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國家圖書館開放了嗎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國家圖書館開放了嗎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國家圖書館開放了嗎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國家圖書館開放了嗎產品中有86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3萬的網紅Zen大的時事點評,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看藍營政治人談黨國不分(黨國一體)時期的總統紀念館的態度,就知道什麼叫做特權享受久了,把特權當基準點,分不清楚黨政跟國務兩種系統的差別? 蔣介石是國民黨籍的中華民國總統,就算在國民黨史觀的脈絡再偉大,也比不上國父孫逸仙吧? 蔣介石的紀念館比孫逸仙大,這合理嗎? 當蔣介石的行館與住所都開始對外開...

國家圖書館開放了嗎 在 胖胖麻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5-26 12:22:05

💗超多美國平台豐富到學習不完的資源分享💗 突然想到之前美國疫情一爆發後 許多美國知名學習網站開始免費提供無限度的影片及教材讓被關在家的父母與孩子可以一起用電腦「看」全世界 我覺得這很棒. 因為現在我們哪兒也去不了 如果你快爆炸要撐不住的時候就打開電腦跟孩子說:「我們來去英國吧」 然後就進入大英博物...

國家圖書館開放了嗎 在 外國人在台灣-安德鏡頭下的世界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8-18 16:01:43

鳳山只有寺廟可以看,不是嗎? 最近不是這樣,但是我們從頭開始說,在清代鳳山是台灣其中一個人口最多的地方,從南台南到恆春,一直到日治時期打狗港開始發展,鳳山才逐漸沒落,但是之後它和苓雅區都成為高雄的區。 但是這裡有非常多歷史很久的地方、超多廟、老街,這就是全部了嗎? 才不是! 這裡也有新的發展,...

  • 國家圖書館開放了嗎 在 Zen大的時事點評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9-10 14:26:36
    有 183 人按讚

    看藍營政治人談黨國不分(黨國一體)時期的總統紀念館的態度,就知道什麼叫做特權享受久了,把特權當基準點,分不清楚黨政跟國務兩種系統的差別?

    蔣介石是國民黨籍的中華民國總統,就算在國民黨史觀的脈絡再偉大,也比不上國父孫逸仙吧?

    蔣介石的紀念館比孫逸仙大,這合理嗎?

    當蔣介石的行館與住所都開始對外開放,去除符號中的威權性,還給國民日常使用,沒道理繼續存在一個佔據市中心黃金地段,只紀念一個政黨的一位已故總統的龐大紀念館吧!?

    就算他生前沒有那些爭議性事件,也依然不妥,因為我們是民主國家、法制社會。

    我贊成將其改制成歷任已故或卸任總統的紀念館,像美國有卸任總統紀念圖書館那樣。

    不是不能記錄保存中華民國戒嚴時期的獨裁統治者,但是,如果保存的原因是總統(總不會是另外那個特殊價值吧?),那麼,其他總統也都應該比照辦理。

    這很合理吧?

    總不能所有總統只紀念蔣介石吧?

    這個獨一性靠獨裁統治時的權威來建立的話,其實非常不利日後國民黨爭取支撐者的認同。

    擴大來說,要有紀念總統的銅像,那就大家都有,蔣介石全台有多少座銅像,其他卸任/已故總統就比照辦理,直接都設在蔣介石旁邊,要紀念一起全部一起紀念。要不然就全部撤除,民主國家不能出現這類個人崇拜的符號物!
    說真的,中正廟我建議改成歷任總統紀念館,會比黨產會現在準備改的方向略好一些。

    除了顧慮國家中各族裔的情感認同與集體記憶,全部保留下來,呈現給國民知道,不消滅也不神話,也是記錄國家史的一種做法(同時成立研究單位,專事相關主題研究)。

    既然威權戒嚴時期是中華民國歷史中不可切割的一塊,在中華民國國號還在時,戒嚴時期跟之前之後發生的事情,每一任總統副總統的作為,好的壞的,原原本本的記錄下來,也很重要。

    趁這個機會,讓記錄與紀念歷任總統行誼這件事情制度化,讓中華民國開始好好寫超越黨派獨歷史,不也很好嗎?國家原本就不屬於任何一個特定個人或政黨所專有,是屬於國民全體的存在。

    這才是西方史學推崇的價值,而非華夏史學那套,著史以維護正統道統,只保留對自己有利的部分。

    https://zen1976.com/memorial/

  • 國家圖書館開放了嗎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8-17 17:18:46
    有 1,441 人按讚

    #成功促使近九成大學改善論文授權流程
    #博碩士論文不是商品
    #學術成果全民共享

    去年12月30日,我曾舉辦 #學術論文資料庫公共化 記者會(詳見:https://reurl.cc/bzM0Vl ),與立法委員 莊競程、經濟民主連合、台灣大學研究生協會及多位學者、學生一同呼籲 #學術論文不應被商品化、#學術成果是公共財!

    而 #碩博士論文公開授權率過低,就是其中一個需要立刻解決的重要問題。

    但這個問題的產生,不是因為學生不願意授權,而是因為行政單位的怠惰。先來看看幾個數據:

    在 #國家圖書館 的 #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上,以107學年度全文授權率為例,

    📌國立臺灣大學 1.06%
    📌國立成功大學 14.21%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 22.94%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24.42%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31.08%
    📌國立政治大學 53.72%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 54.27%
    📌國立屏東科技大學 56.07%
    📌國立中興大學 56.35%
    📌國立臺北商業大學 56.47%

    一共有十所國立大學授權率不及60%,低於全國公私立大專校院整體平均67.83%。

    其中, #台大近15年授權率幾乎都不到2%!

    論文授權率的高低,很大程度取決於各校畢業生上傳/授權論文的行政程序,以及論文授權書的內容。

    因此,在我要求下,教育部擬定了 #學位論文授權書範本,於今年3月3日通函發送給全國各大專校院參考。教育部的範本強調清楚並列學校、國家圖書館、商業資料庫三個授權對象,#不偏頗任何一方,並對著作權相關事宜有完整的規範。

    截至今年四月底為止,已有37所大學配合修正了自己的論文上傳系統;另有83校使用國圖的論文上傳系統,國圖也已參照教育部範本修正系統內建的授權書。 #整體修正率將近九成!

    #行政流程如何影響論文授權情況
    #不是學生不授權而是學生不知道可以授權

    博碩士論文等學位論文,一般是在博碩士畢業生辦理離校手續時,依循學校的論文上傳/授權流程,來選擇是否將電子全文授權給學校圖書館/國家圖書館/商業資料庫。

    然而,各校的上傳/授權程序不一,有可能造成誤導學生只授權給其中一方的情事。

    台大日前就被 #台大研究生協會 踢爆,在台大的論文上傳系統中,僅詢問畢業生是否願意授權「資料庫」,卻沒有揭露這裡所謂的資料庫,其實單指 #華藝商業資料庫。

    這樣的行政誤導,造成台大每年在國圖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的學位論文授權率,#始終低於2%。

    台大研協於4月11日的臉書發文指出,「根據國圖碩博士系統顯示,在2003年國圖系統仍有臺大約66%電子全文授權率,2004年從國圖系統轉用華藝系統後,當年授權率即銳減至12%,2005年後更僅剩1.7%。」

    #為什麼要推動學位論文公共化?
    #促進學術傳播與交流
    #平衡南北學術資源

    《學位授予法》第十六條規定,博碩士論文應該送交國圖保存,並於 #館內 提供公開閱覽。然而若要將論文電子檔開放於國圖的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供大眾免費線上閱覽,則需論文作者另行授權。

    但,過去的流程,造成國圖電子全文授權率非常不足。

    因此,非居住在台北的學生、學術工作者、社會人士,若想閱覽文獻,難道只能舟車勞頓到台北國圖看實體本?想即時線上閱讀的人,又只能到商業資料庫付費下載嗎?

    這不僅加劇南北的學術資源不平衡,也不利於增進學術發展與交流的風氣,難以打造知識共享的社會氛圍。

    這次成功促使近九成大學 #改善碩博士論文授權流程,使其學術成果能全民共享,是台灣促進學術傳播與交流的重要一步,讓所有學子、學術工作者都能更平等的獲取知識成果。

    但,這只是第一步。

    也邀請所有碩博士,不管是以前的論文、剛寫完的或正在寫的,都能授權公開論文電子全文給國家圖書館,分享學術果實、造福研究後進,一起打造國家級的開放學術資料庫。

    #實質監督
    #提出解方

    ------
    最後,我想謝謝與肯定台大,已經採取具體行動,鼓勵畢業生公開論文電子全文。

    在台大在研究生協會強力爭取下,台大在今年7月已參照教育部的授權書範本,修正其論文授權程序,並且不再連結至華藝資料庫。

    現在起,台大的博碩士畢業生都可於提交論文時,直接選擇授權於台大自己的論文典藏系統,以及國圖的系統。

  • 國家圖書館開放了嗎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7-09 12:22:09
    有 2,097 人按讚

    #荒謬的疫苗分類!
    #紓困的破滅!
    #可笑的微解封!

    對於「解封」的期待,各行各業都非常期待,因為再不解封,撐不下去了!疫情以來,我接到來自屏東、台南的果農、來自雲林的青農,還有數不清的、來自全國各地小吃業、自營商..的陳情,他們告訴我,撐不下去,去跟政府申請紓困,表格複雜,填許多資料。懷抱希望卻是破滅、落空,已經要借錢才能度日!

    是不是為了不讓民生經濟崩盤?所以,昨天CDC公布了「微解封」,看了「微解封」的規定,複雜到令人無所適從,沒有原則可循、部會間彼此矛盾:

    為什麼室內禁止5人,揪團出遊,只要不超過9人就可以?封閉的旅行車內會比室內安全嗎?文化部的電影院可以開放,教育部的圖書館就不可以?

    要比產業經濟規模嗎?健身房可以有條件開放,為什麼補習班、安親班不能?這種對比的例子,舉不完!

    什麼都沒有準備好,複雜的「微解封」只是造成人民的困擾,也只是執政者規避責任的脫詞!假裝有規範,如果疫情因此擴大,就是民眾的錯?如果民生經濟繼續不振,是民眾自己的問題?因為政府已經「微解封」、已經盡力了?

    民眾在底層哀嚎,是因為疫苗不足!沒有足夠的疫苗讓民眾施打,這才是最根本的原因!

    微解封仍有危險,除非7成以上民眾接種疫苗,且要對抗Delta病毒,接種疫苗人數至少要達到8成3,所以,現在「微解封」,想要安全度過,只能靠民眾自律。疫情之下,沒有足夠的疫苗,台灣變成一個必須靠民眾自律、自救的國家,是政府之恥!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