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台大醫院肝醫生推薦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台大醫院肝醫生推薦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台大醫院肝醫生推薦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台大醫院肝醫生推薦產品中有4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愛莉莎莎踩到線 2021.2.12 0. 我想記錄一下這件事情發生的時間 2021年2月12日,大年初一。這是台灣網路媒體一個非常重大的事件。這篇文長,會從自媒體的話語權,網路媒體識讀等角度來討論這件事情。 在這之前,我想先聊聊事情的發生。 大年初一晚上,有個朋友丟了我一個訊息,說他看到愛莉莎...

 同時也有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7萬的網紅蒼藍鴿的醫學天地,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來賓:新北市立土城醫院 血液腫瘤科主任 謝佳訓 醫師 ➡ 大家對 #傳統化療 的印象,好的壞的(細胞)皆通殺,而如今醫療越來越進步「#標靶治療」改善了多少副作用?肝癌只能開刀嗎?針對肝癌晚期,標靶治療如何幫助對抗癌症呢? ✨ #本次有豐富的抽獎活動!✨ ➡ 看完影片去答題就能抽獎品 💟 蒼...

台大醫院肝醫生推薦 在 Vamos A Volar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0-05-08 12:10:31

《 2018 非洲 safari 旅遊攻略 》 經過了一陣波折,回到台灣的航班飛行沒有這麼順利,沒能在整趟旅程劃下一個美麗的句點,確實讓人遺憾。但當網友私訊詢問這整趟的旅程規劃、行程安排時,我也想不吝嗇的跟大家分享所有心得,雖然我在整趟實際安排的流程當中,並沒有參與太多。 🦒旅遊季節: 動物大遷徙...

  • 台大醫院肝醫生推薦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2-15 12:27:11
    有 14,234 人按讚

    愛莉莎莎踩到線
    2021.2.12

    0.
    我想記錄一下這件事情發生的時間 2021年2月12日,大年初一。這是台灣網路媒體一個非常重大的事件。這篇文長,會從自媒體的話語權,網路媒體識讀等角度來討論這件事情。

    在這之前,我想先聊聊事情的發生。

    大年初一晚上,有個朋友丟了我一個訊息,說他看到愛莉莎莎針對蒼藍鴿回應。他看完之後,整個被圈粉。然後附上了一個連結給我。

    因為長期愛莉莎莎這個頻道都在我的觀察名單中,第一個反應是,他終於要對「肝膽排石法」道歉了嗎?看看他怎麼說吧。沒想到一打開,影片完全是另一個走向,走到一個很奇怪的地方。那時候,影片才上架沒多久,影片下方的留言幾乎都是挺愛莉莎莎的粉絲。

    我在訊息裡面,回應朋友說。這支影片我完全不行,尤其是講到學術論文的那一段,基本上是在騙沒有看過學術期刊的人。然後我得到的回答是:

    「真假 我被圈粉 你超失望喔」

    就因為這句話,我整個覺得事情大事不妙。我在自己的臉書上簡單聊了一下這件事情,然後就開始做功課了。原本以為大年初四才要開始上班,沒想到網路社群的發達,應該不少人都跟我一樣,初一提早開工。

    詳細的事情發生經過我想大家都已經知道了,我這邊僅作重點摘要。

    i. 愛莉莎莎在2020年11月拍攝了一隻關於「肝膽排石法」的影片
    ii. 專門討論醫學的 Youtuber 蒼藍鴿,針對這這支影片以「騙局破解」為標,討論其中的錯誤資訊。
    iii. 愛莉莎莎在 2021年2月12日,發佈一支影片,以「不忍了」為標,回應蒼藍哥的指責。
    iv. 2月14日晚上11:30,愛莉莎莎發佈了影片正式道歉。
    這件事情應該還沒結束,還有後續。

    接下來,我想針對幾件事情,跟大家分享我的看法。

    首先我先聊一下愛莉莎莎和蒼藍鴿這兩位創作者。

    1.
    先講愛莉莎莎的部分

    我一直以來,都會看愛莉莎莎的影片。風格很輕鬆,他也很有才,很會帶話題,人設也有趣。尤其是自從我在台大兼任助理教授教媒體創作課程後,開始規劃幾個小型的研究計畫,有一批 Youtuber 和 部落格 被我列入固定觀察的名單,她的頻道就在其中。

    在我的筆記中,他是一個自詡為名校畢業生,海外生活過的知識網紅,早期分享一些韓國的主題,後來什麼都拍。其中的代表作有兩類,以炫富和較少人討論的話題為主。影片節奏掌握得很好,標題與議題操作也很有想法。

    這邊我想小岔題講一下「炫富」這件事情,在 Youtuber 最近幾年的生態中,有一類的影片被社群稱作「炫富」影片。但其實這些 Youtuber 們不見得那麼的富有,而是去體驗一個有錢人的生活,也因此我認為比較合適的用詞應該是「裝闊」影片。

    回歸正題。

    愛莉莎莎在這次事件中所拍攝的第一部影片,以體驗的形式帶入「肝膽排石法」,引用的是一本名為「神奇的肝膽排石法」書籍,介紹體驗過程及心得。這部影片發布的當下我就看了,坦白說,我對這個療法一點概念也沒有。而以愛莉莎莎的人設來說,我對於他提供的資訊正確度本來就沒有太多的期待,也因此看完這部影片,就關掉看下一部了。

    因為過去做了很多年網路媒體研究,也在網路媒體識讀下過不少工夫,因此比一般民眾有概念。假設我真的被影片打動,而想嘗試的話,應該會做的是:先看一下這本書的來源;買來看看;打電話給我熟識的醫生朋友問一下。然後才會決定是否要嘗試這件事情。不過很顯然的,大部分的民眾可能沒有這麼的謹慎。

    一個多月後,這部影片被蒼藍鴿以影片回覆指正。本來我以為他會在之後道歉。畢竟之前的原住民事件,他也道歉了兩次。以他的影片人設中,道歉這件事情應該不是個什麼大問題。過往常常操作爭議性影片的他,應該也很能承受網友的批評。

    但在蒼藍鴿影片發布後的一個多月間,陸陸續續都有影片發布,其中也有一些是業配影片。許多所謂的黑粉在他的各部影片下不斷的留言請他道歉,都沒有得到回應。然而在 2月12日,他正式回覆了這支影片。沒有道歉,而是反擊了蒼藍鴿的糾正。

    詳細影片大家可以去網路上找來看,我簡單節錄這部影片如下:

    i. 不會下架之前的影片
    ii. 前部影片在上架前已經在 Google上做足功課
    iii. 所引用的書籍,得到了許多商業界的名人背書
    iv. 蒼藍鴿反擊時所引用的文章是 Lancet 裡面的 correspondence 文,這類文沒有經過正規的論文審核程序,是各說各話,表達自己意見的論壇。
    v. 引用該期刊文章的Abstract 做了簡單介紹(但其中的翻譯跟解讀與原文有所落差)
    vi. 回應「斷食」這件事情並非蒼藍鴿的解讀
    vii. 檢討自己沒有在當時沒有加註足夠的標語
    viii. 提出蒼藍鴿未經同意大量引用他的影片,且有妨礙名譽之嫌。

    我看到這支影片的反應是「相當驚訝」。
    一來,愛莉莎莎沒有想到道歉,而且相當的理直氣壯。二來,我朋友居然受到這支影片感動,而且被圈粉。我馬上去看了底下的留言,當下居然大多數都是支持愛莉莎莎,轉而批評蒼藍鴿。

    不過第二天早上重新再看部影片時,整個風向已轉,醫界的人大批湧入批評。

    我認為,這部影片後面應該是有人在下指導棋,但即便如此,依舊踩到了非常多不該踩的線。其中我自己最驚訝的是,他對於學術期刊的認知相當簡化。我當下的反應是,他怎麼會故意對他的粉絲扭曲,以取得同情呢?不過我後來覺得比較大的可能是,他沒有讓真正了解學術期刊的人協助他看過這篇論文。至於是哪一個,我沒有跟本人對話過,目前不可考。

    這件事情有很多部分可以談,待會我會在後面分段說。我先談蒼藍鴿。

    2.
    談談蒼藍鴿

    在今年元旦,蒼蘭鴿發布影片「破解」愛莉莎莎對於肝膽排石法的影片前,我僅有偶然的幾次看到他的影片。但是在這部影片發布後,在我沒有訂閱他的頻道的情況下, Youtube 自動推播了這部影片給我,我看到標題聳動,再加上回想起之前看過愛莉莎莎的那隻影片,就點下去看了。

    因為我之前沒有把他的影片加入觀察名單中,也還沒有完整掃描過他的影片做研究筆記,所以沒有簡述可以分享。這邊僅以他這支影片給我的印象描述。

    蒼蘭鴿回應愛莉莎莎的影片中,模仿了去年 Uncle Roger 的作品風格,帶點嘲諷風格回應了愛莉莎莎的影片。我快速的瀏覽一下他的其他影片,並非每一部影片的戲謔感都這麼強。在這邊我無法判斷是因為「愛莉莎莎的這部影片對於醫界殺傷力過大」,還是因為「對方是愛莉莎莎」因此才有特別的規格,抑或是剛好「Uncle Roger 給他靈感」所以才規劃的特別節目。還沒跟本人對話過,目前也是不可考。

    不過雖然是一個比較帶有嘲諷的影片,他仍然在片中給了愛莉莎莎一個台階下,指出愛莉莎莎也是受害者,在不知情中推薦了這本書罷了。我自己覺得挺遺憾的是,愛莉莎莎沒有接到這顆球,讓他掉地上了。

    我花了點時間,把他過去的影片稍微地掃過一次。他過去幾年影片拍了許多系列,風格跟器材軍備也有升級過幾次。以一個專門做醫學知識的 Youtuber 來說,非常地敢嘗試。在這麼硬的主題當中,要能夠擴散不太容易,除了他的個人風格之外,我相信他在也下了不少功夫做調整,在追求知識正確和追逐流量中找到平衡,相當不簡單。

    詳細的觀察目前因為我對這頻道認識的有限,先停在這。

    在這次的事件中,很多人提到說他是不是要蹭愛莉莎莎的流量,還是他僅是單純的因為事情重大而回應,這一點我不得而知。但我想稍微講一下蹭流量這件事情。要做社群,製作 Youtube 影片,要相當程度的了解演算法。即便不是用相當科學的方式去分析,也會在影片一部部創作的過程中學習。針對時下的主題做觀點分析和回應,本來就是一個創作者會做的事情。我知道很多人會對於「大量的惡意蹭流量」感到反感,但我認為對於單純的「蹭流量」這件事,不需要太負面判斷。

    聊完這兩個創作者後,我想討論幾個這次的關鍵爭議,及背後所代表的意義。

    3.
    學術期刊與Youtube自媒體的話語霸權

    在 2月13日晚上,Clubhouse 平台上有一個聊天室,針對這件事情討論。討論中,愛莉莎莎也在其中加入。詳細的內容可以參考 白袍恐懼症 的粉專,裡面有節錄。這個聊天室的標題,其中用了幾個有趣的字眼,叫做「誰能擁有話語霸權」。我覺得韻味很深,所以把它拿來當作這一個子題的小標。

    在整個事件裡面,其實很少人在討論學術期刊跟 Youtube自媒體的關係,頂多只有在討論愛莉莎莎不懂醫學,不懂學術。但我認為,這次愛莉莎莎踩過界的導火線,就在這個地方。否則如果接下蒼藍鴿給他的球下莊,不拍第二部影片,這件事情就落幕了。即便是介紹的肝膽排石法有很大的問題,也不會有今天這個局面,也就是所謂的「炎上」。

    先講 Youtube 的機制。

    Youtube 是一個商業平台,上面所運轉的機制,是一套演算法。這個演算法大致上會去符合一個目的 — Google 的商業利益。在這樣的商業利益為前提之下,即便他沒有也無法公開演算法細節,但「討好閱聽人」這件事情,已經是普遍大家的認知。

    既然決定 Youtube 上面話語權的關鍵是「閱聽人」,那麼製作觀眾想要看的主題就成了重要關鍵。雖然說人人能上傳影片,但是要能夠曝光到觀眾面前,是完全另外一回事。加上 Youtube 的平台特性,大多數能上發燒的影片,除了某些特定時期外,還是以娛樂為大宗。

    但是學術期刊就完全不一樣了。

    學術期刊的刊登模式,在於 Peer Review,所謂的同儕審查。主要原因是投稿期刊的人大多數都已經有博士學位,而被邀請去審查期刊的人大多也是博士。而「得到審查者的青睞」是發語權的關鍵。當然這其中也是有些操作,像是刻意去引用可能的審查者的文獻等。但這不在這次的討論範圍。

    真正在競爭的,是每一個期刊之間的公信度,在學術圈會用 Impact Factor (IF),一個影響力的指標來計算。雖然後來也有一些新的指標像是SJR等,不過 IF 值還是相對通用的用語。這個指標跟 Google 早期設計的演算法 Page Rank 不太一樣,但是有類似之處。基本上的核心概念,就是文章被引用的廣泛度。

    這兩個曝光機制的規則,完全不一樣,甚至可說是在光譜的兩端。百萬 Youtuber 所做的主題,即便不是人人都喜歡,但是基本上都有一個特質,大眾。題目可以很分眾,不見得人人愛,但是大部分的觀眾都能看得懂。而學術期刊呢,講求的是對這世界的研究貢獻。如果是 Nature, Science 這樣的期刊,選題較廣一點,不同領域的研究者有興趣還有機會看。但是各個領域的專業期刊,跨領域的人除非研究需要,否則固定閱覽的機會不高。

    一個在 Youtube 圈子裡面有影響力,有高度發語權的人,去討論一個學術期刊,就像我剛才所提的,一個光譜的兩端。不是簡單地踩到線而已,而是踩過了非常遠的界線。

    我不知道愛莉莎莎為什麼有這麼大的勇氣做這件事情。但依照他在第二部影片中義正嚴辭的討論方式,我傾向他應該是真的不懂,誤會了學術期刊和商業雜誌的區別,不了解商業書籍跟學術期刊之間的距離,甚至不知道 Google 和 Google Scholar 所能尋找到的資料有什麼不同。

    因為這個差異之大,所以兩個圈子的交集非常有限。這也是為什麼我會在前一節提到,蒼藍鴿能夠把學術領域艱深的東西,帶到一般大眾面前,是值得讚許的能力。但即便如此,在 Youtube 裡面的硬知識仍然無法獲得大量的流量,這被 Youtube 平台的觀眾特性所限。

    4.
    兩個專業的互相挑戰

    在 2月14日下午,一場由林氏璧在 Clubhouse 的討論中,我聽到一句很有意思的話,隨手把他抄了下來。很抱歉我沒抄到是誰的發言。大致的意思是

    「民眾需要得到相對的知識,需要等價交換的。」

    他在闡述這件事情的時候,是以醫學知識來討論。不過我的看法是,在 Youtube 上面持續長久獲得流量的知識,其實也是需要等價交換的。

    我其實很意外的在這場 Clubhouse 的討論中,聽到了很多醫生對於「正確的醫學知識無法在網路中傳播」的討論,然後衍伸了相當多衛教的問題。的確,這個問題也困擾我很久。你去 Google 一下肝膽排石法,扣除因為這次事件衝到前面的新聞外,看看能看到什麼醫學的見解。

    基本上沒有。如果有,估計也是在很後面,一般民眾找不到。這個詞的基本上完全被體驗文攻下,一直到這次爭議為止。而在 Youtube 上面也是相當類似的狀況。

    在這樣子的前提下,其實不難理解愛莉莎莎所說的「其實他也做了功課」是什麼意思。他真的有做功課,但僅限在 Google 上面的非醫學觀點知識。對他來說,如果沒有與專業醫師溝通的情況下,Google 可能已經是他能想到的最好方法了。

    這一節的標題,我寫下「兩個專業的互相挑戰」,意思就是這個。當我們在批評愛莉莎莎高估自己的能力,僅用 Google 就做完功課的同時。其實我也在反思自己,為什麼科普的知識,我們沒有用各種 SEO 的攻略,鋪天蓋地的用數位行銷攻佔所有的關鍵字,讓民眾不會搜尋到錯誤答案呢?

    我在這場 Clubhouse 的討論中,聽到很多醫生提到,他們的工作是醫生,做衛教是有興趣才做的。這一點我相當同意,的確很多在做 Youtube 或是做部落格的人,都是在工作之外的製作。很多行業的創作者,都不是全職投入的。

    其實我對這個事情並不悲觀。

    在這次「愛莉莎莎踩過線」的事件中,我相信所有的網路創作者,都會得到相當大的謹惕。這並不代表過去沒有人踩過線,但可能過去踩線的人「網路聲量沒有那麼大」或是「踩的線沒有這麼誇張」。

    相對的,醫界的人也吹起了哨子。當整個醫界都開始重視這件事情之後,投入自媒體的醫師,或是開始做內容行銷的醫院診所,應該也會越來越多。我比較樂觀的期待,明年的大年初一,網路上的醫學正確知識能見度會越來越高。

    接下來,我想開個子題,更深入討論這件事情。

    5.
    網路媒體識讀及數位行銷

    愛莉莎莎所踩到的誤區,除了前面所提到的導火線「挑戰學術期刊」讓這次事件拉到高點之外。其實還有很多大眾平時會犯下的錯誤他也犯了。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我前一個子題所提到的 Google。

    我們必須得面對一件事情,就是對很多人來說,Google 和 Wikipedia ,的確是取得資訊的重要來源。即便是我平常找資料,也不會動不動就用 Google Scholar 查詢期刊。但我能夠盡量不讓自己踩到誤區的方式,也僅能靠我平常的媒體識讀訓練,和對網路知識充滿懷疑的高度警戒。

    什麼網站,什麼內容,會被 Google 優先排在前面?在演算法的設計中,有一些指標去判斷這個搜尋引擎對於網站的信任。而隨著時代的變遷,這個指標也逐漸在改變。但是即便如此,Google 仍然在放了相當大的權重在這上面。我舉個個人的經驗。每次我在搜尋跟狗有關的知識時,「每日頭條」幾乎都會在搜尋結果的前幾頁。這件事情讓我非常頭痛,但也沒辦法,這就是這套演算法的機制。

    當然,演算法的機制並不是單純的看網站的信任度,其他還有很多過去使用者對該文章的互動所產生的數據指標。這邊我先點到為止,以後有機會再專門針對這件事情討論。

    但如果我們去換位思考一般民眾使用 Google 的習慣,應該很多在教相關領域的老師都會搖搖頭。但比起 Google 到的答案就通盤相信,我覺得已經比盡信從 LINE 群組得到的訊息好很多了。

    我無法想到根本的解決方案,這是一個長期的教育扎根才能改善的議題。或許在 108 課綱之後,如果有越來越多高中開始跟學生談「網路媒體識讀」的議題,能夠讓大眾對於「找資料」這件事情有更高的警備心。

    另外一個解決這件事情的方法,可能也得從你我開始做起。「每日頭條」之所以能夠攻佔那麼多關鍵字的首頁,跟他全面的在 SEO 上面佈局有關。現在整個 Google SEO 戰場非常激烈,幾乎你能夠看到的,能賺錢的大領域,都在上演 Google 首頁搶奪戰。如果我們想要抨擊這些網路謠言,最好的方法不是在 LINE 群裡面跟朋友抱怨,而是好好的寫一篇文章迎面他。

    並不是說寫篇文章迎面對擊錯誤資訊,就一定有用,這後面還伴隨著從關鍵字優化之類的 SEO 知識,數位行銷的技巧等等。我不是很確定到底整個醫界誰該做這件事情,會有最大效益。畢竟要花時間做這些事,後面還是得有一定的商業模型來做誘因支撐,否則熱情很快就沒了。我能想到的可能性是,大型醫院的部落格及網站優化,又或者是私人診所的內容行銷。是否有可能因為商業競爭,向其他產業一樣運用行銷策略在網路上增加曝光度呢?

    6.
    醫病關係與信任感的建立

    先說明一下,在這個子題裡面,我較難做深入的討論。這邊提出來的觀點,希望醫生朋友們也可以幫忙思考一下。

    我很意外的在這次事件中,聽到很多人討論醫病關係的問題。大致的概念是這樣。

    醫生認為:「生病應該要去看醫生而不是 Google。」
    民眾認為:「看完醫生之後還不是要去 Google。」

    我本來沒有深思這個問題。但在幾場討論中,我不斷的聽到一般民眾對這件事情的抱怨,而認真思考了這個問題。

    先講我自己吧。我自認為自己是個什麼都想找專家問的人了,但我仔細思考後才意識到,我人生中的許多病痛,都是在 Google 上面找了又找。原因很簡單,在醫院的經驗很差,幾乎都是被醫生「打發」走的。

    很多人提到,這個部分跟台灣的醫療環境有關。醫生一個下午要看幾十個病人,每個人能被分到幾分鐘?有人提到美國的醫院能夠看比較久,這問題不存在。不過以我在美國看醫生的經驗來說,因為實在太貴了,除非是什麼非得去看不可的病,否則我也是 Google。

    我想談一下信任這件事情。

    信任感的建立,是所有關係的基礎。為什麼網路創作者的業配有影響力,其實也是建立在觀眾與創作者間的信任基礎上。去醫院聽醫生的話,還是看愛莉莎莎的影片,抑或是讀一本有商業名人作序的書,你會選哪一個?

    就理智來說,我應該會選擇去醫院聽醫生的話。但是說坦白話,以我在台灣看醫生的經驗,實在沒有碰到幾個讓我能花時間跟他建立信任關係的醫生。

    信任這件事情兩面刃。對於網路創作者來說,獲得讀者的信任,會有更深的業務合作機會。但是,也同時意味著,你所承擔的社會責任更重。因為他們會相信你。但要如何讓民眾更相信醫生,而不去聽信偏方,這可能不僅是醫界,而是所有想做科普的人都得想的問題。

    這邊有一個小延伸,是我無法討論的題目。很多醫生提到,因為他們的醫師身份,所以說話都要非常的注重遣詞用字,風險和副作用都要講的很清楚。但是網路上的很多言論都會誇大,而且只要他沒有賣產品,就沒有違法。這部分我實在無法深度討論,只能交給法律專家來。

    7.
    自媒體的困境

    最後我想聊聊自媒體的困境。這個子題跟這次的事件關係較小,但我想提供給對自媒體產業不太熟悉的人有多一點資訊可以思考。

    過去幾年,有資源的傳統媒體還沒有重視網路平台。網路上的獨立創作者,一個一個出現。然而幾年過去了,現在創作者所要面臨的,已經不是彼此的競爭,還必須要面對各種傳統媒體品牌排山倒海的進入。

    這個部分,很多 Youtuber 都有聊過。前一陣子 Joeman 也分享了他對於這個子題的看法。

    不過我想講的重點是,很多人以為 Youtuber 很賺錢,自媒體很風光很自由。但其實,自媒體是一個走在時代前端的新創產業。他很新,不傳統,營運模式還在測,PMF還在找,而且受制於平台演算法不斷的改變,充滿了不確定感。

    台灣有所謂 Youtuber 這個職業還不到十年。而且即便是 Youtuber,每個人的營運模式可能都完全不一樣。有的是一人公司,有的自己開公司,有的有經紀公司,有人自己剪片,有人外包。

    以創作的題目來說,由於受限於演算法的要求,每週得出一部影片,最好是兩部。創作一兩部大作不難,但在這樣大量消耗的情況下,一年要產出近百部作品,絕對不是一件容易事。更何況是兩年,三年呢?

    再加上演算法的殘酷,可能第一年你想要先衝訂閱,努力拼到五十萬。結果第二年演算法改了,訂閱數不重要了,好吧,再想想別的目標。

    我的看法是,未來全職的網路創作者會越來越少,要養團隊,有其他產品,或是將創作轉為副業的情形會越來越多。沒有所謂的一個題目可以做五年十年,不只是愛莉莎莎,你會看到各個創作者都在不斷的調整頻道走向,加入子題,甚至是換題目做。

    8.
    小結一下

    我不太想用什麼兩邊各打五十大板來做結論。因為這件事情就不是這樣。當我看到愛莉莎莎第二部影片出現的時候,就知道事情不妙了。不管怎樣,都是錯得離譜。但以一個教育工作者的角度,跟鄉民一起撻伐其實沒有什麼意思。所以我決定花一個晚上的時間,記錄一下這次發生的事情。希望愛莉莎莎以及其他創作者能多了解這件事情所造成的影響。

    另外,我非常高興這次能在 2月14日參與了由林氏璧所開的 Clubhouse 討論群,能夠聽到很多醫師和一般民眾的討論,讓我能反思這次事件。高密度的聽到許多醫生的意見不太容易,但我覺得最難能可貴的,是大量聽到一般民眾的想法。我不敢說這是個嚴謹的田野調查,在討論中我也沒有錄音,僅在我覺得聽到有趣的觀點時,簡單做下筆記而已。但這些理性的討論,讓我能在一天內聽到那麼多的意見,對我的大腦來說,是場很激烈的運動。

    這是我對愛莉莎莎踩到線的看法,這樣的事情,我相信大家都是不願意看到的。但事情發生之後,所帶出來的問題,希望能提供給大家一點思考的方向。

    《#愛莉莎莎踩到線》

    註:非常感謝大家能讀完我的這篇研究筆記。如果當事人有機會能看到這篇文章,裡面若有什麼解讀錯誤的部分或是想跟我分享更多你的心路歷程,歡迎私訊跟我聯絡,我會非常高興。這件事情已經發生,很多傷害已經無法彌補。但以一個教育工作者的角度,我希望這件事情能給社會帶來一些正面的反思。

  • 台大醫院肝醫生推薦 在 跟著凱特一起飛 Vamos a volar.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8-10-04 15:07:19
    有 265 人按讚


    《 2018 非洲 safari 旅遊攻略 》

    經過了一陣波折,回到台灣的航班飛行沒有這麼順利,沒能在整趟旅程劃下一個美麗的句點,確實讓人遺憾。但當網友私訊詢問這整趟的旅程規劃、行程安排時,我也想不吝嗇的跟大家分享所有心得,雖然我在整趟實際安排的流程當中,並沒有參與太多。

    🦒旅遊季節:
    動物大遷徙大概都是在每年的7-9月,以比例來說又比較集中在7、8月,但動物什麼時候要渡河,實在無法抓準真正的時機。
    而這三個月除了看動物們渡河、看整片上百隻斑馬奔跑、看牛羚穿越草原的同時,比較不推薦九月底才去,因為動物幾乎都已經渡河完畢,開始放鬆吃草了。

    🐘行前準備:
    去非洲要打的疫苗包括:
    ▪️黃熱病疫苗(終身有效,黃皮書要收好,在非洲出境跟入境,甚至連買機票時都會要求你出示黃皮書)
    ▪️A肝疫苗
    ▪️腦膜炎疫苗(四年免疫)
    ▪️另外領取瘧疾口服藥(出發前兩天開始吃,回台灣後繼續吃,連續吃40天;或其他不用吃這麼久的瘧疾藥,但副作用相對比較多。)
    ▪️台大跟馬偕醫院都有黃熱病疫苗的施打,提早掛號(家醫科),說明目的是去非洲,醫生會給很多建議。
    ▪️順便在醫院或附近藥局買防蚊液(DEET 20%),市面上有賣很多種類,DEET 的%數越少,並不是效果越弱,而是補噴的間距會縮短,所以要噴的次數比較頻繁。另外,防蚊液建議噴在衣服上,不要直接噴在皮膚或傷口上。

    🦓航班行程:
    ▪️台北(TPE) - 曼谷(BKK) - 肯亞(NBO)
    ▪️台北(TPE) - 杜拜(DXB) - 肯亞(NBO)

    大部分從台北出發的,都是這兩種飛行路線,再原路折返回台。
    如果是組員想使用航空公司優待票,肯亞航空(航空公司代碼KQ)是可以開zed票的,但請一定要斟酌7-9月是亞洲的旅遊旺季,更是肯亞動物大遷徙的旺季,如果後面是跟團或跟旅行社,到達肯亞的那段機票,或從肯亞回程的那段機票可考慮購買全額票。

    🐂各國簽證:
    ▪️肯亞簽證:可直接網路申請,需要填寫的資料包含護照上的基本資料、旅行的時間、當地的飯店旅館資料等等,有點像在辦美簽一樣,填寫內容有點多,最後網路刷卡即可。
    簽證拿到後,務必列印下來。因為肯亞不承認台灣是個國家,所以在出境時,出境章會蓋在這張簽證紙上(或蓋在另一張現場手寫紙上),這張蓋過章的簽證,一定要收好,出境入境其他非洲地方,都有可能會被要求出示。
    ▪️坦尚尼亞簽證:
    去肯亞看動物大遷徙,會順便進入坦尚尼亞的另一個國家公園。
    而坦尚尼亞的簽證資料準備,網路搜尋需要的是:大頭照兩張、50元美金、薪資證明,但實際只繳了護照跟50元美金而已。
    ▪️杜拜/泰國簽證:
    如果在轉機過程中,有想順便地停這兩個地方,簽證也需要提早準備。
    購買阿聯酋全額機票的話,會送杜拜簽證;而泰國簽證也可直接現場落地簽(泰銖$2200)

    🐘穿著建議:
    ▪️準備行李時,上網搜尋的照片幾乎都是短袖短褲,但當地人卻是羽絨衣跟毛帽。
    建議洋蔥式穿著,背心+襯衫是最好的穿搭,因為襯衫可防曬又不會太熱。
    ▪️圍巾可多帶幾條,除了當配件裝飾之外,還可包頭跟擋沙,是很重要的隨身物品。
    ▪️口罩(可多帶)。點到點的距離很長,每天都在拉車,車內沒有冷氣,為了通風及看動物方便,天窗或窗戶幾乎都是打開的,口罩每天都需要,而且會變很髒,不可能重複戴,所以帶越多越好。
    ▪️韓國大媽擋風帽。可遮陽、可防曬、還可擋風沙,回飯店後看擋風帽上的塑膠片就知道,沒有用擋風帽的人的臉上,那些塵土跟塵沙有多麼驚人。
    ▪️好穿脫的鞋子。因為在吉普車上,司機隨時會發現在草叢裡的獅子,站在椅子上時可以快速脫鞋但又不弄髒腳的方式,就是襪子+拖鞋(類似勃肯鞋)。建議不要夾腳拖鞋,因為我個人很怕腳縫跟指甲會卡髒東西,夾腳拖就不方便再穿襪子了。
    除了穿脫鞋子很輕鬆之外,特色襪子+拖鞋也不失時尚感。

    🦒動物圖鑑(電子版)。畢竟目的是要去看動物的,除了看大眾期待的獅子、長頸鹿、犀牛之外,還有很多很厲害的動物、植物、鳥類可以欣賞,因為種類太多,可以直接先下載在手機裡,看到長得像的就可以開始找圖鑑了。
    http://5694071.s21d-5.faiusrd.com/…/ABUIABA9GAAggOrOswUo_va…
    這個網站裡的動物資料很齊全,()裡面還有東非語名字發音,可以聽懂司機要叫我們看什麼。

    🦓美金,小鈔要備夠。
    肯亞當地幣(先令)我個人覺得不用換太多,整趟旅程大約20美金就非常足夠,因為幾乎都可以用美金付款。小額可方便付小費,還有進入紀念品店時,櫃檯會說沒有小額可以找錢,而當你又沒有小額時,你會默默的買足100美金。
    另外,不建議在非洲刷卡,因為全球最大的詐騙集團就是在非洲,避免被盜刷或增加後續麻煩,盡量還是用現金交易。

    🐘延長線。在這特別提醒,是因為飯店或帳篷也許不像城市一樣有很多插座,所以一條延長線,可以滿足一間房裡所有人的電子用品充電。另外提醒,插座是三孔的,英國三叉規格

    🐂各類藥品。這團有個華航女孩,從出發第一天就發燒,看她這樣搭飛機、拉車、早起,每天都病厭厭的狀態實在很心疼,團員盡可能提供所有藥品跟抗生素,還好最後兩天終於看到她恢復精神的樣子了。
    但接下來又有另外其他人中標,發燒、咳嗽、喉嚨癢全部都來,在非洲的日夜溫差大、團員抵抗力降低,加上睡眠不足,都是有可能中標的原因。
    所以回台灣後,隨時有診所可以掛號看病,真的很幸福。

    🦒最後提醒,點到點的拉車距離常常超過一小時,有時到四小時以上,所以平常喝水量很多的女孩,要控制喝水時間,因為想上廁所的瞬間,吉普車可能是在斑馬群內行駛。另外可帶一把折疊傘,在妳真的真的真的忍不住時,把傘打開,給膀胱一個救贖。

    \
    總結這次的非洲行程,還有很多故事想跟大家分享。
    另外,我也買了很多很美的明信片要送給你們。
    話說,已經好久沒寄明信片了。

    🐘🐂🦒🦓🐘🐂🦒🦓🐘🐂🦒🦓🐘🐂🦒🦓

    #kenya
    #safari
    #nairobi
    #跟著凱特一起飛vamosavolar
    @ Nairobi, Kenya

  • 台大醫院肝醫生推薦 在 Q平方的日常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17-02-11 09:56:12
    有 26 人按讚

    十幾年前有人是為了小孩的教育從繁華熱鬧的台北,搬來樸實無華的宜蘭。
    現在我是因為空污嚴重的問題,為了小孩的呼吸道健康,想搬回空氣品質較佳的宜蘭。

    這幾年比髮絲還細的懸浮髒污微粒PM2.5時常籠罩在西部,不僅是中國大陸飄過來的霧霾,還有70%是台灣中南部自製的空氣污染(工廠排放、交通廢氣等),空氣品質下降的很快,尤其去年明顯感受到天空灰濛到伸手不見五指,走出戶外都覺得身上沾滿灰塵,彷彿自己就像是人體吸塵器,一呼吸就吸進許多沙塵,但卻無法排出,只能一直累積惡化(戴口罩只是一時的因應之道,況且空氣污染會越來越嚴重)。

    **PM2.5不是只威脅人體呼吸道,造成咳嗽而已,對心、肝、肺、腎及大腦等全身重要器官都有很大的影響。**

    尤其去年在Q比的身上反應更明顯,有陣子空氣頻繁紫爆,加上天氣溫差很大,導致她呼吸道和皮膚過敏症狀齊發,咳嗽、打噴嚏、流鼻水、鼻涕倒流嚴重,皮膚發癢確診是異位性皮膚炎。過敏體質和遺傳有關係,但空氣污染也會影響其嚴重性,還有家中塵蟎也有關係。所以醫生交代要更換防塵蟎寢具、用吸塵器吸床上的塵蟎、空氣清淨機長時間開著,出門要戴口罩⋯等注意事項。

    在家可以自行做到防塵蟎的事項,但外面的空氣污染卻沒辦法控制,到現在Q比還是偶爾會咳嗽。過年時有去一趟屏東老家,正好遇到空氣橘轉紅警報時期,出去老家外的堤防走走,結果一路咳著回家變得更嚴重。咳久了,很擔心會引發氣喘。看著Q比咳得很難受,連睡覺時也在狂咳,以至於睡不好,黑眼圈都冒出來了,媽媽一切看在眼裡,心中很心疼不捨。

    如果跟Q比一樣有過敏體質的小孩,可以帶去醫院/診所 裡有「兒童過敏氣喘免疫」經歷的醫生做診察。我還蠻推薦成功八路上的小兒科診所裡駐診的女醫生,有台大兒童醫院主治醫師的背景。看了很多家診所後,Q比狀況依然未見起色(雖有好轉但很快就復發),第一次給這位年輕女醫生,一開始感覺她有點緊張生澀,但聽完我描述病情後,很快就抓到重點,並切中要點回應我。果然Q比吃完她開的藥後,化痰效果比之前還有效,痰聲很明顯消失了,鼻涕也沒有了!因此Q比的精神和氣色都好很多~

    擁有健康的身體才是最重要的,但在環境污染已日俱嚴重的現代,想要健健康康的長大是件非常不容易的事😖😫😰。

    Ps.因為早上看了這篇新聞,令我有感而發啊!
    http://m.ltn.com.tw/topic/荒野親子團

    #照片是在空氣橘轉紅警報的屏東拍的(留言處有全台PM2.5分佈圖),從出門口散步到走回家,一路上Q比就一直莫名的咳嗽,而Q平方的爸爸和我都覺得眼睛很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