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各報頭版要聞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各報頭版要聞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各報頭版要聞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各報頭版要聞產品中有6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3,004的網紅酸酸時事鐵絲團,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為何要自介? 一「連勝文:中天新聞若被關台 就是民進黨再度失去政權的第一天-民視新聞網」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814719578668113&id=584986081641475 【回顧】 一「NCC重大決定:中天新聞台不予換...

  • 各報頭版要聞 在 酸酸時事鐵絲團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0-11-20 23:23:13
    有 11 人按讚

    為何要自介?

    一「連勝文:中天新聞若被關台 就是民進黨再度失去政權的第一天-民視新聞網」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814719578668113&id=584986081641475

    【回顧】
    一「NCC重大決定:中天新聞台不予換照 | 熱門話題 | 要聞 | 經濟日報」
    一「《中天》換照失敗 《中時》頭版反擊:可恥!台灣新聞史上最黑暗一天」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848702415269829&id=584986081641475

  • 各報頭版要聞 在 與芬尼學英語 Finnie's Language Arts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9-01-27 10:30:00
    有 17 人按讚


    《孩子不喜看新聞留意時事,怎辦?》

    我有幾個精靈可愛的學生,天資聰穎,表達能力強,詞彙也有夠豐富,但偏偏就是不喜歡閱讀新聞和留意時事,總是覺得世界正在發生什麼事壓根兒事不關己。老師着他們寫作,講述自己的生活體驗和感受,對他們來說可說毫無難度。可惜,若果要這些學生面對升中面試,問題就來了。

    要知道升中面試往往要求高小同學對時聞有一定認識和意見,起碼不可對新聞無感。

    而且,若果孩子對時事慢慢培養出興趣來,他們每天也會以閱報和看新聞為樂,每天接觸文字的機會大增,中英文還會差得去哪裏?

    高小同學若能培養出對時事的興趣來,不但對升中面試大為有利,還對應付初中和高中的課業有大幫助。有時教導中學同學也發現,他們常常因為缺乏常識和新聞觸覺,而寫出內容貧乏的文章。

    那家長可以做些什麼,培養孩子對時事的興趣呢?

    💡 第一招:與時並進,利用科技,把看新聞變成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份

    上次無意間發現Judy Lee, your preferred linguist的Miss Judy上課有使用「時事學中文」這個應用程式*,雖然這個應用程式沒有英文版,但芬尼發現應用程式裏的選文也有一定質素,而且在每篇精選的新聞文章後附設問題,讓用家檢測自己是否透徹明白文章內容。家長可以多加留意。如果要小孩一邊學英文,一邊認識時事,也可以考慮安裝RTHK On the Go這個應用程式**,當然裏面提到的新聞有部份涉及到經濟、國際關係和其他相對較為艱澀難懂的議題,但是高小的學生,若果有大人陪同,即使只挑選感興趣的頭條看,也是好的。

    *「時事學中文」應用程式 👉 http://bit.ly/2MxVfeV
    ** RTHK On the Go 應用程式 👉 http://bit.ly/2FZqLkG
    Newssary 應用程式 👉 http://bit.ly/2sNOQDe

    💡 第二招:以身作則,把看新聞和吸收資訊變成家庭生活的一部份

    我小時候不同我爸媽小時候,報紙沒連載金庸小說,但是他們仍然會訂閱報紙,雖然他們沒有時間陪我報,我也會因為國際時事和本土新聞艱澀難懂而放棄閱讀要聞版,但因為一份報紙還有副刊和娛樂版,即使放棄閱讀頭版,我也會抽空閱讀富生活氣息的副刊和娛樂版。雖然有人說,這樣對學習有什麼益處?但我會說,培養了這個習慣後,我起碼不會覺得整份報紙都是硬梆梆、正經八百、毫無趣味的悶蛋讀物;久而久之,我看完娛樂和副刊之後,感覺無聊時也會翻到港聞和國際版讀讀。

    家長也不妨考慮可否在用餐前後或其他親子時間和孩子探討不同時事課題,問問他們對某議題有什麼意見,當然,若能有節有理地闡述出自己的意見和孩子交流更佳。雖不知道這些分享會否過於離地,無法得到大家的共鳴,事實上,我在家中也會和父母討論除了衣食住行、飽食暖衣以外的一些課題,例如同性婚姻應否合法化、英國脫鈎的利弊等等。即使各位家長覺得這些課題過於艱澀難懂,其實也可以和孩子一起上網找資料,研究研究,既可增值自己,又可拉近親子關係,一舉兩得。

    有人會說:你說的這些招數,要求家長有一定的教育程度,如果家長自己本身不喜讀書,也不善辭令,那怎辦?辦法,我相信總有也是有的,例如在家中掛起水松板,讓孩子剪下有趣的新聞文章,把剪報釘在板上和家人分享;扭開電視或收音機,播放新聞報道,和孩子一起看或聽,也是可行的。

  • 各報頭版要聞 在 康Sir的編輯七力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7-05-17 15:40:43
    有 68 人按讚


    【編輯實務2】如何「畫版型」?
    ***
    下午4點整,《紐約時報》的各版責任編輯,擠滿一間特別的會議室;這間會議室被主式命名為「頭版室」(Page One conference room),顧名思義,這就是一場決定當天報紙頭版新聞的討論會。

    會議由執行主編(總編輯) 巴奎特(Dean Baquet)主持,主要編輯輪流提報各自掌握的新聞事件與報導故事,彼此競爭當天頭版的位置;除了「頭版頭條」外,也同時決定五、六則短篇的「頭版要聞」。

    值得注意的是,編輯提報的不只是文字報導的內容,同時也展示了與新聞報導相關的照片。通常,新聞很快會被決定,但對「頭版頭條」要搭配的照片選擇,大家反而興緻高昂地評頭論足起來。

    近半小時的討論,巴奎特最後對新聞報導和照片的選擇拍板定案。會議結束後,「頭版室」只留下版面設計主任湯姆‧鮑德金(Tom Bodkin),以及負責頭版的編輯人員(不是一位,是四位!)。

    邊討論邊說明,同時是《紐約時報》創意長(chief creative officer)的鮑德金,試著在專用的綠色版型樣紙上,以鉛筆畫下頭版的版型配置。離開會議室,鮑德金把這張A4大小的版型樣紙拿去給巴奎特看;巴奎特批准後,頭版的版型樣式,也同時成為當天報紙其它版面構成的設計指導。

    全程參與討論的鮑德金說,在清楚所有編輯要素之後,「我的工作就在於如何模組化這些要素,並保持版面的節奏與視覺平衡。」

    是的,「畫版型」就是一種「組合的練習」,其中的挑戰是如何在結構層次、文稿類型、視覺衝擊與平衡兼顧等作業規範下,整合眾多的編輯要素──文稿內容、標題、照片、視覺圖表等等。

    因此,「畫版型」需要「圖文整合」的思考能力與習慣;遺憾的是,在台灣媒體界普遍存在的「文字霸權」心態下,照片的重要性始終沒有獲得應有的重視。就我所知,除非特殊事件,台灣報紙的編輯會議是從來不討論照片的,更不可能預選照片來作為繪製版型的主要依據。

    「畫版型」必須先決定「主視覺」,再以此為重心,發展、配置版面的其它結構。依報導故事的性質,「主視覺」可以是照片、可以是視覺圖表,也可以是插畫,甚至可以是美術化的內容字體。

    在以照片為「主視覺」的版型構成,「看片」(選片)會議,就是一個不能省略的編輯作業流程。若選擇以視覺圖表作為「主視覺」,也應該先擬出草圖,以作為「畫版型」的配置基礎。至於插畫,由於彈性較大,在決定畫風與色調之後,則可預留空間。

    一般而言,雜誌的版型要比報紙複雜一些,這除了更活潑的媒體視覺屬性(圖文比)外,還包括:一、雜誌由於需要連貫的翻閱,所以「畫版型」必須考慮閱讀時間線(先後順序)的變化。二、雜誌的專題篇幅較為豐厚,所以「畫版型」要注意結構的一致性,同時也要追求變化的趣味感。

    當然,與新聞類型媒體不同,許多生活類型媒體的作業形態,則是完全顛倒過來的。它們不是先有編輯要素(文稿內容、標題、照片、視覺圖表等等),再「畫版型」予以模組化;而是先擬定版型模組,再生產編輯要素,即所謂的「版型先行」的作業方式。(待續)
    ***
    (《紐約時報》Page One conference room的看片會議。照片取自NYT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