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歌法》,根本係國際標準,舉世通行。有咩人會擔心立《國歌法》呢?肯定就係想侮辱國歌、侮辱國家嗰班人啦,呢啲人心態咁差,當然抵罰啦!// 【新聞睇真啲】嚴禁惡搞國歌 各國早有規定
全國人大常委會正審議《國歌法》草案;據報,全國人大常委會稍後有意將《國歌法》引入香港及澳門《基本法》附件三的草案,...
//《國歌法》,根本係國際標準,舉世通行。有咩人會擔心立《國歌法》呢?肯定就係想侮辱國歌、侮辱國家嗰班人啦,呢啲人心態咁差,當然抵罰啦!// 【新聞睇真啲】嚴禁惡搞國歌 各國早有規定
全國人大常委會正審議《國歌法》草案;據報,全國人大常委會稍後有意將《國歌法》引入香港及澳門《基本法》附件三的草案,再由特區公布或立法實施。社會對《國歌法》有一定爭議,到底世界各國又是否有類似法例?實施情況又如何呢?
其實,現今世界許多國家都在憲法規定,將國歌、國旗、國徽確立為國家的象徵,代表著國家主權和尊嚴;翻查資料,美國、俄羅斯、加拿大、馬來西亞、孟加拉國等國,為國歌制訂專門的法律或法,另一些國家、地區,則將國歌和國旗、國徽等國家象徵一併立法,包括日本《國旗國歌法》、新加坡《國徽、國旗和國歌條例》、菲律賓《國旗、國歌、國家箴言、國徽和其他徽章專案和物品法》、印度《制止侮辱國家榮譽法案》等。
美國
美國國歌相關法例,列載於《國旗法》第301款。條文明確規定,在演唱國歌時,如果有國旗展現,穿制服的軍人要行軍禮,其他人亦應該面向國旗立正,右手放在心口。如果沒有國旗展現,所有的人亦應該面向音樂方向,其他要求跟有國旗展現時一樣。
美國除麻薩諸塞州外,大部份州都沒有為違反國歌相關法例列明罰則;麻塞諸塞州規定,在任何公眾場地演奏、歌唱或者演出美國國歌,若損害其節奏或者進行任何修改或者添加,一經定罪將被罰款。
加拿大
加拿大的《國歌法》屬於獨立立法,要求國民聽到國歌時立正以示尊重。國歌響起時,男士應脫帽,女士和兒童則不需要。
俄羅斯
俄羅斯《國歌法》相當嚴格,表演者在演奏國歌時可以自由選擇是否開口唱歌詞,但必須依照法律規定的官方歌詞與樂曲進行演奏,法例又規定,在嚴肅或慶祝的場合可以演奏國歌,但在俄羅斯總統的宣誓儀式、國家杜馬與聯邦議院的開會和休會、以及其他的官方正式場合中必須演奏國歌。另外,當演奏國歌時,每個人都應摘掉帽飾,當俄羅斯國旗出現時還應面向國旗,而穿有制服的軍人更必須在演奏國歌時行軍禮。
泰國
泰國每天早上八時和下午六時,全國所有公園、學校、廣播電台以及電視台都要播放泰國國歌。任何人士聽到泰國國歌,都必須立即面向國旗肅立(若於室內或所在地無懸掛國旗,僅需原地肅立),並除下帽子以示敬意。任何人若對泰國國歌、國旗或王室成員不敬,警方都要立即逮捕。
新加坡
新加坡規定,任何有意不按照官方安排奏唱國歌、不跟隨官方歌詞、歌唱任何改動版本,以及在沒有合理理由,於奏唱國歌時不起立致敬者將被起訴,最高處以 1千美元(約7,800元港幣)罰款。
馬來西亞
馬來西亞規定,任何在公眾場合有意侮辱國歌,將最高處以100林吉特(約 175元港幣)的罰款,或1個月以內的監禁。
印度
印度方面則規定,任何有意阻止奏唱國歌或者在任何集會奏唱國歌時引起混亂的人,單處或者並處罰金和3年以內監禁。
總括而言,不少民主國家都有為保護國家象徵而立法,國家象徵既然代表國家主權和尊嚴,立法保護之實屬無可厚非,香港社會他日若要進行本地立法,理應多參考外國例子,同時考慮香港實際情況,不應盲目抗拒。
文章連結:
#國歌法 #世界各地國歌 #國際標準 #人人都需要 #國歌法好正常
國旗法罰則 在 PassionTimes 熱血時報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國旗國徽修訂條例三讀通過 曾國衞:市民毋須憂慮誤墮法網】
今日(9月29日)立法會三讀通過《2021年國旗及國徽修訂條例草案》,港府將以本地立法方式,實施《國旗法》及《國徽法》兩部經修正的全國性法律。
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曾國衞指出,條例草案的根本原則精神是尊重,尊重作為國家標誌的國旗和國徽,對於侮辱國旗國徽的人士,條例草案保留相關刑責及罰則,並加以清晰化,予以懲治及阻嚇。
他強調強調市民只要沒有意圖侮辱國旗及國徽,則毋須憂慮會誤墮法網。
全文:http://passiontimes.hk/article/09-29-2021/76804
#2021年國旗及國徽修訂條例草案 #國旗法 #國徽法
請支持PassionPrime:
http://passiontimes.hk/prime/
請支持熱血時報印刷版︰
http://passiontimes.hk/4.0/regform.php
請支持熱血文青課金計劃:
http://www.passiontimes.hk/?view=raise2
請支持熱血主持育成計劃:
http://www.passiontimes.hk/?view=raise
《熱血時報》 iOS,Android App 歡迎下載:
iPhone
https://apple.co/2IfgPoP
Android
https://bit.ly/2HqB4Q4
--------------------
成功之前,我們絕對不要放棄夢想!
Till our dreams come true, we'll fight on.
國旗法罰則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香港反送中運動兩週年:紀念活動全遭消音、電影檢查條例正式生效;周庭刑滿出獄;運動低谷下各自的抵抗與延續】
香港反送中運動踏入兩週年。兩年前的6月12日,香港政府把《逃犯條例》(又稱送中條例)的修訂推上立法會二讀,上萬人包圍立法會和平示威,要求撤回修例,但警方首次對民眾發出催淚彈。今日,在這個影響深遠的反送中運動的標誌性紀念日,有網民發起在銅鑼灣街頭「流水式」再聚,據港媒引述消息指出,警方共派出逾千警力在旺角及銅鑼灣戒備。而今天也是前香港眾志成員周庭刑滿出獄的日子,她離開懲教所,全程沒有發言。香港今日陰雲密布,兩周年各種紀念活動被消聲,氣氛十分沉鬱。
■612兩週年紀念活動遭打壓,上千名警力戒備
612大衝突兩週年的這天,有部分網民發起在銅鑼灣街頭「流水式」再聚,逾千警力自下午起在旺角及銅鑼灣街頭戒備。據現場所見,大量警察布防在經常有街站進行的旺角東行人天橋上,數十架警車在彌敦道上巡邏,而旺角鬧市街頭的部分欄杆,更被警方以封條圍起。至於銅鑼灣地標崇光百貨門外、以往香港人大遊行必經之處,則有警方不停廣播錄音提醒市民限聚令罰則。
香港警方則在社交媒體表示,今午約4時,旺角登打士街近花園街有數名黑衣人用垃圾桶和雜物堵路,造成現場交通一度擠塞,警方到場「清理路障」。但晚間仍有數位嶺南大學學生會成員在旺角擺街站,手持著「We Shall Never Surrender」(我們永不投降)的標語,試圖在政府全面的壓制中表達反抗決心。
幾天前,多個團體的反送中紀念活動即遭執法人員打壓。學生組織「賢學思政」發言人王逸戰曾向香港媒體表示,計劃在旺角擺設「身土不二、烽煙再起」的街站來紀念612,隨後王逸戰就在11日早上在住所被警察以涉嫌「宣傳及公布未經批准集結」為名被拘捕。這是王逸戰繼六四32週年在旺角擺街站後,第二度被警方拘捕。
今天亦是前香港眾志成員周庭刑滿出獄的日子。去年周庭因621包圍警總案件,承認「煽惑他人參與未經批淮集結」及「明知而參與未經批淮集結」兩項罪名,被判監禁10個月,扣除三分一刑期後獲釋。早上約10時,在一片陰風細雨下,周庭被囚車押送出懲教所外,並立刻登上私家車離開,全程沒有發言。支持者從早上8時起,便冒雨趕到現場接送,大批傳媒亦在現場守候,附近有軍裝警員戒備,拉起橙色封條圍起現場人群。周庭乘坐的私家車發動時,不少「送車師」追趕著叫喊「加油」,最後私家車在警員開路下離開。周庭在下午於自己的IG上發文:「痛苦的半年零 20 天,終於完結了。辛苦所有冒雨前來的朋友們」、「接下來就要好好休息,養好身體,因為身體在這段時間變得太瘦弱了」。
■審查機器動起來:封鎖微信上8千多張香港抗爭圖像,意圖重塑歷史
後香港《國安法》時代下,香港街頭抗爭之火稀微,移民潮自1997年回歸前夕再起,大批本土派及抗爭派人士流亡海外。目前因犯下運動相關的罪行而被拘捕的人數達10,260人,共2,608人遭港府正式檢控。
除了將人拘捕,反送中運動自初期開始,各種影像、照片也被有系統地阻擋在中國的社交平台之外。
加拿大多倫多大學《公民實驗室》(The Citizen Lab)也在今天公開了最新的研究。過去一段時間,實驗室持續把香港抗爭圖像放在中國的部落格平台「QQ空間」進行測試,由於這個平台與微信使用的是同一個審查系統,《公民實驗室》透過這個測試,來確認香港的抗爭圖像是否被審查機制阻擋。
《公民實驗室》把2019年6月17日到10月13日間香港反送中運動相關的26,066張圖檔(歸納為8,624張不重複圖檔),放在QQ系統上測試,發現圖像都被審查機制擋下,那些圖像包括:街頭遊行、警民衝突、五大訴求字樣,也包括施放催淚彈後民眾替孩童擦拭眼淚、美國國旗、白衣人群組對話截圖等。由於QQ和微信使用的是相同審查系統,代表微信使用者也無法看見這些內容。
參與此項研究的公民實驗室助理研究員諾克爾 (Jeffrey Knockel)解釋,圖片審查系統包含了兩種審查途徑,一是是光學字元辨識(Optical Character Recognition, OCR),根據圖像裡頭含有的關鍵字來決定是否刪除;另一種技術,是將圖像與已經建檔的「圖像黑名單」進行比對,著名的六四坦克人圖像是最經典的案例。
「對於香港抗爭圖像的審查,比其他我們所追蹤過的議題,審查範圍更廣,」《公民實驗室》副總監尼什哈達(Masashi Crete-Nishihata)告訴《報導者》,這代表中國政府對網路平台業者施壓的力道很強,以及對香港抗爭運動資訊的重塑。
■電影檢查條例生效,未來在港上映的影片不得危害「國家安全」
另一方面,香港特區政府早前宣布修訂《電影檢查條例》,於昨日(6月11日)生效,為日後任何擬定在港上映的電影,劃定港版《國安法》條例下相應的審查規範。
香港曾經是亞洲最著名的電影工業基地,此條例生效後,同時影響了在港上映的中文與外國電影,條例裡明訂,檢查員在檢查擬定上映的影片時,應留意影片中「可能構成危害國家安全」或「損害香港特區維護國家安全行為」的描繪、刻劃和表現,或可被視作「認同、支持、宣揚、美化、鼓勵或煽動」這些行為的內容。條例更賦予檢查員權力,如果認為影片「相當可能」構成國安罪行,及整部影片對觀眾影響可能危害國安,應得出「不宜上映」結論。
也是在昨天,香港第15屆「鮮浪潮國際短片節」其中一部短片《執屋》,遲未獲電檢處發出上映核淮證明書,上映遭到腰斬。《執屋》的劇情以反送中運動為背景,是關於「藍絲」媽媽與「黃絲」兒子,講述一段立場不同的母子關係,在兒子遭到警察拘捕後的轉變。導演莫坤菱稱電檢處至今未曾向她交代下架原因,也強調短片內容著墨於親情,主力探討人性,認為當局扼殺藝術創作自由,而外界亦視之為國安法下新電檢指引推出後的第一個政治審查案例。
■學運窮途下的新本土組織,以紀念展覽療癒「社運創傷」
面對街頭運動消匿、遊行屢被禁絕,仍有人試圖抵抗。三位大學生羅子維、朱慧盈、張心怡在5月底成立的新組織「本土青年意志」,於深水埗舉辦了反送中運動紀念及義賣活動,以聲音裝置、相片、物品等,展示運動兩年間的時序推移,讓香港人重溫2019年以來的抗爭與傷痕,鞏固及傳承歷史記憶,同時以柔和的方法連結公民社會,作為後國安法時代下的一點抵抗。
「當然,在《國安法》後是社運低潮,很多人相繼流亡、入獄、有移民潮,大家開始心灰意冷,但這活動不是想大家回憶過去時,只感受到無力感,而是彼此能在痛苦下彼此扶持,」朱慧盈表示,社運低潮下,很多香港人都背負創傷情緒,在這次展出活動中,特別設有「交換物件」部分,觀賞者可以放下一件運動相關的紀念品,再取走一件別人的物件。
縱觀展示桌及白牆上,人們放下抵擋催淚彈的濾咀口罩、黑衣、雨傘、法庭旁聽票;其中,大堆旁聽票更是由一位中年阿姨日復一日,去聽取反送中法庭案件拿到的,「想來看的人們感受到同路人的存在,告訴同路人知道,你們並不是孤單一個。」
此外,場地也設有聲音裝置,剪輯了林鄭月娥拒絕撤回《逃犯條例》修訂案的談話、612警民衝突聲音、中大理大保衛戰的槍火聲等。觀眾聽完可選取一條不同顏色的絲帶,掛在鐵框上,而許多人都選擇掛上暗沉的血紅色。
本土青年意志召集人羅子維接著解釋,這次紀念活動想透過「情感」連結公民社會,讓同路人的傷痕能被看見,「香港有一種白色恐怖在彌漫,如果我們只是孤身一人,我們會很害怕,要用集體才能戰勝到這種恐懼。」
但他們的展出活動卻惹來食物及環境衛生署到場巡查,指3位籌辦人涉嫌違反「公眾娛樂場所條例」及「無牌經營娛樂場所」。數名食環署職員對所有展出品進行拍攝,更在現場對創辦人錄取警戒口供。朱慧盈無奈道,「我們不可以因為害怕或擔心風險,就不去做對的事,否則當初6月9日不會有100萬人大遊行,612也不會有人站出來。」
■遊行、集會被禁絕,那就做「開站師」
「街站已經是從遊行和集會數下去,第三種公開的政治行動。現在不能搞遊行集會,轉搞街站,這固然是一種妥協,但只要它是公開的活動,就有empower(賦權)群眾的過程。」剛從中大政治及行政系畢業的袁德智說,他聯同朋友胡子凱與羅子維,在4月時組織「開站師」活動。他們每週3次、到不同地點派宣傳單張,講述港版《國安法》、《鎖港條例》、六四歷史等議題。612衝突兩週年前夕,他們便到旺角行人天橋上,宣傳612這一天的歷史意義。
「我們常說和理非與勇武是抗爭分歧,但過了那一天後,我們發現大家各有用處,勇武在前線,和理非唱聖詩掩護,和理非與勇武有互相理解的時刻,」袁德智形容,兩年前的6月12日,很多香港人願意罷工罷課到金鐘街頭,展現抗爭決心。
袁德智向《報導者》表示,在《國安法》之下,他們不會直接批評該法,而是透過派宣傳單張,羅列一些事實,例如運動後被捕人數、香港的自由評級指數等。「現在是不停摸索,在後國安法時代,政治語言應該要如何去述說,還有我們的反抗形態到底是怎樣。」
這一個多月來,他幾乎每次擺街站,都會收到市民拿來的礦泉水,也有人走來擁抱跟他說加油,讓他憶起2019年運動中群眾互相賦權的過程。「他們眼神很堅定,很開心,不是想像中灰暗,」他說,「政治是需要被看見。你看不見,以為香港社會氣氛很差,只是很多人在不同崗位做很多不同事情。」
說罷,他走在天橋上邊叫喊,邊派發單張,橋下面有警車巡邏,閃爍著紅燈。他繼續談著「把香港作為志業」理念,大聲說:「就算有風險,總會有碩果僅存的空間,在黑暗中尋找一片光。」
(文字/金蕊、劉致昕;攝影/陳朗熹)
#延伸閱讀
【反送中週年:「不遺忘」的一週,全港遍地集會再起】https://bit.ly/3ghlqab
【痛苦與希望的共同體──首本離散港人雜誌《如水》在台誕生】https://bit.ly/3weyK4K
【六四32週年:香港《國安法》下的悼念日益艱難,台灣接棒延續燭光】https://bit.ly/2TmYvS3
#香港 #反送中兩週年 #反修例 #六一二 #周庭 #港版國安法 #電影檢查條例 #報導者
國旗法罰則 在 李怡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世道人生:香港最重要的財富(李怡)
香港實施港版國安法後,英國政府去年7月經審視認為明顯違反《中英聯合聲明》,因而宣佈2021年1月31日開始為香港具備BNO身份的人士提供5+1移居英國的簽證服務。當時沒有引起多大關注,但臨近開始實施,中國政府即提出反制,特區政府沒有經過立法程序也劍及履及跟從,使港人即時不能使用BNO離境。中國更表示保留「採取進一步措施的權利」,使香港人不知道後着會是甚麼。葉劉淑儀倡議,應設立一個日期,使所有獲外國籍的人士失去居港權,讓想移民的人考慮要付出的代價。中國的反制和親中者的恐嚇,反而使想移民的港人大增。據昨天發佈的中大亞太研究所調查,43.9%港人有意移民,有半數已為移民做準備,這是一個極不正常的比率。移民首選是最沒有門檻的英國,原因不言自明。
200年前法國思想家孟德斯鳩說:「共和政體的管治原則是品德,君主政體是榮譽,專制政體是恐怖。」恐怖的管治就是要讓人民產生恐懼。這就是英國歷史學家Eric Hobsbawm引用意大利農婦一句話「快逃,祖國來了!」的深刻含義。
英國似乎早料到中國有此一着,即表示對中國不承認BNO作旅行證件表示失望,但不感到驚訝,選擇移居英國的BNO港人,可以使用BNO以外的文件前往。換言之,香港人不能用BNO離境,不妨使用特區護照前往英國,抵英後再尋求5+1援助。
會不會如葉劉所言,將中國不容雙重國籍的法律施之於香港,強要香港人在外國護照和香港居留權中作取捨?或索性連特區護照也取消,一律要用中國護照?又或者像中國大陸那樣,離開香港要政府批准呢?在香港已經越來越變得與大陸的城市沒有分別,甚而有些管制猶有過之的情況下,甚麼事情都有可能發生。而討論法律字面上的意思,在人治體制下並無意義,比如,中國不承認雙重國籍,但人大、政協、高官有多少人持有外國國籍?早前中國智囊翟東升爆出華爾街某猶太巨子擁有中國國籍。在中國,一切法律都是因人而異的政治。
香港現在實行的,是習近平新時代特色的一國兩制,特色是法院既可以實行普通法的無罪推定,也可以實行國安法的有罪推定,因人而異,因事而異。對未來的法律權利和安危的不確定性,是人們恐懼的主要原因。
去年港澳辦副主任張曉明在一個講話中說,在治權和人心等方面,「香港需要『二次回歸』」。過去一直說1997年香港只是土地回歸,但人心還沒有回歸。張曉明表示香港國安法就是「二次回歸」。
從「二次回歸」實行以來的香港現實,BNO新措施及中國的反制,說明這個「人心回歸」不是出自內心的人心,而是靠嚇的人心。
國歌法國旗法的罰則,不是讓人真心愛戴國旗國歌,而是不敢不作狀的口是心非的尊重國旗國歌。英、美、加、歐盟等國,一般不會禁止國民離境,任由離去。任由人民離開的國家,沒有人要逃離,只有嚴限人民離境的國家才會出現「快逃,祖國來了」的現象。
到外國就業艱難,謀生不易,或者被歧視,做二等公民。這些都從來嚇不倒有心逃離的華人。而避秦的逃亡更是華人自古以來的求生傳統。根據數十年的觀察,香港人無論到世界任何地方,憑其靈活頭腦和勤奮,再困難的環境都能夠生存。實際上,香港百多年來的起飛,靠的正是在法律保障下的華人奮鬥精神。慣於獨立精神、自由意志的香港人本身,就是最重要的財富。移民帶走的財富,主要不是金錢,而是具香港特質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