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品田斷崖確保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為什麼這篇品田斷崖確保鄉民發文收入到精華區:因為在品田斷崖確保這個討論話題中,有許多相關的文章在討論,這篇最有參考價值! http://0rz.tw/5JnSO 如龍脊般的關北段稜之瘦稜 台灣高山有著許許多多的崩崖以...

品田斷崖確保 在 健健-Jimmy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0-10-08 04:16:42

. 『聖稜線-品田斷崖天險」 ⛰品田斷崖是聖稜線必經路線, 斷崖分三大段: . 第一段是約10公尺的垂直崖壁, 是三段最短的一段, 踏點算清楚, 只要繩子拉好都蠻好下切的。 . 第二段約是15公尺的垂直斷崖, 踩點比起第一段要少很多, 危險度也增加很多 走到中下段時,大包會卡崖壁, 如果要人包一起...


http://0rz.tw/5JnSO

如龍脊般的關北段稜之瘦稜

台灣高山有著許許多多的崩崖以及瘦窄稜線的地形,舉凡品田斷崖、關北斷稜、死亡稜線等
等都是山岳界耳熟能詳的攀登路線,若遇上攀或下降的斷崖地形,山友們大多採領攀或垂降
的技術通過,這也是筆者認為最安全的方法之一。但是如果遇到瘦窄稜線(如關北斷稜)或是
崩壁橫渡(如死亡稜線),許多的山友總是把繩子收在背包,而從背包拿出來的只有『運氣』

筆者認為通過這種地形,『繩隊行進』(Roping Up)的技術是相當好的方法,以下就部分地
形分門別類解釋之。

一、瘦窄稜線(沿途有架設確保點的支撐物,如穩固凸岩或木本植物等)
有兩種方式:1.利用先鋒攀登技術概念,最終兩端繩索固定,中間隊員利用固定繩確保通過
。對於繩隊技術不足隊員來說是最好的方式,此法較費時。2.隊伍利用繩隊技術行進,首位
者沿途架設確保點,將與隊友連接的主繩掛於確保點的鉤環內,最後一位隊友收回架於固定
點上所有裝備。若有隊員滑落稜線,將會受到固定點支撐保護不至墜落谷底,省時安全,也
不需常常收繩開繩。(有關繩隊行進技術詳細資料請參考『登山聖經』第七版第十六章或Cli
mbing雜誌出的『The Illustrated Guide to Glacier Travel and Crevasse Rescue』的Ro
ping Up章節)

二、瘦窄稜線(沿途無適當架設確保點的支撐物)
此時因為沿途無法架設固定點,繩隊隊員如滑落稜線,將會把所有隊員一起拖下稜線至谷底
。若改用一端固定點確保,先鋒者可能遭受『鐘擺式墜落』之苦,因此筆者建議使用『墜落
確保法』。墜落確保法的技術通常用於冰雪地瘦窄陡稜行進時(稜頂冰雪面太薄不適架設雪
樁或冰螺栓,或滑落制動技術不適發揮),此時繩隊保持兩人一組,若有一人朝右墜落,另
一人便往左跳下,利用彼此身體的重量以及支撐點的摩擦力使首先墜落者制停的一種技術,
接下來再利用普魯式上攀技術往稜線爬回。使用此技術時有幾點要求:
1.兩人一組繩隊。
2.兩人之中只允許一人行進,另一人做確保給繩或收繩
3.確保方式與繩隊行進技術相同,不以確保器確保
4.盡量使用雙繩繩隊,相互距離以20公尺內為佳
5. 不論繩索長度以及地形如何轉彎或起伏,首位者與末位者必須相互看得見對方
6.首位者在繩索用盡時必須轉身目視末位者為其收繩確保
7.首位與末位者接近時,保留三米繩索不收完,以防聚在一起時突然一位隊員墜落,另一隊
員來不及躍下反方稜脈
8.不論首位或是末位者,行進時必須走在稜線端位上,除非出現可架設確保點的支撐物出現
於稜脈下不遠處。

三、陡峭崩壁橫渡(沿途有架設確保點的支撐物)
使用技術與第一項『瘦窄稜線』地形相同

四、陡峭崩壁橫渡(沿途無適當架設確保點的支撐物)
1.考慮不通過(也就是撤退),否則先鋒者將可能受到嚴重『鐘擺式墜落』之苦
2.高繞(如遇瘦窄陡稜則利用上列第一或第二項技術通過)
筆者強烈建議,專業訓練是絕對的必要,對裝備的誤用或對系統的誤解,將會導致嚴重傷害
或死亡,請讀者三思三練而後行。

雙繩墜落法確保首位者
雙繩墜落法確保末位者
雙繩確保(普魯式繩結),不使用確保器,如被確保者發生墜落,確保者離開手上主繩,此時
距離將為最終距離
(本文作者為繩索技術教練,並從事登山遠征、繩索課程、LNT課程執行工作。技術討論聯
絡方式:[email protected] 02-2664 5572)
《本文已刊登於台灣山岳69期》如龍脊般的關北段稜之瘦稜

台灣高山有著許許多多的崩崖以及瘦窄稜線的地形,舉凡品田斷崖、關北斷稜、死亡稜線等
等都是山岳界耳熟能詳的攀登路線,若遇上攀或下降的斷崖地形,山友們大多採領攀或垂降
的技術通過,這也是筆者認為最安全的方法之一。但是如果遇到瘦窄稜線(如關北斷稜)或是
崩壁橫渡(如死亡稜線),許多的山友總是把繩子收在背包,而從背包拿出來的只有『運氣』

筆者認為通過這種地形,『繩隊行進』(Roping Up)的技術是相當好的方法,以下就部分地
形分門別類解釋之。

一、瘦窄稜線(沿途有架設確保點的支撐物,如穩固凸岩或木本植物等)
有兩種方式:1.利用先鋒攀登技術概念,最終兩端繩索固定,中間隊員利用固定繩確保通過
。對於繩隊技術不足隊員來說是最好的方式,此法較費時。2.隊伍利用繩隊技術行進,首位
者沿途架設確保點,將與隊友連接的主繩掛於確保點的鉤環內,最後一位隊友收回架於固定
點上所有裝備。若有隊員滑落稜線,將會受到固定點支撐保護不至墜落谷底,省時安全,也
不需常常收繩開繩。(有關繩隊行進技術詳細資料請參考『登山聖經』第七版第十六章或Cli
mbing雜誌出的『The Illustrated Guide to Glacier Travel and Crevasse Rescue』的Ro
ping Up章節)

二、瘦窄稜線(沿途無適當架設確保點的支撐物)
此時因為沿途無法架設固定點,繩隊隊員如滑落稜線,將會把所有隊員一起拖下稜線至谷底
。若改用一端固定點確保,先鋒者可能遭受『鐘擺式墜落』之苦,因此筆者建議使用『墜落
確保法』。墜落確保法的技術通常用於冰雪地瘦窄陡稜行進時(稜頂冰雪面太薄不適架設雪
樁或冰螺栓,或滑落制動技術不適發揮),此時繩隊保持兩人一組,若有一人朝右墜落,另
一人便往左跳下,利用彼此身體的重量以及支撐點的摩擦力使首先墜落者制停的一種技術,
接下來再利用普魯式上攀技術往稜線爬回。使用此技術時有幾點要求:
1.兩人一組繩隊。
2.兩人之中只允許一人行進,另一人做確保給繩或收繩
3.確保方式與繩隊行進技術相同,不以確保器確保
4.盡量使用雙繩繩隊,相互距離以20公尺內為佳
5. 不論繩索長度以及地形如何轉彎或起伏,首位者與末位者必須相互看得見對方
6.首位者在繩索用盡時必須轉身目視末位者為其收繩確保
7.首位與末位者接近時,保留三米繩索不收完,以防聚在一起時突然一位隊員墜落,另一隊
員來不及躍下反方稜脈
8.不論首位或是末位者,行進時必須走在稜線端位上,除非出現可架設確保點的支撐物出現
於稜脈下不遠處。

三、陡峭崩壁橫渡(沿途有架設確保點的支撐物)
使用技術與第一項『瘦窄稜線』地形相同

四、陡峭崩壁橫渡(沿途無適當架設確保點的支撐物)
1.考慮不通過(也就是撤退),否則先鋒者將可能受到嚴重『鐘擺式墜落』之苦
2.高繞(如遇瘦窄陡稜則利用上列第一或第二項技術通過)
筆者強烈建議,專業訓練是絕對的必要,對裝備的誤用或對系統的誤解,將會導致嚴重傷害
或死亡,請讀者三思三練而後行。

雙繩墜落法確保首位者
雙繩墜落法確保末位者
雙繩確保(普魯式繩結),不使用確保器,如被確保者發生墜落,確保者離開手上主繩,此時
距離將為最終距離
(本文作者為繩索技術教練,並從事登山遠征、繩索課程、LNT課程執行工作。技術討論聯
絡方式:[email protected] 02-2664 5572)
《本文已刊登於台灣山岳69期》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