,亦在日治時期教育政策的基礎上實施了九年國民義務教育;同一時間,中國深陷在中國共產黨文化大革命所帶來的水深火熱和文明浩劫當中。

    就在這重視古典文言文學、教育普及的制度背景下,多數台灣民眾學會了華語三千年以來的分類詞系統,並運用在日常的對話和書寫中。這些分類詞也注入台灣文學的發展,讓作家能運用更精緻、細膩的語彙帶出音韻和準確度的美感。歷史際遇的差異,讓台灣華語相較於中國,保存了更為豐富的分類詞。

    除了官方因素,台灣民間各族群語言的交織匯流,更進一步豐富了台灣華語的分類詞系統。何萬順談到一次在深圳演講的親身經驗說:「當時一名學生舉手,說他們從不講什麼三顆、三粒蘋果,只講三個蘋果。」現場調查後,何萬順驚訝地發現真是如此,同時使用「個」、「顆」、「粒」似乎是台灣特殊的語言現象。他回頭分析:「台灣人可以說三個蘋果,因為『個』是最普通、一定可說的。說三顆蘋果就稍微文雅一點,我們可以在華文文學裡看到顆,天上一顆星星,就比一個星星更有文學性。」

    至於粒呢?何萬順說:「把「粒」的用法擴大到比砂子更大的東西,則是受台語的影響,例如,saⁿ-lia̍p si-kue(三粒西瓜)。台語沒有『顆』,是國民黨帶來了『顆』。而現在台灣華語中『粒』的用法,就是外省第二代和本省第二代一起到學校上課時,互動溝通下共同創造出來的。他們上課學了『顆』,下課學了『粒』。」

    換言之,台灣華語的分類詞系統之所以如此豐富,是同時兼容了一般用法、文言文學教育、以及各族群語言交匯的結果。在「三」和「蘋果」之間,「個」、「顆」、「粒」等分類詞都是可以互換,甚至可以省略的廢話,翻譯成英文也都是three apples;但這些「廢話」卻輝映著台灣政治、族群、語言、與教育政策相互交纏的歷史。

    #教育 #語文

  • 國民義務教育英文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0-12-13 10:54:09
    有 5,105 人按讚

    我昨天有些講的不清楚,重來。

    認識我夠久的,應該知道我對這幾年蔡政府的國防軍事到情報安全處理,一直很不滿。理由很簡單,馬政府是以破壞台灣防禦為主,蔡上來後回歸正常,讓軍方自行發揮專業,這是大鵬他們明明思想很藍,卻願意力挺的基礎。

    但只是回歸正常,面對當前威脅會來不及,依照當前制度,還在繼續溫吞的處理,台灣會很接近破滅。亡國是不至於,中國除非核彈無差別攻擊,根本不具備打下台灣的能力,但讓我們經濟民生遭到重大破壞,打回數十年前的程度倒是可能。

    你不能把這場戰爭的勝利條件,單純的定在軍事面,若是如此台灣從來就沒有失敗過。用艦娘的比喻,最少要A勝,S勝或完全勝利最好,拿B勝也是大破連連,慘兮兮。

    所以,該做的有那些?很多很多。

    教育面,不管你要開新軍校,還是把現在從高中、官校到國防大學中的冗員換掉,方法是什麼?我看了很多年,所謂的抗中反中等等的台派集合,幾乎都講錯方向。這些冗員的危害不是身為統派,這種到今天還在要大家拿五星旗的智障,你要清掉他太簡單。

    冗員的問題是教的有夠爛,都西元幾年了,還在拿孫子兵法三論九論777論。教很好的是戰術跟兵器使用,這在三軍的技術兵種軍官中都看得出很厲害。但沒有教出戰略眼,因為義務教育不會講,軍校也不會,也沒去進修自修,才會看了造謠新聞台,就把大腦的軍事理論亂接一通,變成很詭異的中國必勝戰略觀。

    這很複雜喔,你們想想看,要怎樣可以確認這個教官不夠格?要換掉有沒有法規?找誰進去教?假設你要找我去,我的資格呢,學校其他人會不會抵制,被踢出去的教官會不會上節目詭辯?這不是一天兩天,但你現在不開始想,後患無窮。

    技術面,武器操作要人,不是買了就算了。新手問的是射程多遠多威,老手問的是組織架構,討論的是管理。所以,預算怎麼編?2級3級單位的權力差在哪,怎樣分配有限的頂尖參謀,你有沒有政務委員等級的可以親自跨部會協調。協調啥?軍種問題,地方政府配合問題,可多了。

    國安在軍事戰略層面的更複雜,然後我這幾年只看到你說要相信政府相信小英,啊蔡英文就不是這塊專業,你是要我們相信他什麼,用人就真的不當,你真的認識夠多的現役梅花星星,就去問問部裡專業軍官怎麼想,不要只問那些半桶水政治性幕僚,人家在他們面前話都只講一半。

    這個根源在哪?我為何每次看到那些政治國關的,大談國際戰略等等就翻白眼?因為他們的戰略養成幾乎是零,全部是基於談判基礎的國際關係,對於硬實力的根本,軍事戰略的成形與結構幾乎一無所知。軍事戰略的基礎是兵器,你有武器才能建構這套戰術,再用戰術架出戰略,但不是被武器牽著鼻子走,這個素養不是用說的。

    最實際的就是各位常罵的,什麼灘頭決勝、境外決戰等等,這些的具體面在哪?你有點敏感度的,是有辦法從軍方的配置反推那個戰略構想,但軍方從來不講,也不能明講,這必須要政治人物跟公眾人物去說。結果我看到的都是相信政府,你共產黨嗎?整天相信政府相信黨。

    台灣最大的危機是全民都欠缺基礎軍事知識,導致戰略素養無限趨近零,而台灣的國家菁英,幾乎不分藍綠都認為人民在國防上是智障,乖乖聽話去打仗就好。我們會被討厭,就是因為很認真的談全民國防,想要執行李登輝到陳水扁這套基於全民的國防政策。

    算了,上面說的到最後都是政治問題,人民得要逼政客去做事,而我說的危機在於,戰略面的自綁手腳。前陣子開始,到最近中國一直在試探台灣空防,其實早就可以到武裝攻擊的程度了,要找藉口跟方法也多的是,但去問問一般民眾,講的都是極端保守型的思維,誰教的?

    防禦不是被打,有一種叫做攻勢防禦,誰規定只能中國開第一槍,台灣難道不能看到中國集結大軍,就一拳尻下去?誰告訴你這樣違反國際法,這樣會被全世界罵?去看看這些人念哪些科出來。

    但攻勢防禦要產生,軍方要有計畫,不然第一線指揮官無法下達命令,不可能凡事都請示到總統府,等總統蓋章才能動手。這套計畫要制定,必定是肩上很多星星的,腦袋知道國防方針如此,大老闆也希望如此,全民政治上都希望如此。不然以當今的國家氣氛,嚴德發現在寫了一個備忘錄,說下次中國飛機怎樣那樣,我們就把他打下來,萬一洩露出去,大家猜猜看政治面會怎樣?

    將軍不敢制定,就是因為政治面沒有支持,他們自己會判斷。而專業軍官無法寫出一套新的接戰流程,是得不到上面支持,自然無權處理。

    民主國家,誰能授權軍隊制定更積極的方針?人民,不是政客。

    你不需要寫個超詳細計畫,連我都是要問很多現役軍官才能知道細節怎麼做。你只需要政治表態,面對中國威脅,支持政府用更積極、攻勢的作法處理,好比今天立委發現,民意調查指出,台灣人支持當中國在港口集結軍艦超過10艘,就把反艦飛彈100發幹下去。

    委員自己就會去逼軍方處理,也要避免民意過衝無法收回,需要適當的駕馭。得到政治授權的將軍,才會依照軍事專業,制定一套例如「當中國集結xx軍艦oo戰機多少部隊,我們將會怎樣打擊」,既合乎邏輯又不會太超過的計畫。

    這套順序,就是人民支持,立委出來引導風向表態,政府接受調整,軍方執行政策。我為何這幾年對那些進步份子極端反感,就是讓民意代表把心力放在與國安無關的地方。說誇張點,就算是現在大家對國防都還不熟,但全部把心力24小時放在國防委員會上,那些老K匪諜敢大聲?罷免韓導的精神用在同樣的地方,他們不會怕?

    最後,我要說,為何總有人跟你說,國際關係很複雜,他們認識很多美國政客,知道實情啊,不要聽人亂講,我才知道狀況。然後所謂的知道狀況就是告訴你畫等邊三角形,告訴你換總統沒差。

    因為這些念政治的,主要專業是談判折衝,而在國防上,技術細節不是他們懂的,兩者兼懂的極少,台灣至少就我的認識,DPP有此等能力的沒幾個是念台大,根本被那些高學歷進步份子學歷歧視,老K則是血統主義20年,早沒這種人了,現在更不要提是匪諜當家,有志者全都氣到不想講話。

    拉回主題,今天若民眾都支持整個方向朝西,他們就只能微調整到西北西,無法轉到東邊。簡單說,民眾的意念越強,他們的權力就越稀釋。

    可以去問問以色列人,他們的一般國民,軍事國防戰略等等,若跟台灣人同等級,現在會怎樣?大概會講以巴一家親、阿拉伯這麼大我們鐵輸、自殺炸彈客這麼勇敢我們軍人只敢躲在崗哨。

    還不懂我想說什麼的,我看以後也別聽我講了。若你只想聽左派的洗腦,一切相信某個人就好,權力交出去就贏了,那台灣真的危險。

  • 國民義務教育英文 在 熱血阿傑黃仕傑Gallant Man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21-09-05 15:00:11

    植床板用來當產房很棒
    但要怎麼用
    讓熱血阿傑放大絕教您
    『植物日記簿』已上市
    可以前往博客來選購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98983?sloc=main
    這本書是每個植物人必要的裝備

    📌阿傑的IG➤https://www.instagram.com/shijak0526/​​​
    📌阿傑FB➤https://www.facebook.com/Huang0526/​​​
    📌阿傑YT➤https://www.youtube.com/user/shijak05...

    這裡有各種跟生態相關的影片
    歡迎大家一起來上超狂生態課
    @熱血阿傑黃仕傑Gallant Man
    熱血阿傑的演講與邀約
    現在是三立都會台
    外景實境節目『上山下海過一夜』主持人之一
    演講對象:國小,國中,高中,大學,教師研習,親職教育,社區再造,林務單位、國家公園教育解說訓練(在職與志工)。

    ➡️演講主題⬅️

    特定生物專題:
    昆蟲世界大驚奇
    國內外鍬形蟲
    國內外螳螂
    神奇的角蟬
    吃蟲行不行(昆蟲上菜)
    昆蟲超能力
    盔甲武士-甲蟲
    不可思議偽裝生物
    台灣原生蘭

    世界各地生態旅遊:
    跟著熱血阿傑找動物
    秘魯
    馬達加斯加
    澳洲
    東南亞各國

    專論心得:
    親職教育課程
    生命態度教育
    人生翻轉勵志
    雨林探險

    地區:台灣本島、外島皆可(交通費另計)
    海外地區由「自然野趣」統籌辦理。
    自然創作專題:私訊細節

    親子共學班可組團報名:每堂課兩小時(看課程內容排定,室內課程與戶外觀察皆可),親子上限8對(小朋友上限10人),學員年齡限制三歲以上,最好的配置就是三到五歲 or 四到六歲、六至九歲、九至十二歲這樣,雖然混齡也可以,但平均年齡較能均衡學習。室內需自行準備場地(需有投影機或播放設備,黑板或白板)。
    (目前開放新竹以北,或搭配我的其它行程)

    時間細節請私訊聯絡也可Email:shijak0526@gmail.com

    2019個人介紹
    姓名:黃仕傑 人稱:熱血阿傑
    入圍第53屆金鐘獎最佳兒少節目主持人
      1973年生於台北,從小不愛念書成績總是吊車尾,只喜歡觀察自然、飼養動物,僅完成國民義務教育,即投入就業市場。金門退伍當年因工作傷害,右手4隻手指遭截肢,反成為人生轉戾點!再度回到心中嚮往的生態世界,努力自學台灣原生動、植物知識。十多年來造訪東南亞、非洲、南美洲、澳洲各國,深入杳無人煙的熱帶雨林,紀錄森林現況,並拍攝植物、動物原棲地照片、影片於網路各社群平台推廣生物之美。曾任科學委員會生態影片昆蟲行為顧問、台灣大學國科會計畫助理、嘉義大學昆蟲館計畫助理、生態節目台灣全記錄生態講師,生態節目「好好玩自然」生態講師兼任主持;帶領親子走入自然觀察並專心於自然生態攝影、寫作,並隨時於各社群發表自然觀察經驗。

    專欄:
    國語日報科學版
    經典雜誌
    遠流科學人
    中研院數位島嶼網站

    各林區管理處、國家公園解說志工訓練講師
    國家地理雜誌生態營隊 講師
    孤獨星球自然觀察營隊 講師
    自然野趣教育機構昆蟲 講師
    野性中國 野生動物攝影訓練營 導師

    著作:
    2008『長戟大兜蟲』(親親文化出版)、
    2012『昆蟲臉書』(遠見天下文化出版)、
    2012『霸王甲蟲小百科』(人類智庫出版)、
    2013『帶著孩子玩自然』(遠見天下文化出版)、
    2013『蕙蓀林場100種常見的昆蟲』攝影作品(國立中興大學林管處出版)、
    2014『超震撼甲蟲王』(人類智庫出版)、
    2015『螳螂的私密生活』(遠見天下文化出版)、
    2016『鍬形蟲日記簿』(紅樹林出版)、
    2017『好家在森林』(遠見天下文化出版)
    2018『甲蟲日記簿』(紅樹林出版)、
    2018『昆蟲上菜』(遠見天下文化出版)
    2019『鍬形蟲日記簿新版』(紅樹林出版)、
    2019『不可思議!讓你猜不透的生物偽裝術』(幼福文化出版)、
    2020『甲蟲日記簿二』(紅樹林出版)
    2021/08『植物日記簿』(紅樹林出版)
    2022/01『大自然之隱身高手日記簿』(紅樹林出版)
    2022/08『鹿角蕨的栽培與觀賞』(中英文版)(紅樹林出版)
    康軒文教-國小六年級下學期第五課課文「馬達加斯加 出發!」作者

    阿傑的手怎麼了?
    ⬇️點入連結就知道⬇️
    https://youtu.be/gV2GUQoVjug​​​

    蘋果日報:
    專家學者鑑定後,認為協助田野調查工作的黃仕傑從發現到採集研究貢獻極大,因此以其名命名。『仕傑擬迴木蟲』
    新發現! 墾丁現3擬步行蟲 | 即時新聞 | 20150121 | 蘋果日報

      黃仕傑flickr:shijak0526
      黃仕傑頻道:熱血阿傑
    黃仕傑微信:shijak0526
    黃仕傑微博:黃仕傑TAIWAN


    習慣使用攝影裝備:
    佳能5D3
    佳能100mm f2.8L 微距鏡
    佳能17-40mm f4L 廣角鏡
    佳能MP-E65 f2.8 五倍超微距鏡
    圖立10-17mm 魚眼鏡
    適馬150-600 f5.6 長焦鏡
    佳能600EXII 閃燈
    佳能430EXIII閃燈
    佳能MT-24 微距雙閃燈
    DCR-250 微距鏡片

    習慣拍攝影片剪輯裝備:
    iphone 8+
    iphone X
    iphone XS
    MAC PRO

    #甲蟲日記簿​​​
    #鍬形蟲日記簿​​​
    #好家在森林​​​
    #昆蟲上菜​​​
    #螳螂的私密生活​​​
    #帶著孩子玩自然​​​
    #不可思議讓你猜不透的生物偽裝術​​​
    #甲蟲軍團​​​
    #霸王甲蟲小百科​​​
    #昆蟲臉書​​​
    #iphoneXS拍攝​​​
    #自然野趣​​​
    #shotoniphone​​​
    #insect​

  • 國民義務教育英文 在 王炳忠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18-10-26 17:10:54

    冒著敵人的炮火前進
    ─「慶祝台灣光復 聲討亂臣賊子」
    (王炳忠)

    「三百萬剛醒台灣同胞,微先生誰人領導?四十年祖國未竟事業,捨我輩其誰分擔?」這是民國十四年,北京台灣同學會哀悼孫中山先生的輓聯。在日據時代,面對山河破碎的中國,蔣渭水、林獻堂等台灣知識份子仍然告訴自己和子孫:「我們是中國人!」「要救台灣,先救祖國!」如今中國富強了,但台灣愈來愈多知識分子卻以東廠自居,以閹黨為榮,篡改教科書,割掉子孫的根!何其可恥、可悲、可恨!

    美國衰落了,淪落到自私自利的「美國優先」,而當習近平站上達沃斯論壇,向世界宣告中國人合作共贏的王道思想時,中國人來到了航向勝利彼岸的最後、也是最艱險的一段路,孫中山念茲在茲的「振興中華」、「求中國之自由平等」就要實現了!但習慣將全世界當提款機的美國,從骨子裡仍然瞧不起中國,於是開啟了貨幣戰、貿易戰、二十一世紀新鴉片戰爭,要全面圍堵中國。波濤洶湧的台灣,也因此繼續被美國玩弄,扶植一個個政客上台,讓人民深陷在內鬥內耗中難以自拔。

    當年,三百萬剛醒的台灣同胞,被日本人強迫做奴隸,更有不幸的「慰安婦」阿嬤,以及魂斷南洋異鄉的軍伕,我們還要做替人送死的炮灰嗎?當然,還是有少數皇民化的特權階級,他們不承認抗戰勝利,否定台灣光復,認為日本只是輸給美國兩顆原子彈,還幻想著要再一次戰爭。

    國民政府光復台灣,實施三七五減租、耕者有其田,更有惠及全台灣人的國民義務教育,但對他們而言,只有自己特權受損,對國民政府更加鄙視、怨恨,如同蔡英文在忠烈祠那個所謂「抿嘴」的動作,真是對台灣人在內千千萬萬先烈的侮辱!兩千三百萬台灣人,忘掉了光復,忘掉了十大建設,忘掉了我們曾經是中華文化的復興者、領頭羊,更忘掉了日本殖民台灣五十年間,有超過六十萬台灣先民慘遭殺戮!

    直到今天,台灣漁民仍隨時會被日本擄人勒贖、脫光羞辱!可是民進黨還是告訴我們,台灣和日本是命運共同體,「我們一起哭、一起笑」。至於真正敞開心胸、伸開雙手,和我們共享中華民族復興機遇的對岸同胞,卻將他們醜化成洪水猛獸、統戰陰謀。

    東廠閹黨把台灣搞得又老又窮,把青年學子、菁英人士鎖死在這座島上,把台灣賣給美國做看門狗,拿我們的生命安全作賭注!我們還能不清醒嗎?我和恆正漢三位新黨青年,沒有內戰情結與歷史包袱的我們要用滿腔熱血和冷靜思維,為台灣青年打出一條出路!

    我們清楚對當權的綠色東廠而言,新黨是他們的眼中釘、肉中刺,但面對豺狼當道,惡狼進逼,只能勇往直前,打死不退!因為越是退讓,他們只有更加餓虎撲羊!

    今天我們慶祝台灣光復,聲討亂臣賊子,更要萬眾一心,冒著敵人的炮火前進!當年包括台灣人在內,超過三千萬中國軍民的犧牲,築起了中華民族的血肉長城,保衛住我們的國家!讓我們再一次地抗戰勝利!再一次地光復台灣!

  • 國民義務教育英文 在 欣西亞和Shane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10-10-17 14:46:57

    哦哦哦~~~~~
    這次欣西亞和shane要來跟大家來討論一下
    臺灣和美國教育理念的不同
    自從來到美國
    欣西亞就觀察到自己認識大部分的美國人上大學或接受教育、甚至選擇科系的動機和臺灣人大不相同
    臺灣學生接受完九年國民義務教育
    接著選擇繼續升學,上高中或考大學
    他們的動機絕大部分都是
    「因爲大家都這樣,所以我也該這樣」 (不跟著大家的步伐一起走,心會很慌,這感覺我多少能了解)
    「就算我不想繼續升學,爸媽也會逼我繼續升學」
    「爸媽說文憑很重要,告訴我至少要有大學文憑才找得到工作,所以我要聼他們的」
    而就算考上大學,選擇科系似乎也無法按照自己的興趣爲主
    或多或少也必須考量到父母的意見

    他們也許會丟給你以下問題:
    「學這個日後好不好找工作」、「這科系畢業後出路如何?」、「將來容不容易賺錢」...等然後要你三思。

    因此,對很多臺灣的孩子來説
    就算想選擇自己有興趣的科目,也會因爲家長的介入而受影響。
    以上總總,雖然美國人在選擇升學或選科系的時候也有可能考量到
    不過大多數人最終還是以自己的興趣爲主(至少我認識的是這樣)
    也許不繼續升學而直接就業
    也許接受義務教育完後先就業,接著再看看要不要繼續升學
    我認識的美國人對於家長的意見大部分是僅供參考
    家長似乎也不會硬要孩子非得選擇什麽科系或考上哪間隔學校
    孩子的意願才是決定事情的關鍵。

    總之這次我們就要來帶大家聊聊中西教育理念的不同
    也會聊到欣西亞和Shane的升學過程
    譬如說欣西亞在升學的時候一直很想念戲劇,也參加過術科的考試
    但終舊還是因爲家人覺得不妥而作罷(不過我也沒考上啦,啊哈哈哈~~~)
    而Shane呢?
    雖然他是美國鼎鼎大名的柏克萊大學畢業
    但選擇的竟然是哲學系
    (臺灣父母一定會說:選這個以後要幹嘛?這個能賺錢嗎?有前途嗎?好找工作嗎?)
    而且他當初第一次收到柏克萊大學入學通知的時候
    還因爲「我現在比較想去歐洲當背包客資助旅行」而自願放棄入學
    這個....相信很多臺灣父母一定會反對到底
    覺得這個小孩一定是瘋了,愛玩所以放棄念書
    不過Shane也很爭氣,他從歐洲玩回來又申請了一次柏克萊大學
    結果還是中啦!

    於是他心甘情願地去學校報到,人生沒有遺憾,超屌!
    我突然覺得為什那麽西方父母比較尊重孩子的自由意志
    原因很可能是因爲西方人獨立得早,繼續上大學的學費也是自己賺錢付
    既然不是用父母的錢而是自己的錢,他們當然就會少囉嗦兩句

    這和我們臺灣學生到了大學還是吃家裏、用家裏,連學費都是家裏出
    沒辦法,出錢的是大爺,這也是為什麽家長對於孩子選擇的科系會有比較多的意見

    好啦!突然發現自己爆料爆太多
    雖然這次的話題比較正經,但節目還是很精彩
    怎麽說呢...
    我們總不能每次都圍繞著陰道、下體、性...之類辛辣的話題打轉
    還是要講一些和大家同樣息息相關、不過就是少了辣味的話題
    請觀衆們還是要繼續支持哦!!!!

    PS:
    所謂一種米養百樣人
    因此一定也會有聽從父母意見升學或選科系的美國人
    欣西亞列舉的是以自己認識的美國人爲主
    並非所有的美國人都是這樣,所以大家僅供參考就好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