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台灣最好的醫學院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台灣最好的醫學院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台灣最好的醫學院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台灣最好的醫學院產品中有20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上次說到那個教學無招無式,說真的......這也就是家長分不出老師好不好的理由,因為這個用看的看不出來,家長個人求學經歷也體會不到。 因為這種老師,本就會教到讓你感覺不出他很特別,但你無形之中就累積到一些功夫。 很難,真的很難,在我還是學生兼跑課老師的時候,總覺得教不好都是方法不對,只要這樣那樣...

 同時也有8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這樣安排是為你好!」──照顧父母的25個盲點」介紹 訪問作者:陳乃菁 醫師/副教授 內容簡介: 你、我無法想像的老後狀況,震撼、揪心, 正每分每秒發生。 為了安全,把長輩關在床上? 為了討愛,奶奶要求掛上鼻胃管? 看護要睡覺,只好讓媽媽吃安眠藥? ▌中年子女什麼都幫年邁...

台灣最好的醫學院 在 小歪 孫沐辰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7-05 12:44:27

敲碗好久的醫美整形分享來囉🤣🤣 前陣子其實因為去動刀發生了非常多離奇的故事,後續院方也跟我有良好的溝通以及麻醉師非常誠懇的道歉一切算是平靜的落幕了,所以撇開那些不說,今天直接來看看我術後的樣子吧❤️ 當初很多人看到新聞都有疑問說我為什麼要動刀,我只能說當過媽媽的都明白,熊孩子們常常會在半夜襲擊,...

台灣最好的醫學院 在 ᴠᴠ ᴍᴀᴅᴇ ɪɴ ᴜᴋ? 社畜吃飯日記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4-23 12:49:13

身為(假)內湖人 今天來介紹一家有點隱密的厲害餐廳 希望大家不要再覺得內湖好像沒什麼好東西能吃🥲 這家丼飯店位於內湖網球中心裡面 從大門進去之後要ㄧ~路走到最後面才會發現他 但是他好吃新鮮的程度的確值得特地進去吃 (可惜當天沒有吃到很漂亮的水果優格🥲) 骰子牛肉丼飯230 整個很佛心哪有人骰子如此大...

台灣最好的醫學院 在 蘇姍與貓Susan and Cats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0-12-04 14:46:24

🎬 孤味:缺席後的空缺,不一定會由圓滿來填補。  看 #孤味 的過程,我沒有一直狂哭。 可是結束後,眼淚卻不明白的流了下來。  先說結論,很推薦大家去看看。 看完再回來看我這篇呀~  (以下有劇情) (以下有劇情) (以下有劇情) (以下有劇情)  在孤味這部戲中, ...

  • 台灣最好的醫學院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9-23 09:12:28
    有 1,922 人按讚

    上次說到那個教學無招無式,說真的......這也就是家長分不出老師好不好的理由,因為這個用看的看不出來,家長個人求學經歷也體會不到。

    因為這種老師,本就會教到讓你感覺不出他很特別,但你無形之中就累積到一些功夫。

    很難,真的很難,在我還是學生兼跑課老師的時候,總覺得教不好都是方法不對,只要這樣那樣,就沒問題。

    幾年後,等到我正式丟掉自編講義,隨手拿教材都可以教的時候,我看的不是成績,是基礎值上的比例。中等資質的進步幅度在哪,資質差的有沒累積微小的進步,這些才重要,那些成績都可以透過篩選獲得,但這就跟教師無關了。

    順便教一下家長,怎樣辨別一家補習班到底多厲害。看歷屆榜單,然後去問歷屆的總人數,以及學生組成。

    假設我在桃園市開一家補習班,一半都收了第一志願武陵高中的學生,我當然三年後的榜單一半都國立大學,這不是廢話。你在高雄市只收雄中雄女,然後跟我說「我們班榜單創造奇蹟,上醫學院的有多少…」他們還要你教?

    敢直接公布這些raw data給你看的補習班,然後告訴你「哎呀你看這個學生入學校排500,畢業100,進了國立大學….」。這種才叫厲害,而且不要只有一個,比例越高越好。

    基本上,補習只是上buff,類似遊戲打怪時,你嗑了一瓶經驗值+20%藥水,老師額外幫你上了一些+攻+防,就這樣。想通就會知道,讀書還是靠自己,你家孩子整天只躲在初心者村莊外打史萊姆,封頂得要300年欸,你確定國中高中3-6年可以嗎?

    所以後來我也都不講,我發現厲害的安親班老師,只強調會好好管教,定時、定額、定量的練習,培養學生好習慣。也就是這幾年最被進步派痛恨、厭惡的保守派特質:「紀律」。

    讀書沒有紀律,你絕對念成豬頭。

    有很多人把紀律當成奴性,這根本沒搞清楚狀況。考試是你去考,書念了是你的,培養自己讀書習慣,會被稱作是教育的奴隸?

    會這樣跟你宣稱的,要不就是自己天資太好,覺得其他人都智障該去死。不然就是根本沒碰過學生,一點都不了解狀況的那種。

    教改教改,教改從未失敗,也從未成功。

    因為教改不是一個大政策,其中除了考招制度,還有很多教材跟教師培訓的各種眉眉角角,教育界大致上都是跌跌撞撞去摸索。念過比較教育學的人到處都是,你怎麼會以為學校的主任校長都是白癡,不明白外國的某些制度這麼好?

    那是因為不適用!

    我問過很多大學長學姊,基本上我們這20年講過的各種新型教學,管他翻轉還素養等等,「20年以前他們都玩過」,名詞不同而已。那為何現在素養教學可以教,以前不行?

    因為台灣的中產階級夠多了。

    就這麼簡單,素養教育主要應對的是中產階級,以前台灣藍領比較多,所以環境不成功,就這樣。

    所以好的老師,到最後都不會很在意成績,我見過最好的班導師,他的要求就是學生不要變壞,走上歪路就好。

    這很難?超級無敵難。

  • 台灣最好的醫學院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9-12 10:58:26
    有 78 人按讚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
    李基銘主持人

    本集主題:「「這樣安排是為你好!」──照顧父母的25個盲點
    」介紹

    訪問作者:陳乃菁 醫師/副教授

    內容簡介:
    你、我無法想像的老後狀況,震撼、揪心,
    正每分每秒發生。

    為了安全,把長輩關在床上?
    為了討愛,奶奶要求掛上鼻胃管?
    看護要睡覺,只好讓媽媽吃安眠藥?

      ▌中年子女什麼都幫年邁父母做,並不是真正的孝順。
      ▌孝順是讓年邁父母自立,盡量健康活到最後。

      以下的狀況,都是照顧父母時,我們容易犯下的盲點。
      ◆中風後的爺爺走路慢,還沒到廁所就尿出來,只好幫他包上尿布?(X)
      ◆因為怕王伯伯危險,看護把他綁在床上?(X)
      ◆外籍看護要睡覺,只好讓媽媽吃安眠藥?(X)
      ◆一年只回家兩次的弟弟對姊姊說:「媽媽被你照顧,好像變瘦了?」(X)
      ◆爸老了,什麼都做不好,所以什麼都不要讓他做?(X)
      ◆用藥當然是照顧父母的第一選擇?(X)
      ◆子女無法照顧父母,當然就請外籍看護?(X)
      ◆住院的奶奶想下床走一下,當然要禁止她:「不行」、「很危險」?(X)
      ◆我們三個兄弟要「公平」照顧媽媽,所以媽媽輪流在我們三兄弟家住?(X)
      ……

      當我們對年老的父母說:「這樣的安排都是為你好!」
      但,我們與父母討論了嗎?
      我們了解父母的想法與感受嗎?
      因為,「尊重」與「將心比心」才是最好的照護。

      你、我都會老。
      今天我們照顧父母的方式,就是我們未來被照顧的方式。
      老後的「獨立自主、尊重生命品質」
      是父母與子女都該學習的功課。

      高雄長庚神經內科系主治醫師、前智能與老化中心主任陳乃菁醫師,對於照顧父母,除了提出相互尊重與良好溝通的想法外,她認為「自理與自立生活」更該是台灣年邁父母與中年子女都需要學習的一門新功課。

      台灣社會普遍重視孝道,中年子女也容易因為孝順,而以年齡來限制父母能做的事,又或對年邁父母過度保護,但當剝奪了父母的自理能力,在中風、生病後因過度保護而失能、臥床。雖然父母壽命極長,但那卻不是一個人該有的生命品質。如何如同北歐長者獨立自主,往生前臥床僅數週,乃菁醫師期待所有人可以一起為有自主的老年而努力。

      因為,我們愛著這些老去的父母,我們多麼希望他們不要因為藥物而沉默不已、整日昏沉;我們多麼希望他們還可以叫叫我們的名,跟我們說說一天內發生的事情,甚至一起唱歌、聊天,或憶著過往,這些都是人與人間的親密交流。我們不該只期望讓父母安靜、睡著。

      只有呼吸的照護,不是真正的照護啊。

    作者簡介:陳乃菁醫師/副教授
    ‧高雄長庚神經內科系主治醫師、前智能與老化中心主任
    ‧高雄第一個失智共照中心「高雄失智共同照護中心-長庚」執行長
    ‧公共電視「熟年台灣」節目主持人
       
      國防醫學院醫學系畢業,曾服務於屏東基督教醫院、高雄榮總等單位,現為高雄長庚神經內科系主治醫師,並取得老年醫學專科醫師資格,醫療業務領域包含:老年醫學、居家醫療、失智症、癲癇等。

      自二○一六年起,擔任高雄長庚智能與老化中心主任,開始推動醫院與社區間醫療能量之交流。重要發展包括以全人照護的精神,定期開辦失智照護人才培訓課程。後於二○一七年起,以執行長身分,承接高雄第一個失智共照中心執行計畫,協助失智據點之開創與建立,連結在地資源,並積極協助患者和家屬之照護需求。

      其他相關職務包括;二○一九至二○二一年高雄區域醫療網(醫療區域輔導與醫療資源整合計畫)委員、第四屆台灣臨床失智症學會副祕書長、第八屆社團法人台灣失智症協會「國際關係委員會」委員、醫策會疾病照護品質認證(失智症)委員、衛生福利部預防及延緩失能照護計畫儲備審查委員、第七屆屏東縣政府老人福利推動小組外聘委員等。

      日常忙碌於醫療領域,回家後就是五個孩子的母親,體會到照護小孩和老人的過程,頗多可相互照映之處,更相信失智照護的推動,必須回歸到對社會大眾發聲,因此積極透過媒體傳遞照護理念,舉其要者包括;大量投入社區和醫療單位演講、主持公共電視「熟年台灣」節目、製作方便外籍看護工理解的《雙語對照版失智照護手冊》、編製國小學童得以理解的失智照護繪本等等。
      
    作者粉絲頁: 高雄失智與陳乃菁醫師共同照護團隊
      
    出版社粉絲頁: 寶瓶文化
         

    👇YouTube頻道,可以收看👇
    https://goo.gl/IQXvzd

    👇podcast平台,可以收聽👇
    SoundOn https://bit.ly/3oXSlmF
    Spotify https://spoti.fi/2TXxH7V
    Apple https://apple.co/2I7NYVc
    Google https://bit.ly/2GykvmH
    KKBOX https://bit.ly/2JlI3wC
    Firstory https://bit.ly/3lCHDPi

    👇請支持七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Fb新鮮事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fbnews
    LIVE直播-fb新鮮事:https://www.facebook.com/live.fbshow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 台灣最好的醫學院 在 屏東新聞 PT News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9-11 09:39:37
    有 632 人按讚

    肚臍周圍出現不明原因瘀青 #竟是肝癌

    在台灣,不少名人因為肝癌與世長辭,每當新聞一報導,就會引起民眾討論「保肝之道」,但不多久,耳邊總會再聽聞有B、C肝患者因為疏於追蹤而罹癌過世的憾事。

    屏東基督教醫院肝膽胃腸科主治醫師蔡元榮,去年便曾碰到兩位正值壯年(46歲、57歲)的男性,有B型肝炎病史卻沒有定期追蹤,加上有飲酒習慣,使得癌症已經悄悄找上門卻不自知。

    兩人都因為腹痛就醫,最特別的是在肚臍周圍都出現不明原因的瘀青,原以為是急性胰臟炎出血的典型症狀卡倫氏症(Cullen's sign)或是腹腔內出血,但經過血液、超音波及電腦斷層檢查,才發現兩位已經是肝癌末期及肝癌中期,且肝腫瘤都有破裂的跡象,隨即安排肝臟動脈栓塞手術,將供應腫瘤營養的肝動脈塞住,以控制出血,抑制腫瘤,降低活性。只是後續治療效果不佳,肝癌末期患者不到一個月就離世;另一位在則在7個月後。由於病例症狀少見,屏基肝膽胃腸科主治醫師蔡元榮與馬來西亞理科大學醫學院李永葉教授將治療過程寫成論文投稿,獲得世界頂尖內科期刊-澳洲醫學期刊(Medical Journal of Australia)刊登。

    肝癌是一種高度惡性腫瘤,好發於B型肝炎盛行之地區,例如台灣及其它亞洲地區,台灣每年近八千人死於肝癌,其中屏東縣109年就有389人,目前認為治療效果最好的方法為手術切除腫瘤,但由於肝癌的症狀不明顯,不易早期發現,而且常合併有肝硬化加上肝腫瘤多長在肝臟之左右葉,因此只有約15-20%病患能以手術切除腫瘤。肝癌若早期發現,可用手術切除或電燒治療,以縮小腫瘤體積;肝癌中期則可進行肝臟動脈栓塞手術;若是晚期肝癌則以標靶藥物治療。

    B型肝炎、C型肝炎等慢性病毒性肝炎是導致肝癌的主要原因之一,而這些慢性病毒性肝炎絕大部分沒有症狀,建議大家到可以到醫療院所做BC肝的篩檢並定期追蹤。肝病患者若常出現不明原因的瘀青,就要留意是否肝病惡化,如果瘀青常出現在不易碰撞的部位,就要儘快接受檢查。

  • 台灣最好的醫學院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21-09-12 11:23:02

    本集主題:「「這樣安排是為你好!」──照顧父母的25個盲點」介紹

    訪問作者:陳乃菁 醫師/副教授

    內容簡介:
    你、我無法想像的老後狀況,震撼、揪心,
    正每分每秒發生。

    為了安全,把長輩關在床上?
    為了討愛,奶奶要求掛上鼻胃管?
    看護要睡覺,只好讓媽媽吃安眠藥?

      ▌中年子女什麼都幫年邁父母做,並不是真正的孝順。
      ▌孝順是讓年邁父母自立,盡量健康活到最後。

      以下的狀況,都是照顧父母時,我們容易犯下的盲點。
      ◆中風後的爺爺走路慢,還沒到廁所就尿出來,只好幫他包上尿布?(X)
      ◆因為怕王伯伯危險,看護把他綁在床上?(X)
      ◆外籍看護要睡覺,只好讓媽媽吃安眠藥?(X)
      ◆一年只回家兩次的弟弟對姊姊說:「媽媽被你照顧,好像變瘦了?」(X)
      ◆爸老了,什麼都做不好,所以什麼都不要讓他做?(X)
      ◆用藥當然是照顧父母的第一選擇?(X)
      ◆子女無法照顧父母,當然就請外籍看護?(X)
      ◆住院的奶奶想下床走一下,當然要禁止她:「不行」、「很危險」?(X)
      ◆我們三個兄弟要「公平」照顧媽媽,所以媽媽輪流在我們三兄弟家住?(X)
      ……

      當我們對年老的父母說:「這樣的安排都是為你好!」
      但,我們與父母討論了嗎?
      我們了解父母的想法與感受嗎?
      因為,「尊重」與「將心比心」才是最好的照護。

      你、我都會老。
      今天我們照顧父母的方式,就是我們未來被照顧的方式。
      老後的「獨立自主、尊重生命品質」
      是父母與子女都該學習的功課。

      高雄長庚神經內科系主治醫師、前智能與老化中心主任陳乃菁醫師,對於照顧父母,除了提出相互尊重與良好溝通的想法外,她認為「自理與自立生活」更該是台灣年邁父母與中年子女都需要學習的一門新功課。

      台灣社會普遍重視孝道,中年子女也容易因為孝順,而以年齡來限制父母能做的事,又或對年邁父母過度保護,但當剝奪了父母的自理能力,在中風、生病後因過度保護而失能、臥床。雖然父母壽命極長,但那卻不是一個人該有的生命品質。如何如同北歐長者獨立自主,往生前臥床僅數週,乃菁醫師期待所有人可以一起為有自主的老年而努力。

      因為,我們愛著這些老去的父母,我們多麼希望他們不要因為藥物而沉默不已、整日昏沉;我們多麼希望他們還可以叫叫我們的名,跟我們說說一天內發生的事情,甚至一起唱歌、聊天,或憶著過往,這些都是人與人間的親密交流。我們不該只期望讓父母安靜、睡著。

      只有呼吸的照護,不是真正的照護啊。

    作者簡介:陳乃菁醫師/副教授
      ‧高雄長庚神經內科系主治醫師、前智能與老化中心主任
      ‧高雄第一個失智共照中心「高雄失智共同照護中心-長庚」執行長
      ‧公共電視「熟年台灣」節目主持人
       
      國防醫學院醫學系畢業,曾服務於屏東基督教醫院、高雄榮總等單位,現為高雄長庚神經內科系主治醫師,並取得老年醫學專科醫師資格,醫療業務領域包含:老年醫學、居家醫療、失智症、癲癇等。

      自二○一六年起,擔任高雄長庚智能與老化中心主任,開始推動醫院與社區間醫療能量之交流。重要發展包括以全人照護的精神,定期開辦失智照護人才培訓課程。後於二○一七年起,以執行長身分,承接高雄第一個失智共照中心執行計畫,協助失智據點之開創與建立,連結在地資源,並積極協助患者和家屬之照護需求。

      其他相關職務包括;二○一九至二○二一年高雄區域醫療網(醫療區域輔導與醫療資源整合計畫)委員、第四屆台灣臨床失智症學會副祕書長、第八屆社團法人台灣失智症協會「國際關係委員會」委員、醫策會疾病照護品質認證(失智症)委員、衛生福利部預防及延緩失能照護計畫儲備審查委員、第七屆屏東縣政府老人福利推動小組外聘委員等。

      日常忙碌於醫療領域,回家後就是五個孩子的母親,體會到照護小孩和老人的過程,頗多可相互照映之處,更相信失智照護的推動,必須回歸到對社會大眾發聲,因此積極透過媒體傳遞照護理念,舉其要者包括;大量投入社區和醫療單位演講、主持公共電視「熟年台灣」節目、製作方便外籍看護工理解的《雙語對照版失智照護手冊》、編製國小學童得以理解的失智照護繪本等等。

    粉絲頁: 高雄失智與陳乃菁醫師共同照護團隊

    出版社粉絲頁: 寶瓶文化



    #李基銘 #fb新鮮事 #生活有意思 #快樂玩童軍
    #漢聲廣播電台

    YouTube頻道,可以收看
    https://goo.gl/IQXvzd

    podcast平台,可以收聽
    SoundOn https://bit.ly/3oXSlmF
    Spotify https://spoti.fi/2TXxH7V
    Apple https://apple.co/2I7NYVc
    Google https://bit.ly/2GykvmH
    KKBOX https://bit.ly/2JlI3wC
    Firstory https://bit.ly/3lCHDPi

    請支持七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Fb新鮮事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fbnews
    LIVE直播-fb新鮮事:https://www.facebook.com/live.fbshow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 台灣最好的醫學院 在 林榆芩牙醫師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21-03-09 20:39:25

    我為何唸牙醫系?會期望小孩讀醫嗎?孩子將來最好的職業是現在父母這個世代還沒有的職業 |林榆芩醫師

    聽說現在高中生的第一志願是當YT,身為一個兼職YT的39歲牙醫,我覺得年輕人真得是有夢最美啊!當牙醫比當YT輕鬆太多了,但比較無聊,因為工作時的視野永遠就只有口腔,當YT的視野多廣,可以放眼全世界。但成功的YT有幾個?不成功的連養活自己都有問題,但沒有一個牙醫是養不活自己的。即使如此,我也不會期望我的小孩一定要當醫師或牙醫,這支影片會聊到為什麼當初我選擇讀牙醫系。也會舉兩位在醫師世家中卻不讀醫的名人案例:FB執行長馬克佐克伯以及YT上最紅的數學老師,看他們是如何變得比自己父母或兄弟姊妹更成功!

    學測成績放榜一陣子了
    高三生開始忙選填科系、面試
    為生涯的下一階段做出選擇

    然而多數高中生在畢業之際
    仍會對未來感到迷茫、找不到方向
    這其實是很正常的

    今天要來和大家分享
    我為什麼在求學時選擇牙醫系
    以及鼓勵年輕人們把夢做大


    💡影片重點
    00:00​ 搶先看
    00:23 為什麼我選擇讀牙醫系
    01:05 18歲仍對未來感到迷茫是正常的
    02:24 哥哥成為我考上牙醫系​的動力
    03:58 成為牙醫並不像想象中這麼難
    04:15 父母的支持是我成為牙醫的動力
    05:05 我的另一支影片​介紹
    06:00 鼓勵年輕人把夢做大
    07:00 最紅高中數學老師——Eddie Woo​

    音樂: Achaidh Cheide
    音樂家: Kevin MacLeod
    網址: https://filmmusic.io/song/3338-achaid...​
    許可: https://filmmusic.io/standard-license​

    ✏️相關文章
    醜小鴨變天鵝——暴牙矯正
    https://follow-heart.com/tee_correct
    艾瑪史東與愛馬華森的牙齒矯正案例
    https://follow-heart.com/emma_corr​
    靠牙齒矯正晉升好萊塢顏值最高夫妻
    https://follow-heart.com/holly_tee​​

    ✉️歡迎追蹤
    臉書粉專|https://follow-heart.com/dentist_fb
    IG追起來|https://follow-heart.com/dentist_ig
    #牙醫師 #牙醫科系 #志願選填 #牙科 #醫學系

  • 台灣最好的醫學院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20-10-30 09:09:15

    本集主題:「我們的孩子在呼救:一個兒少精神科醫師,與傷痕累累的孩子們」介紹
           
    訪問作者:謝依婷 醫師
        
    內容簡介:
    「我都有在關心,這孩子什麼都不說啊!」
    其實孩子什麼都說了,
    透過笑或不笑、哭或不哭,沉默、憤怒或自傷……
        
    ▌在孩子的失序、難解背後,是那顆很想被看見、被好好愛著的心。▌
        
    ‧「沒有人看見一個少年正在被強暴。」──一直說頭痛而拒學的少年,以自己的血,寫下祕密日記。
    ‧「這樣他就會死掉了!」──四歲女童拿玩具刀瘋狂剁碎黏土人。她被娃娃車司機性侵了。
    ‧「有時候我真的好討厭自己。」──少女纖細手臂上的自殘傷痕,就像媽媽的情人一樣數不清。
    ‧「如果我馬上送她去醫院,說不定她就不會死了。」──最好的朋友驟逝,女孩一滴眼淚都沒有掉。
    ‧「生而為人,我很抱歉。」──兩年來從未開口的少女,最後寫下了這句話。
        
      任何表面狀況都不僅是表面。最需要去聽見的,往往是沒有說出口的。
        
      身為兒少精神專科醫師,謝依婷深知對於身心尚在發展、尋找自我定位的兒童和青少年來說,大人眼中「沒什麼」的小事,卻可能造成令他們窒息的壓力和影響。大人不解的情緒起落、行為變化,事實上,正是孩子在釋放線索,用力呼救:「請你多注意我!請你真的瞭解我!」
        
      謝醫師溫柔同理,帶我們一同牽著孩子,和他們站在一起,看入受創的心,理解傷的源頭,因為當孩子被理解、被接納了,他們也更能有力量,好好長大。
        
      孩子真正渴望的,往往說不出口。那麼,我們就先對他們說吧:
        
      {孩子別怕,我會陪著你,我會接住你。
      無論你是什麼樣子,我都愛你不變。}
          
    作者簡介:謝依婷 醫師(成大醫院精神部兒童青少年精神科主治醫師)
      「人與人相遇是一種機緣巧合,能夠傾聽和幫助孩子,是身為兒心科醫師的使命和幸運,雖然不一定能幫上每一個孩子,但總是要盡力去做。」
            
      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系畢業,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行為醫學研究所進修中。
            
      曾任高雄長庚紀念醫院精神科系住院醫師、總醫師,兒童心智科代訓醫師。亦曾擔任衛福部心智障礙者精神醫療服務品質改善計畫雲嘉南區執行醫師,現為成大醫院精神部兒童青少年精神科主治醫師。
            
      兒少精神科也稱為兒童心智科,主要是看十八歲以下的對象,這個領域的專科醫師在全台灣只有兩百多位。
            
      兒心科醫師在看診時,必須扮演多重角色,懂得許多不同面相的事物,比如:與兩歲小小孩牙牙學語地對話,和憂鬱高中少女聊偶像,與過動國中少年討論手遊,而面對拒學的國中少女,談的是「吾十有五而志於學」。
            
      使用病人的語言,才有辦法與病人溝通。
            
      碩士論文還沒寫完,先出了這本書。
            
      私心希望自己是業餘醫師;旅行、寫作、運動、和潛意識工作以及好好生活,可以是主業。
            
      (本書所舉之診間故事皆經改寫,如有雷同,純屬巧合。
            
            
    出版社粉絲頁: 寶瓶文化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twnews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