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吹法國號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吹法國號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吹法國號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吹法國號產品中有3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3萬的網紅V媽教室,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 V媽碎碎唸 】疫情空間縮小了,但心可以變大 疫情來得快又急,停課這件事其實很多大人都無法消化資訊與情緒了,孩子更是,說不定他們在停課前一天約好隔天要去PK三對三籃球、說不定他們約好隔天放學要一起去鬼混、說不定......總之,這樣來得快又急的無常打亂了腳步。去年一整年,其實我們學校已為大家預...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萬的網紅PILI 霹靂布袋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黃建秦老師二○一五年以「文武生」為題創作,以琵琶、水晶琴勾勒出文人的翩翩神采,再以弦樂、法國號呈現著武者的不凡氣度,穩重的節奏下,含有著文人、武者的兩種樣貌,忽悠的洞簫聲吹過,巧妙刻畫出俠者的風範,已深植人心。...

吹法國號 在 DJ JOJO啾啾桑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0-07-04 20:55:58

#先感動自己_才願意拿出來感動別人 在屏東演藝廳的那一天,我拿著三角鐵,混入人群中,想以我出色的音感,當屏東聯合管樂團一日團員,但依然被指揮老師聽出了不協調,告訴我:「門口在那邊,謝謝」。 . . . 欸怎麼可以這樣啦,這是我跟屏東縣政府文化處合作的《屏東i Show》最後一集,我說什麼也要想盡...

吹法國號 在 伍家謙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0-05-02 09:44:15

真係連自己都覺得自己笑得牽強🤦🏻‍♂️ . 冇計,我分人最大嘅缺點,就係實在太怕醜同內向;一有 @ahtaidailylife 以外嘅異性企喺隔離,我就會全身唔自在,精神緊張、手心冒汗、頭暈身㷫;要去呢啲event,其實我係搵命搏......唉,做嘢真係好辛苦㗎🤷🏻‍♂️ . 所以,唔好睇我個人好似...

  • 吹法國號 在 V媽教室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6-02 12:20:40
    有 54 人按讚

    【 V媽碎碎唸 】疫情空間縮小了,但心可以變大

    疫情來得快又急,停課這件事其實很多大人都無法消化資訊與情緒了,孩子更是,說不定他們在停課前一天約好隔天要去PK三對三籃球、說不定他們約好隔天放學要一起去鬼混、說不定......總之,這樣來得快又急的無常打亂了腳步。去年一整年,其實我們學校已為大家預備了相關線上會議與課程,也有許多的研習課程與讀書會都已經在線上進行了,畢竟國外一堆課程早已數位化...雖說早已有心理準備,但,說實在的,我情願一節課換一個沾粉筆灰沾汗的口罩,我也情願帶著口罩一邊說話一邊喘氣,我也情願每次要唸英文尾音都要隔著口罩唸的超級清楚大聲(maP. appleS.worK),哎,就是不想和孩子們脫離真實連結啊啊啊啊啊啊~~~~

    這幾天河道上的媽媽們因為停課哀鴻遍野,有的媽媽又要上班又要盯小孩,有的大人在家裡就要連煮三餐.....我其實也在想,這樣快速轉變對我們家兩個大小孩來說,應該比幼兒園小小孩還容易消化,但也期待他們可以因為停止人際社交健康發作一下,有小小發作一下其實真的是健康而且正常的,情緒韌性就是這樣發展出來的啊。

    停課第一天,孩子們睡到自然醒、精神很好,早上安穩一起做完家事,下午晚餐前,和孩子們一起包水餃,多出來29張水餃皮,正男喊聲說他要包水餃麵疙瘩,阿妮搶著說我也要並要跟哥哥『公平』對分,正男開始叫『是我先的耶』,阿妮開始叫『要公平』...莫名其妙的一件事,兩兄妹越喊越大聲,感覺是要把防疫停課的悶氣一吐為快,但老實說旁邊的我聽他們的對話 - 根本就是在為了一張小小水餃皮吵架!我在旁邊專心一志、心無旁騖的整理桌面,想給他們空間和時間去釋放呼吸一下,他們兩個是越演越烈、越講越大聲,阿妮甚至要哭了、哥哥是越鬥越勇猛....這時,我洗好抹布、喝口水、簡單說:『哥哥,請你去喝個水,然後吹法國號五分鐘;阿妮,請你去喝水然後吹笛子五分鐘!』兩人心不甘情不願的、在吵架中途被叫去殺雞嘶吼似的練呼吸.......接著,請兩個小孩各自陳述,聽完對方說的話、把對方的話簡略說一次、再說自己的立場,這時,水餃皮默默的躺在一邊等著......

    看著時鐘慢慢走到17:00,我想穩穩處理這種疫情停課期間肯定層出不窮的小小水餃皮事件。我拿了引起禍端的兩張水餃皮,把其中一張皮小心利用麵皮的韌性撐到很大,把另一張水餃皮一折再折到最小面積,簡單問一下:『你們猜,哪一張水餃皮可以裝多一點的餡?』兩個小孩用一種”阿母是笨蛋“的眼神看著我沒說話,一付“這還要問?“的態勢,我接著自言自語,『這一張撐很大的水餃皮一定可以裝很多餡,因為他裡面空間很大;這一張折很小的皮,本來也可以裝很多,但是他現在空間被弄的很小、不能到處跑到處去玩,只好窩在小小空間裡面,皮變很硬、一點點餡都裝不進去、看什麼都不高興了........走吧,我們叫爸爸戴口罩,一起去沒人的河堤邊跑步!』

    一邊運動一邊跟孩子們聊聊,我們現在人不能出去玩,也不能騎腳踏車出去找同學,只能窩在小小房子裡面,人的心很容易變小小,但我們可以像吹氣球一樣,從裡面把心吹大、吹大、再吹大。吹大自己的內在氣球以後,就可以舒服地去做想做的事、玩想玩的遊戲、打市內電話給想念的朋友、寫信畫圖給遠方的家人.....等等。就像之前有一篇阿妮去帆船比賽時寫給她的信裡所提,

    『你不能決定什麼會來到你生命中,但你可以學習決定在那裡以及如何與之相遇。』
    "You can't always decide what comes towards you in life, but you can learn to decide where, and how you meet it." -Jaimen McMillan
    我說了,這會漸漸成為我的口頭禪,抱歉了,大家得習慣。

    三個禮拜後的現在,才回頭看看那天和孩子們的吹氣球長長對話,很值得,
    控制我們的,永遠不會是外在; 真正能控制自己的,其實是我自己。

    ----------------------
    感恩蛋殼上裂縫的存在,因為有裂縫,光才能走進來~歡迎分享、留言互動喔!大家願意來看來留言來給讚就是對V媽最大的鼓勵~越多人來留言按讚,FB的演算法會更友善,V媽寫文的動力就越大
    ---------------------
    V媽慢慢刷觸覺教養神器和大紙捲在現貨舖:https://vmashopping.cashier.ecpay.com.tw/
    V媽教室line群組,講座團購不漏接:https://line.me/R/ti/p/%40uwr7373l
    V媽福利社(會有隱藏好物開團或是廠商速報):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1068499006858209/
    V媽教室Podcast:https://reurl.cc/Y1jkVx
    V媽教室在IG: https://www.instagram.com/vmaclassroom/

  • 吹法國號 在 V媽教室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5-26 22:19:49
    有 91 人按讚

    【生活剪影】

    即將過完兩週的遠距課程,大家還活著嗎?大家好嗎?
    真心感恩第一線衝鋒陷陣的台灣勇士們啊!
    今天對我來說真是漫長的一天....不是忙小孩,兩個小孩基本上已經上軌道,他們的適應力總是比大人強N倍啊!我們學校是一個很少讓孩子接觸3C網路的華德福學校,停課那天,兩個小孩提到『線上上課』就有著超自然拉高音線與音量的宇宙嗨,兩個孩子嗨的是可以『線上』,只是忘記『上課』這件事....

    國一正男的導師令人超級折服的持續穩定節奏地進行著每天早上8:30持續45分鐘的線上會面,接著孩子就開始安排自己時間,開始進入今日工作,執行完今天任務後,就是自由時間了!小子這幾天拆引擎、組裝引擎、幫忙農場割割草、做做實驗、整理家事、摺摺衣服、擦擦地、吹吹法國號、和爸爸看個電影或影集、和妹妹無傷大雅的閒鬥嘴、煮煮午餐、切切水果、每天去跑步、偶爾玩玩空拍機飛去看看學校...想念學校生活、想念老師同學們啊!想念!

    小五阿妮的老師謹慎使用3C,一次給一週的各科份量,除了要求孩子早睡早起正常作息、一起做家事、運動外,就可以開始彈性進行一天的工作節奏,穩定、慢慢的完成一週學習。執行完今天任務後,就是自由時間了!女孩這幾天玩玩老鼠、跳跳繩、整理房間洗洗床單、農場撿個雞蛋拔個菜、唱唱歌仔戲、練練鋼琴、摺摺衣服擦擦地、和哥哥無傷大雅的閒鬥嘴、做做點心、每天去跑步、偶爾打個市內電話給同學聊聊天.....我在旁邊默默觀察,兩個孩子好像瞬間長大了,他們趕緊把任務完成後,就開始認真找活兒做,我也很幸運的能跟著孩子們一起學習他們正在學習的內容,多了更多時間深入討論每日任務課程。

    這是小孩生活。我的生活就沒這麼悠閒了!停課以後,由於今年帶不使用3C的五年級,學習單製作、音檔錄製轉檔等等,傷透腦筋,想著新課程無法好好鋪陳,想著平常上課就不太專心的小孩、現在怎麼可能好好輸入新知識,想著以舊知識為基底的往上疊一小咪咪咪,想著不同的作業方式,想著作業是否能讓孩子們也能和其他同學用市內電話互動練習,想著不要給家長太多困擾與負擔,想著......然後,開始練習一堆平台的使用,回覆著手機內不同群組的爆炸資訊量....今天又是一大早的工作,坐在書桌前一點都不想打開耗能量的電腦工作,想著今天晚上充滿能量的超級血月時,突然飛來一隻親人、黏人又有帥氣髮型的可愛玄鳳鸚鵡,愛撒嬌的停在頭上、肩膀上,因為要貼訊息幫他找回家的路要幫他照相,小傢伙還會換pose擺拍!

    晚餐時間,大家在討論幫小可愛取好叫的名字,因應今日天文的取名『紅月』?還是因應他多次在我們衣服上上廁所的取名為名留青史的『青史』,最後以小名 “青青” 獲得最高票!可愛青青,希望主人有聽到里長伯的廣播,帶你回家啊~~~

    ----------------------
    感恩蛋殼上裂縫的存在,因為有裂縫,光才能走進來~歡迎分享、留言互動喔!大家願意來看來留言來給讚就是對V媽最大的鼓勵~越多人來留言按讚,FB的演算法會更友善,V媽寫文的動力就越大
    ----------------------
    如果您想每天看到V媽的新Po文,請在我們的專頁右上角按下 "讚"
    ---------------------
    V媽慢慢刷觸覺教養神器和大紙捲在現貨舖:https://vmashopping.cashier.ecpay.com.tw/
    V媽教室line群組,講座團購不漏接:https://line.me/R/ti/p/%40uwr7373l
    V媽福利社(會有隱藏好物開團或是廠商速報):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1068499006858209/
    V媽教室Podcast:https://reurl.cc/Y1jkVx
    V媽教室在IG: https://www.instagram.com/vmaclassroom/

  • 吹法國號 在 吳志揚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0-07-28 11:04:23
    有 1,297 人按讚

    朋友問起,吳志揚的音樂頻道 https://reurl.cc/X6djla
    我的五口之家 Do Re Mi Fa So,是如何學音樂的。

    老婆大人從小跟著爸爸學琴,他的功課很好,音樂是她休閒的樂趣。雖然高中/大學時代也參加了管樂團學習小號/法國號,但他忙碌於家庭,一直到孩子大了,才開始重拾音樂。他有一架平台鋼琴,是當老師的岳父給他的嫁妝,因為岳父說音樂才能陪伴他一輩子。朋友常常看到我家的YouTube音樂影片,都是她”統籌”安排,我們”乖乖”配合的成果。
    兩個女兒小的時候也如同多數孩子一樣,從接觸鋼琴、小提琴開始,但很快的因為學校有管樂團,在樂團裡有合奏的樂趣,他們就投入了管樂的世界,一個單簧管、一個長笛。國中高中時都在學校樂團裡擔任首席與重要幹部,參加了幾次非音樂班的比賽,成績都不錯。即使上了大學,也積極在學校想辦法加入樂團、創團或者擴大自己音樂的領域。雖然他們並不是音樂的科班生,但是音樂的能量引領他們在生活中既能勇敢追求,又能平衡挫折與成功,是心靈的雞湯。
    等到兒子開始接觸音樂,壓力就來了。鋼琴、小提琴姊姊學過,長笛、單簧管姐姐拿手,薩克管家族爸爸就會好幾種,如果學習相同的樂器,很難建立自己的成就感。剛好小學裡有普通班弦樂團,於是他成了我們家第一位大提琴學生。學習的過程也和姊姊不同,一開始的幾個月,有一種投資”血本無歸”的感慨,雖然只是一把幾千元的練習琴,我們甚至只期待,能拉出小星星之類的童謠就好。放寬心後的一年,偶然聽到他練習的琴音,雖然只是初學者的小品,但他專注的神情與”世界只聽到我”的樣子,真的很欣慰,之後他加入小學的弦樂團,琴藝日益精進,更在上了國中時,勇敢挑戰和爸爸一樣的薩克管,兩項樂器都在市內比賽獲得佳績。現在他拉大提琴,我們是門外漢,而我吹薩克管時,他還能”指導”一下,也在樂團中開始跨弦樂、管樂演出。
    至於我,號稱全家”最有名樂手”,但我是家裡唯一自學音樂的人。國中時接觸了鼓號樂隊,高中時在學校吹長笛,到了大學我改練薩克管。不是在學校學,就是自己看書練。雖然我一直走的是一般人認同的規矩道路:讀書、找好工作等等,但我從沒有放棄音樂與體育。我看球打球,也常常想辦法在生活中玩音樂。音樂不僅拓展我的視野,也給了我許多機會。我的老婆大人就是我在台大管樂團招生進來的”妹妹”,而我能在哈佛大學與政界與體壇被看見,是因為我會吹薩克管,無論我在任何職位都對我關心的朋友也多數是”混過音樂圈的”。
    幾年前,從支持與欣賞,變成了 #龍潭愛樂 團員。樂團有很多子團與組合,分散各地的一家人能同團同場演出,共同學習、分享,是難得的親子時光與記憶。而樂團的夥伴來自各行各業,讓我們多了溫暖又相互鼓勵的朋友。多年來,大大小小活動在不同節慶與場地,好似藝人趕場般,也很感謝樂團的地表最強後援會,讓我們這個業餘音樂家庭,累積了許多美好回憶的”專業”影片照片。
    2020年是充滿”驚奇”的,沒有人的計畫趕得上變化。從政服務近20年沒有中斷,但職位有了變化;#中華職棒 在疫情肆虐下,雖然經濟面受重創,但卻揚名國際,成為全世界唯一能正常運作的職業賽事聯盟。我們全家都回到台灣,戴著口罩上班上學,或線上學習與會議,世界好像停下來,這更加讓我們珍惜能”見面相處”的朋友與家人。時間也被reset了,除了運動健身,多學習各項專業外,在音樂方面,老婆大人就安排錄製了一些YouTube家庭音樂影片,全家也狂練樂團的表演曲目,端午節在桃園 #龍潭大池 小試身手後,幸運地在一放暑假就如期登上 #台北國家音樂廳、#高雄衛武營 表演,更難得的緣分是,樂團成為疫情趨緩後,佛光山 #佛陀紀念館 #大覺堂 重新開放的首場演出團體,老婆大人擔任了該場演出的主持人。老天給的安排,又豈能算出?

    現在我們的人生履歷表可以用不同主題來區別,斜槓到音樂時,就如下:
     吳爸爸:到處插花,有時在樂團要改吹法國號譜的 薩克管手
     吳弟弟:辛苦的高中生,橫跨管樂、弦樂的 大提琴、薩克管手
     吳大姊:羨慕能同時有bB與A調樂器的 單簧管手
     吳二姊:學長笛人實在多,想多練新樂器如吉他的 長笛手
     吳媽媽:愛唱歌,愛主持,佔著主唱位子不放的 媽媽歌手

  • 吹法國號 在 PILI 霹靂布袋戲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16-04-23 22:23:54

    黃建秦老師二○一五年以「文武生」為題創作,以琵琶、水晶琴勾勒出文人的翩翩神采,再以弦樂、法國號呈現著武者的不凡氣度,穩重的節奏下,含有著文人、武者的兩種樣貌,忽悠的洞簫聲吹過,巧妙刻畫出俠者的風範,已深植人心。

  • 吹法國號 在 PILI 霹靂布袋戲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14-05-28 14:32:11

    曲/編曲:黃名偉。
    大星遽返,英烈千秋。整首樂曲以西方管弦樂為主要編曲,弦樂主奏沉重肅穆的曲調中,穿梭音色冷酷而抒情的小喇叭與長號、法國號交相吹奏,猶如進行曲般的小軍鼓陣陣擊落,氣氛哀慟崩摧,表現出對壯烈犧牲英雄的敬仰與惋惜。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