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台灣童謠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台灣童謠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台灣童謠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台灣童謠產品中有64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第二次線上課紀錄] 我覺得自己非常幸運,有一群包容我的學生和家長! 在我對3c產品還不熟悉的情況下,願意給我機會讓我去嘗試,也願意等待我的改善。 線上課後,還給我很多的回饋建議鼓勵我,非常感謝😄。 📘[好寂寞的螢火蟲] 先用“火金蛄”,這首小時候的台灣童謠帶入主題(但我的音樂聲音沒出來,...

 同時也有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花飛、花枝、花蠘仔:台灣海產名小考」新書介紹 專訪作者: 曹銘宗 內容簡介: 有些海產,不管看幾次懶人包你都認不出……. 傳統市場魚販口中的海產名稱,讓你聽到霧煞煞? 海產的俗名、學名、中文、台語、日文樣樣有,又該如何區分? 吃過魚,但沒看過魚走路,台灣文化偵探曹銘宗...

台灣童謠 在 彼得爸與蘇珊媽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0-05-02 06:24:41

大家會帶寶貝們去看戲劇表演嗎?⠀ 帶小朋友去看戲看表演⠀ 真的是一件很棒的親子活動⠀ 這邊跟大家分享一齣親子音樂劇⠀ 《阿卡的兒歌大冒險》⠀ 這齣戲改編耳熟能詳的台灣童謠⠀ 結合舞蹈、肢體互動⠀ 展現無伴奏人聲的無限可能⠀ 帶領小朋友大朋友體驗人聲的美妙與力量!⠀ 有興趣的爸爸媽媽⠀ 下面有九折優惠...

  • 台灣童謠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5-29 17:19:15
    有 26 人按讚

    [第二次線上課紀錄]

    我覺得自己非常幸運,有一群包容我的學生和家長!

    在我對3c產品還不熟悉的情況下,願意給我機會讓我去嘗試,也願意等待我的改善。

    線上課後,還給我很多的回饋建議鼓勵我,非常感謝😄。

    📘[好寂寞的螢火蟲]

    先用“火金蛄”,這首小時候的台灣童謠帶入主題(但我的音樂聲音沒出來,自己都沒發現);

    再來問問大家有看過螢火蟲的經驗嗎?分享自己以前看螢火蟲的記憶,接著講故事(其實,一直用台語說話;不是講故事時才轉台語😅);

    寂寞的台語唸tsi̍k-bo̍k,但我們多數都唸成siok-bo̍k,台語歌曲等都唸siok-bo̍k,很多就將錯就錯繼續唸(我娘家習慣是唸成Sabishī(日文發音)

    自己講故事的習慣是全文朗讀完一遍後,再來做互動;這次是把故事裡提到能發光的物件,燈泡(電火珠仔),手電筒(手電仔),蠟燭,火柴(番仔火),燈籠(鼓仔燈)和打火機(lài-tah),準備好實體透過鏡頭給小孩看,也再次用台語覆誦一遍。

    最後,帶著大家畫圖;
    實體課我可以準備不同媒材顏料等讓小孩玩,但線上課實在很挑戰!

    這個部分,想讓家長盡量可以拿到家裡手邊的器具來用:洗碗用的菜瓜布(可以玩蓋拓印),廣告宣稱單(剪貼可用)...
    (或者下次可以跟我說家裡小孩多大等,我再給一些建議)

    小小孩
    筆還不太會握,就家長幫忙剪,讓小孩貼;
    開始願意拿蠟筆嘗試的,就讓他自由畫,畫和上課主題沒關聯的也沒關係(小孩很隨性,紙張準備大張一點,多幾張)

    大一點的小孩
    例如:今天畫煙火
    可以引導他畫背景,是在哪裡看到煙火呢?在山上,海邊還是台北101...是和誰一起去看煙火,畫人物出來等
    (有大童今天畫了他在台東海邊看煙火,台東是他喜愛的地方,是爸爸的老家♥️)

    不管是大人或小孩的畫畫,我都希望引導他們畫出自己的畫來,那是最特別的,有自己樣貌的圖。

    (留言有不同風格的煙火,各自綻放🎆好看)

  • 台灣童謠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4-23 19:07:09
    有 10 人按讚

    《做土》梁家寧 作曲 文字:梁家寧

    「椅仔姑,請妳八月十五來坐土,
    土腳起,鉸蓮花,繡蓮子,蓮子燴 ,
    姑仔今年妳幾歲?
    三歲三,穿白衫,滾烏邊,穿繡裙,
    繡荷包,荷包腰肚圍,穿色褲滾青邊,
    也有花,也有粉,也有胭脂給妳姑仔點口唇,
    也有鉸刀尺,也有花粉鏡,
    姑仔神那到,梏三下水桶來顯聖。 」
    —出自陳金田《台灣童謠》

    一個從小父母雙亡,才三歲多就被兄嫂虐死的小女孩,死時坐在椅子上,遺體甚至被隨便埋在豬槽泥地裡的悲傷傳說。

    『此曲獻給天下每一位失去父母庇蔭的孩子,
    願幸福平安降臨在你們身上。』

    5/8晚上7:30於台北中山堂光復廳
    隨心所欲樂團呈現傳奇故事與音樂的連結

    購票傳送門

    https://www.opentix.life/program/1347902731897372674

    參考資料:妖怪臺灣-三百年島嶼奇幻誌
    作者:何敬堯

  • 台灣童謠 在 鄭麗君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3-26 20:02:06
    有 2,546 人按讚

    今天午後風和日麗,很高興能代表文總會長小英總統來出席「2021城南有意思」記者會。感謝蔡總統,讓我在卸任文化部長後,有機會在文總擔任文化志工,繼續來關心台灣文化的發展。

    「城南有意思」邁入第四年了!城南,從過去到現在,一直都是文教氣息濃厚的地方,目前也是全台博物館密度最高的地區,加上文學記憶、老書街、小劇場、巷弄文化,擁有獨一無二的文化魅力。

    對我個人而言,城南除了有書香味、人情味,更有一份家鄉味。我在萬華出生,從南門國小、北一女到台大,留學回國後,在愛國西路的台灣智庫工作,甚至還在東吳大學的城區部兼過課,都在這一帶。植物園是我人生中第一個公園,史博館是我人生中第一個美術館。很多人在重慶南路或牯嶺街書街獲得知識的啟蒙,還有很多人是在牯嶺街小劇場變成一位戲劇迷。

    不同時代的城南,一直是台北重要的文化識別,給了很多人,包括我在內,成長的養分;而現在在這裡生活、工作、做生意的每一個人,也正在重新形塑、重新定義城南,讓城南更有意思。一座城市的風貌,孕育影響了每一代人,每一代人也在重新定義這座城市,進而重新定義自己的未來。

    所以,我們希望「城南有意思」不只是文總的活動,更可以是文化運動。大家在這裡聚合,豐富城南的文化面貌,讓城南這個舊城區繼續為這座城市指引新未來,繼續書寫台北人的故事。

    兒童節快到了,身為一個媽媽,也要把「城南有意思」推薦給所有的爸爸媽媽。喜歡閱讀的孩子,可以到牯嶺街「春日晒書市集」看書;喜歡音樂的孩子,可以到「童謠安可體驗特展」聽台灣童謠;想要認識食農文化、喜歡狗狗的孩子,也可以到連動保團體都加入的「春日好好市集」。我跟各位掛保證,大人小孩們都會玩得非常開心。

    今年是311十週年,為了深化日台彼此的友誼,「城南有意思」也特別在系列活動中融入台日文化交流的元素,傳達對日本友人的一份祝福。

    最後,特別感謝兆豐銀行的大力支持,也感謝農委會、教育部、台北市政府、郵政博物館、司法院、許多周邊場館、店家,共同促成今年的活動,讓「城南有意思」越來越精彩!

    照片來源:文總

  • 台灣童謠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19-01-14 20:17:20

    本集主題:「花飛、花枝、花蠘仔:台灣海產名小考」新書介紹
      
    專訪作者: 曹銘宗
       
    內容簡介:
    有些海產,不管看幾次懶人包你都認不出…….
    傳統市場魚販口中的海產名稱,讓你聽到霧煞煞?
    海產的俗名、學名、中文、台語、日文樣樣有,又該如何區分?
      
    吃過魚,但沒看過魚走路,台灣文化偵探曹銘宗帶你從「命名」開始看起
      
    ◎特邀新生代生態畫家林哲緯以水彩插畫精細繪製台灣海產的細節與風貌
      
    *花枝和烏賊,有什麼不同?
    *除了源自日文的TAKO,章魚的台語還能怎麼說?
    *鯛魚名稱不下十數種,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台灣童謠〈西北雨〉中的「鮕呆(鮘)」又是哪位?
    *常吃的「四破魚」到底在破什麼?
      
      台灣四面環海,我們從海魚吃到淡水魚,由軟體動物花枝家族吃到甲殼動物螃蟹親屬。除了吃不完的海味,更常發生的是弄不清的名稱。九孔等同鮑魚嗎?為何許多魚都被歸在鯛科?香魚的氣味真的很香?鯖魚為何叫花飛?這些名稱的背後,蘊藏的正是台灣豐富多元的海洋文化。
      
      這是一本兼具歷史與科普的海洋文化讀物。作者曹銘宗先生,查證無數史料文獻,深入民間訪談許多業者和漁民,更上網徵求各界高手的見解,宛如帶領讀者從路邊攤走到中研院,「嘗遍」台灣海味的前世今生。他還以台灣魚類資料庫交叉比對各項資料,透過這本用語言文化切入,兼具論文水準和散文筆調的著作,讀者將可以輕鬆卻深入地展開一場海洋文化巡禮:
      
    ●一場百年的海洋文化考察之旅,從名稱推敲身分
      
      命名,有時來自於人的誤解,但有時卻比起學術用語更容易分辨物種的差異。例如在中文裡,許多螃蟹都叫蟹,例如大閘蟹、花蟹、三點蟹,但如果對應台語便可以分辨其間差異。毛蟹是陸生的螃蟹,蟳和蠘則指海生螃蟹,所以最後一對腳是游泳足。而蠘的螯比蟳來得尖細,帶有鋸齒狀,這點從「虫+截」這個字便可推測得出。而經常被視為同一物種的花枝與烏賊,為何有不同名稱,從史料中可以看見古人早早就知道他們不同,應當區別。
      
    ●長相決定人生,產地決定名稱
      
      台灣人常吃的午魚,如果回歸史料,可以看見名稱是來自中國產季在端午節的緣故。而以往過年會吃的鯛魚,又名嘉鱲,也是與產期在臘月相關。至於鯖魚之所以被叫花飛,則來自魚身的斑紋以及用閩南語形容這個斑紋的諧音。從此可知,命名沒有對錯,而是來自物種外觀或反映地方特性。
      
    ●海洋文化中的古人智慧:一午二紅沙,三鯧四馬鮫
      
      海鮮的保存反映古人的智慧,魚乾、魚露、魚漿應此而生。和魚有關的傳說,鄭成功的國姓魚、鯊魚變身梅花鹿,透過考證你會知道「謠言原來是這麼來的」。當然不能錯過傳統的好魚、壞魚排行榜,「一午二紅沙三鯧四馬鮫五鮸……」讓你享受美食沒有漏網之魚,「一魟二虎三沙毛四臭肚五變身苦……」,帶你認識在捕魚、潛水時應該避開的危險魚類。
      
      語言文化的考證,看見海洋文化的多樣性,各路語源也豐富了我們對海鮮的認識。下次要吃花枝前,你應當能分辨牠是花枝還是烏賊!
      
    作者簡介:曹銘宗
      台灣基隆人。東海大學歷史系畢業,美國北德州大學新聞碩士。曾任聯合報鄉情版、文化版記者、主編、中興大學駐校作家、東海大學中文系兼任講師。現任台灣文史作家、講師、專欄作家,兼任英語、華語導遊。
      
      長期關注台灣多元族群,並以歷史宏觀角度觀察台灣多元文化,曾以〈回來做番:當代平埔的族群認同與文化復興〉、〈檳榔西施的文化觀察〉、〈數位@文化.tw〉等系列報導,獲得三次吳舜文新聞獎文化專題報導獎。
      
      出版三十多種台灣歷史、文化、語言、飲食、人物等著作,包括《遠見與承擔:中研院數位人文發展史》(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台灣史新聞》、《大灣大員福爾摩沙》、《蚵仔煎的身世》、(貓頭鷹),《自學典範:台灣史研究先驅曹永和》、《台灣廣告發燒語》(聯經),《祝你永保安康》(天下文化),《台灣的飲食街道:基隆廟口文化》(基隆市立文化中心)等,以及《鷄籠中元祭》、《基隆廟口》、《迎媽祖》(聯經)等繪本。
      
    尊崇曹永和「台灣島史觀」,服膺自由、平等、民主等普世價值,繼續在台灣書寫台灣。
      
    相關著作:《台灣史新聞》《台灣史新聞(最新增訂版)》《大灣大員福爾摩沙:從葡萄牙航海日誌、荷西地圖、清日文獻尋找台灣地名真相》《蚵仔煎的身世:台灣食物名小考》

  • 台灣童謠 在 RUBY YEH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16-06-10 23:23:04

    培培幼稚園的時候,老師教了童謠 - 秀才騎馬弄弄來
    回家後迫不及待的念給我聽,真是可愛極了!

  • 台灣童謠 在 草地狀元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15-11-03 17:48:56

    從台灣童謠看到時代的轉變~寶島童謠之父施福珍精彩故事即將上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