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唐鳳英文能力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為什麼這篇唐鳳英文能力鄉民發文收入到精華區:因為在唐鳳英文能力這個討論話題中,有許多相關的文章在討論,這篇最有參考價值!作者capita (小明)看板Soft_Job標題Re: [討論] 唐鳳真的很有名嗎?很厲害嗎?時間...

唐鳳英文能力 在 林淳霈 ?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9-24 13:54:45

之前開放問與答 或是最近跟實習生聊天 大家常常問: 當體育記者(主播)需要什麼技能? 當體育記者(主播)英文很重要嗎? 雖然說我在這一行只是個弱弱菜鳥 但我都會回答大家 英文,真的很重要! 我們在國內採訪,使用中文溝通當然沒問題 但除了在台灣採訪之外,我們會寫很多外電新聞 或是你要搜集相當多各式...



嗯... 關於唐鳳的早期經歷,我來說好了。

首先這種商業經歷,要較真的話,幾乎檯面上所有人都會不合格。

但至少他的狀況並不會偏離現實很多。

※ 引述《guest0079 (SpongeBob SquarePants)》之銘言:
: 我這篇的懶人包:唐鳳的經歷 疑點重重
: 我前兩天有查了一下唐鳳這個人,那時在wiki上的說明只有半頁,
: 在剛剛又再查了一下,他的頁面已經全翻新過了,
: 看來是有認真在行銷自己,ok的啦,有本事的人行銷自己很正常。
: 但是我有注意到有一點不太一樣,本來的頁面說他IQ180 天才啥的,
: 之前金正恩剛上台的時候,北轉媒體也把他形容是「軍事天才」,大家看看就好
: 這種一出生就一手指天一手指地、九天玄女踏著七色雲彩來道賀的神話也沒人會信
: 在唐鳳的新的wiki頁面已經把這些屁話修掉了,換上比較具體的內容,其中我只看
: 「軟體工作」這部份,這是最具體的,我一項一項比對參考資料後,整理如下
: 1. 1997年,16歲的唐鳳基於個人興趣很早就投入實務工作[12]
: Ref [12]: [戴雅真. 唐鳳任政務委員 督導數位經濟與開放政府. 中央通訊社. 2016年8月25日
: [2016年8月28日]]
: ==> 啥?referance三天前發的一篇新聞稿?這也可以當證據?
: 我先發新聞稿說我是耶穌轉世,但是新聞稿並沒有附上證明
: 三天後我又說我是耶穌轉世,並附上三天前的新聞稿來當證據,可以這樣幹喔!

那時他提出了一份叫做 CyberEye 的計畫書到資訊人,賀元說很好,
所以他就加入資訊人了。

十六歲無誤。

: 2. 與其他朋友合夥創辦電腦公司[4]
: Ref [4]: Claire Richard. Audrey Tang, programmeuse géniale, hacke la politique à
: Taïwan. Rue89. 2016年8月25日 [2016年8月28日] (法文).
: ==> 這個好像是唐鳳個人的部落格,還是法文!是法文!是法文!
: 法文就算了,怪我自已看不懂,但是用自已的部落格當證據是哪招?
: 還是部落格的主頁喔,她的許多豐功偉業所附的參考都是同一個主頁
: 好歹也附上不同的分頁吧
: 我的碩士論文的referance也用這一招:請自行去台灣國家圖書館查資料,謝謝指教

其實用資訊人(後來改名叫資迅人)共同創辦人當資歷的人有一大堆...

但基本上只要我跟賀元不反對,都是可以過關的,畢竟這種東西很難
定義的。

資訊人是我找賀元創業的,然後再拉了其他人湊錢入夥,實務上後面
依序是陳澤琪(很快就淡出了,然後去做故宮的光碟,此後不知)、
劉瑞貞(原來是 PC Magazine 中文版的總編輯,公司開辦時的大前輩
及招牌人物),這樣就開始做電腦出版社了,接下來是從招牌作者變
員工和股東的薛曉嵐,再來想要轉型軟體公司時,進來的就是唐宗漢,
而且貢獻很大。

到這邊都算是共同創辦人是完全沒有問題的,再往後的就看狀況了。

: 3. 成為網際網路創業家[3]
: Ref [3]:「成為公僕的公僕」 最年輕政委唐鳳父母實踐自學典範. 上報. 2016年8月25日
: [2016年8月28日]
: ==> 一樣,又是三天前的新聞稿

資迅人絕對是當年台灣的網路新創公司的典範,以知名度和影響力來說,
要號稱第一名應該也是沒有問題的。

: 4. 嘗試研發中文搜尋引擎,甚至讓英特爾願意投資這家備受關注的軟體公司[4]
: Ref [4]: 又是法文部落格主頁這招

這是一個叫做 Inforian Quest 的網路搜尋軟體,中文叫做「IQ網際
搜尋家」。

但它不是傳統意義的搜尋引擎,稱作 metasearch engine 比較合理,
軟體概念和演算法是唐宗漢提出,主要開發者應該算是賀元。

英特爾的投資是台灣首次有重要外商投資網路新創事業,算是很大的
事件,從此資迅人成為商業圈中最著名的網路新創公司。

: 5. 也曾被商業雜誌列為封面人物[3]
: Ref [3]: 一樣,又是三天前的新聞稿,而且登上封面不是因為軟體工作的成就,而是成為行政
: 院政務委員,把這個放在軟體工作這個項目底下根本不對

唐宗漢在商業週刊應該上了兩次封面吧?資迅人一次、傲爾網一次。

在這中間,我跟他去矽谷開公司時,本來還會有一次的,但我說什麼都
還沒有做出來就在台灣搞宣傳,不但沒有意義,也只會成為我們的壓力,
於是取消了所有宣傳計畫。

: 6. 成為網際網路公司資訊人的技術長,並前往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矽谷創立公司[9]
: Ref [9]: 李欣茹. 掀開社群神秘面紗. CNET. 2000年6月28日 [2016年8月28日]
: ==> 又是用另一篇新聞稿當證據,連所創的公司名稱也沒講。至於所任「資訊人」公司的
: 技術長一職。有人知道這間公司在幹嘛嗎,我查不到

居然沒聽過資迅人,真是太年輕了。

資迅人倒掉的時候,是電視焦點新聞和報紙頭版頭條加社論的大事。

然後台灣其他的網路新創事業,也都跟著拿不到資金,幾乎全垮了,
資迅人的興起和衰亡,可說是上個世紀末,台灣網路界的核心事件。

我們在矽谷新創的公司叫做 Gotcha! Software, 但只有先申請了一項
專利,沒正式開張就結束了,可以參考我以前的文章 #1DjqaIFv

: 7. 並擔任過明基電通[7]、逐鹿網等公司顧問[13]
: Ref [7]: 塗鵬揚. 史上最年輕政委 網路神人唐鳳將入閣. 上報. 2016年8月25日
: [2016年8月28日]
: ==> 又是用新聞稿當證據,但是這一篇新聞稿比較專業一點,有附上證據,引用自:
: https://www.facebook.com/audreyt.org/posts/10154662700674928
: 對!就是唐鳳在她的FB「自稱」在BENQ擔任顧問
: 這是一個什麼概念呢?就是我說我是耶穌轉世,並附上一篇新聞稿當證據
: 該篇新聞稿又是引用某人的話來當證據,而那個人剛好就是耶穌轉世的我本人
: 你總不能懷疑耶穌說謊吧!
: 說到這邊我已經懶的再查下去了,總之就是唐鳳他(或她,請尊重個人的性別認同)
: 擔任許多公司的技術長、顧問、創業開公司,都是新聞媒體說的,而新聞媒體大部份
: 都沒有經過查證,最多最多就是聽唐鳳說的這樣。

呃... 那時候我也一起當了明基的顧問,我們還曾經一起忙到天亮,
然後看見李焜耀在早上六點多,第一個進辦公室跟我們打招呼。

逐鹿網就是明基拿沒有投入 Gotcha 的錢另外開的公司,所以當顧問
理所當然。

這些早年經歷要是亂說的話,早就被吐槽到死了,這圈子非常小的。

: 我也不是懷疑唐鳳說謊啦,但是一個客觀上只有國中學歷的人,任何基層工作都沒做過
: 經歷全都是顧問、技術長、創業老闆,而專業成就能嘴的就是開源軟體的貢獻者,例如RT
: 沒學歷光會寫程式就能當顧問、技術長、當老闆,我是很懷疑啦,這種半真半假虛虛實實
: 經過包裝過的比較有可能,例如他的「Apple顧問」也沒寫從幾年到幾年,大家寫履歷雖
: 然不一定會附上證據,但是任何工作經歷都會寫清楚任職公司、職位、工作內容、服務
: 期間,一句「Apple顧問」就想打發?

網路創業家本來很多就是這樣,實際的創業過程都是在燒錢,顧問工作
才是主要收入,接案、演講、教學、寫作則是次要收入和主要名聲來源。

還有多數的公司都有一大堆顧問,多到老闆甚至自己都搞不清楚,那是
另一個世界,只是大家不熟悉,做顧問的也不會對外隨便說什麼,只要
不是扯到爆的事,對外就是保持沈默,所以顧問的資歷拿出來常常很像
自說自話,甚至像是自吹自擂,這狀況很正常。

至於那種不斷靠著遊說他人投資而拿高薪,然後公司倒了他卻賺大錢的
創業家,收入是有,但名聲一定壞掉。

會寫程式就能當顧問、技術長、老闆什麼的,真的就是這樣啊。

特別是年少時就有天才名聲的,不管走到哪裡都有人要給你發展的機會,
甚至僅僅是從親友延伸出去的人際網絡,能夠提供的能量就非常可怕了,
如果還有意願經營社群,那更是不得了,往往實際做出來一點點的事情,
傳播出去之後,就好像變成做了一千倍的事情。

這完全不是什麼學歷、經歷的累積,憑的就是信任和一些些的迷魅。

那種只會關注在天才的個人身上的,特別是滿肚子質疑的,反而往往是
最容易變成狂信徒的愚者。

今天才剛看到一個觀念「不信不疑」:不要相信人,也不要懷疑人。

即使是早年的夥伴,我也不相信有什麼人在什麼位置上,問題就會解決,
但也不會懷疑這是一個改變的機會,保持關注,保持理性,也就是如此。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31.49.116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oft_Job/M.1472448192.A.481.html
JavaScript: 只覺得現在一堆人質疑也只是一時並不是長久的質疑與跟 08/29 13:28
JavaScript: 進持續的觀察並進行個人判斷。 08/29 13:29
atst2: 推相關人士的說明 08/29 13:31
johnny94: 資訊遊俠列傳,我的電腦探索,世紀末軟體革命,我想這幾 08/29 13:32
johnny94: 本書可以讓大家更了解早期台灣軟體界比較厲害的人的一些 08/29 13:32
johnny94: 事 08/29 13:32
CaptainH: 推學長 08/29 13:35
COLDTURNIP: 朝聖 08/29 13:37
aaroms: 滿滿的世代交替感 08/29 13:38
hSATAC: 還有人記得 CICQ 嗎嗚嗚 08/29 13:40
vn509942: QQ 08/29 13:40
sing10407: 推推 08/29 13:43
lovdkkkk: 推 08/29 13:46
ymcheung: 那時候一直在用ICQ 沒碰CICQ... 08/29 13:47
erspicu: 印象中個人電腦剛普及網路開始流行時代 就業環境跟機會 08/29 13:57
erspicu: 跟現在差得很多... 08/29 13:57
HowLeeHi: push 08/29 14:04
Y78: 推 08/29 14:05
HowLeeHi: 1999年接觸網路時,CICQ還滿紅的 08/29 14:06
hl4: reader? 08/29 14:12
drakd4d: 考古文啊 08/29 14:17
chrischen: 推 小時候去拉過贊助 08/29 14:18
ChrisMullin: 推 08/29 14:25
victorly: 這歷史給我感覺 台灣的資源缺乏 真的對技術出身的人非常 08/29 14:28
victorly: 不利 08/29 14:28
victorly: 但另一個角度來看 騙吃騙喝的人在某商機崛起時很多 08/29 14:29
guest0079: 推 感謝回應我的疑問 這篇不就證明唐鳳的經歷經過包裝 08/29 14:29
rupcj8: 樓上也算是很努力在看自己想看的部分XD 真的蠻幽默的 08/29 14:31
tomroy: 好古早的感覺 08/29 14:31
Argos: 推 08/29 14:36
Wolfken: 想請問一下,你提到的那篇之前的文章,裡面說當初有拿到足 08/29 14:43
Wolfken: 夠資金,只是因為不想被美國人管理,所以作罷,在後面補充又 08/29 14:43
Wolfken: 提到規模做大是最難的事,因為牽涉到組織跟管理,推敲一下 08/29 14:44
Wolfken: 該是因為當時判斷要做大必須找美國的管理者來,讓自己變成 08/29 14:44
Wolfken: 被管理的人,這點違背當初的理念,所以作罷,但又提到很多公 08/29 14:45
Wolfken: 司也是經歷很多次類似的轉型才變很大,以及有些老闆無法正 08/29 14:45
Wolfken: 視自己這方面能力不足,不願意引進專業人才,導致爛掉,這就 08/29 14:46
Wolfken: 讓我有點納悶,如果當初真的是因為規模做大不得不引進當地 08/29 14:46
Wolfken: 也就是美國的管理者的話,這點為什麼會成為問題?後面你自 08/29 14:47
Wolfken: 己不也說該讓專業的來就讓專業的來嗎?像Google在一定規模 08/29 14:47
Wolfken: 後也是找了Eric Schidmt當CEO,等到兩個創辦人覺得自己可 08/29 14:48
Wolfken: 以了才接手回去,相信類似的例子多不勝數,所以很想知道為 08/29 14:48
Wolfken: 何這件事當初會成為問題 08/29 14:48

稍微說一下好了,對我個人而言,這不只是管理的問題。

新生事物要被大眾接受,有一個簡便的方法,就是故事行銷,用人性化、
生活化,容易想像和認同的故事,讓大眾喜愛。

不管是牛頓被蘋果打到頭,還是身世悲慘依然要當歌手,都是類似狀況。

當時美國就很流行著故事行銷手法,創辦人要有故事、要有簡單的想法,
靈機一動就創造新科技、新事業,一切聚焦在人的身上。印象中一直到
Dropbox 都還是這樣搞 IPO 的行銷。

雖然當地的創投並沒有明確要求,但這樣的意思還是很明顯的:

我們要找一個帥氣的男性白人,「讓」他想到了一個創新的點子,於是
找我們幫忙一起實現了這個想法,但這家公司在概念上,終歸是他的,
如果成功了,我們可以賺到錢,賺到經驗,但就是失去了原創的位置、
失去了從台灣出發的成功。

即使我可以理解,這是最容易成功的路,至少對於當時的我,看不開。
那時仍年輕,總是容易糾結在一些對別人來說微不足道的地方。

並且我們敢去矽谷闖盪,背靠的就是我們在台灣的名聲和資歷,有機會
號召人才一起奮鬥,這樣搞的話,我們拿什麼理由回台灣找人?

我們甚至不知道層層介紹而來的人,是不是華而不實,甚至是個騙子,
然後我們還要回頭說服明基,把他們向網路進軍的全部資金,交給一個
陌生的美國人經營管理?

如果我自己心中有猶豫,這要怎麼做得下去?要怎麼做得成功?

那反過來說,這個要求很單純,只是為了 IPO 行銷嗎?

只要簡單思考一下,就知道並不是這樣,因為我們主打的是技術整合,
等於是跑去找美國大公司說,我們有很棒的技術,可以幫你們建立核心
架構,整合你們的服務喔,雖然我們開在矽谷,其實是台灣來的公司?

這樣子想要賣技術,還要贏過美國的競爭對手,根本超級困難的啊。

是的,我根本沒想清楚,只想到技術,覺得以前在其他人前面,就想到
很多新技術,但在台灣沒有機會搶到話語權,就算先開發出來也沒用,
一定要在矽谷才有機會...

就這樣,我把自己卡死了。

當然我可以自我開解,在 1999 年就搞雲端技術,實在是做得太早了,
那時甚至完全沒這個名詞,都不知道怎麼稱呼。

但實際上就是我恐懼、我糾結、我猶豫、我天真、我無知、我無能,
於是拖累大家,把事情搞砸了,浪費了難得的機會,就是這樣。


manaup: 成王敗寇 即便是事實 他也不好白話說自己無能吧 08/29 14:50

是啊,我現在才有辦法比較認真地自我批判,卻不知離成熟還有多遠。

ian90911: 朝聖推 08/29 15:07
TonyQ: 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08/29 15:36
Eleina: 大神也懂看戲? 08/29 15:38
Yshuan: 朝聖推 08/29 15:57
TonyQ: 我的看法跟小明一樣就是了 XD 08/29 15:59
Wolfken: 這也不是什麼無能不無能的問題呀,術業有專攻,要一個技術 08/29 16:02
Wolfken: 人突然會管理,本來就沒那麼容易,先找外面的和尚進來不是 08/29 16:02
Wolfken: 什麼不好的事吧 08/29 16:03
Lordaeron: 資訊人,簡單的講就是新聞說:HP,INTEL之類的會投資 08/29 16:09
Lordaeron: 一億美金,結論新聞出來不到半年,倒了。 08/29 16:09
Lordaeron: 其中原因嘛,只有他們知道囉。 08/29 16:10
※ 編輯: capita (36.231.49.116), 08/29/2016 16:46:27
iefast2004: 小明大大也看孺子帝? 08/29 17:58
ekawatakashi: Gotcha! 08/29 18:28
eva19452002: 話說我硬碟還留著Inforian Quest99的軟體耶 08/29 19:08
today5t: 推 08/29 19:31
indietaiwan: 朝聖推! 08/29 19:38
nfsong: 推 我有一本 我的電腦探索 露天買到的 08/29 20:12
nfsong: 侯捷 的 無責任書評 也很讚 08/29 20:14
nfsong: http://jjhou.boolan.com/ 08/29 20:15
toto9: 推 08/29 22:14
iman00b: 你們的世紀末軟體革命,實在是不可多得的好書! 08/29 22:44
Shaana: 成熟不也表示可能性的終結 @_@ 誰都是抱持著恐懼糾結猶豫 08/29 22:53
Shaana: 天真無知無能在人生路上走下去, 08/29 22:53
Shaana: 這跟聰明一樣是自己血肉的一部份... 08/29 22:53
chrisLee: 只想說Hi資訊人 我們網擎Openfind還活著也常常記得你們 08/29 22:57
Wolfken: 感謝解釋,我主要是想知道台灣人進軍美國到底是差在哪邊 08/29 23:00
Wolfken: 管理這東西應該台灣也是有不少好手,怎麼會無法駕馭,非 08/29 23:01
Wolfken: 要美國人不可,所以其實還是文化的問題 08/29 23:02
Wolfken: 本來是想說如果美國人有什麼管理秘技是台灣人都不會的, 08/29 23:03
Wolfken: 那有志之士就趕快去學一學吧,認真鑽研應該沒有學不會的 08/29 23:04

如果當時台灣很容易找到管理好手,資迅人也就不會這樣輕易垮台了,我是
自學就算了,賀元唸完了台大商研所才出來跟我一起創業的,實際看到的是,
自以為厲害但根本無法和年輕人對話的老人很多,覺得只要如何如何就可以
一舉成功,無法細緻地結合熱情和專業,帶動全體奮鬥的空想謀略家更多,
甚至強烈的階級意識,無法真正尊重專業,幾乎是當年管理工作者的通病。

這不能說沒有人做得好,但做得好的人又怎會輕易踏足自己不熟悉的領域?
美國有那樣的科技事業經理人的人才庫,都不免常找到錯誤的人,台灣這種
狀況,有經驗的管理者幾乎都在硬體公司,資源多得要死,他們能做的話,
幹嘛不自己做,找我們做研發就好?他們又何必捧著現金就想投資資迅人或
資迅人出來的人?

現實就是當時沒有人清楚怎麼做才對,在那個做什麼事都要買書來讀,企業
只能依靠顧問和顧問公司的資訊,而不是能從網路上得到深入資訊的年代,
我已經是最敢闖的人了,但是我的特長也只是讀書讀得多、讀得廣,在台灣
可以依靠學識和資訊落差來欺負程度差一大截的人,特別是科技公司,那時
有一大堆對於廣告、行銷、文化、社會跟文盲無異,對於開放分享全無概念
甚至強烈反對的人。

所以我才常有在非洲的知識份子的類比,在當地幾乎無人理解,但要是放在
國際上到底是幾流的人物呢?唉。

所以原本的理由還是存在的,就是需要美國人才行,我這邊說的只是個人的
幽微心態。

事後回想,我們可能太過於眩惑於國際競爭,想把一群在家練功的本地高手
拉出去打仗,這種想法其實不太正確,但回頭看看那些沈迷於少數客戶案子
甚至專靠關係吃政府包案的軟體公司,以及除了最頂尖的幾個人,其他的人
往往連一份有專業尊重的工作都找不到,我不知道哪裡還有出路。

現在自然不一樣了,已經是不同的時代,各位的能力和眼界遠遠超出過往的
絕大多數人物,找個收入中上的工作也不難,也有各自的社群可以相互支持,
所謂的國際,差不多也就是外文的、但一樣開放參與的網站而已,相同的,
就是懷才不遇、環境壓迫的困蹇。

如果環境可以改善,相信各位可以更加進步,走得很遠很遠。

siriusu: 08/29 23:24
Clementtang: 朝聖推 openfind... 08/30 00:07
nosweating: 朝聖 08/30 07:22
※ 編輯: capita (119.14.6.173), 08/30/2016 11:40:36
IBIZA: 這是賴明宗? 08/30 10:18
yryang: 搞不懂,說人成王敗寇,阿你自己是又多有成就? 08/30 10:28
zerofinal: 推 08/30 10:49
dryman: 感謝前輩替我們開路 08/30 12:30
gmoz: NICE 08/30 13:11
nfsong: 回顧一下台灣電腦十大高手 08/31 00:21
nfsong: 傳說中的建中資訊社 08/31 00:21
ptt0211: 推 08/31 01:38
isangxwbh: 朝聖 09/07 07:10
acbwanatha: 這篇不錯 09/08 13:05
ccas: 雖然是電研的,但看到資訊人還是要推一下~~~ 09/11 09:16
smallchocho: 原原po臉超級腫,回過來感謝前輩分享歷史 10/06 01:57
goldie: 朝聖 07/27 13:58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