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四面楚歌解釋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四面楚歌解釋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四面楚歌解釋產品中有28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萬的網紅鄧明儀,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哥哥……912生日快樂! 【#好文重温】分開也像同渡過……恍若昨天 2003年,是回歸以來,最驚濤駭浪的一年。我們一同經歷了一段曾絶望、悲傷、驚恐的日子,都有著強烈的末世感覺,七萬香港人,無一能「置身事外」。 年初,真多得何志平局長在黃大仙為香港求得一支「凡事不吉」下籤,他竟解籤說:...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0萬的網紅飲食男女,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世情彷彿是一彎變幻莫測的河流, 時而湍急,時而緩慢; 人可似粼粼波光上的一瓣浮萍,載浮載沉,順逆無定? 此瓣隨波逐流冀望奔湧一抹湛藍浩瀚, 彼瓣遭逢逆流不進則退以致苦困一隅, 好些人因此需等待內心的創傷癒合, 愁緒得以梳理,才能重新出發,尋覓心之所往。 儘管時間是良藥,還需「希望」作為藥引方...
四面楚歌解釋 在 XXY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0-08-22 09:03:41
【影評】《魔鬼對決》Deliver us from Evil ★★★★ 拯救我們脫離罪惡 . 早在《魔鬼對決》尚未公佈中文片名以前,「Deliver Us From Evil」這個英文片名就讓我十分好奇片商會怎麼翻譯。 . 這句取自聖經《馬太福音》6:13「And bring us not in...
四面楚歌解釋 在 Myrna曾貓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4-04 11:14:22
第一次高跟鞋單元課 (註解:每堂教完直接拍作品,划算) 感謝蘭兒給我站C位的機會💚 安迪沃荷說:「人人都可成名15分鐘」 希望這個C位不是用掉我38秒的扣打^^ 啊說不緊張是不可能的,畢竟四面楚歌,大家都是舞林高手,我表情透露了一絲靦腆尷尬羞澀我很抱歉沒有 #充滿自信 !!!我會罰寫一百遍(for ...
四面楚歌解釋 在 高松傑(高Sir正能量)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0-05-10 22:26:40
張炳良 香港教育大學研究講座教授、前運輸及房屋局局長: 在回歸以來至為震撼香港的上個星期,我身在海外,但心繫香港,透過媒體及臉書知悉事態的一些發展,感到很痛心。星期六(6月15日)下午回港當天,趕及看到林鄭月娥特首終於宣布無限期押後逃犯條例修例二讀的直播,實際上就是擱置了。但是局面不見得就可這樣...
-
四面楚歌解釋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19-03-09 20:00:12世情彷彿是一彎變幻莫測的河流,
時而湍急,時而緩慢;
人可似粼粼波光上的一瓣浮萍,載浮載沉,順逆無定?
此瓣隨波逐流冀望奔湧一抹湛藍浩瀚,
彼瓣遭逢逆流不進則退以致苦困一隅,
好些人因此需等待內心的創傷癒合,
愁緒得以梳理,才能重新出發,尋覓心之所往。
儘管時間是良藥,還需「希望」作為藥引方能發揮藥效,
不然時光荏苒白白流逝。
生如逆旅,一葦以航。
精神病康復者阿坤坦承曾經患上抑鬱症,坐困愁城的日子難過,多難過,人生卻總要走下去。生命充滿突如其來的邀請,阿坤被問及是否願意轉職至全然陌生的飲食業,經過一番猶豫與掙扎,他毅然踏出「愁城」當上香城茶室的一員「樓面」。想不到,這是其人生轉捩點,頃刻的轉變,便取決於當初有否勇氣昂然踏出的第一步。
穿梭時光隧道
「香城茶室」凝結了90年代的香港光景,懷舊的氛圍糅合藝術的氣息,入內進餐恍如穿梭時光隧道回到昔日;想不到,透過味蕾亦可深深細味歷史情懷,回味屬於香港人共同的集體回憶。世事諸多巧合,無獨有偶,其所在地竟與「歷史」息息相關,茶室恰巧位處尖沙咀『香港歷史博物館』一樓。
別錯過香城茶室門前的一個綠色的復古茶檔,如實地呈現了昔日街頭茶檔的舊貌,橫匾招牌上中間寫着「香城」,左右兩側亮着醒目的紅字「咖啡」、「紅茶」、「冰花」、「燉蛋」,幽幽地散發着沉澱於歷史的美食香氣。茶室以裝潢、家具等重現了昔日香港懷舊冰室及茶居的情境,白格啡線地板、深綠色的窗格子昔日街道的壁畫,還同時用上舊式屏風、黑白電視及留聲機等作裝飾,坐在中式傳統的棕色鏤紋長木椅卡座,抬頭看到懸掛着空蕩蕩的圓雀籠,沒有黃鶯、畫眉在吱吱啾啾詠唱都不愁寂寞,因為這兒彌漫濃濃的人情味,夥計之間猶如「大家庭」一般守望相助,互相理解及包容。
憂心忡忡不願轉變
普遍而言,社會公眾遇到精神病康復者,多退避三舍,主因離不開理解及認知不足,多一番同理心,便可為他們帶來多一點喘息的空間。阿坤不諱言:「其實,我是一名精神病康復者,那時醫生判斷我是抑鬱症,思維上沒有問題,但情緒上會波動,思考變得負面,有時突然會哭,我在家中休養了一年,是否過正常生活?這些因素也會影響病情,出外工作比較有動力。」走出「安全區」來,對於一般人需要勇氣,對於抑鬱症患者更猶如攀登峻嶺,九牛二虎之力才可跨越心理的障礙,阿坤分享:「人生有很多條路,有些人幸運一點,快點得到想要的東西,但我走的路比較長,方能到達到目標,但我最後也可以得到些甚麼。」
阿坤最初並非出身於飲食行業,而是在工場工作,工作環境有着天壤之別,當時社企鼓勵他嘗試到社企餐廳工作,他千頭萬緒都是憂慮,因此百般不願轉換工作環境,「社企說我做得不錯,不如試試出來社企餐廳工作,鼓勵我出去做。當時我不願意的。」最終,阿坤仍是踏入了「香城茶室」,甫進來就做樓面工作,惟有積極投入餐飲的行業,接受做餐飲的形形色色訓練,一切都是從零開始學習。
鬱結如蟒蛇緊纏內心
抑鬱症患者常覺得自己不被理解,感受及想法沒人明瞭,說不出的鬱結如蟒蛇緊纏着內心,莫名的負面情緒四方八面襲來,患者不免感到四面楚歌的無助感。身為「過來人」的阿坤非常明白這些痛苦,他分享:「那時,覺得很多人不理解我,我會覺得十分孤單。我當時的思想確是這樣,覺得他們不明白我。」在茶室工作了四個年頭的阿坤,經歷了數載春去冬來夏末秋至,自然與茶室培養了濃厚的感情,然而這種情感不單單是工作領域的歸屬感,更是觸動心弦的感受,他形容自己猶如與茶室一同成長,「最開心的事情,大家都是康復者,大家亦明白大家,猶如一個大家庭。在這裏工作比在工場工作確是有很大改變,說話多了,自信強了。」
得以發揮所長的工作環境
茶室經理Cindy指出:「香城茶室成立了四年,是一家社企形式的餐廳,智障的同事,殘疾的同事,也有精神病康復者。以我認識的人而言,他們對精神病康復者都較敏感會害怕及避開,然而,茶室是一個理想的工作場所讓他們重拾自信與外界接軌。」以自負盈虧方式營運的茶室為殘疾人士提供就業及在職培訓機會,對於他們而言,更是一個理想的平台,既可學習職業技能,亦可多接觸社群與人溝通;對於社會而言,殘疾人士能夠自力更生,減輕了社會的負擔,達成「雙贏」的局面。
茶室用自助購票形式,點餐付費的程序由客人自理,大大減輕員工的工作壓力及「出錯」機會。未曾與殘疾人士共事的Cindy,來到茶室抱持開放態度接受精神病康復者。工作了好些時日,她認為殘疾人士的工作能力如一般人無異,只是比較緩慢,以及需要多加提醒。剛來到這裏的新員工,由淺入深從簡單的工序開始逐步學習,首先學懂如何收拾餐桌及送餐,如何去處理碗碟等。如有機會,便會將其安排於水吧工作,做飲品及三文治等食物,例如港式奶茶、沙嗲牛肉通粉、配奶油脆豬及餐肉蛋。
Cindy對於員工的工作表現讚不絕口,「他們達到某水平能獨立處理食物,製作過程十分認真,做事很有心機,工作表現不錯。工作或生活總有不如意的時候,經常叫他們放開一點,說易行難,不是在旁邊說兩句就解決到,花多點心思及時間,真正去關心。犯錯了,要跟他們解釋不要緊,下次不再犯就好了,多了解他們,最主要是聆聽。」
相處之道以誠相待
除了新手員工從頭學起,Cindy亦要一邊工作一邊學習,因為她以前沒有與精神病康復者等殘疾人士相處的經驗,惟有在工作中慢慢摸索與他們共事合作的模式,人與人相處之道終究都是以誠相待,她說:「他們很單純及直接,要求並不多,你只要用心對待他們,關心他們,他們絕對接收得到。」
工作與生活難以分割,透過工作賺取金錢以維持生計,薪金愈高是否與理想工作畫上等號?Cindy現時在茶室的薪金,相比過往的工作為低,她沒有着眼於金錢的多寡來衡量工作的理想程度,她絲毫沒有後悔當初的選擇,更堅決認為是絕對值得。金錢以外還有其他值得珍視的東西,愈重要的東西愈要用心才看得見,Cindy與員工用心相處,發現了總能夠從他們身上學習到一些東西,深切體會到「三人行必有我師」的哲理,更懂得放下執着,以另一個視角待人接物,「看見他們在如此逆境下,那麼努力去投入社會,自己也沒有那麼執着,所有事情放開一點,我覺得自己十分幸福。」幸福,從來不在遙遠邊際,而是一直植根於心田深處。
香城茶室
地址:香港九龍尖沙咀漆咸道南100號「香港歷史博物館」1/F
電話:2412 3155
營業時間:星期一至五10am-6pm,星期六日及公眾假期10am-7pm,逢星期二休息
詳情: http://bit.ly/2NEEGPa
採訪:文朗琛
攝影:謝本華
========================================
新店食評,名家食譜,一App睇晒!
立即免費下載飲食男女App: http://onelink.to/etwapp
即like《飲食男女》Facebook:http://www.facebook.com/eatandtravel
飲食男女網站:http://etw.hk
即刻Follow我哋Instagram,睇更多靚片靚相!
http://goo.gl/KwjNOE (@eat_travel_weekly)
四面楚歌解釋 在 鄧明儀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哥哥……912生日快樂!
【#好文重温】分開也像同渡過……恍若昨天
2003年,是回歸以來,最驚濤駭浪的一年。我們一同經歷了一段曾絶望、悲傷、驚恐的日子,都有著強烈的末世感覺,七萬香港人,無一能「置身事外」。
年初,真多得何志平局長在黃大仙為香港求得一支「凡事不吉」下籤,他竟解籤說:「這代表香港已經去到谷底,唔可以再衰。」結果,我們以為去到谷底,卻再來一個沙士。
二月份,沙士爆發,老懵董表現出一副「為大局出發」的「沉痛」樣子,說:「一個人都唔可以俾佢死」、「死一個都太多」,偏偏,在他的領導下,每天傳來死訊,讓不少人失去至親,單單是淘大E,已經有三百多人感染,四十二人死亡。我們像驚弓之鳥,瘋狂地搶購口罩及漂白水,全城的食肆生意急跌,陷入白色恐慌之中。董太還怕嚇你唔死,全副「鹹蛋超人」武裝到牛頭角下邨送清潔用品,以老懵董的口吻勸導老人家:「千祈,千祈,千祈,洗手,洗手,洗手。」懵太造形成了國際笑柄。
4月1日愚人節,天陰雨濛,張國榮留下遺書:「我一生沒做壞事,為何這樣?」在文華酒店跳樓自殺。人,說走便走,化作煙塵。他的死訊,像一根尖細的繡花針,尖利地刺著我們的心,多少人香港人像我當時,胸中一緊,眼眶瞬間潮紅,一直紅到鼻尖,淚水便衝上來,我們為哥哥而哭,也為雪上加霜的香港而哭。
可幸,在大時代,真愛才出現。原來,愛真的可以不分彼此,不劃分空間,醫院裡多少醫護人員不分晝夜與病人並肩抗疫。最後,醫管局總監何兆偉、新界東聯網總監馮康等三百多位醫護人員感染,當中的劉永佳、謝婉雯、鄧香文、王庚娣、劉錦蓉、張鍚惠、鄭夏恩相繼去世,而被稱為「香港女兒」的謝婉雯醫生,其捨己救人而無懼走上「黃泉路」的故事,令人婉惜,令人感動。
我們怨恨,香港有這樣一個董家班的政府;我們遺憾,對身邊人愛得太遲;我們痛失,張國榮與三百多個香港人。人間哀歌奏足整整一百天,幾翻折騰,5月24日,終於等到零感染的一天,我們暫且可以鬆一口氣。悲喜交雜。
正如梁錦松引用狄更斯的名句:「這是最好的時候,這是最壞的時候」,香港四面楚歌:經濟不明朗、香港遊客減少七成、失業率創8點7新高、政府七百億赤字、世紀疫症、管治的失當…噩夢連著噩夢,再加上高官一竹籮的金句–
葉劉淑儀:「我覺得反對既陣營,可能佢哋為咗反對而反對啦。」(1月24日,保安局前局長為二十三條解畫)
楊永強說:「啲錢喺邊度嚟?喺天跌落嚟?喺樹生架?」(2月24日,楊永強在立法會解釋多項醫療新收費時發火)
梁錦松:「有咁耐風流,有咁耐折墮。」(3月6日,梁錦松在發表財政預算案翌日在電台訪問上說),之後梁被揭發偷步買車,市民回應說:「你就風流,市民就折墮。」
董建華說:「咁膚淺」、「你唱衰香港,你繼續唱衰啦」、「你哋要與時並進,因為時代係變咗,如果你唔擁抱新既時代,時代會放棄你」。 (董建華在5月15日特首答問大會怒斥民主派)。
日積月累,香港巿民自心底對政府的不滿,終於在7月1日決堤爆發。這天,氣溫攝氏33度,總理溫家寶千里迢迢來到金紫荊廣場為香港人打氣的同時,五十萬人收集所有的怨氣,緊緊依靠著一起上街,大叫「不要董建華」、「董建華下台」、「高官下台」,「反對二十三條」、「還政於民」、「加快普選」等等的口號,律師、醫生、藝人等各中產階層,史無前例上街,從白晝走到黑夜。患難見真情。七十萬人的腳骨力與汗水,迫得二十三條泡湯,也迫得葉劉及梁錦松辭職,成為高官問責制以來,首批下台的高官。
12月30日,是無法言喻的悲傷。與哥哥一直陪著我們成長的一代天后梅艷芳,因子宫癌病逝,結束了如花般燦爛的人生,享年四十歲。「每段美好的片段,腦海一再閃現…」- 梅艷芳、張國榮《緣份》。「留下,只有思念…」 - 梅艷芳《似水流年》2003年,充滿傷逝的愁雲!
節錄自~鄧明儀《回歸.十年.人事》
四面楚歌解釋 在 鄧明儀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哥哥……912生日快樂!
【#好文重温】分開也像同渡過……恍若昨天
2003年,是回歸以來,最驚濤駭浪的一年。我們一同經歷了一段曾絶望、悲傷、驚恐的日子,都有著強烈的末世感覺,七萬香港人,無一能「置身事外」。
年初,真多得何志平局長在黃大仙為香港求得一支「凡事不吉」下籤,他竟解籤說:「這代表香港已經去到谷底,唔可以再衰。」結果,我們以為去到谷底,卻再來一個沙士。
二月份,沙士爆發,老懵董表現出一副「為大局出發」的「沉痛」樣子,說:「一個人都唔可以俾佢死」、「死一個都太多」,偏偏,在他的領導下,每天傳來死訊,讓不少人失去至親,單單是淘大E,已經有三百多人感染,四十二人死亡。我們像驚弓之鳥,瘋狂地搶購口罩及漂白水,全城的食肆生意急跌,陷入白色恐慌之中。董太還怕嚇你唔死,全副「鹹蛋超人」武裝到牛頭角下邨送清潔用品,以老懵董的口吻勸導老人家:「千祈,千祈,千祈,洗手,洗手,洗手。」懵太造形成了國際笑柄。
4月1日愚人節,天陰雨濛,張國榮留下遺書:「我一生沒做壞事,為何這樣?」在文華酒店跳樓自殺。人,說走便走,化作煙塵。他的死訊,像一根尖細的繡花針,尖利地刺著我們的心,多少人香港人像我當時,胸中一緊,眼眶瞬間潮紅,一直紅到鼻尖,淚水便衝上來,我們為哥哥而哭,也為雪上加霜的香港而哭。
可幸,在大時代,真愛才出現。原來,愛真的可以不分彼此,不劃分空間,醫院裡多少醫護人員不分晝夜與病人並肩抗疫。最後,醫管局總監何兆偉、新界東聯網總監馮康等三百多位醫護人員感染,當中的劉永佳、謝婉雯、鄧香文、王庚娣、劉錦蓉、張鍚惠、鄭夏恩相繼去世,而被稱為「香港女兒」的謝婉雯醫生,其捨己救人而無懼走上「黃泉路」的故事,令人婉惜,令人感動。
我們怨恨,香港有這樣一個董家班的政府;我們遺憾,對身邊人愛得太遲;我們痛失,張國榮與三百多個香港人。人間哀歌奏足整整一百天,幾翻折騰,5月24日,終於等到零感染的一天,我們暫且可以鬆一口氣。悲喜交雜。
正如梁錦松引用狄更斯的名句:「這是最好的時候,這是最壞的時候」,香港四面楚歌:經濟不明朗、香港遊客減少七成、失業率創8點7新高、政府七百億赤字、世紀疫症、管治的失當…噩夢連著噩夢,再加上高官一竹籮的金句–
葉劉淑儀:「我覺得反對既陣營,可能佢哋為咗反對而反對啦。」(1月24日,保安局前局長為二十三條解畫)
楊永強說:「啲錢喺邊度嚟?喺天跌落嚟?喺樹生架?」(2月24日,楊永強在立法會解釋多項醫療新收費時發火)
梁錦松:「有咁耐風流,有咁耐折墮。」(3月6日,梁錦松在發表財政預算案翌日在電台訪問上說),之後梁被揭發偷步買車,市民回應說:「你就風流,市民就折墮。」
董建華說:「咁膚淺」、「你唱衰香港,你繼續唱衰啦」、「你哋要與時並進,因為時代係變咗,如果你唔擁抱新既時代,時代會放棄你」。 (董建華在5月15日特首答問大會怒斥民主派)。
日積月累,香港巿民自心底對政府的不滿,終於在7月1日決堤爆發。這天,氣溫攝氏33度,總理溫家寶千里迢迢來到金紫荊廣場為香港人打氣的同時,五十萬人收集所有的怨氣,緊緊依靠著一起上街,大叫「不要董建華」、「董建華下台」、「高官下台」,「反對二十三條」、「還政於民」、「加快普選」等等的口號,律師、醫生、藝人等各中產階層,史無前例上街,從白晝走到黑夜。患難見真情。七十萬人的腳骨力與汗水,迫得二十三條泡湯,也迫得葉劉及梁錦松辭職,成為高官問責制以來,首批下台的高官。
12月30日,是無法言喻的悲傷。與哥哥一直陪著我們成長的一代天后梅艷芳,因子宫癌病逝,結束了如花般燦爛的人生,享年四十歲。「每段美好的片段,腦海一再閃現…」- 梅艷芳、張國榮《緣份》。「留下,只有思念…」 - 梅艷芳《似水流年》2003年,充滿傷逝的愁雲!
節錄自~鄧明儀《回歸.十年.人事》
四面楚歌解釋 在 XXY 視覺動物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影評】《魔鬼對決》Deliver us from Evil | ★★★★
拯救我們脫離罪惡
.
早在《魔鬼對決》尚未公佈中文片名以前,「Deliver Us From Evil」這個英文片名就讓我十分好奇片商會怎麼翻譯。
.
這句取自聖經《馬太福音》6:13「And bring us not into temptation, but deliver us from the evil one.」意思是「不要讓我們深陷試探,拯救我們脫離罪惡」;Deliver,可以是「不負所托」,也可以同時解釋為「拯救」,而並非只是侷限於我們所熟知的「運送」之意。電影的故事主軸,也圍繞在嘗試擺脫過往,可望獲得心靈上的救贖,洗淨自己的罪惡感上;看得出如此取名所隱含的宗教育意,十分有韻味。
.
《魔鬼對決》的故事,描述一位身心俱疲的特務殺手「仁南」,在完成上級指派暗殺日本黑幫老大是枝的最後任務後,打算退休到巴拿馬與世無爭地過完一生,豈料在此同時意外得知自己可能有血緣關係的女兒,在泰國被綁架而失蹤;他隻身前往泰國進行調查,卻又遭到是枝的弟弟「雷」尋線追殺。四面楚歌,身處異鄉,又必須面對正義不彰的仁南,必須殺出一條生存血路,用自己的方式保護自己所愛的一切。
.
劇情架構乍看之下有著過去好萊塢黑色電影,或是典型殺手故事的即視感;在融入大量的動作元素後,《魔鬼對決》卻讓我想起近期在NETFLIX播出的《驚天救援》(特別是東南亞那種黃沙灰灰舊舊的顆粒畫面)場景;而劇本的目標明確,劇情收斂,鎖定在「解救人質」上,也逐漸帶領觀眾進入電影設定的世界觀之中,體會主角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無奈與壓迫感。換句話說,《魔鬼對決》的故事、角色、事件鋪陳皆簡單明確,節奏掌握得宜,讓我們對於劇中角色有所共鳴和認同,進而看到故事所想傳達有關「信仰」和「愛 / 奉獻」的主題。
.
為了「愛」,我們能夠不顧一切地自我犧牲,毫無理由也非常不理性;但當我們堅定一個生存目標,勇敢朝著目標邁進,這不正是生命的意義嗎?我們能夠看到電影開頭的仁南,縱使身手矯健,完成暗殺任務毫不費工,但對比到傷痕累累、心靈有所寄託的紮實感;這個角色的心境變化,顯而易見且令人感動。
.
當然,《魔鬼對決》在動作設計也十分驚人,呈現衝突場面上的張力感,再再展現了韓國電影工業的成熟實力,以及對藝術創作者對細節的態度,成功地為韓國電影在「類型電影」的領域上再添一筆精彩作品,開出了一條屬於韓國特色的路;毫無冷場的編排,同時又能夠刻劃角色的深度,不得不佩服編劇的細膩與用心。
.
而除了男主角仁南之外,我相當喜愛片中特別穿插了一位在精通泰語的韓國變性舞孃,能夠適時加入笑料,同時也能夠與男主角產生強烈對比,最後甚至傳承意志,將「愛 / 奉獻」能夠延續,我想這正是這部片「拯救我們脫離罪惡」的核心價值吧!
.
每個人都有陰影、都有不為人知的過往;而那些在基層打滾的人們,也都各自有不同的故事;而我們又怎麼能夠忍心去忽略他們呢?或許可憐之人必有可悲之處,也或許這個社會本來就是資源有限,需要淘汰被規則淘汰的人們;但人和動物之間的差異,我想應該就是在不知道什麼時候做出感性面的抉擇,並且向傻子一樣不惜一切代價,甚至視自己的生命也在所不惜去守護、去拼命才是。
.
《魔鬼對決》要戰勝的並非是拿著刀槍襲來的敵人,而是對抗自己的心魔,讓自己變成更美好的人;我想,電影想表達的是「正面迎戰」「不畏恐懼」,在是人之所以為人,最難能可貴之處。
.
最後也不得不說,黃晸玟過去在《軍艦島》裡的形象讓我在觀賞本片前期有些不習慣;再加上李政宰過去演出不少正面角色,在本片中飾演大反派逞兇鬥狠,實在是讓人驚豔且新鮮。兩人之間的對手戲十分搶眼,雙方的衝突從醞釀到正面交鋒的過程也讓人看得十分過癮;推薦給喜愛動作電影的朋友,《魔鬼對決》真的足以讓人對韓國電影工業實力佩服地心服口服。
.
.
《魔鬼對決》Deliver us from Evil
台灣上映日期:2020-08-12
采昌國際多媒體
.
.
.
#魔鬼對決 #deliverusfromevil #韓國 #電影 #影評 #黃晸玟 #李政宰 #movie #review #filmcritics
#XX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