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國中國文詞性題目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國中國文詞性題目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國中國文詞性題目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國中國文詞性題目產品中有10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321的網紅凱蒂英文 Learn English with Catty,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分享國中的相關自學資源,供有需要的家長與孩子使用。 最近多注意身體健康,戴口罩勤洗手,盡量待在家,一起做醫護與防疫人員的後盾,撐過疫情 【停課不停學之國中三家出版社資源】(轉) 整理一下國中端的相關資訊,提供參考, 即使沒有停課,平常也可以多使用。 順序按照出版社首字筆畫排列, 若有遺漏或還可以...

國中國文詞性題目 在 小比的讀帳&日常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8-18 20:27:35

《英文怎麼讀?》 會考A++之小比の不專業分享 文:詳細情形 圖:簡述 這次以「單字怎麼背」「文法如何記」 等方向跟大家介紹我的英文讀書方法 🙋🏻‍♀️About 小比國中の英文學習概況: 1.只有背課本的單字 其他沒有再練習 (對的 我連2000單都沒背齊 ʕ•ᴥ•ʔ不是說不背單字也沒關係...

國中國文詞性題目 在 乙烯的讀書帳⌬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2-03 16:10:17

《作文分享》 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兩篇拿A的作文(自己覺得沒有寫的很好,但分數還不錯看)一篇是感性題,題目是「沒有學分的作業」(22/25);另外一篇是理性題,講述理想典範是成見或是智慧(15/21)。 很多人說想看作文,詳情就請見圖片! (因為字數關係就不打出來了) —————建議先看圖片再看以下文...

國中國文詞性題目 在 凡鳥手札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7-11 09:58:51

#凡鳥隨筆其壹佰陸拾 【十年】 前陣子,因為準備考試的緣故,許久未收拾書桌。 趁著昨晚還算閒暇的時間,把堆積如山的資料稍作整理。 拿起一份又一分的資料放進資料夾,意外的瞥見一本略顯陳舊的藍色小本。 仔細一看,原來----那是國中一年級時的作文簿。 信手翻了幾頁,翻著翻著,有些幾近被遺忘的回憶...

  • 國中國文詞性題目 在 凱蒂英文 Learn English with Catty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5-17 15:49:22
    有 28 人按讚

    分享國中的相關自學資源,供有需要的家長與孩子使用。

    最近多注意身體健康,戴口罩勤洗手,盡量待在家,一起做醫護與防疫人員的後盾,撐過疫情

    【停課不停學之國中三家出版社資源】(轉)
    整理一下國中端的相關資訊,提供參考,
    即使沒有停課,平常也可以多使用。
    順序按照出版社首字筆畫排列,
    若有遺漏或還可以補充的資源,請再告訴我。
    【南一】
    防疫專區👉 https://student.oneclass.com.tw/
    提供國中各年級各課次相應教學資源
    南一於防疫期間將提供「臨時共用帳密」給老師登入使用!
    帳號:nani0001j
    密碼:nani0001j
    臨時共用帳密可以使用於南一各項數位功能,包含:
    🔸OneBook智慧電子書➡️教學
    🔸OneBox萬能空間➡️資源下載
    🔸OneLink課室管理平台➡️班級管理與線上課程
    🔸OneGrade閱卷專家➡️對試卷答案與成績管理
    🔸南一教師網登入➡️資源下載
    學習吧南一國中:https://www.learnmode.net/course_library/466
    【康軒】
    🔺教學檔案:跟著康軒一起學習吧
    📌資源網址:http://reurl.cc/9ZKyQa
    提供康軒各科簡報、影片、試卷,
    讓教師可以輕鬆一鍵複製、派發課程。
    🔺線上測驗:師生平台
    📌資源網址:http://reurl.cc/DvVDQ6
    提供教師線上測驗與討論的平台,
    可一鍵派題,立即掌握學生自學狀況。
    🔺自學影音:影音頻道
    📌資源網址:http://reurl.cc/KxaLqq
    豐富多樣、扣課扣圖的學習影片。
    讓孩子在家自學,康軒擔任小助教,
    引導學生預習、複習教材內容。
    🔺好用程式:課文輕鬆聽
    📌資源網址:http://reurl.cc/NX7D86
    康軒首創提供課文朗讀音檔,
    讓學生在家自學,家長可以播放音檔,引導學生學習。
    🔺【康軒數位】數位上線 教學無限
    📌資源網址:https://lihi1.com/N5XDW
    110年數位媒體資源輔助課堂教學
    只需點選內容各科課本封面,
    即可開啟連結,即刻瀏覽🔍
    集結國文、英文、數學、自然、社會內容,
    跨領域的好用數位媒體工具,通通都有🔗
    🔺【康軒數位】康軒測驗平台
    📌資源網址:https://lihi1.com/piJyL
    互動式的測驗,來提升學生學習動機
    【Plickers】康軒一鍵匯題
    【Kahoot!】課堂刺激搶答
    【Quizizz】趣味性的即時互動平台
    【Quizlet】建立英語單詞卡和學習集
    📌Plickers 一鍵輕鬆匯題 影片示範
    https://youtu.be/oZgV-JsWRp0
    📌康軒Kahoot題目平台 影片示範
    https://youtu.be/i9c-f7zL1Lo
    📲跟著康軒不停學 https://lihi1.com/26YCq
    🎬學習吧教學影片 https://lihi1.com/YGxBA
    【翰林】
    ✅翰林防疫不停學網站:https://bit.ly/33MM7wC
    ✅特別釋出翰林雲端學院 TEAMS教學測驗管理系統,老師可申請試用,停課時開放全校使用
    #如何在線上進行教學👇👇👇
    一、備課資料
    A.備課資料官網超齊全:教學、多媒體、學習單、評量 https://hle.com.tw/
    B.使用您習慣的電子書上課:
    1. 桌機版電子書:行動大師2
    https://edisc.hle.com.tw/
    2. web版電子書:行動大師3
    https://edisc3.hle.com.tw
    C.學習吧翰林課程包(國中):
    https://bit.ly/3btayn3
    二、遠距教學軟體
    使用Google Meet(https://meet.google.com/ )
    投播翰林電腦版電子書、WEB版電子書、教學PPT、學習單、多媒體,超簡單、超穩定,教學不中斷!
    三、學生自學
    課前課後預習單、作文學習單,各式各樣的練習,直接提供給學生
    ♦️ 翰林版在家自學包
    國中:https://bit.ly/3v2IqPr
    四、課後立即速測篇
    #翰林雲端速測 https://testbank.hle.com.tw
    ※教學影片:https://bit.ly/3okF7jV
    最容易上手的線上派卷,課後立即確認學習狀況
    學生載具掃碼或輸入測驗編號即可遠距線上施測
    圖片來源:梗圖倉庫

  • 國中國文詞性題目 在 V媽教室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3-16 17:10:14
    有 723 人按讚

    【 V媽碎碎唸 】體制外小孩有競爭力嗎?

    #簽起來注意文末有彩蛋

    每年過年回娘家或出外拜年,隨著孩子越來越大,他們被阿公阿嬤家裡長輩問『啊你考試攏考第幾名?』的頻率就越高,因為正男妮妮的學校從小到大幾乎沒考試也沒排名,學校也不太舉辦比賽(連才藝比賽也沒有),每次只要長輩一問,兩小孩就傻笑的說:『溫馬母災影,溫無咧考試啊』...今年我正式成為一個國中生的阿母,過年回娘家時就被認真努力疼孫的阿嬤碎唸了:『(台語)你當一個老師卻不知道要帶小孩去補習,英文國文數學社會自然那麼多科,連題目都沒寫過、學校還不考試!這樣要怎麼跟別的小孩比、怎麼競爭?!』』今天疼孫力道強大很多,阿嬤應該是想要一棒打醒我吧!

    其實,比起學業競爭力、分數高低,我們家比較在乎孩子的對生命的熱忱、合作力、遇到挫折無聊低潮時的自處、自由、健康、創造、善、美、真、生命本質.....等等好多好多。每次看到孩子們展現熱情、克服低潮又再現明亮眼神的時候,都會很認真的想:到底大人們念茲在茲的競爭力是什麼?我們總是在擔心孩子們的的未來、擔心他沒有競爭力、擔心他以後不能養活自己、擔心他比不上別人......其實孩子的未來將會處於怎樣的環境,我們根本無法想像也無法干預的啊!現在那麼大人都在斜槓了,為什麼競爭力還只專注在單一的分數上、還卡在唯一的價值框架裡呢?

    但,我還是有責任安阿嬤的心,於是我開始跟阿嬤說一個去年年底的“比賽故事”。

    正男跟他的同學,兩個不知天高地厚的七年級生(國一),在2020年10月跑去報名參加了親子天下的「科學玩具自造王」比賽,一開始,我不太看好這兩個”中一”屁孩,在這麼不競爭(可以說幾乎沒有)的環境中長大的兩個孩子,要如何設計出具有競爭性的自製玩具? 加上學校六年級才開始上科學相關課程,這兩枚屁孩的科學知識幾乎是從生活經驗中拆家裏電器、東玩西玩所拼拼湊湊玩出來的,什麼定理定律的名詞也是從生活中沒系統的“好像“聽過....這比賽除了做出玩具以外,還需要錄成影片介紹、還需要面試般地在評審面前說出自己的設計理念?!

    設計玩具過程中,兩個孩子東翻西找出小時候曾經很愛、但現在已經不玩的玩具,拆拆拼拼、敲敲打打、咚咚咚的組裝,竟然也在報名截止日期前被他們用廢棄零件再生出『雷射戰車』作品參賽!沒上過電腦課練習打字的他們,屁顛屁顛的用Siri語音輸入也把一份文件做出來了,交出作品的文件介紹與影片後,兩個孩子又恢復打打球、打打屁的國中生日子,兩台戰車甚至還被拿來追狗、玩障礙賽等做不是戰車該做的事.......就在幾乎忘記這比賽後某天,被通知入圍了,需要在2020年底要做出人生第一份簡報,並且在多位大人評審前面,執行了生平的第一次簡報!

    那天,我們猶如劉姥姥進大觀園般進到會場,會場瀰漫著緊張氣氛,其他組的孩子和指導老師拼命在模擬評審可能的提問、還有練習在時間內如演說般的介紹作品,整個空氣凍結在這空間裡....時間大轉輪終於轉到他們上台,或許這玩具從頭到尾都是自己發想並製作的關係,小子們說起話來有條不紊(對七年級孩子來說),提問的部分也胸有成竹地回答,我自己還蠻感動正男在最後的分享,他細細地描述過程中遇到的挫折,包括想放棄的心情、找不到失敗原因的挫敗無助、時間的壓力(因為每晚8:30,任職睡覺糾察隊的我就會出現)....過程裡太多的負面正面情緒交雜、翻轉又翻轉的心情,當下,我完全懂得正男在投影片的最後,引用一張愛迪生名言的用意:『我沒有失敗,我只是找到一萬種行不通的方法』。

    看著他們用極大的熱忱、明亮的眼神向評審教授老師們分享自製玩具,教授們試玩、提問、再試玩、再提問....這些一來一往的對話,在教授們翻開內裝後,給的一句中肯之語而畫下這次簡報的句點:「哇!超級土炮!厲害!“」 是呀,真的超級土炮!這玩具沒有炫麗的外觀、也沒有飛炫的內裝,這兩個小子用最沒競爭力的方式展現自己對於手作的熱情!用國小生勞作的功力想辦法將這個高級玩具拼湊起來(用訂書針固定剪斷的履帶、用泡棉雙面膠黏好主機板);離開比賽會場,正男緩緩地吐了一口好長好長的氣~開心的說呼終於沒事了!

    日子一天天又這樣過去了,正男有天跟我說:『馬麻,我最近想要用履帶做另外一種玩具,我可以拆了戰車嗎?』當下欣喜他房間雜物又可以少一件之餘,又不太放心地寫信問一下主辦單位,沒想到親子天下告知過幾天會公布得獎名單,請小孩千萬不要拆掉戰車啊!就這樣....讓我們知道,這兩個小子用他們極大有熱情做出的土炮雷射戰車榜上有名了,並且即將要在花開四月初在圓山花博爭豔館參展創客party。這幾天看著他們趕著在下禮拜全班單車騎花東前,好好“修理”即將上場的雷射戰車,很有能量的互相支持討論著,雖然大家都說這是一所沒有競爭力的學校,但孩子一步一步扎實累積豐富的生命禮物,晶亮的眼神有意志力的寫出了超越競爭力的生命力篇章!

    我用評審教授們寫的一段話佐證給阿嬤定心:
    『決選那天,看著孩子們略帶緊張的進場,談起作品卻充滿自信的發光著,評審們無一不被孩子們的熱情打動!遇到問題絕不放棄的精神、即使與夥伴們爭執也要共同完成作品的堅持,在一次又一次的挫折中,問題解決了,孩子們也成長了!在熱切的眼神中,我們看到未來的無限可能。』

    希望這比賽故事能讓擔心憨孫沒競爭力的阿公阿嬤晚上好好睡一覺。
    今年,4/9-4/11 上午09:30~晚上18:00
    在臺北圓山花博爭艷館,
    親子天下創客天團嘉年華Maker Party,有創客始祖、有未來創客大集合
    一起來玩吧:
    https://activity.parenting.com.tw/main/mp2021_about-46

    如果這則Po文的留言數超過200則,處長我就來公佈全程簡報影片喔!
    #簽起來~

    親子天下官方甄選影片集錦,看看大家有沒有看到正男喔:
    https://youtu.be/XwnxrRBiz_s
    ----------------------
    感恩蛋殼上裂縫的存在,因為有裂縫,光才能走進來~歡迎分享、留言互動喔!
    ----------------------
    如果您想每天看到V媽的新Po文,請在我們的專頁右上角按下 "讚"
    ---------------------
    ◆微笑彎板超低特價火熱預購中,今天最後一天:https://vmapreorder.cashier.ecpay.com.tw/
    ◆V媽慢慢刷觸覺教養神器只在這裡:https://vmashopping.cashier.ecpay.com.tw/
    ◆V媽教室line群組,講座團購不漏接:https://line.me/R/ti/p/%40uwr7373l
    ◆V媽福利社(會有隱藏好物開團或是廠商速報):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1068499006858209/
    ◆V媽教室Podcast:https://reurl.cc/Y1jkVx
    ◆V媽教室在IG: https://www.instagram.com/vmaclassroom/

  • 國中國文詞性題目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1-22 14:15:45
    有 4,367 人按讚

    早上看到有人轉PTT,說看輕小說對小孩好不好,然後朋友說這跟讀書習慣有關...總之很多意見。我想講的是別的,那就是從這些人的回應,以及留言與討論中,可以發現什麼?

    嗯,就階級啊 XD

    我下面提的東西,請讀者先記得,全部都是「統計」,不是個案。請不要拿「我家就不是這樣」來講,畢竟再怎樣,扣掉看過的資料,我個人碰到的學生案例就是千個以上,跟我講個案可以打破通則,這個..............

    很長,嫌煩的可以不要看。

    總之,讀書習慣最好什麼時候開始養成?理論上越早越好,從3歲開始都可以,拿童書講給他聽,越早認識注音,可以自己讀注音書最好,認識的字越多,越可以早點看其他書籍。

    我個人的看法是,差不多超過小學中年級,大概10歲以後,很多習慣就會定型。這個時間點不敢說百分百,但看到的跟與學生抬槓的結果,多數有讀書習慣的人,幾乎都是小學低年級前就有看書的習慣。

    或者說,擁有「看長文不會覺得煩的能力」。

    千萬不要以為這很簡單可以練,研習遇過很多小學老師,要學生從看短文到長篇,練習短文(100字)到長文(600字),橫跨3-5年。國中多的是從國一開始練到國三,才有一些成果的。

    唯一可以確定的是,越早越好,各種習慣越晚就越難養成,尤其是透過文字吸收資訊的能力。

    而這些能力,與父母親的行為「高度相關」,所以統計結果可以表現出,學生的成績與父母親的學歷是唯一完全正相關的因素。但這個更深入研究,其實關聯的是「職業」,只是在台灣通常你的學歷與職業有高度相關,在歐美等地區,關聯性相對沒那麼高。

    職業為何有關?嗯,為什麼教師的小孩,成績通常都「不會差」?說頂尖是不見得,但極少見到中小學老師的兒女,成績落到後段班,甚至需要補救教學。更實際的說,教師這個階級的子女,表現表現會比其他職業要好很多很多。

    你不覺得奇怪,是因為你會想像,小孩回家問問題,爸媽就是老師,可以教可以帶,等於免費補習教育。但實際上真是這樣?

    還真的是。XD

    不過把職業放大,公務員子女的表現就也不差,甚至軍官的小孩也不大會,中產白領的...好像也還好。這究竟怎麼回事?

    很簡單,小孩放學後,沒人盯著幾乎可以肯定都在玩,頂多作業寫寫交差(很少),但若父母親在旁邊,盯著培養其讀書習慣,那麼小孩會在各方面會比較優秀。大致上可以把這種對學習、學業有幫助的能力,可以區分為下面三項

    1. 定下心的能力。可以坐在那看文字、知識性的書超過一小時不動,絕大部分沒有訓練過的小孩都做不到,這幾乎都是從小看書看習慣的結果。
    2. 閱讀長文的能力。這跟定心不一樣,寫數學全部都是數字,也可以寫一小時的人,看到國文10分鐘後就躺平的例子不少。重點是,怎樣閱讀超過數百字的文章,還能擷取重點。一樣,沒有從小練,幾乎都做不到。
    3. 表達自己想法的能力。就是像我一樣每次都可以鬼扯幾千字,同樣要訓練,透過寫作可以整理與表達自己的想法,還是沒從小練就不行。

    這邊說的練習,不是只有學校練,而是家長在家耳濡目染的結果,像是爸媽回家都在看書,上網看的都是一堆密密麻麻文字的東西,小孩較會有興趣一起學。而小孩越小,會遇到越多挫折,字看不懂、文章讀不懂、抓不到書本在講什麼,都是常態。而父母親擁有越高的學歷,比例上也較能指點出,家裡寶貝不會在哪,而且有一個最關鍵的因素:

    「耐心」

    多數在台灣拿到高學歷的家長,都歷經十多年痛苦的學習,至少有一定的耐性,比例上可以理解小孩課業苦痛。所以遇到小朋友提出問題,跟勞工家長相比,較願意花時間慢慢解釋清楚,就我在學校的觀察,學生表達家裡的相處狀況,會教功課、解題目、一起讀書的比例,大學以上跟高中職以下的家長,相差幾乎是10倍!!研究所跟大學比,也接近2倍以上。

    為何我們有一種,有錢人好像都可以花錢補習補到好的錯覺?我可以跟你說,真的是錯覺,補習班是在這條學習道路上,幫你上「讀書經驗值buff 10%」的補師,真正讓你擁有超強技能,可以一路打怪到魔王的關鍵,往往是在新手村的「父母」,在你出去前就教了多少。

    一個回到家,爸媽還在工廠沒回來的家庭,與另一個總是會有爸媽其中一人,陪你寫功課的家庭相比,膝蓋想也知道哪一種家庭的表現會較好。

    故為何教師子女在各種白領階級中,又特別有優勢?啊不就廢話,基本上我沒見過,理工科老師的兒子考自然科會不及格,國文科老師的女兒作文都寫不好。偶而見到一個自然科老師的小孩,學校考個70 分,老爸在那煩惱,而這已經是真的天分差到很....的程度(怪上帝吧)。

    哪個老師會放自己家小孩,成績一蹋糊塗卻對他說「孩子您自由吧,爸媽不在乎的。」別鬧了,全台灣為何一兩年會有這種新聞出現一次?就是因為這算「新聞」啊,大哥大姊們,這不是常態。

    即便如此,我也遇過一些學長姐,小孩從小栽培,結果還是考到私立大學,氣死。但氣歸氣,私下聊聊也知道,今天若他父母親不是教師,而是一般的勞工家庭,這種砸下無數金錢心力也才私大中段的素質,會去幹嘛?

    大家都很清楚,十個裡面八個都會變成PTT嘲笑的8+9,而這些小朋友能從這個底層翻身的機率,大概也是十個裡面沒有一個。其他人就是一輩子這樣,在勞工階層一生,多年後說著跟父母親一樣的話,不要自己小孩也那麼辛苦。

    所以,這邊還要提一個更殘酷的事實,幾乎所有頂尖公立國中,附近學區都是中產階級的中上層?

    因為,這些家庭的財務狀況,都完全可以支持,家裡只有一個人工作,另一個在家顧小孩。當一個學生回到家,就有一個高學歷的父母親(通常是媽媽)在家,馬上會幫你規劃寫作業進度、考試進度,不會的問題立刻都能得到解答。這形同你花錢請一個頂大學生全年無休在家家教。

    這跟一個沒有這種待遇的家庭相比,會佔有多大優勢?別再怪補習班了,這些學區的補習班老師都超拚,一堆班主任都在過著隨時胃穿孔的日子。你把同樣的狀況拉去全校第十名考70分的學校看看,附近安親班光是可以把學生押著作業寫完,就是功德一件。

    這引申出的概念就是:只有資源夠多的家庭,才能夠提供長時間的陪伴。真正讓你家小孩可以成長,成為一個有知識跟智慧處理問題的人,最重要的因素叫做:

    「紀律」(原本是秩序,網友表示依照文意紀律較好,特此更正)

    就跟大家都知道,培養良好運動習慣,身體才會好一樣。讀書學習也是,你沒有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訓練出強大的意志力,可以排除其他誘惑,專注在學習上。

    怎麼可能會好?

    #別再拿阿扁當例子了啦
    #100年出現沒幾個的不能當規則
    ======

    講這麼多,我想說的是,為何很多進步左派講教育,會講到讓人吐血。學校老師哪幾個是右派?幾乎都偏向社會主義,不然不會有人自願留下,免費幫弱勢學生做課後補救。每次有一些弱勢學生出狀況,光校內募款,隨便都可以募到幾十萬,這還不包括申請的項目。

    如果學校老師,一點都不進步,充滿保守封建思想,那麼應該是自掃門前雪,怎麼會去管你家小孩死活?我是不否認有這種人,但多數學校教師都不是,其思維都相當接近社會主義。

    因為看多了,不需要書呆子講經,生活經驗遇到的案例就比你田野調查多好幾倍。階級複製在學校是極端血淋淋又殘酷的,像我這種市區到郊區都待過的,更是看到心都要冷,不然無法解決問題。

    提供無限教育資源,大學免學費,這些對資源匱乏的學生來說,其實幫助真的很小很小。免學費這些對誰幫助最大?大概是中產階級的中下層,因為這是錦上添花,可以多一筆錢去補習,或是讓爸媽其中一人,辭職在家顧小孩功課。但對勞工家庭來說,上大學的最大目的是脫離階級複製,讓小孩可以翻到中上層,光這筆免學費,完全不足以打破新手村劣勢。

    很多人會講說大學免學費很棒,但我可以肯定免費幫助極小,為何?我剛剛講了一大串,各位都沒發現?

    念書不要念到呆,美國教育理論在台灣不適用,反倒是透過強迫義務教育,以及幾乎可說全世界最頂尖的教育師資素質(台灣的教師學歷平均極高),公立學校現在要再提升水準,只有小班制跟雇用更多教師。

    美國有些人陷入階級複製的循環,免費上大學恐怕是推手之一,與初衷相差甚遠。我們卻看到不少人拿著美國的案例,想要台灣照辦,簡直瘋狂。

    為何?不管世界何處,想要爬上中產階級,就是要取得一定的專業能力。你砸錢去大學,到底學了什麼?如果沒有學到生活技能,盡是學習各種平權概念、反歧視理想、歷史修正主義的東西,這到底可以促進社會進步什麼?你的目標是小孩進入監督這家公司有沒執行正義的單位?

    「啊這不就是政委」

    別在鬼扯蛋什麼這是反人文科系,你在一家製造業工廠內,強迫安插20%的反歧視監督執行職位,最後會怎樣?這個社會哪種職業比較多,需求比較大,去統計就知道,不需要砌詞詭辯。

    對於藍領勞工,社會最底層的人來說,家庭崩壞恐怕是最先出現的問題,單親、家暴等等的小孩,從小就取得不到我上段說的教育資源,他沒有父母在家教育,細心指導各種學習問題。在比例上,會從這種貧困循環中跳出的,本就是資質極高的少部分,其他多數人就是陷入讀書也讀不好,工作也找不好,負面循環變成父母,繼續單親跟家暴。

    而那些僥倖逃出底層的資賦優異者,其中有一大半更慘,因為他們從小就沒有家庭溫暖,所以導致自己「不相信有家庭溫暖」這種事。多數轉為相信,家庭功能可以透過政府介入取代,「反正自己的經驗就是沒爹沒娘也無所謂」。

    這很糟糕,我們的案例中,會落到這種循環的比例真的很低,多數家庭都有溫暖,溫度或許有所不同,極少見到家長對子女未來漠不關心,大部分只是關心的方式不大相同罷了。而這些人又特別會放大少數的悲哀,為了達到解放所有人的目的,他們採取的手段就是:

    「摧毀既有秩序」

    這真的是在開玩笑,學生畢業後,多數想要的就只是平淡的生活,平淡的幸福。大多數人不要求澎湃的人生,激烈的變化,而你的改變是摧毀一切舊有的組織,選擇政府全方面介入?只因為你覺得幾個個案的幸福必須不計一切代價保障,自己的經歷代表全台灣所有家庭都沒溫暖?

    拿個案來講我們更熟,每年學校多少個案要處理,但有累積到變成通則嗎?就是沒有,所以才是每年零星個案。

    要拯救這些底層奈落的循環,砸錢補貼免費讀大學,或是UBI之類的恐怕是最糟糕的做法。這些人都沒有考慮到社會觀感,處在這種階級的人,非常在意社會眼光,除非你把社會解構到完全原子化,不然不考慮社會連結的提案,肯定失敗。

    以我們的角度來看,教他們取得技術能力,擁有在職場上求生的能力,建築一個平凡的家庭,構築一般的人際關係,對他們來說就是最大的幸福。你不可能每個人都念台大,所有人都當台GG工程師,這永遠不可能。

    結果,你們想複製美國的另一種循環,希望給這些人免費上大學,還有人覺得要塞進去一大堆進步教條給他們?別害人好不好。

    那些都是資源不夠就做不到的,這些身在底層向上爬的努力學生,絕大多數都不會達成咖啡廳菁英的希望,大步邁向進步的一方,而幾乎都會轉頭擁抱傳統,竭力找回他們小時候最欠缺的家庭溫暖。

    然後希望,自己孩子永遠不要失去這些東西。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