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606《蘋果日報》MIRROR梅窩困獸鬥素顏示人 放低戒心互爆秘密互相傷害(訪問片段)
文字內容:
人氣男子組合MIRROR出道兩年半,部份成員雖然在樂壇爭取到驕人成績,但始終有迷惘的時候,經理人花姐於是提議將12子交托梁祖堯,希望阿祖能夠「調教」MIRROR。早前,他們入梅窩宿營12...
20210606《蘋果日報》MIRROR梅窩困獸鬥素顏示人 放低戒心互爆秘密互相傷害(訪問片段)
文字內容:
人氣男子組合MIRROR出道兩年半,部份成員雖然在樂壇爭取到驕人成績,但始終有迷惘的時候,經理人花姐於是提議將12子交托梁祖堯,希望阿祖能夠「調教」MIRROR。早前,他們入梅窩宿營12日,透過相處及參與一些workshop,重拾當年參加《全民造星》的初心,變得更團結。《調教你MIRROR》將於明晚11時首播。
相關新聞:花姐直認內部曾存芥蒂競爭 說服鏡仔團隊為先:如果唔係MIRROR會散
今日,阿祖、花姐與MIRROR缺少Edan下在九龍灣出席記者會,活動中,花姐指12子有反叛期,所以促成這個節目,當「調教」後,花姐坦言有點擔心,怕12子會團結一起對抗她。阿祖表示最大挑戰是要12子放下戒心,Lokman笑言最大挑戰是素顏,其他人則表示「調教」令他們更了解自己和體諒隊友,不過Stanley最大改變是姜濤,他笑說:「姜濤身型改變咗,佢食好多嘢,係肥腫難分。」姜濤笑言第一日已開懷暢食,他曾哀求花姐剪走部分片段:「唔想再睇番,睇到入面嘅我都嚇親,食到勁肥!觀察咗1日冇其他機關之後就放開咗嚟食。」
受訪時,姜濤踢爆跟他同房的阿Jer好貪靚,其他隊員立即和應,Anson Lo及 Jeremy指阿Jer要借遮瑕膏和髮尾油,阿Jer解釋:「有暗瘡要遮少少。」對於在預告片中,12子互攬隊友落淚,更細訴心底話,Lokman直認有迷惘的時候:「而家唔迷失,因為疫情冇工作,冇嘢做就好多時間諗嘢,好容易轉牛角尖,不過呢啲都係好多人嘅經歷。」提到之前與隊友存有芥蒂,Anson Kong說:「芥蒂在於大家冇溝通,大家唔知大家嘅諗法,大家就會有呢啲好小嘅誤會,食飯嘅時候,大家拎出嚟講,可能男仔比較爽快,講咗出嚟大家就冇事。」Jeremy亦直認自己比以前更放開放,願意表達自己。
如遇到跟花姐有意見不合的時候,他們會否很齊心對抗花姐?Ian搶着說:「對抗還對抗,但唔一定係成事,上次集合咗12個一齊對抗,最後都係失敗,例如拍MV,我哋想爭取某一啲嘢,一下好權威性,好壓倒性。」問到他們有否看過《調教》?姜濤說:「我睇過少少,花姐畀我睇,嘩,大家要有心理準備大家都係素顏。」問他當時胖了多少?姜濤說:「冇磅過,有肉眼可見嘅變化,有啲絕望。」Jer踢爆姜濤連續要吃兩、三包薯片,姜濤笑住反擊:「你冇資格話我。」會否想開第二季,他們表示很想,希望疫情完結可以出埠拍攝,有人提議歐洲、泰國沙灘,笑言不介意穿泳褲。
為了撼《調教你MIRROR》,TVB將方力申主持的節目《鬼上你架車》,由本來的收費電視調到同時間在J2台播出。對於大台安排,方力申今晚出席活動時表示沒有壓力,更因現時可以免費台播出覺得好開心:「成績點永遠唔係我哋可以控制,就算拍戲都擔心唔到票房,更何況收視率。」對於節目被大台睇好,方力申就話節目推出後反應不錯,問到是否有信心撼贏MIRROR?他說:「我哋冇諗呢啲嘢,做好自己,不過好消息係我哋可能拍續集。」
Source: @appledailyhk
@stanleysc_ @mirror.weare
#邱士縉 #stanleyyau #stanleysc_ #stanley #mirror #viutv #teamstanley #柳應廷 #李駿傑 #呂爵安 #盧瀚霆 #姜濤 #楊樂文 #邱傲然 #王智德 #陳瑞輝 #江熚生 #陳卓賢 #花姐 #梁祖堯 #調教你mirror #蘋果日報
************ ************
🌟6月13號《塵沙惑》台灣啟播,香港觀眾可訂閱HBO GO同步觀看,可向NOW e 查詢訂購事宜。
台灣電視收視率查詢 在 徐譽庭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其實台灣近期好戲連臺、百花齊放,
不過這次座談的題目「如何突破台灣戲劇題材的受限」是愛奇藝早早就訂下的。
我把當日的大綱稍整理了一下,再次分享「我的感受」,
以我的感受,拋磚引玉。
--------------------------------------------------------------------------------
對一般受眾而言 讓劇本呈現的平台 大概有幾種
(狀態)
電視 日常
電影 增添生活情趣
劇場 層次的提升
電玩 宣洩、存在感?(不太熟)
而網路平台是7-11,所以戲劇種類的需求是以上的各種可能
因此
在推出一個網路作品前,首先重要的是找出作品的定位:
是日常、增添生活情趣、層次的提升、還是宣洩
其中最難的是「日常」,成為觀者每天的習慣,到必須、甚至一有空檔就都迫不及待(追劇)…是非常難的一種「技術」
但觀眾有很多種 每種觀眾都有他的迫不及待的偏好 形成了「題材」
重點是:
題材再有趣,如果沒有精彩的情節架構、角色型塑、甚至厲害的對白,
題材再符合觀者需求,他頂多只給你60分鐘的機會。
但我今天受邀跟大家分享的不是如何把劇本寫好,而是
台灣戲劇如何突破題材的受限。
其實台灣戲劇,在上一個二十年,大量呈現了「複製再複製」的狹隘性
但還是有少數的勇敢的創作者不斷的推出嶄新的題材
但是在比例上
勇敢的題材:王子愛上灰姑娘
還是以2:8的局勢慘敗
為什麼?
是觀眾真的看不膩?
還是王子真的很愛灰姑娘?
這個結果,有三方面都需要負責:
「廣告客戶、製作方(含平台)、創作者」
他們形成了一個食物鏈:
廣告客戶的下廣告意願「影響」了製作方,製作方「箝制」了創作者
「我是聰明廣告商,收視率(觀賞率),當然是我下廣告的最佳指標」
但這其實是一個充滿迷思、也非常粗枝大葉的判斷
大家都耳熟能詳的金字塔邏輯
消費最頂端的比例,本來就少,以此類推。
所以,
量與質,從來就不是等號
廣告商不應以整體的量來作為依據,而是應該找出共同的消費群。
以電視平台的此時此刻來舉例,
收視率最高的民視八點檔 春花望露 4.27
與通靈少女的 2.72(4月24日查詢)
這兩者的觀眾群結構,是一樣的嗎?
這兩者的消費型態、能力,是一樣的嗎?
愛情類戲劇
極品絕配 與荼蘼 的觀眾結構是一樣的嗎?
荼蘼的觀眾結構裡消費能力最高的35-45女性,收視率接近2,
正是精品消費能力最高的一群
所以
我如果是海洋拉娜、SK2,我會把廣告下在荼蘼
我如果是 屈臣氏我會把廣告下在 極品絕配
那麼我們再聊聊製作方
我前陣子跟一個製作單位合作,對方提供了許多參考和所謂的大數據
舉例了時下哪些作品、類型、情節受歡迎
大數據顯示這些作品的票房、分眾
然後我語重心長的下了一個結論:
所有的分析與大數據,都是別人做過的東西產生的結論。
那麼,要怎麼創新?
我的朋友在做活動設計,
客戶非常有錢,非常大口氣的提出:
一定要創新、別人沒有做過的。
但提案時,卻要求我朋友準備充分的樣本與實例。
創新,就是沒有前例可循。我們需要哥倫布
如果你是製作方,你要開創新題材,就要放棄「蛋塔心態」
什麼東西超熱賣,我們就去嘎一腳。
葡式蛋塔造成排隊熱潮與轟動,
然後滿街都開始賣蛋塔,
於是一起倒閉。
我再舉自己的例子
我可能不會愛你
電視台根本不看好的題材:
誰要看一個脾氣不好的女人跟一個溫吞男人談戀愛?
所以當時,她是搭配著另一齣日漫改編的王子與灰姑娘為題材的戲劇,才賣出了播映權。
「我劇」只是日式便當附贈的海帶味噌湯。
講了兩個金主的壞話之後,更重要的重點來了——
創作人更要檢討!
你有多勇敢?或者我問,你有多想寫你想要寫的題材?
最勇敢的勇敢是把你想做的題材,不斷用觀眾群的眼光去檢視,你滿足他們了嗎?(而不是滿足你自己喔)
開創一個新題材不是只想到題材就完成了,你夠用功嗎?
舉個例子
編劇呂蒔媛的用功
以六年的堅持,才推出了出境事務所。
最近在進行一個關於精神疾病的題材,光參考書就讀了近百本,
進出療養院、法院去做田野調查已經五個月。
我聽過很多編劇的抱怨,資方如何不講理,自己如何被強姦
但我想要說,當你還沒有找到自己的風格、還不能成為「品質保證」的編劇時,你的工作就是「服務」。
如果,連你覺得沒大腦、好無聊的題材,你都寫不好,你怎麼去寫你最想寫的那個故事?
在你們還不認識徐譽庭的時候,我曾經經歷過的「練筆生涯」,
每個月出十個故事大綱,製作人仍不買單,
但,我練就了文字與架構故事、還練出「我跟你拼了」
有一天機會來了,而我也已經準備好了。
重點是:
你知道你要去哪,現在只是準備行囊。
編劇的心中一定要有方向(信念)
對周邊的人事物充滿關心、用功灌溉(用功)自己,
那麼
一定會開花的!
台灣電視收視率查詢 在 阿扁們俱樂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民間投資股份有限公司澄清聲明及公告】
一、本公司監察人林德盛突於2017年3月28日自由時報及蘋果日報刊登召集本公司2017年第一次股東臨時會公告,其中所敍會議召集事由嚴重偏離事實;為避免誤導股東及社會大眾,影響本公司多年來辛苦建立的正面形象,甚至損及股東權益,本公司特別聲明如下:
(一)查本公司歷年營運及獲利向來穩定正常,所投資的民間全民電視股份有限公司於新總經理接任後,雖然由於服務全國民眾不計成本、獨家全程電視轉播奧運而損失數千萬元,另外又支付陳剛信前總經理數仟萬鉅額退休金,然而去年稅後淨利仍比預算盈餘約多三成五,表現非常亮眼。
(二)根據AGB尼爾森公司收視率統計,2016年全天候及晚間黃金主力時段,民視平均收視率均領先全國各台,勇奪冠軍寶座;2016年8月22日全新政論節目<政經看民視>於民視新聞台首播,收視率開出同時段同類型節目第一名的佳績,並持續領先,成為台灣政論節目第一品牌,也因此使得2016年民視勇奪戲劇、綜藝、新聞、政論及運動轉播五冠王,比過去十五年三冠王佳績更上層樓。
(三)本公司董事會已預定於2017年6月召開年度股東常會,因此林德盛監察人於常會兩個月前緊急召開股東臨時會之合法性及必要性顯有疑義,恐係假借召集股東臨時會之名,遂行其蒐集股東個資之實?而非基於公司利益之考量!果真如此,即屬不該,亦與公司法第220條所規定監察人得召集股東會之規範意旨有違。
(四)另該公告誆稱民間全民電視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辭任造成虧損」、「參與華視會議疑涉公司法209條」、「有關報載涉違反利益迴避」云云,經本公司向民間全民電視股份有限公司查詢,該公司陳明林姓監察人上開指摘均屬不實,爰併此澄清。
二、按公司之董事及監察人依法應忠實執行業務並盡善良管理人之注意義務,不得損害公司利益;林姓監察人浪費公司資源召集股東臨時會,並非著眼於公司之利益,卻只會造成股東間不必要之恐慌及對立。本公司經營團隊必盡全力捍衛股東權益及公司正常營運,絕不容少數人玩法侵害;類此有損公司形象、害及股東權益之行為,本公司定當循法律途徑究責與救濟。
三、緣本公司股東事務前係委由台新國際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股務代理部代理,自2017年3月28日起已改由本公司股務單位辦理,特此公告周知。凡本公司股東自2017年3月28日起洽辦股務過戶、領取紅利、變更地址、股票辦理掛失、質權設定或撤銷、印鑑變更或掛失及其他有關股務作業事宜,敬請駕臨或郵寄至新北市林口區信義路99號本公司股務單位辦理。
連絡電話:(02)8511-8888轉8955、8956。
台灣電視收視率查詢 在 搶救急診室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已經至少有兩名民眾,因為賞雪而傷亡的案例了,希望下次的寒流,民眾、媒體、政府,都能夠做好準備。
我很少寫網路文章,但這次心裡感觸很深,參加醫院每年的合歡山雪季醫療已經數年,每年依身體的狀況也或多或少會有高山症的症狀,所以上山時也會乖乖的服藥,也隨時會用攜帶型血氧監測器(俗稱金手指)來間看心跳代償的狀況來選擇活動量的多寡,去年上山時遇到的最低溫好像到負三度,而今年適逢所謂的"霸王寒流",週日白天的最低溫是負7.6度,記得在週六剛上山時,合歡山下著大雨,停車場車滿為患,連道路都變成停車場,一堆人都是看了新聞上來等雪的,而醫療站遇到不適的個案,我都會問:何時上山?何時要下山?因為吸氧或是使用Diamox只能算延緩惡化或幫助適應的治療。治療高山症的良方就是3D : Desend,Desend,Desend下降下降下降。
但我聽到的回答卻都是:我要待到下雪。
而入夜後,又接了兩家的病人,在身評,給氧之後,一樣問了預計行程,但聽到的卻是:路封了,我們晚上睡車上。
無言~~~為了賞雪,命都不要了嗎??
回到寢室,電視打開便是不斷的降雪新聞,一個小時不到就重複一次。
有誰在電視上宣導高山症的預防及危險性呢??只是不斷地引起民眾對追雪的好奇心及欲望。
而又有誰看了跑馬燈上的封路警示呢??只想在封路前趕上山頂,卻沒想過可能下不來,明明人手一隻智慧手機或平板,卻還是由我們的護理師幫忙查詢公路總局及各交管哨派出所電話,最後還想直接搬睡袋睡在我們醫療室(我沒辦法幫松雪樓同意,因為我也是房客,但我心裡同意,因為是老人跟小孩)。
高海拔,低溫,低壓,低氧或過多的活動都會造成高山症,你們卻還要選擇在一個低溫及缺氧的環境過夜??滿足了大人對追雪的好奇,身邊的稚子呢??
媒體,或許你們希望的只是收視率高,但有沒有盡到一個教育及示警的角色??還是想說看完包著國旗的比基尼辣妹每個人就是無敵鐵金剛了!?等會兒拍到一堆人潮卡在山上又是一則新聞可報!?
負責交管的警察弟兄們,最辛苦的就是你們了,但能否再多辛苦一點,在實施警戒性封路時先將停車場清空??或許很多露營族很想挑戰自己,但等到出人命時,絕不會有人自願吞下的,何不執行公權力,將沒有確定跟安全庇護的遊客先行強制下山呢?
週六的夜晚睡得很差,但也很慶幸在週日的早上看到前夜睡車上的遊客都平安。希望台灣不會再遇到這種低溫,大家搶看雪,農漁心淌血,我想應該有比冒險衝到高海拔山上看雪更重要的事可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