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台大骨科門診表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台大骨科門診表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台大骨科門診表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台大骨科門診表產品中有8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萬的網紅傅志遠 Peter Fu,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身為台灣外傷醫學會秘書長,這是今天與理事長林醫師的聯名投書。 醫療工作中最常被問的問題即是:「你是什麼科的醫師?」 然而當我充滿驕傲地回答:「我是外傷科醫師!」時,對方常帶著恍然大悟的語氣回答:「所以你是急診科醫師囉?」「是骨科醫師嗎?」「我不知道急診醫師還要負責開刀。」 「我是外傷科醫師!是...

台大骨科門診表 在 老師說我PE要加強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7-11 08:51:42

最近真的是超級多工模式一直沒空好好記錄生活 一方面有一堆研究、考試、系學會活動要處理,平日則是有跟不完的門診跟上課,幸好現在終於告一段落,接下來要去神經科了! 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這個我覺得敝系相當特殊的course:大五門急 簡單來說門急就是由急診、皮膚、眼、骨、泌尿、耳鼻喉科(的偏門診方面)...

  • 台大骨科門診表 在 傅志遠 Peter Fu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0-09-20 20:45:49
    有 538 人按讚

    身為台灣外傷醫學會秘書長,這是今天與理事長林醫師的聯名投書。

    醫療工作中最常被問的問題即是:「你是什麼科的醫師?」

    然而當我充滿驕傲地回答:「我是外傷科醫師!」時,對方常帶著恍然大悟的語氣回答:「所以你是急診科醫師囉?」「是骨科醫師嗎?」「我不知道急診醫師還要負責開刀。」

    「我是外傷科醫師!是專門治療外傷的外科醫師!」我總會提高語氣再強調一次。

    可惜,從對方疑惑的表情中,我相信他仍無法理解。

    急診室是外傷醫師的一處重要工作場所,但同樣的在手術室、加護病房、普通病房、門診,都可看到外傷醫師的身影,外傷醫師是外傷病人全程的守護者,只是依病人受傷的程度決定他們在何處開始相遇。急診室是救治外傷病患的開端,大型醫院外傷團隊更需要全程治療外傷病人的外傷醫師負責才能發揮最大功能。

    外傷醫師雖有著見證起死回生的感動,與和死神戰鬥的使命感,但也常因這些誤解而氣餒。

    多年來我們秉持的「生命優先」、「救命,一秒都不能等!」的使命感,仿效全球一級外傷中心的標準,主治醫師24小時在院值班,零時差完成外傷病患評估處置時,我們是一群「外傷專科醫師」!

    台灣外傷醫療,現在正走在歷史的轉捩點上,亟需得到衛福部的官方認證!

    「你是哪一科的醫師?」「我是外傷專科醫師。」

    站在外傷醫療第一線,我以身為外傷專科醫師為榮。

    #推動部定外傷專科
    #外傷醫療分秒必爭
    #外傷專業無法妥協

    https://udn.com/news/story/7339/4873788?utm_source=lineapi&utm_medium=share

  • 台大骨科門診表 在 我是亮亮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0-06-23 22:04:34
    有 140 人按讚


    陳家如觀點:《醫師為何憤怒?》

    #健保 #廉價 #社會 #醫材 #醫療 #醫護 #新公民議會

    醫療當成賺錢工具就是「庸醫」?一流的醫材廠商把價錢訂的很高昂?就是黑心廠商?肝無影?你知道要研發出好的冠狀動脈支架,成本有多高嗎?醫師們會這麼憤怒的原因,其實就是因為失去基本職業的尊重感。更不要說那些一流醫材的廠商了。

    #按讚關注多元觀點

    http://newcongress.tw/?p=20088

    一個台大的外科醫師曾和我聊起他在美國念學位的時候,和美國醫師們談到台灣開一台盲腸炎的刀,健保的給付是兩百美金。老美醫師們嚇了一大跳:「你在開玩笑嗎?開一台盲腸炎的刀,兩百美金?我拿去修車都不夠……。」

    美國外科醫師們,當然完全無法理解台灣的健保,因為動個手術的給付,美國至少十倍以上。聚餐完畢,美國醫師們搶先付了錢,拍拍他的肩膀,用同情的眼神看著他:「我請客好了,還是我們來付,就好了。」

    動刀是在修理活生生的人體,怎麼可能比修車還便宜。但台灣的健保,卻把它變成可能。台灣的骨科醫師指出,門診中常碰到從國外回來的老太太及老先生,來做人工關節置換手術。很多病患都覺得買機票回台灣做手術、兼會親友,買機票錢都還划算。

    一位朋友是資深的小兒心臟科醫師,如此高風險、訓練工時又漫長的工作,健保給付卻低至難以置信的程度。最後這位朋友轉行於醫美,小朋友這麼精巧的心臟都開的如此純熟,手自然巧的不得了,不管玻尿酸還是肉毒桿菌注射,都做得好極了。他們將自己身上的經脈盡數打斷,自廢整身訓練多年的武功。

    健保署這次訂醫材上限的天花板,會引起廣大醫界的憤怒,其實是因為把醫生塑造成「多收取病人錢財」的角色,政府甚至還做出跟國外醫材的比較表,挑撥醫病關係之間的信任,這實在是讓人很不能接受。專業本來就是高價的,尤其是一流的好醫材,訂了上限……是因為現在是超收囉?如果是國外大廠進口的人工水晶體,收了很貴的價錢是廠商賺太大囉?要便宜,那怎麼不去淘寶訂就好了,最近一個朋友在某山寨網站訂購褲子,布料上印刷的字,還會像貼紙一樣,自己掉下來。國外大廠的人工水晶體會貴,因為品質一流啊!研發、品管、好材料這些要不要成本啊?怎麼不幫日本冷氣還是德國名車訂個價格上限,你看人家還要不要進口台灣?

    記得我高中時開班會,大家都會提出自己對學校的一些建議。這時有位同學發言了:「我覺得學校賣的自助餐太貴!」接著她開始侃侃而談,菜與飯的成本有多便宜,我們學生有多窮,不應該賣這麼貴……。其實我印象中高中餐廳的阿姨們,煮的菜又好吃又便宜。我的導師靜靜聽完那位同學「得意」的分析後,站到台上說話了,一字一句清晰有條理:「阿姨們這麼辛苦的工作,炒菜煮飯給我們吃、洗碗、洗鍋子,就是為了要賺錢啊!我們把她們合理的利潤都剝削光了,她們憑什麼免費幫我們做事?她們也要生活啊……又不是在做慈善事業……。」

    醫療當成賺錢工具就是「庸醫」?一流的醫材廠商把價錢訂的很高昂?就是黑心廠商?肝無影?你知道要研發出好的冠狀動脈支架,成本有多高嗎?醫師們會這麼憤怒的原因,其實就是因為失去基本職業的尊重感。更不要說那些一流醫材的廠商了。

    作者 / 陳家如

    ㊣ 要投稿?要授權?這邊請 http://newcongress.tw/?page_id=1970

    (姬小編)

  • 台大骨科門診表 在 健行筆記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0-06-15 20:00:40
    有 100 人按讚

    【新聞】什麼時候腳踝最容易扭傷?
    「三不五時」風險因素不可輕視

    發生足踝扭傷的情境各有不同,不過專家表示在以下「三不五時」的情況下,風險因素倍增,其中有一項就是在爬山的時候。快來掌握這些因素,讓扭傷機率降至最低吧!

    ➤登山醫學|腳踝扭到,該怎麼辦?
    https://bit.ly/2UKTyQI

    ➤山友專屬的Google?
    |加LINE🔎關鍵字
    goo.gl/K4mGKG

    #健行筆記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