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台東原住民分布圖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台東原住民分布圖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台東原住民分布圖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台東原住民分布圖產品中有4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3萬的網紅窩窩 wuowuo,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套索加槍傷,救傷崁頂小黑熊僅能以流質進食,人熊如何共存引議】 #窩動保時事 https://wuo.pros.is/3b68ah 2020年12月10日林務局臺東林區管理處(下稱台東林管處)接獲通報,臺東縣海端鄉的崁頂村發現一隻2歲公熊在私人農地被套索陷阱困住。 在WildOne野灣野生動...

  • 台東原住民分布圖 在 窩窩 wuowuo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1-21 09:58:09
    有 231 人按讚

    【套索加槍傷,救傷崁頂小黑熊僅能以流質進食,人熊如何共存引議】

    #窩動保時事 https://wuo.pros.is/3b68ah

    2020年12月10日林務局臺東林區管理處(下稱台東林管處)接獲通報,臺東縣海端鄉的崁頂村發現一隻2歲公熊在私人農地被套索陷阱困住。

    在WildOne野灣野生動物保育協會 及 屏東科技大學保育類野生動物收容中心的搶救下,崁頂黑熊已經暫時脫離險境,但右前掌仍因傷口潰爛,為了避免引發敗血症而截除。

    在全身檢查與電腦斷層掃描後,發現身上有三處槍傷,除了後續醫療外,警政署保七總隊第九大隊也針對槍傷進行調查,待進一步釐清原因。
     

    🐻槍擊傷勢引起網友議論,中槍因素還在調查


    崁頂黑熊的槍擊傷勢曝光後,引起網友討論,除了祈禱與祝福傷勢復原外,也有提出要求國家要有所作為,抑或是斥責原住民狩獵行為等聲浪。

    目前中槍始末檢方還在進一步釐清,針對中槍事件,林務局則強調,依野生動物保育法第21條規定,保育類野生動物有危害農林作物、家禽、家畜等,在緊急情況下,得以主管機關核定之人道方式予以獵捕或宰殺。否則將觸犯刑責,最重可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新臺幣20至100萬元罰金。

    原住民族青年陣線 發表聲明回應輿論,期待大眾能「正視人熊衝突,停止污名狩獵文化」,認為臺灣黑熊雖然極需保育,但不是可愛動物,野外更不是動物園。

    對於居住山區周遭的民眾來說,一旦不小心巧遇臺灣黑熊仍有既定危險性,且野保法也表明在緊急狀況下,開槍並沒有違法問題,並推測此次案例未必與狩獵有關聯。

    而 台灣黑熊保育協會 針對槍傷表示,本案已經交由警方調查,在真相未明之前,希望大眾不要簡化議題,讓議題失焦,且在乎臺灣黑熊的生存權益同時也應尊重原住民文化,也希望大家能為受傷的崁頂黑熊集氣,期盼牠能早日康復。
     

    🐻瀕危黑熊承受了多少壓力?


    臺灣黑熊為臺灣最大型的食肉目野生動物,預估數量僅約200-600隻之間,被野生動物保育諮詢委員會列為瀕臨絕種保育類的野生動物,主要分布於中央山脈的山區。經常遭遇到的困境有棲地喪失、人為開發破壞、誤觸陷阱與非法盜獵等。

    而台灣黑熊保育協會也整理近三年關於臺灣黑熊的通報事件共11起,有的落單、受傷或死亡。屏科大野生動物保育研究所的黃美秀表示,對於瀕危物種來說,每一起事件都很「悲壯」,至於部分聲音推測「熊變多」的說法可能欠缺根據,尤其臺灣黑熊的移動範圍大,雖然通報量增加,也未必代表族群成長穩定。

    原住民青年陣線的聲明也提到:「近年臺灣黑熊出沒頻繁,是因為物種數量擴大?核心棲息地被破壞?需要被釐清,也希望主管機關因應現況做出相對應的政策調整。」

     
    🐻山區田野的人獸衝突繁多


    11起臺灣黑熊通報記錄之中有兩起廣原、利稻小熊落單事件,還有一起錦屏林道的黑熊中套索陷阱事件,再來就是本次的誤捕公熊事件。上述4件通報皆發生海端鄉,其中就有兩件屬於山豬吊陷阱造成的傷害。

    原住民青年陣線則提出,本次發現崁頂黑熊的陷阱位於海端鄉海拔370公尺左右的山區田地,不但是是農民活動頻繁的區域,農地也容易遭到野生動物的滋擾,因此農民會鋪設陷阱,但防範的目標物種其實是山豬,並非黑熊。

    台灣黑熊保育協會的發文也提到,臺灣黑熊為瀕臨絕種保育類動物,只要不刻意獵捕,在防治農損、人身安全及傳統狩獵的陷阱架設也都屬於合法範圍,但由於陷阱的使用及管理不夠細緻,往往成為黑熊的威脅,因此建議應使用精準式套索外,也不斷呼籲官方管理上的巡視及實名制政策的推行,避免黑熊誤觸陷阱的憾事不斷發生。

    林務局也提醒農民,若遭遇農損問題,可以先向地方政府通報及申請電牧器*的架設,政府也會補助4分之1的架設補助。若遇到地形受限而無法架設者,林務局即將準備2000套精準式套索陷阱提供農民申請使用,並派專業團隊輔導操作。

    *什麼是電牧器?

    電牧器是一種利用高壓電、低電流的原理的電圍籬,利用低電流讓動物產生痛感造成驚嚇,使動物而不敢靠近,通常用來管理圈養的經濟動物或防止農作物、果園遭到獸害。

     
    🐻通報系統的建置,幫助臺灣黑熊保育及救援的推行


    這次崁頂黑熊的事件發生在山區田間,主要仰賴當地部落的周姓族人的通報,才能讓臺灣黑熊能盡早就醫治療,再次顯示通報系統與社區保育意識的重要性。

    林務局強調,民眾若遭遇人熊衝突或發現臺灣黑熊需要救援,可以通報林務局各地林區管理處或是撥打1999聯繫縣市政府農業局;亦可至台灣黑熊保育協會官網填寫熊出沒問卷。協會也製作熊出沒判讀資料,讓大家學習如何判斷臺灣黑熊出沒的蹤跡。

    台灣黑熊保育協會提醒,每個人遭遇臺灣黑熊的場合、情況有不同,過去的報導也告訴我們,「由於臺灣黑熊生性膽小,若遭遇臺灣黑熊,適時地迴避,發出聲響驅趕,多半能化解衝突。」

    最後也期盼民眾對臺灣黑熊生態、行為有更深的認識,也多善用通報機制,幫助釐清、掌握黑熊的族群動態,降低人熊衝突與黑熊受到的威脅,才能減少擦槍走火的機會。


    🐻遇到熊怎麼辦?人熊共存之道看這邊

     1. 熊仍在遠處,繞道而行或安靜離開現場

     2. 正面衝撞保持冷靜,緩緩退後或離開,但不要背對著熊跑開

     3. 準備好威嚇物(如防熊胡椒噴霧劑),盡量與同行者待在一起

     4. 當熊不斷噴氣、喀喀聲、踱地,或朝人衝刺時,代表距離過近,請緩緩退後。

     5. 面對任何野生動物,都不應有餵食、試圖靠近、觸摸等干擾野生動物的行為

     
    ———————
    發現黑熊從這裡通報:https://reurl.cc/Dv9DWO
    ———————

    |訂閱窩窩 為牠發聲|
    https://wuo-wuo.com/subscribe

  • 台東原住民分布圖 在 農藝女孩看世界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0-08-11 20:09:41
    有 253 人按讚


    【台灣種子首度上太空】🌿
      
    姬蝴蝶蘭、台灣藜、番椒、向日葵,它們將成為台灣最先上太空的植物!
      
    太空中心七月底已將這四種種子送達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這些種子將於九月送至美國,預計今年十月搭上補給物資給太空人的太空船,前往國際太空站(ISS)。
      
      
    太空中心參與了 JAXA 的免費科學計畫「太空種子亞洲未來(Space Seeds for Asian Future, SSAF)」,將種子送到 ISS,研究太空環境對植物的影響。
      
    只要總重量不超過 50 公克,各國要選幾種種子上太空都無妨。目前已知有九國參與,共計 16 種植物要送到國際太空站上、日本的 Kibo 太空艙。
      
    各國主要根據兩個原則選種子,一是特有種或具有特殊象徵;另一類是作物。前者如泰國選了國花阿勃勒、澳洲挑了國花金合歡、紐西蘭選了原生種聖誕紅;作物類則如印尼選了芹菜與洋蔥種子、馬來西亞的聖羅勒(泰國稱為打拋葉)。
      
    太空中心不具植物專業,因此與農委會農業試驗所以及中興大學農業暨自然資源學院合作,協助選定植物、提供種子、申請出入關檢疫證明,及指導後續研究與科普推廣。
      
    這些種子預定今年十月隨無人補給船送上 ISS,詳細航次還未確定。種子將在站上「放置」幾個月(不會在太空站上栽種),預計明年二月回到地球,送回台灣,讓科學家實際栽種,探討太空中微重力、高輻射的環境對種子生長有何影響。
      
    有「台灣價值」的植物非常多,但不可能全部納入。最後專家們挑了兩種代表性的原生植物、兩種作物上太空:姬蝴蝶蘭、台灣藜、番椒、向日葵。
      
      
    ▌姬蝴蝶蘭(Phalaenopsis equestris)
    ■ 份量:1 公克
      
    台灣原生的蝴蝶蘭只有兩種:姬蝴蝶蘭、台灣蝴蝶蘭(Phalaenopsis aphrodite)。
      
    姬蝴蝶蘭在日治時期後就缺乏正式採集紀錄,一度被認為已滅絕。直到 2010 年,屏科大森林系葉慶龍教授與林試所合作調查,在小蘭嶼找到九株植株,並首次紀錄到其生態與花形描述,這睽違百餘年的再發現引起轟動。
      
    姬蝴蝶蘭於菲律賓群島有廣泛分布,但在台灣僅生長於小蘭嶼。花朵寬約 2~4 公分,擁有白色、粉紅、粉紫、白瓣藍舌等豐富花色,是迷你多花性蝴蝶蘭育種的主要親本。
      
    它還是 #全世界第一個 全基因體解序的 #蘭科植物──2014年,成大生科系陳虹樺教授、蔡文杰副教授進行國際研究,以姬蝴蝶蘭為標的,完成全基因體解序,其 DNA 大小為 1.16Gb,含有 29431個基因,成果更登上國際期刊《Nature Genetics》封面文章。
      
    不過,姬蝴蝶蘭的突變紀錄仍相當缺乏;突變後,染色體變異與植物特徵之間的關聯也不清楚。此趟太空之旅或許有機會對此投入研究!
      
    姬蝴蝶蘭背後有種種精彩故事,現實處境卻不樂觀。市面上蘭花多為人工混種育成,但野外蘭花仍面臨極大生存壓力,甚至僅存少數個體。為了讓這珍稀植物在野外存續,林試所擬定了復育計畫;辜嚴倬雲保種中心近兩年也啟動「蝴蝶蘭返鄉計畫」,致力尋找野外種源,繁殖後再引回原生地,先從台灣原生種著手,最終目標是讓全世界蝴蝶蘭都能回家~
      
      
    ▌臺灣藜(Chenopodium formosanum Koidz.)
    ■ 份量:10 公克
      
    俗稱紅藜,主要分布台東、花蓮、屏東等縣市。這是台灣原住民耕作百年以上的傳統作物,因此它擁有許多名字,排灣族稱之 djulis、魯凱語 baae、布農語稱 mukun、卑南語為 duli、阿美語 kowal……除了當糧食,也常做為釀製小米酒的酒麴。
      
    紅藜應用歷史悠久,相關研究卻很稀少,還一度被認為外來種。直到林務局與屏科大森林系郭耀綸教授合作,歷時三年調查這民族植物的身世,比對各國館藏的藜屬標本,才確定它其實是台灣原生植物,並於 2008 年正名為臺灣藜。
      
    臺灣藜營養價值極高,近年漸漸成為明星食材──蛋白質含量高達 14%(是稻米的兩倍;相當於小麥),富含抗氧化物、膳食纖維與礦物質,還有九種人類無法自行合成的必需胺基酸。
      
    科學家們會調查這些到太空一遊的種子,後續發芽、生長、形態特徵、遺傳基因等表現是否會受到影響~
      
      
    ▌番椒(Capsicum annuum L.)
    ■ 份量:16 公克
      
    Capsicum annuum 是最常見的五種番椒栽培種之一,依果實中是否含有「類辣椒素」,番椒可再分成辣椒與甜椒(我們送上太空的種子是果實呈鐘型、帶甜味的甜椒)。
      
    根據農委會的「農業統計年報」,台灣近十年(2010~2019) 番椒的種植面積多維持在 2400 公頃以上,是僅次於番茄的第二大茄科作物。番椒富含維生素 C,生熟食皆可,還可當作辛香調味、食品著色、萃取成分添加到保健食品、醫藥與化妝品,繽紛多彩的外型也適合當作觀賞植物,用途相當廣泛。
      
    上過太空的番椒種子,後續生長型態、營養含量、生物化學特性會是研究重點。
      
      
    ▌向日葵(Helianthus annuus)🌻
    ■ 份量:20 公克
      
    向日葵是常見的一年生草本植物,通常生長於夏秋兩季,在台灣,六月至九月是向日葵開花的高峰月份。
      
    它常用以觀賞植物、榨取食用油、甚至做為生質能源。葵花籽油富含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單不飽和脂肪酸及維生素 E。觀察向日葵種子從太空歸來後,生長發育狀況、植物油中的化學物質含量是否發生變化會是滿有趣的題目。
      
      
    ▌幕後花絮
      
    選定種子的過程中,由於法規與流程的緣故,不得不放棄一些深具代表性的作物──水稻「台梗 9 號」以及「台農 67 號」的種子。
      
    參與計畫的國家必須先將種子送到日本,JAXA 收齊種子後,再連同日本要送至 ISS 的物資一起運往美國,交由美國的火箭發射,把物資送到太空人手上。而美日之間不能互相出口任何稻米種子,所以我們不得不排除水稻;原本擬定的山櫻花種子也因為不能輸美而放棄,改選向日葵。
      
    台灣這四種種子都沒有輸往日本的紀錄,讓動植物防疫檢疫局台中分局費了好些時間才完成檢疫工作。
      
    種子要輸入日本,除了要有一般檢疫證明之外,番椒所屬的茄科植物易感染「馬鈴薯紡錘形塊莖類病毒(PSTVd)」,還需另外附上未罹患該類病毒的病蟲害檢疫證明。
      
    這些要上太空的種子,經過檢疫、封裝後從台灣出發,行經日本、美國、太空,再循原路回來,全程 #不會拆封。待種子回台灣,再交給植物學家栽種、研究,看看歷經太空環境洗禮後,植物生長會不會有什麼變化。
      
      
    ▌送種子上太空.計畫緣由
      
    日本 1993 年發起區域性太空組織「亞洲太平洋區域太空機構論壇 (APRSAF)」,串聯許多亞太地區的太空機構,執行不同領域的合作計畫,例如防災救災的「守望亞洲」計畫、推廣太空科學與日本太空艙成果的「Kibo-ABC」計畫。目前有 13 個國家是「Kibo-ABC」成員,太空中心也是其中一員。
      
    在多國合作建造的 ISS 上,日本 JAXA 擁有一個名為Kibo的太空艙。而未來長途太空旅行,人類如何自給自足種植糧食是熱門研究主題,JAXA自2011年就發起「太空種子亞洲未來(Space Seeds for Asian Future, SSAF)」計畫,讓「Kibo-ABC」成員機構送種子到 Kibo 太空艙,研究太空環境對植物的影響。
      
      
    國立中興大學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業試驗所
    動植物防疫檢疫局-防疫小尖兵
    動植物防疫檢疫局臺中分局
    林務局-森活情報站
    林試所-幸福森活
      
    📸底圖:JAXA 人員收到台灣種子後的開箱照。
      
    =======有那麼點相關性的資訊分隔線======
      
    今年「Kibo-ABC」有好幾項亮點活動,除了送種子上太空,還有「KIBO 機器人程式設計競賽」,讓學生寫程式控制國際太空站的機器人。太空中心亦積極參加,台灣預賽已於六月舉辦完畢,第一名為臺北市私立復興實驗高級中學隊伍「Taipei Fuhsing Robotics Omega」。

    因疫情緣故,九月的國際決賽改以連線方式進行。決賽隊伍有機會與 ISS 連線,實際操控站上的飛行機器人 Astrobee!
      
    ==========看到這邊的是真愛=============

  • 台東原住民分布圖 在 廖子齊 新竹市議員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0-08-03 00:59:11
    有 357 人按讚

    8月1日是 #原住民族日
    原本當天就想分享我為《#百年香山》第二輯,寫的 #香山開發史,這是一本由竹塹城社區願景協進會發行、紀錄在地長者的生命訪談集。基於種種因素,遲至今天才分享。
     
    踩在有記憶的土地上,踏實做事、帶來改變。這是我對自己從政的期許。
     
     
    📖
    香山開發史
     
    #近山逼海的開展之地🌊
     
    綜觀全台的史前遺址,多數坐落於山海間。開墾,是將荒地開闢為宜人居之所。據聞香山,是新竹最早有人居住的地方。
      
    除了列在教科書中的台東長濱文化、十三行文化,到前陣子因臺9線蘇花公路山區路段改善計畫受到注目的南澳漢本遺址,史前遺址幾乎都在山海間的小平原區域。
      
    香山是台灣西部山與海距離最近的地方,在狹長的香山平原上,於西元2000年,發現了史前遺址—「上沙崙文化遺址」 。其位在香山區樹下里浸水街附近的沙丘上,根據考証,遺址主要有2個文化層,下方文化層是屬於四千五百年到三千五百年前新石器時代中期的繩紋紅陶文化;而上層文化層則是出土近代漢人的文物,推測大約是清朝早期的漢人墓葬物品。
      
    上沙崙文化遺址比著名的十三行遺址(一千八百年到八百年前)早了近兩千年。可惜出土文物不多,無法判定當時居住於此的究竟是哪一個族群的祖先。
      
    在鹽水里的耆老訪談中,蔡清火阿伯分享了一句俗諺:「近山逼海,做呷挫屎」。巧妙地點出古早時香山討生活、求溫飽的艱辛。
      
    幾千年前,新竹地區的史前聚落,同樣有人為了滿足基本生存需求,選擇於香山定居。無怪乎,清火阿伯憶及在物資貧乏的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甚至會有市內的人選擇下嫁到香山求個溫飽。
      
    香山是,新竹地區人類文化的開展之處,故事自此揭開序幕。
     
     
    #原住民與渡海之人
      
    雖荷蘭、西班牙、鄭氏王朝皆曾統治台灣,然統治力皆不曾貫通南北,在十七、十八世紀,香山居民仍是以原住民為主。
      
    新竹市政府網站「新竹沿革」寫道:「『竹塹』是居住在新竹平原平埔族道卡斯族『竹塹社』的音譯。明永曆15年(1661),命左先鋒楊祖駐屯竹塹;康熙57年(1718),王世傑率族人由同安首先開墾竹塹埔,這是漢人開墾竹塹之開始。」當時的竹塹埔,是以暗街仔(今東前街與平和街一帶區域)為圓心。
      
    因著渡海之人的強勢迫遷,一路北遷的竹塹社,最終在采田福地(今新竹縣竹北市新社村)於康熙36年,歸順清廷成為熟番。
      
    當中的竹塹社,據廖瓊林撰《新社采田公館記略》云:「我祖造基海島,我社始基於香山,繼移於竹塹。及索遷至舊社,始營公室,纔入版圖,厥分七姓,曰錢、衛、廖、三、潘、黎、金、為國新丁。」極有可能始於香山。
      
    荷西時期,曾有西班牙人探險南下竹塹(今新竹),甚至遠及二林社(今彰化二林);直到荷蘭時代,竹塹社才受到荷蘭東印度公司的管轄,荷蘭戶口表中,有代表該社的「Pocael」名稱的出現,1650年時,計130戶、520人。
      
    永曆15年(1661)四月鄭成功克台後,於六月派遣左先鋒楊祖駐紮竹塹屯墾。 這是漢文名「竹塹」最早的出現。此時的竹塹社居住於香山、鹽水港一帶。永曆30年(1676)鄭軍置通事於竹塹社,永曆三36年(1682)鄭克塽修築台灣北部雞籠等港,徵調原住民搬運糧食,軍令嚴苛,原住民紛紛起而抗之,竹塹社、新港社響應,殺通事、社商。鄭克塽派左協理陳絳督兵征剿。
      
    香山沿海一帶有許多百姓公廟,百姓公是台灣漢人對客死他鄉或無子孫祭拜之孤魂野鬼的統稱,沿海各里耆老們對於百姓公的遺骨為誰莫衷一是,有說兒時聽長輩們說過因為香山靠海,有些船在此上岸,漢人、外國人和原住民打鬥有死傷就地在此埋葬;有說是閩客械鬥、漳泉械鬥;有說在明鄭與清廷開戰時,清兵上岸於此兵戎相見;或說日治初期日兵上岸即遭抵抗,死去的日本兵只能草率掩埋…。後來開墾時挖出遺骨,即送到百姓公廟供奉。
      
    山與海的交界之處,原住民與渡海之人在此相遇,原本尚未有固定名稱,「香山」之名,是漢人大量來此開墾時才出現的,這是後話了。
     
     
    #淡水廳治在竹塹
      
    新竹地區大規模的漢人開發,一直要到清廷治台時期才開始,「六死三留一回頭」這句俗諺道盡當年漢人開墾之艱辛。
      
    雍正年間積極鼓勵開墾,甚至放寬許多條件,像是:雍正2年(1724)准許民番進行租佃,朝廷覆准「福建台灣各番鹿場閒曠地方可以墾種者,令地方官曉諭聽各番租與民人耕種。」因此,漢人取得土地的方法時常是以租佃方式進行,即表面上是番產,實際上土地卻是由漢佃掌控。逐漸吸引漢移民前來拓墾。
      
    香山地區則是在康熙末年,有閩人許、晉、葉三姓人入墾,然遭遇番人抗拒,三姓人被慘殺者達十餘名,致墾務中斷一時。直到雍正年間有泉州府惠安縣人吳忠信及同安縣人吳祖入墾香山。
      
    「香山」這地名也是在這時期出現的,一說為福建惠安陳姓族人遷居到此。其族人目前大多居住在埔前聯里,於大坪頂一帶,漫山遍野無名花草盛開,薰芳馥郁,故名香山。另一說自鹿仔坑秀才林秀春,傳云:香山往昔為竹塹番棲住地,漢人初來稱曰番山,後覺地名不雅,乃改稱「香山」。
      
    香山港的存在讓香山在清代有一定的位置,道光末年至咸豐年間,竹塹港已漸淤淺,而被南邊的香山港所取代。 自大陸來的商船主要停駛於香山港,再以小船轉運舊港,因此兩港常常合稱「香舊」。 其開港年代各文獻說法不一,有一說是道光五年(1825)甚至更早,《新竹文獻會通訊92號》所記載為光緒二年。 船隻往來頻繁、郊商、鄉民買賣雲集,連帶讓香山天后宮也擁有竹塹城內的信徒,一時香火鼎盛。
      
    此時,香山其他地區仍有不少熟番,依據熟番大租繳交數量可推論,在清治時期,香山地區仍有不少原住民存在。
      
    無怪乎,位於香山南端中隘里的陳金昌耆老提及老一輩告訴他,早先這一帶是「番仔庄」,「隘口」是彼此交換物品的集市之意。
     
     
    #日出日落香山觀海
      
    《新竹縣鄉土史料》中,新竹八景關於「香山觀海」的描述為:台灣鐵道驛站只有香山可觀海。
      
    現在從香山車站往外看,所見的是貫穿香山的省道中華路,很難想像在日本時代,「香山觀海」為八景之一。其實海埔新生不過是國民政府來到台灣這幾十年的事,香山火車站前轉角朝山里的陳漢卿阿伯亦在訪談中提及,過往的中華路是石頭路,路旁滿是竹林、林投樹,於朝山活動中心旁,甚至可以在道路間看到堤防。
      
    由日治二萬分之一台灣堡圖(明治版,1898)與Google地圖(2017)的套疊可得,過往的香山火車站離海岸不過一百多公尺。
      
    昭和七年(1932)後因戰爭因素,總督府停止海峽貿易,香山港轉為以漁業活動為主。
      
    大正13年(1924)碑圳公有化政策實施後,將既有何勝圳改建延伸至香山地區,末代圳長何汀甫捐出,由政府擴大整治,原先命為昭和圳,後考慮居民習慣的稱呼,更改為汀甫圳。汀甫圳引頭前溪水,流經十八尖山腳下,過香山地區入海,是竹塹東南隅的重要灌溉水源。可見香山當地水脈無法提供足夠的灌溉水源,只好遠從十幾公里外的頭前溪引水灌溉。從汀甫圳的修築年代研判,香山地區的大規模水田化,可能遲至日治中期才發生。
      
    而汀甫圳未及之區域,則多靠水塘,或是旱田耕作,在香山地區,台灣製糖株式會社擁有大片甘蔗田,五分車鐵道一路從新竹糖廠延伸到香山以及苗栗竹南一帶。也因此,香山在日本時代的都市規劃中,是作為新竹州的糧倉與後花園。
     
     
    #國民政府在台灣
      
    香山在此時期面臨了三次的行政區劃重大變更。
      
    先是戰後新竹州解體,1946年,國民政府將原日治9轄區整併東、西、南、北、香山等5區,並將新竹縣竹東區、竹東鎮、寶山鄉併入新竹市竹東區和寶山區,新竹市當時為全台九個省轄市中面積第二大市(僅次於屏東市)。
      
    二於1950年,台灣調整行政區劃,省轄新竹市被撤銷降級,和新竹縣合併,成為新竹縣轄的新竹市。香山、竹東、寶山成為新竹縣轄鄉鎮,原省轄東西南北四區整併為新竹縣轄市,設縣政府於今市政府。
      
    直到1982年,新竹縣市分治,新竹市(升一級回來)和新竹縣分離,縣政府遷至竹北。新竹市與香山鄉合併升格為省轄市,香山鄉改為香山區,才成為今天的樣貌。
      
    民國40年初,有鑒於相思樹經濟價值菲薄,大量農民隨當時風潮所趨改種荔枝。民國56年時,曾經一度盛行栽植洋菇,由食品工廠收買製造罐頭外銷,賺取不少外匯。民國50年台灣玻璃奠基設廠,帶動大同磁器、中台興、美爽爽等廠商前來投資。民國63年都市計畫規劃出香山工業區;民國67年朝山都市計畫實施。 許多耆老也在這段時期,因工業區的興起,選擇棄農從工。
      
    1940年代至1966年間,沿海浮復地急速陸化成為海埔新生地。香山本為港泊地,容易變遷,一旦潟湖地形變化或淤淺,港口機能即迅速衰頹,必須另尋泊地取代。歷史上的香山港泊地一直在頂寮、下寮、汫水港、鹽水港、內湖等地擺盪,而最後以潟湖陸化終結。
      
    幸好,潟湖區是優良的漁場,沿岸漁業成為當地居民重要產業活動,挖公呆、養蚵是許多耆老的共通記憶,香山海域養殖牡蠣的時間更是超過百年,卻因「綠牡蠣事件」重創養蚵業,2004年底,根據台灣大學海洋研究所老師林曉武的研究報告,新竹香山一帶的牡蠣銅含量高達1000ppm,是世界平均標準的40倍以上。造成當地牡蠣銷售量嚴重下滑。然政府期間並無積極作為,一直到2009年,漁業署才陸續收購銷毀並禁止養殖。
      
    一個百年產業,因工業污染而沉寂,農地也逃不過同樣的命運,2001年到2006年間「鎘米事件」,受汙染面積共約33公頃,主要分布於浸水里和樹下里;肇因為汀甫圳的牛埔溪支線及八輪支線流經香山工業區,水源受到工廠排放水污染。雖然92年9月15日新竹香山區浸水社區部分區域(約3.2公頃)已完成改善並解除列管。 但地方的恐懼仍未消失,在訪問的過程中,仍會聽到地方耳語-刺鼻氣味、圳裡突兀的顏色和油汙…,香山工業區在面臨傳統產業出走後沒落,原有的農、漁業也受到損傷,擁有豐富生態的濕地與丘陵綠意的香山,該如何尋找新的出路?這也是我們在訪談的過程中,最常聽到的耆老擔憂,該如何讓子孫留在香山?
     
     
    #看不見的城市
      
    時光荏苒,地景更迭。
      
    義大利名作家卡爾維諾在《看不見的城市》的「城市與記憶之三」說過;「當來自記憶的浪潮湧入,城市就像海綿一樣將它吸收,然後脹大。」
      
    透過與耆老的訪談,屬於香山的共同記憶於焉展開、往外延伸,景色、聲音、心情的記憶,相同的事件、相異的感受…,記憶隨著時間被型塑或保有原貌。百年香山,存在於耆老的口中和老照片裡,我們紀錄、串聯、想像。
     
    或許,耆老訪談的意義就在這裡了吧!透過地方人的回憶,見證香山的興衰。
     
    或許,我們都存在於某個看不見的城市,找尋自己的城市。
     
     
    ————
    註釋和參考書目都在書中。
    照片是回母校盪鞦韆,以前是輪胎泥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