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史雲頓足球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史雲頓足球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史雲頓足球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史雲頓足球產品中有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20210720 黃偉民易經講堂 林鄭月娥是淚眼煞星。 見到淚影,便是動了殺機。 每到關鍵時刻,好打得的林鄭,就會找到機會,流下兩行清淚。 是她發勁前的身影。 居則武曲,動則貪狼。 美帝步步進逼,竟敢制裁中聯辦七名副主任。 中聯辦是北京駐香港的聯絡辦事處。角色是協助北京和特區政府的聯繫...

  • 史雲頓足球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7-20 17:58:25
    有 151 人按讚

    20210720 黃偉民易經講堂

    林鄭月娥是淚眼煞星。

    見到淚影,便是動了殺機。

    每到關鍵時刻,好打得的林鄭,就會找到機會,流下兩行清淚。

    是她發勁前的身影。

    居則武曲,動則貪狼。

    美帝步步進逼,竟敢制裁中聯辦七名副主任。

    中聯辦是北京駐香港的聯絡辦事處。角色是協助北京和特區政府的聯繫。指揮的是中央,執行的是香港特區政府,今次美帝shoot the messenger,是否暗示中聯辦違反《基本法》,背後干政,在幕後指揮香港特區政府,這兩年的異行麼?

    歐洲那邊,法國康城影展竟然施突襲,在完結的篇章,播出了香港導演周冠威兩小時的紀錄片的《時代革命》。

    香港兩年來的苦難,黑衣、鮮血、火光、青春、激情……為今屆的康城影展留下了裊裊餘音。

    特朗普之後,美歐又走在一起,就因為香港的苦難?

    北京措手不及,不懂反應。這時林鄭提槍上馬,單挑美國國務卿布林肯。批評布林肯對香港《國安法》的聲明,以偏概全,毫無事實根據,公然干預中國內政,肆意踐踏法治,亦再次突顯美方的雙重標準等等。她強調,特區政府不能對此等錯誤言論坐視不理。

    犀利了,代表中華人民共和國,指責美國國務卿,干預中共內政。威風八面,震驚全球。經此一役,林鄭躍身成為世界級政治領袖,響哂朵。

    咪住!

    《中英聯合聲明》和《基本法》不是列明,外交和軍事,屬於中央權力,一國兩制,港人治港的原則下,行政長官負責香港特區的行政事務。

    布林肯是現任美國政府的國務卿,等同於中共的外交部長王毅。

    回應布林肯謬論,干預中國內政的,應該是外交部長王毅。其上還有專責外交事務的政治局委員,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楊潔箎。

    這才是國際外交的規矩,儒家稱之為禮。

    布林肯也批評過新疆和西藏的人權狀況,但未見新疆、西藏的省委書記駁斥美帝謬論。因為中共仍有外交部,和他們的戰狼群。

    林鄭的勇猛,打亂了政治倫理。

    家庭有家庭的倫理,社會有社會的倫理,國家有國家的倫理,一旦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社會大亂,人民便無法安居樂業了。

    對於香港的《國安法》,美帝的布林肯固然以偏概全,雙重標準;其實,林鄭、鄭若驊,和因揼邪骨仍未復職的國安處處長蔡SIR,都言語不詳,市民大都對《國安法》的紅線不甚了了。但經過立法會議員何君堯的詮釋,市民終於掌握到國安法的精神和標準了。

    何議員說:
    ViuTV最近的同性喜劇《大叔的愛》,是鼓勵無孩家庭,與中央推動的三孩政策,背道而馳,違反了《國安法》,如糖衣大麻,要追究處理。

    嗱,這便是專業了!

    何議員是執業律師,肆業於英國,掌握了香港《國安法》的神髓。經他生活感的在地引伸,市民對會否觸犯這新成立的《國安法》,起碼有個概括的認知。出色的男人,真的好像黑夜的螢火蟲,躲也躲不了。

    認識了《國安法》愈多,趕往機場離境的香港人就愈多。

    車轔轔,馬蕭蕭,
    行人弓箭各在腰。
    爺娘妻子走相送,
    塵埃不見咸陽橋。
    牽衣頓足攔道哭,
    哭聲直上干雲宵。
    …………………
    …………………
    這個畫面我見過,我真的見過,在啟德機場。

    我在八零踏足社會,在報界工作。

    戴卓爾夫人八二年訪華,跟著中英就香港前途展開談判。自然地,我的工作便和香港前途掛上勾,直到現在。

    在北京,記得有記者問,當時的中共總理趙紫陽,香港人怕九七後的改變,趙反問:怕什麼?

    八九年,趙紫陽自己的遭遇,回答了他自己當年的問題。

    八三年,我在北京採訪中英會談,外交界傳出會談進展不順利。香港惶恐,美元兌港元,跌到1:9.6, 市民趕到超市搶米搶廁紙,這是黑色星期六。

    星期一,當時的財政司彭勵治上午九時宣佈,港幣和美元掛勾,一錘定音兌換7.8元。

    這個聯繫匯率,便維持到今日。

    八三年,是玄空風水下元六運最後一年,健行實幹的乾卦二十年走完了,八四年開始,便是靠嘴巴討人開心為主流的兌卦開始,兌為悅,為口,為羊,為少女,為巫,為妾,為毀折。

    就這樣過了紙醉金迷二十年,至二零零三年沙士,完結七運,走入八運艮卦。艮為土,為尊。

    八四年《中英聯合聲明》出籠,保證港人治港,一國兩制。

    鄧小平亦再三公開承諾,九七後,除了換一支旗,什麼都不會變。

    然後,開始草擬《基本法》。

    香港人,有條件的,便開始收拾細軟,舉家上路,開始處處無家處處家了。

    每日的啟德機場,哭聲震天,一家離港,三五十人送行,這畫面到八九六四後,攀上高峰。

    人人都說,香港人功利、實際,醒目主義。但去到最後,也不外乎孝其老,慈其功,大家都只希望能夠供養父母,照顧兒女而已。

    四十年過去,我見到的畫面又再出現,由啟德機場,轉到赤鱲角機場。當年是我們這一代離港,現在是我們下一代離港。

    鄧小平out了,大陸不再提起他,他當年的承諾,也只是一時權宜;《中英聯合聲明》、《基本法》這些法律文件也不靠譜了,用到的部分說兩句,唔啱駛的,又唔提了。

    講了幾十年的「港人治港」,今年靜靜的改了字,叫「愛國者治港」。香港人,為了家庭,又要上路了。一切一切,都因為政治倫理出了問題。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

    《論語》二十篇,第二篇是《為政》,說的是為政之道。

    是中華文化裡的政治智慧,也是作為政治領袖的責任和道德的標準,也可以說是儒家的領袖修養學。

    《論語》第一篇是《學而篇》,說什麼是學問,如何做好一個人的內在修養;第二篇《為政》,則是說學問的外用。

    為政的精神,政治領袖的本質,不是權力,是教化。

    教,是教育;化,是感化。

    政治,是眾人之事;為政,就是為政者,如何以身作則教化百姓。

    孔子身處春秋亂世,似今日香港,官僚只重視權力鬥爭,社會秩序混亂,文化衰敗,人民無法安居樂業。

    孔子認為,歷史沒有偶爾,臣弒其君,子弒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來者,漸矣。為政的成敗,不在權力,在領袖本人的德行。

    三王之治在道德,五霸之業在事功。再低級那些,霸業也沒有,只是權謀竊國,或是陰謀亂政。

    《為政篇》第一章:
    子曰: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拱之。

    由始至終,孔子認為,為政,管理眾人的工作,權力是沒有用的,只能用德。

    政治領袖,為政以德,內心有道,表現出來外在的行為,才能無懈可擊。像北斗星,有自己的中心思想,有一套價值信念。在領袖,以身作則,下邊的人,天下人自然會圍繞你而旋轉。

    所以,你自己清廉,不用費勁來打貪。你勤力,不用怕員工偷懶。你不假公濟私,社會上就不會鬼鬼怪怪了。

    為政第一信念,就是以身作則。

    第二章:
    子曰: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司馬遷總結孔子一生對中華文化的貢獻:刪詩書,定禮樂,繫易辭,著春秋。

    孔子刪詩書,整理詩三百篇的標準在那裡?一言以蔽之,一句話,思無邪。

    人不可能沒有思想,只要思想正,不能歪邪。

    但為什麼將這個編輯《詩經》的標準,放在《為政篇》,這個領袖學問的範圍內呢?

    孔子認為,一切政治問題,社會問題,都是人的問題。人的問題,就是思想問題。

    只要思想正,什麼問題都自然解決了。

    孔子告訴我們,為政的人,無論政治領袖或官僚,第一要務,就是思想要正,不能走邪路。

    社會紛亂,人民舉家奔逃,就是因為官僚思想出了問題,人民生活不了,走了邪路。

    第三章:
    子曰: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領導一個國家,一個社會,如果單靠政治體制,再加以刑法來管理,齊之以刑,想大家不犯法。結果,人的聰明機巧出現,各式專業人士因有需求而提供意見。民免而無恥,大家會爭相走法律罅,走後門,搵人事,鑽漏洞,逃避了法律責任,還會無恥的自鳴得意,「咁犯唔犯法先」,認為你奈不了他何!

    但如果用道德來領導,官僚和領袖,以身作則,整個社會都有一套價值觀,不再發錢寒,人人都尊重自己。再齊之以禮,不是用法律,用規矩,大家接受的規矩來教化。人人自動自覺,不會破壞公物,不會偷雞摸狗攞著數,錯了,識得慚愧,有恥且格,只要人民有羞恥心,就達到為政的目的了。

    第四章:
    子曰:
    吾十有五而志於學,
    三十而立,
    四十而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
    六十而耳順,
    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

    孔子出身貧困,三歲喪父,孔母帶他移居山東曲阜闕里。他如何用七十三年時間,成為中國第一聖人呢?這一章記述他一生求學的歷程。

    孔子說,我十五歲時,就立志一生做學問,因此,到了三十歲,就能確立自我,知道自己在時代的責任和使命。

    進一步鑽研學問,到四十歲,就擁有堅定不移的自信,對人世間的遭遇,起伏高低,不會感到迷惑。

    貫徹這個生活方式到五十歲,就清楚宇宙的運作規律,上天賦與我的使命。乘願而來,這個宿願,究竟是什麼?我這時明白了。

    累積經驗到六十歲,就明白世間人事的錯綜複雜,不會有什麼違逆不快了。

    這樣,到了七十,不是實數,是指生命的終極追求,即使權力大得可以隨心所欲,但我的行為,都不會超出作為一個人的社會規範。

    孔子提示了,我們終身學習,最終即使任性而為,完全為所欲為,也不會令身邊的人,造成困擾。

    問題來了,《論語》的編輯,為什麼將孔子一生求學的歷程,放在《為政》這章,政治領袖的責任和修養的篇幅內呢?

    凡亂世人人都追求權力,以為權力就是為所欲為。

    孔子透過他一生的學習經驗,告訴我們,人生的成就,即使可以隨心所欲,但仍不踰矩。

    這是整篇《為政篇》的軸心,政治領袖的成敗,並非決定於權力,成敗全因個人的道德。

    《為政篇》共二十四章,是領袖學,從政者必讀的中華心法。點出了治亂的原則,為政的修養和責任。無論從政,官僚,企業主管,或家庭生活的處理,都應細讀。

    首四章,是為政四大原則,也是香港亂局的根本病灶所在。

  • 史雲頓足球 在 黃偉民粉絲交流俱樂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0-09-22 17:15:44
    有 188 人按讚

    20200922 黃偉民易經講堂

    看來,美國和台灣,快恢復邦交了。

    斷交40年以來,美國最高級別的官員,國務院次卿,走進蔡英文的總統府。同樣時刻,美國駐聯合國大使約見台灣駐紐約代表,共晉午餐,對記者,話題是協助台灣重回聯合國。

    跟著,台灣駐美代表蕭美琴,在Twitter帳戶上,加上了「台灣駐美大使」的頭銜。

    蔡英文和國務次卿的晚宴上,中間又夾了台積電的張忠謀。看來,復交的關鍵因素,是台積電。

    台積電和英特爾,是世界晶片的龍頭企業,是華為的主要晶片供應商和代工。

    最近,美國邀請台積電到美國設廠,轉移南京的生產線,主要是停止供應華為。

    沒有了台積電的華為,一劍封喉了。

    美帝步步進逼,撤了駐華大使,但又不公佈繼任人選。

    趕盡殺絕華為,禁了WeChat、抖音,關閉全美孔子學院,禁止與解放軍有關的大陸學生,進一步收緊大陸學生赴美的簽證,限制中共外交人員的活動範圍……,全方位要令北京難堪。

    美國在等,等北京主動宣布斷交,等解放軍武力犯台,航母戰鬥群在南海等東風導彈。

    他們睇死中共無力用武,不敢斷交。

    北京的應對,是習近平突然打起「公私合營」的大旗。

    習近平兩年前曾突然提到,民營企業家,也是我們自己人。

    他不提,也不知道,原來他們之前一直不當因政策致富的是自己人。既然由他道出「自己人」三字,商人和黨,就有道義責任了。

    中共中央辦公廳日前推出《新時代民營經濟統戰工作》的文件,指示要整會民營企業的力量,並加強管理與控制。

    這是中共建政後,第二次發出這樣的指示。

    1951年,發出過統一戰線工作的指示,為1954年公私合營政策作理據。

    所謂「民營經濟人士」,包括:投資者、控制人、持股人、民營中介合夥人,以及在內地投資的港澳人士(不包括台商)。

    要對這些人士進行統戰!

    「要這些民營經濟人士,要做政治上的明白人」,意思是這些人,很多目前「不是明白人」,只顧自己賺錢,不理大局。

    「樹立國家情懷,以產業報國,實業強國為己任……」

    中共建政之後,用公私合營的政策,吞併了所有私產,再推行老毛三面紅旗的經濟政策。舉國再無私營經濟人士。

    鄧小平改革開放,反共走資,其中最重要一項,就是不對商人搞統戰。

    他用他的橋牌拍檔丁關根任統戰部長,就是不對商家搞統戰,任其在市場自由發展。但這個放任看來要結束了。

    突然說,公私合營,要商人做明白人,在金錢至上的商界,要樹立國家情懷,以產業報國……會很嚇人的,要有一個大背境才來得自然。

    如果國難當前,這些話就來得恰當,激盪人心了。

    所以,他們要製造一個全球針對,阻我中華崛起的形勢,國難當前,公私合營,就是國家內循環需要,是全國商人「實業強國為己任」的時候了。

    國有國難,港有港難。

    香港警察,竟然和廣東公安聯手,合謀設阱,出賣十二名逃亡港人!

    特區政府,完全失去管治意志,保護港人的天職可以如此不聞不問?

    鄙視專業,醫護說,並非反對全民檢測,只是要三管齊下。一,先封城;二,要全市禁足;三,才作強制全民檢測。這是武漢做法,但政府只說跟武漢經驗,但只做第三部份,如何有效呢?

    沒有註冊的醫護在香港工作,先例一開,將來只要港共認為有需要,便可以照辦煮碗了。

    國內醫護來了,大陸教師來港普教中還會遠嗎?改變一個社會的核心價值,市民價值觀,一定要由教育做起。這點二千五百年前的孔子知道,共產黨也知道。

    未來港共的重點工作,一定在教育政策做大手術,楊潤雄沒有包袱。他的兒女從沒有參與香港的校園,中小學在國際學校,目前在澳洲大學。他本人對教育,也沒認識,沒熱情,沒所謂,最主要,他本人也沒良心。

    邱騰華還在死纏爛打,對WTO說:
    Hong Kong is not China.

    整個政府幾年來都在大力搞什麼中港融合,什麼沒有香港只有大灣區。警察的夢想都想退休後在惠州置業,在深圳嘆海底撈。美國三令五申,實行國安法後,香港過往的特權,有別於大陸城市的特權,便會被取消。

    求仁得仁,為什麼又大叫:
    Hong Kong is not China?

    當年游惠禎議員在立法會同樣說了這句:
    Hong Kong is not China.
    被港共政府,建制喪屍,窮追猛打,封殺至今。

    邱局長四百多萬年薪,只懂重覆大叫游議員這句口號時,有否問心有愧!

    林鄭心血來潮說香港沒有三權分立,只有三權分工,三權都要向她本人負責。終審庭的非常任澳籍法官施覺民立即辭職,唔同你班契弟玩了。正直君子離去,骨牌效應會開始來臨。沒有了司法獨立,如何留住全球資金?如何做金融城市?

    不務正業,單靠炒賣中介致富的時代完結了。

    制度崩壞,價值淪喪,官員埋沒良心,警察喪盡天良。是留是走,家家戶戶都舉措艱難。

    亂世,最好讀杜甫。

    他的詩,都在生活,都在人間。用一個尋常百姓的眼光和高度,見證時代的不堪。

    用中文思考、說話、寫作的,都懂背誦他的《兵車行》。

    車轔轔,馬蕭蕭,行人弓箭各在腰。爺娘妻子走相送,塵埃不見咸陽橋。牽衣頓足攔道哭,哭聲直上干雲霄。

    杜甫生於盛唐,理論上,是歷史上難得的盛世,唐朝中的最好時期。但社會上最底下的階層,一樣是悲慘的。

    唐朝武功鼎盛,就會四處用兵。用兵,就要找壯丁。民間的壯男要逃,政府搵人去捉。杜甫活在基層,用他的路人眼界,記錄他的所見所聞。他像是今日的民間記者,用詩記錄見聞,歷史的初稿。所以,杜甫詩又稱為「詩史」。

    詩一開始,杜甫擠在混亂的街頭,像九龍旺角彌敦道一帶。車在趕路,馬在嘶叫,車轔轔,馬蕭蕭,行人弓箭各在腰,點出了捉壯丁入軍隊的畫面。

    爺娘妻子走相送,塵埃不見咸陽橋。基層,貧窮人士,也有父母,也有妻子,人人都有的親情,香港警察讀過這首詩,對示威市民,就不會那樣瘋狂滅絕。路面送行人多,泥路灰塵揚起,大到連整座咸陽橋也看不到了。

    這樣的送別,很可能是永別,以後都見不到了。牽衣頓足攔道哭,哭聲直上干雲霄。

    這樣的畫面我見過,在九龍城的啟德機場。八二年戴卓爾夫人訪華,就香港前途見了鄧小平。八四年中英聯合聲明,八九年六四。那些年的移民潮,啟德的離境大堂,就是這個模樣。香港人用腳對共產黨投一票不信任票。一家入禁區,幾家人送行,牽衣頓足攔道哭,哭聲直上干雲霄。

    道旁過者問行人,行人但云點行頻。或從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營田。去時里正與裹頭,歸來頭白還戍邊。邊庭流血成海水,武皇開邊意未已。

    道旁過者,這是杜甫本人,他走過路邊,是過路人,看見這個景象,他問行人,做街頭訪問。過者與行人,不認識,都是過路人,交談了兩句。

    對方說,點行頻,政府徵兵頻繁啊,民間不堪其苦呀!一個頻字,點出時代的慘況。

    有個人插嘴,你知道嗎?有些人才十五歲就捉了去北邊河西,又些四十了,都要去西邊造軍事工程。

    杜甫個人沒有說過一個字反戰,只是街訪,由路人自各表述自己知道的見聞。由你自己感受現時的政策毛病。

    去時里正,住家那區的里長,與裹頭,幫他們綁頭巾,表示少年從軍了,很多回家的時候已經頭髮全白了。

    邊庭流血成海水,武皇開邊意未已。邊疆戰事的慘烈,死者流血像海水一浪接一浪。武王開邊意未已,武王,這裡不敢直寫當當時的皇帝,便用漢朝比喻,其實是直接批評唐朝的政策。

    君不聞漢家山東二百州,千村萬落生荊杞。縱有健婦把鋤犁,禾生隴畝無東西。況復秦兵耐苦戰,被驅不異犬與雞。長者雖有問,役夫敢申恨?且如今年冬,未休關西卒。縣官急索租,租稅從何出?

    君不聞,你知不知道,華山以東兩百多州的農家村落,已經無人耕田啦,因為男人都去哂打仗,田地都長滿野草荊棘。

    即使有武曲一樣的壯碩女人,沒有男人在家,便拿鋤頭做農務,但始終農村男丁不足,稻禾亂長,田間阡陌不見了。況復秦兵耐苦戰,被驅不異犬與雞。被捉去當兵,在前線,奴役程度不異農村雞犬。

    長者,老人家,行人對杜甫尊稱,雖有問,關心問有人虐待你嗎?服兵役的人,點敢回應說有呢。

    這類官差,人民對他們恐懼到了極點,那有投訴制度。今時今日香港,你也無法投訴警察濫權過度武力吧!役夫敢申恨?像今年冬天,關西那邊都未停過徵兵。當地地方政府,仍繼續收稅。人都像你地捉咗去打仗了,無人種田,如何收成交稅呢?

    租稅從何出?千古問題,唐朝農民問,杜甫問,今日香港人也問!

    信知生男惡,反是生女好。生女猶得嫁比鄰,生男埋沒隨百草。君不見,青海頭,古來白骨無人收。新鬼煩冤舊鬼哭,天陰雨濕聲啾啾。

    這個時代,這年頭,人人都話唔好生男孩子了。生個女,還可以養在身邊吖。

    你沒有看到青海,那裡戰場的屍骨,到現在都無人收。新死的怨恨,舊那些仍在哭泣。每逢雨夜寒風,魂魄的怨咒就好似撲面而來了。

    這個星期,最令人振奮的新聞,是香港流亡海外的羅冠聰,竟然在《TIME》時代周刊Man of The Year百人誌中,經四百五十萬讀者投票,他排名第一。

    本來是一個尋常的香港青年,公屋長大,嶺南大學畢業,但因為港共暴政,苦難,打壓,成就了一個國際級的政治人格局。

    如果他2017年不是被DQ立法會議員資格,他今日仍在屆滿去留中,被冷嘲熱諷。

    苦難令一個二十七歲的香港青年,有國際級的政治人物格局。

    香港局勢令人悲觀,但看羅冠聰的例子,香港的苦難,可能是修行,提升這個城市的格局。

    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說:
    古今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境界:

    第一境界:
    昨夜西風凋碧樹,
    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就是昨晚的一陣秋風,吹落了大樹茂密的樹葉。壞事帶來了一個新境,茂密繁枝空了,視野竟然闊了,獨上高樓後,竟然可以望盡天涯路。

    活在繁華順境當中,不會對人生有什麼領悟,對世情有什麼睇法。生命的眼界豁然開朗,往往是由順轉逆,繁華下落那個階段。西風凋碧樹,落葉了,才懂珍惜,失去才對生命中曾經擁有過的眷戀和珍惜。

    第二境界:
    衣帶漸寬終不悔,
    為伊消得人憔悴。

    眼界開了,便知有所追求。

    為伊,是人,是物,是夢,還是理想?
    消得人憔悴,這是癡。

    這是一個執迷不悟的過程。這個過程,最痛苦,最長久,可能煎熬一生。過不了這關,永遠到不了第三境。

    第三境界:
    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夢,這麼艱難,我們準備放棄了。但無意的,驀然回首,他,就在這裡。不必天涯,就在這裡,我們太執著,預設的,經驗裡的模式。以為理想一定遠在天涯,觸不到,摸不著。原來,他一直就在身邊。

    三個境界,一環扣一環,每個境界,都必須自我完成,體會。獨上高樓,只能獨上,做事業,本來就寂寞,沒人能幫你,沒人明白你。不是一番寒澈骨,無法感悟複雜多變,悲欣交集的人生。

    香港不會倒下,我們有約,在煲底相認!

    https://youtu.be/-lwx5Icbj9I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