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和朋友絕交怎麼辦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和朋友絕交怎麼辦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和朋友絕交怎麼辦產品中有24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萬的網紅臨床心理師的腦中小劇場,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腦中小劇場 第70場 酷的選擇】 . 「怎麼辦,如果不和某人絕交,我就要被邊緣了。」 「和誰絕交?」 「羅莎。」 . 這件事如果搞不定,小夏肯定會有個難熬的暑假。 . 小夏今年高二,念的是私立貴族學校,高一時曾因外公過世的創傷來找過我。雙親都是金融菁英,但幸虧沒什麼傲嬌體質,她每天搭捷運上課...
和朋友絕交怎麼辦 在 好日曆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9-03 11:56:57
或許是在開始學會理解並接受生命中必定存在缺憾這樣的真理,我們才算是開始學會珍惜現在。 - 其實我們都從年紀很小很小的時候 就已經開始在練習面對「失去」了 弄壞了最喜歡的玩具、冰箱的布丁被哥哥偷吃 滿是口水和鼻涕的「小被被」被媽媽拿去洗 又或是因為轉學而離開了要好的死黨 每次都嘛是哭到像世界末日了無...
和朋友絕交怎麼辦 在 Tim嫂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7-11 10:32:00
許多人在不同關係中 常常因為不懂如何表達與溝通 而最後愛人離去、朋友絕交 家人相愛相殺、職場處處碰壁 做事前先學會做人 做人,往往是最難的 不懂如何正確表達自己 就容易陷入迎合他人 或是想『改變他人』 我曾聽過許多朋友問我 為什麼另一半都不能好好溝通 這問題是發生在兩個人身上 有的人認為他在好好溝通...
和朋友絕交怎麼辦 在 Cheryl 李欣怡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0-05-02 03:08:32
《他其实不是很喜欢你》⠀ ⠀ “如果一個男生可以這麼久不和自己的女朋友聯絡,那好像也代表……”⠀ ⠀ “代表什麼?”⠀ ⠀ “代表他沒有那麼喜歡你,對嗎?”⠀ ⠀ 我想了很久,到底該不該讓Yummy把這個想法告訴翠霞。最後也讓她說了,也許因為現在我是一個這樣的人。⠀ ⠀ “這男生其實沒有很喜歡你啦,...
和朋友絕交怎麼辦 在 臨床心理師的腦中小劇場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腦中小劇場 第70場 酷的選擇】
.
「怎麼辦,如果不和某人絕交,我就要被邊緣了。」
「和誰絕交?」
「羅莎。」
.
這件事如果搞不定,小夏肯定會有個難熬的暑假。
.
小夏今年高二,念的是私立貴族學校,高一時曾因外公過世的創傷來找過我。雙親都是金融菁英,但幸虧沒什麼傲嬌體質,她每天搭捷運上課,皮夾沒有副卡,行頭沒有名牌,暑假要到爸爸公司打工賺零用錢,有空就到熱音社練吉他。最喜歡的樂團是五月天和告五人,最親近的朋友是沙龍三人組(這三人每幾個月就要去沙龍換一次髮色),他們的父親都在同一間銀行,只要看過這幾人的IG,就會明白小夏是最討喜的那個。
.
她的高中生活風平浪靜,一直到下學期,羅莎轉來那天。
.
羅莎是個混血兒,棕膚,自然捲,身型壯碩,生父是黑人,但她從來沒見過那個人。小夏幾年前就認識羅莎,因為羅莎老媽是保經公司紅牌,小夏家的保單全由她一手打理。羅莎生性靦腆,膚色與身世拉開了她和外界的距離,但沒拉開她和小夏的距離。兩人都喜歡搖滾,而羅莎是個稱職的鼓手,節奏感大概是生父唯一留給她的禮物。
.
小夏很喜歡羅莎,但班上有人不喜歡。
.
羅莎轉學的目的很單純,因為她老媽加入了這一區的獅子會,而小夏這班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家長在同一個分會,某種程度上,羅莎的存在是為了鎖緊老媽的人脈,可惜三人組不這麼想。
.
對他們而言,羅莎的造型已經很不沙龍了,但血統問題更大。他們認定羅莎老媽只是個金融圈的半吊子,商專畢業,靠的是一張嘴而不是腦袋的料,念碩班也只是為了交換名片,這種跑錯棚的咖,跟他們的上流老爸根本不應該共用同一個化妝間。更糟的是,她還硬把女兒送進來蹭熱沾光。
.
於是他們決定除垢。
.
「你知道他們怎麼排擠一個人嗎?」
我搖搖頭,想知道有沒有更上流的做法。
「每當羅莎經過的時候,他們會用手勢慫恿大家靜下來,真的是一片寂靜。那種安靜,會讓人覺得自己好像做錯了什麼,次數一多,你還真的會相信自己做錯事,他們居然用沉默來懲罰一個人,很變態吧。」
她不知道的是,上一場坐我對面的夫妻,每天都用同樣的方式懲罰彼此。
「一開始只有一小撮人弄她,沒多久就變一群人,傳染力比病毒還強,而且只要跟她互動的都會被連累,幾天之後,她周圍就被淨空了。沒有誰被打,沒有誰的桌子被寫字,沒有誰的書包被丟進垃圾桶,但她在班上就這樣被消失了。我真的傻爆眼,這些妹子居然會做到這種地步,他們之前人還不錯啊。」
「所以你擔心被連累嗎?」
「不太擔心,因為我爸的職位最高,他們把我當姊。即便我一直跟羅莎混在一起,大家也不敢得罪我,而是把我當成那種站在犯人身邊的辯護律師。我想大家並不是怕被排擠,才去孤立羅莎,而是他們覺得,這樣做似乎比較安全。」
「從眾行為。」
「對!沒錯,我還查了一下,英文是conformity。然後我發現,自己這一個多月也開始疏遠羅莎了。見面總是尬聊,放學找藉口先開溜,就算她傳訊息找我練團,我也只是已讀。我好像不想再幫她辯護了,然後覺得自己非常糟糕。」
「沒什麼好糟糕的。」
「為什麼?」
「因為你沒其他選擇。」
.
「你知道在什麼情況下,人比較容易從眾嗎?」
「交朋友嗎?」
「差不多,答案是『失去方向感』的時候,畢竟交朋友也很容易失去方向感。」
小夏點點頭。
「想像一下,如果百貨公司發生火警,眼前有兩個逃生出口,左邊有一群人衝進去,右邊只有兩三個人跑進去,而你有三秒的時間判斷,你會選哪邊?」
「左邊。」
「沒錯,換做是我,大概也會做類似的決定。因為當我們失去判斷標準的時候,多數人的決定,看起來就是比較值得信賴,人一多,就會讓我們有種出錯機率低的感覺。
「但事實上,這是一種錯覺,因為我們根本來不及確認左邊是否有消防員引導,抑或右邊那些人才是具有逃生知識的人。從眾的同時,我們也在賭,只是大家一起賭,會讓我們比較安心,但這跟是否做出正確的選擇,不一定有實際上的關聯。」
.
「所以意思是,如果我跟大家一樣繼續疏遠羅莎,就是錯的選擇囉。」
.
我搖搖頭,「你跟上面那個例子最大的不同,就是你有足夠的判斷時間。火災很緊急,選錯邊也是命,但你的人生還很長,還有充足的時間去權衡方向。我的意思是,如果是因為從眾,才決定和一個人斷絕往來,不一定是錯的選擇,但肯定是不酷的選擇。」
「但我本來就不酷啊,你比我酷多了。」
好,這次決定不收錢了。
「你之所以有這種感覺,是因為我比你虛長了幾歲,」應該是虛長了二十幾歲,但當下講數字很破壞美感。
「因此,我比你提前認識了這世界很多年,它的形狀和規則,我都比你略懂一些,但這不代表我比較酷,充其量是我占了時間優勢而已。」
「那你覺得怎樣的人才算酷?」
.
「清楚知道自己要什麼的人。確定方向之後,堅持往下走,即便和風向背道而馳。」
.
「這根本聖人吧,那如果走錯路怎麼辦?」
「起碼不後悔,因為是自己的判斷,有自己的意志,沒有任何藉口。人真的常常在後悔,但我在會談室裡最常聽到的後悔,不是因為做錯了什麼,而是沒能拿到自己真正想要的。『唉,要是當初堅持一下就好了』,我經常在收集這種懺悔。」
「難道酷的人就不會從眾嗎?」
「會啊,但我認為那是他的判斷跟大家一致。從眾的動機,比較像是『沒有自己的判斷』,或者『放棄自己的判斷』,因此選擇和眾人一致的行為,來讓自己安心。」
「但有沒有可能,人是迫於無奈,才放棄了自己的判斷。」
「當然有。高中的人際關係,不會是你最後一次無奈。不久後你還是會碰到類似的關卡,上大學、進入職場、轉換職場,只要面對的是人,就會有選邊站的橋段。」
我停了一下,繼續說。
「人為了不想被孤立,不想被邊緣,只能做好兩件事:『努力加入派系』,或是『培養實力,等派系主動找上門』。能不被這兩件事干擾,又活得自在的人,我會認為他超酷。可惜,人的顧忌是隨年齡增加的,一旦有顧忌,就不會有什麼酷的選擇,能活下去就好,大人就是這麼不酷。」
「嗯,但我還是不知道該選哪邊啊?我這個周末就同時卡到樂團團練跟姊妹飯局,真的是天註定耶。我覺得這次不能再逃避了,但如果選錯邊我一定會超後悔。」
「左右邊的逃生出口。」
小夏點點頭。
「通常在這個時候,我會提供一個做法,雖然是大叔專用,但你也可以試試。」
「你不算大叔啦。」
「真的嗎?」我決定連下次也不收錢了。
「你長得比我爸還老。」
.
「這方法很簡單,只需要一點想像力。」我一邊說,一邊拿出白紙。
「你把兩組人馬,放在左右兩邊,然後刪掉其中一個。接著想像十年之後,刪掉哪一邊會讓你比較後悔。」
我畫了兩個圈,左圈畫上三人組,右圈畫上羅莎。
「好,先刪掉三人組,刪掉飯局,然後去團練。閉上眼想一下,接下來會怎樣?」
「不用閉眼也想得到,破局!IG直接被秒退,群組發言被無視,就算參加聚會,也只是等著被他們敷衍,什麼連結都會消失,唯一會增加的,大概就是來找你的時間。」
「別考慮了,請刪掉他們。」
小夏猛然睜開眼,接著我明白了一件事,原來單靠眼神也是能飆髒話的。
「唉,貴圈也真狠,好吧,樂團那邊呢?」
「我應該會把重心放回樂團上了。反正期末成發的歌單才剛定案,我會把之前缺席的團練補回來,而羅莎會當做什麼事都沒發生,她就是這樣的人。我們之前就約好要考北部的大學,然後跟五月天一樣,從高中一路玩下去。欸,等等!」
小夏一邊閉眼,一邊把食指指向我。
「我知道你只欣賞五月天的前三張專輯,但我是年輕人,我就是喜歡他們怎樣!還有拜託你不要趁我閉眼時偷學阿信的扁嘴,你已經四十歲了。」
太恐怖了這孩子。
「那三人組怎麼辦,會後悔嗎?」
「還是會啊,畢竟他們之前對我不錯,但他們平時就不喜歡聽團,也從來沒看過我表演,他們只覺得吵。我通常都陪他們聊穿搭和彩妝,就算沒絕交,畢業後可能也不會再聯繫,反正他們都要去加拿大,十年之後,肯定都嫁給高富帥了吧。」
.
「好,接下來換邊囉。如果把羅莎刪掉呢?」
.
小夏沉思了一段時間,沒有回應,於是我繼續說,
「其實呢,我覺得刪掉她比較合理。反正她很體貼,就算被疏遠,她也會明白你的決定,說不定她根本撐不到高三就轉學了。到時候你就能喘口氣,不用當辯護律師,還能留下所有的連結。升上大學之後,找到更酷的傢伙一起組團,你就會忘掉高中生活。至於羅莎,IG偶爾點個讚,知道對方還活著就好。畢業後找一份好工作,等到過幾年同學會的時候,大家會集體失憶,自動跳過有羅莎的那段情節,笑笑地聊著當時喜歡的男生....
我一邊講,一邊看著小夏的眼淚慢慢滑下來,而人生的答案通常會在這時候浮現。
.
那天臨走之前,她很認真地看著我,
「怎麼辦,有一天我也會跟你一樣老。」
「請不用強調,謝謝。」
「那我要怎麼提醒自己,才能做出不後悔的決定。」
「你問錯人了,我每天在後悔自己的決定。」
「正經一點啦。」
「你知道【逃跑計劃】這個樂團嗎?」
「當然,《夜空中最亮的星》,我們還唱過。」
「我一直用他們的某句歌詞來提醒自己。」
「哪一句?」
.
「當完成了童年理想,童年又成了理想。」
.
小夏露出困惑的神情。
「長大後你會發現,當你很努力得到某些東西時,也會失去某些東西。但我們通常不會因為得到什麼而高興,卻常為了失去什麼而難過,因為那些得到的,往往是用失去的東西換來的,而失去的都比較珍貴。」
「我失去過很多東西,所以才更要提醒自己,有些事情,我真的可以自己決定。」
.
我不知道,小夏最後會走向哪一邊,或許推開門之後,她還是會經歷一個漫長的暑假,還是會選擇放棄羅莎,但這不是最重要的事。
.
會談室的作用,不是幫她挽回一段友誼,而是幫她確認自己到底要什麼。把籌碼擺上桌,把在意的事排出先後,然後由她做出定奪。答案本身沒有對錯,哪怕最終的選擇還是會令人難過,但起碼不是被風向帶著走。
.
盲從是條捷徑,而且不傷腦力,但走得再快,終究還是在別人的地圖打轉。
.
.-- 獻給我的高中摯友M,也獻給十年後的女兒
和朋友絕交怎麼辦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妹妹入學的那一年,我嘗到了很多人生的體悟。
為了妹妹入學,我跟感情好到像姊妹的朋友絕交,跟行政交惡,又遇到體育老師剝奪妹妹的受教權,那半年,生不如死。
我的脾氣壞,是非黑白分明,能夠忍受我的人本來就不多,加上我自己也很挑,平時只有幾位感情超好的姊妹。為了妹妹入學的一個傳言跟深交16年的幾位好朋友絕交,讓我在學校像隻孤鳥,獨來獨往。同一件事讓我跟行政交惡,希望放棄妹妹的特殊身分,不想讓她上潛能班,不想要她的資料被其他人看見...我的壞脾氣和行政槓上,鬧成僵局,沒有人敢來勸我,誰都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
那時的校長在私底下來找我,他告訴我:「雅琪,我知道你的難處和感受,但是孩子的教育重要,所有的事情我扛,我來處理,我們讓她正常上課,接受該有的資源,這樣好不好?」校長給了我一個超大的台階,用溝通的方式讓妹妹得以接受該有的資源和教育,用他的肩膀扛下所有的責任,讓我放下該死的壞脾氣,讓事情落幕。
後來遇到體育老師剝奪妹妹的受教權,我憤怒極了,沒想到所有的努力栽在一個老師手上。也無法忍受只看手冊不看能力的老師。我想盡辦法召開教評會,每天沉浸在悲傷、憤怒和痛苦之中,整個人幾乎要毀滅。
那時校長告訴我:「每個人都有他的身分、地位、該負的責任,你是一個媽媽,一定要盡全力去爭取孩子的權利,我是一個校長,我會扛起該負的責任,沒有人能阻止一個傷心的媽媽為他的孩子奮戰!!」
召開了教評會,做出了決議和懲處,接連而來的是對方不斷的申訴、告上法院,學校只能不斷開會、寫報告....他卻從來沒有跟我提過,沒有修理過我,沒有拿出任何法條來壓制我,沒有責怪過我,只是處理迎面而來的所有問題,沒有告訴過我校長承受多少壓力和問題,不知道這件事讓校長疲於奔命的處理後續事情。
事情還沒落幕,我想帶班上的孩子做餅乾,很厚臉皮的傳訊息問校長:「我可不可以用學校的烤箱帶孩子做餅乾?」校長回給我的是:「只要是為了孩子做的,當然都可以,你永遠都是孩子的神老師....」
有一年我班上有個不洗澡的孩子,嚴重影響了他的人際關係和班上的氛圍,家長又不在意。我跟校長討論該怎麼處理,我們得到孩子的同意後,在學校準備洗髮精和沐浴乳、乾淨的衣物讓孩子洗澡,孩子洗完後神清氣爽,不斷的跟我道謝,結果隔天媽媽到校長室去控訴,說我強迫他的孩子去洗澡是污辱他。
那時校長跟孩子的媽媽溝通無效,直接告訴媽媽:「沈老師很認真負責,想辦法解決問題。媽媽如果真的不喜歡這個認真的老師,要不要考慮換一個學校試試看?」校長直接替我擋掉了無理的家長,捍衛我的尊嚴。
那幾年他對特殊孩子非常關心,全校30幾位特殊生,他可以不需要看任何的資料,直接跟每一位導師討論孩子的狀況,三不五時就為了孩子的臨時狀況開會,替孩子找資源、想辦法,要我們盡力幫助孩子,需要任何資源,他會替我們想辦法,只要是為了孩子做的,他從來沒有拒絕過我們,只告訴我們:「能為孩子做什麼儘管去做,需要錢、需要人幫忙,我來處理。」
那四年,我和輔導老師為特殊生奔走,校長不時的鼓勵、幫我們想辦法,有這樣的支持和資源,讓我們覺得就算天塌下來,也有校長替我們頂著、扛著,我們跟著校長,為孩子做就對了。
他提醒我們:「每天都要去讚美一個孩子,越沒有優點的孩子,我們更要想辦法找到優點讚美他。」他的這個提醒影響我很大,讓我用不同的角度去看每個孩子,每天不只讚美一個孩子,是隨時看到孩子不管大小的好表現,就告訴孩子:「你的餐盤擦得很乾淨!」「今天字寫得很整齊耶!」「頭髮綁起來真好看!」「老師有看到你今天打掃超認真!」....看見孩子的任何努力都隨時給予肯定。
一位校長怎麼能做到這樣?這才是校長,帶人帶入心。那四年我沒有聽過他責罵任何一個老師,總是鼓勵、帶著老師一起想辦法解決問題。這是我遇過這麼多位校長中,讓我打從心底敬佩的校長。
這才是家人,努力保護我們每一個老師,為我們想辦法、找資源,遇到事情時他會想辦法解決,所有事情都有他在前面帶著我們處理,而不是凡事拿出法令、丟給老師去寫報告、用刻薄的話來批判老師、用嚴厲的態度來指責老師、遇到事情就趕緊撇清關係自保、責備老師給學校帶來多少困擾。
尊敬,是自己的行事和為人處事讓人敬佩後得來的。相對的用權威壓制、沒有肩膀、遇事只會想辦法自保,用高位希望別人服從....都只能讓人厭惡。
校長這個位置很重要,是帶領一個學校的重要關鍵,我們遇過這樣凡事以學生為重的校長,也遇過只會推卸責任、在發生狀況時只會批評怒罵,卻生不出任何辦法的校長,讓我知道哪一種上司值得尊敬,也很清楚原來同一個位置,可以做得這麼好。
每個職位因為在位的人而有不同的價值,因為這位校長,我常常反省、隨時提醒自己要做一個更好的老師,千萬別像另外兩位校長一樣,只剩下一張罵人的嘴,從校長這個職位卸任後,再也得不到任何尊重。
我們賦予自己擔任的每一個職位,對得起的價值。
敬武崙國小楊坤祥校長
和朋友絕交怎麼辦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黑特青少女用嘴巴就能殺死一個人?
◤青少女容易捲入暗黑較勁的社交套路,
適時引導孩子覺察,盡早偵測到惡念存在,就能避免負面社交習慣。◢
家有青少女的爸媽最常提出的社交問題是,女兒與手帕交激烈的友情變奏曲。前一個月還是連上廁所都要手牽手一起去的史上最強閨密,這個月因為有人在男同學圈子太夯而絕交、斷LINE。
有個媽媽說,小女生小鼻子小眼睛也就算了,但是,她女兒的遭遇讓她徹底體會什麼是最毒婦人心。
班上有一個眾女生都非常愛慕的小帥哥,不僅幽默風趣,又很會帶動氣氛,再加上就讀數理資優生,又拉一手好琴,所以女生為了這個男孩,紛紛暗自較勁、爭風吃醋。
本來女兒和閨密聚在一起無話不聊,當然,有關這男孩的動向更是她們最感興趣的話題,好像不聊個幾句他說了什麼爆笑的話、什麼舉動很有事,那一天就不算過完似的。明明每個女孩都愛在心裡,但說出來的,都變成這男孩既白目又可笑、對誰有意思、明天要怎麼對付他。聊八卦是兩個小女生最快樂的消遣,也是兩人感情最好的魔幻時刻。
■殘酷的青少女社交世界
因為朋友的女兒長得可愛、笑容可掬,功課不是頂尖,但人緣不錯,男孩子都滿喜歡她,也常傳聞有別班男生想來告白。正好音樂課她跟話題王子分在同一組,多了互動機會。
音樂課規定,每一組要籌備一小段十分鐘的音樂節目,任何形式、樂器不拘。男孩拉琴一把罩,而朋友的女兒則從小練鋼琴,就被湊成該組的主軸演出。
女孩個性和善溫柔,男孩則是幽默帥氣,練不好時,男生都故意開玩笑,惹得女孩不停傻笑,男孩愈看女孩愈可愛,在動人的旋律中似乎燃起小小火花,彼此雖沒明白表示,但下課總是自然而然地走在一起,說說笑笑。
沒想到,這為女孩和閨密的友情投下了震撼彈。閨密明顯感覺到女孩下課較少來找她,又看到她和話題王子走得這麼近,也說不清楚自己心裡到底是痛恨朋友見色忘友,還是嫉妒白馬王子愛的不是她?再加上每晚私 LINE 時,女孩都會把她和男孩之間開的玩笑、曖昧的感覺,毫不保留地跟閨密分享,讓閨密愈聽愈不是滋味。
不知何時開始,閨密對女孩愈來愈冷淡,而這冷淡的感覺,從兩人之間蔓延開來,女孩發現好幾個原本還不錯的女同學都不太搭理她,看她的眼光都帶著不屑。
直到有一天在補習班,一個別班的女生無意中跟她說,現在很多女生都討厭她,覺得她是騷貨,為了引起「王子」的注意,笑得很假掰,走起路來還扭來扭去的,噁心極了!女孩這才知道,她被排擠在一個新群組之外,而這個群組幾乎都在講她和男孩的八卦。
短短一個多月,女孩沒了閨密,更成為女同學共同的笑柄與仇敵。每天到學校,除了「緋聞對象」和幾個比較有話聊的男同學,幾乎沒有女生願意靠近她。她甚至隱約感覺到,下課時間總有一小群人聚在一起說說笑笑,刻意遠離她,不知道她們是不是在講她的壞話。形單影隻的她根本不知道自己做錯了什麼,心情非常沮喪。
這就是青少女的社交世界,溫暖起來讓人覺得自己永遠不可能倒下,但是殘酷起來,會讓人直想了斷與世界的關聯。
■小心八卦上癮
青少女的社交世界有幾個微妙又邪惡的心理元素:羨慕、嫉妒、恨。八卦事件像是照妖鏡,會讓這些潛伏的微妙元素攤在陽光下,化為拉攏、結盟、排擠、孤立等社交招數。說穿了,女孩們玩的社交鬥爭把戲都是老哏,都有SOP。
女孩與女孩之間隨時都可能在暗自較勁,如果自覺擁有的資源與受到的矚目差不多,頂多就是你偶爾羨慕我、我偶爾羨慕你,算是達到平衡的狀態。但是,如果其中一人受到的矚目與資源明顯高於另一人,那麼「羨慕」的強度就會增強成為「嫉妒」;而如果嫉妒心沒有轉化成提升自己的正向力量,或者無法靠著修為與智慧調整心念,內心的落差感就會浮上檯面,「嫉妒」就會惡化成為一股力道強勁的「恨」。
女孩的恨意需要釋放的出口,生活中的大小事都可能成為火種,讓攻擊者藉機展開各種操作,手法不出:誇大對方的負向特質、醜化其人格、扭曲事實,然後像發射子彈一般到處放出攻擊言論,這就是女生慣用的伎倆──八卦化。
八卦,可說是女生世界的精神「零食」,解饞又排悶,一口接一口,一個傳一個,就這樣完成了女生的聯盟動作。但是,八卦愈傳愈多人、愈傳愈離譜,結局必定以決絕撕裂作收。
女孩加入八卦集團的目的不一。有的純粹享受咀嚼「八卦零食」的痛快滋味;有的是為了拉出敵我、找到同儕的歸屬感;有的則也是在同溫層裡消化自己的嫉妒與恨,磨掉自己不如人的挫折感、維持優越感。但在女孩世界裡,若沒有一股正義的煞車力量適時出現,八卦負能量將如同滾雪球般愈滾愈巨大,其殺傷力可能超過一把利刃,殺人於無形。
因此,家有青少女,最怕她們毫無自我覺察,捲入、甚至內化了這種暗黑較勁的社交套路。在她們人格轉化與固化的青春期,不斷重複、負向增強,最後發展出愛嚼舌根、攪是非的「八卦人格」。
要是你家女兒願意聊聊班上同學八卦,可以問問她:「如果你是她,被好朋友講成這樣,你有什麼感覺?會不會覺得好朋友背叛了你?會不會對友誼失去信心?你覺得怎麼做對每個人都比較好、也比較公平?」這是青少女友誼世界中需要特別修練的功課─檢查自己是否染上了負面的社交習慣,喜歡妄下判斷、主觀認定、誇大其辭?爸媽閒談時透過這些問題,引導孩子去覺察自己的良心、反思自己的念頭,只要能在最開始就偵測到惡念的存在,便能無痛拔除。
■青少女社交特訓:拒絕加入八卦集團
所謂物以類聚,磁場相近的人會聚在一起,正向社交的人會吸引正向社交的人,寬大厚道的人會吸引寬大厚道的人,三姑與六婆,當然就一拍即合,最後都窩在同一鍋。
如果知道女孩團體裡已經流竄著言語流彈,可以找孩子談談,鼓勵她拿出勇氣來擔任「八卦終結者」:建議孩子試著改變話題,或是找機會幫對方說幾句客觀的公道話,甚至勇敢反問帶動的朋友,同樣的事如果發生在自己身上怎麼辦?在團體裡,找到能夠理性思考和溝通的朋友,先踩下煞車,再慢慢擴大這股正向的效應。
如果孩子自己就是被中傷的主角,最好的方式就是把問題帶到檯面上來解決,直接去找放話的主腦好好溝通,放在心裡只會不斷猜疑與怨恨,而使對峙的力道愈來愈強烈、人數愈捲愈多、手段愈用愈壞,傷痕愈裂愈大。
開誠布公邀請當事人騰出時間來當面聊聊,不建議用網路溝通、傳 LINE,因為文字的攻防戰通常只會愈描愈黑,淪為大家各自表述、只問立場、不問對錯的對立狀況,讓事態更加惡化、沒完沒了。找一個舒適、私密的地點,在適當的時間,讓彼此能安靜下來、不被打擾。
要怎麼溝通比較能達到效果呢?回到一開始的案例,被孤立的女孩誠懇地把閨密約出來,首先,可試著用最客觀的方式來敘述這段時間發生的事情:
我們本來是好朋友,但這陣子我們不僅沒有互動,我還聽到很多對我的批評。
再來,則是表達對這個事情的感受:
這個事件讓我失去你這樣一個好朋友,我覺得很可惜,很遺憾。
聽到一些好友批評我是騷貨、只想討好男生,這讓我覺得很受傷、很屈辱。
最後,則要提出對彼此友誼的期望,或是怎麼來解決彼此的衝突:
我很珍惜和你過去的那段時光,我希望我們能夠像過去一樣,還是好朋友。
如果我有什麼地方讓你看不慣,希望你告訴我,讓我有機會改變。
面對彼此的誤解與衝突,溝通的步驟很簡單,就如同上面所敘述的三個步驟:
敘述發生的事情→表達這件事情帶來的感受→提出期望與解決的方法
當然,單純的孩子會以為,自己誠心想要溝通,對方就得善意回應,最後應該要喜劇收場才對。但是,女孩子之間的暗黑競逐心理複雜難測,帶著誠意去溝通,最後熱臉貼冷屁股、鎩羽而歸也不意外。
藉由這一次次的經驗,就能看懂女孩的社交套路,也就學會更小心翼翼地避開女孩社交的「黑特」地雷。在成人前,摸透雌性世界裡的機伶處世之道,絕對是件好事,也是非常重要的事。
.
本文摘自《#家有青少年之爸媽的33個修練》
你那愈來愈陌生的孩子,該怎麼溝通?
作者:彭菊仙
... ... ... ... ... ... ... ... ... ... ... ... ... ... ...
各位朋友好:
這幾天聽到了一個例子,能感覺到分享這件事的朋友,難掩心傷。
那是關於一個青少女。她很多事都不跟爸媽說,但什麼心底話都跟閨蜜講。不知何故,閨蜜翻臉,聯合其他同學展開關係霸凌,青少女一時無法承受,選擇自我傷害,最後離開了這個世界。
青少年攻擊人的力道,不管是肢體暴力或者言語攻擊,排擠、抹黑的手段,都可以很有殺傷力。所以我特別想分享這本書,希望幫助辛苦的父母,也關懷壓力山大的青少年。
祝願您,能學習愛自己,那永遠是停止霸凌的根基!
.
在這篇文章下方留言會贈書,請記得分享此文章到個人臉書版面,並設成公開。出版社會以官方粉絲團抽三位留言分享並公開的朋友贈書、寄送(不包含國外地區),三天後由出版社在文章下方留言公布贈書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