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這篇各國 .50 機槍鄉民發文收入到精華區:因為在各國 .50 機槍這個討論話題中,有許多相關的文章在討論,這篇最有參考價值!作者Harrychou (惡運不斷,壞事不斷)看板Warfare標題[心得] 二戰中各國中口徑重機槍...
原文來自K島,不過文章早已過期被洗掉就是,這篇是在被洗掉之前個人留備份來看的
如不恰當請告知會刪文
>好像英國人自己也問過.303到底能打下什麼東西
>而回答的上級意思是干擾敵機為主
>另外就庫存多所以也沒辦法
畢竟剛開打時大家都只能根據戰間期或前次大戰的經驗推估未來的走向
就算是有打過西班牙內戰的俄國也會告訴你
I-15和I-16的7.62mm打下He51還是沒啥難度
當時的Bf109初期成員B/C/D也沒啥像樣的防彈
這種新出現的低單翼機會比較難殺...
與其說是全金屬蒙皮帶來的較高冗餘度,不如說是因為它比較快
停留在你射擊範圍內的時間比較短,鋸的時間不夠把它當場鋸死
要是飛機性能夠好能追著它一直打還是可以把它打燃或射殺裡面的駕駛員,所以小口徑夠用
加上英國曾做過實驗評估,認為單位投射重量上10挺7.7mm ≒ 四挺12.7mm ≒ 兩門20mm
隨著材料和設計的進步 機砲越來越輕小+高性能 最終的發展會漸漸偏往後者
但目前的時間點輕小的機砲 = 爛性能 強大的機砲 = 太重且後座高
現有飛機容易hold不住,而需要新設計
再者一戰後長期生產的輕機槍庫存和產能也不能說廢就廢
所以英國拿著這份報告說
"那我們就走第一種多槍主義,一架戰鬥機一次配上10挺輕機槍那一下就消耗完了嘛,哈哈"
"重機槍雖然有威力接近機砲而射速/彈幕/持效性接近輕機槍的諸多優點,但提早點機砲的
科技樹的話就可以早點迎接全機砲時代,那就跳過中間這級吧"
事實上,不想在機槍上停留過久,這也是當時各國的主流想法
美國則是看過這份報告後想
"幸好我家的輕機槍產得沒那麼多
那果然維持現有的路線往重機槍發展會在未來幾年內最吃香"
"那就決定初期走輕重混搭的多機槍路線,等輕機槍庫存耗得差不多而在戰場上也不夠力時
就走全部重機槍的多槍主義"
"而重機槍多槍主義穩住戰局的時候,我們就有餘裕發展多種大口徑機砲,等重機槍也不夠
力時就有一堆機砲可以上啦 無痛接軌多棒!"
當然現實都沒有預想的那麼美,對手沒必要陪你設想的劇本走
於是英國第一場大規模空中硬仗 - 英倫空戰時
對手已經是經歷過西班牙內戰和法蘭西之戰的勁旅 - 德國空軍
早就把防彈裝甲和自封油箱發展好並實裝了
結果就是英國人發現自己的武器口徑/數量理論沒想像中好用
即使有噴火這種足以追著109狂鋸的優秀飛機
把對方全身都鋸爛了,還是很難殺死裡面的駕駛
所以只好提前把不成熟的機砲科技實裝,並在實戰中對各種初期不良問題幹聲連連
不過幸好法國人留下來的HS.404實在優秀,排除缺點後是足以用到韓戰的優秀機砲
加上輕機槍多槍主義也不是全然毫無優點
英國主流做法不是把八挺槍全聚攏在同一交會點
而是兩兩各自交會形成由前到後四處交會點
反正瞬間火力比想像的差,那就不追求瞬間火力,而將彈幕優點發揚到最大
一般除非你佔到極佳的後方射位,否則敵機穿越你射擊準心往往只有不到一秒的時間
除機砲外很難在這麼短的時間內給到足夠的毀傷量
可是當你撞進英式安排的這種彈幕時,很容易左翼端中彈時,一路被洗到右翼端
就算只是橫向穿越它的準心,機鼻一中彈,沿著座艙到尾舵都被洗一身
就算每一發威力都很差,總有幾發會Luck Shot矇到要害吧?
這對當時訓練時數和實戰經驗不如對手的RAF來說是很甜的優點
而且8~12挺機槍往你傾洩曳光彈瀑布的視覺威嚇力也很強
德軍Bf110和Ju87的槍手就經常抱怨
"當對方用8~12挺機槍朝你正面洗過來時,我們卻只有區區1~2挺7.92mm可以還擊
這太不公平了吧!?"
所以之後轉往機砲路線時,小口徑機槍還是一直如影隨形的擔任擴大火線範圍的輔助角色
成為英國的優良傳統
而之後就進入四門希斯潘諾的超殺全機砲時代...
當然英國這種發展路線可不是證明.50無效論的旁證
後期噴火8 / 9 / 14 / 18等兩挺.50 + 兩門砲的武裝還是深受駕駛歡迎
再怎麼說兩挺.50的效率還是比四挺7.7mm好
英國在埃及的高空型噴火Vc甚至在面臨減重以提高高空性能的課題時
不是保留最後兩門機砲,而是把原本的四槍二砲全拆,決定換成兩挺.50
這也說明了.50在持續火力和威力的折衷上有過人之處
只是既然英國當初決定快點跨過這個路線,就沒打算在這逗留太久
.50生產得不多RAF自然配備得也少了
而參戰較晚,思考上較無前次大戰包袱,資源又豐沛的美國,基本方針正確
初期輕+重的多槍戰場威力和庫存消耗速率跟當初的預估差不多
雖然發現M2 .50 cal在機鼻需要穿槳時有循環射速下降太大的問題
但當時的軸心國敵機很少扛得住美機的掃射
(當時美機需要擔心的反而是飛機性能劣於對手,怎樣可以佔到位開火才是問題)
而將重機槍移往機翼安裝位置,並將機上武裝同一成全部重機槍的路線後
在威力、彈道、彈幕、 持久性等各方面達到了高次元的平衡
就算M2初期有可靠性和安裝法問題,時不時有幾挺會故障
但反正裝一排,總有幾挺沒啞可打,保證火力輸出
就這樣開啟了美式多槍主義的黃金王朝...但途中卻出了岔子
原本預想會順利發展的機砲,37mm這種特大口徑的還算順利
但用途和安裝位置畢竟比較受限
相對高通用性的20mm這邊卻發生問題
原本有三款備選的款式,一款太大太重不好塞,一款因經驗不足仿造失敗(MG151)
而且兩者都因為歐洲陷落而斷貨
而最優秀也最適合 (而且當初自己也掏錢參與研發) 的HS.404 = 希斯潘諾
卻因為自己官僚主義導致的僵硬生產體制
不肯接受英國已實證有效的改造建議而繼續保有初期的故障特性而延遲裝備
演變成航空用的M2 .50 cal超齡服役好幾年而且退不掉的窘境
好加在軸心國沒有太多重裝甲大型多發機要給美軍攔
配上後期高效的API彈鏈證明M2機槍依然寶刀未老
在太平洋這邊直到44年甚至45年都還能有效點燃or拆解日機
所以除了裝不了軸砲又實在很想裝機砲穿甲掃場的美國海航
硬扛著故障壓力提早讓M2 / M3機砲上馬
美陸航就是一路等到都改制成空軍,M39成熟後才武裝路線整個轉往20mm口徑
可以說美國因為M2經典性的高通用性+高性能
加上對手沒有端出讓機槍徹底無用的空中目標
即使自己犯錯讓通用機砲嚴重遲到,還是贏了戰爭
與其說這種"重機槍多槍主義"是王道,不如說頗令人有"歪打正著"之感
德國的場合
則是原本跟英國想的一樣,不想在中口徑重機槍這邊停留
但7.92mm後來實在不夠力 而20mm能安裝的位置又限定在那幾處
最後就是拉出了MG131這種"反正怎樣都比7.92mm強啦"的東西當替代輔助火力
然後該國的中口徑發展也就停留在那裡
在後期滿天四發重轟和厚皮大號戰鬥機在你領空竄來竄去
HP算是相對沒那麼高的噴火和野馬,偏偏性能又好到讓你咬牙切齒的處境時
如果有雷射砲或電漿砲,德國人大概都會拼死想把這些東西塞上飛機去拼瞬間輸出
追求"誰被我瞄到就是直接死!"
哪還有閒情去發展什麼多槍主義?
至於日本
初期零戰的武裝配置就是體現了這種"腳踩輕機槍,跨過中口徑重機槍,直上機砲"的思想
"打戰機用小機槍,打轟炸機用機砲,你看這安排多完美啊!"
初期在中國戰場打中國那堆I-15和I-16和其他二線舶來品時
由於零戰的性能優勢 加上這些飛機HP不高,想怎麼打就怎麼打,武裝的問題沒突顯出來
等到突入太平洋戰爭後
"對手的速度都好快,停留在準心的時間都好短!"
機砲低性能,導致對戰鬥機效果低下的問題開始突顯出來
而比較能保證機砲也敲得到的雙發 / 四發轟炸機 又經常讓日方飛行員惱恨:
"這個命中數應該夠死兩三遍了吧!?這鎖血了是不是?"
而變成多數時候只有兩挺7.7mm可靠的窘境
但因為安裝位置(穿槳射擊)的關係,這兩挺7.7mm的射速又比理論要低一些
使得飛行員大嘆
"(對噴火/颶風等英機) 就算彼此都使用7.7mm 對方實質火力是我們四倍以上"
而對方有防彈,但我方不防彈,又進一步把問題惡化
日軍能在這種局面下熬過戰爭初期還佔據上風
靠的是飛機傑出的運動性能 和飛行員高昂的戰意和訓練
並不是因為日本的空中火力發展走得比人前面
日本陸軍正是忍受不了這種局面,手上又沒可用的20mm
於是逆向仿製並改造美國白朗寧M2,搞出了ホ-103
就算使用輕裝彈,還是讓使用者大讚"與小口徑不同次元"
在ホ-103產量不夠時還搞了一段時間的輕重混搭
等重機槍產量拉上來之後就大方捨棄了輕機槍
所以日陸航在擺脫輕機槍的方面,比日海航來得乾脆
但這種"不夠用了再說"的被動進步做法
也讓日本陸航在ホ-103上又停留過久,拖延了ホ-5的開發與部署
許多日粉吹捧的空氣引信マ弾,其實只是簡化加工難度
提高可靠性 "順便"提高裝藥威力的產物
並沒有因為這種彈頭讓12.7mm的殺傷提高到難以置信的地步,而讓ホ-5可以延遲裝備這種事
反而是前線拼命催促"別讓我們一直用這種代用20mm,快把正格的20mm端來!"
而マ弾也要升到20mm口徑才大放異彩
這種彌補口徑先天不足的彈頭,反而是日本陸軍在發展通用機砲上步伐相對遲緩的象徵
海軍的話...則是
"頭都洗下去了,20mm再難用也要把它改到好
在那之前飛行員靠技術和根性把這門砲練到能用,別扯代用口徑的事"
所以就是我們已知的故事:
前期飛行員咬牙苦撐,九成擊落數都靠兩挺7.7mmやり込み出來
而這種堅持跨過中口徑,在機砲上搶進度的做法,就讓中期零戰得以上了新的九九式二號砲
所以海軍在20mm口徑級的發展上,的確領先於陸軍的同行
但因為零戰機翼結構較軟弱的先天限制
加上雷電、紫電改、烈風這些結構和空間條件較佳的機種偏偏又嚴重延遲
還有兵工廠產能滯後的問題...使得海軍沒能早早迎接全機砲時代
在大半主力仍是零戰,沒法多裝砲
而兩門彈道發散的機砲也不夠用的狀況下,還是必須依靠機槍作為輔助火力
於是基層的怨氣爆發了:
"什麼年頭了,敵機都變多快多硬了,進入你準心又都只有一瞬間,誰還有那個閒功夫用
7.7mm慢慢鋸啊!?"
缺乏中口徑重機槍的海軍終於意識到自身這個想跨口徑但又轉骨轉不太過去的軍種體質
於是跟陸軍一樣仿了美國白朗寧 (然後很神奇的又跟陸軍搞成不同口徑 彈藥沒法通用)
搞出了13.2mm三式重機槍
一開始因為產量小+缺乏信心,只在零戰五二乙上試驗裝備
沒想到這個只在零戰右邊鼻孔孤零零一挺的不對稱裝備,就讓飛行員大讚"機槍又有用了!"
(當然飛行員也不是沒有抱怨,槍身太大導致後槍身嚴重突出儀表板,在飛行員瞇眼靠向瞄
具時會頂到右肩造成不適,還有排煙震動等問題)
眼看擋不住前線駕駛日漸高漲的換裝呼聲
於是在零戰五二丙上正式取消了過時的7.7mm,並好上加好
在翼砲位置外側再追加兩挺重機槍
有些零戰粉會批判這種重武裝路線毀了零戰的平衡,但這是謬誤的想法
因為在正式重裝化的五二丙規劃時,原本是要搭配帶水噴射加力的栄三一型
以多出的200馬力彌補增重帶來的性能損失
結果栄三一型的量產失敗導致五二型沒能變成五三型
帶轟炸能力的爆戰六二型沒能變成六三型
才使得這兩款零戰成為系列運動性能谷底的代表,並不是武裝本身的錯
甚至有些飛行員認為乾脆把兩門九九式二號拆除
改成五挺重機槍的零戰,還可以容納更多備彈,更適合打美機
就知道這種武裝和這種重機槍多槍主義,在空戰中確實有其價值
看向帶金星的零戰五四型,依然保有這兩挺重機槍而沒走輕機槍的回頭路
就知道這個進化路線是對的
海軍當初因為資源有限,想重點投資最有未來性的口徑
跳過了這個折衷武裝,不能說他們錯
而且"不防禦"的思想 也跟這種口徑選擇有關:
"反正下一個世代大家都是用機砲了,想讓戰鬥機具備可防禦機砲的防彈裝甲,在可見的未
來內根本是無稽之談"
"加強飛行性能,提高迴避敵彈機率才是空中戰的發展正途"
"那反正都要加強性能捨棄防彈,不如一開始就不考慮防彈,用性能壓贏對手快速贏得戰爭
才是符合我國短期決戰思想的正道"
結果也是那句老話:"對手沒必要奉陪你的劇本"
日本沒想到它的對手在重機槍這個口徑上停留那麼久,一用用到大戰結束
一開頭不擋是因為你打不到我,開始會被打到後還是滿腦子在想怎麼用性能去壓過對手
而不是反思是不是該帶點基本防身裝備
(初期飛行員看同僚死傷只會覺得那是運氣差,後來看血流成河受不了
不是沒有提案過,但又被高層的精神論擋下)
等到開始認知防彈的重要性,和中口徑重機槍的存在必要性時
大局已經底定,不是這些改變能扭轉得了了
--
如果有一架敵人轟炸機飛到魯爾工業區,我就不叫戈林,你們可以叫我邁爾!
赫爾曼‧邁爾(戈林)
Hermann Wilhelm Goring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2.116.13.159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Warfare/M.1473779171.A.08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