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旅遊備藥:奶爸Dr.現場真實版
暑假要到了,很多家長會帶孩子一家大小出門。出遊就開開心心地玩,出門在外,要準備一些什麼樣的醫療藥品預防萬一呢?
#止咳藥:
要注意某些止咳藥不適合兒童使用,請詢問您的兒科醫師
#抗組織胺:
過敏、鼻水。有時候飯店的床或者地毯有過敏原,可能會有過敏的反應,以防...
兒童旅遊備藥:奶爸Dr.現場真實版
暑假要到了,很多家長會帶孩子一家大小出門。出遊就開開心心地玩,出門在外,要準備一些什麼樣的醫療藥品預防萬一呢?
#止咳藥:
要注意某些止咳藥不適合兒童使用,請詢問您的兒科醫師
#抗組織胺:
過敏、鼻水。有時候飯店的床或者地毯有過敏原,可能會有過敏的反應,以防不時之需。
#消毒液:
會帶在背包當中,拿來噴孩子會接觸到的物品、例如:餐桌、椅子⋯等
#防蚊液:
奶爸Dr.會習慣使用派卡瑞丁的防蚊液,因為不用在意濃度、年齡,有安全。如果您也是在七月份去亞洲國家,大部分都還是會有蚊子的問題。建議大家要使用防蚊液。
#欣流:
本對於過敏、氣喘的保養藥
我兩個小朋友都有在使用。敬請記得要放在小朋友拿不到的地方,以防偷吃。因為奶爸就曾經遇過小朋友,趁著媽媽不注意的時候連續吃了五顆,把那一位媽媽嚇死了
#皰疹藥膏:
可能很多人覺得很奇怪,為什麼要帶皰疹藥膏?
旅行固然是放鬆的途徑,但旅行其實是一個很大的壓力,尤其是要負責扛行李、導航、翻譯、顧小朋友、趕行程、想景點……你說壓力大不大?壓力大的時候、免疫系統降低,嘴角就容易長單純性皰疹所以這一個藥膏,是給「苦命的父母」使用的,不是給孩子使用的。亂入一下
#類固醇
不要看到類固醇,大家就否定它排擠它,類固醇在適當的時候,是救命的方法,在遇到急性過敏的時候,可以使用類固醇。或者急性食物嚴重過敏、蕁麻疹,使用抗組織胺壓不下來的狀況下,也可以使用。
#腹瀉藥:
傳統成人的腹瀉藥,是不適合在兒童使用的,以往兒童使用的止瀉藥(Kao pectin, smecta),效果很有限。如果搭配大量的益生菌,的確是可以縮短病程。近年來有發展出一些新藥,例如:hydrasec. 奶爸的小女兒曾經在出遊時遇過腸胃炎,從此以後就一定會記得帶這包。(處理:吃藥屬於比較新的藥,大部分醫療院所都是以自費的形式開立)
#止吐藥:
有兩種的形式:口服或者肛門栓劑
各位父母不要看到是「肛門栓劑」就害怕或是以為他是洪水猛獸,各位想想看:如果孩子已經吐到唏哩嘩啦,他還有辦法用嘴巴吃藥嗎?會不會有把藥物吐出來?喝水也吐、吃藥也吐、沒有吃的狀況下也一直嘔吐,這時候就只好從肛門塞進去,借助直腸充沛的血管分布,迅速吸收。先緊急處理,再往下一步
#化痰及支氣管擴張劑:原因跟上面的欣流一樣,就不多說了。
#退燒、止痛藥:
出門在外,父母最擔心的就是,孩子上1秒都好好的,卻突然間無預警地發燒。
「怎麼會這樣?為什麼會發燒?怎麼辦?」
退燒藥有另外一個功能,就是止痛。喉嚨龍、頭痛,shopping 走太累的筋骨酸痛,都可以使用。
#外用藥膏:
我通常會帶兩種,一種是止癢/蚊蟲咬傷,另外一種會帶消炎藥膏。萬一有一些簡單的皮膚外傷,可以先處理。或者被蚊蟲咬傷,也可以止癢。
#益生菌:
益生菌帶去的目的,有兩個,一個是平常保養使用,另外一個用法是:萬一遇到急性腸胃炎的時候,可以舒緩症狀,縮短病程。
由於奶爸Dr.本身是有點龜毛的醫療人員,除了有職業病(連聽診器都會放在行李箱)
奶爸Dr.本身和兩個女兒都有過敏體質、支氣管不太好(奶爸Dr.有嚴重的妻管嚴),所以才會帶以上的用藥,並不代表所有家長都應該仿效一模一樣的清單,這些只是一個參考。
如果您對當地非常了解,有預先購買醫療旅遊保險,時間也很充足,當地的語言也沒問題的話,當然也不用大費周章準備這些瑣碎的事情。
#劑量要吃多少_請洽詢您的兒科醫師—因為他/她最了解您孩子的狀況
#這些只是奶爸自己的例子_並不適合每一個人不同狀況_請洽詢您的醫師
嘴角皰疹原因 在 龍龍媽媽Tiffany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汗皰疹看過來
#富貴手看過來
#超級修護聖品團購
📍團購期間:3/8~3/16
📍優惠網址:https://p3.groupbuyforms.tw/dgqfv
📍早鳥優惠:開團後24小時內下單加送法國貝貝千葉玫瑰旅行包
📍優惠好禮:只要下單不限金額加送20ml法國貝貝愛家系列潤膚乳
🎯照片裡有Before & After的照片喔!
這是我第一次團購修護類產品,但是卻不是我代理的法國貝貝!不過只要是好用的、是大家需要的,是不是我的品牌那又怎樣?!
很多人都知道我的手經常被 #汗皰疹 困擾,在遇到這個產品前,我的手纏滿透氣膠布是常有的事,因為很痛,每一次洗手和碰到,都是椎心刺骨的痛。😖 😖 😖
汗皰疹雖然有個汗字,但其實跟流汗沒關係,這是免疫力低下所產生的問題。當身體疲累、免疫力差時,躲在身體裡的皰疹病毒就容易蠢蠢欲動,逮到機會就衝到皮膚表面來作亂。
以我來說,我最容易長汗皰疹的地方就是手指縫和嘴唇邊,長在唇邊的不太會癢,但是會很痛,而且很醜。我聽說還有人是長在腳趾縫的,那癢起來真是要發瘋了吧,開會或走路到一半時腳趾縫癢這要怎麼抓啊,而且腳每天悶在鞋子裡不透氣更是難好。
說到身體疲累和免疫力低下外加無止盡的家事和洗不完的東西,我覺得所有婦女們都免不了這個問題。即便我家有洗碗機,但碗還是要先用手沖洗過,而且還是要洗菜切菜洗水果切水果,手上有汗皰疹的時候不碰清潔劑不碰水這是不可能的事。
到底有多痛?請想像你的手上佈滿了裂傷、皮膚表面有一個個破口小洞,傷口碰到水碰到清潔劑有多痛這就不必說了,嚴重的時候就連不去碰它,整隻手都會腫痛難忍。😭
每次發作時我需要深呼吸的時刻,就是切水果的時候。很多水果因為有酵素,像是木瓜、鳳梨,當手上滿是汗皰疹傷口時,遇到這種水果那真是邊切邊崩潰。龍龍愛吃木瓜,我公公愛吃鳳梨,多少次我都是忍著痛癢硬切給他們吃,切好後我整隻手必須泡在冰水裡20分鐘以上才能稍微舒緩。
我曾經晚上睡覺整隻手癢到寧可抓破然後變成痛,最後半夜起來把手泡在加了冰塊的冰水裡。暫時舒緩了,但是離開冰水後,手變得更乾,然後所有乾癢痛又回來了,就這樣一直不停惡性循環。
我做過最變態的事就是在切完水果後因為痛癢難耐,於是直接拿刀背刮我的手掌,刮到都破皮之後再擦上白花油,用最刺激的方式來幫自己止癢。我終於明白什麼叫做在傷口上灑鹽,痛死了之後就沒感覺了。但這一招請千萬不要學,那只會讓傷口爛得更嚴重。
為什麼不帶手套做這些事?因為手悶在洗碗手套裡下場跟直接碰水基本上一樣慘。當傷口已經出現了,手套可以幫助隔絕外界刺激,但是還是痛還是癢,這點完全不會改善,手套拿掉後被悶住的手反而更是痛癢,如果被悶到流汗了那就更慘。
法國貝貝所有修護類產品我都試過,乳木果油、酪梨潤膚油、嬰幼兒潤膚油、嬰幼兒修護霜、愛家潤膚乳,他們都是我試過對修護有很大幫助的產品,但是他們都是屬於傷口癒合後用來修護乾燥及受傷肌膚時所用的產品,它們對於發作當下的癢、痛、破實在幫助不大,能夠 #馬上緩解疼痛 #把破口封住 #把傷口隔絕 ,我試過太多產品,只有今天要開團的 「安膚霜」做得到!
會認識這個產品,是有一天我的姊妹實在看不下去了,他直接打電話對我大喊:「你的手爛成這樣是怎樣啦?我光看都痛死了,你現在帶著你們家法國貝貝乳木果油出來找我,我拿東西給你擦!」
那時是我兩隻手都爛的最嚴重的時候,已經到我不碰水、手指光動(打電腦)都會痛;姊妹把我兩隻手都敷上厚厚一層「安膚霜」,擦上去之後兩隻手跟打石膏一樣,但是我感受到立即的疼痛緩解,因為它有一點冰冰涼涼的,厚厚的一層馬上把手上的傷口都封住了,這時再塗上一層法國貝貝的乳木果油,然後用手套(超市有賣的塑膠袋手套)把手套起來,就這樣靜置1個小時。
過1個小時把手上的產品洗掉,我手上的脫皮和乾裂幾乎是立刻好轉,幾個小時後我手上的紅腫疼痛完全消失。接下來我持續塗薄薄一層安膚霜在手上有洞和裂開的地方,一方面隔絕水和觸碰傷口刺激,一方面它緩解皮膚痛癢非常快速,我馬上就愛上這個產品。
經過半年的試用,我現在家裡公司都擺一罐,我還自己分裝成小罐的隨身攜帶,只要遇到皮膚裂開或紅腫發炎,隨時擦隨時舒緩。
安膚霜原本是用在小嬰兒長尿布疹修護屁屁的,所以它裡面有大量的修護成分,對於皮膚龜裂和濕疹肌膚特別有效。
上禮拜我去照腸胃鏡,一個早上喝清腸水拉了8次肚子;因為有做麻醉所以我全程沒什麼感覺,但是因為不停地拉肚子,回家後覺得屁股很痛感覺肛門都快裂開了,我也是塗上一層安膚霜,馬上就不痛了。
我覺得安膚霜有個很特別的的地方就是 #隔絕 ,原本裂開痛得要死的傷口擦上它後,原本的傷口似乎就與外界無關了,完整的將皮膚上的小洞與刺激隔絕。
不只是汗皰疹,像是平常 #手被紙割傷 #抓破皮 #青春痘擠破 #口角炎 #嘴角裂開 #皮膚摳破 等等,而它本來就是用來修護小寶寶尿布疹濕疹的神器,所以不只大人可以用,寶寶當然也可以用喔。(蠶豆症寶寶請在醫師指示下使用)
請特別注意,安膚霜不是藥,不能殺菌不會治療,但是它的超強天然修護成分可以快速緩解問題肌膚。這也是我居家必備隨身攜帶的原因。如果遇到開放性的傷口或嚴重的皮膚炎症,基於感染及安全問題,還是要給醫生看過和配合醫生的指示治療,不要自己隨便決定該怎麼照顧傷口喔。
#安膚霜快速隔絕及舒緩
#乳木果油深層滋養保濕
這兩個是我覺得最好的組合,選在今天婦女節開團,而且這次只要有下單,不限金額都再加送兩條20ml法國貝貝愛家系列潤膚乳,讓大家隨身攜帶當護手乳,開團後24小時內下單更有早鳥禮 (千葉玫瑰保養旅行包)!希望為大家的生活中多帶來一些好東西,讓我們的生活品質更好。大家加油!
❤️❤️❤️ 愛的奇蹟安膚霜 ❤️❤️❤️
🌱甘油
甘油是能調理皮膚並保濕的成份。甘油等保濕劑能使皮膚保持濕潤。,而幫助皮膚維持足夠的濕潤度,讓皮膚維持柔軟與光滑的外觀。
🌱柳蘭花/葉/莖萃取物
柳蘭萃取物含有天然的單寧酸與類黃酮等酚類複合物,另外也含有高效的大環丹寧成分(Oenothein B)。這些植物性複合物有抗老化等特性,能夠幫助舒緩並調理肌膚,幫助肌膚維持柔軟與光滑的外觀和觸感。
🌱維生素原B5
維生素原B5與維生素B5相似。在化妝品成分中被歸類為皮膚的保濕調理成份,能夠潤滑皮膚表面,讓皮膚有柔軟和光滑的外觀。維生素原B5有舒緩的特性,幫助皮膚維持濕潤。
🌱尿囊素
尿囊素有潤膚的特性,能幫助保護並舒緩皮膚,讓皮膚感覺更柔嫩光滑。
🌱蘆薈葉汁
蘆薈中含有的酵素、胺基酸、維生素、礦物質與植物性複合物能幫助皮膚保持濕潤。此外蘆薈也能幫助舒緩並賦活皮膚,讓外觀更顯柔細緊實。蘆薈也含有植物性抗老化複合物。
❤️❤️❤️ 法國貝貝乳木果油滋養霜 ❤️❤️❤️
✅100%有機乳木果萃取
✅明星滋潤修護成份
✅快速修護皮膚細小傷口
✅隔絕保護皮膚避免傷口接觸到刺激成份
✅立即滋潤極度乾燥肌膚
✅親餵乳頭破皮流血可快速修護
✅繡眉刺青後的傷口也可以用乳木果油修護止癢舒緩
✅也可以當作護唇膏
✅任何會用到凡士林或羊脂膏的情況都可以用乳木果油來替代
📍團購期間:3/8~3/16
📍優惠網址:https://p3.groupbuyforms.tw/dgqfv
📍早鳥優惠:開團後24小時內下單加送法國貝貝千葉玫瑰旅行包
📍優惠好禮:只要下單不限金額加送20ml法國貝貝愛家系列潤膚乳
嘴角皰疹原因 在 宅媽花花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花花本身並非醫療相關人員,僅以同為患者的角度跟大家分享我的經驗。
昨晚花花收到了一封網友的來信,內文主要詢問我現在是否還有在服藥,並且想了解思覺失調是否有遺傳的可能,因為網友與他的家人都有同樣的疾病。
=======
就我目前所吸收到的資訊來看,精神疾病有沒有直接遺傳的可能還不能夠肯定,可以知道的是家族中若有人出現精神疾病,其他家人罹患精神疾病的機率也會比較高,且越近親罹患的機率就越高。
但,並非有精神疾病的患者就一定會生下有精神疾病的子女,有研究指出,有精神疾病的父母生下的同卵雙胞胎,其中一人有發病另一名則沒有,因此精神疾病不能夠完全用基因來解釋。
我在十八、九歲時被診斷出罹患思覺失調與憂鬱症(後來演變成躁鬱症),直到我二十八歲的這十年間,陸陸續續都有為了治療疾病而尋求醫療的協助,從精神科到腦神經內科皆有我的就診記錄。
不論是哪一位醫師給我的說明與解方都大同小異,大概都是血清素濃度太低、多巴胺無法正常分泌因此我會容易感覺情緒低落,前額葉的功能異常因此會出現幻聽、幻覺等思覺失調的症狀。
:「醫師,這個藥我得吃多久病才會好?」
:「這些藥是用來控制妳的症狀的,什麼時候能停藥得看妳的反應;但也有很多患者停藥之後症狀又惡化,所以通常都還是建議一直吃下去避免復發。」
跟許多人一樣,我也曾經以為精神疾病就如同感冒,只要投藥把病毒殺光後就會痊癒並且產生抗體;結果精神疾病就跟唇皰疹一樣難纏,平常看似沒事了,但某天醒來時就發現嘴角又出現潰瘍。
"殺不死妳,但也不會放過妳。"
=======
看過自傳的讀者們都知道,使我對生存感到絕望的並非我的精神疾病,而是我一整個荒謬的人生;我多次嘗試自殺並不是想結束疾病帶給我的困擾,而是想停止我這場名為人生的鬧劇。
在多次嘗試自殺最終卻都失敗之下,我才正式接觸了改變我生命風格的 #個體心理學 (又稱 #阿德勒心理學) ,廣為人知的代表作品就是暢銷書《被討厭的勇氣》。
當然,並不是看完書後我的病就好了這麼戲劇化,看書是一回事,吸收內容並且實踐又是另一回事了。實踐個體心理學的過程並不輕鬆,也很難堅持下去,不過這不是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內容,改天有機會再講。
針對來信網友的問題“思覺失調會不會遺傳”以及"停藥後會不會復發",我以停藥並且實踐三年個體心理學的角度來回答。
一、精神疾病是後天造成的。
二、停藥後確實還是會復發。
=======
由於我本身是生父母不詳出生後被領養的小孩,因此我無法得知我的親生父母是否有精神疾病,不過我本身有生育兩名孩子,在他們身上也確實都有精神疾病的影子,他們兩個同時也都被確診ADHD。
在長子還很年幼的時候,我就能夠感覺到他是個多愁善感的孩子,我曾經很自責自己將精神疾病遺傳給他,直到我開始研究個體心理學後明白,長子是被我一手帶大的(直到離婚之前),因此在他身上會看見我的影子非常正常。
"錯誤的人生觀和世界觀在這種家庭中變成模範和榜樣的作用,孩子從小在這種環境下長大,自然而然就把這些卑劣的行徑,比如竊盜,當成一種謀生手段。"(談犯罪性格是否與生俱來)《走出孤獨——阿爾弗雷德·阿德勒》
個體心理學非常重視兒童的教育,阿德勒認為個體大約在四五歲大的時候,他的性格就已經成型,而往後的人生也會遵循他的性格走出對應的人生型態。
在缺乏適當的環境下長大的孩子,一但性格往“不安”、“多疑”等方向發展,長大後將會比其他孩子更容易發展出精神疾病。而孩子的主要照顧者正是影響孩子性格發展的重要關鍵,若照顧者本身很情緒化,孩子也很難發展出正面樂觀的性格。
=======
與其說我把精神疾病的基因遺傳給我的孩子們,更合理的說法是,我把精神病患的生活型態,教給了我的孩子們,使他們習得這樣的生存模式,並且發展出會被社會認定為 #精神病患 的性格。
因此,即便罹患精神疾病,只要能夠提供給孩子穩定、安心且正向的成長環境,患者的孩子也可能終生都不會出現精神疾病。
或許有些人會認為這是不可能的事情,就是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與行為才會被診斷為精神病患,既然如此又怎麼能夠在教養孩子上,做到完全不情緒化呢?
當然不可能完全不情緒化,正是因為有不同的情緒變化才能稱為人,不然跟機器又有什麼不同呢?
不論父母有無精神疾病,許多家庭的教養只會停留在情緒失控打罵孩子就結束;孩子犯錯是一回事,但父母打罵孩子也同樣不該發生。在這樣的環境下,孩子只會習得避免在父母面前犯錯,同時也會變得無法認同自己。
在還沒有獨力生存的能力之前,孩子必須仰賴照顧者才能夠得以活下去,因此照顧者對自己的評價會變成一種影響一生的自我認同。
經常被父母嘲笑、批評、否定或忽略的孩子,長大就容易變成缺乏自信、沒有主見以及疑心病重的大人,嚴重者就會演變成精神疾病,不論家族是否有出現過病史都一樣。
在教養孩子上難免會有沮喪無力、憤怒痛心的情況,與孩子間的爭執也在所難免,但只要在每一次的失控後,誠心地為自己的情緒失控向孩子道歉,並且跟對方說明自己為什麼會為此抓狂,孩子會明白是人都會有犯錯與失控的時候。
重點在於是否能夠從中獲得讓彼此變得更好的經驗。
=======
接下來,說說關於停藥後又復發的問題吧。
精神疾病是後天所造成的,在個體心理學中更是一針見血的指出「精神疾病是個體自己所選擇的生存模式」,也就是說我會患病是我自己所選的,既冷血又荒謬是吧?改天再跟大家分享我是如何接受這個理論的。
雖然是自己選擇患病,但患病之後對生理上造成的傷害也是真實且不可逆的;醫療研究證實缺乏適當生長環境的孩子,他們的大腦發展會遠低於同齡的孩子,甚至會出現萎縮的情形。
大多數的生物都是在發育得差不多了才會出生,黑猩猩出生後不久就有活動能力,可以靠自己的力量抓住母猩猩,以及尋找奶頭自主進食;人類大概是所有生物當中最脆弱的一種,出生後不僅沒有任何生存能力,連大腦都只有成人的三成不到。
五歲大的孩子性格已經成型,這個理論並非阿德勒瞎掰出來的;剛出生的寶寶大腦雖然小,但是發展卻非常的快速,也因此出生後頭幾年的環境對大腦發展的影響才會如此大。
缺乏適當環境成長的孩子,他們的大腦無法得以健康的發展,甚至會停止發展造成一些永久性的傷害,這也是為什麼精神病患停藥後又會容易再復發的原因。
如果可以選擇,相信大家都會想要有個健康的腦袋,不過我相信在現今的世界上,不論哪個國家的人,沒有一個人是「完全健康」的。
這些年來研究個體心理學後,我已經不會再執著於自己到底有沒有康復的一天這樣的念頭;正常或健康與否,都是人自己訂出來的標準,但這個標準的依據又是從何而來?
=======
與其稱之為「精神疾病」,我偏向於認為這是「個人特質」。認為是疾病就會想要去治療、去消滅;但若是個人特質,那就是怎麼去接受與面對的問題了。
停藥後的我,經常還是會出現情緒低落,或是躁症期間過度亢奮,去年剛接回兒子們後,暴漲的壓力也讓我的幻聽又多次重新出現;我明白服藥並不是為了治療這個病,而是像麻醉藥一樣,讓這個症狀暫時變得不活躍,但那不表示症狀已經不存在了。
學習個體心理學後也讓我明白,情緒的變化是我難以靠自己控制的,因為我的大腦負責控制情緒的部分,早在成長期間就已經受到不可逆的傷害;但大腦控制行為的部分顯然還算健康,因為我不會出現身體不聽大腦使喚的情形。
我指的並不是什麼情緒失控而打人這種不聽使喚,而是像妥瑞氏症那樣,因為大腦不正常放電而出現無法控制的肢體行為;情緒失控而出現的行為,實際上仍舊還是自己能控制的。
因此我能夠做到情緒歸情緒;行為歸行為。
當下的情緒低落是真的,也確實讓我很難受,但那並不會影響我去做該做的事情;如果我因為情緒低落而無法做任何事,在個體心理學的說法會是:
「為了不做某某事而不斷放大自己情緒低落的問題。」
在情緒低落的情況下,或許處理事情的效率與品質都會比較差,但我們也只是生存在一大群同物種間,在不傷害他人同時也不傷害自己為前提,讓自己過得好好的這樣就夠了,何必一定要達到完美才肯做?
所以,我的精神疾病從來就沒有真的康復過,我只是找到了和平共處的方式罷了。
⚠️補充說明:開始鑽研個體心理學時我還在服藥期間,當時我是在醫師的許可下漸進式停藥,身心狀況嚴重者切勿擅自停藥。
嘴角皰疹原因 在 林志豪醫師 腦神經內科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秋冬病毒活躍 #留意顏面神經麻痺
想像你早上睡醒,突然發現半邊臉整個麻木,嘴巴歪斜、口水流出、眼睛也閉不緊,這時你一定會心想,我是中風了嗎? 還是面癱了😱
相信大家最近很常看到關於 #顏面神經麻痺 的報導新聞,它是屬於一種急性神經發炎,國內外有不少名人,像是蘇貞昌、蔡康永、安潔莉娜裘莉也都曾經得過此疾病。顏面神經麻痺要認真介紹的話,可能又會落落長🤣這次就用簡單的QA方式來告訴大家!
Q1.#什麼樣的人會顏面神經麻痺❓
不論男女、年紀、每個人都可能得到顏面神經麻痺❗造成顏面神經麻痺有很多種原因,主要又分為 #中樞型 和 #周邊型,兩者最簡單的分辨方法就是 #看有沒有抬頭紋,中樞型通常只會是下半臉麻痺,仍會出現抬頭紋,而周邊型的則沒有抬頭紋,眼睛會有不同程度的閉合困難👁。
📍中樞型:多和腦中風、腦部腫瘤、頭部外傷等等有關。
📍周邊型:是屬於比較常見的顏面神經麻痺,主要和 #病毒感染 顏面神經有關,因此在秋冬病毒活躍、容易感冒🤧免疫力變差的時候就要特別留意。另外像是帶狀皰疹、急性中耳炎等疾病也會導致出現顏面神經麻痺。
Q2.#顏面神經麻痺的症狀❓
主要會出現臉部肌肉無力,像是嘴角下垂,無法正常微笑,另外也會出現麻木感,眼睛、嘴巴無法閉緊,甚至會有唾液外流、味覺遲鈍、耳後疼痛👂的症狀。
Q3.#顏面神經麻痺會好嗎❓
如果有及時就醫治療的話,大約有七到八成的顏面神經麻痺患者能在一到三個月內恢復👌少數比較嚴重,或是拖延病情太晚就醫的患者,恢復的時間可能就會長達一到兩年,而且可能會留下後遺症。在治療上除了用類固醇治療外,也會透過 #肌肉電刺激、#紅外線、#按摩 等物理治療來幫助促進臉部血液循環,減緩肌肉萎縮,幫助維持肌肉彈性。
💬最後想強調的一點是,顏面神經麻痺通常來的很突然,如果發現臉部出現這些症狀,就建議要馬上治療,在 #黃金治療期72小時 之內就醫,先辨別是中風還是顏面神經麻痺,再進行後續的治療。及早治療,才能夠縮短恢復期,同時也能減少後遺症。
最近天氣變化大,大家也務必記得注重保暖🧣多運動增強抵抗力⛹♂另外也一定要維持正常的作息,避免過度勞累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