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考Q&A》中
這邊結合學弟妹問的問題和我想補充的項目供大家做參考,以下內容都是我個人經驗,不一定適用於所有人,但可以參考看看再修改成適合自己的方法
✪關於講義
以下是我自己寫起來的感覺,因為字數有限就簡單講
♬是一顆星♪是半顆星
①國文
⑴點線面♬♬♪
這個是分冊的講義。題目足、有長篇閱讀文章、...
《會考Q&A》中
這邊結合學弟妹問的問題和我想補充的項目供大家做參考,以下內容都是我個人經驗,不一定適用於所有人,但可以參考看看再修改成適合自己的方法
✪關於講義
以下是我自己寫起來的感覺,因為字數有限就簡單講
♬是一顆星♪是半顆星
①國文
⑴點線面♬♬♪
這個是分冊的講義。題目足、有長篇閱讀文章、形近字整理也不錯,但國學常識等補充內容不足
⑵勝經♬♬♬♬♬
這本是主題式的,內容很足,整理也超棒的,整理內容多、附作文引導與各類文章閱讀方式範例
⑶主題即診試♬♬
主題整理,和勝經比起來就沒有那麼完備了
②數學:數學我自己寫了三本,其中有兩本是學校買的
⑴大滿貫♬
分冊複習講義,題型多,但排版、紙質不好(數學很需要擦拭,但它的紙擦掉還是有痕跡)
⑵點線面♬♬
同樣是分冊的講義,覺得比起大滿貫喜歡很多排版比較好看,版面整齊。寫起來心情比較好(?
題目有範例,對於非選的訓練有幫助
⑶會考基精123♬♬♪
這本題量比較少,整理內容也不多,但是還是推
題目難度較高(也沒有說特別難,就是需要多思考)但整理部分較少
③英文:我只有用學校買的點線面沒買其他的
⑴點線面♬♬
分冊複習的,有易混淆觀念的試題比較,但文法的整理可以再更簡明一些(有點落落長的敘述可以刪掉)
④生物:學校買一本,我自己買一本(為求心安)
⑴百分百EZ♪
之前在clear 上呼聲蠻高的,但我覺得內容嚴重不足,題目量也太少
⑵麻辣♬♬♪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有百分百做對比,覺得好太多了
這本是自己買的,其實我生物應該不用再買,但因為百分百讓我害怕漏了重點,所以又買來壓壓驚
⑤理化
⑴大滿貫♪
題目很雜,選了很多高中的試題,覺得這樣有點太...嗯,考生時間寶貴,除非超強的想挑戰,不然那些想題目的時間可以拿去寫3688更值得(不良示範
⑵點線面♬♬
跟生物一樣,有人當對比,顯得特別好,題目難度也是有,但不會說寫到很煩
⑥地科:我國二升國三就買來預習了,試了三種版本的
⑴點線面♬♬♬♪
在這三本裡面是我覺得補充最多的,一開始買這本來讀有點震撼教育,但複習的時候就超棒的(它也是這三本裡面唯一我沒聽到有誤的)
⑵雙向溝通♬♪
插圖很可愛,內容也比較好吸收,跟我們學校段考的方向差不多,所以剛買的時候很愛(內容聽說有誤
⑶麻辣♬♬
這本聽說也有錯,但圖片都蠻精美,解答有時候會有錯,不過我複講基本上題目都不是重點(題目我以題本為主)
⑦歷史:學校買一本我買一本
⑴百分百EZ♪
又是它,內容真的缺很多,世界史像俄國的二月革命都沒有寫或寫得很詳細,北伐看這本整個唔煞煞
⑵麻辣♬♬♬♬♪
內容超詳細的,我想補充筆記都發現已經有了整個超讚的,臺灣史、中國史、世界史都還有另外的重點整理
⑧地理:
⑴百分百EZ♪
詞窮了,除了內容缺很多不知道該說什麼了,地形幾乎沒有什麼講
⑵麻辣♬♬♬♬♪
跟歷史一樣後面有臺灣地理、中國地理、世界地理的整理,島嶼成因和種類還有特殊小撇步的記法
⑨公民:只有用學校買的那本(我公民還可以)
⑴大滿貫♬♬
個人覺得還可以啦,還有跨科整合題(理化也有)
✪關於模考與會考
很多人會問模考真的比較難嗎?是否不需要在意模考成績?
我個人是覺得,模考的確比較細,計算有時候也會比會考多(自然科),但你說真的難很多倒是還好
模考成績還是一個有參考價值的東西,因為模考時你的狀態會和實際考試最相近
當然,不是模考考差就沒有機會,像我一個朋友,模考到會考進步了10分(基北區)
✪現在開始讀還有機會....嗎?
這個其實不管是什麼考試,我的答案都是一樣的:如果你因為我說沒有機會了就不去努力,那當然沒有機會了,但反之總會有希望的(除非你考前一個月才從零開始,那另當別論,但現在還有很長的時間,絕對還有機會,只是要努力多少而已)
✪關於要不要戒手機
我自己當時是沒有戒的,但在學校是不能帶去的,所以使用時間就只有晚上,甚至我到最後一個月請假讀書的時候也沒有戒,但前提就是要自律
戒或不戒要看個人,如果你覺得使用手機的時間已經太長了影響到讀書,那可以考慮,但如果你是很自律的人,需要稍微舒壓就可以不用(簡單來說就是看個人啦)
✪關於要不要做筆記
其實不管準備什麼考試,都會有這樣的問題出現,我的回答是要看你適合的讀書方法。
有些人刷題就考很好,有些人要寫筆記,有些人是兩個都要才能考好(比如我嗚)至於哪個是比較適合你的,就得自己實驗看看了
✪怎麼兼顧段考和模考
我一開始的時候是上課就把段考的東西學好,然後剩餘時間都拿去拚模考,但這個前提是,你真的要把五六冊都顧好,或是你知道自己最後再讀也能理解內容(我到後來其實有點無法兼顧,段考成績不像國一國二那麼好,但還在可以的範圍內,至少自己讀的時候還能掌握)
以上是中的部分,最後的下會著重在心態調整和選擇的問題。一樣如果這篇文有幫助到你,覺得值得分享的話可以把他分享給你所有~的朋朋~
#乙烯會考
國學常識會考嗎 在 王政忠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國三生注意!109年國中會考第六冊考試範圍公布了】
開學延後,但會考如期,台師大心測中心今天很有效率的公布了第六冊考試範圍,這是一個展現公部門行政體系橫向聯繫的好表現,值得讚許.
關於延後開學,對於國三考生以及國一二學生,我有一些看法分享:
■關於國三
1.國文科影響最小,因為國文科三家課本文本出現在會考題目的比例極低(2019年會考只出現了兩個選項31個字).
2.承上,所以即便延後開學有影響,影響重點也只在這個學期才會出現的國學常識,即便延後開學,到會考之前的時間也是綽綽有餘的.
3.再承上,所以前五個學期的閱讀理解功力積累才是決戰關鍵,也一直都是,不論是否延後開學.
4.繼續承上,多出來的這兩個禮拜,保持閱讀理解解題練習,不論是紙本或者網路資源,都好,家長老師學生都不必驚慌失措於媒體或網路一片關於遠距教學、網路教學、線上自學等等,想學願意學,紙本一樣好用,差別只是載體而已.
5.最後一個承上,我的國三國文小老師周一就主動連繫我(好棒棒的小孩),我們已經就原有的班上每人都有的閱讀理解題本,規劃了安排了且宣達了適量的在家自主練習份量,想學願意學的孩子就會好好練習,不想學不願意學的孩子,用PS4設題也只會使出多視窗絕技而已.
6.數自社英都有明確的命題範圍,跟學校選用哪一家版本無關,這樣的份量,到會考前,授課時間也都是足夠的,程度中等的孩子不用緊張;程度好的學生,私校的學生,學習進度早早就超前了,根本沒有教不教得完的問題;程度不好的孩子,現在要他線上自學新進度看得懂嗎?國文看得懂,英文看得懂嗎?英文看得懂,數學看得懂嗎?
7.繼續承上,所以新進度看得懂的就看,看不懂的,那不如複習舊知識;複習舊知識,不是有舊課本舊講義舊資料嗎?所以一定要線上平台嗎?
8.線上平台自學也好,紙本學習資源也好,新進度也好,舊知識也好,想學願意學,載體都不是問題.
9.所以平常在課堂上建立學習動機、建構學習能力才是王道.
10.結論,我的小國一到現在沒人聯繫我.這就是結論.句點.
■關於國一二
1.我的小國一到現在沒人聯繫我.先說結論.
2.不過我沒有生氣,有什麼好生氣?因為延後開學的這兩週,本來就是他們暑假,朝三暮四的故事讀過嗎?
3.我也沒有焦慮,有甚麼好焦慮?學習節數根本沒有縮短啊!
4.我也沒有驚慌,有甚麼好驚慌?原本的以前的暑假的前兩週,我有安排規劃線上自學過嗎?
5.如果平常沒有實施線上自學的軟硬體環境、教與學的習慣與設計,這兩個禮拜如果真要整體性的全面對任課班級實施,恐怕效果也會很個別很差異,有人學有人沒學,有人學到這裡有人學到那裡,有人學會了有人完全沒學會有人學會一點點,那麼開學後,課堂教學就需要面對及處理這些學習的個別差異-而這些學習的個別差異,如果是過往開學後的統一課堂教學,即便仍然會出現,但對一個有經驗的教學者,明顯會是在可受控制的範圍,也會是可以處理的日常問題.
6.全然個別差異化的線上教學之所以大部分存在於體制外的實驗性質學校,那就是因為整體實施需要的各種軟硬體環境尚未成熟-尚未成熟到可以成為一個國家的國民基本教育階段的主流.
7.如果你的教學場域是已然成熟的線上個別差異化教學模式,那很好,這兩個禮拜是驗收,也是日常;如果不是,那就要謹慎思考,如果讓延後開學的這兩個禮拜的線上自學輿論氛圍形成一種檢驗-檢驗學生認不認真?在國民教育階段,這樣的輿論氛圍符不符合公平正義原則-對那些弱勢的、環境未成熟的孩子是否公平正義?
8.承上,如果認真的老師在延後開學的這兩個禮拜認真的規劃了屬於新學期的新學習進度的線上自學課程,別忘了,現在是寒假,不是學期中,他們沒有逃學,他們只是放了兩個禮拜提早的暑假.
9.更別忘了,對那些不過就是放他們該放的暑假,安排他們的假期生活,享受他們的樂活人生、沉浸在可以放鬆片刻的學期空檔的孩子而言,他們沒有在兩個禮拜後少了該有的學習節數,他們不過是延後開學,不是停課.他們不是學習節數的小偷,他們只是欣喜沉醉於朝三暮四情境裡的小猴子而已.
10.我及我的學校在各種跟學生及家長的管道公告了教育主管機關以及學校老師提供的各種線上自學網路平台資源,我們善意的鼓勵學生如果願意,如果環境允許,可以善加利用這些資源延伸學習,但不會用來檢驗我的國一國二學生是否認不認真,當然,更不會用來自我檢驗:我是不是一個認真的老師?
https://udn.com/news/story/6885/4325890
國學常識會考嗎 在 王政忠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謝謝你們,我的國三勇士們。
會考前,國三最後一節國文課,恰巧也是他們會考前所有科目的最後一節課。
我帶著他們來到校門口,這裡,三年前,新生訓練的第一天,我也帶他們來過。
從這裡出發,我會帶著新生走一圈校園,在每一個停留的點,說故事給爽中新鮮人聽.
這個校門口的階梯,總是出發的第一站.
我會指著遠方問他們:看見00國中了嗎?
他們會一臉疑惑的說:看不見啊!
換個方向我會再問:看見xx國中了嗎?
他們會更疑惑地說:在哪裡啊?
我說,看不見是因為城市裡的他們已經出發,走了很遠了.
我說,沒關係的,接下來這三年,我陪山裡的你們走.
就從這裡出發.
三年過去了,今天,最後一節國文課,我帶著他們來到當年出發的這個地方,我問他們:看見00國中了嗎?
他們說:看不見.
轉個方向再問:看見xx國中了嗎?
他們說:看不見!
我說:為甚麼看不見?
他們內斂的說:嘿嘿嘿...
臉上帶著自信的笑.
我們都知道,三年過去,那個看不見的原因,已經翻轉.
明天會考國文科試題佔20%的形音義、國學常識、句型、造字法則、書信、對聯題詞等等等,或許他們不見得完全都放進腦袋裡,也不見得完全都掏得出來;但那個佔國文科試題80%的閱讀理解,會是他們有機會秀出車尾燈的原因.
那個20%或許有可能會影響一個志願的升降,但那個80%會讓他們成為一個有素養的人.
我們一起拍一張照,為我們在一起努力了三年做個紀念.
同時,我也謝謝他們,三年來,每一節國文課跟我一起活在鏡頭前,留下將近500個小時的課堂影像實錄,讓我的教學可以更精進,也協助了亞洲華人教師圈成千上萬個老師.
謝謝你們,我的國三勇士們。
國學常識會考嗎 在 盧斯達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盧斯達:學好普通話和學好中文是兩個概念 | SOSreader】
香港教育局長楊潤雄在電台節目說,全世界學中文都是用普通話,現在只剩下香港700萬人用廣東話學中文,「將來會不會長遠?」又問「是否會令我們失去優勢」,言下之意似乎是認為用廣東話學中文,是一個劣勢,長遠而言是要改用普通話學中文。
當然,殖民地官員要是擁抱母語,那才奇怪;更不要說楊潤雄的後代都在讀國際學校,不用受到朝令夕改加上政治表忠大於一切的教育制度荼毒。這個人侃侃而談教育政策,正是中國官員妻兒子女全部移民外國,不用受苦的殖民主風情。
然而他的謬論也很典型,在坊間也許很多人都這樣想。 很多上一代都理所當然地自稱中國人,但對自己的語文毫不認識,概念搞不清楚。事實上,「中文」是一套文本,一個由春秋戰國以來一直發展的一套文本;語言是另一個系統,跟「文本」無關。
《說文解字》說戰國時期「田疇異畝,車塗異軌,律令異法,衣冠異制,言語異聲,文字異形」,雖然秦始皇統一了大部份事情,但要消滅「言語異聲」,在當時也做不到。整個漢字文化圈,遠至日本、韓國、越南,都是用各自的語言理解同一套文本。中文水平好不好,跟語言水平好不好,其實是兩回事。為甚麼叫漢字文化圈,因為他們所共憑的是「漢字」,而不是「語言」。
中文與大一統帝國的發展脫不了關係,各地的人都說不同的話,但憑著同一套文字和政令系統,結成了共同體。帝國的完成,製造了「言文分離」的狀態。在楊潤雄的說話中,可以看到他完全不知道這個中國文化常識。
一個人北京話水平很差,也可以是一個出口成文、理解「國學」、下筆滔滔不絕的文士。在普通話未定於一尊的時代,每一個文學大家,都是講自己的家鄉話;私塾由四書五經讀起,牙牙學語的時候,誰不是講家鄉話?那時不會有人說,大家要先學好京城人的那套語言,才可以學四書五經三字經弟子規。
就算到了近代,這些例子都是常態。梁啟超是廣東新會人,他的中文夠好了嗎?孫文是個演說家、寫很多書,但他的普通話爛到不行;張愛玲是上海人,自述「我的母語,是被北邊話和安徽話的影響沖淡了的南京話」……這些人都不是說「普通話」,但這些人都非常掌握「中文」這件事。
楊潤雄、很多官員,都有意將「學好普通話」和「學好中文」劃上等號,以「學好中文」的大義名份,去推廣他們飽藏私心的普通話議程。其實,他們只在乎普通話這種口語,而不是在乎中文;他們甚至不是在乎普通話,他們只是在乎廢粵,用學生代償,做自己的政治效忠。不然他們不會搞出普教中、普教數、普教常,連其他科都想用普通話來染指。
其實近年教育界前線已經知道,用普通話來教中文,不會有明顯好處,甚至會增加中下水平學生理解文本的難度。所以到了面臨會考的時候,為了學生的成績(以及學校的聲譽),大部份中學都識趣地轉回「粵教中」。2015/16年度,高中還搞普教中的只有三成,是少數。(根據2016年7月2日立法會教育事務委員會文件)
香港殖民政府搞的普教中,說穿了是為了推展一種外語(普通話,雖然他們認為說普通話是外語非常政治不正確),而不惜阻礙學生學習這個「文本」。在學生和「中文」之間,普通話硬是塞在中間,彼此妨礙,互相阻礙。他們在乎中文嗎?他們不在乎,他們只在乎普通話。
而將普通話當成中文,用老派的話來說是「斯文掃地」,普通話是口語,如果一班盲毛官員和盲毛家長當這種就是標準、就是好中文,那不要只說五獨份子「要切斷與中國文化的紐帶」,搞普教中的人貌似愛國,但其實是從娃娃抓起「去中國化」。
普通話人寫東西,就口語而簡化,貌似「我手寫我心」,但其實自然走向用詞、寫法的貧乏和簡化,遠不如更接近古漢語的語言(粵語、吳語、客語、閩語、湘語等等)那麼花樣百出。
為甚麼中文科就不能是中文科,就不能用母語來理解呢?結論是他們可能連普通話這門口語都不在乎,他們的最新立場是,不承認香港人的母語是有異於普通話的粵語(楊潤雄的說話也透露出這種氣息),中文政策的潛議程,是在教育層面清洗粵語。
你想要學好中文,還是學好普通話?港式愛國者自以為愛國,聲稱自己不愛現政權,而是愛祖國大地河山文化歷史。但他們都愛普教中,只能是近世的、現在和實存的中國。
教協監事冼錦維曾撰《華叔是香港推普的旗手》一文,讚揚司徒華推普功不可沒:「華叔是民主鬥士人人知道,他是香港推普的旗手卻沒有多少人提起。」不是我說的,是自己人說。很多年前有人接洽司徒華入黨,最後是自己沒入還是被人拒絕,有兩個版本,但沒有質疑的是「幫助共產黨做事,不必入黨」,《大江東去》有寫,他的徒子徒孫還在香港,很多還在教育界。
楊潤雄一說話,很多人批評,不過到底原則上反不反對普教中,客氣一點說,教育界那班人一向曖昧。為甚麼?大概都是混淆了普通話和中文,自己都看不起自己,認為不是跟京城人說同一樣的話,就是次等人。
他們越愛國,就越自卑,就越想消除自己的「非中國性」,於是推廣普教中就是他們對母國的心理投誠。我們是不愛國,也不認國的,所以在普通話面前沒有自卑,也沒有執迷。用來跟外人溝通的東西,說得好是厲害,說不好也沒關係。一個法國人為甚麼要對自己說不好德語而感到羞恥呢?除非你是在維希法國治下。
他們愛國嗎?他們愛的是定於一尊、習慣清洗異質的這個現代法西斯中國,那個用普通話來維繫同化的人工國族,而不是他們聲稱的歷史文化河山,因為後者事實上是支離破碎而龐雜。在「現代」來臨之前,道術裂於天下、天下滿佈異聲,從來是常態。中國少說也有三期,秦漢那班叫自己漢人,後來的是自稱漢人的鮮卑人,再後來是遼、蒙古、女真人。現在簡單了,前清的領土就是中國人,是中國人就要講普通話,講普通話就能認做中國人。
真愛國者,如司徒華和教協;偽愛國者,如楊潤雄,其實不用分得那麼細,只要愛國,到頭來都是危害香港的潛在叛國者。
-------------------------------------------------------
訂閱連結:https://lihi.cc/8q0JP/dadazi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