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台灣產業結構比例2020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台灣產業結構比例2020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台灣產業結構比例2020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台灣產業結構比例2020產品中有56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萬的網紅李妍慧 Yen Hui Lee,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94要客訴:KMT改選新氣象?大新竹合併朱立倫麥來亂! 甫當選國民黨主席的朱立倫,抨擊大新竹升格是少數人一己之私,罔顧民意,令人不以為然。 朱立倫主張「納入苗栗升格」的論調早已是九月初竹苗兩縣會議時國民黨的陳腔濫調,在大新竹民調顯示超過5成(新竹縣贊成大新竹合併聲量更高)支持大新竹合併的時候,...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9萬的網紅3Q陳柏惟,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長期以來,中部人一直擔心並苦於中火排放污染的問題,而政府開啟了能源轉型進程,整體能源轉型路徑以「逐步增加再生能源與燃氣發電,降低燃煤比例」為發展方向,因此在能源發電結構配比中,燃煤及燃氣的比例從 2019 年的 46% 與 33%, 逐漸調整配比規劃,預計 2025 年燃煤及燃氣的比例將會變成 27...

  • 台灣產業結構比例2020 在 李妍慧 Yen Hui Lee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9-28 09:36:07
    有 99 人按讚

    👆94要客訴:KMT改選新氣象?大新竹合併朱立倫麥來亂!

    甫當選國民黨主席的朱立倫,抨擊大新竹升格是少數人一己之私,罔顧民意,令人不以為然。

    朱立倫主張「納入苗栗升格」的論調早已是九月初竹苗兩縣會議時國民黨的陳腔濫調,在大新竹民調顯示超過5成(新竹縣贊成大新竹合併聲量更高)支持大新竹合併的時候,還吶喊要加入一個缺乏共識的苗栗進來,才是真的政治算計。

    呼應民進黨秘書長林錫耀所說的,新竹縣市生活圈具有全球產業佈局的戰略意義,「竹竹合併」先行,有相當急迫與重要性。我們可以看到全台灣擁有科學園區的縣市,包含南科、中科還有南港軟體園區等,就只有新竹市不是直轄市。創稅能力高達全國第五位的新竹縣市(2020年1900餘億),卻僅能獲得不成比例的分配款項,公共建設受阻。

    而三個行政體(新竹市、新竹縣以及科學園區)的行政效率也在既有的分配結構下顯得綁手綁腳,不利化解兩縣市之間的重要課題如交通規劃、教育、環境治理等。

    我認為,若大新竹合併,新的市府將可以更有效 #盤點跨越頭前溪橋樑,紓解頭前溪橋、國道一號以及經國橋的擁擠狀況;而新竹居民長年期盼的 #輕軌建設,將更有機會在一個市政府與園區的框架下統籌規劃,用更有餘裕的資本推動設置,#解決新竹市重要交通節點的壅塞問題。

    大新竹合併計畫,追求的是 #以新竹生活圈為主體的行政區改革,面對傳統上藍大於綠的新竹縣,林智堅市長在此刻拋出大新竹升格,不僅是為了解決當下的新竹建設、交通、資源分配問題,更是為往後數十年的新竹發展樹立基礎。

    您心目中未來的大新竹市長什麼樣呢?希望能夠解決什麼問題呢?歡迎留言提出,一同分享。

    94要客訴:精彩回顧
    👉KMT政治盤算看竹竹合併!李妍慧:朱別反民意反主流 只為對少數樁腳交代!
    https://youtu.be/KC9of8gnPPs
    👉朱立倫慘勝得票率45%創新低!張亞中成新戰神目標參選北桃高?習近平賀電對朱交辦統一?解放軍「宣稱」可打到夏威夷!國軍無人機+3000公里長程飛彈反制【94要客訴】2021.09.27
    https://youtu.be/r1ZEaG7pgIc

  • 台灣產業結構比例2020 在 龔成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9-17 23:00:10
    有 106 人按讚

    【龔成問答信箱】(Q22561-Q22680)

    Q22561:

    想請教如何分析物業是否有質素?是否從地點上分析?我手頭上兩個物業,一個在西營盤港鐵站附近,另一個在馬鞍山港鐵站附近,附近也有幾個大型商場和公園。

    西營盤的樓齡比較高,而馬鞍山是新樓接近十年樓齡。

    是否港島區的樓一定會比新界、九龍的樓優質呢?

    謝謝!

    龔成老師︰

    最重要都是睇翻該物業的質素,呎價,預期租金回報率,特別是利用「呎價,預期租金回報率」去比較同區同類單位,以確定該物業的平貴水平。

    另外,你再要審視其升值潛力,未來地區上、交通上、生活等等的配套發展,才去下一個結論。

    一般而言,港島區樓係會相關較有價值,因為長線土地供應有限,而且又有中環這個主要商區存在,會較睇高一線。

    但當然,我地都要再仔細分析,持有物業有無其他優勢或問題。

    西營盤始終算係接近中環一帶,地理上會有一定優勢,加上你近港鐵站,係加分位。而且將來明日大嶼計劃中,如果將有道路連接西環地區,都係一個潛力所在。

    但由於你物業有一定樓齡、維修保養會係有一個考量。另外,較高樓齡的物業,按揭年期都會較短,有機會令新投資者郤步。

    至於馬鞍山,同樣近港鐵站係加分位,加上港鐵站附近生活配套都較完善,都會令投資價值提升。

    近年屯馬線通車﹐進一步令交通完善,有利於居民進出東九和中環這2個商區,故都有一定投資價值。

    ------------------------------------------------

    Q22562:

    點睇1022飛魚科技

    我高價買,而家蝕左好多

    龔成老師:

    如果從過往的業務情況,飛魚科技(1022)質素不太好。業務不穩,持續虧損,投資價值不高。

    之前得到騰訊(0700)入股,往後會提高企業價值,潛力度高左,但由於仍有未知數,業務不能推算一定成功。只可以話,不宜持貨太多。

    ------------------------------------------------

    Q22563:

    騰訊比高位跌唔少,已經無質素?

    龔成老師:

    騰訊(0700)仍有質素。但受政策因素影響,中短期弱,企業的賺錢能力會略減,以及企業估值都會略減,不過,政策影響未到核心性,無令到企業無法賺錢,只是賺錢減少。

    這企業長遠仍有質素,有發展力的。佢最有價值的,就是「平台」,這亦是現世代好有發展的資產。

    佢業務模式係提供平台,如通訊平台、交易平台、入門網站、遊戲平台等,而收入來源則是其廷伸的服務,如增值服務、網絡廣告、電子商務交易等。

    過往的業績理想,又身處長遠有增長的行業,加上擁有重要的資產,即龐大的客戶群,將來發展各業務都有相當的優勢,這都是騰訊值錢的地方。不過,政策會令其賺錢能力減,不過,長遠騰訊仍找到賺錢方法,簡單來說,就是現時定了新的遊戲規則,而企業要時間去適應,中短期賺錢能力減,但長遠會慢慢好轉。

    現價合理區中間,分注或月供可以。

    ------------------------------------------------

    Q22564:

    老師,想問如想長缐收息,中銀香港同工行比較,怎樣選擇?工行現價好似持續偏低,是否比中銀香港更抵買,或買了工行會否賺息蝕價?

    龔成老師:

    兩隻都是不差的優質股,而中銀香港(2388)在長遠發展及增長力上,會略好。

    中銀香港(2388)係本地銀行股裡面,是較有質素的一隻,有長線投資價值。

    不過,整個銀行業的賺錢模式已有減弱,無以前咁好賺,之後主力是收息及平穩增長模式。現價合理。

    至於工行(1398),其實本身質素都不差,有一定的規模,在全球都有網絡,本身不會無質素的。

    不過,這股增長力不算強,只是一隻收息股,現價投資可以,因為在合理價,但唔好對股價有太大期望。

    同時,佢前景算是不過不失,中短期會因中國經濟有影響,銀行業的賺錢能力不及從前,加上壞賬因素,都會令佢中短期弱。不過,初步已好轉,但不是高增長型。

    而長遠,會慢慢穩定的,不過,增長力不強。

    ------------------------------------------------

    Q22565:

    老師,我買了6666恆大物業,這股票急速下降,我7.x買現在跌到@@

    是否應該加倉,我知道這股有一定質素,想問老師現在應怎麽操作、持有股份不多,大概6000股,感激!

    龔成老師:

    我地決定加注與否,要睇幾個因素,記住,並不是「拉低平均買入價」為目的。

    第一,要分析這股的質素,如果無質素,就再跌都唔加。

    第二,這股的類別,如潛力或增長或收息類等,是否與你的財富組合匹配,比例是否適合。

    第三,你要先計算加注後,這股佔你股票組合的比例會否太多,因為同一行業,同一股票。不能佔股票組合的比例太多。

    第四,現價是否有投資價值率,要平,或起碼合理,不能貴。

    第五,你要在加注後,仍有現金剩。

    記住,重點不是「拉低平均價」,而是組合比例與配置。

    恒大物業(6666)算是恆大系裡,較高質素的一隻。不過,現時整個系都有風險,要小心,小心。

    佢係物業管理服務運營商,佢係中國物業服務百強企業中,以項目所覆蓋城市數目計,佢排名第二,如果以總收入、總毛利及總淨利潤計,排名第三。

    類別為中高端住宅物業、寫字樓及商用物業,並已訂約管理其他物業類型如主題樂園、產業園、康養項目、特色小鎮及學校等。

    佢絕大部分物業管理服務收入,來自集團控股股東恒大集(3333)所開發物業提供的服務。

    由於始終有風險,只建議你小注持有,原有貨就守,但不要加注,你預佢上落都大。

    ------------------------------------------------

    Q22566:

    老師,我最近考慮買居居自位,但20年後 居屋樓齡已達50年。

    下手買家無法做9成按揭 只能做8成

    市場範圍狹窄也不用怕嗎?

    龔成老師:

    居屋有自住價值,但始終投資價值,會比私樓差少少。但我相信,不會大幅貶值,日後賣出仍可。

    但你首先應以自住角度去想,如果有自住需要,買居屋後每月可省去一些現金流,就算日後的售價不及私樓,只要能在這段時間,利用節省現金流的數目去進行投資,只要投資滾大到一定的財富,其實已經做到財富增長的效果,因此無問題。

    ------------------------------------------------

    Q22567:

    龔sir你好。我之前買左楓葉教育(1317)和睿見教育(6068)諗住作長期投資,前者買入價為1.87,後者為4.3。請問兩者既買入價,算不算是合理價

    我見現在中央對教育行業既規管加強左好多,特別係K12教育呢方面,有人說直頭毀滅左呢個板塊。

    學生想問下,現時既楓葉教育和睿見教育既本質是不是已經完全改變了?還有沒有投資價值呢😅學生我現在應該繼續持有好還是止蝕好

    謝謝老師

    龔成老師:

    由於教育政策大方向是收緊,因此,建議減部分。但這兩股,又未去到劣質,因此,你餘下部分守都可以。

    楓葉教育(1317)不是無質素的,但教育類股票增長力比過往減慢,加上政策因素,成為不確定性,始終市場都會擔心之後不少有甚麼政策。

    佢的賺錢能力,確的有影響。

    睇翻近幾年,教育行業的政策,中國政府都偏向收緊,無論在學費收費上及發展上。

    由於市場擔心企業之後的增長力,令這股的股價較弱。

    睿見(6068)都有類似情況。

    始終政策風險難估,因此唔建議持有太多。

    ------------------------------------------------

    Q22568:

    老師你說的2845,現時價位合理嗎?現價每月逐步買入儲貨是嗎?

    謝謝你!期待你來澳門教班

    龔成老師:

    GX中國電車(2845),這基金的目標是追蹤Solactive中國電動車指數NTR「相關指數」表現緊密相關的投資回報。

    持股中最重就係比亞迪A股(002594),以及與中國電動車產業有關的股票,中國因為能源問題,長遠一定要發展電動車,這是大方向,故此股有一定投資價值。

    此股現價合理區頂至略貴。無貨可以現時入少少,到有明顯回調才再慢慢加注。

    潛力度是有的,但會比較波動,如投資宜慢慢分注,可長線。

    其實我之前都有開過澳門班的,不過現時疫情,所以暫時停左,之後會再開翻的。

    你或者可以預早留位,只要whatsapp 852-55457212我同事講,打「留位澳門班」就得。我地有具體資料就會 whatsapp你。

    因為現時已有好多澳門人留左位。

    ------------------------------------------------

    Q22569:

    請教老師有沒有其他具較增長力股票可推介?

    龔成老師:

    可考慮:安碩恆生科技ETF(3067)、阿里(9988)、騰訊(0700)、港交所(0388)、舜宇光學(2382)、小米(1810)、GX中國電車基金(2845)、比亞迪(1211)、中生製藥(1177)、三星FANG ETF(2814),如果有投資美股可考慮QQQ。

    但就要明白波動性比一般的平穩增長股高左,同時風險大左,你要自己平衡。部分要等回少少先入。

    現時大市處合理區,可以一邊投資一邊留現金,而餘下現金的運用,就是等大跌市時出手,如果你能在這段時間學好選股等技巧,到大跌市時就能把握機會,財富增值會更明顯。

    ------------------------------------------------

    Q22570:

    龔sir,你真係好勁,$14x叫人可以開始留意比亞迪,講完無耐真係開始升返!

    當時因為我手上吉利佔我股票比例都算重,所以無買到同樣係車股的比亞迪,其實係咪應該轉股?

    龔成老師:

    其實這是大量分析的結果,無人能預測到股價走勢,但我地會分析企業質素,叫投資者多留意某一類股票。

    同時,會盡力計算企業的價值,去分析投資值博率。

    雖然比亞迪(1211)的長遠增長力會好過吉利(0175),但現價你將吉利轉去比亞迪,投資值博率又唔算好高,因此,你保持原有的狀態。

    其實吉利本身的質素不差,擁有一定的銷售網絡及品牌,不錯的市場策略及定位,而又能把握中國汽車市場增長的機遇。

    長遠來講,佢的品牌與發展在中國仍理想,2018年,吉利透過旗下海外企業,動用超過$500億人民幣收購戴姆勒股份公司9.69%股份。由于戴姆勒股權結構分散,所以吉利已經成為了戴姆勒集團最大單一股東。

    另外,佢早前杭州灣新工廠正式發布純電動新品牌新車「極氪(ZEEKR)001」,宣布吉利進軍高端電動車。

    這些動作不單有利佢有中國發展,同時長遠,可能加快了海外發展速度。因此,這股長遠仍是正面的。

    ------------------------------------------------

    Q22571:

    老師,想問下你對銀娛的睇法,之前澳門有確診,股價下跌,係咪入市時機?謝謝你

    龔成老師:

    銀河娛樂(0027)可以分注。

    佢中短期會弱,加上全球疫情反覆,都對佢有不利影響,不過,相信這只是中短期,以長遠的角度分析,企業仍是有質素的。

    在正常的經營環境分析,佢持有的資產好有質素,行業本身好賺,雖然疫情略有反覆,但全球疫情最壞的情況,相信已過。

    但由於仍有未知數,加上之前虧損,因此將企業估值調低左。

    現水平在大約在合理區中下部分,如果本身有貨,可長線,耐心持有就得,如果無貨,現價已經可以分注,但都要留現金。投資貨要有心理準備,中短期會弱,要長線,企業有長線投資的價值。

    ------------------------------------------------

    Q22572:

    龔 sir. 不明白你的問題。但我可簡述自己資料。我在台灣工作,零售管理,約100店,80-90k salary. 冇樓,

    期待樓價回在港物色麗醫城供家人住慳租,只是以前經歷負資產,嚇怕了。剛申請IB account, 想找穩健ETF or ReIT 儲錢。

    只係個人睇法覺得個市好狂,直覺有挺大調整,所以資金在過去一年都沒有動用。

    龔成老師︰

    我地唔好去用"感覺"或者"估"個市架走勢,我地要客觀分析,用企業價值,去判斷個大市平貴水平。

    現時大市只在合理區,未算貴,不少優質股依然有投資價值。

    若你不想選股,相直接投資一些ETF或者REIT,以下都是一些合適選擇,你可以參考下。

    潛力股︰安碩恒生科技(3067)、GX中國電車基金(2845)、三星FANG ETF(2814)、QQQ

    平穏增值股︰盈富(2800)、VOO、領展(0823)

    收息股︰置富(0778)、陽光(0435)、收息基金(3110)

    以你48歲年紀,最好以平穏增長股,作為組合主力。潛力股風險較高,不宜佔高於組合2成。而收息股增長力不算高,適量就可以。

    現時大市只係合理水平,現金佔比重大約3-5成。餘下資金,就等大跌市出現,才加大力度掃貨。

    ------------------------------------------------

    Q22573:

    我29歲. 潛力股 將阿里巴巴 資金轉小米同其他板塊可唔可以?

    9988 馬雲減持股 對公司業務有冇影響. 我怕返唔到我201

    龔成老師︰

    阿里(9988)近期受大市氣氛和中央政策等因素影響,有較明顯下滑。但本身企業有質素,相信會慢慢適應新政策,令業務重回正軌。

    但你預佢中短期會較波動,馬雲減持,跟企業質素無關,長線投資價值依然存在。長線要回到$201,相信係可以。

    雖然阿里隻股票無問題,但問題是佢佔你組合太大心重,接近一半。因此,你必需沽出部份,轉至其他股票去平衡風險。

    小米(1810)係一個選擇,但現價偏貴,要回多1,2成才合理。而且佢同是科技股,單一行業唔好佔組合3成以上,否則都會有問題。

    不少平穏增長股,現處於合理水平,可分注入市。但潛力股,部份係略貴。

    現時只有安碩恒生科技(3067)、GX中國電車基金(2845)、騰訊(0700)、阿里(9988)、中生製藥(1177)、福壽園(1448)、QQQ勉強算在合理區中上至頂部,可分注入貨,其餘都略貴,想買就要等一等。

    ------------------------------------------------

    Q22574:

    700,9988 股價都好差

    想問收息股有什麼比較好

    龔成老師︰

    不要太著重短期股價,要睇長遠企業價值。

    阿里(9988)和騰訊(0700)近期受大市氣氛和中央政策等因素影響,令股價大幅回調。但佢地本身係有質素,相信會慢慢適應新政策,令業務重回正軌。

    但你預佢地中短期會較波動,長線投資價值依然存在。

    至於收息股,你可以參考以下幾隻。

    我地投資會運用「先增值,後現金流」作方法,初期應投資較多增值類資產,較後期則應投資較多保守類項目。所以係分配投資項目時,會因應番你的人生階段。

    如果你年青,可以「平穩增值股」+「潛力股」。中年人士,可以較集中翻係"平穏增長股"。當你已近退休之年,就應集中在「收息股」,去創造平穏現金流。你可以睇翻自已年紀,去作出配置。

    若你係較年青,收息股就未必適合持有太多。

    目標是5%、6%的股息率的收息股,例如港燈(2638)、深高速(0548)、香港電訊(6823)、工行(1398)、恆生(0011)、置富(0778)、陽光(0435)、高息基金(3110)都可以。

    另外,有些更有超過8%的高息股,但股價就略有風險,你可以小注考慮,例如佐丹奴國際(0709)、中石化(0386)、互太紡織(1382)、富豪產業(1881)等(記住,股價略波動,不能太過大注)。

    ------------------------------------------------

    Q22575:

    謝謝老師意見,但3067喺HSBC冇得供。如改為:金沙, 港鐵,港交所,中生製藥各$2000, 剩低的$2000儲現金,這樣好嗎?

    其實我都唔知2800供到幾多為之夠,但以現在情況睇,就佔我的持股比例中最多。

    還是把剩下來的$2000分別加大港交所及港鐵各$1000,這樣安排會否好啲?

    龔成老師︰

    3067每一手唔貴,你直接每個月自己買一手,咁就可以。

    盈富(2800)是包括58間質素不錯上市公司股票的組合,由於佢唔係單一企業,就算佔組合幾大比重,其實都無問題。

    但由於你比較年青,只有24歲,全部用晒盈富(2800),個組合變相有少少保守。

    因此,我建議你長遠計,盈富(2800)最多佔5成。餘下資金,你可以分散去供上述5隻股票。

    現時大市只在合理區,每月儲蓄唔好盡用。最好留有部份,等大跌市出現時,可以用來掃貨。

    ------------------------------------------------

    Q22576:

    投資年金同埋股票 ETF 基金有咩分別?

    目標係買千萬既樓 可以點做?

    龔成老師︰

    "年金",純粹為你提供現金流收入,唔會有增值能力,主要係適合退休人士。

    如果你係為增值買樓,就應選擇有增長力的ETF。

    ETF都分好多種,有對應不同指數(如盈富2800 - 恆指 / VOO - 標普500指數)、不同行業(3067 - 科技股)、特定目的(3110 - 收息股份)等等。

    而你選擇的,就是一些有質素的增長型ETF,例如盈富2800、安碩恒生科技(3067)、VOO、QQQ等等,都可以考慮。

    但你要先了解這些股票,才好入市。當中QQQ和3067風險會較高,你要自己衡量。

    ------------------------------------------------

    Q22577:

    感謝大師百忙之中抽空回覆我這位投資小白,之前因有朋友分享了大師您對小米的睇法(24進取小倉、20-22加碼)

    當時覺得30蚊的小米根本無可能跌咁低,自己高追後跌到27蚊就割了,然後其仍跌跌不休,仲見到20蚊。但現在看回去又對大師對小米的完整投資計劃很精準,心感敬佩

    另因小弟係澳門人,無法參與大師您的課程。實言未來也只能白漂大師您的投資策略。但大師您一直慷慨解囊,深知大師為大好人,在此祝願大師在港股賺到家財萬貫!幸福美滿!

    龔成老師︰

    多謝你的支持,其實我之前都有開過澳門班的,不過現時疫情,所以暫時停左,之後會再開翻的。

    你或者可以預早留位,只要whatsapp 852-55457212我同事講,打「留位澳門班」就得。我地有具體資料就會 whatsapp你。

    因為現時已有好多澳門人留左位。

    另外,你可以睇我架《80後百萬富翁》、《財務自由行》和《股票勝經》,都適合初學者。

    緊記,我地做財富增值,最重要不是睇「賺蝕」,不是睇「買入價」,而是睇質素。質素不好,增長力弱,就有可能賣出,蝕都要賣。

    你要分析「之後的組合情況」,不是過去,是將來。應該持有那些優質股,比例如何,能為你帶來怎樣的長期財富。

    你要分析你的投資目標,你想潛力股的比例多少?平穩股的比例多少?組合風險程度如果?

    即是你想設計一個怎樣的投資組合?長期、優質、平衡、適合你。

    小米(1810)有潛力的,佢的產品性價比高,相信在全球好多個國家都會有市場,佢長遠只會進一步增長。

    同時,佢建立的平台是佢長遠的增長動力,先賣手機,再利用手機的平台延伸銷售小米家電。長遠正面的。

    ------------------------------------------------

    Q22578:

    老師你好,我現在上緊你的進階班!內容非常豐富!報左你初班及進階班係我今年做得其中一個最好的決定。我今次都係想問番隻788,中國鐵塔。

    問題一:
    係損益表入面,折舊及攤銷佔左營運開支入面好大部份,係分析時將它除去是否正確?

    2020年報除去後的數字變化:
    年度利潤(百萬人民幣):6427》53942
    ROE:3.45%》28.96%
    純利率:7.92%》66.51%

    調查後的ROE及純利率好似有少少誇張地好!係唔係正常?

    問題二:
    佢營業額5年複合增長大約7.69%,若減去折舊就變成大約14.29%。純利就27.03%(不計2016年,基數太細)。收入及純利近年都有少少減慢情況。

    我應該用7.69%,14.29%定還是27.03%去總結鐵塔既複合增長率呢?

    問題三:
    另一方面,兩翼業務增長好強勁,特別係能源經營業務,最近出新聞指係換電網點係市場佔有率超過50%,鐵塔公司亦宣報同華為數字能源、比亞迪弗迪電池、百度智能雲、郵儲銀行等多家簽署協議。

    能源經營業務對收入潛力會唔會加多d分?同埋呢方面的發展應該唔會比三大電訊商好似租塔咁樣壓制?

    問題四:
    我的持倉
    1448(18.4%)
    1177(17.5%)
    788(17.1%)
    3918(11.4%)
    968(10.3%)
    9988(9.4%)
    1810(8.4%)
    2318(5.6%)
    1211(1.9%)

    我今年就27,我真係好想做個倉平均回報有15%甚至係以上,我明白我潛力股佔左好大部份,我願意承受高風險!我會利用多d時間跟進持有股票的情況去平衡番集中風險。

    我考慮緊將唔將鐵塔換馬去其他股票,暫時想等到有合理/平位再加去1810/1211,令組合回報更加有潛力!

    鐵塔表面睇佢年增長做唔到15%,但佢新業務潛力好似很不錯,我唔知自己係唔係過份睇好788,佢未調整roe及純利率,負債比率等等雖然呢刻普通,

    但我見佢5年中都係每年有慢慢改善中。我好掙扎究竟應唔應該留佢係我組合,謝謝老師見

    龔成老師︰

    1) 其實你唔洗特別去扣除這個數字,因為我地做估值時,都會同時審視經營現金流。這部份係會將折舊及攤銷加回去,以反映企業實際有多少資金係入帳。

    因此,只要折舊及攤銷數字係合理,唔係有好大變動,咁就可以。

    2) 如果你係用市場比較法,即係市盈率去做估值,你應該直接用營業額和純利個增長去做參考。去解佢有無增長之餘,佢賺錢能力,有無唔同到。

    若以中國鐵塔(0788)計,你發現佢整體純利增長,係優於營業額增長,就可以大致估計到佢賺錢能力高左。但當然都要睇埋細節,當中有無其他問題。

    但若果你係用現金流折現法,你就要在盈利之上,加回折舊及攤銷,並扣除資本開支去計算。(如果你覺得太複雜,同樣直接用盈利作參考,都可以。)

    3) 會係利好,但會有多利好,暫時係未知之數。係能源部份,由於這些客戶並非完全壟斷市場,也非其大股東,故相對被壓價壓力較細。

    但你要明白,現時能源相關收入,佔集團比重好少。就算利好,中短期對盈利相信唔會有太大影響,故不會特別去加分。但這部份暫時發展算正面,可以留意。

    4) 中國鐵塔(0788)不是無質素的,但增長力係弱左,算係水桶1至2之間。如果你願意承受較高風險,將部份換至小米(1810)和比亞迪(1211)係可以。

    但小米(1810)要回多1,2成才開始合理,而比亞迪(1211)係貴,就算月供都要回到近$200才可以考慮,而直接入的話,最好等回到$140以下。

    另外,你要明白現時組合,係好進取。雖然潛力股增長潛力較大,但唔代表你最終回報,一定會係最高。

    因為佢地發展係符合預期,回報上當然無問題。但如果佢地發展未如理想,就會有較大調整。所以,你要明白高風險,唔一定係有高回報。

    係配置組合時,你明白這個風險,才作選股考量。

    ------------------------------------------------

    Q22579:

    碳中和有咩股票推介

    龔成老師︰

    你可以考慮一些跟綠色能源相關企業,例如信義光學(0968)、福萊特玻璃(6865)等。

    但佢地現價唔平,前者要回多1,2成,才開始合理。後者更要有好明顯回調,才好考慮開始小注。

    如果你無特別睇好邊隻企業,純粹係睇好行業發展,你可以考慮GX中國潔能(2809),其目標為追蹤SOLACTIVE中國清潔能源指數NTR之表現。

    當中佔最多為"半導體產品與設備"股份,約組合4成,其次是逾2成的"獨立電力及可再生電力"。

    此股平貴不易分析,而且頭10大股份中,除了信義光能(0968)外,其餘都在內地上市。

    潛力度是有的,但會比較波動,現價在合理區頂至略貴,如投資宜要慢慢分注,可長線。

    ------------------------------------------------

    Q22580:

    你好老師,一直持有的中生製藥價位一直下跌,請問你點睇呢隻股票的前景?

    另外,現在現金持有約50萬,計劃在3年內增至90萬- 100萬,每月的人工大約2.5 K,在投資上應該怎樣計劃呢?感謝老師。

    龔成老師︰

    中生製藥(1177)是潛力股,人口老化令佢長遠有唔錯的增長,無論是政府投入的行業資源,又或是人民生活質素令可控制資金上升,都令人們更在醫療方面投入更多。

    佢已建立一套完整的商業系統,有多個已賺錢的藥品類別,同時毛利高,可以不斷將錢投資在新藥裡,這模式運作很好。

    但這類藥物企業,難免有一點風險,因此要久不久檢視,中短問題不用理會,但如果有一些核心性的問題,就要再全面分析。

    就這刻來說,這股可以一直持有,因為商業模式理想,高回報,不斷再投資令股東利益快速增長。加上睇翻佢的業績,保持增長,這令企業價值有實際的上升,令股價得以支持。

    近期由於大市氣氛較弱,加上中央政策等不明朗因素,都令佢股價受壓。但暫時唔見佢長線質素,有明顯轉差,這股可以照長線持有的。

    以你目標,可以選擇一些「平穩增值股」+「潛力股」作投資目標。

    一般我地預期投資有增長力優質股,年增長約10-15%。要做到你的目標,除了50萬本金外,建議你每月投入$10000預算,去做月供增值。

    以現時大市合理區狀況,你可以考慮用部份儲蓄,進行月供股票。你可以每月先用一半儲蓄(即$5000),另一半就先儲起架策略。

    若你投資知識不高,因此可較集中在平穩增長類股,至於潛力股,只宜小小注。

    大市現處於合理水平,那50萬資金,你可以先用一半,以"分注"形式慢慢入貨。餘下一半和每月儲蓄,就等大跌市機會出現,才大力度掃貨,並長線投資。

    同時你要明白,3年唔係一個好長時間(一般建議最少5年以上),就算再優質股票,都有機會出現價值波動,影響你最終回報,你要知道有這個風險存在。

    ----------------------------------------------

    若你有問題想向本人發問,可在龔成的fb專頁中(www.facebook.com/80shing)inbox龔成,但要注意如無特別聲明,有可能將問答放上網,當然,會將發問者的身份,以及有關個人資料的部分刪去。

    另外,我所給予的各種意見,只是供大家參考,當中無任何銷售及推介,不涉及任何利益,其實大家應該要有獨立分析的能力,我只是給予一些方向及純參考模式。

    由於提問人數眾多,見諒無法即日回覆,如果是普通的提問,預起碼要7天以上才能回覆,若然是較複雜的提問,起碼要10天才能回覆,希望各位能諒解。

  • 台灣產業結構比例2020 在 Jeff Machine 黃育仁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9-06 19:04:05
    有 136 人按讚

    加速了十年的世界(上)

    英國政壇怪俠George Galloway曾說:
    「有可能幾十年都沒事,
    接著幾星期內就過完了幾十年。」
    前陣子的疫情三級警戒
    讓大家的生活步調都出現巨大的變化,
    待在家的時間比正常情況多,
    經歷平常無暇注意或體會的事(不論好壞)
    所以大部分的人感覺都是步調慢了下來,
    但與此同時,世界的變化卻在飛快的加速,
    幾個月的時間內,許多現象都加速了十年,
    幾乎完成了一個世代的轉化。
    這就是疫情開始之後,
    世界趨勢變化的寫照。

    《疫後大未來:誰是大贏家?》
    這本書的作者Scott Galloway,
    (跟前文提到的的Galloway不是親戚)
    是紐約大學史登商學院行銷學教授,
    是連續創業家,曾創辦過九家公司,
    也是另外兩本暢銷書《四騎士主宰的未來》與《世界並不仁慈,但也不會虧待你》的作者。
    我很喜歡他立場鮮明、商業實戰經驗豐富、
    帶有一點點世故的自大、直爽的風格,
    他的書中可以看到很明確直白的論點。
    當然,立場人人不同,
    他以身在美國的視角出發,
    但我相信身在台灣的我們,
    一樣可從書中的分析得到很多想法。
    跟大家分享幾個我覺得有趣的論點:
    一、大加速
    二、強者恆強
    三、現金為王
    四、大分散
    五、品牌時代讓位給產品時代
    六、紅與藍
    七、四巨頭
    八、破壞性創新

    美國科技巨頭們對全球的巨大影響力,
    已經成為我們生活中的現實。
    (以前看小說或是動漫,
    都曾經看到未來的世界是由企業統治,
    從我們現在生活的狀態來看,
    這些想像似乎成了神準的預言)
    在疫情開始之後,
    這些企業對世界的影響甚至有增無減,
    作者在書中有很多針對這個現象的探討
    身為一個連續創業家,
    他有跟這些巨頭們交手的經驗,
    所以分享的經驗都是活生生的,
    而不是象牙塔裡那種學者氣息與口吻。
    接下來我們一起看看上述的論點
    一、大加速:
    「這場流行疫情影響最深遠的衝擊,是它將
    扮演一個加速劑;它會啟動一些變化並改
    變一些趨勢方向,不過在此同時,疫情的
    主要影響是加速已經存於社會的動力」
    加速聽起來很厲害,但值得注意的是,
    這個加速的狀態並非對所有人事物都友善,
    而是對之前正在成形的社會/商業轉變、
    社會趨勢發展中強大的力量、
    相對強勢的族群,
    帶來更好、更多、更大的推動力量。
    但是,
    「負面趨勢可能以更高的速率加速」
    「每個危機必然存在機會;危機更大、更具
    破壞性,機會也就更大。…許多因疫情而
    加速的趨勢是負面的,削弱我們在『後疫
    時代』復原和發展的能力。」
    各種型態的不平等,
    包括教育、企業競爭、貧富差距...等,
    在這段時間更明顯的被曝露出來。
    以工作機會來說,
    Covid-19帶來衝擊的前三個月,
    美國失去的工作機會(13%)
    比起大蕭條時期兩年所失去的(5%)更多,
    美國用過去十年創造出兩千萬個工作機會,
    卻在十個星期內摧毀四千萬個工作。
    而且收入低於四萬美元的家庭受創最嚴重—
    2020四月有近40%遭解僱或休無薪假;
    相較之下收入超過十萬美元的家庭,
    失業的比例只有13%。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落差?
    因為疫情封城或是提高警戒的情況下,
    能夠遠距離的工作都是中高端的工作。
    有60%超過十萬美元的工作可以在家完成:
    相較之下,
    只有10%不到四萬美元的工作可以在家進行,
    低收入工作者被資遣或放無薪假的機率,
    是較高收入工作者的將近四倍。
    遠距工作所帶來的好處,
    流向原本就過得比較好的那些人。

    另外的例子是零售業的變化。
    在美國,二○二○年初,
    大約有16%的零售業是透過數位管道交易。
    二○二○年三月到四月中旬,
    疫情出現後的八個星期,這個數字跳增到27%,
    而且沒有退潮的跡象。
    而且看得更深入,
    會發現一個驚人的現象:
    電子商務在零售業的比例,
    從2000年扎根後大約每年成長1%,
    而從2009年到2020年初這十年,
    也才成長了10%,
    但2020年的短短八個星期就成長了11%!
    這就是大加速,幾個星期內,
    十年的發展就完成了。

    二、強者恆強(汰弱留強的無情殺戮)
    蘋果公司花了四十二年的時間達到一兆美元的市值,然後只花了二十個星期從一兆美元加速到達二兆美元(2020年三月到八月)。
    同樣在這幾個星期內,特斯拉(Tesla)不只成為全世界最有價值的汽車公司,甚至還比Toyota、Volkswagan、Daimler,以及Honda等公司的總和還有價值。
    至於資本市場,在2020疫情爆發期間,
    美國股市先是經歷一波巨大的跌幅
    (2020年2月下跌到3月低點,
    大約下跌了40%),
    但隨後也上演一波大反彈,
    乍看之下會覺得這是全球最強大市場所展現的韌性,但事實上,這是一幕強者更強的戲,
    所謂的「復甦」是少數公司超乎尋常的獲利所造成,特別是科技業巨頭和一些市場的重要參與者,而沒有反映在更廣泛的公開市場上。
    我們把公司規模分開來看,2020年1月1日到2020年7月31日,S&P500指數(美國五百大上市公司)維持年度的正成長,
    但是中型股下跌了10%,
    S&P600小型股指數則衰退15%,
    而受創最深的「BEACH」產業—預定(booking)、娛樂(Entertainment)、航空(Airlines)、遊輪(Cruises)、賭場、飯店與休憩(Casinos, Hotel, and Resorts),在這段時日內股價平均下跌50-70%...
    媒體被大型科技公司和大型股指數閃亮亮的表現所吸引,
    但是,一場汰弱留強的無情殺戮正悄悄進行。
    很多過去知名的品牌都在這一波宣佈破產:
    服裝品牌J.Crew、Brooks Brothers、True Religion;赫茲租車(Hertz);連鎖健身品牌Gold’s Gym、24 Hour Fitness;健身營養品公司GNC;高級食材超市Dean & DeLuca…名單還有一長串,這真的是會讓人下巴掉下來的名單,因為太多我們認識的百年老店知名品牌,就這樣在疫情期間默默的「確診死亡」,
    但是這些企業新聞並沒有引起太多波瀾,
    因為大型科技公司的發展吸引了大家的眼球。
    針對強者恆強、弱者加速淘汰這樣的狀況,
    作者在書裡提到一個務實卻也很心碎的思維:「如果品牌是你最強大的資產,但企業已陷入結構性的衰退,那就該認具思考在企業消亡前充分榨取品牌的利益。儘管我們盡可能把品牌人性化,不過品牌終究不是人—它們是要被變現的資產。一個品牌在消亡之前,沒有把握它的黃金歲月充分利用它的價值,才是唯一的罪過。」

    三、現金為王(淘汰賽中存活的關鍵之一)
    一家公司的價值是由它提供的「數字」(財務報表、營收獲利...等)和它的「敘事」(在大眾之間傳遞的公司文化、公司歷史,使命...等故事)所呈現的結果。
    「目前看來,規模大小給一家公司提供的敘事不
    只是能否度過危機,而是它在後疫時代能否蓬
    勃發展。擁有現金、擁有債務擔保、擁有高價
    值股票的公司,將可以接收陷入困境的競爭對
    手的資產,鞏固在市場上的有利位置。
    疫情同時也助長「創新」的敘事。被視為創新
    者的公司所獲得的估值,反映的將是十年之後
    估的現金流,並且以難以想像的低利率折現。
    這正是特斯拉的市值如今超越豐田、福斯、戴
    姆勒、本田總和的原因所在。儘管,事實上特
    斯拉在2020年大約生產四十萬部車,其他四家
    汽車公司總共打造出兩千六百萬部車。」
    當市場決定亞馬遜、特斯拉、以及其他被看好的公司(也就是市場上的科技巨頭們)是贏家,市場就會降低這些公司的資金成本(讓他們可以更容易而且用更好的條件拿到他們要的錢),增加它們的補償價值(透過股票選擇權),並調升它們獲取本身無法自行建構的東西的能力。
    而且,如今有多到難以想像的資金在尋找標的。(低利率、政府振興經濟方案這些寬鬆政策讓市場上有滿滿的錢想要找到好的投資方案或是公司,想當然的這些市場寵兒會是優先被選擇的對象)疫情衝擊之前表現良好的公司,在這場全球危機中將得到驚人的獲利。
    過去十年,市場判定一家公司價值的標準,已經用願景和成長取代獲利(舉例:Amazon、Tesla、Netfix…沒賺錢但股價市值卻仍然衝天)。不過在疫情流行期間,畢竟現金是王,成本結構則是新的血氧值,誰有更多現金,就站在更好的長期戰略地位上。(舉例:Costco可望在零售業逆勢攀升,其中一個理由是它坐擁110億美元的銀行帳戶;嬌生公司(Johnson & Johnson)有近200億美元,它的地位也穩如泰山),因為手上有大量現金的企業,可以在競爭對手關門之後,好好挑選它們要變賣的資產跟留下來的客戶,因此在每個產業類別,權力都將更集中於資產負債表最搶眼的二或三家公司。
    「如果你的公司收支平衡不良,那現在已經無力為繼;如果你從事的是必需品零售業,那麼你的產品比過去更必需了;如果你在可選擇性零售業,你的產品比過去更顯得可有可無。」
    後疫時代損失最慘重的將是有眾多員工、但帳面成績不良的大型公司。比如傳統零售業,如果無法創新並吸引更年輕、更常在線上消費的族群,疫情期間無非雪上加霜。
    而餐飲業,特別是餐廳,也面臨艱困的挑戰,因為有大額的固定開支(房租),而且幾乎無能為力改變現況(房東降租是佛心,不降租也無計可施),再加上沒有緩衝的資金可以幫忙度過艱困時刻(大部分餐廳手上保留可以週轉的資金都不高)。紐約時報曾在一篇採訪餐飲界名人張錫鎬(David Chang,在全球有數間餐廳,同時也是Netflix紀錄節目《美食不美》(Ugly Delicious)的主持人)的文章中提到,疫情過後,餐廳或服務業可能消失,「如果政府沒有介入協助,未來服務業將不存在。」儘管當時的政府有與餐飲業代表商談援助計畫,但代表一字排開都是大型連鎖餐飲業者,很可能疫情下能生存的只有連鎖餐廳,David提到其它中小型餐廳時明顯的表現出擔憂。當然,還是有很多具有特色與知名度的餐廳可以生存下來(至少目前為止仍在苦撐),但是餐飲業的變化與整合,已經是進行中的必然,這個產業當然會繼續存在,但是過去很多獨立經營的個性化小店,很可能撐不過這一波衝擊紛紛停業。運動休閒產業也是如此。
    很多台灣的餐廳、健身房、個人運動工作室…等等,在三級警戒期間也是一路苦撐,最近陸續聽到自已認識的品牌要結束營業真的很心酸,而且雖然解封了,很多店家其實還沒止血,只是流血流得比較慢而已…即使現在已經陸續補充疫苗供民眾預約施打,但要能恢復到疫情前一切「正常」的生活,依然是無法預測且非常緩慢的過程。

    其他的,下次繼續跟大家分享

    #jeffmachine #puma #pumataiwan #pumaeveryday #postcovid #faang #大加速

  • 台灣產業結構比例2020 在 3Q陳柏惟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21-03-20 11:30:52

    長期以來,中部人一直擔心並苦於中火排放污染的問題,而政府開啟了能源轉型進程,整體能源轉型路徑以「逐步增加再生能源與燃氣發電,降低燃煤比例」為發展方向,因此在能源發電結構配比中,燃煤及燃氣的比例從 2019 年的 46% 與 33%, 逐漸調整配比規劃,預計 2025 年燃煤及燃氣的比例將會變成 27 %與 50%。為配合政府發電結構配比,台電在北中南陸續推出新增燃氣機組計劃,以台中電廠為例,目前所規劃的燃氣機組以「複循環機組 」為主,即是結合氣渦輪機組與汽力機組的發電方式。
    那過去中火一年燃煤的空污排放量與燃煤量有多少呢?
    我過去多次要求中火在空污季擴大降載,2020 年創下史上最大降載幅度中火用煤量從最高峰 2014 年 1839 萬公噸,至 2020 年已降為 1229 萬公噸,大減超過 600 萬公噸,排放量更是減少將近 6 成。
    而要讓燃煤、空污排放量更降低,燃氣機組可達到這樣的需求。
    但目前中火 2 部燃氣機組已經拖到 2025、2026 年完工,比先前規畫要晚。現在預定 5 月開工日期,可是如果因為台中市政府不給都市審議通過,那麼工期勢必再往後延。也就是說,中火改燃氣已經晚一年了,如果中火再拖、再晚 2年,中南部民眾就白白多吸這些明明可改善的空污排放。
    再看用電量的資料,可能因為台商回流、設廠、股市的熱錢,創業投資的人變多,在 2020 年全國的用電量比前一年增加了2.3% 左右,算起來大約是 57 億度電,57 億度光一個電廠就撐不起來,中火燃氣的機組已送了七次補件,卻到現在都還沒拿到都審的資格。另外,去年全國的製造業、半導體產業,一直在增產,很明顯用電量再增加,但應該有的燃氣新機組卻沒辦法就位,只能就既有的機組去處理。
    能源的穩定供應,事關全國的經濟發展、能源轉型和國防安全。我們都知道,能源短少或者是運送能源的路途若受到外力威脅,國家社會的安全就會有動蕩的風險。去年我質詢這個議題時,政院回覆我,台中的燃氣還卡在地方政府證照的問題,今天我質詢,卻還是得到這樣的答案。
    所以台中市政府可以卡全台的能源轉型嗎?
    所以台中市政府可以卡全國的國防安全嗎?
    地方首長如果可以卡全國的經濟發展、能源轉型和國防安全,這真是全世界的笑話。
    如果有人不會想也沒有關係,但以行政院的高度必須要把這件事放在心裡,明明可以立即改善的機制,卻老被行政程序卡著,這完全說不過去。
    再來看台中的用電量,近年來台中市用電成長率提高,2019、2020 年台中市用電量皆超越各縣市,成為全台第一城市。
    過去我常常在冬天時,要求中火要降載,我希望未來也可以將火力電廠的燃煤,能慢慢減少燃煤被視為「基載」的比重,漸進優先選用污染較低的發電方式。
    希望政院真的能實踐本日院會答應我的內容,至少應積極溝通,這是國家安全的事情,減少空污而能穩定發電,這事關台灣人的健康、台灣的科技產業命脈!早一天用燃氣來取代燃煤、對全國好、對台中更好!

    2021-03-19,院會第三會期總質詢,行政院 蘇貞昌院長,經濟部 王美花部長。
    ===============================
    【烏日服務處】
    地址|臺中市烏日區中山路一段525號
    電話|(04)2337-7383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9:00-18:00
    【沙鹿服務處】
    地址|台中市沙鹿區中山路537號
    電話|(04)2662-0913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9:00-18:00
    【霧峰服務處】
    地址|台中市霧峰區文化巷57號
    電話|(04)2330-5663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9:00-18:00
    【大肚服務處】
    地址|台中市大肚區自由路148號
    電話|(04)2699-8903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9:00-18:00
    【龍井服務處】
    地址|台中市龍井區中央路三段169號
    電話|(04)2639-1163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9:00-18:00
    【龍井新庄聯絡處】
    地址|434-006 台中市龍井區新庄街一段138號
    電話|0917-191-058

    【免費法律諮詢服務】 (需事前預約)
    烏日─每周四 19:00-21:00
    沙鹿─每週三 09:30-12:00、每周五 19:00-21:00
    大肚─每週二 19:00-21:00
    龍井─每週三 19:00-21:00
    霧峰─每週五 19:00-21:00

    【免費長照 2.0 諮詢服務】 (需事前預約)
    烏日─每週三 16:00-18:00
    沙鹿─每週二 16:00-18:00
    大肚─每週二 19:00-21:00

    【3Q聽你說 委員服務時間】 (需事前預約)
    大肚─週二 19:00-21:00(每月二、四週委員時間)
    龍井─週三 19:00-21:00(每月一、三週委員時間)
    烏日─週四 19:00-21:00(每週委員時間)
    沙鹿─週五 19:00-21:00(每月一、三週委員時間)
    霧峰─週五 19:00-21:00(每月二、四週委員時間)

    #3Q陳柏惟 #中二立委 #台灣基進
    ===============================
    ◆ 訂閱3Q的Youtube → https://www.youtube.com/c/3QChen
    ◆ 追蹤3Q的FB → https://www.facebook.com/3Q.PehUi/
    ◆ 訂閱3Q的Podcast → 3Q陳柏惟
    ◆ 追蹤3Q的IG → wondachen
    ◆ 追蹤3Q的噗浪 → wondachen
    ◆ 追蹤3Q的推特 → @3QTan
    ===============================
    ◆ 台灣基進官網 → https://statebuilding.tw/
    ◆ 訂閱台灣基進官方Youtube → https://pros.is/L8GNN
    ◆ 追蹤台灣基進官方臉書 → https://www.facebook.com/Statebuilding.tw/
    ◆ 捐款支持台灣基進 → https://statebuilding.tw/#suppo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