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這篇台積電 心理師 薪水 ptt鄉民發文收入到精華區:因為在台積電 心理師 薪水 ptt這個討論話題中,有許多相關的文章在討論,這篇最有參考價值!作者ManaBear (瑪那熊)看板PSY標題[Talk] 心理師,你覺得市場飽和了嗎?時間Mon ...
台積電 心理師 薪水 ptt 在 實用心理學丨心理測驗|心靈成長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9-17 15:11:58
「你做這個能賺多少👛?」很多人都曾經被問過這個問題。如果工作不只是為了錢,那又能為了什麼?如何才能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呢? 做自己的工作設計師書裡面提到, ”What do you make?”這句話,也可以是再問「你打造出了什麼?」。除了「錢」,工作也能「發揮影響」、「表達自我」。 舉例來說,在...
一直是潛水板友,上週看到有人詢問心理師生涯
忍不住回文分享,後來乾脆延伸寫了篇文章放自己粉專
因收到板主來信邀請,所以我把內容貼過來
(會刪掉最後的講座資訊)
原文完整版:https://goo.gl/beyGdi
「在台灣,心理師的市場已經飽和」
這是諮商圈廣為流傳的一句話,
在我碩班實習、寫論文時就曾聽過(已經是七八年前的事了),
剛成為新手心理師時也因此焦慮滿滿。
往好處想,對生涯的擔心讓我們發展出「未雨綢繆」、「防範未然」觀念,
瞭解進修的重要且願意花費大量時間學習、成長。
然而讓我們氣餒的是,投入這麼多心血來加強專業,
心理師的就業市場與待遇似乎依然艱困。
近五年國中小專輔開缺有些微舒緩效果,
但隨著名額已逐漸補滿,這個窘境再次浮現。
再者,大學專任心理師的薪水約在36K~45K之間,但以自身觀察來看呈現正偏態;
意即多數大專心理師(或資源教室輔導老師)的薪水集中在36~40K左右,
然後每年加個幾百元…有些學校甚至薪水不動如山。
身邊在學輔中心工作的朋友們,起薪則在39~40K,
調薪則視各縣市狀況而定(旁人經驗通常加薪會比大學多)。
至於社區機構,一些擔任專任職務的朋友,薪水也差不多甚至更低。
40K左右的薪水乍看不低,但從投入的
1. 時間(碩班三至四年含實習,投入職場往往已超過27歲)、
2. 花費的金錢(專業進修、換照所需時數)、
3. 消耗的精力(諮商工作的疲勞耗損)這三點來看,
相信很多伙伴跟我一樣,覺得這樣的薪資並不平衡。
從前當我對此感到失望時,
卻總會聽到「沒辦法,心理師市場已經飽和」、「因為台灣的市場很小」等解釋。
這些安慰話語讓人感到無奈,卻也似乎有道理,於是我一度被說服這種情況無法改變。
然而,這三年多來與諮商、非諮商機構的眾多合作,
讓我開始思考:市場真的飽和了嗎?以及,環境是無法改變的嗎?
要探討這些問題,我從兩部分來看。一是環境(市場),二是個人(諮商室外的能力)。
首先,請思考「市場已經飽和」的「市場」是指什麼?
在我碩班時期,總認為心理師就是提供專業諮商服務;
但我發現,若將心理師「能做什麼」只定位在「諮商」,
那市場的確是飽和的:在台灣主動求助的自費個案實在太難得。
大眾對心理諮商的認識不夠多、錯誤刻板印象、覺得有距離感,
都是影響付費諮商的因素。
於是,諮商市場受到「命理」、「心靈課程」等其他市場的壓縮,
大眾選擇花同樣甚至更高的金錢求助,而不願付費諮商。
這個狀況讓我有個疑惑:為什麼這些服務有較大的市場?
以命理來說,我認為主因是它已經夠深入我們的生活中,
報章雜誌、電視媒體、網路社群隨處可見各種命理相關資訊,大眾的熟悉感很高。
而心靈課程呢?它們花了非常多的心思在包裝、廣告,塑造出有效果的形象讓大眾相信。
對於這種情況,我曾經質疑這些服務的效果,
認為「我們諮商才是如何如何」;
然而我發現,過去我停留在批評或爭論「誰較正派」、「何者專業」,
其實只是陷入了「非我族類」的意氣之爭。
於是,我開始試著思考為什麼它們能取得大眾的信任。
很久以前我對於「商業那套玩意兒」,
包括行銷、品牌建立、形象經營有種莫名的排斥,
覺得這些東西是吹牛皮、浮誇、不真誠。
這種狹隘的刻板印象阻礙了我的視野,
讓我看著心理師市場被壓縮且飽和,卻不知如何透過行動來改變。
幾年下來因為接觸過幾位優秀前輩,加上自己與「圈外人」的合作,
我開始理解到,
所謂行銷、品牌建立、形象經營,就是
「讓大眾更認識且信任你(與心理諮商),
瞭解你(或諮商)能提供什麼協助,
然後願意尋求你(或諮商)的支援」。
我們要做的是,找方法將好的東西推廣出去,
而不是像過去的我那樣,只守在晤談室中等個案,
甚至埋怨「為什麼大眾不選擇專業有效果的諮商?」
大眾不重視諮商,一大原因是我們沒有建立、經營潛在客群,
空有專業卻無法吸引、幫助到更多人,非常可惜。
這不只影響獨自接案的行動心理師,
也影響社區機構的經營(以及他們聘任心理師的薪資),
當然也影響了公私立學校願意支付給心理師的薪水。
反過來說,我體認到心理師不能只有諮商專業,
還需要另一種能力:發展品牌。
最白話的說法,就是「讓別人更看見我們」!
問題來了,諮商歷程是保密的,怎麼能拿來「廣告」呢?
沒錯,所以品牌建立是從更前端的間接服務切入:
寫文、圖畫、影片、直播、演講、參與公眾事務討論、
經營部落格或網路社群、媒體曝光等,
都是可選擇的方法,也是我已經實行或計畫嘗試的策略。
透過品牌經營,讓愈來愈多人知道我是誰,且因此接觸到心理諮商;
我們要讓大眾看到,原來諮商專業可以很生活化且用多元形式展現,
讓他們更瞭解、信任這個領域。
所以,我認為心理師以及尚在學習階段的準心理師,
不只培養諮商專業,還可以從興趣中發展出其他專長,來建立屬於自己的品牌。
過去我將自己侷限在「只做諮商」的框架中其實是危險的,
原因如上面所述,大眾並不瞭解我的專業、無法確認我的能力,
自然無法主動走入諮商室、付費接受我的協助;
這狀況同樣適用於演講或其他工作邀約。
我在成為心理師不久後開始做調整與改變,且我認為愈早準備愈好,
如果時光倒流,我會選擇在碩班就開始學習&經營。
更重要的是,當我們透過經營品牌,
為自己開展更多工作機會的同時,也正在擴大整個諮商領域的能見度。
市場飽和對許多心理師來說,是真,也是爭。
我們容易因為覺得市場小,
擔心工作機會、個案、學生「被別人搶走」,所以充滿了競爭的氛圍。
但我認為,除了著手建立個人品牌,合作也是關鍵元素。
不只與社會上各種單位、族群合作,更重要的是心理師之間的合作。
有愈來愈多心理師找尋志同道合的伙伴組成團隊,這是一個好的趨勢,
但我認為除了團隊內部合作,更要與其他團隊、心理師、圈外單位合作,
這才可能讓整個諮商環境更好。
過去我也曾短暫因擔心市場太小而陷入競爭搶食,
現在我想的是,為何不乾脆彼此合作,以 壯大市場呢?
這幾年我走的路是:
從個人品牌經營開始,透過努力以及內外合作,幫助自己增加收入,
也為心理諮商領域的推廣盡一份心力。
自己的生涯自己救,這是段幫助個人、提升群體、有益大眾的冒險之旅,
我很認真邀請更多心理師、準心理師一起出發。
這也是我辦活動的目的,
透過分析&分享,討論&交流,讓更多人開始發展心理師生涯藍圖,
找出適合自己的品牌建立模式。
當大家逐漸獨當一面的同時,我們一起改變這個環境。
最後,不論你目前在那個階段,都別忘了keep walking!
作者瑪那熊,現為諮商心理師、台灣輔導與諮商學會公關組員、
GQ百萬人氣部落客、30+網路專欄作家、春天會館婚戀公司合作講師、
To Love愛抵達工作室共同創辦人、男性形象顧問。
本身亦為行動講師,合作單位遍及各級學校、臺北市諮商心理師公會、
台北律師公會、張老師月刊、Lamigo婚宴會館、Womany女人迷、
愛浪漫婚戀網、GQ、VOGUE等。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40.119.68.56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PSY/M.1478494738.A.CDF.html
這個比較吃人脈跟背景...
但市場真的誇張得大,不用台灣證照也能闖出一片天(前提是有人幫忙)
另外我還是比較希望能留在故鄉,讓台灣環境更好
是的,前端(推廣)要做,後端(諮商)也要維持品質
雙管齊下的概念。
我反而是在murmur有些心理師不走出諮商室呢。
一個東西賣不好,當然是回頭思考產品跟行銷出什麼問題啊
怎麼可能去怪消費者不買單呢?
※ 編輯: ManaBear (140.119.68.56), 11/09/2016 16:48:21
※ 編輯: ManaBear (140.119.68.56), 11/09/2016 16:4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