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台灣用漢語拼音還是通用拼音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台灣用漢語拼音還是通用拼音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台灣用漢語拼音還是通用拼音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台灣用漢語拼音還是通用拼音產品中有6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623的網紅蔡蔡老師,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nǐ men hǎo ,huān yíng lái dào cài cài lǎo shī de tiān dì ~ huān yíng àn zàn zhuī zōng 、fēn xiǎng gěi gèng duō rén zhī dào ~ 以上的漢語拼音,大家看得懂嗎? 試著讀讀看,答案會...

  • 台灣用漢語拼音還是通用拼音 在 蔡蔡老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6-21 18:55:51
    有 113 人按讚

    nǐ men hǎo ,huān yíng lái dào cài cài lǎo shī de tiān dì ~
    huān yíng àn zàn zhuī zōng 、fēn xiǎng gěi gèng duō rén zhī dào ~

    以上的漢語拼音,大家看得懂嗎?
    試著讀讀看,答案會放在文末XD

    全部的台灣人都會注音,但注音只有台灣人會,其他說中文的地區都是用「漢語拼音」(像是中國、馬來西亞、新加坡.......)

    那來台灣學中文的學生呢? 既然在台灣,應該就是學注音了吧?
    但其實大概95%以上的學生都是學拼音,除了上手的速度比較快,之後使用教材的通用性也廣很多,所以想要當中文老師,第一步要學會的絕對就是漢語拼音喔!

    可......可是! 為什麼我的護照名、台灣路名用的拼音,好像跟漢語拼音不一樣呢?
    因為台灣的護照是用「威妥瑪拼音」、台灣路名則常使用「通用拼音」,這些都和「漢語拼音」不一樣,唯一可以統稱所有拼音的就是!!!羅馬拼音!!! (因為都是用羅馬字母拼出來的嘛~)
    (以上若有錯誤歡迎指正🙏)

    綜合以上,雖然注音不會像拼音有很多例外,而且用注音開始學中文,發音也會比較不受英文影響,但拼音目前還是中文學習者最常使用的系統。想要學好拼音的話,只要把手機和電腦輸入法通通改成拼音,三個月過後就輕鬆上手啦XD

    介紹幾個相關的實用網站:

    中文轉拼音/漢字轉拼音
    https://www.ifreesite.com/pinyin/

    Pinyin Lesson (可以點選拼音聽發音)
    https://www.pinyinlesson.com/

    各地華語口音比較
    https://hanyu123.weebly.com/2150822320337753548621475388992760436611-mandarin-chinese-accents-comparison.html

    最後最後,前面一開始的拼音內容:
    你們好,歡迎來到蔡蔡老師的天地~
    歡迎按讚追蹤、分享給更多人知道~

  • 台灣用漢語拼音還是通用拼音 在 李宗翰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19-05-24 12:01:50
    有 342 人按讚

    - 大新營有好幾個英文名字? -

    謝謝熱心的朋友反應
    發現大新營有好幾個英文名字

    舉新營文化中心的新營為例
    門口寫 Hsingying
    演藝廳寫 Xinying
    公車站牌寫 Sinying

    而這樣的狀況
    在白河、鹽水等都有
    新營絕對不是特例

    團隊向有關當局深入了解發現
    雖然2018年因為里合併的關係
    有開會統一過各區各里中英文名

    但一來標示、路牌沒換等於沒統一
    二來根本的問題並不是英文名是否統一
    而是到底要用哪一種拼音系統

    目前除了臺南跟高雄用通用拼音
    全台灣都是用漢語拼音
    而國際標準其實也是漢語拼音

    也就是因為這樣
    會因為建設經費來自中央或地方
    使得標示有所不同

    所以只要一天不統一拼音系統
    就算統一區名、里名
    將來像有新觀光景點,甚至捷運站
    還是有可能出現一樣的狀況

    所以宗翰今天提案
    要求臺南市也改用漢語拼音
    另外分5年逐漸修改標示與路牌

    相信如此一來
    將來不論推國際觀光
    或智慧城市等系統連結上
    才能更加順暢

    #雖然大家不一定想知道
    #但宗翰的英文名字是Henry
    #據說意思是高貴而和藹可親的

  • 台灣用漢語拼音還是通用拼音 在 ON y VA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19-02-14 16:50:30
    有 8 人按讚


    我的名字英文拼音是Chia。有一次餐廳訂位用餐,服務生還跟我說,噢~您的名字跟我們的「茶」很像😉!

    #是cha還是te 
     
    在友人的 ig 動態滑到這張圖覺得有趣,循關鍵字找到了文章來源,標題是:「Tea if by sea, cha if by land: Why the world only has two words for tea?」(譯:靠海路傳播叫 tea ,靠陸路傳播叫 cha ,為何世界只有兩種「茶」的稱呼?) 
     
    第一次有 cha 與 tea 的觀念,是從澤木耕太郎的《深夜特急》得來的(沒錯,又是他!),在他的故事裡,從喝 cha 進入一個喝 tea 的範圍,即象徵著從亞洲旅行進入了歐洲。這說法大致通用,但也有例外,看圖就知道。簡單歸納一下文章內容: 
     
    「茶」這項產物是從中國傳播出去的,漢語的「茶」#透過陸路,也就是鼎鼎大名的絲路,傳到中亞變成波斯語或烏爾都語中的「chay」、阿拉伯語中的「shay」,或者斯瓦希里語中的「chai」。而鄰近中國受漢文化影響的日本、韓國則採用發音比較像的「cha」,如日文的「お茶」。但不管怎樣,這些透過陸路傳播抵達的地方,都不至脫離原先「茶」的發音。 
     
    然而「茶」在中國沿海地帶,別是閩南的福建和台灣,有不同的唸法,唸「te」,也就是閩南話或台語的 te。後來荷屬東印度公司 #透過海路 把茶葉賣到歐洲,進入拉丁語系的茶就變成了「thé」、「tee」或者「tea」。其中有一個比較特別的例外,發生在葡萄牙人從澳門將茶帶回自己國家,澳門雖然靠海,但是念「cha」而不念「te」,所以在葡萄牙一樣是念「cha」。 
     
    因此,世界上除了原生用語之外,大致就只有這兩種茶的稱呼,這樣有懂了嗎?

    ーーー
    #欲讀原文參見底下留言
    #有錯請提醒更正
    #瑞夫茶藝教室_我們下次見(?)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