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台灣義務教育幾年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台灣義務教育幾年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台灣義務教育幾年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台灣義務教育幾年產品中有44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萬的網紅子迂的蠹酸齋,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於前陣子三月時,提案希望將國高中的上課時間,改成早上九點到下午五點。這議題其實並不新穎,早已討論多年,只是因為單單針對上課時間作改動,恐怕會造成家長每日作息上的麻煩。因此多年來的提案,都無法真正付諸實行。齋主於2017年時,曾針對當時的提案,表達若上課時間連帶影響到上班時間的...

台灣義務教育幾年 在 Buan月亮說話 | 月亮曆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9-16 10:36:08

【第二次剝奪——學術界需要的基進部落主義】 今天談談基進部落主義在教育體系中的缺席,其因果惡性循環的背景。我們理解的原運部落主義,從過去《高山青》提倡「回到出發以前的地方」,街頭戰鬥到部落出擊的脈絡,程度上因為政治權利/權力空間的開拓,拓展了原運菁英從祭儀到文化教育等層面的政治倡議內涵。當然,今天...

台灣義務教育幾年 在 朱家安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4-04 16:43:17

高中歷史教科書減少古中國份量,引起爭議,說年輕人會忘本、無法從中國歷史學到智慧等等。  在我看來,這個爭議就是過去幾年古文比例爭議的延伸,有些人想要繼續用義務教育來讓年輕人擁有跟他一樣的文化認同,有些人高估古語和古代知識的通用價值。  然而,如果我們不能用義務教育教中國認同,可以用義務教育教...

台灣義務教育幾年 在 Passion Travel Foodie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0-07-04 18:03:27

🇨🇭Self #confinement Day 91 I’ve been recently reading a book that makes me think if I could choose again, I don’t think I would have chosen to study i...

  • 台灣義務教育幾年 在 子迂的蠹酸齋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8-20 09:00:56
    有 37 人按讚

    「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於前陣子三月時,提案希望將國高中的上課時間,改成早上九點到下午五點。這議題其實並不新穎,早已討論多年,只是因為單單針對上課時間作改動,恐怕會造成家長每日作息上的麻煩。因此多年來的提案,都無法真正付諸實行。齋主於2017年時,曾針對當時的提案,表達若上課時間連帶影響到上班時間的縮短,將導致企業缺乏競爭力,甚至某些製造業可能會選擇出走。

    不過經歷疫情後,我倒覺得這是轉變的絕佳時機。多數公司於這段時間的WFH,已經讓工作時間變得彈性。這對於改變學生上課時間來說,有著較前幾年為佳的條件和環境。

    在支持延後上課時間的理由中,最常看到的就是希望學子的睡眠時間能長些。但你我都清楚無比,更晚的到校時間,並不代表睡眠時間能因此增加。更真實的情況是,若不是被補習班或課業佔據時間,就是被影劇遊戲塞滿了睡前時間。對我來說,增加睡眠時間實在稱不上是可說服人的理由。

    我有更好的幾個理由。

    一、社會型態的轉變
    台灣產業結構已經從過去的農業、製造業,逐漸轉型為服務業為主。任何一個以三級產業為主的都市居民,多數人的起床時間都比農業社會為晚。將上課時間稍作調整,可說是將教育體制緩步調整為當代都市社會的樣貌。尤其在台灣人口多數聚集於六都的現況下,這樣的調整完全是可思考且應該討論的。

    二、上班和交通
    對於從事非輪班制的家長來說,多數工作要調整都較為容易,畢竟疫情期間在家工作的文化已經慢慢建立。猜想未來台灣社會的上班型態,會慢慢變成真正的責任制工作。至於父母的輪班制工作,可能就會被上課時間的調整給影響到,這是無法避免的衝擊。

    很多人總不負責任地說,小孩上課自己去啊,為什麼要父母接送? 這肯定是交通便利的人才會說的話。就算是六都內也有很多交通不便之地。因此很多孩子不是自己無法上學,而是沒辦法更有交通效率的自行上學。

    國中還是學區為主,真正麻煩的是高中。很多學子辛苦考上了第一志願,但因為住得遠,若選擇大眾運輸工具,勢必要花費更多時間到校。因此真有些家長,會為了讓孩子多睡一點,而選擇親自送到學校。當然要解決這種問題,除了增加大眾運輸的建設之外,也可以考慮將汽機車駕照的考照年齡下調。

    無論是父母上班時間變得彈性,輪班制工作要更講求效率,或是讓學生有更多自行到校的方法。這些都是社會進步的象徵。

    三、課綱調整
    縮短上課時間,勢必導致課程內容的縮減。我認為這是絕對的好事。我並不認為義務教育有必要教導那麼多的內容。台灣這數十年來,總想著給孩子最好的,因此總想著別讓孩子輸在起跑點。這導致的結果,就是從學校到家長,每個人都希望孩子在起跑點偷跑。於是教育部希望偷跑一秒,學校希望偷跑兩秒,補習班偷跑三秒,最後家長希望孩子偷跑四秒。

    事實證明,義務教育少些無意義的內容,對社會的影響並不大。不會算機率又如何? 手遊抽卡也沒在看機率啊。不懂歷史又如何? 每天詮釋歷史的角度都被電視媒體給扭曲啊。不懂克卜勒定律又如何? 手機APP安裝一下就有星象圖啊。不懂包浩斯又如何? 無印良品或IKEA還是照買啊。

    每個科目的教授,都希望多塞點內容進課綱,因為這是他們掌握學術權力的方式。但我們社會真正需要的,卻是讓不必要的內容減少一些。

    這三個理由,我支持上課時間做調整。
    當然並不是支持全台灣,而是部分都會區真的是有條件能實行。

    那麼,你支持嗎?

  • 台灣義務教育幾年 在 敏迪選讀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7-28 16:40:11
    有 943 人按讚

    奧運辣麼精彩,還有人要看我寫國際新聞嗎,沒有的吧
    好啦但我很認命,每天都有乖乖出新聞
    今天的主題是 #中國教育產業進入永夜

    上周末,敏迪我前東家的同事和主管們,在臉書、Line群組李一片譁然。怎麼了?原因是中國教育產業崩跌了。我前東家是做線上英語教育的,台灣起家,2011年進入中國市場,接著募了四輪以上的資金(加起來至少破3億美元),前幾年被中國的一個集團買下,老闆宣布退休。

    我還在公司的那兩年,我們必須時時刻刻關注中國競爭品牌的動態(台灣沒有太具威脅的競品)。新東方、51Talk、跟誰學、VIPKID,這些中國教育大咖,背後是好幾百億的資金在拚搏。沒想到上週,中國一紙命令,這些企業通通中箭落馬,股價腰斬,死而不能復生。

    今天就帶大家看看,中國國務院辦公廳上周末發布的這篇《關於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是如何將中國教育從上百億的繁榮產業,一秒瞬間打成黑市,進入永夜。

    #政府之外通通不准教
    #中國教育即將變成黑市
    中國政府說,中國教育產業現在面對以下幾個問題:

    第一,學生的學習壓力過高、作業過多。既達不到溫故知新的效果,又佔用了學生正常的鍛鍊、休息和娛樂時間

    第二,昂貴的教育成為少子化幫兇。中國政府認為,就是因為補教太興盛,課後學習走向精緻化、高價化,間接使得人們「養不起」孩子,乾脆不生了。

    第三,教育產業變資本遊戲。就像我剛剛提到的,中國各大企業開始砸大錢進入教育市場,在中國政府眼裡,他們擔心成為下一個P2P騙局(個人信貸),或是品質參差不齊。根據統計,中國線上教育市場在2020年時高達2600億人民幣,已經有夠高了對嗎?不,預計再過三年,將會直接翻倍,來到將近5000億!這些都還不算已經到美國上市的公司市值喔。(我剛剛上面講的新東方、好未來、跟誰學,都已經到美國上市了)

    基於上述理由,再加上政府認為現在的校外學習機構品質良莠不齊,所以中國政府決定「整治肅清」教育市場。就讓我們看看,他們的整治,是怎麼個整法。

    (註:中國這份《意見》通通在講英文、數學、國文等學科,不包含美術、音樂等才藝術科)

    #堅持從嚴審批機構
    以後通通不准開新的校外機構。而且現存的機構直接轉型,改成非營利團體。

    #嚴禁資本化運作
    不准上市融資,也不可以發行股票。更怪的是,不准用現金購買學科類教育機構資產!?什麼意思?!隔壁補習班倒了,我不能買他不要的白板!?

    #嚴禁超前培訓
    不准提早教下學期的東西,不准給予額外的課外讀物。噢,還不准提供外國課程,也不能聘請外國人任教。WTF,請問英文誰教?!不知道。禁止對6歲以下兒童(學齡前)提供教育,線上線下都不行

    #嚴格控管開班時間
    以後放學後不可以教學,假日不准補課,寒暑假也不准教國英數理化。如果有老師在校外進行有償補課,立刻撤銷教師資格。

    他是這樣寫的:
    「切斷課外違規補課等經濟鏈條。」

    #學費一律政府公定價
    學科類培訓機構列為NGO後,學費通通由政府定價,不准私下報價

    #擴大義務教育學習資源
    這句講得好聽,白話點講,放學不能再去別的機構學習,但是可以在家裡線上學習,民間不能做,政府可以做

    #家長和社會也要上課
    所有家長都來上課,學會如何適應這套學習辦法,而且家長也學習基本學科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以後通通都是政府教、家長教,無論如何都不能校外機構教

    #教育黑市化
    #黑市化教育
    上述命令,覺得荒唐嗎?你以為中國政府是開玩笑?不,在命令出來後,那些在美國上市的中國教育公司,股價通通跌到皮開肉綻,瞬間跳水70%。股市不會跟你開玩笑,所有投資人已經認定,中國教育市場完蛋了,再也無盈利、蓬勃發展的可能。

    但是這樣真的能解決中國政府說的那些問題嗎?有個數據顯示,中國超過87%的父母都為孩子報名了線上補習課程。這些是很明確的需求,不管孩子是自主的還是被迫的,校外的學習需求還是擺在那裏。結果中國政府大刀一揮,把供給通通斬斷了,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

    供給大幅減少,價格將會變高,私人教學將會變成黑市。你就想像毒品、密醫、槍枝,所有被法律管得牢牢的東西,最後都會在需求的導航下,走上偏路。

    我不知道為什麼中國政府要這麼做。可能是為了扼殺下一批大企業(就像扼殺阿里巴巴一樣);可能是把教育課綱牢牢抓在手上,不能有黨外思想。可能是政府自己想賺這塊大餅。什麼原因都有,但在我看來,這就像是新世紀的大躍進、大煉鋼。中國政府將用最極權、最蠻橫的方式,打造他們心中理想的教育環境。但現在的中國人民已經和大躍進時不一樣了,我們就等著看,上有政策,下面的人,會有那些對策了。

    註:目前確定會先在北京市、上海市、瀋陽市、廣州市、成都市、鄭州市、長治市、威海市、南通市作為全國試點。還不會到全中國施行。

    這篇文章一樣放在官網
    想看那篇《意見》的人可以去網頁版下方找參考資料喔
    https://www.mindiworldnews.com/20210727-2/

    ---工商時間---
    想知道有哪些國家最愛惹中國生氣(欸不是)
    那你可能需要國際觀察曆
    開賣日期和方案還沒正式公佈
    https://bit.ly/3yRggs6
    填寫前測問卷,第一時間收到開賣通知,還可以享優惠價喔!

  • 台灣義務教育幾年 在 Buan 月亮說話 月亮曆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7-16 02:26:16
    有 211 人按讚

    【第二次剝奪——學術界需要的基進部落主義】

    今天談談基進部落主義在教育體系中的缺席,其因果惡性循環的背景。我們理解的原運部落主義,從過去《高山青》提倡「回到出發以前的地方」,街頭戰鬥到部落出擊的脈絡,程度上因為政治權利/權力空間的開拓,拓展了原運菁英從祭儀到文化教育等層面的政治倡議內涵。當然,今天我們在說學術界需要基進部落主義,並不是說原本進入學術界的原運菁英沒有試圖改變現狀;而是透過這篇文章,我們要求更嚴肅、更全面的基進部落主義。台灣學術界使用的工具與方法,是否關注到原住民族與族群差異,是否積極主動從原住民族主體性出發,是否衡量其研究方法正當性、論述正確性;我們要求的是教育體系一直以來都當成點綴的族群主流化課程,應該正式成為主流課程,從義務教育到高等教育皆是。

    我們用google學術搜尋在一個下午的工作時間,查詢到橫跨醫療、運動、教育、語言、文學、音樂及法律等各種學門學類下,以「原住民/樂觀/天性」等關鍵字為研究論述的內容,時間則至少包含2000-2018近二十年,學校包含公私立大學與國民小學的龐大時空跨度。上次我們提到善意族群歧視(Benevolent racism)是一種主觀看似讚揚、實際上限縮且侵害了原住民族權益與製造刻板印象的舉動。當我們注意到善意族群歧視如此長期在各學門學類出現的現象,代表學術生產的流程、學術倫理的核心已經淪落到無法不公開譴責的地步。這些論者花了太多時間在關心原住民,卻沒有花時間反省自己的論述是否合乎正義,以至於當他們描述原住民族時沒有想到街頭與部落的血汗與生存困境,卻擅自添加烏托邦式的虛假圖像,認為原住民族群十幾族有某一種共通的特質,既可以治癒疾病、可以拿來觀賞唱歌跳舞、又可以拿來供他們批判原住民族人過於懶散、單純無知。反過來想,這麼好用的殖民式文明優越的視角,不必負擔輿論責任,甚至十幾年來成為學界通論式的慣習,不用一下怎麼對得起自己。

    所以我們可以說,學術界對於原住民族樂觀天性的粗劣描述,在其語言背面暗示可逃逸的世界,是現代社會對原住民族價值觀毫無節制取用的結果,也是繼土地、文化語言之後的,在精神層面上的第二次剝奪。如同過去強勢文化挪用弱勢文化的現象,這種剝奪不是漸進式的尋路而往,而是肆意踐踏、開採原住民族人的精神資源與價值觀,文明自以為是的不聞不問構成了他們最大的情感濫觴,你幾乎可以想像到這些論者在寫出這些毫無用處的文字時,心裡充斥著高雅尊貴的探險者情感,彷彿他們攜帶方法與工具前來拯救眾人,我們在溝通之前就被論定價格、賤價出售——正如數百年前殖民者踐踏原住民族一樣。歷史總是重複,只不過征服者如今搖身一變變成充耳不聞的學術研究者。

    請原諒我並沒有打算稱他們為知識份子。放諸台灣學術界,多數論者談及原住民族總是說著看似實際的福利政策與補助方法,鮮少談及歷史正義與尊重主體性,在各自的領域裡大談專業知識與原住民族系統研究,卻沒有一堂課教導他們看見原住民族人的真實處境,以至於在研究領域上,這些善意族群歧視可以大搖大擺的通過評審的眼光,向學術市場公開兜售我們「得來不易的同情」。事實是,我們從未有一個從原住民族主體性出發,審視學術界研究方法與工具的客觀機制,它與(從未出現過的)學術上如何尊重族群差異、平等看待原住民族自身系統知識的機制一樣,本來都應該是這個族群多元土地的基本要求。如今我們必須很悲哀的說,這僅僅是我們用一個下午的時間篩選的劣質品,在這前後有多少不顧原住民族尊嚴的研究,他們是如何流入學術市場、如何宰制原住民族知識架構的場域,我們完全沒有機會阻止。

    學術界需要基進部落主義的介入。我們必須全面反省。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