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國中志工時數要多少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國中志工時數要多少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國中志工時數要多少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國中志工時數要多少產品中有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8萬的網紅郎祖筠,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認識方里長十幾年,從沒見過他休息。和他走在南機場,經過他身邊的人,無論老少,他能一一叫出名字。還不忘叮嚀長者,記得出門共餐;要學生提醒父母申請補助。有一年,他摔斷腿,不為別的,就真的為獨居長輩張羅事情,一樓、四樓來回跑,一不留神把腿摔斷了! 其實,除了熱心用心的方里長,在他背後最大的幫手,就是里...

國中志工時數要多少 在 乙烯的讀書帳⌬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0-09-21 14:35:45

《關於志工》 先說一下,我的價值觀跟很多人可能很不一樣,要給打給打一下預防針ㄛ — ☾︎我對志工的看法 我很不喜歡政府把志工時數作為一個升學上的標準,因為這樣會有很多人只是為了把時數填滿而非真心想做一些服務(當然好處是因為立為政策有更多學生去做公共服務啦)只是我這幾天一直在思考:「有目的的善...

  • 國中志工時數要多少 在 郎祖筠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7-08-12 14:17:32
    有 227 人按讚


    認識方里長十幾年,從沒見過他休息。和他走在南機場,經過他身邊的人,無論老少,他能一一叫出名字。還不忘叮嚀長者,記得出門共餐;要學生提醒父母申請補助。有一年,他摔斷腿,不為別的,就真的為獨居長輩張羅事情,一樓、四樓來回跑,一不留神把腿摔斷了!
    其實,除了熱心用心的方里長,在他背後最大的幫手,就是里長夫人-方太太。方太身體不太好,但跟里長夫唱婦隨,照顧里民不遺餘力。近年,在敬老活動中也常看到里長的兒子,忙進忙出,一家人都在奉獻!真的非常了不起!

    #執政者應該看看、也學學這位里長在幹嘛!

    https://youtu.be/E-lsKMRU_J0

    受訪者:台北市中正區忠勤里方荷生里長
    張大春訪談
    蔡明真整理

    方里長的時間表:

    ○ 民國52年,南機場國宅剛落成,方荷生一家是第一戶入住的家庭。

    ○ 民國87年,當上台北市中正區忠勤里里長。

    ○ 民國88年,將「台北市立古亭圖書館」更名「王貫英先生紀念圖書館」。

    ○ 民國90年,送出第一個供餐便當。
    一天一餐,午餐。
    飯盒來源:自助餐、學校,但有供應不穩定的問題,寒暑假、店公休。

    ○ 民國92年: SARS疫情爆發,忠勤里未被封里。遊民以工代賑。當時馬英九推動隨袋徵收,南機場夜市附近巷子多垃圾。

    ○ 民國94年:國小課輔,新住民之子。陳水扁總統清查國有地被占的情形,鞏浩將軍後代找上方荷生。

    ○ 民國95年,與和平醫院合作供餐(和平醫院的社區醫院功能)。

    ○ 民國96年,開始爭取龔浩將軍以前的職務宿舍(將軍宅)這塊地,也就是現在的樂活園地。

    ○ 民國97年,中正區公所跟國防部簽「代管合約」,方荷生再跟區公所申請成為里活動場所,或里長辦公室。

    ○ 民國99年,正式拿到樂活園地,每半年換約一次,持續取得使用權利。

    ○ 民國105年,於南機場社區創辦全台第一家「續食餐廳」、「書屋花甲」。


    訪談紀錄:

    方:
    民國52年我就搬到南機場,是第一戶入住,小時候父母要照顧五個孩子(五個兄弟),那個時代大概也沒錢買書,或增加各種娛樂,那個時代也沒這麼多娛樂。

    以前看到里長或其他長輩很壯像牛一樣,的跑來跑去,但到87年當里長的之後發現,這些長輩腰也彎了、頭髮也白了、先生死了、太太死了,就便獨老一個。

    很多大陸來台灣的長輩,在社區裡面,甚至有一個很有名的叫王貫英爺爺,他有一個圖書館在汀洲分館是我去改名的。我算是被他打長大的,老爺子可以一邊騎山板車,一邊插國旗,一邊插標語。在總統府的凱道,以前那個時代不能走,就他可以走!憲兵沒有跟他敬禮,他還會下來幹譙憲兵,然後我去把他領回來。

    可是當里長的時以後才發現是,我們的桌子有多高、床有多高,淹水就有多高,而他就睡在水中。

    老爺子的電鍋打開,裡頭就一顆饅頭,裡頭的菌,就像辦活動雷射的球一樣。那綠色的,老爺子就把他剝一剝,繼續吃了。

    後來幫老爺子安置到養老院,到他往生,幫他辦最後一次的公祭。老先生現在葬在金寶山,離鄧麗君小姐不遠,鄧麗君有個筠園,那裡有個鍵盤,一踩上去就會唱歌,所以我們家老爺子現在每天都可以聽到鄧麗君小姐唱歌。

    金寶山的老老闆跟王貫英爺爺是同一期的,以前有好人好事代表,金寶山的老老闆知道王貫英爺爺走了,用一塊錢,因為辦喪事還是要出錢,用一塊錢幫他辦的。

    所以當里長以後就發現社區的長輩腰也彎了,然後在家裡走掉、臭掉、爛掉,死在家裡,可是那個味道大概一輩子聞一次,我永遠也不會忘掉。所以很多社區不會處理的,到現在都是我去幫人家處理。就說,那麼多長輩在家裡走了,可不可以有什麼機制,我們可以幫到這些長輩,我去找醫院的家醫科談,跟和平醫院談,和平醫院的醫生也跟我聊,他就說:「里長,如果用餐食的照顧。」那個時候,從民國90年開始送第一個便當。

    醫生講說,這些長輩獨居久了,一餐的飯可能吃三天,熱著吃、熱著吃,或吃個饅頭、大蔥。老奶奶們就吃了一點點,然後隔夜又熱,對長輩的身體非常不好。所以才用餐飲照顧的模式,當時就發明了一個餐飲照平安,就是說透過餐飲幫他送中午那一餐,可是,也因為顧及到長輩,不是嗟來食,也不是免費的,所以我就想一個人收20塊錢,一次收一個月,禮拜一到五,21、22天。
    90年的時候是一天一頓,就中午那餐。

    到了99年,我拿到樂活園地這塊地以後,那個時候才開始送兩餐。

    那個時候(民國90年)飯盒有跟自助餐拿、買,送去。也有跟學校的營養午餐合作,幫他們打一份回來給爺爺奶奶們,但放寒暑假就沒有了,不穩定。再跟自助餐拿,但會遇到他們公休,餐食又不穩定。

    一直送,到了民國95年

    民國92年的時候,發生一件大事SARS。全台北市大概只有兩個里長,有通行證,而我是其中一個。因為太多老先生、老太太都是送和平急診,所以包括台灣的第一個走掉的護理長(陳靜秋),也跟我是好朋友。所以裡面很都事情要反映出來,包括我們忠勤里是全台灣,大概是所有資料裡面,我們是得到最多SARS、隔離最多,單戶單戶的隔離,我們忠義國小也是因為家裡有一個SARS所以全校停課一個禮拜,可是我們沒有被封,原因是因為我們透過社區的網絡,所有的志工、老師、學校導護媽媽們,一起來做!你們不要穿的防護衣到我們社區來,我們找了那個時候陽明大學的蔡老師來指導我們,太陽底下不會有SARS,所以我們開會就在太陽底下開會、分配工作,該送餐的、被封的、出不來的,這些都讓市政府知道。
    當初SARA的時候有一個社區叫:華昌社區,四百多戶被封,可是我們比他嚴重一百倍,但我們沒有被封。當時馬市長相信我們的社區力量,所以我們社區沒有被封掉,到現在還是一個紀錄。透過社區的力量、培養的送餐志工等,在92年這年把SARS這關過了。

    我們甚至有老爺子從大陸回來,下機場直接被送回家隔離,晚上跟他講好要在家一個禮拜不能出門,第二天早上來看他的時候,老先生又不見了!門大鎖又鎖上,消防隊來要破門,我跟消防隊說給我20分鐘,我去找回來。因為這個老先生一定在公園!你那個門破下去又是一個兩萬,誰去出這兩萬?那社區裡面就是相信這個老先生沒有SARS,可是因為從大陸回來被管制,而老先生又習慣早上去公園走走,那太陽底下又沒有SARS,曬曬太陽也沒事。後來把老先生找回來了,門也保住。

    張:
    對里民親切的理解,或者是孰練的體貼,就可以讓很多制式化的,或者說是非人性的這些活動盡量減低了。

    方:
    到94年的時候,自己又開始做一個國小的課輔,那個時候是已經開放大陸通婚了,通婚以後很多外籍新娘帶著小朋友搬進我們社區來,忠義國小也開始有這些小朋友,當時是以大陸為最多。當時就是說,這些孩子因為爸媽離婚,然後在社區裡面,媽媽帶著孩子租房子,那這些孩子在學習能力或溝通能力上,因為被排斥,所以在學習這一塊很低落,學習能力不強。

    本來社會局有做一個脫貧專案,就是說弱勢的孩子如果在學校學習,可以存多少時數可以做,用學校的教室。後來因為用學校教室,牽扯到保全、使用的電、冷氣這些,好吧,又用我們的經費租一個店面,讓孩子下課就在裡面,但也要吃晚餐,那個時候開始跟一個國際文教基金會,青少年的協會-純潔協會合作,每天15、16個孩子下課就過來。

    到95年,因為餐食照顧這塊太不順了,所以開始跟和平醫院接洽,當時和平醫院已經整併,而醫院裡有一項功能叫:社區醫院。當初在整併的時後(馬英九時代),本來和平醫院要被列為SARS專責醫院,我知道這個消息的時候我就去抗議!我跟市長提:「如果像SARS這麼大的傳染疾病,醫院給你沒有關係,但如果沒有一天到晚在SARS的時候,可不可以有社區醫院的功能?」

    SARS時一個社區老先生,因為醫院封了,他到別的醫院拿高血壓的藥,吃完整隻腳都腫了,因為藥不合。
    92年和平醫院要重開幕的時候,馬市長問我:「如果今天早上開十個診,明天早上開十個診,你覺得有人會敢來嗎?」我說:「我跟你保證絕對爆滿!因為我們社區有太多老人需要藥、慢性病的處方簽。」結果,開幕那天早上中華路整個被計程車塞滿,所以開幕的第二天,和平醫院全整都開。

    而社區醫院的功能在,那醫院能不能幫我們社區做便當?


    張:
    這很有意思,因為平常人不會想到,醫院不都幫人看病,但他其實是有一個足夠大的容量和供應量的餐廳、廚房。

    方:
    餐食到現在都是由和平醫院供應。
    而現在送餐分兩種,一種是長輩牙齒不好、咀嚼能力不好,菜要打碎、剁碎、打稀,這叫治療伙,這由醫院幫我做。樂活園地供應的廚房是一般餐。

    當時因為有一位龔浩將軍的後代找我,是民國94年阿扁總統上台,在清查國有地被占有的情形。而社區裡面有一個空間,是龔浩將軍以前的職務宿舍(將軍宅),但他沒有登記自己的名字(1949年、民國38年),所以這塊地還是屬於國防部的。

    民國97年清查國有地,後代就希望保留,可是打官司到96年就輸了,因為他們家還算是有功,所以被安置到國宅去,但其他人就要搬走,搬走後那你就變成一個很大的廢墟,大約兩百五十幾坪。國防部也想賣,但在巷子內不好賣,也沒賣出去。

    我從96年就開始爭取,那個時候就跟林郁方委員提了一個案,看能不能讓我使用這塊地。但國防部也沒給過全台灣任何一個里長一個空間可以使用,他問我說要做什麼,我說我要供應老人餐食、小朋友課輔,他說你是一個里長,不可能做這些事情,因為你是條啊咖(樁腳)。一般里長被認為是綁樁用的,不會做這麼多的東西,我說我已經做很多年了。

    2008年馬總統上台的時候,林郁方委員還是積極幫我爭取,但軍方不太認同一個里長會做這樣的事,所以又取了一個名字:代管。代管合約,不是跟我簽,是中正區公所跟國防部簽合約,我再跟區公所申請這裡為里活動場所,或里長辦公室。

    2010年我正式拿到!也是國防部跟地方簽的第一份依據!

    張:
    就變成一套合作模式了。

    方:
    但重點來了,直到現在他都還是半年一簽。當時簽的時候國防部接到很多黑函,說:里長霸占國家土地…之類,因為很多人不知道我們跟公所申請後,光打掃乾淨房子,花了八個月。

    張:
    因為你們也沒有經費可以處理這件事,那這些經費、人力怎麼募集呢?
    方:
    我接手的時候裡面太髒再臭甚至一條電線都沒有。有一天收到公文,易服勞役的可以我申請勞役,我就打電話過去,說我是誰我需要使用這個空間,但我需要人力,當時劉承武檢察官是負責這個案子,他說要請區公所來提,我就讓區公所轉過去。

    後來人來了30幾個,所有人站在門口,沒有人要進去,因為好髒好臭。他們以為拿掃把掃一掃地就好了,後來地檢署幫我們報回去,說這些人不願意做,檢察官就說如果不願意做就所有人帶回來,叫派出所派警車全不帶回去。就沒有所謂易役勞役,該罰的罰、該幹什麼的,那30幾個聽到這樣後開始同意幫我做。總共做了三個月,每個人罰的時數不一定,但都做了三個月,而且做完以後還變成朋友,樂活園地到現在他們都還會帶朋友回來,說這當時是幫他打造這個地方!

    當時打掃這麼多垃圾出來,一車就要9千塊錢,那時去找郭昭巖議員的媽媽李仁人議員幫忙,可不可以每天整理一些,請清潔隊每天幫我們一點一點的載走,也是載了三個月。

    然後,我們老人吃飯的大廳地是陷下去的,因為下面水管斷掉,又請議員去協助,去自來水處來重新配大管,又找林郁方委員找台電,因為電線很細,從外面進來的就很細,就請委員去商量可不可以請台電配一條大電線,到我們園地的門口,所以現在不會跳電,就是因為有一條電纜。

    中正區公所調解委員會的溫主席,主席說看到好久沒有看到方里長,而他的姪子也就是我的鄰長,就帶他來看。那時溫主席已經80歲,他問完我要做什麼,看完之後就回去了,總共來看我三次。後來拿來一張支票,50萬,我說:「我不要,這是你的老本。」他說:「里長,我的錢都已經分給我的孩子了,這些是我的私房錢,我把50萬給你,你要做到。」

    第一個50萬就這樣拿到了,為了那50萬就做到現在了。

    張:
    為樂活園地的成立,做一個完整的介紹。

    方:
    樂活園地裡服務有:老人的供餐,送到家裡的、自己來拿的,光一個中午我們就要供應120個餐,一整天要供應到200個餐,有兩位專門的廚師來供餐。另外是,國小、國中的小朋友課後輔導,像現在暑假也有暑假營隊。

    因為需要很多餐點,也因為當里長久了,看到過年過節很多宮、廟都會捐米給弱勢,可是有些家庭你給他五包、八包米他就拿去賣掉換酒喝,也有些家庭你給他五包,他全都放到長蟲、丟掉,有些家庭他是需要尿部、營養品。

    我自己花錢去日本看輔導的社區,去香港看一些公益團體,看回來後我在台中的紅十字會去看,之後就開創了食物銀行,讓需要的人自己來挑自己需要的,里長不再只有送白米給你。

    這裡面透過很多善心人士捐很多物資,甚至我們跟家樂福基金會合作,做食物募集買一送一的概念。比方說,你去家樂福麥一包衛生紙,你可以多買一包捐出去,或是你買罐頭,他三四罐你吃不完,你可以捐幾罐出來,或買洗髮精,馬大罐送小罐,你也可以把小罐捐出來。那些物資會到我食物銀行來。

    我們也會做志工宣導、到家樂福設點,目前我們五家店,每個月大約可以拿到幾百公斤的物資。包含泡麵、尿部、營養品,有賣的東西幾乎都會拿得到。

    張:
    怎麼分配這些物資?

    方:
    我們就是給每個家戶一本存摺,每一本是五百點,但像是尿布外面賣四百塊一包,我們就算一百、九十點,我們的物資算是外面的三分之一(一點大約一元),所以五百點大約可以拿到市價一千五到兩千的東西,而且你可以挑你需要的東西,食物或物品。

    另外還有一個服務時間,你可以來做里長的社區服務,你可以來幫忙整理食物銀行的物資、做義賣、圖書館的志工,服務可以換點數,一小時20點,透過自助人著的方式。

    張:
    而這套模式,後來又發展成街友以工代賑的模式?

    方:
    這是在民國92年的時候,馬英九要推隨袋徵收,南機場有一個南機場夜市,很多人吃了東西之後,帶了飲料到巷子就丟在那,這樣就一大堆人丟了。後來就是想說,社區還很多可以動的人,但他們又不大想工作,或沒有人要他們,又被列管為遊民,那我就請了一位萬華社福的楊運生先生,可不可以幫我寫一個案子給你們社會局,叫:以工代賑,一天五百塊,早上下午各幫我掃一次巷子,目前有三個人再幫我做,每個人三十天可以領到一萬五。

    領到一萬五之後,花四五千多我幫他們找房子,吃飯可以在我園地吃,租了房子要棉被、家具都算我的,我們幫他找二手的家具,有新的衣服、棉被就送給他們,當他們有這些之後,他們不會躺回地上。當他65歲的時候,我幫他申請低收入戶,因為他年輕的時候可能拋家棄子,跟兒女的部分就要打官司,那透過跟法扶的合作,家事法庭只要法官一裁定他的兒女不用負擔這一塊,他一個人65歲,就變成可以申請到社會福利。如果不幫這群人,嚴重的問題在他們的身體,年輕時喝酒、亂啊,他們身體很多狀況,你不幫他,他們連就醫都沒有辦法,甚至年紀大了要安置到機構都沒有資格。

    這些不是只透過給他們工作,還要後續幫助他們社福這一塊,才能幫到他晚年有人照顧。


    張:
    忠勤里在整體而言,跟其他臺北是其他各個居住區相比,他最大的不同,或他最大的特色,究竟是什麼?

    方:
    南機場忠勤里這一塊弱勢密集、集中,但不是因為低收而成立的一個社區,可是因為他房子小,八坪、十坪、十二坪,低收的弱勢的,自然而然搬進來就越集中。

    所以將近三百多戶的低收,六百多戶的殘障,一千五百多個老人,四百多戶的大陸越南、新娘,太弱勢、太集中。

    現在忠義國小有145個孩子,有54個家庭是新住民,百分之七十是高風險家庭,是密度太高,所以我才會想出這個照顧的整個串出來的模式,包括從生活面,就學、就業、功課,包括他能夠經濟補助,能夠自立起來。

    張:
    所以看起來忠勤里照顧模式的背景、環境,或我們就稱之為特色吧,會使你的整個行政模式,看起來也不見得能完全一致的移植到其他的里。

    方:
    可是很多里長、很多社區,南部的社區,我教他們做食物銀行、課輔、送餐,只要做一樣,就只要做一樣(一項)就好了。
    張:
    如果其他的社區、鄰里,能夠採取忠勤裡這樣的系統性,起碼這樣的系統性思維和規劃,也應該在很多實務上有助於里民的…

    方:
    真正的有幫助,會真正的幫到生活面,因為人的生活面試最重要的。

    張:
    最後一個小問題,下一次想來跟我們談什麼?介紹忠勤里的哪些面向?

    方:
    我想談食物銀行的分享,跟食饗冰箱,還有包括書屋花甲真正在做所謂的續食餐廳,真正進行開始做了。

    張:
    請問現在需要什麼聽友的幫助嗎?

    方:
    如果願意的話,可以一起來支持,因為我們續食餐廳跟書屋花甲這一塊,我們訓練了很多個,包括今年九月,我們有一批的孩子考證照了,考了證照後想把孩子往機構或是公司行號,他有辦法去做,來贊助我們經費,我們可以來幫更多這些孩子。

    張:
    南機場中正區忠勤里的里長方荷生,是我看到的第二個陳樹菊,可是他所從事的工作,要比陳樹菊恐怕更複雜而更危險,但是,我覺得在高貴性和動人的特質上,一點都不遜色。

    補充資料:
    A. 王貫英先生,當年隨國民政府來臺的軍人,生前經常在臺北市拾荒,並把所得的收入購書興學。在方里長的推動之下,於1999年將「台北市立古亭圖書館」更名「王貫英先生紀念圖書館」。

    B. 家樂福基金會善盡企業社會責任,推動反食物浪費首跨第一步,與臺北市臻佶祥社會服務協會攜手合作,於南機場社區創辦全台第一家「續食餐廳」「書屋花甲」,特於2016.09.05正式開幕營運!

    C. 老將軍舊宅第 成為社區關懷新據點 為改變社區現況,環宇基金會、純潔協會及忠勤里辦公室採共同經營的方式,將位於南機場社區的(龔浩)將軍舊宅進行大規模整建後,以做為社區照顧社區居民的關懷據點,它同時是純潔協會進行弱勢兒童課輔的場所,定名為「誠愛家園」,而里辦公室更將此地規劃為居民的樂活園地,是照顧社區的多功能關懷據點。

  • 國中志工時數要多少 在 彭菊仙之教養幸福又好玩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5-02-26 15:43:40
    有 1,167 人按讚


    【沒有服務時數,不會有孩子想要當志工的啦?】

    不知道大家知不知道一個很令人興奮的大好消息:

    台灣將主辦2017螢火蟲國際年會,台北市是主角!

    因此,選定了「榮星花園」、「木柵公園」及「大安森林公園」作為基地,將打造出三處螢火蟲新棲地,螢火點點的畫面將重現都市。

    其實,不是「新」棲地,十多年前,螢火蟲在這些公園本來就是「原住民」,特別是榮星花園,有自然湧泉不斷冒出,螢火蟲毫不猶豫地定居於此,只是,這些年,人為干擾、光害、不當放生、強勢外來種…,螢火蟲都被嚇跑。

    寒假,我和鈞鈞報名參加了「榮星花園」的復育工作。

    穿上青蛙裝,我們和一群大志工、小志工、專業人士、非專業玩家,頓時熱血沸騰起來,一股前所未有的使命感流竄全身。

    拿鋤頭掘土、奮力地挖除頑石、排各種不會分解的垃圾、拔除各種外來種、如苦力般地搬運石頭、注水…

    每一個工作都得貼近黃土、泥濘、垃圾與髒石,非常非常的吃力、在在考驗著耐心與體力,但眼見一步一步地,一攤攤小水塘的輪廓逐漸浮現,心裡非常踏實、超級欣慰。

    期間,我見到一群國中生以及幾位國中老師,從頭到尾盡心盡力的默默工作,我不禁好奇,寒假期間,若不是為了升學來飽賺「服務時數」,十幾歲少年郎不是都在補習班,要不然就窩在網上滑滑吧?

    「為了服務時數?沒有啊!我們覺得這個工作好玩、也喜歡自然生態,好朋友就一起報名來參加啦!」一群才開始在變聲的稚嫩少男嘻嘻哈哈地回答。

    「我們才發布訊息,學校的孩子就一批一批的來報名啦!我們當老師的也很感動!」

    我想到自己孩子的學校,若是接到同樣的訊息,若沒有服務時數,有多少孩子願意投入如此辛苦的工作呢?

    當媒體不斷報導個明星國中「建北人數」排名時,我感到非常遺憾,怎麼沒有任何媒體看見眼前這五常國中的師生,如此不計代價,如此不藏私心,真正挽起衣袖、投入真實的學習、為生態投注實在的熱情與努力呢?(媒體朋友看到了快報導啦!)

    這所學校不標榜升學光環,強調與自然共生,企圖從社區擷取學習資源、創造新穎的教案。

    在這個少子化的時代,學校供過於求,不少學校已開始面臨生存的危機,但,眼前這幅師生齊心投入社區營造與生態復育的美好景象,讓我看到一絲生機,嗅到學校發展潛在的新氣象與新出路!

    「看你們老師與孩子這樣一起投入真實的生態工作,讓我想到,其實,都市裡很多學校都可以善用資源,發展自己的特色,創造更多翻轉的學習環境,未來,想要到體制外就學的孩子,或許就不需要『島內移民』了!」有點雞婆的我忍不住建議。

    沒想到老師苦著臉說:
    「哈哈,你好樂觀,我們還擔心,學校特色還沒建立好,像我們這樣不求升學光環的學校就因為學生數愈來愈少,而關門大吉了呢!」

    聽畢,我腦袋一片空白。

    然而,我相信,人在做,天在看,五常國中師生投入的心血,不論是為社區、為學校的生存、為自我的實踐、為學生的成長,在某一個點點火光的寧靜夜晚,火金姑會以盡情的翩翩飛舞來壯大學校的聲勢的!

    志工的工作很辛苦,但著實有趣,只有幾天了,親子快上陣!

    還有時段 [2/28(六) 3/1(日) 3/7(六) 3/8(日)上午9-12時及下午1-4時],

    集合處:榮星花園公園水(榮星花園民權東路入口大字石牆後方)
    快到網頁報名

    https://docs.google.com/…/19x9LsLne2xlEecJQ7rI6Sb-…/viewfo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