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鈞有食力】原來喝咖啡好處這麼多!什麼時間喝最好?一天的上限?關於咖啡大小事一次告訴你!
☕咖啡的起源
要追溯咖啡被發現的最早起源,歷史上眾說紛紜,至今已無從稽考,最廣為流傳的故事是一位源自非洲衣索匹亞的牧羊人,在某天放牧的時候,發現羊群吃了一種果實後,變得異常的興奮,進而發現咖啡。一直到了11...
【凱鈞有食力】原來喝咖啡好處這麼多!什麼時間喝最好?一天的上限?關於咖啡大小事一次告訴你!
☕咖啡的起源
要追溯咖啡被發現的最早起源,歷史上眾說紛紜,至今已無從稽考,最廣為流傳的故事是一位源自非洲衣索匹亞的牧羊人,在某天放牧的時候,發現羊群吃了一種果實後,變得異常的興奮,進而發現咖啡。一直到了11世紀,人們才開始用水煮咖啡做為飲料,到了13世紀時,衣索比亞軍隊入侵葉門,因此將咖啡帶到了阿拉伯世界,咖啡Coffee這個詞,就是來自阿拉伯語Qahwa,意即「植物飲料」
☕咖啡豆的種類
全世界目前有60多國從事咖啡的栽培,市售的咖啡飲品琳瑯滿目,常見的像是美式咖啡、拿鐵、焦糖瑪奇朵等,若單就「咖啡豆」的種類來說,其實主要就分成兩大類:「阿拉比卡」(ARABICA)及「羅布斯塔」(ROBUSTA)
🔸阿拉比卡
又稱為小果咖啡,佔全世界咖啡產量的70~75%,主要原產地為衣索比亞,生長在海拔1000~2300公尺的高度,很容易受到害蟲影響,栽種的成本相對較高。味道聞起來帶點花香、果香甚至是焦糖的香氣,喝起來的風味則取決於產地及製作處理的方法,因其風味和香氣較為優良,主要被用在單品手沖咖啡或精品咖啡
🔸羅布斯塔
屬於西非的自然品種,通常栽種於低海拔高溫潮濕的環境,對於病蟲的抵抗力強,相較於阿拉比卡更好栽種,其最大優勢就是價格低廉,咖啡因含量高,口感較為濃郁。市場上主要用來製作成配方豆或是即溶的咖啡,味道較為苦澀,甚至常被形容成橡膠的味道
☕咖啡的烘焙分類
即使是同一款咖啡豆,但不同的處理法,喝起來的風味就會不同。依照烘焙的時間長短又可以分成3種:淺焙、中焙、深焙。並沒有所謂好壞之分,純粹可以依照個人喜好挑選
🔸淺焙咖啡
意即烘焙時間較短,最能保留咖啡豆的原始特性,喝起來的味道會帶點花香果香的清香,口感酸質最為明顯,苦味較少,通常不習慣喝咖啡者,多會傾向選擇淺焙咖啡,屬於品咖啡的一種入門
🔸中焙咖啡
比起淺焙咖啡,中焙的豆子外觀為深褐色,會帶可可焦糖的香氣,有時會與花果香並存,咖啡豆的酸味與香醇的苦味同時能品嚐,整體味道相對溫和,多用於義式濃縮咖啡的沖煮
🔸深焙咖啡
深焙咖啡豆子外觀多呈濃褐色或黑色,甚至可以在咖啡豆外觀看到油脂,其原始風味幾乎消失,也近無酸味,苦味則最為明顯,咖啡的香氣也最為濃郁,喜歡苦味與醇度咖啡者都會深深著迷
❤️咖啡5優點
➡️1利尿消腫
很多人早上起床發現自己水腫的厲害,就會想來杯咖啡消水腫,這是因為黑咖啡中的咖啡因,能夠幫助加速人體水分代謝,達到利尿的效果,不過,最好不要一次喝超過400ml,反而容易引發心悸
➡️2促進排便
咖啡有助刺激腸胃蠕動,改善便秘問題,非常適合在早餐半小時後搭配飲用,排便最有感,但記得咖啡的濃度不宜太高,否則會影響早餐的消化吸收。如果患有高血壓慢性疾病者,切勿起床就灌咖啡,容易導致血壓飆高
➡️3燃燒脂肪
目前已有許多研究證實,喝咖啡能夠提升3~11%的新陳代謝率,特別是有在運動健身者,建議可以在運動前先喝一杯熱的咖啡,有助增加熱量的消耗,加速運動過程脂肪燃燒,最好以黑咖啡為佳
➡️4放鬆情緒
當覺得心情低落、壓力大到喘不過氣時,不妨先試著轉換心情,坐下來好好品嚐一杯咖啡,透過咖啡濃郁的香氣,咖啡因可刺激中樞神經,讓自己放鬆緊繃的情緒,達到紓解壓力,甚至能夠緩解頭痛
➡️5提神醒腦
咖啡所含的咖啡因是一種天然的興奮劑,有助刺激大腦中樞神經,提振精神,能幫助思路變得更清晰,特別是早晨的一杯咖啡,能全神貫注地在工作上,不過最好以「少量多餐」的方式飲用,避免一下子身體喝進太高濃度的咖啡,過數小時後反而會感受到異常疲倦
⚠️5個注意事項
➡️1不宜過量
長期飲用會出現心理依賴,反而會越喝越累,一旦停喝還可能產生戒斷症狀,包含頭痛、憂鬱等,導致惡性循環。根據食藥署的建議,成人每日的咖啡因攝取量不宜超過300毫克,大約是2~3杯的量
➡️2補充鈣質
咖啡含有的咖啡因,會增加尿中的鈣質排出,因此一直被視為骨質疏鬆的危險因子之一,特別是有咖啡癮的女性,日常要特別注重鈣質的補充,除了牛奶、優格等乳製品外,也可以多攝取莧菜、小白菜、地瓜葉、紫菜、黃豆、豆乾等,並搭配適度的運動,幫助遠離骨質疏鬆
➡️3原味為佳
有些人喝咖啡習慣點拿鐵、焦糖瑪其朵、卡布奇諾,這類飲品常常會加入糖及奶精,提神的同時不自覺也喝下許多熱量。建議最好以喝原味咖啡為主,如果覺得黑咖啡口感濃郁苦澀,可以加入少量的牛奶調味,但也不宜過多,其他像是奶精、煉乳、方糖等都會影響脂肪的分解,難以達到減肥功效,不加最好
➡️4避空腹喝
很多人早上起床因精神欠佳,就習慣直接先來杯咖啡想提神,但咖啡因會刺激胃酸分泌,常空腹喝咖啡恐會傷胃,特別是有胃食道逆流者,一定要避免空腹喝咖啡。現在更有英國研究發現,空腹喝咖啡也會影響血糖的控制,特別是對糖尿病及心臟病患者危害更大,建議是吃完早餐30分鐘後喝為佳
➡️5最好過濾
含有咖啡油脂,長時間飲用會使得血液中的三酸甘油脂及膽固醇濃度增加,《歐洲心臟病學會》在今年就曾發表過一份研究報告,證實以過濾器沖泡後的咖啡,能夠降低罹患心臟病的風險,建議可以採用過濾紙濾過再喝,多一道手續,有助讓身體更健康,特別是本身就有高血脂患者更要注意
#凱鈞有食力
咖啡因每日上限 在 家醫/職醫_陳崇賢醫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家庭醫學】~ 小朋友能不能吃黑巧克力?(Part 2)
〔咖啡因〕
咖啡因的每日攝取劑量,建議不超過每公斤2.5~3毫克。
美國FDA建議的成人咖啡因每日上限是400毫克,懷孕及哺乳婦女是150~300毫克。(兒童沒有註記)
加拿大的建議是4~6歲45毫克、7~9歲62.5毫克、10~12歲85毫克、13歲以上勿超過每公斤2.5毫克。
以我們家小朋友18公斤來算,每天不要超過45毫克;
如果以大賣場常見的黑巧克力片 (100公克/包) 來計算,黑巧克力平均的咖啡因含量約為2毫克/公克巧克力;只要一天不超過22.5公克的黑巧克力 (約1/4片),就沒問題。
另外,如果是小時候常吃的大波露 (40公克/包),這種牛奶巧克力,平均的咖啡因含量約為0.2毫克/公克巧克力;只要一天不超過225公克 (約5.5包)...
{內心OS:如果每天吃到5包...那可能先變成小胖子了}
另外,根據2014人類營養飲食的研究指出,關於咖啡因對於兒童行為和情緒等影響的對照試驗,在190個研究中,有11個對照組與13個符合條件的觀測研究,發現若咖啡因的攝取量大於每公斤5毫克,就會明顯出現焦慮與戒斷症狀的風險。
其他飲食中可能含有的咖啡因,可以參考 臭寶爸 - 兒科陳敬倫醫師 的詳細圖解:
http://bratologist.blogspot.com/2017/09/blog-post_15.html
※ 職場中愛喝的提神飲料,許多也含有咖啡因,我有空再來談談能量飲料吧。
〔高熱量〕
依據美國心臟學會的建議,小朋友每日攝取的熱量如下:
http://bit.ly/2MgTdkI
1歲:900 大卡
2-3歲:1000 大卡
4-8歲:1400 大卡(男);1200 大卡(女)
9-13歲:1800 大卡(男);1600 大卡(女)
14-18歲:2200 大卡(男);1800 大卡(女)
如前面所述,一片40公克的大波露,就有217大卡的熱量;一個三歲的小朋友吃了一片,那就占當天1/5的熱量了!除了變胖及長不高的風險,還可能會造成飲食不均衡。
黑巧克力雖然加的糖比較少,但是可可脂含量高,一來一往,總熱量也不低。
【題外話】
很多人在前一篇問到,巧克力和『專注力失調及過度活躍症』(ADHD) 有沒有關聯性?
大部分人擔心的都是『咖啡因』這個成分,主要是可能會有躁動的情況,直觀就覺得會加重這個情況。
但是在ADHD的治療中,常常使用的方式是興奮劑治療 (stimulant therapy)。這些藥物可以改善注意力,並有助於控制衝動行為。
而咖啡因,就是一個在日常生活中,常被用來讓精神亢奮的物質,所以許多研究反而是想了解能不能用咖啡因來改善ADHD的症狀,不過目前的研究結果,尚未被證明與處方藥一樣有效,因此一般不建議將其用作ADHD的治療方法。
另外,也有研究針對糖的攝取量,去評估是否會提高ADHA在6-11歲孩童的發病率;然而,結果並沒有關聯性。
https://doi.org/10.1016/j.jad.2018.09.051
以目前的文獻資料,要說巧克力造成過動,還沒有足夠證據,但在部分易感族群,可能會因為咖啡因,而造成心情浮躁的情況。
【小結】
就像諺語常說到:藥能治病、亦能致命。
很多東西適量時,好處多多;量太多了,反而有害...
黑巧克力也是,通篇都在寫可能的風險,最後也要幫忙平反一下,適量攝取時,好處也很多,例如:抗氧化、富含微量元素、預防腦心血管疾病等等。
所以,小朋友想吃,我不會特別禁止 (反正你現在禁,後來他們還是會拿得到,不管是從同學,還是自己拿零用錢去買);反而要把可能的風險說清楚,讓他們有一定的能力去判斷。
我們家的小朋友就是怕胖,所以什麼零食都吃一點點就收起來了,這樣也省得我去規定東、規定西的。
咖啡因每日上限 在 家醫/職醫_陳崇賢醫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家庭醫學】~ 小朋友能不能吃黑巧克力?(Part 2)
〔咖啡因〕
咖啡因的每日攝取劑量,建議不超過每公斤2.5~3毫克。
美國FDA建議的成人咖啡因每日上限是400毫克,懷孕及哺乳婦女是150~300毫克。(兒童沒有註記)
加拿大的建議是4~6歲45毫克、7~9歲62.5毫克、10~12歲85毫克、13歲以上勿超過每公斤2.5毫克。
以我們家小朋友18公斤來算,每天不要超過45毫克;
如果以大賣場常見的黑巧克力片 (100公克/包) 來計算,黑巧克力平均的咖啡因含量約為2毫克/公克巧克力;只要一天不超過22.5公克的黑巧克力 (約1/4片),就沒問題。
另外,如果是小時候常吃的大波露 (40公克/包),這種牛奶巧克力,平均的咖啡因含量約為0.2毫克/公克巧克力;只要一天不超過225公克 (約5.5包)...
{內心OS:如果每天吃到5包...那可能先變成小胖子了}
另外,根據2014人類營養飲食的研究指出,關於咖啡因對於兒童行為和情緒等影響的對照試驗,在190個研究中,有11個對照組與13個符合條件的觀測研究,發現若咖啡因的攝取量大於每公斤5毫克,就會明顯出現焦慮與戒斷症狀的風險。
其他飲食中可能含有的咖啡因,可以參考 臭寶爸 - 兒科陳敬倫醫師 的詳細圖解:
http://bratologist.blogspot.com/2017/09/blog-post_15.html
※ 職場中愛喝的提神飲料,許多也含有咖啡因,我有空再來談談能量飲料吧。
〔高熱量〕
依據美國心臟學會的建議,小朋友每日攝取的熱量如下:
http://bit.ly/2MgTdkI
1歲:900 大卡
2-3歲:1000 大卡
4-8歲:1400 大卡(男);1200 大卡(女)
9-13歲:1800 大卡(男);1600 大卡(女)
14-18歲:2200 大卡(男);1800 大卡(女)
如前面所述,一片40公克的大波露,就有217大卡的熱量;一個三歲的小朋友吃了一片,那就占當天1/5的熱量了!除了變胖及長不高的風險,還可能會造成飲食不均衡。
黑巧克力雖然加的糖比較少,但是可可脂含量高,一來一往,總熱量也不低。
【題外話】
很多人在前一篇問到,巧克力和『專注力失調及過度活躍症』(ADHD) 有沒有關聯性?
大部分人擔心的都是『咖啡因』這個成分,主要是可能會有躁動的情況,直觀就覺得會加重這個情況。
但是在ADHD的治療中,常常使用的方式是興奮劑治療 (stimulant therapy)。這些藥物可以改善注意力,並有助於控制衝動行為。
而咖啡因,就是一個在日常生活中,常被用來讓精神亢奮的物質,所以許多研究反而是想了解能不能用咖啡因來改善ADHD的症狀,不過目前的研究結果,尚未被證明與處方藥一樣有效,因此一般不建議將其用作ADHD的治療方法。
另外,也有研究針對糖的攝取量,去評估是否會提高ADHA在6-11歲孩童的發病率;然而,結果並沒有關聯性。
https://doi.org/10.1016/j.jad.2018.09.051
以目前的文獻資料,要說巧克力造成過動,還沒有足夠證據,但在部分易感族群,可能會因為咖啡因,而造成心情浮躁的情況。
【小結】
就像諺語常說到:藥能治病、亦能致命。
很多東西適量時,好處多多;量太多了,反而有害...
黑巧克力也是,通篇都在寫可能的風險,最後也要幫忙平反一下,適量攝取時,好處也很多,例如:抗氧化、富含微量元素、預防腦心血管疾病等等。
所以,小朋友想吃,我不會特別禁止 (反正你現在禁,後來他們還是會拿得到,不管是從同學,還是自己拿零用錢去買);反而要把可能的風險說清楚,讓他們有一定的能力去判斷。
我們家的小朋友就是怕胖,所以什麼零食都吃一點點就收起來了,這樣也省得我去規定東、規定西的。
咖啡因每日上限 在 Dr Jim的營養資訊粉絲團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今早帶寶寶去游泳的路上,經過一家在地有名氣的早餐店,意外看到1-2歲左右的孩子正在喝奶茶配蛋餅.....
我想他身邊的媽媽可能不知道奶茶也是有咖啡因!
🤷♀️很嚴重嗎?
恩....對只有1x公斤的孩子,量並不低!
正在懷孕🤰準媽媽、哺餵母乳媽媽...也別太恐慌~
平常有習慣喝咖啡、茶,也不急著戒掉,每日咖啡因建議150-300毫克~每日適量ㄧ杯,應不會有太大問題的❤️
By 剛奶暈寶寶,又憂心孩子的Queen
最近看到一件咖啡因過量致死的新聞,認真地研究了一下,發現臭寶(4歲5個月)隨便喝個奶茶就超標Orz
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建議的成人咖啡因每日上限是400毫克(台灣國健署是300毫克),孕婦/哺乳婦女是150~300毫克,兒童則沒有可靠的安全劑量資料;加拿大的建議是4~6歲45毫克、7~9歲62.5毫克、10~12歲85毫克、13歲以上勿超過體重x2.5毫克
臭寶爸也建議,就如同吃藥,避免在四小時內重複飲用咖啡因飲料,以免身體不適
#咖啡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