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厲陰宅3:#是惡魔逼我的》勇敢不代表不會感到害怕 (8.2/10)
(Part2) 全文太長分兩篇
@looryfilmnotes 主頁部落格會是你最好的選擇
———————以下可能有雷——————
⠀⠀
接續上篇文章
我想這就是為什麼「厲陰宅宇宙」可以成為目前最受歡迎的電影系列,因為編導...
《#厲陰宅3:#是惡魔逼我的》勇敢不代表不會感到害怕 (8.2/10)
(Part2) 全文太長分兩篇
@looryfilmnotes 主頁部落格會是你最好的選擇
———————以下可能有雷——————
⠀⠀
接續上篇文章
我想這就是為什麼「厲陰宅宇宙」可以成為目前最受歡迎的電影系列,因為編導懂得去經營故事,不再只是以「突發驚嚇」等那些嚇人伎倆來獲得商業上的成功,而是聚焦在華倫夫婦的驅魔生涯,並真正展現出這份檔案的駭人之處。就如同片中兩人在調查的過程中接觸到另一起事件,試著找出幕後黑手的同時也讓自己身陷前所未有的險境,都讓《厲陰宅3:是惡魔逼我的》對於角色有著更加深入的塑造。
一直以來,我都認為比起因為委屈而具有強大力量的冤魂,毫無來由的惡意和詛咒都更加難以對付。1980 年代是個美國產生重大變革的時代,然而面對科技快速發展與新事物的來臨,社會上也因為許多宗教保守分子的莫須有指控,開始出現所謂「撒旦恐慌」(Satanic Panic)的浪潮,因此《厲陰宅3:是惡魔逼我的》巧妙利用了這樣的背景,也成功給觀眾帶來另一層面上的恐懼。
《厲陰宅3:是惡魔逼我的》的恐怖不只有前兩集那種鬼魂控制附身者,讓自己親人變得判若兩人,片中施放詛咒的撒旦教徒,反而更像是《安娜貝爾》那樣,一種有如來自地獄的惡魔般的純粹邪惡。如果有人在我家裡放了山羊圖騰那類物品,那我就會被他給詛咒,陷入永無天日的地獄,這都遠比自己某天會不會不小心住進鬼屋還要更加讓人感到擔憂。
因此雖然《厲陰宅3:是惡魔逼我的》在恐怖場景的經營上稍嫌不足,除了水床和厄恩被附身之外,只有太平間那場戲給我們帶來強烈的驚悚感,但不僅全片有著導演前作《哭泣的女人》在製造緊張感時也融入幽默元素的優點,《厲陰宅3:是惡魔逼我的》這樣的結果也讓電影有更多篇幅能聚焦在人物與劇情的發展之上,使觀眾更加擔心角色的生命安危與後續遭遇。
而這都有賴於薇拉法蜜嘉、派翠克威爾森兩位演員,他們再次以一流的表演對華倫夫婦做出完整的詮釋。看著兩人彼此之間從年輕相愛到這些年來一起跑遍各地驅魔所累積的深厚情感,再到片中即使讓自己置身於險境,也要奮力拯救一位跟自己非親非故青少年的行為,《厲陰宅3:是惡魔逼我的》都以對於角色的塑造突顯出他們內心的正義與這段故事的偉大。
從第一部作品到現在,「厲陰宅宇宙」系列都有個關鍵核心,如果你相信這個世界上有著良善,就不能否定邪惡的存在,而這在《厲陰宅3:是惡魔逼我的》被進一步強化,轉變為上帝與撒旦兩者之間的一線之隔。因此就如同電影前段對全片主題做出相當清楚的陳述:「勇敢不代表你不會感到害怕,而是我們在感到害怕的時候依然奮力堅持對抗。」最終結局兩對伴侶的共同奮戰,也讓這部作品讓人看得感動。
或許在有著前兩集的高標之下,第三集明顯沒能展現出能跟前作相提並論的成果,可能會讓部分觀眾感到失望,但毫無疑問,我能感受到這次《厲陰宅3:是惡魔逼我的》編導做出不同的嘗試,不僅從海報就可以看出端倪地把重心重新放回到「真主角」華倫夫婦身上,以心臟病與撒旦詛咒等可能會他們失去對方的事件,給觀眾帶來不同於鬼怪嚇人的恐懼,也在全片根據真實故事改編的基底下,反映了現實社會中的議題。
就如同 1981 年的「厄恩夏恩強生審判案」,嫌犯厄恩雖然因為陪審團以法律上不允許將「是惡魔逼我的」作為謀殺的合理解釋,被法官依照過失殺人判處監禁 10 至 20 年,但他最終也只服了 5 年刑期。到底在非出自於個人意願之下所做出的行為,是否能夠被判處相應的罪刑?我們可將《厲陰宅3:是惡魔逼我的》這起事件延伸到前陣子討論相當熱烈的「精神疾病」之上,這個問題也同樣值得我們思考。
整體而言,儘管《厲陰宅3:是惡魔逼我的》作為一部恐怖片沒有那麼精彩,其中一部分原因可能是華納在內部試映後刪除了原本應該在片中登場的新惡魔角色,像是《厲陰宅》的「安娜貝爾」、《厲陰宅2》的「鬼修女」和「扭曲人」,相對可惜,但即便如此,整部片卻也在系列經過 8 部類型相似的電影後,成功延續《厲陰宅2》後半段艾德所遭遇到的危險,找到一個未來能夠深入發展的方向,看著結局艾德復刻了兩人初次邂逅的涼亭,這種浪漫,也讓人期待華倫夫婦的故事還能再繼續拍下去。
#TheConjuring3 #TheConjuringTheDevilMadeMeDoIt #麥可查維斯 #MichaelChaves #薇拉法蜜嘉 #VeraFarmiga #派翠克威爾森 #PatrickWilson #朱利安希廉亞德 #JulianHilliard #電影 #影評 #恐怖片 #如履影評 @warnerbrostw
咒真實事件後續 在 一本好小說的誕生(拿起筆就能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推理小說中,我是誰我怎麼會在這裡如何設計】失憶當紅佈局X2
新聞報導說有大冠鷲疑似中毒路倒,被熱心民眾灌食藥酒,結果送去救援醫療時,牠一臉茫然又ㄎㄧㄤ ㄎㄧㄤ的。
其實不只是大冠鷲,推理小說中的男女主角也很常這樣:一臉茫然又ㄎㄧㄤ ㄎㄧㄤ的醒來,心想我是誰我怎麼會在這裡?然後就發現自己失憶了!
這是什麼呢,這就是推理小說的大絕招-失憶梗,大概和洛哈教授的記憶咒有87分像,不過故事主角人設不同,失憶相關劇情也會隨之產生差異。
像世界暢銷小說家丹.布朗(Dan Brown)《地獄》(Inferno)就會有無敵正妹一路相伴,來面對敵我難分的神秘組織大逃殺。
而德國心理驚悚天王費策克(Sebastian Fitzek)情節脈絡幾乎很像,一個因失職無能自責又內疚不已的親職角色(通常是父親)陷入崩潰與瘋狂,但這樣還翻得出創意與新花樣,也算他厲害,就不計較了。
S. J. 華森(S.J. Watson)《別相信任何人》(Before I Go to Sleep)系列與其他的類仿作品,則多見一女繞二男或以上的花痴爛漫粉紅泡泡與病態人格的枯燥日常,來完成意料外真相的翻盤。
其實要讓主角失憶很簡單,最直截了當的辦法,就是開頭在主角的對話框「」內,放入我是誰我怎麼會在這裡就好(我說真的)
就像一些穿越重生的言情小說設定一樣,反而更添懸疑感,反正到最後讀者自然會得到解答,只是作者自己要先想好-
到底是因為各種乍看合理,實則天災人禍意外事故造成的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還是主角(被)使用藥物、遭受外力撞擊或刺激後的失憶?
想起電影《返校》裡,盤旋在國民學姐內心久久不去的字句:「妳是忘記了,還是害怕想起來?」就可以大致理解:
失憶這件事,因為影響了說故事的優先順序,使得倒敘解謎成為引發讀者好奇心的秘密武器。以下幾種常見舉例:
*別相信任何人的記憶拼圖
關於這類,大家可能已經知道,別相信誰的開山老祖,應該是S. J. 華森(S.J. Watson)《別相信任何人》(Before I Go to Sleep)。
但更早前,克里斯托弗.諾蘭(Christopher Nolan)執導電影《記憶拼圖》(Memento)標題雖異,卻也是異曲同工,只是性別顛倒,日記換刺青。
有趣的是,這個「別相信O」的劇式,O是可以自行填空的,看是要自己/他人,或多數常見的,就是最最親愛之人。
不過目前看來,從別相信任何人、別相信自己與別相信枕邊人等等,或不以別相信為命名標題,內容卻大同小異的-
因記憶儲存失能,使得主角必須以零散破碎的外在痕跡,來按圖索驥,建構主角過往「真實」的生命經歷與人物關係。
建構的依據,可能是年代流行事物詭計或隨時遞進的科技,如刺青、日記紙條、攝影機、發票字據或他人口語記憶等。
醒來我是誰我為什麼在這裡的發現失憶後,就會開始尋夫/尋妻,還沒結婚就尋愛人,這也沒有就尋親、尋友或尋自己。
其中頻率最高的設定,大概是昏迷清醒,卻驚見自己手握兇刀血淋淋,自己親愛之人卻倒臥血泊裡,立場互換也行。
實際上,這些故事的細節物件原因等皆可替換,至於主題角色、事件經歷與下筆描寫的功力則端看個人修行。
比慘還要更慘的是,就是因為不知道為了什麼原因自己變成了這副德性(?),而且還要開啟追尋,因此主角的心理上,滿是驚疑不定。
所以小說內文常以日常生活各式的創傷成癮(藥物或酒精)與病態人格情境來反覆跳針,跳針跳針跳針,別再問我記憶這樣~
由此牽一髮動全身,失憶的英雄冒險之旅簡直佈滿荊棘-眼見不能為憑、口述記憶也不能相信,更遑論自己?
於是這內外夾攻大力丸(?),身份認知混淆又敵我不分的主角,很容易就落入陷阱(有一批牛肉很便宜的),最後才知道:
可能是當初自己「沒有拿捏好O情的距離」,或「多人行」一女繞二男甚至以上的花心爛漫有關才會得病或後續。
最後再不行,原因就設定以粉紅泡泡的羅曼史花絮,作為原本生命重大創傷真實事件的逃避(這是幻覺,嚇不倒我的)。
老實說,讀這種書要有耐心。
因為主角不是創傷成癮反覆事件言行,就是一路花痴到底,真要譬喻的話,劇情起伏高低大概是直線到底,到最後才會像心電圖震盪一樣叫人吃驚。
不過對作者而言倒省力,想好結局要怎樣三度或以上逆轉、用某種創傷成癮的人物事件場景,反覆複製貼上,再針對詭計伏雷,進行細修差異就行了。
*被偷走的人生
失憶梗的另一大絕招,叫做「被偷走的人生」,或「被偷走的那些年」,被偷走的諸如此類等,一種腦海中橡皮擦的概念。
雖然主角常也是因為不明原因失憶,不過失憶原因卻不是重點,而是這些「失憶的歷程片段」如何對主角產生舉足輕重的關鍵影響或因果報應。
如果不是特殊主題,這會用於女性生命成長的軌跡,如從女孩的天真爛漫、歷經人事的堅強,最後到婚後甚至濡慕親情,母親的身份成長等。
所以劇情本有的發展順序,多愛用兩小無猜的青梅竹馬,再至婚姻裡,柴米油鹽事業家庭的矛盾,使得相愛容易相處難,鴛鴦最後轉怨偶的冷淡。
但說故事的順序則會以失憶的驚慌始,慢慢抽絲剝繭來解謎,說穿了,這種失憶推理,真的跟穿越重生沒兩樣。
那些被偷走的、失憶的片段,謎團真相就是主角與伴侶攜手走過最為溫暖明亮的人生風景(想祥的七千字文?)。
只不過那些失去的記憶究竟能不能重現,將在該不該珍惜的人事物裡打轉,但其實這類較為粉紅夢幻,因為很多時候,某種程度,人們只會對瑞凡講-我們回不去了~
警語:本文僅是用於推理小說的設定分析,不可作為現實任何犯罪與藥物使用的途徑與目的。
咒真實事件後續 在 Dr. A-bau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關於殺警案,還是決定說點什麼。我並沒有要給一個什麼明確的答案,只是提出個人看法,與大家公開討論。先聲明,我一定有我的立場和先入為主的想法,可是我盡可能地用溫和的語氣在闡述,所以,如果你是那種一言不合就一定要謾罵,嘲諷,開酸的人,為了你我都好,麻煩你別看吧,感恩。
老實說,無論是認為精障者犯罪應該獲判無罪,或是認為應該一視同仁地關監禁甚至死刑,兩派都多少有些過激的言論讓人不舒服:認為應該無罪的,會一直喊著人權人權,好似相反立場的人就是沒人性,認為死刑只是為了『報復』。另一派的人,則常夾雜類似詛咒的話,「等哪天你家人被人殺死了,你再來說你不支持他判死刑。」甚至更激進的人會認為,不論大罪小罪,反正只要犯罪,就希望司法判處極刑。
廢死和精障者犯罪無罪,雖然是兩個不同議題,可是支持者時常有著極大的交集,反對者亦是(支持A也通常支持B,反對A也常跟著反對B),所以先都歸在一起去討論。而這是不是一個單純的人權議題呢?以人權議題來說,婚姻平權絕對是,畢竟婚姻說到底是關乎兩個人的事而已。但廢死或精障者犯罪呢?這不僅僅是關於(兇手的)人權,還是一樁犯罪,更有受害者的人權(如果還活著)以及其家屬要追求的正義。
以王婉諭來說,第一時間,她的立場是反對死刑的,也因此招來許多嗜血的人批評她不夠愛小燈泡,可是隨著時間過去,她轉為希望兇手被判處死刑。我相信以前的她一定也曾是個廢死派的理想主義者,她大概也沒想到有一天自己會這麼希望兇手被槍決。難道她從廢死轉為支持死刑,她就成了不懂人權的人嗎?
我們往往會對自己支持和信仰的事情,找到很好的理由和理論,說服自己也說服他人,可是對相反立場者,卻會用一種過於簡單,而去脈絡化的方式來解讀,甚至以偏概全,認為反對者『都是』怎樣的人。然而,一個人會產生怎樣的立場,一定跟他的生命經歷等等是息息相關的,就像上述的王婉諭的例子。但這去脈絡化的解讀方式,也造成兩邊立場的人無法產生對話。
講究人權是一個世界的大趨勢,但並非所有打著人權旗幟的人,都真的了解其內涵。例如在婚姻平權上,有些人喊著支持,卻又會說那些扮裝皇后,或是女性化(娘娘腔)的男生『噁心』,又或是說,他們支持女同,但反對男同,因為肛交很髒云云。雖然同婚的推動他們還是幫忙推了一把,但說到底,那或許只是在吃人權自助餐,因為喊人權似乎是件很『潮』的事(我指的是部分的人)。而我也有些疑惑,雖然「精障者犯罪應判無罪」的想法是良善的,但其中是否夾雜著一絲歧視的味道?例如原住民考試的加分,我也始終不懂這是否是漢人某種優越感,認為「你不如我」所特立的,即使,那政策是出於良善。
另外,關於精神鑑定,前陣子大家才在說,普篩會有偽陽性偽陰性。再先進的科學分析,都會有謬誤,再精密的程式,也免不了出現bug,可是這時精神鑑定又變成不能被質疑了?倒也不是我不認同那位專業醫師的鑑定,我想,任何精神科醫師去,大概都會判定殺警案的犯人,當時確實處在發病狀態(所以,這案子打一開始就不可能求處死刑就是了)。
而我比較想詬病的是司法程序。我跟一位擔任過法官和律師的朋友聊到此案,他認為應該第一時間送交三組不同的醫事人員做鑑定,並且在不讓他們知道同時間還有別人做鑑定的情況,以自己的專業來做判斷。縱使出來的結果可能一樣,但至少比較能讓人信服,畢竟這是這麼重大的刑案,多花些錢和人力,本是應該,而且也才不會讓單一一位醫師承受所有壓力。
然而現在已經不可能了,時間已久,現在的鑑定都已無法還原犯人當時的身心狀況,而且,鑑定的醫師都已被大眾知道,鑑定結果也半公開,那接下來的鑑定,也就不可能是自由心證,不可能不被影響了。「要推翻前一位醫師的診斷,重新下一個診斷,是遠比你立一個新的診斷,來得困難許多。」
而診斷這件事情,總是一翻兩瞪眼的。即使你的病歷和報告有密密麻麻一大疊,但最後出現「你有/無 高血壓」,就是會影響你能不能申請到保險。然而所有的病症都是一條軸線發展的,今天高血壓的定義是140/90,難道139/89的人就不用擔心,而多了1mmHg就會馬上腦溢血嗎?可是報告上頭寫著「病患犯案時處於心神喪失狀態」或「未達到心神喪失狀態」,就多少會影響我們心中的天平。不過,雖然我認同犯人在當時處於發病狀態,有嚴重被害妄想,但他被捕後說「我知道再這樣下去他會死」這類的話(大致語意是這樣,詳細內容我忘了),所以他是否完全地心神喪失?這有待商榷,不過我當然不是專業。
然而,真正有裁決權的還是法官。過去也是有很多案例,法官不採納鑑定的報告,例如某個醫療糾紛,三位醫事人員鑑定結果,不是沒有疏失,就是疏失本身不足以影響病人結果(死亡),但法官還是對醫師判了刑。而不論是醫師或法官,只要是人就有自己的立場,一位廢死派的法官,大概無論如何都不可能求處犯人死刑。這也是為什麼關於同婚釋憲,憲法擺在那幾十年了,明明大家看到的文字內容都一樣,不同的大法官卻對婚姻平權的解讀南轅北轍,說到底,還是每個人的立場根本性的不同啊。
不論這個案子將來如何發展,最該注意的是,將來出現『模仿者』。這模仿者指的是,沒有精神疾病的人,謊稱自己有,或是曾經有精神病史的人,在犯案當下並非發病狀態,卻還是犯案,並宣稱自己發病了,例如王景玉就是這樣。即便他殺害小燈泡時,『可能』有些症狀,但那些症狀不足以影響到他的認知,就不該構成減刑要件。而一旦越來越多人聲稱自己有精神疾病,其中有真有假,然後去犯案,就是更加造成精障者的污名化,讓真正弱勢而應該受到照顧的人,被剝奪資源,甚至讓他們不願出來,也會形成大眾對醫師的鑑定和司法體系更加不信任。
精神疾病有那麼容易判斷嗎?如果今天『與惡』的應思聰出現在你面前,你該如何判定他是有思覺失調症的應思聰,還是演技很好的演員林哲熹?甚至是曾經有應思聰病史,但此刻正在演戲的林哲熹?或許專業的醫師比我們懂得判斷,但有沒有可能出現演技更厲害的模仿者呢?
記得我高中時讀了『24個比利』這本訪談小說,即便採訪者(本書作者)在一開始就告訴讀者,他相信比利確實是有人格分裂(解離型人格),然而這本小說我從頭讀到尾,我都無法說服自己比利是真的有病,我始終認為他是個模仿高手。除了他的每個人格都太完整太立體,更重要的是,那24個人格多是男性,且多掌握權勢,而佔少數的女性人格,則較為懦弱且邊緣。可是他聲稱犯下多起性侵案的,竟是其中一個邊緣的女同志人格。把責任推給了一個女同志的他,是個完全的生理男性,此舉就像是要淡化自己的罪行。
或許有人會說,一般人不會想被當精神病患,所以不可能假裝精障者去犯案。但同樣地,一般人也不會想去殺人或性侵,一般人也不會想去坐牢呀,因此我們只是用著自身想法,去套用在犯罪者身上,而實際上我以前也遇過一個中國籍人士,希望能以被害妄想症(他認為自己遭中共監控)的名義,讓我們收治住院,可是被老師拒絕了。也遇過幾個在急診喊著希望精神科收他住院的病人,所以這世上真的是各種想法的人都存在啊。大眾期待醫師去拆穿謊言,但說穿了,沒有任何科學方法是能夠完全讓一個人了解另一個人的想法,這實在太為難了。
誤導醫師,影響診斷,實務上有沒有可能呢?我自己曾經幹過一件事。三年前我有一個故事入圍文化的優良劇本獎,後來拿到台北市影委會的劇本獎,還得到兩個文學獎,講的就是一個思覺失調症患者如何『偽裝』成正常人,最後逃出醫院。先說,那個時候的我狀況很糟,媽媽過世,失戀,決定不從醫,並從研究所休學等種種事情接踵而來。為了完成這個劇本,我希望能真實的體會被當成病人的感受,於是我去了身心科。
我先為自己塑造了一個形象,在我闡述自己的狀況後,醫師也做了些回饋和建議,然後我發現,那些回饋跟建議跟我過去在精神科實習所學到的一模一樣,也就是,當我說我有A的症狀,我知道醫生會給我a這建議,當我說我有B的問題,醫生一定會用b這答案來回答我。因為所有建議和答案幾乎都在我預期之內,所以醫生給予的口語方面的治療,是無效的,然而我並沒有表現出來,而是乖乖領了藥,那些我預期他會開的藥。
接著我想了解,吃藥會引起哪些副作用?為什麼精障者很多不願配合治療?於是我吃了幾天醫生開的藥,直到某天,我頭痛欲裂的起床,卻還要搭高鐵到台中去接案拍照,不僅遲到了,還把行李箱忘在高鐵站櫃檯,我就不敢再服用了。後來我要求醫師為我做檢測,他找了心理師來。看著那一份密密麻麻,有幾百題的測驗,即便題目看似亂數排列,可是我卻能清楚分辨出,「這一題在問我是否有思覺失調症症狀」,「這一題在測試我是否有躁鬱症」等等,也就是,藉由答題,和我在醫師面前形塑的形象,我可以有一定的程度去影響醫師對我的診斷。在那一刻我其實覺得有點可怕,精障的『模仿者』如果可以做到這樣(但實際如何操作,我想還是別說得太細)。
後來我還是跟醫生坦承,我有醫學的背景,目前正在創作劇本(我沒有說我是為了寫劇本才來看診的啦,那太不給醫生面子了,不過我有說他給的建議我自己都聽過,所以沒什麼效果)。在那一刻我才感覺鬆了一口氣,也才終於建立起我跟醫師之間的信任感,不過那次之後我就沒再回診了,沒有後續,當然也沒利用這些去犯罪啥的,申請保險什麼的(題外話,後來接觸很多線上編劇,才知道滿多人都滿瘋狂的啊,為了瞭解酒店文化,去當一日小姐,或是跟著法醫去命案現場之類的)。
雖然我們期待醫生做出正確診斷,也沒有醫生想犯錯,但每個醫生執業生涯中,大概不可能沒出現過判斷錯誤的時候吧。我有一個親戚二十幾年前被診斷為憂鬱症,他的學歷家庭等等都很好,可是他就是發病了,最嚴重的時候,被強制住院治療一個多月。或許大家身邊多少有接觸到憂鬱症確診的親友,可是有因此住過院的應該很少,所以可想而知他當時情況有多嚴重。
往後的十幾二十年,他時不時的會發病,並且一發病就要花很長的時間來恢復。直到幾年前,他才正式被確診為是躁鬱症,不是單純憂鬱症。由於他天生性格就很溫和,情緒的起伏不明顯,以致於他在躁鬱症的『躁期』,看起來也不顯著。而人在躁期時,往往自我感覺良好,很不容易有病識感,因此他永遠在『鬱期』才會去求醫,導致每次醫生看到他,都是在鬱期,也就被診斷為憂鬱症。而如同我前述,「要推翻前一位醫師的診斷,重新下一個診斷,是遠比你立一個新的診斷,來得困難許多。」即便他不斷換醫生,但每位醫生翻開他的病史,密密麻麻都是其他精神科醫生下給他『憂鬱症』的診斷,使得他這麼長時間都被當作是單純憂鬱症在治療。
而實際上不管是哪種疾病,一旦進入長期的慢性病,病人與自己的病『共處』了許久,也就產生『共生』關係,有的時候他們比醫生更能掌握自己的狀況。我有一個朋友,有先天性的心臟異常,導致他心跳始終維持在兩百以上。一般人心跳數如此,早就昏過去了,可是因為他一出生就是200bpm,就像一般人爬山可能會有高山症,但長期居住在高山上的人,身體已發展出一套自我調節機制,所以他可以打球熬夜樣樣來,他甚至是我遇過運動神經最協調的人之一。當然他幾年一次,還是會發生類似休克的瀕死狀況。而在兵役體檢前,他刻意熬夜多天讓自己疲憊,當醫生看到他的數據,想當然爾是判免役了(普通人不要學,他是真的有心臟異常,而且這很危險)。
我也認識一位編劇,曾拿過兩大劇本獎首獎,是個創意無限的創作者,但他本身有躁鬱症。躁鬱症的躁期其實是個自信滿滿,且創意噴發的狀態(並不是大吼大叫就叫躁鬱症。如果有不熟悉躁鬱症表現的人,可以看看電影『LUCY』,裡頭Lucy說自己「腦袋速度跑得很快」就是典型躁鬱症表癥),生病十幾年下來,他其實知道如何調配藥物,讓自己處在輕躁狀態,不會過於失控,卻又能展現創意。
我舉這些例子,不是要大家不信任醫師診斷,而是醫生的判斷確實有許多變因在其中,而這變因中,又有很大一部分仰賴病人本身給的資訊。坦白說,要醫生從短短三五分鐘(台灣一般門診時間,精神科會再長一些),去下正確診斷,這未免也太強人所難。所以,或許假扮成應思聰的林哲熹不會有,但卻可能存在著不少,有應思聰病史,可是此刻正在演戲的林哲熹,例如王景玉,或是前陣子新店路上隨機砍死人的現行犯,他們確實有精神病病史,可是他們犯案當下真的沒有判斷能力了嗎?
我們一定都有過生氣的經驗,也有過『模仿』自己生氣的經驗,假裝對某人發脾氣,所以就像我前面舉的例子,生病久了的人,對自己疾病越熟悉,有些人甚至可能具有一定掌握能力,導致醫生的精神鑑定也更加困難,他們在犯案後又一再地在媒體面前強調自己的精神病史,讓大眾對精障者敵意更深,讓弱勢的病患更躲到角落,這些『模仿者』,才是真正與惡的距離很近。
對於精神疾病患者的無助和對身邊的人造成的影響,我其實滿熟悉的。除了上述那個躁鬱症被診斷為憂鬱症的長輩是我三等親,我外婆在糖尿病導致失明後的幾年後,也開始精神錯亂,被診斷為思覺失調(不過她情況特殊,可能是高血壓和糖尿病引起的腦部病變,而有了幻覺),我母親在神經退化性疾病MSA的過程中,也時不時有「我已經死了,心臟沒在跳了」這類妄想的言語,後來也有了憂鬱症,主要照顧者我爸也一樣得了憂鬱症,而我哥則有輕微亞斯伯格(亞斯伯格在2013年以前都屬精神疾病)。也因為這樣,我滿痛恨明明不是在發病狀態下犯案,卻以精神病史來為自己脫罪的人,因為他們造成社會更多的誤解與對立。
『與惡』讓我們開始重新省思,但我認為,或許是題材的關係,『與惡』揭示了一種面向,可是卻不是全部面向。在『與惡』裡,受害家屬的喬安是個社經地位高的女強人,非常跋扈,看似她的憤怒大過於喪子的悲傷,甚至利用職權,一路追殺到兇手家屬。而兇手的父母,憨厚,低薪,縱使隱姓埋名,還是想默默還債。影集對於曉明屠殺的過程,用很快速的方式的帶過,不讓人感受過多可怕或悲傷的氛圍,但卻重複著曉明父母在眾人面前下跪的畫面。觀眾當然在不知不覺中,『沒有那麼同情』喬安,而同情應思聰和李曉明及其家屬。這不見得代表編劇本人的觀點,就像我上述那個寫思覺失調症的得獎劇本,很多人也認為我在為精障者犯罪脫罪,可是那真的就是取材問題,我也許下個案子就是另一種觀點。而相對的,韓國電影『素媛』則是以另一種完全不同的角度切入,「某些人,就是全然的邪惡,帶給你永久的傷痛」。
回到『與惡』,確實有時候新聞畫面會出現兇手或其家屬在媒體面前下跪的悲慘鏡頭,例如殺警案的兇手妻子就是,但這個社會上也有很多時候,受害者家屬拿不到賠償(雖然那幾百萬根本無法與人命相比,可是對一些低薪家庭,那卻是救命錢,尤其如果死的是經濟支柱),而那在『與惡』中是沒有被呈現的(例如前陣子有一個受害者媽媽跟兇手下跪,請求他賠償,還被兇手踢的)。坦白說,『與惡』為了戲劇效果,確實用了比較極端的方式呈現,但現實生活中,除了事件剛發生時,記者會去採訪兇手家人,可是當時間過去了,有人知道鄭捷或王景玉的家人的現況嗎?
我們先撇除精障者犯罪,或是自我防衛時不慎將加害人誤殺,或是威權時代政府亂抓人亂殺人等情況,先聚焦在一般的殺人案件,以下是我自己私人的一些想法:在一場悲劇之後,最該被照顧的,是受害者(如果還活著)以及受害者家屬的心情,其次才考量兇手以及其家屬。如果家屬選擇原諒,其他人也不用在那邊鼓吹一定要上訴,如果家屬無法原諒兇手,那麼國家是不是有什麼能幫助家屬的?包括精神上的,和物質上的,畢竟,這種兇殺案,死者家屬可能連保險都領不到多少。
我外公在我國中時過世的。當天晚上九點多,他獨自在附近公園運動,在台中英才路過斑馬線時,被一輛由剛滿18歲就有車的爸寶,以時速九十幾公里撞過來,拖行了五十幾公尺,我外公頭蓋骨碎裂,當場死亡。在那之前,我外公什麼糖尿病,高血壓,痛風都沒有。家族裡的大人其實都準備好了,在第一時間就調閱監視器,找專人來量煞車痕,而媽媽家族裡有法院書記官也有記者,肇事者滿18歲就有車,家境肯定不差,所以決定提告。
但我外婆卻說「算了」。倒不是她多體諒肇事者或是她為人和善,事實上外婆是我見過最具威嚴的長輩,所有的兒子媳婦孫子都怕她,所以她只是不想頻繁地跑法院,因此肇事者連一毛都沒賠,那個肇事者我也只看過一次,就這樣結束了。因為兒孫們都尊重(怕)外婆,因此再沒有人提出要繼續提告(雖然外婆曾有一說,是外公死後,她獨居,她怕一提告,對方會來私下報復。所以明明是受害者家屬還要擔心被報復,唉)。
然而那畢竟是外婆自己的意願,沒有人強迫,或給她出主意。倘若這時候有人跳出來,「妳一定要告死他」或是說「算了啦,人都過世了,你再告他也於事無補」,我大概都會覺得「干你屁事?」。所以,如果我是受害者家屬,有人說「你支持廢死,你不愛你的家人」或是一直喊著要廢除死刑,然後搖著人權的旗幟時,我大概心裡也會想「所以你在說我沒在care兇手人權?你認為希望兇手被判死的我,是個壞人嗎?」。對於受害家屬來說,他的家人就是無緣無故被人殺了(先不提那種行竊失風被屋主殺了,或是要強暴人反被殺這類的例子),在那悲痛的情緒中,大概沒辦法去想那個兇手是不是精障者,是不是低收入戶。也因此當其他無關緊要的人一直喊著人權人權,或告死他關死他之類的言論,是否有站在受傷最深的,被害家屬去想?我們都只是局外人而已。
對我來說,廢死並不是我們宣布1月1號開始不執行死刑,社會就太平了,而是在各種機制下,不論是犯罪的預防,假釋犯的管理,精障者的社會支持系統,讓我們真的不再需要動用到死刑,那才有廢死的意義。否則,那就像是把期末考門檻降低,讓大家all pass,只是表面上的數字好看。是的,死刑有其『不可恢復性』,一旦死了,生命再也不可恢復,既然如此,那兇手在殘殺被害者時,又怎能輕易地奪去他人生命呢(一樣地,先撇除精障者等等特殊情況)?
我自己也是常常在天秤的兩邊搖擺,然而,當我看到了印度公車上,一個醫學院女生被人輪暴,然後腸子被從肛門中拉出慘死的新聞,看到台灣一群男生因為聽信謠言,而輪暴一個弱智女學生,棄屍在焚屍的新聞,我很難相信會在犯案後說出「她應該乖乖讓我們強暴,這樣她就不會死了」或是將人棄屍在草叢後,跑去夜唱,再回來焚屍的人,是有教化的可能。或許,這個世界真的有所謂純粹的邪惡吧,才能這樣無視他人的生命。
最後,聊到死刑在我心中的意義。死刑的存在,不是為了要我們用它,而是希望有一天我們不再需要它,就像保險一樣,我們買保險不是為了發生意外,而是希望永遠不會使用到它。是,這或許是近乎不切實際的理想,但其實廢死派有一部分人不也是理想主義者?某一部分人認為人都有教化的可能,任何生命都有被拯救的價值。
以上,我只分享自己的想法,沒有要影響誰,每個人心中都有著自己的信念,而沒必要因為想法的不同,就去將對方妖魔化,畢竟,每個人的成長和背景都是不一樣的,那我也確實每過一段時間,就會有不同的想法。(能看完的人,也是很厲害。)
咒真實事件後續 在 Novel小說.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阿提米斯2:北極事件 The Arctic Incident》
By Mr.V
經歷了先前的綁架事件👥
精靈們對於阿提米斯這一號人物絕對沒有一絲好感💢
尤其是他們僅存的淨土被人類的物品入侵🙍♂
其實不用細想猜的也能預料到和精靈們的頭號敵人有關
於是兩者再次交會🧚♀
不過這次激盪出的不是鄙視和憎惡,而是佩服和尊敬
另一方面,阿提米斯雖然天資聰穎🧠
依舊無法違抗的母親命令和寄望,然而當父親的消息出現時
對於為了家人甚至敢跑去綁架精靈的的小鬼🤔
🏫住宿學校的一切顯得更加不重要
只是他要怎麼去面對同樣身為是人類的險惡又是個問題💭
作者依舊帶入滿滿的冒險❄
只是這次增加的是更多角色間的情感💕
他們身上背負的使命還有堅毅外表背後的擔憂
☃藉由一場地底幫派的崛起
作者循序漸進的去描述危機除了能讓人看情周遭最真實的情況
便是了解有什麼樣的人可以試著去依賴🤝
因為合作,兩個互相排斥的種族努力地去包容、鬥嘴和注意
當然過程中不容易💫,但卻能感受到之間的衝突
慢慢化做如朋友之間的和諧❣
艱難的情緒起伏💥
作者卻簡單的用起承轉合完整的交代了人物之間的成長和挫折
縱使再過聰明,常人應有的情緒依舊存在💬
所謂的寂寞不會因為家財萬貫或是舉世無雙就此消失👀
學會去尋找夥伴,可能路途有些困難👣
但得到的結果卻是非常的滿足🎉
對於角色的成長不單只是書面的談論📨
藉由一些處世態度與思考風格🔨
就能注意到作者希望閱讀的過程中🔎
書友們也要反覆思考著各個角色
尤其是阿提米斯的作為是否有更好的解決辦法🖇
同時沿用之前綁架案件的後續
銘記著斬草不除根的道理
篇幅雖少卻完整的賦予一個故事和警惕📚
----------~分隔線~----------
書名:阿提米斯2:北極事件 The Arctic Incident
作者:歐因.科弗 Eoin Colfer
譯者:黃琪瑩
出版社:博識圖書
粉絲專頁:博識出版(Omnibook)-阿姆尼愛閱讀
出版日期:2018年11月15日
上映日期:2020年5月29日
天才罪犯、怪力男、魔法精靈、科技高手、臭屁侏儒……
關鍵一擊由誰發動?
阿提米斯終於在父親失蹤兩年後收到關於他的消息。雖然證實父親生還帶來了一絲希望,但這絲希望是包裹在重重危險中。俄國黑手黨挾持了他父親,準備要求贖金。阿提米斯需要一個天衣無縫的營救計畫。
在地底下,冬青‧蕭特隊長查獲哥布林的幫派在走私電池,用來作為一種精靈武器的電源。走私地表上人類的東西已經是非法行為,他們所用的這種武器還是早已被禁用的軟鼻雷射槍,再加上哥布林的智力無法策畫這麼複雜的行動──此事很有蹊蹺,背後一定另有黑手。冬青立刻把矛頭指向精靈族新近的頭號敵人阿提米斯。
於是這位天才少年和保鑣巴特勒都被抓到了下域警察總局,從而捲入地底下的一場叛亂中。冬青始料未及的是,她居然被迫要跟阿提米斯聯手合作,藉他的頭腦解決下域的亂子,還一起前往北極營救他父親。只是,情況的險惡遠超乎預料,阿提米斯無法再只靠腦子,連體力也要豁出去。
這些冒險讓他可以走出戶外、接觸人群,對他這樣的青少年來說或許是件好事。
可惜的是,他所接觸的這些人,大部分都想要殺掉他。
【活動分享】
《烏鴉幻咒》贈書活動:https://reurl.cc/6o4G6
《砂之器》、《連續殺人犯還在外面》贈書活動:https://reurl.cc/NkXg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