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各國對死亡的看法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各國對死亡的看法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各國對死亡的看法產品中有67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萬的網紅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如果時光倒轉,我會堅持放回父親的鼻胃管嗎?】 父親在過世前一年多,一年內因吸入性肺炎住進台大醫院三次,在與六位兄弟姊妹討論過後,我代他簽署了「不施行心肺復甦術」(DNR),同時最後與醫療團隊商量下,決定接受「鼻胃管攝取營養」的醫療決定。 我深知對一位神智清楚,最喜歡美食的老人家,接受這種生活方...
同時也有3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2萬的網紅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Twitch傳送門: https://www.twitch.tv/otakuarmy2 「3+11」大破口造成七百多名台灣人死亡,官方否認有會議記錄,陳時中說都他負責,但會議的真相是甚麼?第一個找到會議紀錄的記者會告訴你背後的秘辛! 因為疫情指考延期到今天也就是7月28日順利登場,但是你各位...
「各國對死亡的看法」的推薦目錄
- 關於各國對死亡的看法 在 BusinessFocus | 商業、投資、創科平台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各國對死亡的看法 在 Leslie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各國對死亡的看法 在 每天德意一點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各國對死亡的看法 在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各國對死亡的看法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各國對死亡的看法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各國對死亡的看法 在 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各國對死亡的看法 在 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各國對死亡的看法 在 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各國對死亡的看法 在 BusinessFocus | 商業、投資、創科平台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8-03 10:00:12
【@businessfocus.io】南京疫情擴散7省 存在無源頭個案 上海抗疫專家籲思考改變「清零」策略 . 南京祿口機場近日出現印度變種病毒本土感染者後,傳播鏈已波及遼寧、廣東、江蘇、安徽、湖南、四川、北京等7省17地。位於湖南的張家界景區,更因為曾有南京患者旅客出席大型文藝演出,成為「第二...
各國對死亡的看法 在 Leslie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9-03 21:06:48
疫苗紀錄💉 從5月初到7月下旬 一步一步終於完成了 這幾天也拿到抗體檢驗報告 我兩劑都是在公司打AZ疫苗 中間隔8週 疫情中心建議10-12週打第二劑效果更好 不過現在有疫苗 安排好了就打一打吧 (整個很佛系😇 一開始許多人都在觀望要不要施打AZ 媒體大肆報導 身邊開始出現各種聲音看法 認為疫...
各國對死亡的看法 在 每天德意一點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8-18 21:23:56
【 #凱派聊德國】 🔅繼這週字彙提到了柏林圍牆,今天凱派來跟大家回憶一下德國統一前那一段漫長冷戰下的日子吧!究竟柏林圍牆下有多少人民爭取自由的辛酸血淚呢? 🔎歷史背景 二次大戰以後,德國被蘇聯、美國、英國和法國分成四個占領區。1949年,東柏林由蘇聯佔領,成立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東德),首都定在...
-
各國對死亡的看法 在 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21-07-28 21:59:16Twitch傳送門: https://www.twitch.tv/otakuarmy2
「3+11」大破口造成七百多名台灣人死亡,官方否認有會議記錄,陳時中說都他負責,但會議的真相是甚麼?第一個找到會議紀錄的記者會告訴你背後的秘辛!
因為疫情指考延期到今天也就是7月28日順利登場,但是你各位啊仔細想一想,在5月19日的時候全台防疫提升到三級警戒,搞得小商家大受內傷,小民們對待用餐的需求也增加,回想這一切,就是「3+11」這個大破口搞得全民七葷八素的,「3+11」可說是黑幕重重,當中還發生過陳時中甩鍋給副指揮官陳宗彥,而且會議記錄還會消失不見蛋,但大家都想要知道真相,可是調查出真相的記者到底看到甚麼,就是一個會議紀錄為什麼搞得跟國家寶藏一樣?
最近有一則熱議的新聞相信各位會覺得很好奇,根據蘋果新聞網報導【綠營色胚對正妹志工伸狼爪 她泣問:「如果接受藍營幫忙你們會怪我嗎?」】,這個故事其實很久以前就因為檢舉而被報導出來,當時的報導者又是黃楊明,根據貧果日報的報導【由駐日代表謝長廷號召成立的台灣長工之友會前理事鄭世曜,前年驚爆約出一名曾高調幫民進黨助選的正妹志工出來吃飯、拜拜,卻在車上對她強吻摸屁股,她說不要鄭竟無恥稱「要親妳妳要高興欸」,新北地檢依強制猥褻罪起訴後,鄭男還發聲明否認犯行稱被誣陷,但新北地院認定鄭世曜確實對被害人摸臀,依性騷擾罪判他拘役50天,可易科罰金5萬元;檢方不服,上訴指鄭對被害人襲胸涉強制猥褻,但高院認為猥褻罪證不足,駁回上訴。】
實在很想問問民進黨婦女部對這件事的看法,這樣被法院認證的老豬哥,口口聲聲說要維護保障女權的民進黨婦女部怎麼不做聲響啊?范雲又跑到哪裡去了?
報導中提到,這名正妹志工得知最終判決結果,認定鄭世曜只構成性騷擾罪後,前天深夜在臉書發文感嘆這件事情發生後,綠營內部除了他的前老闆及1名議員、1名立委外,沒有人願意幫她,「應該是因為選舉到了怕影響選情,畢竟這件事扯到的是綠營某派系的大咖,大家惹不起!」肥宅我看著看著拳頭就硬了!
政治線記者當然爆綠又爆藍,藍營有沒有甚麼有趣的梗呢?
啊,說到最近又被眾人喚醒的韓國瑜,甚至連國民黨主席選舉都有他的戲份,但是等等,講到韓國瑜就讓人回想起他上博恩夜夜秀跪著走路的畫面,而且當時還爆出政治人物上博恩的價碼…這又是黃陽明查出來的,當時我跟許多覺青一樣天真,以為跟博恩買了門票之後現場就不會有置入行銷了,結果沒想到一大票人買了門票之後到現場聽置入行銷,原來之前拿個手機剛好撥到韓國瑜電話都是演的,這背後到底是怎麼一回事?當時還有很多韓粉誇獎博恩說幫忙宣傳韓總好感謝,結果博恩又賺到流量又賺到置入行銷費,好多韓粉還幫忙轉貼幫忙博恩賺錢,是不是跟覺青一樣好傻好天真!博恩是不是世上唯一個可以賺覺青跟韓粉錢的男人,薩泰爾是不是真的太棒了!而且博恩也跟蔡英文收錢,是不是台灣價值太不夠啦?
根據政治線記者黃揚明的報導,2020總統選舉各組候選人政治獻金收支明細,國民黨總統候選人韓國瑜陣營申報宣傳支出當中,有2筆共31.5萬元的費用支付給製作「博恩夜夜秀」的薩泰爾娛樂公司;另外,總統蔡英文也曾在上屆總統大選的競選剩餘款項中申報1筆去年5月支付給薩泰爾娛樂13萬餘元的款項,顯示該網路節目確實向韓國瑜、蔡英文收費製作專訪節目。原來韓國瑜上博恩的費用遠高過蔡英文,除此之外聽說還有些不為人知的內幕…
不僅如此,這位深喉嚨先生還要帶給我們一個真相,根據鏡週刊2018年12月24日報導,當時韓國瑜當選高雄市長,在市政就職的時候,高雄市政府依慣例運用的第一預備金不超過100萬元,由於韓國瑜在愛河畔戶外舉辦,包括搭建舞台、音響等費用為98萬元,但外界質疑就職典禮不可能僅花100萬元。周刊接獲爆料,直指韓的就職典禮由高雄市府各局處配合的費用,總額超過300萬元,可能將動用第二預備金支應。這事情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阿宅萬事通語錄貼圖上架囉 https://reurl.cc/dV7bmD
【加入YT會員按鈕】 https://reurl.cc/raleRb
【訂閱YT頻道按鈕】 https://reurl.cc/Q3k0g9
購買朱大衣服傳送門: https://shop.lucifer.tw/ -
各國對死亡的看法 在 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21-07-16 21:38:00Twitch傳送門: https://www.twitch.tv/otakuarmy2
今天第一次揭露不為人知的祕密,台積電誰找來參與這場疫苗捐贈戰的?結果真相竟然是郭台銘找來的!
今天第一次揭露不為人知的祕密,台積電誰找來參與這場疫苗捐贈戰的?結果真相竟然是郭台銘找來的!坦白說我一開始也不是很相信,但是因為綠營一直想要收割,搞到當事人身邊有很多人不爽,我找了好幾個消息來源才確認這件事。台積電是郭台銘找來為了突破這次的綠營封鎖,而蔡英文同意邀他們進府,這也是為什麼媒體突然被告知台積電要參加的時候一片譁然,但郭台銘卻沉默沒有表達任何意見,因為他早就知道啦!根本就他找的!
【鴻海及台積電BNT疫苗採購案近日已完成簽約,但台北市議員、民進黨中常委梁文傑日前在政論節目上表示,如果不是民進黨找台積電出來,鴻海創辦人郭台銘根本買不到疫苗,引發討論。對此,梁文傑16日在臉書解釋,他的看法是台積電的作用非常大,「誰在幫忙台灣人民突破封鎖才是重點」。
至於「找台積電來幫忙郭董」一說,梁文傑則解釋,並非台積電被迫做了不樂之捐,他是指當台積電在6月10日主動交件給衛福部說要買疫苖,而郭董也說要求見總統蔡英文,蔡英文就在6月18日請來台積電和郭董一起到總統府商討,因為兩家大公司一起出面總比一家好。】
但梁文傑的說法完全是收割,所以才會有我寫這一篇,事實上是郭台銘找了台積電來幫台灣讓這件事會成。因為一開始郭台銘找的是柯建銘,但沒想到跟上海復星才通完話,消息就洩漏,柯建銘還公開說郭台銘的BNT疫苗一劑要四十二美金;結果郭台銘遞件給衛福部是不是還被擋了七八天一直在那邊繞,柯建銘入總統府報告了,蔡英文就說好了指派李大維去談,底下陳時中也還在擋,而且還有消息人士直接跟郭講說,黨內有人有意見,你們會被擋。
所以他才悄悄地拉了台積電參與,謀定而後動之後才在六月十八日驚天一怒說要直接面見總統,而且今天下午就有空!但你不會覺得一直沒行程的蔡英文有空也就算了,台積電的劉德音董事長和法務長也都這麼湊巧都有空,是以為大家都在放暑假可以隨傳隨到嗎?那當然是已經準備好了啊!
其實這個邏輯很簡單,這就是用來鎮壓民進黨黨內派系牛鬼蛇神的,因為你擋得了郭台銘,擋不了護國神山,擋得了護國神山,擋不了郭台銘,你可以說台積電股票上市,但郭台銘已經不是鴻海的負責人了吧,總之這兩個組合在一起才會一剛一柔相輔相成。
而就像你後來所看到的一樣,剛者如郭台銘忍辱負重,至今噤口不語,柔者台積電驚天一怒,克服了種種刁難,才走到這一天啊!這背後的無奈與悶虧,恐怕短時間都不會有辦法讓一般人知道全部,總之只能感謝。
台灣的企業用自己的錢自己的人力自己的法務自己的關係幫全台灣的人民搶到了疫苗,就請那些除了拖累、想要賺一筆之外別無貢獻的政治人物閉嘴吧,這些功勞沒有你們的份,明眼人都知道,你們有過無功,閉上嘴比較聰明,有一天會全都跟你們要回來的!
好了,揭露完前所未知的內幕,接下來要談數據了。台灣這一波有幾個數據很奇怪,不符合常理。一個是得了新冠肺炎之後的死亡率,一個是注射疫苗之後的疑似異常反應的比例。
根據中時新聞網兩天前的報導「台灣死亡率4.8%比世界高2倍」,數學永遠不會辜負你的,因為不會就是不會。
我好奇比對了一下CDC公布的資料,我用這幾天的數據計算了全台各縣市新冠肺炎的死亡率,發現前五名分別是:
新竹縣 9.17%
基隆市 8.41%
台北市 6.11%
新北市 5.67%
彰化縣 4.81%
而且全台灣的死亡率竟然高達5.35%,高過於全世界的總平均2.1%,是全世界平均數的2.5476倍!看到這數字,不禁讓肥宅我打了冷顫…數字這個東西沒有偶然只有必然,真的就是這麼巧,因為我們得病年齡層過高的關係嗎?但真的不是啊,我國的死亡率一周前就已經達到世界第八了,如果以最新的數字來說是要追過索馬利亞了。(但不知道為何我國的資料已經有段時間沒跟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網站同步了,誰知道為何呢?)
COUNTRY CONFIRMED DEATHS CASE-FATALITY DEATHS/100K POP.
Yemen 6,964 1,366 19.6% 4.68
Peru 2,085,883 194,752 9.3% 599.04
Mexico 2,616,827 235,507 9.0% 184.60
Sudan 36,805 2,774 7.5% 6.48
Syria 25,806 1,901 7.4% 11.14
Egypt 283,409 16,418 5.8% 16.35
Somalia 15,076 781 5.2% 5.06
Taiwan 15,328 753 4.9% 3.17
另外,根據中國時報的報導,若以目前國內已經接種了201萬9986劑AZ疫苗後,共有387例死亡數來看,換算死亡通報率達百萬分之191.59;莫德納部分,231萬7286劑,共有25例死亡換算為百萬分之10.79,兩者相差達17倍。等等,這個數字真的太異常了,這世界上沒有偶然只有必然,CDC真的都沒有說法嗎?我們再把世界各地的長者注射疫苗後的死亡率調出來,這也還是異常啊!
接種AZ與莫德納疫苗的不良反應差距如此之大,而且我國的異常反應比例又比世界各國都高,但是我們偉大的CDC卻沒有說明,世界各國包括丹麥、奧地利、義大利、冰島、挪威在遇到副作用問題時,都是暫停施打,進行解剖調查之後,當時遭遇到疫苗注射的血栓反應時,
阿宅萬事通語錄貼圖上架囉 https://reurl.cc/dV7bmD
【加入YT會員按鈕】 https://reurl.cc/raleRb
【訂閱YT頻道按鈕】 https://reurl.cc/Q3k0g9
購買朱大衣服傳送門: https://shop.lucifer.tw/ -
各國對死亡的看法 在 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21-06-24 21:41:17Twitch傳送門: https://www.twitch.tv/otakuarmy2
募集【小民心聲】
本人/親屬 &國內/外 皆可
1. 施打疫苗後的狀況?
2. 染疫後的情形?
3. 第三級警戒,小商家怎麼辦?
請簡述個人經歷
並將可供聯繫的方式傳送至
fantasy@fantasy.tw
將有專人與您聯繫
今天又是疫情變化的一天,讓我們來聽聽中華民國防疫學會理事長王任賢醫師怎麼看目前的疫情呢?
根據聯合報的報導:【台北農產運銷公司從6月21日至今,已經做了4933人快篩,其中偽陽性有15人,PCR檢測後4人確診。台北市長柯文哲認為「北農沒有你們想像得那麼可怕」,指出確診率不到0.1%。副市長黃珊珊表示,目前已經打了1700多劑疫苗,預計周五前造冊的4000多人都會打完,也強調公司造冊後就要負責任。】其實北農的老闆是農委會,所以看到好久不見的陳吉仲出來害我嚇了一跳,怎麼忽然跳出來,北農的群聚開始在五月中,難道這一個月之間中央都不覺得北農有可能產生嚴重後果嗎?不過目前北農要保持運作,一邊還要進行疫情管制,真的做得到嗎?我們請王任賢醫師來分享一下他的看法,到底北農應該要怎麼處置呢?
另外,北農的人流量一天可能高達兩萬人,又有各種來自各縣市的蔬菜水果,中南部真的都沒有受到更嚴重的影響嗎?
另外,王理事長在中國時報的投書中也寫了這次廣州的篩查十分有效率,目前這次DELTA病毒在廣州的狀況,和整體封鎖篩查的狀況到底如何,台灣能夠預先抄作業做好準備嗎?但這種強勁快速封城的狀況還是造成了國際航運的嚴重問題:【全球陷入塞港夢魘,全球第四大、中國大陸第三大深圳鹽田港的港區已正式通知所有的客戶,作業量逐漸恢復當中,最快要到6月底有望全部碼頭恢復作業。貨攬業者表示,原本要進鹽回港的貨大部分都還在排隊等進場,現在手上的貨都「滿出來」,到月底才能全面恢復,急單還是要拉到別港口出貨。】難道篩查沒有甚麼更容易的替代方案嗎?
另外,根據德國之聲今年五月的報導:【德國聯邦政府和各州政府週三經過馬拉松式的磋商後,制定了德國如何逐步解封的策略。其中一項重要內容是提供民眾免費快速篩檢的機會。預計自下周開始,聯邦政府將會承擔快速篩檢的費用。每人每週可以獲得一次免費檢測的機會,地點可能位於檢測中心、診所或工作場所,由受過訓練的人員執行。其中幼兒園保育員、兒童、學生和教師都是快篩措施的重點討論對象,以確保學校及幼兒園能保持開放。
德國衛生部長施潘(Jens Spahn)週四表示,德國已訂購至少2億份自我檢測試劑以及8億份快篩試劑,供應商目前有1.5億份存貨。自我檢測試劑的使用原理與快篩試劑相同,由鼻子或咽喉取樣,使用者可自行檢測,無需專業人員協助。】另外,今年五月開始,德國也修正了相關的逐漸開放的規定,【根據最新法規,疫苗接種者和痊癒者將無需提交陰性檢測結果,就可以出門購物、理髮或參觀植物園等等。除此之外,接種者和痊癒者還可以在私人空間不受限制地訪友會客。不過,完成兩劑疫苗接種14天後,上述取消限制的措施方可生效。】
另外,根據geneonline的報導,原先大受期待一堆人投資的CureVac竟然三期臨床實驗結果令人失望,連百分之五十都沒達到:【Pfizer/BioNTech 與 Moderna 的 mRNA 新冠疫苗是各國施打的熱門疫苗,德國藥廠 CureVac 同為 mRNA 新冠疫苗的開發商,雖研發速度偏慢,但因其疫苗儲存條件較佳與量產成本較低,仍具有與 2 大 mRNA 疫苗開發商競爭的潛力。然而,CureVac 最新出爐的第 2b/3 期期中臨床數據卻讓它失去了入場競爭的門票,抗輕度至重度的 COVID-19 有效性僅 47%,未達到預期標準。
臨床試驗 HERALD 招募了來自歐洲與拉丁美洲的 4 萬位受試者,並在共 13 種以上新冠變種病毒遍及的環境中試驗。結果指出,134 位感染 COVID-19 的受試者中,有 124 個案例源自變種病毒,其中 57% 受試者是受到高關注變異株(VOC)感染,也就是那些已有文獻證實能降低新冠疫苗與療法功效的病毒株;其它變種則包含 Lambda 變種病毒(C.37,祕魯)與於哥倫比亞發現的 B.1.621。】可是我們高端的疫苗感覺信心滿滿的ㄟ,都不會覺得自己三期有可能出問題嗎?
著名的喜劇演員李秉穎還在自由時報的訪問裡面表示:【李秉穎指出,這種攻擊就是「雞蛋裏挑骨頭」,先攻擊沒有三期、再攻擊審查委員,什麼東西都可以拿出來批評,但這真的對台灣民眾是好的嗎?國產疫苗如果不能如期上市,最高興的會是誰?他認為台灣防疫受挫,最高興的絕對不是台灣人民。】那全世界到底除了台灣之外有哪一個國家已經使用免疫橋接代替第三期認證疫苗,沒有的國家是不是都不認同台灣獨創的政策,對台灣不好?
另外,根據ettoday的報導:【國內從5月11日確認社區本土病例,疫情爆發以來已經累計超過1.3萬名本土,且有超過500例死亡。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日公布最新重症統計,有2444人屬於重症,當中大部分是60歲以上有1639例。60歲以上重症率達到35.8%。】根據中央社的報導,巴黎的研究數字:【這項刊登在刺胳針呼吸道醫學(Lancet Respiratory Medicine)期刊、使用全法國數據的研究強調,感染2019冠狀病毒疾病更為嚴重。研究人員將今年3月與4月8萬9530名因感染新型冠狀病毒住院病患的資料,與2018年12月至2019年2月底間4萬5819名因季節性流感住院病患的數據作比較。】在這份法國研究中,進入加護病房的比例是16.3%,而死亡率是16.9%,如果照這個數據來看,法國的死亡率比我們高,但我國的重症比例也還是比較高,到底有甚麼原因呢?
【call out新竹Justin】分享故事:
1. 帶爺爺奶奶和外公都施打過AZ疫苗了。爺爺和奶奶是我帶他們去打疫苗的,新竹市搞了一個大型戶外疫苗接種站;當天報到量體溫消毒、查驗證件(會特別對健保卡跟身分證以上都會過卡)、醫生問診打疫苗、休息30分鐘,其實過程還算順利。
打完疫苗後長輩其實都沒什麼狀況,但打疫苗前有請他們帶平常在吃的藥給醫生看確認沒問題才打,也有現場等30分鐘才離開但其實真的很多長輩根本不想等30分鐘打完就想走。
但是當問到第二劑疫苗何時能打時,護理人員則表示要看疫苗何時會到…
2. 三級警戒下身為一個碩士應屆畢業生說實在感覺我們被政府拋棄,疫苗沒我們的份、紓困沒我們的份、因為疫情有些職缺沒有再開了,但我們又能怎樣罵了政府會聽嗎?只會找專家學者來定紓困方案,但那完全不符合真實民間狀況啊。社會上20-40歲年輕人誰關心過我們?只有選舉喊出一堆打高空政策,實際上有哪個政治人物關心過我們。
20-40是台灣勞動力生產主要一群我們可能稅繳的沒有大老闆多,但付出勞力對國家貢獻總有吧?每個行業都說要優先打疫苗官員也跟民眾搶,我真的很希望國家沒有拋棄我們。
#王任賢 #北農 #疫苗
阿宅萬事通語錄貼圖上架囉 https://reurl.cc/dV7bmD
【加入YT會員按鈕】 https://reurl.cc/raleRb
【訂閱YT頻道按鈕】 https://reurl.cc/Q3k0g9
購買朱大衣服傳送門: https://shop.lucifer.tw/
各國對死亡的看法 在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如果時光倒轉,我會堅持放回父親的鼻胃管嗎?】
父親在過世前一年多,一年內因吸入性肺炎住進台大醫院三次,在與六位兄弟姊妹討論過後,我代他簽署了「不施行心肺復甦術」(DNR),同時最後與醫療團隊商量下,決定接受「鼻胃管攝取營養」的醫療決定。
我深知對一位神智清楚,最喜歡美食的老人家,接受這種生活方式是何等的困難,但在理智的衡量下,他十分勉強地答應了。最初他偶爾在深睡中,不自覺地自己動手拔掉鼻胃管,而他老人家尷尬地向我道歉的神情至今仍是我的夢靨。
之後每個月在幫他更換鼻胃管時,都會在前一晚拔管,讓他當晚睡得十分舒適,而隔天一早再幫他換上新管。幾個月後,他開始告訴我,他實在不願意再插回鼻胃管,「這種存活沒有尊嚴,沒有品質,不如不要活」。
後來他甚至一直搖頭拒絕,直到我告訴他,再這樣拖延下去我上班會遲到,他才閉上眼睛,滿臉不高興地讓我插上新的鼻胃管。在上班的捷運車上,有時我會想到幾分鐘前父子互相道歉的情景,而忍不住流下淚來。
2008年父親在沈睡中安詳過世,但我偶而仍會回想到那一幕我堅持他接受鼻胃管的難忘情景,而不自覺的愧疚落淚,因為我實在沒有理由強迫他接受這種他認為「沒有尊嚴的存活」。父親過世時雖然已經衰弱臥床好幾個月,但他心智清楚,他的意見應該被尊重。我們提供營養,延長生命固然重要,但當事人對「人生的意義與目的」的看法,應該遠比家人活過百歲的紀錄來得重要,我們這樣執意繼續使用鼻胃管到底是為了誰?
當台灣通過「病人自主權利法」之後,我常會想起,如果我們當年有機會讓他老人家主動與子女們討論自己人生旅程的最後階段要怎麼「走」,讓家人了解他的願望,我們一定能使他更無憾地走完美滿的人生[1]。
■我是醫師,我不要被插鼻胃管
第一次看到這位病人,只見她的雙手被綁著,很激動一直要去扯鼻胃管,甚至連腳都扭動起來。老太太的兒子對我說,她在家裏就是這樣,一不小心,鼻胃管就會被扯掉,把手綁起來是不得已的。
我試探性的問了這個兒子,「如果是您自己,您要這樣插著鼻胃管,然後被綁手嗎?如果是我,當我吞不下,我就要死了,我不要被插鼻胃管。」
兒子說:「最好不要插,但這也是沒辦法的事呀!一個人不能吃,就沒有營養,沒有營養會死吔,總不能看著媽媽活活被餓死吧?醫師,沒有鼻胃管,怎麼可以呢?」
結果,這個病人住院三天中自拔二次鼻胃管,就在第二次自拔管路當下,我剛好走進病房,我說:「鼻胃管不見了!」,只見媳婦冷眼的對著外籍看護說:「妳是怎麼顧的?」,可憐的看護說:「我就要翻身,才鬆綁,她就自拔了。」
好令人心酸的場景,但這樣的場景、類似的對話,每日不斷地在臺灣各地上演著,這是一個講究孝順的國度嗎?
在加護病房裏,曾經有一位九十多歲的老先生向我哭訴:「醫師,我又沒有做壞事,為什麼把我綁起來?」被插鼻胃管的病人吃下的食物,沒有經過味蕾的品嚐,無法感受到食物的酸甜苦辣,他們常說:「醫師,我都沒吃。」[2]
■居家醫療醫師陳乾原,自插鼻胃管實驗後的省思
試想插著一條塑膠管,從鼻腔通往胃,過一天的生活。吃飯、洗澡、睡覺,都不能拿下,那會是什麼樣的感覺?居家醫療醫師陳乾原,曾嘗試自行插鼻胃管,親身體驗患者的感受。
根據衛福部的最新統計,全台65歲以上的住院人口當中,插鼻胃管的人數多達12萬人,比例為17.94%。換言之,65歲以上住院的患者,幾乎每5人就有1人選擇以經鼻腔灌食的方式,維持身體所需的營養。儘管在醫療現場極為常見,鼻胃管卻也是生命末期最常引起爭議的醫療處置之一。例如,知名作家瓊瑤就曾為了先生平鑫濤在失智、中風後是否該插鼻胃管灌食,和繼子女發生衝突。
倘若有天,我們因故失去了自行進食的能力,究竟該不該插鼻胃管?比起紙上談兵,深耕居家醫療領域的醫師陳乾原決定自己試插鼻胃管,了解這項醫療處置對患者的身心影響。親自當過一回病人,才能以新的角度思索生命的困難抉擇。
陳乾原醫師笑說,第一次插管雖然不到3分鐘就放置完成,但插入不久後就有明顯不適感,他馬上拔出。吃完晚餐後,他再試插2次,結果竟然因為管路刺激腸胃蠕動,胃裡的食物全吐了出來!就這樣來回折騰了幾次,插管第4次,才成功完成灌食、睡過夜。
他形容,從鼻胃管灌食雖然沒有特別不舒服,但鼻腔始終有異物感,有時會需要張嘴呼吸。除了流眼淚、鼻涕外,夜間睡眠也受到影響,很難進入深層睡眠狀態。隔天一早灌完牛奶,他拿掉鼻胃管,最大的感想是:「以口進食真好!」
■既然鼻胃管會造成患者的極大不適,為什麼在臨床上仍如此常見?
陳乾原醫師解釋,插鼻胃管的患者,通常是因為疾病、老化導致吞嚥困難、容易嗆咳,或者經醫師評估以口進食所獲得的營養不足、大型手術或治療前需要灌食以獲得充分營養等。
儘管鼻胃管具有灌食、給藥方便、可快速補充營養等優點,陳乾原醫師也提到,不少意識清醒且還有力氣的患者,會因不舒服而自行拉扯鼻胃管。到頭來,家屬必須約束患者,限制其行動。
此外,愈來愈多研究也顯示,插上鼻胃管不會降低吸入性肺炎的機率。甚至若缺乏復健,口舌等咀嚼相關的肌肉會持續退化,將來誤嚥機率更高、更難恢復以口進食。
陳乾原醫師指出,從醫師的角度,若插鼻胃管無助於改變病程、增加復原機率,也不能讓患者過「自認有品質」的生活,就要審慎考慮插管的必要性。像是他有位患者是重度失智的奶奶,原本營養師評估,灌食可讓她多少恢復力氣。
但插上鼻胃管後,奶奶原有的褥瘡等問題都未改善,後來又發生吸入性肺炎。女兒同時照顧重病雙親,心力交瘁。他認為,在這樣的情況下,插鼻胃管的意義就不大。
■「透過餵食,家屬可以好好陪伴患者,反而是一個療癒的過程」
陳乾原醫師說:若吞嚥功能不佳又不想插鼻胃管,可考慮胃造口手術,藉由腹部上的管路直接灌食。或者,當患者年事已高、處於疾病末期,本人又沒有進食意願時,也可以只提供水分不餵食,不失為一種善終的選擇。
有些家屬擔心,不用鼻胃管或其他方式積極地給予營養,是不是就等同於讓患者「活活餓死」?陳乾原醫師提到,居家醫療的現場,常有許多年邁、接近生命終點的患者。他最大的體悟是,無論人的意志有多強、醫療有多進步,生命往往有自己的出路[3]。
■放棄無效醫療,讓病人走得安心!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黃勝堅總院長:「唯有認識死亡,才懂得如何善終」;鼻胃管,真的有必要嗎?鼻胃管的使用在台灣相當普遍,許多末期病人如癌症、失智症的患者,醫療人員為了維持其生命,通常都會建議使用鼻胃管提供營養,但對患者來說不但不舒服,對自尊也是一種傷害。
事實上,現在國際上的最新觀念是,不推薦末期失智病人使用任何管路,建議經口餵食,以細心的手工餵食方式,為病人保留尊嚴,並把時間留給患者和家屬。
黃勝堅院長舉例,曾經有一位腦部受傷的96歲老先生被送到急診,老先生的兒子主動告訴主治醫師:「拜託不要幫我爸爸插鼻胃管。」醫師回答:「可是不放鼻胃管就沒有營養,而且有用鼻胃管比較不會吸入性肺炎。」
兒子反問:「難道用了鼻胃管,就一定不會肺炎嗎?我爸爸都96歲了,他需要的不是再活那麼久,應該是尊嚴擺第一!」於是,老先生轉出加護病房,在子孫環繞、手中抱著愛貓的情況下安然辭世,了無遺憾又保有尊嚴[4]。
■身心健康五戒:吃對、運動、睡好、微笑、刷牙
老後最理想的境界是無病無痛,自己和家人都不必為難。在陳乾原醫師的診所中,貼有一張提醒自己和患者的「身心健康五戒」:吃對、運動、睡好、微笑、刷牙。
▶吃對:
是以低脂、少糖、少鹽為原則,吃多色蔬果並喝足夠的水。
▶運動:
每週應有3次、每次至少半小時,胸、臂、腹、腿都要動到。
▶睡好和微笑:
則是早睡早起,心情愉悅,保持身心穩定。
▶刷牙:
一般人最容易忽略的刷牙,其實和老後的生活品質關係極大。陳乾原醫師指出,牙齒刷乾淨,才能維持咀嚼能力。再加上近年研究已顯示,牙周附近的細菌會提高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機率,也會引發身體的炎性反應,導致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影響認知功能。可以說,口腔清潔做得好,需要插鼻胃管的機率也會減少[3]。
尊重生活品質與生命尊嚴的國家,退化的老人不會被插鼻胃管,照顧者會細心地、慢慢地進行餵食,如果真的不行了,不會強迫灌食,然後老人就順著生命自然的軌道,離開人間,展開另一段靈性之旅。
在歐美澳等國,他們不會為無法自然進食的臥床老人插鼻胃管,或採取經腸道營養等延命措施,他們認為,人終有一死,如果讓老人家這樣延長死亡的時間,反而讓其人權與尊嚴受損,是倫理不容的壞事。
陳乾原醫師說「我覺得人怎麼生活,大概就會怎麼死去。」。修行在日常,好好照顧自己,生命才會有圓滿的結束![2]
黃勝堅醫師表示「時間到了,該怎樣就怎樣」,死亡是生命的最高境界,完整的死亡才會讓生命更圓滿,無論醫師或民眾都必須了解死亡,唯有認識死亡,才懂得如何善終。當醫病雙方都具備「死亡識能」(Death Literacy),理解醫療也有極限,彼此才能互相尊重,成為生命共同體,一起幫助病人走向美好的善終,而不是強制施以插管、電擊、心肺復甦術(CPR)等急救[4]。
【Reference】
1.來源
➤➤資料
[1](元氣網)「醫病平台/如果時光倒轉,我會堅持放回父親的鼻胃管嗎?」:https://health.udn.com/health/story/6001/5685714
[2](幸福熟齡)「我是醫師,我不要被插鼻胃管 陳秀丹醫師:期盼十年後的台灣,沒有被捆綁的老人」:https://thebetteraging.businesstoday.com.tw/article/detail/201906210032
[3](50+好好:用新的方法,創造自己的理想老後)「居家醫療醫師陳乾原,自插鼻胃管實驗後的省思:老後不想插管,現在該做哪些準備?」:https://www.fiftyplus.com.tw/articles/20911
[4]幸福熟齡「放棄無效醫療,讓病人走得安心!黃勝堅:唯有認識死亡,才懂得如何善終」:https://bit.ly/2URlK46
➤➤照片
[2]
2. 【國衛院論壇出版品 免費閱覽】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出版品(電子書免費線上閱覽)
https://forum.nhri.edu.tw/publications/
3. 【國衛院論壇學術活動】
▶https://forum.nhri.org.tw/events/
#國家衛生研究院 #國衛院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國衛院論壇 #衛生福利部 #國民健康署 #高齡化社會 #低效益醫療 #鼻胃管 #病人自主權利法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 / 國民健康署 / 衛生福利部 / 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 /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各國對死亡的看法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0921新加坡聯合早報
*【對潛艇合約風波怒氣未消 法國防長取消同英國防長會晤】
取消與英國防長Wallace的會議是法國防長Parly親自下的決定。英國國防部消息人士說,他們無法確認也無法否認這項消息,僅表示英國正繼續就舉行會議同法方對話。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10921-1195637
*【法國總統選舉在即 促使馬克洪對潛艇事件態度強硬】
法國總統在美英澳潛艇交易曝光後公開表示不滿,部分原因是為了向國內選民展示其強硬立場。法國將在七個月後舉行總統選舉,民調顯示,馬克洪的主要對手、極右派國民聯盟領袖勒龐的支持率有後來居上之勢。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10921-1195638
*【澳洲將先向盟國租用潛艇因應中國威脅】
美國和英國將協助澳大利亞建造的潛艇預計要到2040年才能開始服役,在那之前,澳洲將先向盟國租用潛艇,以因應中國構成的軍事威脅。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10921-1195639
*【法英等國將在聯合國與伊朗代表會晤以推動核談判】
法國外交部長勒德里昂表示,法國、英國、中國、德國和俄羅斯的部長將于本周晚些時候在紐約聯合國總部與伊朗代表會面,試圖為陷入僵局的重啟2015年核協定談判注入新的動力。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921-1195711
*【聯合國:朝鮮正全力推進核計畫】
聯合國原子監督機構負責人格羅西在其機構成員國的年度會議上發表講話時說,朝鮮的核計畫正在“全力推進”。路格羅西說:“在朝鮮的(核計畫)正全力以赴地進行鈈分離、鈾濃縮和其他活動。”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920-1195587
*【塔利班:阿富汗女中學生暫時不能返校上課】
阿富汗塔利班發言人穆賈希德表示,目前阿富汗女中學生暫時不能返校上課,只有在政府為她們創造安全的環境之後,她們才可以返校。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920-1195585
*【ISIS-K承認向塔利班發動連環爆炸】
極端組織伊斯蘭國分支組織“呼羅珊省”(ISIS-K)發佈聲明,宣佈對阿富汗境內近兩日發生的一系列針對塔利班成員的爆炸負責,並指35名塔利班成員在爆炸中傷亡。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920-1195576
*【美國擬11月初開始放寬國際航班旅客入境限制】
白宮冠病疫情應對協調員津茨說,新規定適用於所有抵美國際航班,所有外國旅客入境美國時須出示“完全接種冠病疫苗”證明,以及出發前72小時內冠病檢測陰性證明。已完全接種冠病疫苗的國際旅客入境美國後不需要隔離。該規定將於11月初生效,以便相關機構和各航空公司做好準備。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921-1195705
*【若與確診冠病病例有過密切接觸 更多美國學校讓學生頻繁檢測而非在家隔離】
美國越來越多學校為了讓更多學生回去上課,選擇讓同確診冠病病例有過密切接觸的學生更頻繁地進行冠病檢測,而不是在家隔離。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10921-1195641
*【臨床試驗結果:5至11歲兒童可安全接種輝瑞疫苗】
輝瑞公司和合作夥伴BioNTechSE表示,一項大規模臨床試驗結果證實,5至11歲的兒童可安全使用輝瑞疫苗,並對該年齡層產生有效抗體反應。這項調查結果可為小學生在幾個月內開始接種疫苗鋪平道路。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920-1195580
*【為避免爆發校園感染群 馬國開始為青少年接種冠病疫苗】
馬國衛生部長凱利表示,在18歲以下染疫者當中,逾25萬起涉及在籍學生,逾4萬起涉及學前教育兒童。涉及兒童的死亡病例從去年的六人增至今年的62人。
https://www.zaobao.com.sg/news/sea/story20210921-1195631
*【印尼新增1932起冠病病例 一年多以來最低】
主管防疫事務的印尼海事與投資統籌部長盧胡特說,印尼的累計病例為420萬起,死亡病例14萬起。但是,該國的新增病例已比7月份的高峰期下降了98%。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920-1195584
*【次劑疫苗接種未滿14天 2女被令離開蘭卡威】
馬來西亞兩名女子雖已完成疫苗接種,但第二劑疫苗沒超過14天(還差3天),她們在抵達蘭卡威交瓜鎮碼頭後,接受站崗警員檢查時被攔截,並令當天搭船離島。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920-1195570
*【研究人員從寮國北部菊頭蝠 發現與冠病“幾乎相同”病毒】
研究顯示,在寮國北部某些洞穴中棲息的菊頭蝠所攜帶的冠狀病毒,與2019冠狀病毒具有共同關鍵特徵,這表明自然界存在與冠病病毒密切相關的病毒。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10921-1195644
*【強森施壓發達經濟體兌現全球氣候基金承諾】
英國首相強森呼籲全球主要經濟體包括美國兌現它們每年為全球氣候基金籌集1000億美元的承諾。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921-1195723
*【聯合國首次演說 拜登將強調密集外交摒棄新冷戰思維】
美國一名高級官員表示,美國總統拜登將在聯合國大會強調,他不相信“新冷戰”思維。第76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當天將在紐約聯合國總部拉開帷幕,而拜登將首次在聯大發表演說。在美國與中國和俄羅斯的緊張局勢升級之際,拜登將在聯合國大會上凸顯外交與生氣勃勃的競爭的重要性。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921-1195704
*【美國大規模遣返海地難民 海地政府抗議稱無法應付】
美國開始將大批從墨西哥越界進入德州的海地難民遣返回國,這可能是美國幾十年來規模最大的難民驅逐行動之一。這引起海地政府的抗議,稱海地正經歷危機,無法應付這股難民潮。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10921-1195636
*【出現史無前例非法移民潮 川普:美國正迅速成為“糞坑“】
美國南部邊境出現“史無前例”非法移民潮,成千上萬名來自海地的非法移民涉水穿過美國與墨西哥邊境河流,湧入美國,非法移民人數創20年新高。美國前總統川普以“糞坑”(cesspool)一詞,形容如今面對非法越境人潮的美國。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920-1195571
*【俄國會大選被指涉舞弊 遭歐盟美國譴責】
德國政府發言人表示,俄國國會大選傳出舞弊,必須嚴正看待並徹底調查。歐盟則譴責反對派在選前遭到恐嚇,且大選過程缺乏國際獨立觀察人。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920-1195591
*【世衛建議提高歐洲酒精稅一倍 每年防止5000起癌症死亡】
世界衛生組織建議將歐洲的酒精稅提高一倍,作為每年防止近5000起癌症死亡的手段之一。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920-1195590
*【西班牙火山噴發 岩漿侵入農田和民宅】
西班牙拉帕爾馬島一座火山星期天噴發,熔岩噴向數百公尺高空,多達5000人被迫逃離家園。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10921-1195640
*【雖承諾提前實現淨零碳排 印尼卻無意停止開採煤炭】
全球第八大溫室氣體排放國印尼近日宣佈,要提前10年在2060年實現淨零碳排的目標,也計畫停建新的燃煤發電廠,不過沒跡象顯示這個產煤大國要停止開採煤炭。
https://www.zaobao.com.sg/news/sea/story20210921-1195634
*【戴克辛杜拜網上脫口秀 吸引泰年輕選民支持】
流亡海外的泰國前總理戴克辛試圖東山再起,他在迪拜通過網上脫口秀節目,吸引泰國親民主年輕選民的注意,對泰國軍政府形成新的挑戰。過去大半年,每個月的第二個週二,戴克辛會在杜拜網上直播脫口秀“Care Talk”亮相,對一系列課題發表看法,並批評軍政府,誇耀他的國際人脈廣,也回答觀眾的提問。這個節目在音訊聊天應用Clubhouse、臉書及YouTube上的觀眾已經超過10萬名。
https://www.zaobao.com.sg/news/sea/story20210921-1195635
*【一旦成年人口接種率達八成 馬國最快10月為四高風險群打追加劑】
馬國首相依斯邁表示,冠病疫苗第三劑加強針將優先讓前線醫護人員、免疫力受抑制者、患有慢性綜合征的年長者,以及長期在護理機構生活或工作者進行接種。
https://www.zaobao.com.sg/news/sea/story20210920-1195309
*【韓正中國副總理韓正在廣東深圳調研時說,國家堅定支援民營企業創新發展】
韓正上週末(9月18日至19日)在廣東深圳調研,並到多個地點視察,包括前海嘉裡中心、中國(深圳)智慧財產權保護中心等。深圳調研:國家堅定支援民營企業創新發展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china/story20210921-1195729
*【環球影城門票一分鐘售罄 花費動輒上千人民幣】
北京環球影城20日正式開園,不過門票在正式開售1分鐘內,就全部售罄。在園區一天,門票、餐飲加上紀念品消費,花費動輒超過千元人民幣。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china/story20210921-1195727
*【比特幣大跌 因恒大引發的擔憂籠罩加密貨幣市場】
比特幣週一大幅下跌,原因是中國負債累累的房地產行業引發的拋售浪潮衝擊了加密市場。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china/story20210921-1195725
*【中國房地產領域擔憂拖累美股 道指和標普500指數下挫近2%】
對中國房地產市場問題蔓延的擔憂,打破了美國股市較長一段時間以來的平靜走勢,並使標普500指數取得5月以來表現最糟糕的一天。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china/story20210921-1195719
*【中國或面臨冬季電力供應緊張局面】
中國面臨著類似歐洲的能源供應緊張局面。燃煤發電廠電煤庫存不足,或將影響電力供應。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china/story20210921-1195722
*【天舟三號與空間站完成自主快速交會對接】
中國載人航太工程辦公室宣佈,天舟三號貨運飛船入軌後順利完成入軌狀態設置,於20日22時08分,採用自主快速交會對接模式成功對接於空間站天和核心艙後向埠。整個過程歷時約6.5小時。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china/story20210921-1195707
*【兩黨參議員籲美政府就貿易議題與亞太地區重新接觸】
美國兩黨參議員對中國申請加入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CPTPP)做出反應,呼籲美國政府在貿易議題上與亞太地區重新接觸。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china/story20210921-1195706
*【沙烏地阿拉伯8月對華原油出口按年增長53%】
由於主要產油國放鬆減產,全球最大的石油出口國沙烏地阿拉伯在8月份連續第九個月保持中國第一大原油供應國的地位。中國海關總署資料顯示,8月中國自沙烏地阿拉伯的原油進口較上年同期猛增53%,達到806萬噸,或196萬桶/日。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china/story20210920-1195458
*【安德魯王子在美國收到性侵訴訟令狀須在21天內作出回應】
美國法庭文件顯示,英女王次子安德魯王子已在美國收到美國女子Virginia Giuffre對他提起的性侵訴訟令狀。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921-1195730
各國對死亡的看法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譚新強:疫情過後 印度的黃金年代來臨了!
文章日期:2021年9月17日
【明報專訊】早陣子跟一位極有智慧的大企業家吃飯聊天,他有一個觀察,兩千年前,政治和經濟上最重要的海域為地中海,一百年前為大西洋,過去五十年,最重要海域已變為太平洋,而他預測在未來五十年,重心將再往西移至印度洋。
從2018年5月起,美國在亞洲的駐軍United States Pacific Command,也正式改名為United States Indo-Pacific Command,以此突顯南亞,尤其印度的重要性。從2007年起,當時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牽頭成立了The Quadrilateral Security Dialogue(the Quad),其他成員為美國、澳洲和印度,後來沉寂了十年,到了2017年,再由特朗普重新推動。前天拜登更宣布成立一個新的三方國防協議,跟澳洲和英國加強在AI、網路安全、量子計算等方面合作,以及協助澳洲建造核能推動潛艇。
美中關係倘續惡化 擦搶走火風險升
從中國角度來看,這些發展都當然是衝着中國而來的,這亦是事實。近年中國的國防支出也當然不斷增加,海軍軍艦數量已超越美國,中程導彈技術更非常先進,希望有足夠阻嚇作用。但我仍然擔心如美中兩方關係繼續惡化,且不斷在印太地區進行軍備競賽,擦槍走火的風險亦將上升。
擔心此可能性的不止我一人,原來早在去年10月,美國大選前和今年1月,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米利(Mark Milley)將軍,曾兩度在沒有知會特朗普總統情况下,私自跟中國軍方領導通話,保證美國不會突然對中國發動戰爭!這個驚人披露又是由著名記者Bob Woodward和Robert Costa,在新書《Peril》中爆料的!特朗普當然勃然大怒,直斥此舉為叛國行為,暫時拜登仍說對Milley將軍保持信心,但要求Milley辭職的聲音已愈來愈大。本來我很想今個月去華盛頓參加從前我經常去的峰會,但因隔離時間太長,所以決定不去,後來主辦者亦因Delta Wave仍頗嚴重而再次從實體改回zoom模式。Bob Woodward固然是這個峰會常客,而今次的特別嘉賓正是Milley將軍,雖然只是經zoom,但我仍非常期待今次峰會,聽聽他們對現今全球局勢有何看法。
不認同索羅斯指投資中國不符西方國安利益
印太地區的地位提升,不止在軍事和外交方面,經濟和投資上的重要性,也正在上升。無可否認,部分原因是在不少國際投資者眼中,據非正式統計,比例可能高達30%,中國已變成uninvestable,不止是政策不穩定而賺不到錢的問題,而是因為投不投資中國,已成為一個意識形態問題。索羅斯早前毫不客氣地點名直指Blackrock和Blackstone等,投資中國並不符合美國和其他所謂西方民主國家的National Security Interest!
我當然完全不認同此觀點,我認為增加雙向貿易、投資,以及其他各方面的人民、文化、資訊、學術和科技交流,才是確保世界安全的最好方法。但事實上,明顯不少資金已開始撤離中國,部分回流到美國,但不少仍留在印太地區,但選擇轉投到中國以外的其他市場。
今年美股有多強勁已不用多說,標普500指數已穩步升近20%。日本選擇硬推奧運,結果不止賠上數十萬人的健康和上千人性命,首相菅義偉亦要賠上政治前途;但市場反而以此為炒上的藉口,日經指數升上30,000點的31年新高,今年升超過10%。感應器製造商Keyence,股價在一年半內翻倍,創始人Takemitsu Takizaki更已成為新的日本首富。澳洲受惠於大宗商品的強勢,今年ASX 200指數也升了約13%。
印度股市過去20年表現領先全球
中國人最瞧不起的印度,今年表現更突出,Nifty指數升了超過25%。其實這也不是甚麼新奇的事,印度股市過去5年、10年,甚至20年的表現,都是幾乎領先全球的。非常慶幸,我們在過去十多年,一直在積極投資印度。
早前印度確經歷過一波極嚴重的Delta Wave疫情,真正死亡人數可能高達400萬,甚至600萬,非常恐怖,但這一浪已基本上過去。已接種一針疫苗人數已超過5億,加上已被感染的,身體有抗體的人口比例或已高達80%以上!我再說一次,印度的衛生、健康和整體生活環境,當然都偏向差,在過去30年,出生和生活在中國,當然比在印度幸運得多,但若以投資者角度來看,結論是恰恰相反。
原因很簡單,印度有不少真的純粹想賺錢的企業,過去政府雖然不算很好,但亦未有嚴重影響營商環境。現任總理Modi,雖然也有強人政治傾向,但最近針對刺激經濟政策,似乎總算走向正確方向,包括企圖提升企業盈利對GDP比例,推動數字化經濟、反貪腐、對抗氣候變化,以及廣納人才入政府,例如上任不久的通訊和鐵路部長Ashwini Vaishnaw,擁有豐富私人企業管理經驗,在3個月內已落實頗完滿通訊業重組方案,對Reliance、Bharti和最弱的Idea都有幫助。
愈來愈多印裔人各領域取極大成就
印度人非常聰明,但不少中國人誤會印度人只懂說話,但實踐能力沒有中國人強。這只是沒根據的種族歧視,我見到的是愈來愈多的印裔(和南亞)人士,在全球各地尤其西方,在各領域取得極大成就,包括科學、醫科、文學、科技、商界,甚至政界,數目肯定遠多於中國人。表表者包括微軟總裁Satya Nadella、Alphabet總裁Sundar Pichai、Novartis總裁Vasant Narasimhan、英國Chancellor of the Exchequer的Rishi Sunak是下屆首相的熱門人物,亦是Infosys老闆的女婿。美國下屆總統選舉為時尚早,但兩黨的其中兩位熱門候選人極可能包括半個印裔的副總統Kamala Harris,以及共和黨的前聯合國大使,百分百印裔的Nikki Haley等!厲害嗎?
從前印度的科技公司如TCS和Infosys等,都是以顧問和outsourcing商業模式為主,缺乏自我互聯網品牌,但現在時機已到。早前的送外賣企業Zomato,帶起了IPO熱潮,短期內上市的包括數碼支付公司Paytm、網上保險的Policy Bazaar、網上化妝品電商Nykaa、SaaS服務科技的Freshworks等,今年集資額或將達100億美元,超過之前3年的總和。有間網上教育公司Byju正在進行pre IPO融資,估值210億美元,全球最高,且50%收入來自美國,20%世界各地,印度只佔30%;Freshworks也同樣高度全球化。據悉Byju的很多商業模式,都是模仿中國的教育公司的,但如今看到這些中國企業的下場,不止唏噓,更嘆息完全錯過全球發展,教育大量學生,甚至影響他們思想的絕好機會!
(中環資產擁有Infosys、TCS、Bharti、Reliance、Zomato、Microsoft和Alphabet的財務權益)
中環資產投資行政總裁
[譚新強 中環新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