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鳥升學其壹佰柒拾壹
【備審教學文章】
最近很多人在問說
.
『什麼時候可以出備審教學文章啊?』
.
是這樣的,其實目前已經寫好了9篇備審製作的相關文章了。
接下來,我將會告訴你那幾篇教學文章去哪裡看、看的順序又是什麼。
___
先來講一下這9篇備審的相關文章主題是什麼好了。
原則上,這9篇...
#凡鳥升學其壹佰柒拾壹
【備審教學文章】
最近很多人在問說
.
『什麼時候可以出備審教學文章啊?』
.
是這樣的,其實目前已經寫好了9篇備審製作的相關文章了。
接下來,我將會告訴你那幾篇教學文章去哪裡看、看的順序又是什麼。
___
先來講一下這9篇備審的相關文章主題是什麼好了。
原則上,這9篇備審相關文章可以分成兩個部分:
第一部分,是備審教學文,共有7篇文章。
第二部分,是備審分析文,共有2篇文章。
先講第一部份好了,共含有以下這7篇不同主題的教學文章:
1.備審資料:觀念篇
這篇文章,會告訴你一些製作備審前的注意事項。
2.備審資料:製作流程
這篇文章,會告訴你用什麼樣的步驟製作備審資料,效率才會最高。
3.備審資料:個人簡歷
這篇文章,將會用三分鐘的時間,帶你完成你的個人履歷。
4.備審資料:家庭背景
這篇文章,會讓你避開一些大家在寫備審時最容易犯的錯。
5.備審資料:社團經歷
社團經歷,是大家在寫備審時很容易寫得不好的地方,這篇文章會告訴你在寫社團經歷時的一些注意事項。
6.備審資料:個人特質篇
這一篇文章,會告訴你怎麼切入個人特質,才會讓教授覺得你這個人就是他們科系要的人才。
7.備審資料:申請動機篇
這篇文章,會告訴你怎麼寫申請動機,才會讓教授覺得你充滿熱忱,哪怕你可能只是因為分數才填這個系的XD
以上,7篇文章都是備審資料的教學文,每篇文章的長度跟IG上不會落差太大,看起來應該沒什麼負擔。
那特別注意一點,在剛剛前面寫的標號,是我建議的閱讀順序。
因此,你在看的時候建議先從備審資料的觀念篇開始看起。
___
當然,光是有教學文章可能大家還不是很清楚實際上怎麼做,所以就有了第二個部分,備審分析,共有2篇。
這個部份是我在去年做的,去年有找了一些願意提供備審、熱心的朋友,其中,我挑選了2位朋友的備審,藉由他們的備審來帶大家看一下該份備審的優點跟缺點。
那這2篇備審分析的文章標題如下:
1.備審資料範例:台大資管系備審分析
2.備審資料範例:政大經濟系備審分析
以上這兩篇就沒有閱讀順序的問題了,想看哪篇就看哪篇。
___
講完了文章的主題跟內容,接下來是最重要的部分
.
『你該去哪裡看到這些文章呢?』
.
1.點選我的主頁連結,選取『備審相關文章』的按鈕,就可以看到以上這9篇文章。
2.依次掃取本篇貼文圖上的QR code,一樣可以看到文章。
3.直接google搜尋:『凡鳥+備審資料』,點選第一個連結即可。
那除了上面這9篇備審文章之外,你在做備審的時,倘若想要加入一些書籍來強化備審,這部分可以參考我之前寫的推薦書單。
以上,就是目前寫好的備審相關文章說明及閱讀方式。
___
接下來,來講一下之後關於備審文章的一些規劃。
原則上,上面有寫過的主題我之後就不會再重寫或重發了,一直看相同的東西想必大家也會膩。
所以,之後如果要寫備審文章的話,就一定是上面沒寫的。
.
『換言之,假使你想寫備審、又不知從何開始的話,請先看完那些文章。』
.
至於今年到底會寫幾篇備審文章、會不會再開放備審分析的活動,說實在的,我自己心裡也沒譜。
就像先前說的,下學期我空餘的時間也不是太多,我只能說承諾如果我有空的話就盡量寫。
另外,在去年有一些熱心的朋友提供自己的備審給我,我應該在最近會把檔案放到網站上,有需要的朋友,可以再訂閱網站的資訊。
___
今天的文就到這裡啦。
如果你覺得身邊的朋友有需要的話,歡迎轉發貼文、網頁連結給他們。
___
這裡是凡鳥手札🐣,一個紀錄心情的地方;一個說故事的搖籃;一個為夢想展翅的園地。你,準備好,振翅高飛了嗎?
如果喜歡的話💖,記得要追蹤👇
👉ig帳號: @ordinarybird123
👉按讚fb粉專:凡鳥手札
#醫學生 #凡鳥 #凡鳥升學 #升學 #指考 #學習 #高中 #高中生 #高三 #高三生 #讀書 #讀書帳號 #學測 #109學測 #109指考 #手寫 #手寫字 #手寫文字 #writing #handwriting #study #schools #studygram
台大資管學測分數 在 國立臺灣大學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體保生廖同學專訪】
在台大,有一群比較特殊的學生,他們具備體育專長,透過較為特殊的管道進入台大就讀,那就是--體育保送生與體育資優生。本專訪希望透過廖同學的故事,帶領大家一窺這群人的生活。
廖同學目前就讀臺灣大學生物產業傳播暨發展學系二年級,也是臺大游泳隊的隊員之一,除了游泳之外,對於攝影與足球也有所涉獵。當年,他是以游泳體育績優甄審甄試管道入學的。以下簡單介紹甄審和甄試兩種管道。
甄審是以國外比賽成績作為依據,體育署會在網站上公告可以採計的國際比賽。而要能取得甄審資格,條件相當嚴苛,即必須在國際比賽取得前兩名的成績。許多間大學都有開放甄審入學名額,申請者選出前五個志願,將所有申請文件送到國立體育大學審核,國體會依據比賽規模的大小和參賽項目進行比序,大約七月初會公布最終結果。而甄試則必須要在學測或指考達到一定的門檻,然後再去考大學所辦的術科考試。甄審與甄試最大的差別在於,甄審不必再考試,也不用參考學測指考成績,甄試則有一定的成績門檻,而且還需要進行術科考試。
通過嚴格的篩選後,廖同學才得以進入台大。台灣升學主義氣氛濃厚,對體育專長生總帶有些許負面的刻板印象,但他表示在學科的適應上並沒有什麼問題。他坦言,大一時沒有什麼目標,每天漫無目的過生活,而且看到身旁都是很厲害的人,每次考試拿到的分數可能都差了別人一些,一開始確實會很挫折。但是他慢慢改變,遇到問題會向同學求助,成績也漸漸開始好轉。他很慶幸自己生在一個相對開放的家庭,不論課業或是游泳,他的父母都給予很大的發揮空間,所以一路上走來,壓力不是來自於父母,反而是來自於他對於自己的期許。
廖同學表示,過程中雖有想放棄的念頭,但每次迷失時,或許是看到隊友還在拼命訓練,或許是想起自己仍有想要達成的目標和夢想,他總能再次把自己拉回正軌。他很慶幸自己到現在都還沒放棄游泳,因為游泳已經變成他生命中不可獲缺的一部份了。對於未來,他目前還沒有明確的目標,但他過去曾在運動媒體實習,並目睹體育界一些不好的事,他期許自己能在能力所及的範圍內有一些作為。
透過廖同學的分享,其實能發現在台大這如此重視學業成績的環境中,體育專長生也能適應得相當好。對於他們的各式負面迷思,可能是華人文化過分重視智育的結果,但廖同學的例子告訴了我們,其實他們也可以是讀書的料,並且還能在有興趣的領域上,闖出屬於自己的一片天。
文/圖:新聞暨攝影學習服務三 資管四 黃紹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