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周宣王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周宣王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周宣王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周宣王產品中有1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338萬的網紅大紀元 epochtimes.com,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隨便什麼人都不可冤枉別人🙅‍♂️俗話說:濫殺無辜必有報應❗⚡...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萬的網紅National Palace Museum國立故宮博物院,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西周晚期 毛公鼎 第一眼看到毛公鼎,您是否覺得它既樸實又穩重呢?半圓球形的腹部,底下有三根獸形足作為支撐,鼎的上方兩側各有一個立耳。器壁上沒有複雜的紋飾,只有口沿下方裝飾一圈重環紋及一道凸起的弦紋。接著,請您再往鼎內看,裡面鑄滿了銘文,共有五百個字,是目前所知篇幅最長的青銅器銘文。 許多存世的青...

周宣王 在 歷史|历史|中國歷史|古人生活|諺語新知|動漫知史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0-09-07 18:43:59

周王室的必勝之師 生活知史 大家看春秋戰國時期的周王室總是覺得弱弱的,管轄範圍小之又小,動輒還要求助其他諸侯幫忙。不過在西周的時候絕非如此,周王室手上的軍隊可謂天下第一。 早在周武王伐紂前,已經建立起一支強大的軍隊。據《史記.周本紀》,武王伐紂時,「率戎車三百輛,虎賁二千人,甲士四萬五千人。」...

  • 周宣王 在 大紀元 epochtimes.com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3-05 17:09:48
    有 39 人按讚

    隨便什麼人都不可冤枉別人🙅‍♂️俗話說:濫殺無辜必有報應❗⚡

  • 周宣王 在 知史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0-11-03 14:00:01
    有 339 人按讚

    揭秘末代周朝天子為何躲高台逃債|知史百家

    歷史春秋網

    「債台高築」一詞的典故來源,實在是中國一段荒唐與苦澀的歷史。

    典故出自《漢書•諸侯王表序》:「有逃責(債)之台。」唐代顏師古註:「服虔曰:周赧王負責(債),無以歸之,主迫責(債)急,乃逃於此台,後人因以名之。」唐朝房玄齡等著《晉書•食貨志》對此也有記載:「王赧雲季,徙都西周,九鼎淪沒,二南堙盡,貸於百姓,無以償之,乃上層台以避其責(債),周人謂王所居為逃責(債)台者也。」

    這段歷史講的是戰國時代周赧王的故事。周赧王,姓姬,名延,東周第25位君主,也是東周最後一位君主,在位59年。周赧王在位期間,周王室已經十分衰弱。當時秦國日益壯大,不久就要收拾周朝,周赧王憂心忡忡。這時,楚國派使者請周赧王以天子名義,號令各國協力攻秦。姬延大喜,命令西周公簽丁湊起了一支五六千人的軍隊。可是,缺少武器、糧餉,周赧王便向境內的富戶籌借軍資,付給他們借券,答應周軍班師之日以戰利品償還。

    公元前256年,周赧王命西周公為大將,率領五千軍隊伐秦,並約六國諸侯到伊闕會合一起出擊。不料,等了3個月,除了楚、燕兩國派了些兵來以外,其他四國的兵馬都失約不來。這樣,總兵力不過幾萬,遠不是幾十萬秦兵的對手,西周公只好帶著自己的人馬無功而回。西周的富戶見周軍回來,紛紛持借券向姬延討債。他們從早到晚聚集在宮門外,喧嘩不止,聲音直傳入內宮。周赧王愧悔不及,又無可奈何,只好躲到宮後的一個高台上避債。周朝人將這個高台稱為「逃責(債)台」。

    堂堂周天子何以落到狼狽避債境況呢?其實,這是周王朝滅亡的一個前奏曲。西周時期的周王室,無論土地、人口、軍事、經濟力量都是最強大的,各諸侯國都認真地奉周王室為天下共主。公元前770年,周平王東遷,一些諸侯國發展起來,周王室的力量卻逐步衰微,已是昔日黃花,沒有了往日的輝煌。主要表現為以下一些特徵:

    一是版圖縮小。周平王東遷初期,周王室尚擁有以成周為中心的方六百土地,還可堪稱「小康」。然而,這種境況,周平王的子孫卻不能維持下去。周惠王二十二年(公元前655年)晉獻公借道於虞國滅掉虢國,是周王室盛衰一大變局,關中的大片土地即不能為周王室所有,只能侷促在東部的數百里間,從而降為二等諸侯國。直至周襄王十七年(公元前635年),周王室所擁有的土地,東西已不足二百里,地位更加下降。

    二是財力窮困。東周王室土地大為縮小,收入銳減,財力窮困當是自然之理。其實,周王室到處「乞討」索求的窘況,在春秋初年就顯露了出來。周平王死後,繼位的桓王無力置辦喪葬用品,於是派人向魯國索求。周襄王時沒有乘車,也派人到魯國去討。周襄王死後,為置辦喪具開銷,又派人向魯國要錢。王室地盤小,財力弱,諸侯國與王室的地位自然顛倒了過來。

    三是天子權威迭落。東遷以後,周王定期到全國各地視察考核諸侯政績的「巡狩」再沒有進行過,諸侯也不朝見天子「述職」了。按照舊禮制,諸侯新君王繼位的「請命」和「受命」儀式也沒有了。在諸侯的爭霸鬥爭中,周天子只是被用作霸主號令諸侯的旗號,他們打著「尊王」的旗幟,實際是為了「尊」他們自己。更有甚者,鄭莊公公然開著軍隊搶割周人麥谷,同周王對攻,並射箭擊中周桓王肩頭。對這個「大逆不道」行為,卻沒有一位諸侯國站出來表示譴責。

    四是諸侯僭越禮制。戰國時期,周王室權威微弱。各諸侯國內的貴族紛紛起而打倒國君,新的貴族起而為諸侯。這些新貴族先在國內奪取了政權,後又稱「王」,向天子的目標進軍。從此,周天子獨專的「王」號喪失,成為一個小諸侯國君,而諸侯卻都成了名符其實的大國「天子」了。

    五是王室內亂不斷。戰國時期,小小的周王室發生分裂,分成東周和西周兩個小國。周赧王即位(公元前314年)後,東周和西周實行分別治理,各自為政並互不相統屬。毫無力量的周赧王又從成周徙都西周王城,只是寄居於西周君下。西周和東周這兩個小政權,後竟至互相攻伐,兵戎相見。

    六是宗法制度崩壞。西周時期的王權,是和宗法制度上的「大宗」「小宗」緊密相結合的,被稱為「王綱」。進入春秋以後,東遷後的周王朝力量削弱,而諸侯國力量強大起來,諸侯與周天子間大宗、小宗的關係就動搖了。宗法制度的破壞,使得固有的社會秩序崩潰。

    這些特徵已經預示著周王室的衰微破落,命脈已經不絕如縷。周赧王時,周朝既小又窮,可是還要不自量力,竟然去碰撞人人畏懼的秦國,這個「把頭伸到餓虎口中的壯舉」,不但欠了一屁股債被人催討,而且激怒了秦王國。周赧王五十九年(公元前256年),秦昭王派將軍摎討伐西周。西周君忙趕到秦國叩頭謝罪,把所轄的36個城邑和人口3萬全部獻給秦國。不久,西周君和赧王相繼死去,秦國把周王室傳國的九鼎取去,西周滅亡。西周滅亡後七年(公元前249年),秦莊王滅東周。至此,東、西周兩個小政權皆被秦滅。

    周王朝的滅亡教訓是深刻的。周朝建政之初,周公等人以殷為鑑,為政以正、勤、廉、儉為本,從而使政局保持了相當長時間的相對穩定。武、成、康三代,政治清明,是周的黃金時代。但到第四代昭王時,就出現了危機。周穆王繼位後,制定刑律,減輕刑罰,施善政於天下。穆王以後,周朝逐漸衰微,共王、懿王、孝王、夷王四代,王朝內外交困,國內矛盾日益尖銳。

    長期的矛盾逐漸積累,使王朝產生了深刻的危機。周厲王用佞臣,施暴政,被國人放逐。周宣王一度「中興」,可幽王是個昏淫之君,把「赫赫宗周」斷送了。周平王即位後只得遷都洛邑,西周政權傾覆。周王室衰敗之勢已經不可輓回,但周朝的君王們還要擺周天子的派頭,既要維持王室的各種開銷,又要給來朝的諸侯以賞賜,財政必然發生很大的困難。「天子不求私財」的面子也就顧不得了,到處伸手索討已成常態。

    在周王室衰敗過程中,「政以賄成」不能不說是一個重要原因。春秋戰國是中國古代社會發生第一次劇烈變革的時期,周王室衰微,諸侯國興起,私有制發展,傳統的淫逸暴斂的貪賄方式和新型的以財賄作政治交易的方式交融一起,因貪賄結成的惡果反覆出現。天子貪圖享樂,喜好聲色,親近權奸。卿大夫貪利私慾,各地斂財,富有積聚。

    《詩經•大東》中云:「小東大東,杼柚其空。」揭露東方的大小諸侯國被徵斂得連織機上的織品都空蕩蕩了。《詩經•大雅》云:「人有土田,汝反有之;人有民人,汝覆奪之。」講的是譴責高官貴族對人民的強取豪奪。於是,如柏楊先生所說的那樣:「這個立國八百七十九年,被儒家學派讚不絕口的周王朝,在沒有一聲嘆息中滅亡。」

    (本文由「歷史春秋網」授權「知史」轉載繁體字版,特此鳴謝。)

    網站簡介:
    歷史春秋網(www.lishichunqiu.com)成立於2010年6月,是一個以歷史為核心的文化資訊門戶網站,提供中國古代歷史、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醫養生、書畫藝術、古董收藏、宗教哲學等內容。致力於傳承國學經典,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 周宣王 在 知史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0-08-25 19:30:01
    有 486 人按讚

    周王室的必勝之師 | 生活知史

    大家看春秋戰國時期的周王室總是覺得弱弱的,管轄範圍小之又小,動輒還要求助其他諸侯幫忙。不過在西周的時候絕非如此,周王室手上的軍隊可謂天下第一。

    早在周武王伐紂前,已經建立起一支強大的軍隊。據《史記.周本紀》,武王伐紂時,「率戎車三百輛,虎賁二千人,甲士四萬五千人。」當然數字可能有注水,但是沒有足夠的軍事實力,他們也不敢貿然挑戰商室。而當他們成功滅商後,就開始建立自己掌控的軍隊。同時在中原一帶佈置軍隊,主要可知的就有「宗周六師」、「殷八師」、「成周八師」、「虎賁」等記載。

    「西六師」可謂皇室護衛隊,也是周王室軍隊的核心,這支軍隊長期駐紮在王都鎬京,捍衛周王室的基業。這支軍隊會奉命跟隨周王討伐,例如《詩經·大雅·常武》:「整我六師,以修我戎,既敬既戒,惠此南國。」就是描述周宣王命皇父率六師平定了東南徐國叛亂的事情。

    而殷八師就是為了鎮壓殷商遺民的軍隊。《小臣·謎簋》上的銘文寫作:「東夷大反,伯懋父以殷八自征東夷。」就是說東夷在謀反,伯懋父親自率領殷八師平定叛亂。這支軍隊本來是武王伐紂後,駐紮在商朝舊都朝歌的。後來因為發生了三監之亂,周公親自率兵東征,經過三年的戰事終於平定了叛亂,並建立了東都雒邑,別稱成周,並將軍隊駐紮在此,亦即「成周八師」。但是殷八師與成周八師之間到底是什麼關係?至今仍有爭議。但宗周和成周,是西周的兩個政治中心,「宗週六師」、「成周八師」是亦是重要的兩支戍衛力量。周穆王時《盠尊》銘載:「並司六師暨八師」,說明宗周六師和成周八師會聯合執行行動。

    而周王室還有一支禁衛軍,由跟隨武王伐紂的主力部隊「虎賁」演變而來,平時擔負王室警衛,周王出巡或親征時則為近衛侍從。 禁衛軍的稱謂,文獻多稱「虎賁」,如《國語·魯語》:「天子有虎賁。」韋昭注:「虎賁,掌先後王而趨以卒伍,舍則守王閑,王在國則守宮門。」

    在西周初年,以上的軍事力量是整個中原最強的。也正是應為周王室手上有如此的軍事實力,所以才能確保「禮樂征伐自天子出」。但是在周宣王時代,他到處征伐,征伐獫狁、西戎、淮夷、楚國。打了整個中原一大圈,手上的軍隊折損了一大部分。到了他兒子周幽王甚至沒有足夠的軍事實力對抗來襲的申侯聯軍,所以到了東周時期,再也沒有人理會沒軍事實力的周王室了。

    #知史 #生活知史
    #中國歷史 #中国文化 #古代 #古代戰爭
    #西周 #宗周六師 #殷八師 #成周八師 #虎賁

  • 周宣王 在 National Palace Museum國立故宮博物院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17-02-23 14:08:13

    西周晚期 毛公鼎

    第一眼看到毛公鼎,您是否覺得它既樸實又穩重呢?半圓球形的腹部,底下有三根獸形足作為支撐,鼎的上方兩側各有一個立耳。器壁上沒有複雜的紋飾,只有口沿下方裝飾一圈重環紋及一道凸起的弦紋。接著,請您再往鼎內看,裡面鑄滿了銘文,共有五百個字,是目前所知篇幅最長的青銅器銘文。

    許多存世的青銅器上都鑄刻有文字,記載了當時重要的事件。毛公鼎器腹內的銘文,記錄了周宣王即位後,冊封叔父毛公為重臣,並給他豐厚的賞賜,希望毛公能協助治理國家。毛公感念周王的恩澤,於是造了這個大鼎,把這件光榮的事蹟鑄寫在鼎內,留給後代子孫作為紀念。因為文獻史料中並未記錄毛公的功績,這篇銘文便成為補充歷史文獻的重要紀錄,也是瞭解西周晚期歷史最珍貴的史料。全篇文字排列工整,筆畫細瘦均勻,是西周晚期文字藝術的典範。

    毛公鼎在清朝末年出土於陝西省岐山,之後歷經多次轉手,抗戰期間還差點落入日軍手中,最後由收藏者獻給國家,隨國民政府來到台灣,成為故宮的鎮館之寶。這段際遇,為毛公鼎更增添了另一頁傳奇。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