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台灣65歲以上人口數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台灣65歲以上人口數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台灣65歲以上人口數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台灣65歲以上人口數產品中有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萬的網紅MyGoNews不動產網路新聞粉絲團,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升格當建商,台灣房屋推60億「亞洲健康智慧園區」健康宅🏠🏠 根據國家發展委員會統計,2020年台灣65歲以上人口數有378萬人,預估2025年有500多萬人口,#台灣房屋 集團超前佈署,以WHO健康空氣品質的國際級標準,嚴選素有「長壽之鄉」美譽的新竹縣關西鎮,以世界級藍點計畫(Blue Zon...

 同時也有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萬的網紅公視新聞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雲林老人人口多,65歲以上高齡者,比例占全縣總人口數19.1%,為了協助中高齡者做好退休準備,雲縣府選定斗南舊台汽車站為基地,與中正大學簽訂「中高齡者教育與退休準備知能培育合作」,第一階段計畫將以在地食農為主軸,以專業課程培訓打造青銀共生空間,預計5月份開始運作。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

台灣65歲以上人口數 在 蘇貞昌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7-10 06:03:39

🇯🇵 ありがとう,日本! 今天早上,我們得知日本政府即將再提供台灣100萬劑COVID-19疫苗的好消息!加上6/4來台的疫苗,日本總計提供台灣超過220萬劑疫苗,數量接近台灣一成人口數,我要誠摯感謝日本、以及居中努力的外交團隊和民間友人。 而上週末已到貨,來自美國提供的250萬劑疫苗,最快將在...

台灣65歲以上人口數 在 Famipedia法米小百科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7-11 08:51:46

#法米小百科 #米你特快報 你知道阿茲海默症(失智症)在台灣的盛行率是多少嗎? 根據台灣失智症協會統計 台灣65歲以上老人共3,607,127人(108/12)中 有7.78% (280,783人)的老人患有失智症! 也就是說 👉65歲以上的老人每12人即有1位失智者 👉80歲以上的老人則每5人...

台灣65歲以上人口數 在 曾俊傑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0-05-09 13:39:58

社政部門質詢 高雄市已經進入「高齡社會」,市議員曾俊傑今天(30日)質詢時,要求市府社會局善用公家閒置或是民間歇業飯店空間來解決老人居住問題,強調社會局要主動輔導並協助相關業者,可以共創市府 、老人、業者「三贏」,也是功德一件。 曾俊傑議員說,截至2017年年底,高雄市65歲以上的老人數目約39...

  • 台灣65歲以上人口數 在 MyGoNews不動產網路新聞粉絲團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3-11 16:33:50
    有 2 人按讚

    🎈🎈升格當建商,台灣房屋推60億「亞洲健康智慧園區」健康宅🏠🏠

    根據國家發展委員會統計,2020年台灣65歲以上人口數有378萬人,預估2025年有500多萬人口,#台灣房屋 集團超前佈署,以WHO健康空氣品質的國際級標準,嚴選素有「長壽之鄉」美譽的新竹縣關西鎮,以世界級藍點計畫(Blue Zones)規格,歷時7年,成功整合6千坪基地「#亞洲健康智慧園區」,開發全台第一座五合一莊園式建築,規劃6棟7樓高的莊園式低密度建築,比照日本億元級健康宅規劃,全區388戶,總開發金額60億元。

    MyGoNews不動產網路新聞粉絲團

  • 台灣65歲以上人口數 在 DIGITIMES智慧應用網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0-01-21 21:00:41
    有 11 人按讚

    目前穿戴式裝置於銀髮族的照護上,有哪些機會與挑戰,可參考這則用心的報導!(Louis)
    ..
    #智慧醫療 #穿戴式裝置 DIGITIMES智慧醫療

  • 台灣65歲以上人口數 在 賴清德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18-07-19 08:00:00
    有 1,200 人按讚


    今天出席「ATLife2018台灣輔具暨長期照護大展」開幕典禮,共有500個攤位,120家智能服務企業,總共提供2000多個智能服務產品共襄盛舉,我要感謝陽明大學ICF暨輔助科技研究中心李淑貞主任以及業界的努力,讓民眾對輔具與長照有進一步了解,也讓衛福部在負責推動「長照2.0」更加順利成功。陽明大學「ICF暨輔助科技研究中心」,從2001年即接受政府委託,17年始終如一,在多元輔具整合、研發和推廣方面,都有相當好的成果,也促成這次的國際大展,對此我要向陽明大學表示肯定。

    去年台灣65歲以上人口數,已經等於14歲以下人口數,今年初65歲以上口數更突破14%,台灣在今年初已正式走入高齡社會,倘若此趨勢沒有改變,預計2026年65歲以上口數將達20%,台灣會變成超高齡社會。因此,蔡英文總統就任之初就提出「長照2.0」,要解決這個愈來愈嚴重的社會問題,希望先從社區化開始,讓民眾看得到、找得到也用得到,將醫療、社會服務、復健等結合在一起,未來每一個鄉鎮或行政區域,也要有平價、機構式的社會服務。

    不論是社區式或機構式長照服務,不可或缺的就是輔具,除了發揮個人、家庭或機構功能外,也能減輕照顧者負擔,台灣的輔具設計能結合民眾需求,並和社會互動回饋、互相激盪,讓整個輔具功能更加完整。此外,衛福部也已落實蔡總統指示,在長照2.0服務中,將輔具納入給付項目,同時建立新的輔具租賃制度,今年已有30個輔具租賃服務所,明年將增至38個,另有111個服務據點、19輛巡迴服務車,提供輔具的各式服務,盼藉助輔具的力量,落實推動長照2.0。

    蔡總統非常關心長照2.0以及輔具發展,行政院責無旁貸,行政院會持續以行動支持輔具產業,希望輔具產業能越做越好,造福更多需要幫助的民眾。

  • 台灣65歲以上人口數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21-04-15 15:08:00

    雲林老人人口多,65歲以上高齡者,比例占全縣總人口數19.1%,為了協助中高齡者做好退休準備,雲縣府選定斗南舊台汽車站為基地,與中正大學簽訂「中高齡者教育與退休準備知能培育合作」,第一階段計畫將以在地食農為主軸,以專業課程培訓打造青銀共生空間,預計5月份開始運作。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21805

    -
    由台灣公共電視新聞部製播,提供每日正確、即時的新聞內容及多元觀點。

    ■ 按讚【公視新聞網FB】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訂閱【公視新聞網IG】https://www.instagram.com/pts.news/
    ■ 追蹤【公視新聞網TG】https://t.me/PTS_TW_NEWS

    #公視新聞 #即時新聞
    -
    看更多:
    ■【P sharp新聞實驗室】全媒體新聞實驗,提供新一代的新聞資訊服務。 (https://newslab.pts.org.tw)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聚焦台灣土地環境、勞工司法、族群及平權等重要議題。 (https://pnn.pts.org.tw)

  • 台灣65歲以上人口數 在 凌子楚 最清楚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19-11-16 15:22:12

    一日議會 第十屆第二次大會,本月質詢的主軸,今天的日本,明天的嘉義,以文化為導向,觀光城市設計與發展,第十一次質詢,質詢市長,從比較城市的發展,探討嘉義市和新竹市,同步升格為省轄市,沒有科學園區,37年後,不同的城市發展差異(997)
    延續王美惠議員的質詢,雖然嘉義市有歷史悠久的傳統產業,也有三百年文化傳承的觀光產業,為什麼嘉義市還是面臨人口老化,青年外移的窘境,比較嘉義市和新竹市的城市發展,分析出可能的原因 ,和市長分享,如圖示 。
    第一,新竹市有653 公頃的科學園區,台灣西部走廊,只有嘉義市縣、屏東縣,沒有科學園區,北邊的雲林,有96公頃,南邊的台南,有1043公頃 。
    第二,嘉義市,在100年前,日治時代就已經完成,以26萬人口,作為都市計劃在上位的概念 ,不像嘉義縣,因為沒有都市計劃,只要縣政府需要,就可以在公益和必要性兩個原則下,辦理區段徵收,將農業區變成工業區,嘉義市卻徒有1500公頃的農地,受限都市計劃法,徒呼無奈,動彈不得。
    依據都市計劃法,除非中央政策改變,行政院科技部,願意在嘉義縣市牛稠溪兩岸,成立科學園區,嘉義縣市,各自提供350公頃沿岸的農地,作為科學園區規劃用地。
    中央負責土地徵收、道路規劃、污水下水道、水資源處理中心等公共設施建立,同時規劃國際大廠進駐,形成聚落,讓嘉義縣市,也可以擁有像新竹市一樣大小的科學園區。
    讓嘉義縣市,除了傳統和觀光產業之外,有更健全的城市發展基礎 。
    第三,面對全國少子化的危機,嘉義市出生人口率,從民國71年的4722人,降到現在的1886人 。
    新竹市從6100人,降到現在的4019人。
    嘉義市的降幅高達六成,新竹市的降幅,只有三成四 。
    直接衝擊到的是15年後,嘉義市六所公立高中職校,招生人口嚴重不足,出生率過低的結果,就會反映在人口老化的問題上。
    第四,嘉義市65歲以上的老年人口,從民國71年的11,385人,增加到現在39,737 人,佔總人口的15% ,還差5%,就達到老年化社會標準,人口老化嚴重 。
    新竹市的老年人口,從民國71年的13,775人,到現在53,428人,佔總人口數的12% 。
    從比較城市的發展,沒有科學園區的結果,無論在出生率,和人口老化的比率上,都呈現了溫水煮青蛙的事實與困境,這也是嘉義市長照成本快速增加的遠因。
    第五,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嘉義市和新竹市,傳統產業和觀光產業,從商業登記家數,並沒有巨大的差距。
    但是,從公司登記的家數,和公司登記現有資本額的比較來看,就呈現出天差地遠別的巨大差距,嘉義市現有的公司登記是4799間新竹市是11,811間,沒有科學園區的嘉義市公司登記的資本額是五千八百萬元左右,新竹市則高達十億八千三百萬元以上,差距將近20倍 ,如果換算成實際的營業額,差距將會更為巨大,讓人怵目驚心,不忍卒睹 ,這也是嘉義市,累積37年,面臨青年外移的主因。
    從比較城市的發展,沒有產業沒有就業,是今天嘉義市面臨,人口老化,青年外移的結構性因素,唯有爭取中央補助的科學園區,才能改變這樣的困境,讓青年可以返鄉工作,讓三代同堂,成為嘉義人,可以實現的夢想 。

  • 台灣65歲以上人口數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19-07-22 19:00:02

    【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除了熱情,你更需要知道的事
    讓你建立迎向未來的思維與能力!
    課程連結:https://pse.is/H8JXH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HOn0UxMys

    【人際維基】桌遊體驗會~讓你一玩就懂別人的在乎~8/3(六)14:00
    活動資訊課程: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072

    【哈克獨門心法工作坊】~穿越迷霧,懂一個人真正的樣子~2019/10/19開課
    課程連結: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4022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歡迎來到「一天聽一點」,在一年的中間,許多學生畢業的季節,來跟大家來聊一聊「生涯」跟「職場」,似乎是很應景的話題。

    但你放心喔,我要跟你聊的不是如何找工作、面試,這一類比較技術性的問題;而是在這個動盪、快速變化的時代中,我們要怎麼樣「安身立命」?

    所以呢,我們企劃了三集「過好人生」的專題,要來跟大家分享,如何駕馭那未知的未來?我想不管你是剛畢業的菜鳥,或是已經在江湖上走跳的老手,都會覺得很有幫助。

    而在「過好人生」系列的第一集,我要開門見山的,來幫你破解一個思考、一個問題。

    那就是喔:「不管你現在幾歲,有工作還是沒有工作、薪水高還是薪水低?你對未來都會有一種淡淡的焦慮,不確定是否繼續往下走,是對的選擇嗎?」

    你是不是也感受到,那些過去覺得顛撲不破的保證,全部都一點一滴的在瓦解中呢?

    你的焦慮並非空穴來風,在我分享「如何面對這些焦慮」之前,我們先來看看幾個客觀的數據。

    首先喔,根據「行政院國發會」最新出爐的一個報告裡,它載明喔,在不遠的未來,大概就是民國150年,我們台灣的人口會比今天少了679萬,只剩下1660萬,回到民國65年的狀態。

    這意思是說,我們現在剛好站在一個分界點,接下來每往前走一步,我們的人口數據就會往後退一格;但是不同的是,這次的1660萬的人口結構,會跟以前很不一樣。

    首先呢,65歲以上的人口,會從當年的60萬膨脹到730萬,是當年的12倍;但是出生的人口,卻從42.5萬降低到5.6萬,比當年的七分之一還要弱。

    聽到這些數字可能沒有感覺,我直接講白話文;現在全台灣有2600多所小學,如果都沒有關門,每間學校就平均只會有25個學生。

    你想想看,這樣的狀況底下,有多少教育人員要被淘汰?而周邊有多少的產業會跟著萎縮?

    好!就算你不從事教職,也不想生小孩,那個時候每年能繳稅的人,只剩下810萬人,是現在1730萬納稅人口的一半。

    但是卻要支應730萬人的退休年金、長照費用和醫療支出;從現在5到6個人,養一個退休人口,到1比1的cover,我們只有40年的時間。

    如果講到這裡,你還是沒有感覺,我就直接告訴你,只要你現在小於58歲,你有很大的可能會領不到勞保,甚至於呢,你要繼續工作到75到80歲都是正常的。

    當然你也可以說喔,晚點退休沒什麼不好,反正壽命那麼長,繼續工作當練身體。那我再告訴你一些產業的實況,你可以想一想。

    所謂的「工作」,你那種覺得想要做一輩子的,它會不會存在?就算你想做,還有公司會要你嗎?

    我們來舉幾個例子喔,大家都知道台灣過去一直以來是機車王國,隨便走在馬路上,你都能夠看到不管是綠牌、白牌、黃牌、紅牌…這種各式的機車,滿街趴趴走。

    而這樣子高密度的機車使用,就造就了上個世紀的八零年代,台灣機車行隨便開,隨便賺錢。不過同樣的情況到了二十一世紀之後,開始了有重大的轉變。

    由於電動機車的技術愈來愈成熟,無論是更時尚的外型,更便利的充電站、加上環保政策的助攻、實際價格的補貼跟補助;它都相較於傳統機車有更好的吸引力對於消費者,它帶動了近年來電動機車的換車潮。

    而電動機車就像3C產品一樣,在維修的時候,不管是哪裡出問題,只要把整台電動車接上電腦,就能夠很快的診斷出故障的位置,直接換掉零件。

    不再需要那種傳統機車行,老師傅的維修經驗,而且維修價格更透明、更低。在這樣的風潮底下喔,傳統機車行如果不轉型,你想想看生意還能維持幾年?你可以自己想一下。

    如果你覺得機車行是「黑手」,是屬於「藍領」的產業,跟身為「白領」的你無關,那你一定不能錯過我接下來要說的例子。

    「大數據」的運用,在這幾年來已經是大家都知道的事。你可曾想過所有使用習慣、生活方式、健康數據,都會透過電子化的大數據被記錄之後,所有的產業都能夠針這些數據,去鎖定他要的族群,去設計出更受歡迎的產品。

    你想想看,假設你這輩子會得到什麼病,都可以透過「大數據」推算出來;汽、機車全部自動駕駛,大幅降低車禍的機率,你還需要現在包山包海的醫療保險、意外保險嗎?

    還是保險公司其實只要針對你所需要、買得起又適合的保單,直接推播到你的手機裡,方便你完成購買這樣就好啦。那麼這個時候,眼下全台灣21萬的保險從業人員,又該何去何從呢?

    我們都知道打敗計程車的,不是另外一家更大的計程車行,而是叫車軟體Uber、滴滴打車;而打敗出版業的,不是哪一個強大的作者或者是書商,而是沒出過任何一本實體書的「臉書」啊。

    而你可能不知道的是,讓口香糖的銷售量急劇下滑的,不是另一外款零食,而是「社交軟體」。因為當人不用直接互動的時候,口氣清新的需求,也就沒那麼重要了。

    在未來,你根本不知道你的敵人會在哪裡?也不知道你的公司還能活多久?就算它現在看起來很大。更何況喔,在台灣的大企業是相對少的,絕大多數都是中小企業。

    而中小企業只有七年的平均壽命,它關店的比率非常非常的高;以每個人平均45年的工作時期,你至少要換7到8次的工作,這都是很正常的。

    所以談到這邊,你是不是覺得心中那種隱隱約約的不安,其實是很合理的。如果你沒有這樣的焦慮,我還比較擔心你勒!

    那麼面對這樣的狀況,我們該怎麼思考?首先,你要知道的是喔,如果你的想法還停留在,找到一個工作安分守己的做下去,只要穩定就好;那恭喜你,你註定被淘汰。

    為什麼呢?其實我們有很多人的生涯概念,是來自於20世紀,但卻要應付急劇成長的21世紀。不知道你還有沒有印象,在上個世紀,我們對生涯規畫的理解都很單純,而且單純得很絕對!

    就像是讀了醫學院就當醫生,讀了師範學院就當老師,要是你不想讀書就當工人,這種「一個蘿蔔一個坑」的概念。

    但你有沒有發現喔,在我們渡過了千禧年,進入了二十一世紀之後,這種精確分工、結果確定的事情,其實早就不存在了。取而代之的是,每三到五年之間,就會有不同的熱門新工作誕生。

    特別是近幾年來,最熱門的工作像是YOUTUBER、網路小編、電競選手、居家整理師…這些等等的,都已經不是各大專院校裡,找得到相關的科系的新工作、新職業啊!

    而這樣子的「實際產業」,跟「學術」之間的斷層,也老早讓生涯的議題,脫離了「精確分工、確定結果」這樣的途徑。

    而更弔詭的是,有一個關於「知識更新速度」的統計數據顯示,現在的大學生,進學校第一年所學的知識,在他升大二的同時,去年所學的就已經過時,形同作廢啊!

    這更說明了,要現在的學生從學校畢業之後,帶著所學的專業,去找到一個長期穩定、能夠做一輩子的工作,那幾乎已經是「神話」了!

    再加上喔,我們現在所處的時代,是工業革命以來,人口和科技發展最快速,而且達到高峰的階段。現代的人一天的資訊量,已經是18世紀的平凡人一輩子的資訊量。

    也就是說喔,雖然我們懂得比二百年前的人,還要多很多;但尷尬的是,我們大部份的思考方式,卻沒有進步多少,還停留在工業時代那種「找個能夠做一輩子的工作」這樣的思考框架裡。

    在這裡我邀請你想一想喔,要是你的思想沒有適時的,隨著時代的進步而一起前進,你又偏偏生活在變動這麼快速,對於「未來」是前不著村、又後不著店的狀況裡,那麼怎麼樣會讓人不焦慮呢?

    如果你不想要繼續焦慮下去,那麼關於未來生涯的因應策略,就是你最急迫、最需要學習的部份。

    但是在開始學習之前,我來說個故事,讓你對於這樣的學習,先有個正確的理解。IBM大型電腦之父「佛瑞德・布魯克斯」。

    他在1986年的都柏林IFIP的研討會上,曾經發表過一個關於軟體工程的經典論文。論文名稱叫做《沒有銀彈》,之所以把論文的名稱取得這麼特別,是因為佛瑞德使用了一個隱喻。

    在歐美的傳統故事裡,傳說喔可以用銀製的子彈,就可以殺死吸血鬼、狼人或者是任何怪獸;所以呢「銀製的子彈」就會被引申成「解決問題」的最有效方法。

    而佛瑞德把論文取名成「沒有銀彈」,就是在強調軟體複雜的本質,並沒有任何一個技術或方法,可以像是殺死狼人的「必殺技」,並沒有那種一招斃命,一用就靈的這種途徑。

    而事實上,像軟體工程這樣的挑戰,就跟現代人的生涯規劃是同樣的複雜。過去所有行業的權威,和牢不可破的真理,都在此刻會被推翻,沒有任何的「保證」可言。

    因此呢,我們未來將面對的問題、還有解決這些問題的資源跟方法,都會是「史無前例」的,都必須由我們自己親手去開創。

    而真正「解決問題」的高手,就像佛瑞德這樣的人,他們老早就參透了「一勞永逸」的方法其實根本不存在。

    可以追求的是鍛練自己的「思考能力」,把自己打造成為能夠「靈活應變」,去適應各種的變化,而不斷的更新、持續升級的系統。

    如果你還是聽不懂,非得要一個答案,那我只能說,現代生涯唯一的不變的,是「一直在變」啊!唯一的解答就是「沒有絕對」!

    而你的腦袋裡那些一成不變、不動如山,企圖想要找一個工作、一個專業,就做一輩子的「舊思維」;如果再不移除,那就會像是當大家都在用智慧型手機的時候,你還堅持使用「call機」,這是一件很荒謬的事喔!

    更可怕的是,這些過時的思想如果不即時更新,當生活和工作的壓力越來越大之後,它會變成一種毒素,變成一種「思想的遺毒」。

    不知不覺會腐化你的心靈,讓你對生命感覺到絕望,成為自我發展的最大阻礙,這會是你要的嗎?你可以想一下。

    所以在下一集的節目裡,我會一一說明,這些「思想遺毒」的具體內容是什麼?及它是在什麼時候,植入你的腦袋裡?

    面對「思想」這種無形的對手,你必須先認出它、標定它;才能進一步的打敗它、超越它。

    要是你希望自己能夠與時俱進,不讓未知的新科技,消滅你熟悉的工作跟生活方式,那你就一定要鎖定我們的頻道。

    除此之外呢,如果你想要更精確的,認出在自己的人生裡,無論是面對工作,還是自我發展的迷思或現象。

    並且透過學習掌握具體的方法、找到明確的自我定位,有效的去適應這多變的未來,那麼千萬不要錯過,我們推出的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

    如果你曾經在生命的任何時刻當中,問過自己:「這輩子,只能這樣嗎?」那這門課就是為你所準備的!【過好人生學】會陪伴你過出自己想要的好人生!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給你一些啟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訂閱旁邊的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

    那麼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如同今天最後跟你分享的【過好人生學】,期待你的加入;詳細的課程內容在我們影片的說明裡,都有相關的連結。

    讓我們一起邁向一個更好的人生,謝謝你的收看,我們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