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哈佛大學畢業台灣人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哈佛大學畢業台灣人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哈佛大學畢業台灣人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哈佛大學畢業台灣人產品中有65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專文】明訂八二三為台灣疫苗勝利日!—一個哈佛公衞專家的觀點 文/楊鵬生(哈佛大學公衞碩士,醫師,哈佛GPA 3.7畢業) 這絕對是一場驚心動魄兵不血刃的認知作戰,大家贏了!台灣赢了!自從今年5月中旬武漢肺炎疫情爆發以來,台灣經歷了一場非常可能是由中共躲在背後所發動,藉由中共喉舌媒體威逼利誘台灣人民...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寸草心個展、陳克華專訪 「生命中總有連舒伯特都要無聲以對的時刻。」 過去這兩年,正是我的無聲以対的時刻。從兩年前父親驟然過世的那一天起,一切音樂都失去了作用。 然而在理應無聲的時刻,我卻選擇了「寧鳴而死,不默而生」。 我大量寫詩大量發表。畫畫。出版。去了愛荷華國際作家寫作計畫。 至親過...

哈佛大學畢業台灣人 在 可可,手繪!♡美妝♡穿搭♡手帳♡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8-02 07:09:02

♡英語學習♡ 跟大家分享平時我學習英語的方法! 其實我們大學只有一學期的英語課, 但科系需要,所以英文也要持續自我加強!!! 英文真的對我來說是非常重要滴(*•̀ᴗ•́*)و ̑̑ 平時我都會看些英語影片, 超級推薦 @voicetube_tw ! 以前我就一直有在用他們的app啦🥰 每天學習一點點...

  • 哈佛大學畢業台灣人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8-24 17:31:20
    有 96 人按讚

    【專文】明訂八二三為台灣疫苗勝利日!—一個哈佛公衞專家的觀點
    文/楊鵬生(哈佛大學公衞碩士,醫師,哈佛GPA 3.7畢業)
    這絕對是一場驚心動魄兵不血刃的認知作戰,大家贏了!台灣赢了!自從今年5月中旬武漢肺炎疫情爆發以來,台灣經歷了一場非常可能是由中共躲在背後所發動,藉由中共喉舌媒體威逼利誘台灣人民,同一時間台灣內部舔共犬馬集團裏應外合,所有反政府勢力傾巢而出打擊台灣的木馬屠城式疫苗之亂。
    有國產疫苗,才不會受制於敵人!全世界疫苗短缺,有錢也買不到現貨;我們也知道全世界的疫苗分配有富國和窮國之間公平正義的考量和爭辯;但是有國產就是好!就不會受制於人,特別是受制於敵人,政府至少可以提供成年國民每人一劑免費國產疫苗;至於要不要打則是個人的選擇和自由,也不需要強迫國人接受;大家都知道依據往例,有太多太多舔共犬馬心口不一,他們駡AZ,但是偷打AZ;他們駡台灣,但是A台灣健保。

  • 哈佛大學畢業台灣人 在 超級歪 SuperY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8-22 20:35:43
    有 3,220 人按讚

    近期臉書上有一篇投稿文章《讀社會學系是一個很糟糕的選項》在我的臉書同溫層上被廣傳。內文論點有三個:

    (1)讀社會系出來找不到工作。
    (2)社會系會不斷批判社會,灌輸你負面思維,讓你變成一個憤青,大學生涯會過得不快樂。
    (3)社會系只會高喊社會正義,但對社會大眾的實質貢獻極低。

    身為社會學系畢業的,我想回應一下這篇文章,說一下社會科學的訓練對我的意義,希望對正在選擇校系的高中畢業生會有所幫助。

    -

    (1)讀社會系出來找不到工作?

    其實社會科學訓練出身的,如果統計學基礎學得不錯,在歐美國家還是不難找到工作的。不是社會系本身找不到工作,而是在台灣的社會系學生不容易找到工作,那是因為台灣多數中小企業沒有這方面的人力需求。這不是只有社會學才會遇到的問題,人文系所的畢業生,文學系、歷史系、哲學系、藝術科系,都難找工作。如果一個科系多數人都找得到工作,但少數人找不到,那問題可以歸咎給個體,但如果一個科系多數人都找不到工作,那就必須檢討工作體制、大環境是否有問題。學校這邊可以做的是提供更多就業協助,思考怎麼幫助畢業生銜接職場。不過目前世界趨勢是無法解決問題就解決提出問題的人,歐美國家的大學開始刪除人文社會科系的系所,所以這是人文社會學科的危機,不是社會學這門學科特有的。而且,相比於其他人文社會學科,社會學的涵蓋範圍很廣,勞動社會學、性別社會學、科技社會學、教育社會學、政治社會學、經濟社會學...幾乎涵蓋社會各面向,這有個優勢,就是可以讓大學生有四年時間去探索自己想要什麼,最後再轉換到自己想要的工作領域,所以社會系學生畢業後可能從事完全不同領域的工作。

    -

    (2) 社會系專門灌輸負面思維?

    認為社會系就是一群左派憤青,其實是嚴重樣本偏差。整個社會系老師加學生假設200人好了,20個人上街頭搞社會運動,就以為社會系全都是這樣的人,難免以偏概全了。事實上,社會學成為一個獨立學科後,就一直很注重「價值中立」原則,社會學家必須拿出統計(量化證據)或訪談、田野調查(質化證據),才能夠做出理論主張。如果看到了資本社會越來越貧富不均的事實,因此去批判它甚至想辦法改善它,我認為這叫健康的進步思維。那些認為這是負面思維的人,也許要審視一下自己的價值觀標準。而且近幾年來,資本主義有問題早就是學界不分學科的共識了,差別只在於要怎麼處理而已。台灣最近要出版一本哈佛商學院教授Rebecca Henderson的《重新想像資本主義》,連捍衛資本主義的大本營哈佛商學院都出來檢討資本主義了,怎麼還有人認為社會學批判資本主義是「負面思維」?

    *補充一個小故事:二戰後,猶太裔的德國社會學家阿多諾(Theodor W. Adorno) 逃亡到美國教書,每天都在批判美國資本主義社會的消費物質主義如何扭曲人類心靈,注重正向思考的美國人被嚇到了,問阿多諾:你每天都這樣充滿負面思維(negative thinking),人生不是過得很不快樂嗎? 阿多諾回答:我在做批判資本主義的否定性思考(negative thinking)時,就是我最快樂的時候!

    -

    (3)社會學對大眾極少實質貢獻?

    不同國家有不同的學術傳統跟特性,如果要很短視地談實質貢獻的話,在美國,20世紀都市化時出現許多犯罪問題(大家看過《破案神探》吧?),所以很重視人口學、偏差行為、都市社會學的研究,到了現在21世紀,黑人種族不平等的問題嚴重,時常有警察執法過當問題,所以種族研究也很盛行。如果沒有這些社會學研究,美國治安可能會更差、黑人會死更多。在歐洲,一直有王室貴族傳統,所以很重視階級不平等的研究,英國BBC在1960年代甚至拍過一部《成長系列》(7 up),長期紀錄不同社經地位的14位小孩,每隔七年追蹤一次,從小拍到大,證實階級如何決定一個人的人生。如果沒有這些社會學研究,人們會以為低薪是因為自己不努力。在日本,常常遇到天災,天災後的社會重建發現有資源不平等的問題,家庭收入低的受災戶,會需要更長時間恢復到原本生活,所以日本有災難社會學的研究,如果沒有這些社會學研究,如何跟政府要求經費、社會福利補助?這些都是社會學可以帶來的短期見效的貢獻。

    社會學還有一些更細微、難以估量的貢獻,像是在思想層面上引導社會集體反思,1960年代歐洲、美國嬉皮世代的反戰社會運動,引導學生上街頭的思想領袖就是德國的社會理論大師馬庫色(Herbert Marcuse),當時美國大學生是一邊聽Bob Dylan的反戰音樂,一邊讀馬庫色社會批判的書《單向度的人》,正是在這種思想激盪中,創造出一整個世代的嬉皮文化,至今歐美國家的老人都還在嚮往那個黃金年代!

    -

    我自己大學讀社會系,還沒畢業就有進台灣吧的實習工作機會,一方面是因為影像製作的個人能力,一方面社會系的頭銜也讓公司認為我適合做知識型的教育影片。沒有大學四年的社會科學訓練,我可能不會有辦法做出超級歪的影片。如果讓我重選一次,我還是會選社會系或者哲學系、人類學系(反正都是一些被台灣人視為找不到工作的科系XD)。找不找得到工作當然是一個最血淋淋的問題,也是台灣大學系所人文科系都必須面對的問題,但是大學是學習的殿堂,是認識自己、認識世界的最佳時機,不是資本主義的社畜訓練所,人生沒有多少個可以花四年讀大學的機會,我認為應該趁年輕時多充實自己的知識儲備,我也很享受我大學四年的學習時光,也決定繼續出國讀社會科學。

    如果你正在考慮大學要選社會科學相關的科系,歡迎你在底下留言,我會把所有問題搜集起來後拍一集Q&A影片!

    -

    附上一張書單,想知道社會學在幹嘛的人可以讀讀這幾本入門書喔!(依照難度排序,由簡單到困難)
    Allan G. Johnson《見樹又見林》
    Zygmunt Bauman《社會學動動腦》
    片桐新自,永井良和,山本雄二《基礎社會學》
    Norbert Elias《什麼是社會學》
    C. Wright Mills《社會學的想像》

  • 哈佛大學畢業台灣人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8-05 11:30:52
    有 1,720 人按讚

    無法入睡,發舊文一篇,送別余先生!

    余英時先生的“擇善固執”
    王丹

    在我認識的很多學界前輩中,余英時先生有很多獨特之處,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一個,就是他的“擇善固執”。這裡的“善”,我指的是追求民主自由,反對獨裁專制。

    很多大學問家,心中都有自己的價值理念,但並不輕易表達,說好聽一些是保持一個學者的獨立立場,實則多少有那麼一些“矜持”的心態。既有了“矜持”,活得就並不是那麼自由自在。余先生則是從來不隱瞞自己的政治立場,豈止是不隱瞞,而且是大張旗鼓。

    1989年中國發生政府鎮壓民主運動的悲劇之後,大批知識分子流亡海外,余先生出面爭取到大筆捐款,成立了“普林斯頓中國學社”,收留和保護了很多流亡的異議人士,這一點廣為外界所知,不需我多言但必須一再提起。而最令我動容的是,當時美國在首都華盛頓成立了自由亞洲電台,這是中國流亡異議人士聚集發聲的平台,政治色彩鮮明強烈,而余先生完全沒有因為這點而有所顧忌,長期以來,一直是自由亞洲電台的特約評論員之一,而且就跟他做學問一樣,一絲不苟,兢兢業業,持之以恆。這一點,連我都有點“看不下去”。因為在我看來,以余先生的地位,他完全可以不必以電台評論員的身分對社會說話的,他只要願意講話,所有的媒體都會關注。更重要的是,做這樣的政治評論,需要耗費時間和精力,而余先生已經有太多的事情要處理,何必給自己再添加工作呢?為此我幾乎每次見余先生,都會提到此事,擔心這份工作帶給他太多壓力。但是每次余先生都笑咪咪地告訴我他不會放棄這個工作。為了安撫我的關心,他說他近些年已經不自己動筆寫稿子,而是由電台的人打電話來,直接預錄他的評論,他說這樣可以節省很多的精力,不會佔用他太多的時間。

    余先生在電台做政治評論,既不是為了錢,也不是為了名,他本身並不會太缺乏這兩樣東西,而電台也無法在這兩方面給他太多,而他的堅持,就是典型的“擇善固執”,因為對他來說,公開批判中共的獨裁專制,是他的一份必須堅守的良知,他必須以這樣的姿態在舉世的混濁中面對自己的良知。那麼多的學者教授,大概都會覺得在一個反共色彩鮮明的電台做評論員是“屈尊”,但余先生根本不會在意這些世俗的考慮,他想做,就做了。在我看來,這才真是一個自由主義者,這才真是“自由”的人生境界,而這樣的自由又有著厚實的知識土壤,這樣的大學問家,世間並不太多。

    每次去余先生家跟他聊天,我都有一種強烈的感受,覺得自己從小看歷史,看了那麼多的中國古代士大夫的故事,而余先生,就是典型的,甚至是中國最後的一批士大夫。什麼是“士大夫”?為什麼說余先生是典型的“士大夫”?其實我也無法清晰說明。這說起來有點玄妙,但是我必須說,他內在的氣質散發出來形成的一種氣場,對我來說,仿佛就是我想像中的那樣的“士大夫”。這種氣場很複雜,包括他對於世事和人事的洞悉,而洞悉中又不失一種幾乎可以成為“天真”的東西,這種“天真”其實分明就是一種散淡豁達。他關心很多入世的事情,但是並未失去出世的高度;他涉獵很多現實問題,但是你跟他聊天,還是可以強烈感受到,他真正的安身立命的基礎,還是知識而不是激情。他的“士大夫”氣質,還包括寬厚的胸襟,尤其是對年輕一輩的包容。我在他嘴裡,有時會聽到一些對於他的同代人的月旦,但很少聽到對晚輩的批判,包括對一些有爭議的人,他也都是從鼓勵的角度評價。在我看來,除了學術上的事情之外,他對於年輕一輩的看法,其實有一個很簡單的原則,那就是你是否站在自由民主的立場上。這聽起來有點過於簡單,但是細想之下,我們都知道,長期堅持這樣的原則,其實,並不是那麼容易的。這也是一種“擇善固執”。

    說起來,我與台灣的緣分,完全是余先生一手促成的。1998年4月,我脫離了中國的監獄來到美國,很快就與余先生見了面。他是促成我決定先去學校年一個學位的主要推手之一,並主動為了寫了推薦信,保薦我進入哈佛大學。順利入學之後,有一次到他家閒談,他對我說,應當找機會去台灣看看。他不僅建議,而且出手相助,聯絡台灣他的弟子輩安排邀請事宜,促成了我的第一次台灣之行。這對他來說,或許只是無數類似的幫助他人的小事情,但是對我的人生來說,成了一個巨大的里程碑。之後我開始每年訪問台灣,進而發展成博士論文以台灣為題目,最後選擇了在畢業後去台灣教書,一教就是八年。這一段與台灣的深厚緣分,其實完全是余先生信手推動的。余先生推動我去台灣,其實也是他內心的台灣情結的一種表現。我們後來都看到,對於統獨議題和藍綠之爭,余先生並沒有太大的興趣和介入,但是對於一件事,余先生是非常執著的,那就是台灣的民主歷程。在一些重大的歷史時刻,例如太陽花學運時期,余先生遠在海外,但是保持高度關注,並很早就發表公開信表達了對青年學生的支持立場。對於近些年來中共對台灣的滲透,余先生反覆透過媒體採訪和文章表達關切,提醒台灣人民要堅守民主理念,警惕威權思想。他對台灣的關心發自肺腑,而這種關心,核心還是一個,就是台灣的民主發展。在這裡,我們再一次看到了余先生的“擇善固執”。

    有時候我想,我能夠從余先生那裏學到什麼?從學問的角度說,他的高度是我只能仰望的,也無從追隨。但是回顧與余先生的交往,我覺得我最大的收穫,就是看到了一個士大夫精神和現代知識分子結合在一起的核心內涵,那就是“擇善固執”。這個世界上,擇善固執不僅是困難的,也是不合時宜的,但是,人生的意義,也可以經由“擇善固執”而得以彰顯和豐富。余先生走到今天,已經到了人生一個很高的境界。這個境界,或許不是我輩可以到達的;但是那個方向,卻是我們可以追隨前行的。從這個角度說,我雖然沒有師從余先生,但是說他是我的人生導師,卻是一點也不為過的。

  • 哈佛大學畢業台灣人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17-07-20 15:35:20

    本集主題:寸草心個展、陳克華專訪
     
    「生命中總有連舒伯特都要無聲以對的時刻。」
    過去這兩年,正是我的無聲以対的時刻。從兩年前父親驟然過世的那一天起,一切音樂都失去了作用。
    然而在理應無聲的時刻,我卻選擇了「寧鳴而死,不默而生」。
    我大量寫詩大量發表。畫畫。出版。去了愛荷華國際作家寫作計畫。
    至親過逝的傷痛,工作環境的壓力,中年危機的自我懷疑,使我陷入生命空前的茫然、悔恨和否定。至今我仍然沒有走出這場靈魂的暗夜。可謂一事無成。但最起碼,我做到了創作不懈。
    這次在M藝廊「寸草心」的個展,有過去十年作品的精選回顧,也有全新的現代水墨的嘗試。
    你,何不和我一起共度我55歲生命的黎明?
    陳克華簡歷:
    一九六一年生於台灣省花蓮市
    台北榮民總醫院眼科主治醫師
    國立陽明大學眼科副教授 (2007-)
    學歷 ︰
    台北醫學院醫學系畢業、美國哈佛醫學院博士後研究員
      
    得獎記錄(文藝類):
    中國時報文學獎多次,聯合報文學獎多次, 「聯副新人月」新人,金鼎獎最佳
    歌詞獎︰沈默的母親,金鼎獎最佳專輯︰台北的天空。中國時報五十週年青年
    百傑獎《文藝類》,第一屆陽光詩獎, 中國新詩協會《八十九年度傑出詩人獎
    》,台北文學獎新詩組得獎人《作品︰美麗深邃的亞細亞》,第三屆文薈獎報
    導文學獎第一名。文建會台灣文學獎散文評審獎。教育部文藝創作獎。
      
    得獎記錄(藝術類):
    2011 巴黎大獎優選獎
    2012 南美獎西畫類版畫入選獎
    2013 台陽美展版畫類入選獎
    2014 全國美展版畫組入選獎
      
    文字出版記錄︰共47本書(計有小說、新詩、散文、歌詞集等…)
      
    個展:
    花 (壓克力新作) ─台北榮總中正樓藝廊 / 台北 2014.0301-0331
    情色情 (台灣人體攝影藝術大展) ─華山 / 台北 2014.0517-0616
    攝影、數位版畫─台北榮總中正樓藝廊 / 台北 2014.1001-1031
    當我們的愛還沒有名字─油畫展─M畫廊 / 台北 2014.10/05-10/31
    華山攝影聯展─ 華山 / 台北 2014.11/7-11/10
    男慾天堂─ 東海岸文教基金會 / 花蓮 2015.01/17-03/10
    花叢中的男子─博藝畫廊 / 台北 20150625-07/19
    花叢中的男子─高醫大 / 高雄 20150913-1009
    騎鯨少年-油畫展 M畫廊 /台北 201510.04-10/31
    末日聖嬰-圖像創作展 華山 /台北 20151119-23
    外星曼陀羅展 M畫廊 /台北 2016. 07.05-07/31
       
    策展單位: M畫廊 / M Gallery
    展出日期:2017/07/06-29
    開放時間:每日15:00-21:00(周一休館)
    地址:台北市麗水街13巷7號(近東門站,永康街)

  • 哈佛大學畢業台灣人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17-07-16 11:23:17

    本集主題: #外星曼陀羅展 #陳克華醫師專訪

     有時候會在自動書寫時,筆下出現讀不懂的文字狀的圖形。同樣地,也常在用電腦製作曼陀羅圖時,陷入一種異樣的出神狀態,往往一陣子下來,望著電腦螢幕上已然存在的各式各樣的曼陀羅,卻完全記不起來,如何用電腦簡單至極的軟體,做到這一步的。連擅於電腦繪圖朋友們看了也嘖嘖稱奇。前一陣子書市頗流行彩繪曼陀羅,我找出之前輸出好的作品,也忍不住技癢,在美術用品社找到了適合的彩筆,一心一意為這些作品做最後的潤飾和上色。也才發現為曼陀羅上彩,彷彿真的有一種靜心和冥想的效果。也才又一次體會到,電腦繪圖所欠缺的,究竟是什麼。至於內容,如同那些我在自發性的自動書寫狀態下所完成的「書寫」,我只能任我的想像力馳騁其上,以為是一種外星文字,如神秘的麥田圈所示現的,一種從遙遠宇宙盡頭傳來給地球人的訊息。放下成見,用心感受,或許就是解讀這些曼陀羅的關鍵。然而我在這個展示的時刻,卻只能把這些曼陀羅當作藝術品來欣賞,因為除了連我也不能理解的訊息和意義,它們同時也是美麗的。如同許多不可解的詩一樣,有時候光是欣賞它的美,就已經足夠了,不是嗎?(文/ 陳克華)




    陳克華簡歷:
      一九六一年生於台灣省花蓮市
      台北榮民總醫院眼科主治醫師
      國立陽明大學眼科副教授 (2007-)

    學歷 ︰
      台北醫學院醫學系畢業、美國哈佛醫學院博士後研究員
      
    得獎記錄(文藝類):
    中國時報文學獎多次,聯合報文學獎多次, 「聯副新人月」新人,金鼎獎最佳
    歌詞獎︰沈默的母親,金鼎獎最佳專輯︰台北的天空。中國時報五十週年青年
    百傑獎《文藝類》,第一屆陽光詩獎, 中國新詩協會《八十九年度傑出詩人獎
    》,台北文學獎新詩組得獎人《作品︰美麗深邃的亞細亞》,第三屆文薈獎報
    導文學獎第一名。文建會台灣文學獎散文評審獎。教育部文藝創作獎。
      
    得獎記錄(藝術類):
    2011 巴黎大獎優選獎
    2012 南美獎西畫類版畫入選獎
    2013 台陽美展版畫類入選獎
    2014 全國美展版畫組入選獎
      
    文字出版記錄︰共47本書(計有小說、新詩、散文、歌詞集等…)
      
    個展:
    花 (壓克力新作) ─台北榮總中正樓藝廊 / 台北 2014.0301-0331
    情色情 (台灣人體攝影藝術大展) ─華山 / 台北 2014.0517-0616
    攝影、數位版畫─台北榮總中正樓藝廊 / 台北 2014.1001-1031
    當我們的愛還沒有名字─油畫展─M畫廊 / 台北 2014.10/05-10/31
    華山攝影聯展─ 華山 / 台北 2014.11/7-11/10
    男慾天堂─ 東海岸文教基金會 / 花蓮 2015.01/17-03/10
    花叢中的男子─博藝畫廊 / 台北 20150625-07/19
    花叢中的男子─高醫大 / 高雄 20150913-1009
    騎鯨少年-油畫展 M畫廊 /台北 201510.04-10/31
    末日聖嬰-圖像創作展 華山 /台北 20151119-23

  • 哈佛大學畢業台灣人 在 INSECT[昆蟲島]ISLAND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14-12-03 19:54:17

    1. Q: 你是…? A: 我姓哈,名字叫哈佛妹姜安蓉
    2. Q: 哪裡人? A: 美國人
    3. Q: 美國哪裡? A: 愛達荷州...愛達荷州…
    4. Q: … A: 不知道為什麼要問?
    5. Q: 來台灣教英文嗎? A: No
    6. Q: 可以跟妳練英文嗎? A: No
    7. Q: 可以幫我翻譯成英文嗎? A: Nooo
    8. Q: 可以修改我的英文嗎? A: Nooo
    9. Q: 為什麼來台灣? A: 我以为是泰國
    10. Q: 來台灣做什麼? A: 學昆蟲
    11. Q: 為什麼想要學這個? A: 喜歡啊
    12. Q: 為什麼選擇台灣? A: 喜歡啊
    13. Q: 為什麼不去中國? A: 去中國就知道
    14. Q: 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嗎? A: 來台灣就知道
    15. Q: 喜歡台灣什麼? A: 自然環境,流行文化,人情味,汪東城
    16. Q: 喜歡汪東城什麼? A: 内在
    17. Q: 幾歲? A: 23
    18. Q: 什麼星座? A: 摩羯座
    19. Q: 血型? A: B+/be positive (要樂觀)
    20. Q: 會不會游泳? A: 會
    21. Q: 最喜歡的地方? A: 床
    22. Q: 最喜歡的小吃? A: 明太子鮭魚飯團
    23. Q: 會不會用筷子? A: 真的不難
    24. Q: 咖啡還是茶? A: 都可以
    25. Q: 早餐? A: 早餐麥片
    26. Q: 性别? A: 女生
    27. Q: 身高? A: 164
    28. Q: 體重? A: …
    29. Q: 眼睛? A: 榛色
    30. Q: 眉毛? A: 真的啦
    31. Q: 會不會眨眼? A: 不會 ;)
    32. Q: 最討厭被問什麼問題? (以下)
    33. Q: 有沒有男朋友?
    34. Q: 喜歡台灣男生嗎?
    35. Q: 有交往過台灣男生嗎?
    36. Q: 會不會嫁給台灣人?
    37. Q: 最喜歡的顏色? A: 咖啡色
    38. Q: 動物? A: 魚
    39. Q: 昆蟲? A: 螢火蟲
    40. Q: 運動? A: 跑步
    41. Q: 喜歡台灣人跟妳講英文還是中文? A: 中文
    42. Q: 宅在家裡幹嘛? A: 看書
    43. Q: 有朋友嗎? A: …有啊
    44. Q: 生活作息? A: 早睡早起
    45. Q: 等一下要幹嘛? A: 剪片
    46. Q: 相機? A: Lumix GH3
    47. Q: 軟體? A: Final Cut Pro X
    48. Q: 兄弟姐妹? A: 有
    49. Q: 有染過頭髮嗎? A: 有
    50. Q: 後悔? A: 有
    51. Q: 信仰? A: 沒有
    52. Q: 最喜歡的超級英雄? A: 蝙蝠俠
    53. Q: 電影? A: 星空
    54. Q: 書本? A: Walden
    55. Q: 鞋子? A: 平底鞋
    56. Q: 褲子? A: 緊身褲
    57. Q: 大學? A: 台大
    58. Q: 餐廳? A: 沙巴巴
    59. Q: 平常吃? A: 家裡!
    60. Q: 最拿手的家常菜? A: 早餐麥片
    61. Q: 喜歡喝什麼酒? A: 紅酒
    62. Q: 雞生蛋還是蛋生雞? A: 生雞蛋⋯⋯?
    63. Q: 最初對台灣的印象? A: 好浪漫喔
    64. Q: 來台灣第一個印象? A: 好濕喔
    65. Q: 最讓你驚訝? A: 為什麼沒有汪東城?
    66. Q: 來台灣多久了? A: 一年多
    67. Q: 才一年多中文就講得那麼好! A: 沒有,中文是之前學的
    68. Q: 學幾年了? A: 五年
    69. Q: 怎麼學好英文? A: 我没學過
    70. Q: 怎麼學好語言? A: 看電視
    71. Q: 有没有什麼快速秘訣? A: 没有
    72. Q: 最喜歡的天氣? A: 晴天
    73. Q: 季節? A: 秋天
    74. Q: 時間? A: 明天
    75. Q: 在台灣最難適應? A: 當外國人
    76. Q: 畢業後要幹嘛? A: 回國念博士
    77. Q: 念完要幹嘛? A: 找工作
    78. Q: 理想工作? A: 科學記者
    79. Q: 回國還要拍昆蟲島嗎? A: 不會
    80. Q: 為什麼?!? A: 我們要懂得放下
    81. Q: 最喜歡的哲學派? A: 存在主義
    82. Q: 貓還是狗? A: 狗
    83. Q: 臭豆腐還是大腸麵? A: 臭豆腐
    84. Q: 水果? A: 蘋果
    85. Q: 電腦? A: 蘋果
    86. Q: 電動? A: PS3
    87. Q: 最喜歡的遊戲? A: Zelda
    88. Q: 最大的夢想? A: 當台妹
    89. Q: 最想要嘗試? A: 衝浪
    90. Q: 性格描述? A: 内向、幽默、善良
    91. Q: 最喜歡的髒話? A: Balls
    92. Q: 台灣的髒話? A: (地圖指彰化县)...在這裡
    93. Q: 喜不喜歡我? A: 喜歡啊
    94. Q: 要不要環島? A: 環島過
    95. Q: 去過台灣哪裡? A: 台北、台中、台南、高雄、屏東、台東、花蓮、綠島
    96. Q: 累不累? A: 有一點
    97. Q: 餓不餓? A: 還好
    98. Q: 是不是? A: 是
    99. Q: 是? A: 是
    100. Q: 結束了嗎? A: 結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