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台灣人資產中位數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台灣人資產中位數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台灣人資產中位數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台灣人資產中位數產品中有21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8萬的網紅蕪菁雜誌,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五倍券議題演變到現在,儼然一場領導危機。我真的覺得台灣人很荒謬。 ​​ 現在問題就是,兩三個月的疫情,人們消費活動急凍;實體零售服務業的受害最深,金流週轉不過來,有倒閉的危險。 ​​ 政府的對應方式,就是先緊急紓困來護住業者不倒,再用振興劵來注入新的金流,讓大家能趕快走出陰霾、恢復正常。 ​ 做事的...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590的網紅陳泰源-房仲/主持人/歌手/作家/演講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150411中天 自由行夯 重慶南路變商旅一條街 影片網址→https://youtu.be/savPxB0__Bw 感謝記者 邱子玲、林東銘 的採訪。 1.大同區、華陰街、京站一帶,一直以來都是房價的凹陷區,因為台灣人/台北人/在地人,都比較不願意在那邊設立辦公室或者自住,畢竟都是C級辦公室,...

  • 台灣人資產中位數 在 蕪菁雜誌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8-15 09:14:27
    有 6,311 人按讚

    五倍券議題演變到現在,儼然一場領導危機。我真的覺得台灣人很荒謬。
    ​​
    現在問題就是,兩三個月的疫情,人們消費活動急凍;實體零售服務業的受害最深,金流週轉不過來,有倒閉的危險。
    ​​
    政府的對應方式,就是先緊急紓困來護住業者不倒,再用振興劵來注入新的金流,讓大家能趕快走出陰霾、恢復正常。

    做事的基本道理,不外乎是在資源投入到 #對的時間、#對的方向 上。

    所謂「對的時間」,就是振興券發下去,半年一年要趕快花掉,把消費市場的金流快速提上來。拖拖拉拉個好幾年,店家都撐不下去了,還談什麼振興?

    所謂「對的方向」,就是振興券要集中火力,用在受害最大的實體零售服務業者身上。如果是拿去交稅、繳罰單等用途,那就沒什麼意義可言了。

    搞清楚基本的邏輯,就不難理解,政府為什麼要這樣設計振興券的政策。為什麼不是普發現金?因為根本無法控制現金什麼時候花掉,也無法控制現金花在什麼地方。無法規定時間、規定用途的振興券,就好像沒有準星的武器,效果只會大打折扣。

    現在關於五倍券的爭議,老實說,都是一些層次很低的的討論。光是要不要自掏一千,就可以吵個沒完。然後中央印製廠花多少錢去開版印刷,又可以吵個沒完。

    憑良心講,這社會上,完全掏不出一千塊錢的人很多嗎?我不敢說沒有,但真的是極少數,而且可以用特別補助的方式去解決。而中央印製廠花錢去開版印振興券,這也是讓振興券正常流通的必要之惡。你總不希望市面上偽券滿天飛吧?
    ​​
    「不想掏一千」、「花錢印券」這種極低層次的無理取鬧,竟然可以鬧到行政院發生領導危機,我真的覺得很荒謬。
    ​​
    就像周奕成先生分析的,台灣現在的狀況,是很適合實施振興券政策的。

    首先,今年度經濟成長預估,是十一年新高,民間財富正在增加,有多餘的錢可以拿出來消費,最適合用振興券一邊「釣」出民眾的錢,一邊加碼為消費市場注入活水。如果是像2008金融海嘯,民眾資產縮水、經濟前景不明,馬英九當時發行消費券,只是替代掉民眾本來就要花的錢而已,最後船過水無痕,並沒有真的達到振興的效果。

    其次,在兩個多月的努力下,台灣已經把疫情數字控制到個位數,幾乎可說是全世界最佳,只要大家再努力一點,十月全面解封絕對是可能的。如果政府控制不住疫情,就算發振興券,大家也沒地方消費呀!

    事實就是,台灣政府的防疫表現稱得上世界最佳,而且經濟表現也可圈可點,給振興券政策提供了良好的先天條件。

    我不敢要求大家對政府歌功頌德。但,如果連政府想把把振興券推行在「對的時間、對的方向」的努力,都要因為民眾非常低層次的無理取鬧,而大打折扣的話,我真的不知道還有哪個神仙能夠把台灣這個國家治理好?

  • 台灣人資產中位數 在 鄭品娟-為台灣好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7-01 19:27:45
    有 1 人按讚

    自從民進黨接掌台灣政權後,人民只看到歷任總統及其執政團隊「挖錢」(李登輝的黑金政治,陳水扁的海角七億,蔡英文的前瞻計劃及誇張的防疫預算卻沒有疫苗)。台灣人民似乎被民進黨所設的「民主」圈套給卡住了。蔡英文掌控所有四院(行政院,立法院,司法院,監察院)的權力,人民若有反抗則用警察與法院的公權力壓迫人民噤聲。

    民進黨正帶領著台灣走回頭路!
    以下二篇文章,大家可以看看,是否和台灣的現況有相似之處?第三篇則是告訴健忘的台灣人民,不要重蹈覆轍。

    ⁃ C. C. -
    2021/07/01

    1)將菲律賓帶向衰敗的前馬可仕總統,及其貪腐政權。
    https://tw.news.yahoo.com/%E5%85%A8%E7%90%83-%E8%8F%B2%E5%BE%8B%E8%B3%93%E6%B7%AA%E8%90%BD%E9%AD%84%E7%AA%AE%E5%9C%8B-%E5%A5%A2%E8%8F%AF%E6%88%90%E6%80%A7%E4%BC%8A%E7%BE%8E%E9%BB%9B%E6%8C%A8%E6%8C%87%E8%AA%A4%E5%9C%8B-131607434.html

    2)轉載:
    以下是一位網友的「陰謀論」。對於台灣人民,我們需要多看,多聽。當做一個學習的機會,比較不會那麼容易被別人騙。

    台商
    王光耀

    ⁃ 臺灣會有什麼下場?-

    歷史總是驚人的在重複著;
    看不清楚的人讓我為你撥開重重謎霧:

    I. 臺灣的蔡政府現在在幹嘛?

    很多人搞不清楚為什麼臺灣蔡政府可以如此的倒行逆施,想幹嘛就幹嘛?
    從2016年蔡政府上臺到現在。其實蔡政府只做了一件事: “挖錢”

    第1步,把所有的公營企業全部納入囊中。
    第2步,把國民黨的黨營企業全部沒收。
    第3步,把所謂的國民黨附隨組織的錢也全部沒收。(婦聯會,水利會。)
    第4步,把所有的政府採購全部納入口袋。(疫苗...)
    第5步,簽各種政府採購長約。(30年的天然氣採購。30年的貴死人風電採購。)
    第6步,無中生有,各種前瞻計畫。超前部署。
    第7步,跟美國採購各種爛武器,垃圾武器。

    以上7步已經把臺灣的財政弄到目前負債20,000億臺幣。

    民進黨為什麼要這樣做?
    第一,當然是這些事情對他們有利。每一個人都可以賺得飽飽的。
    第二,這是跟美國一起幹的事。美國需要臺灣的錢。美國需要把臺灣掏空。
    大家或許會問。把臺灣掏空了有什麼好處?
    對臺灣百姓當然沒好處啊。但是對美國和民進黨好處可多多了,大家聽我說下去。

    II. 美國現在是怎麼看待臺灣的?
    臺灣現在還是有非常多的人認為美國對臺灣是有情有義的。
    我們話說從頭。
    1978年中國和美國建交。
    建交公報裡面明確的說了,臺灣是屬於中國的一部分。
    從那個時候開始。美國就認定了臺灣是中國的。
    但當時為什麼要跟臺灣繼續維持武器的交易?
    並保障所謂的台海安全呢。
    真的衹是為了臺灣嗎?
    臺灣人。太天真了。

    從二次大戰之後,日本,韓國,臺灣,菲律賓。
    就是美國阻擋所謂赤色中國的一個太平洋島鏈。
    臺灣是這一條鏈條中的其中一環。
    記住了。衹是其中一環。
    這些國家對美國而言,主要是軍事上的需求。最重要的是每年還可以收「保護費」,這對美國是很重要的。而在這其中。臺灣的地位更是非常特殊。因為在聯合公報中,臺灣就是中國的。所以對美國來說,一個聽話的臺灣,等於是中國被握在他手裡的一張超級王牌。
    美國心理很清楚。這一塊肉早晚要還給中國的。
    但是這一塊是塊大肥肉啊。
    今天換了誰都會這麼想…
    這塊肉我一定要把它啃到剩下骨頭渣渣,再還給你。
    然後我還要把這塊骨頭,咬在嘴裡。能夠一天不給你就一天不給你。最好還能夠用這個骨頭渣渣跟你換另外一塊肥肉。在最後,你要吞掉這塊骨頭渣子。你還會發現很難吃,很噁心。

    所以臺灣對現在的美國,就是這一塊肥肉。現在的美國正聯合蔡政府, 把臺灣掏空。把臺灣的錢全部轉移出去,
    最好能讓臺灣欠下未來100年都還不完的錢。而這些還不完的錢進了美國口袋,進了蔡政府民進黨人的口袋。

    你中國大陸不是想要臺灣嗎?一個欠債還不完。破敗不堪的臺灣,你要不要?

    III. 臺灣的下場是什麼?

    「經濟凋敝,民不聊生」。
    美國將用臺灣來跟中國換取最大的利益。
    民進黨蔡政府,到時跟當年菲律賓馬可仕一樣,會被美國政府接走。在國外逍遙自在。

    中國為了統一,必須用最大的力量,把臺灣的坑給補上。這是美國最想要看到的;我阻止不了你統一,
    我也要噁心你一把,要讓你雞毛鴨血。

    在這裡奉勸,現在跟著蔡政府起舞的這些人,最好在家裡準備好中國的五星紅旗;
    要不然就備好綠卡,買好機票,跟著蔡政府一起溜號。
    美國絕對不會為了已經被蔡政府掏空了的臺灣,付出任何一點點力量。相反的,當他獲得一個最大的利益時,
    他們會毫不猶豫的把你給拋棄。

    中國的崛起已經不是美國人擋得住了。現在一步一步走向自毀的臺灣,如果中國還願意接受你回家。你真的該慶幸了。

    另外,在這裡也呼籲中國大陸,儘快啟動統一的進程。
    讓蔡政府在臺灣多待一天,臺灣就被掏空一天。
    到時情況會越來越不可收拾。臺灣人民會越來越可憐,越辛苦。救民於水火,義不容辭!

    歷史總是驚人的在重複著.....台灣蔡政府正在走向菲律賓前總統馬可仕的同一條路。台灣人民該要提高警覺!

    3)陳水扁的海角七億

    https://www.mirrormedia.mg/story/20190430inv005/

  • 台灣人資產中位數 在 台灣物聯網實驗室 IOT Labs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6-13 18:17:42
    有 0 人按讚

    銀行如何提供超級個人化服務?百人數據團隊靠AI打造中信腦

    為了顧及全產品、全客群、全通路、全覆蓋,中國信託採取的對策是走入AI與大數據,更為發展AI應用訂下3大KPI,來掌握研發資源的最適化;今年,中信更成立數據治理委員會,希望將數據治理走向更全行化的關鍵議題

    文/李靜宜 | 2021-06-10發表

    「透過科技力,來創造競爭力。」中國信託銀行數據暨科技研發處處長王俊權,用一句話點出中國信託大力發展AI與大數據的戰略核心。

    3年多前,中國信託定調以AI與大數據作為主要發展方向,並成立了數據研發中心,要用AI來加值業務場景的服務與產品。設立初期僅有一人,到現在已擴大為百人團隊,更在2020年初正式提升為數據暨科技研發處。王俊權正是該團隊的一號員工,更是中國信託內部大力推動AI與大數據的關鍵人物。

    中國信託的經營策略是,顧及全產品、全客群、全通路、全覆蓋。而為了守住既有的優勢,中信採取的對策是走入AI與大數據,來作為轉型的利器。不只要轉型,王俊權表示,中信更希望透過AI與大數據,孵化出不同於以往的經營模式。

    「CTBC+AI」是中國信託發展AI的大方向,在各業務線上,都能將既有的經營方法加上AI,來提升效率與效能,更要以這樣的科技力創造競爭力。更以優化、平臺、全面、轉型、顛覆這5大階段任務,往下推動AI。

    王俊權解釋,中信的策略是,從最小且最有把握的項目開始,所以,透過AI來優化既有的經營方式,是中信切入AI的第一項任務。運用AI優化的專案成功後,下一步,中信就能將AI技術進一步平臺化;有了平臺之後,就能將AI技術全面導入到銀行。

    走過了優化階段、平臺階段到全面發展階段,AI已經落地到中信的金融場景,也陸續有了一些階段性成果。王俊權表示,中信現在聚焦「轉型」與「顛覆」,希望透過AI幫助組織轉型,最終期待是要用AI提出顛覆的想法,創造新的經營模式,他透露,目前已有幾個專案正在進行中。

    依循著CTBC+AI這項大主軸,中國信託打造了「中信腦」,定調3條研發路線: 電腦視覺、自然語言處理(NLP)、機器思考,也成立了3大實驗室,聚焦研發6大AI應用核心,包括了精準行銷、市場預測引擎、文字與文件辨識應用、人臉與物件辨識應用、機器閱讀到機器對話。從應用場景來看,則鎖定營銷經營、流程優化、風險控管這3項。累計至今,中信在業務單位落地的AI專案超過了20個。

    第一類應用場景的AI,中信稱為「營銷經營+AI」,囊括個人化推薦、需求預測,目的是協助增加收益,並提升客戶滿意度、客戶資產、新申購產品數等。王俊權提到,像是推薦引擎專案,中信金控整體客戶數有1,100多萬戶,產品與通路又多,需要透過AI推薦引擎來實現精準行銷,預測顧客未來的金融需求,才能進一步推薦。中信也將這類預測技術,應用到金融商品的預測,比如房價預測、股市預測、匯率預測等。

    「流程優化+AI」則是中信第二大類應用場景,包含法金作業流程、客戶申請流程、線上作業流程,希望用來協助內部提升作業效率,來減少作業成本,最終目的也同樣要能夠提升客戶滿意度。 目前,中信內部有多項端對端的流程數位化專案,像是個金、法金、AML(反洗錢)、HR等業務,都有導入AI來優化既有流程。

    最後一類場景的應用是「風險控管+AI」,則應用在AML作業、偽冒偵測、稽核,來改善內部作業效率,減少風險的損失。比如,王俊權提到,前年底,中信銀行上線了一套用自然語言處理技術分析負面新聞的平臺,這個AI反洗錢專案的成果,後來更從臺灣擴大應用到7個國家的海外分行。

    王俊權表示,3大實驗室所負責的6大AI核心,就是沿著這3大類應用分頭進行,其中,因為銀行面對數位化的壓力較大,所以,又以銀行為應用主力,再逐漸將AI技術擴大到金控旗下子公司,如投信、台灣人壽、中國信託資融等。

    自行培養AI研發能力,更訂定3大AI管理KPI

    AI發展策略上,中國信託除了自主研發,也會與廠商協作。不過,這兩種策略該如何拿捏,中信內部也走過一段辯論的路。王俊權表示,最後的判斷依據是,「金融業需要的核心能力,中信會投入有限的研發資源。若不是中信認為的核心能力,則盡可能用市場上的解決方案,來加快回應市場的時間。」

    舉例來說,銀行業使用分析模型並非新鮮事,AI技術與傳統統計回歸最大的不同是,能夠處理大量非結構數據,像是人臉、電文等資料,可是,這些數據機敏性較高,如果銀行不能自行掌握技術,而需委外,王俊權認為,第一個問題就是,銀行創新的保密性較弱,再者,廠商進入銀行接觸到如此多的機密性資料,有時也有法遵問題。

    尤其,金融業對個資的管制嚴格,非結構化資料很難離開金融業,但是,在臺灣,許多AI技術原廠來自海外,對於銀行來說,整體應用或導入的彈性都相對較低,這些都是中國信託選擇培養自家AI研發能量的關鍵因素。

    中信在AI應用發展策略,更訂出3大關鍵績效指摽(KPI),作為研發資源最適化的參考。王俊權表示:「對資源有限,需求無限的單位而言,研發的管理是一大關鍵。」首先,中信不會輕易增加AI生產線,因每開一條生產線就會涉及維運與資源分散的議題。所以,「AI生產線的管理」是第一項KPI。

    「AI研發資源調度的管理」是第二項KPI。王俊權提到,資源有限狀況下,應該分配多少資源,投入短期的落地變現,還是長期的亮點顛覆,「是一種決策的藝術。」過去,中信希望AI可以迅速擴大到各單位,所以,王俊權採取80/20法則,將80%的資源用在短期落地變現,讓大家有感,保留20%在真正創新的研發。不過,他表示,這個比例每年或每季會進行調整,要讓研發資源投入到需要的地方。

    第三項KPI則是「核心複用的比率」,也就是同一項核心技術盡可能重複利用的比率。王俊權要求研發團隊,每條AI生產線至少要有3個落地應用。目前,中國信託共有6條AI生產線,以及20幾個AI落地應用的專案,他提到:「平均每條AI生產線,有3~4個核心複用。」未來,更希望將每個AI核心,擴大到金控內各個應用,所以,要盡可能提升核心的複用,他對團隊的期待是,能提高到兩位數的複用率。

    他進一步舉例,3年前,中信導入工研院智能文審技術,來辨識客戶申辦信用卡、貸款所需檢附的財力證明,像是存摺、扣繳憑單等金融常用的固定格式文件。去年,中信將文字辨識應用,複用到分行的場景,上線AI票券辨識服務,在審票機中加入AI、OCR技術來辨識支票,來減少櫃員人工審票與顧客等待的時間,及提升作業人員登打的產能。

    目前,中信已做到一張支票上的7個要件,包括到期日、抬頭人、金額、禁止背書轉、發票章讓章或手寫、背書、帳號,都能夠用AI辨識。王俊權提到,中信將自行研發的印刷體的文字辨識核心、手寫英數的AI辨識核心、文印鑑辨識技術,通通導入支票辨識上,「這就是一種AI核心的複用」。此外,為了持續優化辨識正確率,中信更導入AI反饋機制,內部自己發展出標記功能,來改善標記效率,長期目標是達到9成的辨識正確率。今年,中信預計將該AI應用擴大到22家分行。

    中信還有另一項AI核心應用是人臉與物件辨識應用,王俊權坦言:「人臉辨識技術,對於組織的轉型與顛覆是亮點有餘,可是力道不足。」不過,若能結合防偽能力及數位流程,可能會創造出藍海的新應用。中信正在思考,如何運用人臉辨識、活體辨識、微表情辨識、情緒辨識等AI核心,交錯組合來打造遠端核身相關應用。

    金融業需緊跟科技的腳步,轉變為自身的競爭力,才能在指數型成長的趨勢下,站上領先地位。AI與大數據,正是下一波競爭力的最大利器。─── 中國信託銀行數據暨科技研發處處長 王俊權

    推動超級個人化服務,中信靠大數據建立5大行銷策略

    「中信銀行每個月有1.5億筆的金融數據,1.9億筆的非金融數據。更可觀的是,疫情期間,顧客更加喜歡使用數位服務,每月高達2億筆的顧客數位數據。」王俊權首度揭露了中信內部統計的海量數據。不只如此,中信銀行1年與顧客會有20億次的行銷溝通,顧客造訪行動銀行、網路銀行或到行銷網頁觀望的次數,更是高達16億次。

    「中國信託的數據含金量很高,因此,全都要採集起來,作為銀行KYC的關鍵第一步。」他提到,光在2017年到2018年這段期間,中信內部就採集了大量數據,來建立360度客戶全景標籤。即便,當時各個單位已有自己的全景標籤,中信仍認為要有一個可以全行共用的主數據庫。

    有數據來了解顧客,銀行就能出手,中信的策略是以數據掌握顧客人生不同階段需求,提供超級個人化服務。王俊權表示,中信策略是運用AI與大數據,透過個人化溝通方式,來提升顧客的成交機會。中信更先將這種作法,落地到銀行的「艱困區」,若在艱困區測試後有成效,再轉移到「黃金區」主戰場。「一方面不會影響到既有的業務動能,另一方面團隊也會比較有信心。」

    在推動超級個人化服務,中信採取了5大行銷策略,並各自搭配合適的AI技術。第一項策略是使用最適合的通路對不同顧客溝通;第二項是尋找顧客有興趣的話題來互動,王俊權透露,今年底將從人工轉為全自動化,用AI生成銀行與顧客行銷的文案。

    選擇對的時間,則是第三項策略,比如,當外幣跌到一定數值時,跟該名顧客歷史申購外幣的成本有競爭性,就能在此時發送推薦資訊給顧客。

    第四項策略則是打造貼合顧客需求的產品,他提到,中信已有不同產品的預測模型,能預測未來3個月或1周後,該名顧客可能需要的產品。可供業務單位、EDM數位行銷,來聚焦其中高成交率的顧客。最後一項策略是對的活動,即便是賣同一項產品,不同活動的優惠或行銷設計都要不一樣。

    王俊權認為,不僅不要過度叨擾顧客,更希望提供一次就能擊中顧客的服務。甚至,目標是做到自動化行銷,他透露,目前正在建置平臺的階段,除了要能自動採集數據,更要自動反應顧客下一步的預測,讓銀行出手可以更快,或盡可能減少PM或行銷出手時會遇上的人工斷點,甚至,讓每次出手後的反饋可以更為即時,來推動多波段行銷。

    成立數據治理委員會,優先梳理2類數據

    「數據治理是比下水道還要更下水道的底層工程。」特別對於大型金融機構來說,海量的數據勢必要有與過往不同的梳理方式,王俊權如此說著。

    因此,今年中信銀行成立了數據治理委員會,由總經理親自主持,各個業務單位主管都參與,「希望將數據治理走向更全行化的關鍵議題。」他坦言,今年是試行階段,但中信已經注意到這個趨勢,而且必須往這方向走。

    中信在數據治理特別強調「以用為治」,去年,更研究了全世界數據治理做得較好的企業,比如,數據治理發展超過20年的華為。王俊權坦言:「對中信而言,數據治理既然是一場長期抗戰,就必須明確為何而戰。」

    由於資源有限,中信在數據治理的戰略,優先從兩類業務來推動,第一類是不能犯的錯,這類資料的處理一旦犯錯,銀行容忍度很低,如監理報送這類數據就需要優先梳理。另外一類是業務效益較大者,王俊權表示,若沒有好的數據治理標準,業務效益很難有長期的呈現。這是中信今年訂下數據治理的方向,也希望從小開始,慢慢擴大到全行。

    經理人小檔案

    王俊權

    中國信託銀行數據暨科技研發處處長

    學歷:臺灣大學國際企業研究所商學碩士

    經歷:早年在美國矽谷的科技公司做美股分析,回臺後陸續待過4家銀行,主要負責風險管理;2005年加入中國信託銀行擔任全球個金風險管理處處長,2018年兼任數據研發中心最高主管;現為中信銀行數據暨科技研發處處長,兼任中信金控數據主管

    附圖:中國信託銀行數據暨科技研發處處長 王俊權 (攝影/洪政偉)

    資料來源:https://www.ithome.com.tw/people/144842?fbclid=IwAR0XaBPczoiqTWTEQH8qHfNDbmyyTpA43Akd2gYWhsBbh0oIbWsBNWdF4Fk

  • 台灣人資產中位數 在 陳泰源-房仲/主持人/歌手/作家/演講師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15-04-11 16:01:07

    150411中天 自由行夯 重慶南路變商旅一條街
    影片網址→https://youtu.be/savPxB0__Bw

    感謝記者 邱子玲、林東銘 的採訪。
    1.大同區、華陰街、京站一帶,一直以來都是房價的凹陷區,因為台灣人/台北人/在地人,都比較不願意在那邊設立辦公室或者自住,畢竟都是C級辦公室,絕大部份都是老舊公寓,所以房價相對便宜許多。

    2.可是地理位置又極優,在台北市中心,又有轉運站,台北車位等等。

    3.自由行夯,陸客、其他國家的觀光客越來越多,短租、日租型的需求爆增。

    4.導致許多業者基於入手價便宜(房價成本)、加上交通方便、同時短租的租金投報率特別高,造就商圈翻轉,資產活化。

    以下是新聞報導……↓
    記者 邱子玲:台北火車站附近,從忠孝西路一路到衡陽路之間的重慶南路,短短500公尺就有超過10家商旅正在營運,也有4家正在趕工當中。

    工人上上下下釘木板,從外觀往建物裡面瞧,清楚看到原本大空間商辦被隔成一間間套房,以前的台灣商務印書館走路歷史,現在改裝成商旅,對面的速食店也在趕工變飯店,短短幾百公尺內,就有好幾家新的商務旅店。

    原來機場捷運線年底將開通,台北火車站變觀光客進台北城第一站,成商旅業者插旗一級戰區。

    加上去年來台觀光客大幅成長,高達991萬人次,大陸、日本、港澳、韓國,都出現二位數成長,其中陸客達近400萬人,自由行占3成,年成長超過一倍。去年來台觀光增加263萬人,換算下來一天等於有7000千多人來台,需要3600間房,如果停留3晚,至少有1萬間房需求;而近4年,台北市旅館總共增加7200間房,一般旅館貢獻5700間,遠高於四、五星級旅館,為了提高報酬率,C級辦公室成了業者目標。

    房仲業者 陳泰源 表示:你買的那些C及商辦很便宜的前提之下,又有這麼多自由行觀光客來住,所以租金投報率拉得非常高,10~20%跑不掉。

    看準C級辦公室取得成本低,如果還位在蛋黃區,租金報酬率相當驚人,也讓原本書店一條街的重慶南路,變成商旅、飯店一級戰區。

    網址→http://blog.yam.com/taiyuanchen/article/89222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