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國民義務教育是幾年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國民義務教育是幾年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國民義務教育是幾年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國民義務教育是幾年產品中有31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6,002的網紅Buan 月亮說話 月亮曆,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第二次剝奪——學術界需要的基進部落主義】 今天談談基進部落主義在教育體系中的缺席,其因果惡性循環的背景。我們理解的原運部落主義,從過去《高山青》提倡「回到出發以前的地方」,街頭戰鬥到部落出擊的脈絡,程度上因為政治權利/權力空間的開拓,拓展了原運菁英從祭儀到文化教育等層面的政治倡議內涵。當然,今天...

國民義務教育是幾年 在 Buan月亮說話 | 月亮曆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9-16 10:36:08

【第二次剝奪——學術界需要的基進部落主義】 今天談談基進部落主義在教育體系中的缺席,其因果惡性循環的背景。我們理解的原運部落主義,從過去《高山青》提倡「回到出發以前的地方」,街頭戰鬥到部落出擊的脈絡,程度上因為政治權利/權力空間的開拓,拓展了原運菁英從祭儀到文化教育等層面的政治倡議內涵。當然,今天...

  • 國民義務教育是幾年 在 Buan 月亮說話 月亮曆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7-16 02:26:16
    有 211 人按讚

    【第二次剝奪——學術界需要的基進部落主義】

    今天談談基進部落主義在教育體系中的缺席,其因果惡性循環的背景。我們理解的原運部落主義,從過去《高山青》提倡「回到出發以前的地方」,街頭戰鬥到部落出擊的脈絡,程度上因為政治權利/權力空間的開拓,拓展了原運菁英從祭儀到文化教育等層面的政治倡議內涵。當然,今天我們在說學術界需要基進部落主義,並不是說原本進入學術界的原運菁英沒有試圖改變現狀;而是透過這篇文章,我們要求更嚴肅、更全面的基進部落主義。台灣學術界使用的工具與方法,是否關注到原住民族與族群差異,是否積極主動從原住民族主體性出發,是否衡量其研究方法正當性、論述正確性;我們要求的是教育體系一直以來都當成點綴的族群主流化課程,應該正式成為主流課程,從義務教育到高等教育皆是。

    我們用google學術搜尋在一個下午的工作時間,查詢到橫跨醫療、運動、教育、語言、文學、音樂及法律等各種學門學類下,以「原住民/樂觀/天性」等關鍵字為研究論述的內容,時間則至少包含2000-2018近二十年,學校包含公私立大學與國民小學的龐大時空跨度。上次我們提到善意族群歧視(Benevolent racism)是一種主觀看似讚揚、實際上限縮且侵害了原住民族權益與製造刻板印象的舉動。當我們注意到善意族群歧視如此長期在各學門學類出現的現象,代表學術生產的流程、學術倫理的核心已經淪落到無法不公開譴責的地步。這些論者花了太多時間在關心原住民,卻沒有花時間反省自己的論述是否合乎正義,以至於當他們描述原住民族時沒有想到街頭與部落的血汗與生存困境,卻擅自添加烏托邦式的虛假圖像,認為原住民族群十幾族有某一種共通的特質,既可以治癒疾病、可以拿來觀賞唱歌跳舞、又可以拿來供他們批判原住民族人過於懶散、單純無知。反過來想,這麼好用的殖民式文明優越的視角,不必負擔輿論責任,甚至十幾年來成為學界通論式的慣習,不用一下怎麼對得起自己。

    所以我們可以說,學術界對於原住民族樂觀天性的粗劣描述,在其語言背面暗示可逃逸的世界,是現代社會對原住民族價值觀毫無節制取用的結果,也是繼土地、文化語言之後的,在精神層面上的第二次剝奪。如同過去強勢文化挪用弱勢文化的現象,這種剝奪不是漸進式的尋路而往,而是肆意踐踏、開採原住民族人的精神資源與價值觀,文明自以為是的不聞不問構成了他們最大的情感濫觴,你幾乎可以想像到這些論者在寫出這些毫無用處的文字時,心裡充斥著高雅尊貴的探險者情感,彷彿他們攜帶方法與工具前來拯救眾人,我們在溝通之前就被論定價格、賤價出售——正如數百年前殖民者踐踏原住民族一樣。歷史總是重複,只不過征服者如今搖身一變變成充耳不聞的學術研究者。

    請原諒我並沒有打算稱他們為知識份子。放諸台灣學術界,多數論者談及原住民族總是說著看似實際的福利政策與補助方法,鮮少談及歷史正義與尊重主體性,在各自的領域裡大談專業知識與原住民族系統研究,卻沒有一堂課教導他們看見原住民族人的真實處境,以至於在研究領域上,這些善意族群歧視可以大搖大擺的通過評審的眼光,向學術市場公開兜售我們「得來不易的同情」。事實是,我們從未有一個從原住民族主體性出發,審視學術界研究方法與工具的客觀機制,它與(從未出現過的)學術上如何尊重族群差異、平等看待原住民族自身系統知識的機制一樣,本來都應該是這個族群多元土地的基本要求。如今我們必須很悲哀的說,這僅僅是我們用一個下午的時間篩選的劣質品,在這前後有多少不顧原住民族尊嚴的研究,他們是如何流入學術市場、如何宰制原住民族知識架構的場域,我們完全沒有機會阻止。

    學術界需要基進部落主義的介入。我們必須全面反省。

  • 國民義務教育是幾年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4-23 07:13:35
    有 204 人按讚

    W1 2021/4/23(星期五)
    今天兩個孩子都必須7:50前到校,
    最簡單的午餐就是麵包類食物了。
    假期期間我們去IKEA買了肉丸子和熱狗,
    派上用場很方便。

    而且那天我才知道,原來IKEA的熱狗是用水煮的,
    不是油煎的,孩子們一致認為水煮熱狗又軟又好吃,
    那樣就更簡單了啊,而且水煮熱狗可以降低鹹度,
    也比較不上火,果然要學習的地方還有很多啊。
    難道你們都知道熱狗是用水煮的嗎?
    我朋友說她一向都水煮耶!
    那我也太後知後覺了。

    陽陽升學記(二)

    「學區!公校?私校?獎學金!」

    「呵呵呵,歐美國家的教育體制對孩子們比較輕鬆,都沒有讀書壓力。」
    誰說的?誰說的?(左顧右盼)先容我為這句話翻個白眼先。
    澳洲小孩3,6,9,11年級,平均每兩到三年考一次Naplan(National Assessment Program – Literacy and Numeracy),此為全國性的會考。此外,為了有機會申請好一點的學校,還會鼓勵孩子們考ICAS。

    當然全國性會考家長的態度可以隨意,如果不跨區升學,並不會有太大影響。如果父母有能力搬到好學區,其實就開開心心的讓孩子們直接從prep讀到12年級畢業,全國性會考就輕鬆愉快的參加就好。如果父母經濟條件許可,那除了公校的選擇,還能慎重考慮讓孩子讀資源比較豐富的私校。如果像我們這樣的小康家庭,能讓孩子們讀私校的唯一方法就是考獎學金。獎學金的額度和競爭程度各校不同,這裡就不贅述,光寫到這裡,你會發現小孩子任務其實只有「上學」而已,其他「搬家」「找學區」「選學校」「申請學校」「準備考試的材料」「找錢」都是家長的事,所以本文的第一句話完整來說應該是「歐美國家的教育體制對孩子們比較輕鬆,都沒有讀書壓力,因為壓力都在父母身上」。

    來到澳洲,當我聽到這裡的媽媽們從懷孕開始就要去登記排隊搶手的私立學校,有的等到孩子出生長大要上小學了,都還排不上名額。或是小孩快上小學了,就得舉家搬遷到好的公校學區,每年的第三和四個學期,我們家社區都是賣房潮,因為家裡明年有七年級生,父母得趕快搬到好中學學區讓孩子進入好高中。這些現象讓我發現「世界太大,而我眼界太小」。澳洲父母真的很忙啊,一點也不輕鬆。

    澳洲推行12年國民義務教育,讀大學不是必需的成長之路,只要你有一技之長,願意付出,任何工作都能讓你累積財富,這是澳洲很棒的地方。多年前Tafe的老師曾經告訴我們,整個昆士蘭省申請大學的學生比例只有5% ,這個數據有讓我的內雙眼皮稍微外翻了一 下。但我們夫妻覺得,孩子們的未來不僅侷限在澳洲,其實他們很有機會走向全世界,如果他們有能力,而我們做得到,那我們就會陪著他們前進。

    話題回歸到我家女兒,從她二年級發現成績落後,當爹的振作精神帶著女兒慢慢往上爬,終於在三年級的Naplan考試得到了中上的成績 ,程度算是從落後到追上了。然後我們第一次聽說了ICAS,也沒搞清楚狀況,學校發通知說自由報考,反正報名費很便宜,去考了,也不知道怎麼準備,更不知道這還需要準備,然後成績出來,一塌糊塗,一度懷疑小孩智力有問題。(智力有問題的是爸媽吧,沒準備就讓小孩去考,到底哪來的自信??)

    然而,這只是個開始,三年級的考試的確只是看孩子的程度在哪裡,關鍵還是在三年級之後的那幾年。我們家的小學學區是還不錯, 對我們來說,什麼是好學校?不是學術成績頂尖,而是學生品性良好,沒有霸凌行為,學習氣氛良好,師生和睦的學校,就是好學校。可是我們的學區的高中,傳說中的剛好相反。於是,我們啟動了孟母精神,不是搬家,而是為孩子的跨區升學計畫開始做準備,這是一場馬拉松式的學習計劃,「緩而不慢,求精求實求穩不求快。」

    我們採取的策略是:
    1.與其每年盼望孩子分配到優質老師的班級實在太心焦,不如去靠老杯教。(老杯就是爸爸)

    2.學校沒有課本,沒有教綱,沒有功課,老杯買彷間習作本,照著習作本的教綱進度走,反正習作本就是跟著教育部的年度教綱走,跟學校的進度八九不離十,不用問,不用猜,直接買習作本(要買有解答的喔,不然你會搞死你自己)。

    3.不管孩子的學習進度是落後還是超前,學會了就繼續往下走,學不會就慢慢教到會,再走下一步。一點一滴累積,底扎實了,後面才會輕鬆。不要管學校進度怎麼樣。不要讓孩子覺得被push的感覺,遇到困難會逃避是正常,有一次有個題目老杯用了至少十種方法去解釋,花了一週的時間女兒還是不懂,最後老杯去請教我那開補習班教數學的老弟,用他傳授的方法,十分鐘女兒就通了,題目怎麼變都考不倒。之後我們知道了,孩子不懂,不是因為他們笨,而是教的人功力不夠深。(千錯萬錯都是我們的錯)

    4.每天固定寫兩頁習作本,不要一次給太多功課,小孩會反彈很大。(全程不花20分鐘可以完成)

    5.訂正很重要,訂正後老杯還要變化題目到小孩確定都懂了才罷休。

    咦,怎麼都只講到老杯,那老母在做什麼?
    ㄜ~~~我煮好晚餐就下班了,默默躲到房間去追劇啦(下班後就是廢物一個)

    我們從陽陽三年級開始,日復一日的每天晚上陪她學習,一點一滴的累積,我們相信學習也是「積沙成塔,集腋成裘」的道理。從一開始他能專注做功課15分鐘,訂正20分鐘(年級越小專注力越短,不要勉強),到慢慢可以拉長時間寫功課加訂正60分鐘,到四年級準備ICAS,他已經可以安靜做功課45分鐘,訂正60分鐘,現在的她,可以持續專注學習超過90分鐘,訂正時間60分鐘都沒問題。專注力就這樣培養起來了。因為他專注力夠,程度也拉上來,錯誤率不高,訂正少,常常30分鐘就完成。我們所作的目的除了培養專注力,還有就是養成小孩每天花一點時間寫功課的習慣,因為7年級之後的學校功課會很多,到時候才不會適應不過來。

    姐姐是從三年級才開始認真課後學習,圈圈則是從prep就開始,因為他說:「不公平,姐姐都可以寫功課,我也要寫功課」 ,這傻孩子就這樣加入了每晚學習的行列。而事實上,他在Kindy期間,就已經把200個Sight words都學完了,也是他自己要求的。他學完sight words 我就開始從圖書館借小書給他讀,他發現自己能讀書非常有趣,從Prep時,他的閱讀能力就已經達到小二程度。所以我昨天才說,老大是試驗品,也是榜樣啊。所以,培養孩子做功課的習慣,年紀小,一天十分鐘就好,一週也至少有50分鐘的學習。(週末不算的話)

    陽陽的成績從四年級慢慢開始提升,ICAS的準備,是老杯買了模擬考題回來練習,因此得到了很大的進步,ICAS科學成績更是躍進了前10%,孩子也慢慢的建立自信,在課堂上聽課輕鬆許多,今年初她才告訴我,其實他在四年級以前,老師上課說的內容,他常常是聽不懂的,連問,他都不知道要問什麼?五年級,她首次拿到除了體育,幾乎全A的成績單,ICAS的成績也相當令人欣慰,因為五年級那一年是2020年,疫情關係全國性會考Naplan停辦,我們因為有了ICAS的成績,心中踏實許多。申請跨區就讀的機會看來是有希望了。

    接下來就是決定要報考私校還是公校?公立學校要報考哪幾所?

    下集待續。

    祝大家有美好的一天

  • 國民義務教育是幾年 在 Openbook閱讀誌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4-04 12:00:31
    有 30 人按讚

    #兒童節快樂 🥳🥳🥳
    #了解兒童的權利 #才能看見未來

    「彩色筆、鉛筆、水壺、絨毛娃娃⋯⋯媽媽你看!今年拿到這麼多禮物喔!」雖然已脫離國小時期許久,但最令B編懷念的就是兒童節了,學校會舉辦郊遊、趣味競賽等特別活動,到麥當勞點兒童餐會得到特別的禮物,學校和父母也會贈送禮物,有吃有玩又有拿,兒童節就是孩童的豐收祭!

    身處豐饒生活的B編,實難想像在時間距離沒那麼遙遠的過去(大概是『阿祖』年幼時),沒有國民義務教育,上學是奢侈的行為,孩子得離家遠行,拜師學藝、工作賺錢,小小的肩頭也要為家庭生計扛起一份責任。飢餓、受凍、疾病和創傷環伺,孩童就在這樣的情況下變成大人⋯⋯

    「#每個孩子都有權利擁有自己的夢想和秘密 」--雅努什.柯札克(Janusz Korczak)

    來到以促進、保護世界兒童的福利為宗旨的節日,已領了好幾年兒童節禮物的B編想與大家分享幾篇文章,回顧「兒童權利」建置的艱辛,重新認識「權利」,不論是活著的權利、認識世界的權利、免於暴力的權利、呼吸純淨空氣的權利、溫暖飽餐的權利、參與文化的權利,或者擁有健康地球的權利⋯⋯在閱讀中打開視野與胸襟,「我是小孩,我有權利」是認識自己及擁抱世界的起點。

    【閱讀・波蘭兒童權利之父】
    🧸《柯札克猶太隔離區日記》世界不是在我之外,而是在我之內➡https://reurl.cc/qm3jrE
    🥁《布魯卡的日記》波蘭兒童人權之父柯札克的孤兒之家故事➡https://reurl.cc/mqNjrW
    🎈《當我再次是個孩子》小孩算是人類,或是家畜?➡https://reurl.cc/0Dy8v9

    【閱讀・人權繪本】
    🚀《OTTO》&《暗夜的螃蟹》兒童文學評論家林真美談人權繪本 ➡https://reurl.cc/L0ZzWe
    🪁《說好不要哭》轉化人權議題為動物繪本➡https://reurl.cc/MZGxOK


    ————
    👉訂閱電子報,收信掌握本刊完整報導:https://lihi1.com/EbuBe
    👉追蹤Openbook IG:https://goo.gl/Enkzy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