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台大貴儀申請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台大貴儀申請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台大貴儀申請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台大貴儀申請產品中有17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40萬的網紅報導者 The Reporter,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今日疫情重點【今新增206例本土病例,過半數與萬華地緣有關;雙北、宜蘭國三、高三生明起停課,萬華地區4所小學停課一週;全台醫院門診降載,加強醫護人員健康監測,專家:增設社區篩檢站、隔離旅館收治確診者,做好分流】 繼昨(15)日台灣COVID-19(又稱新冠肺炎、武漢肺炎)新增180例本土案例之後...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500的網紅林佳龍,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今(28)日立法委員林佳龍於教育及文化委員會針對國科會與教育部就「學術研究補助與邁向頂尖大學計畫之成效與弊端」報告中,有關NCC被提名人清大彭心儀教授被質疑研究案重複申請及論文一稿多投等違背學術倫理一案質詢朱敬一主委、蔣偉寧部長與清大陳力俊校長。 林佳龍委員指出,本次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被提名...

台大貴儀申請 在 Sunny Lin 林桑妮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0-05-23 17:40:09

2018是豐收的一年。 - 我只能說我一路上遇到的貴人太多太多了,謝謝所有指導過我、相信我、給過我機會、包容我犯錯、陪伴我找方向、找方法、帶我成長、跟我交流過想法、給過我真誠建議、鼓勵我、讚美我、給我很多愛及信任、跟我說真話、修理過我、答應過我的請托、幫過我、沒有直接接觸到我卻一直走在前面當我的榜樣...

  • 台大貴儀申請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5-16 19:41:44
    有 3,896 人按讚

    #今日疫情重點【今新增206例本土病例,過半數與萬華地緣有關;雙北、宜蘭國三、高三生明起停課,萬華地區4所小學停課一週;全台醫院門診降載,加強醫護人員健康監測,專家:增設社區篩檢站、隔離旅館收治確診者,做好分流】

    繼昨(15)日台灣COVID-19(又稱新冠肺炎、武漢肺炎)新增180例本土案例之後,疫情依舊延燒中。今(16)日再新增206例為本土案例,多數集中在萬華茶藝館相關共105例、具萬華活動史者有44例、獅子會5例、宜蘭遊藝場3例、南部進香團1例,剩餘48例疫調中。

    台北、新北、宜蘭今也同時宣布國三(九年一貫制的國九生)、高三學生明起停課到畢業典禮前,鄰近萬華警戒區之老松國小、龍山國小、雙園國小及螢橋國小等4校,自5月17日起至5月23日止,停課一週。

    另外疫情也影響各行業與民生,雙北地區雖未封城,但原本週末熱鬧的台北街頭宛如空城,疫情指揮中心則公布企業營運指引,要求落實個人、工作場所的衛生管理,並執行分艙分流。

    ■新增206例本土案例,最早發病日追溯到4月6日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衛福部部長陳時中表示,這些本土案例為90男、116女,年齡介在4歲多到80多歲,發病日/採檢日介於4月6日到5月15日,分布縣市為新北市97例最多、台北市89例、彰化縣9例、宜蘭、新竹各3例、桃園、基隆各2例,台中1例。

    其中有一例4月6日就發病,指揮中心發言人、疾病管制署副署長莊人祥表示,該案4月6日就出現症狀,但他並非萬華人,而是4月30日、5月10日前往過萬華地區,13日收到細胞簡訊通知,14日採檢、今確診。

    今日上午也傳出一名中華郵政員工確診,莊人祥說明,該案是檔案室人員,上班不會接觸到民眾。因為驗出快篩陽性,但還沒有PCR確診,已收治在集中檢疫所。

    ■ 確診人數增加,救護車、醫院病床調度需時間,呼籲民眾先在家等候

    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這兩天雙北的確診者迅速增加,救護車需要調度、縣市衛生局也得盤點,調度醫院床位,才能派車去接個案。目前先調度集中檢疫所,讓確診者先入住,等應變醫院啟動後,就能有更多床位。

    陳時中表示,這幾天本土確診者增多,也整理出確診者、接觸者在等待就醫時需注意的事項,希望民眾提高警覺,確診者也應主動告知自己的密切接觸者,才能在第一時間減少更多接觸。(注意事項請見圖4、5)

    衛福部常務次長石崇良也證實,目前雙北的病床數較為吃緊,他表示,由於醫療量能、資源都有限,為了因應這一波疫情,會優先讓有症狀者就醫。而目前全國負壓隔離病床共658床、空床數為297床。台北市最為吃緊只剩51床。全國172家專責醫院病房共有2,400床,目前開設了1,625床,還有空床數1,165床,雙北部分則剩下209床。

    石崇良表示,一方面會啟動專責醫院收治確診個案,同時指揮中心也會協調,除北市和平醫院外,再增加一家專責醫院作為收治醫院。而住院10天以上、沒有積極需要治療者(輕症、無症狀者),將分流到集中檢疫所,確保醫療量得以提供給重症患者。

    ■防疫因應:指揮中心授權地方政府公布足跡、頒布新企業營運指引、推動大眾運輸電子票證實名制

    為了因應疫情快速升溫,指揮中心今天宣布,授權地方政府公布確診者足跡,陳時中表示,現在每日確診個案多,昨日在與地方政府開會時討論,認為目前指揮中心公布個案足跡速度較慢,因此指揮中心今發布足跡公布原則,授權地方政府可公布年齡、性別、居住地、接觸者類型、是否搭乘大眾運輸、個案前往的開放場所等足跡,若無採實聯制也應公開。

    此外,今日也頒布新的企業營運指引,衛福部常務次長石崇良表示,所有企業要落實個人、工作場所的衛生管理,包括以下6點:

    1.執行員工健康監測,若有員工身體不適,應該即時通報、追蹤處理。希望企業給予寬鬆的請假條件,讓員工在家休息。
    2.彈性調整人力,啟動異地辦公、在家上班機制。
    3.辦公室的空間要讓員工保持適當距離,員工、客戶與其他合作夥伴的工作區域要明確區分。
    4.員工餐廳須保持桌與桌距離1.5公尺,或設有隔板,無法落實則外帶。
    5.取消或延後與工作相關的集會、活動,或採其他替代方案,例如視訊開會,員工也不得參加集會。
    6.員工若有小孩,當幼兒托育或學校暫停上課時,希望企業提供彈性請假。

    石崇良表示,所有企業應該落實相關指引,萬一企業出現確診個案,更應強化環境清潔消毒,內部落實分艙分流。

    另外,為了加強實名制,指揮中心副指揮官、內政部次長陳宗彥表示,目前有3種電子票證,包含一卡通、悠遊卡、icash都有記名功能,但目前只有3成多有記名,他也提供QR Code連結(請見圖6),希望民眾可以多登記記名票證,萬一需要疫調時,就能了解搭乘大眾運輸的狀況。

    ■雙北、宜蘭國九、高三學生即日起停課,萬華地區4所國小停課一週

    台北市、新北市今日分別確診89例、97例,其中台北市萬華區就有58例,雙北成為疫情重災區。台北市長柯文哲下午召開記者會宣布,雙北的國三(九年一貫制的國九生)、高三學生明(17)日起停課,改採自主學習或遠端上課。柯文哲指出,國三學生昨天今天有會考,彼此有混流;高三學生現在正在準備指考,以準備考試為主,也不用去學校上課。他呼籲學生留在家中,「沒事不要外出,不要像聯考完到處玩。」

    宜蘭縣長林姿妙在傍晚時宣布跟進雙北,明(17)日起至28日,全面暫停縣內所有公祭儀式、縣府下週起擴大彈性上下班、國三及高三學生下週起可以不到校上課。

    台北市教育局傍晚時也進一步宣布,萬華鄰近地區的老松國小、龍山國小、雙園國小及螢橋國小等4校,5月17日至23日停課一週,要學生在家自主學習。

    ■全台醫院醫療降載,台大醫院建議非必要門診、疫苗接種延後

    針對醫療部分,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表示,現在全國面臨每日大量COVID-19確診病患,為了能維持醫療量能,今日頒布4大應變措施:

    1.門診營運降載:延後非急迫的醫療服務。張上淳說,包括穩定的病人可以透過遠距看診追蹤;非急迫性手術、檢查,一般性的醫美、健檢、物理、職能治療也先暫停提供或延期。
    2.加強社區通報採檢:目前在醫院急診外面,都有設置戶外篩檢站,現在也希望醫院針對要住院的病人,也應盡可能採檢後再入院;若有肺炎、發燒的病患,也建議再採檢一次確認是否有病毒帶原。
    3.暫停國際醫療:除非特殊狀況,國際的醫療將全部暫停。
    4.加強醫院員工健康監測:張上淳說,醫院在這段期間必須加強員工健康監測,有疑似症狀需即刻採檢;在高風險第一線照顧病患的醫護人員,如急診、加護病房及專責病房等,需定期5到7天採深喉唾液檢查一次。

    疫苗接種率近日飆高,台大醫院自費接種疫苗者也都滿約,台大醫院今日發出公告,指為保障就醫民眾自身安全以及維持醫院量能,停止(延後)非緊急住院、手術/門診手術、檢查、治療、健康檢查(包含台北市老人健檢)等服務,呼籲已預約5月17日~5月28日之門診民眾「強烈建議延後就醫」,另針對已預約接種自費COVID-19疫苗之民眾,「強烈建議延後來院接種」。

    台大醫院副院長、發言人王亭貴表示,目前鼓勵輕症患者能不要就盡量不要到醫院,但若有緊急醫療需求仍可前往就醫,且希望讓能出院的病人出院,盡量空出整層樓的病床,台大醫院目前安排原本3人1間的病室,轉為2人1間。

    其他醫院也同時進行降載。衛福部雙和醫院公告,身為新北市防疫隔離醫院,為了儲備重度醫療能量,即日起全線暫停民眾接駁車服務,同時暫停全院各項非緊急處置服務,並將開始執行病床挪移及減收輕症病人,但若有慢性處方箋者,還是能夠前來領藥。

    新北市板橋區的亞東醫院也公告,停止或延後非必要緊急住院、手術及醫療,自明(17)日起,暫緩現場掛號服務,一律採網路、電話掛號;暫緩5月31日後公費疫苗預約;暫停全線接駁車服務、關閉捷運通道,並開放院外(南棟大門)慢箋領藥。

    ■北市新增第5個快篩站,昨日陽性率仍接近10%

    目前台北市共有4個快篩站:中興醫院、剝皮寮、和平醫院和西園醫院(民間,無快篩,僅有PCR核酸檢測),台北市副市長黃珊珊表示,今日已成立5個篩檢站,位在艋舺大道跟西園路路口的青草廣場(仁濟醫院舊址),由三軍總醫院來協助設立。快篩站現在都採現場領號碼牌制度,若人數過多,會提前發放隔天的號碼牌。

    「所有快篩陽性都會收治,不會回到社區,」黃珊珊指出,昨(15)日北市3個站的快篩站共篩檢 636人(中興醫院407人、剝皮寮122人、和平醫院107人)。但即使快篩呈現陽性,仍要等到PCR檢測後才能確定是否確診。目前先將快篩陽性民眾送到劍潭的安心檢疫所留置觀察,等專責醫院病房開出後,才轉移到醫院去。

    北市快篩站是否量能不足?黃珊珊指出,快篩站設立不容易,一個快篩站需要10~15名現場人力(2~3名醫生、2~4名護理師、6位行政人員,還要2名檢驗師以及現場指揮官)。以北市聯合醫院人力,在3站點目前已是最大量能,若還需增設,就需要其他醫院的幫忙。所幸目前已有醫師公會等團體表達協助意願,後續會把其他支援人力納入,看是要增加新站點、或是提升現有醫院檢測量能。

    此外,黃珊珊也表示,台北市萬華共有110名街友,都由社會局全程監控中,每日量測2次體溫,和部分輔導快篩,「公園裡面沒戴口罩的人可能都是附近民眾,街友的疫情控制反而算是穩定。」

    張上淳表示,台北市的快篩站都採同步進行抗原快篩與病毒核酸PCR,快篩很快就能看到結果,陽性的話就不會讓病人回到社區,台北市政府會將這些病人收治在專門的檢疫旅館暫留,也可送到集中檢疫所,若最終PCR陽性,再轉送醫院。羅一鈞則指出,昨日萬華地區快篩站有119人驗出快篩陽性,陽性率維持在10%左右。

    ■各縣市政府將研議廣設篩檢站,人力與試劑效果仍是挑戰

    陳時中表示,針對急診塞爆、醫護人力不足的狀況,明天上午將會找各醫學公會、學會、協會討論,希望找出最好的方法來因應,同時,也會討論除了雙北之外,接下來各縣市也都會廣設篩檢站,也將針對此方案的人力問題進行協調。

    《報導者》清點國內廠商,目前有5家廠商的快篩抗原試劑拿到食藥署核准,總量至少有數百萬劑,數量充足。廣設篩檢站會遇到的困難,除了人力調配之外,長庚大學新興病毒感染研究中心主任施信如說,各家廠商的快篩靈敏度跟特異度,現在仍無法得知。

    她表示,抗原快篩的敏感度、特異度都不及病毒核酸PCR,敏感度比PCR少10倍到1,000倍不等,一般只能驗出Ct值較低,也就是病毒量較高的病患,但檢驗速度也較快。在社區流行的階段,抗原快篩可以用來做第一波的篩檢方式,快速找到病患,再用PCR確診是否有偽陽性的個案。

    由於國內之前幾乎沒有陽性個案,這5家廠商當初的試驗,僅需要做5個個案就能申請緊急授權,因此實際上到底敏感度與特異度如何,還無法知道,也無法確認使用哪一家的效果較好、也不知道混用會不會造成很多偽陰性。施信如說,現在這一波大量的快篩,同時也有做PCR檢測,應可累積大量的數據,比對出快篩的效果;現在也可以同步進行採取不同的快篩試劑,來了解哪一種試劑的效果最好,之後才能進行廣篩。

    ■醫院急診採檢量也暴增,一線醫師、專家籲分流,輕症、無症狀者可前往專責隔離場所

    這兩天本土案例暴增,出現大量想篩檢的民眾,除了北市的快篩站以外,各醫院急診也出現人潮,造成醫療院所的負擔。

    部立桃園醫院災難醫學科主任、急診部主治醫師蕭雅文說,目前急診一天的病患有7成都是來採檢,昨天就有至少6、70人來採檢。醫院目前的做法,是在院外設立檢傷站,再將被匡列來醫院採檢者,以及有發燒、呼吸道症狀者但未有接觸史者,或單純來急診就醫的病人分類分流。但因人數太多,也擠壓了急診原來的看診狀況與資源。

    新光醫院急診醫學科主治醫師侯勝文說,這波疫情之前,新光醫院一天約採檢3~5人,這兩天每天就有30~40人來採檢,但「急診與採檢站是兩種思維,急診是看診為主,多數醫院急診對病患仍要做完整的生命徵象測量、問診、確認是否需要篩檢、開藥,最終結帳,每一個程序都需要協調,也導致醫院一小時至多只能採檢5人,新光醫院也已即刻進行調整,讓單純來採檢者、與有醫療需求者快速分流。」

    蕭雅文跟侯勝文都認為,應該將目前輕症、無症狀,單純來急診篩檢的病患分流,不會所有人都一起排隊等待檢傷,讓病患滯留在急診的時間過長,甚至讓真正需要急診醫療的民眾耽誤就醫。

    台灣急診醫學會也在昨日發出聲明,希望疫情警戒三級地區,可以廣設社區篩檢站,請基層醫師協助篩檢;先篩檢陽性的個案,若無症狀或輕症,則送往專責隔離場所;主管機關應儘速規範快篩的適應症,提供社區、各大醫院使用快篩。

    台灣急診醫學會感染管制委員會主任委員陳世英說,目前急診採檢量太大,會影響到需要緊急救治的病患。政府應有不同於過去的思維,例如,再多開設社區的篩檢站,可以快篩為主,最多加設一台X光機,確認是否有肺部問題。人力部分也不必擔心,基層醫院、診所醫師都能加入協助。

    目前的政策擬朝向若採檢確診,必須醫院就地收治病患,10天後無需積極治療,則轉往集中檢疫所,但這麼做會讓民眾多跑到大醫院採檢,若10天後確定為輕症,也需要多一層轉送負擔,醫院仍要多收治這些輕症病人,耗用大量的醫療資源。

    陳世英說,為了減少醫療負荷,建議政府可以思考「隔離旅館」、「隔離場所」,意即把已經確診,但輕症、無症狀的病患,直接送往只收治確診者的旅館觀察。「現在也有許多科技可以輔助健康監測,如生命徵象、血壓,醫護可以隨時監測。假設不幸有10%的人病況惡化,也能即刻得知並轉送醫院,將減輕很多醫院的負擔。」

    但隔離旅館是過去從未有過的設計,陳世英說,民眾也可能會有疑慮,政府也可能有其他考量。現在的狀況希望不用走到這一步,但若確診人數再增加,多數醫院病房被徵召成專責病房,會嚴重影響常規、緊急醫療,隔離旅館就有設立的必要。(文/陳潔、林雨佑、嚴文廷;圖表/柯皓翔、黃禹禛、指揮中心提供;攝影/楊子磊、鄭宇辰)

    #延伸閱讀
    【清院不封院、防疫更細緻,從SARS到COVID-19,和平醫院為何仍是台灣疫情關鍵槓桿?】https://bit.ly/3uQGgC8
    【PCR檢測到底是什麼?它的原理為何?】https://bit.ly/30ugPtx
    【肺炎疫情關鍵問答|科學解惑:10個「為什麼」,看懂COVID-19病毒特性與防疫策略】https://bit.ly/2WDiECP

    #報導者 #COVID19 #確診 #本土案例 #停課 #快篩 #篩檢站 #核酸檢測

  • 台大貴儀申請 在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2-25 07:30:14
    有 30 人按讚

    【腦庫專題】:「腦海有你有我」
    --尋腦病變解藥 建置本土腦庫 非做不可
     
    台灣在2019年底,才進入腦庫時代,在以往,中研院和各大醫院的醫療團隊,都是經過重重申請,才能取得先進國家的少量腦組織,而且都以白種人為主,不能完全符合本土基因和疾病的研究,這使得國內腦病變研究,無法突破。
     
    所幸台大醫學院的臨時腦庫,最近收集了多位本土捐腦者的腦組織,成為國內跨學術單位的重要資料。目前設置的北部腦庫,位於台大醫學院,而未來將在中部、南部和東部,陸續建置不同地區的腦庫,縮短捐腦取腦的車程時間。而腦庫研究室,是如何取腦保存和研究?腦庫對於病友,又有多大的鼓勵?今天的專題「腦海有你有我」,一起來關心。
     
    從美國寄來的腦組織,封存在石蠟內。中研院生醫所專案研究員 林建宇:「當我們需要(研究)的時候,我們就會把它蠟塊),放在切片機,去做一個薄片的截切。」
     
    切片後染色,外國人的腦組織,是中研院以前唯一的研究樣本。
     
    中央研究院 Academia Sinica生醫所專案研究員 張敬邦:「我們就是會去觀察說,腦裡面的一些,不正常蛋白的一些堆積,用此去判斷這個蛋白質,是不是只會出現在,不正常的人(病患),像我們這個例子的話,就是阿茲海默症(失智症)。」
     
    中研院生醫所特聘研究員 陳儀莊:「目前我們在中研院,正在發展一個新的藥物,可以用來治療失智症,我們希望未來可以,進入臨床實驗。」
     
    中研院由白種人的腦組織,發展出來的失智症藥物,是否完全符合東方體質的病患,還得經過重重測試。
     
    中研院生醫所特聘研究員 陳儀莊:「我們在研究上面,如果只用白種人的腦片,它(研究)有它一定很大的限制,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很希望,可以在台灣推展腦庫的原因。」
     
    1960年起,歐美國家陸續建置腦庫,至今超過150個國家、擁有本土腦庫,但台灣直到2019年底,才有腦庫雛形,落後先進國家一甲子的時間。於是,國內腦病變的病患、格外辛苦。
     
    小腦萎縮症病患 李貴鴻:「我每天早上(吃)15顆(藥),中午(吃)2顆,晚上(吃)10顆,總共27顆,我吃太多藥了,全身都壞了。」
     
    所有的腦神經病變,包括:小腦萎縮症、漸凍症、雷特氏症、亨丁頓氏舞蹈症、巴金森症、失智症,目前全球都沒有特效藥,只能治標,無法治本。
     
    16歲那年,小腦萎縮症發病,當時念高一的李貴鴻、不得不休學,從此對抗病魔的日子,整整走過40年。
     
    小腦萎縮症病患 李貴鴻:「我小腦(大腦)捐出來讓人家研究研究新的藥。」
     
    台大醫院病理部醫師 張克平:「像這個就是我們最近的,一個神經退化疾病的病人,捐腦以後,做的一個腦切片,周邊神經組織裡面,有這樣一團一團,類澱粉的沉積,這是我們(台大醫院)第一次得到,這種病人(腦組織),(發現)他全身的類澱粉,積的分布狀況,這個在台灣以前,從來沒有這樣的資料。」
     
    中研院院士(前副總統) 陳建仁:「有本土的這些腦庫,而且能夠提供相關的,腦組織的話,當然做出來的研究,一定會對台灣的,相關的這些疾病的病人,會有很大的幫助。」
     
    建立本土腦庫,腦組織來自台灣民眾,因此、如何取腦保存,成為研究關鍵。捐腦者的大腦,分為左右兩個腦半球,取腦時,醫師會把其中一個腦半球,放入福馬林固定,做為病理研究;另一個腦半球,必須進行超低溫保存。
     
    台大醫院病理主任 鄭永銘:「我們是冷凍在一個-80℃的冰箱,這個冰箱打開來之後,每個病人的檢體,就分散分裝在這幾個盒子裡面。」
     
    捐腦者的兩個腦半球,各有重要的研究項目。
     
    台大醫學院副院長 謝松蒼:「福馬林固定的(腦半球),等於是我們看到,這個(病變)表象,但是生化的(冰存腦半球),這些我們會看到它的原因,可能這些分子的改變,所以才造成這個神經細胞的退化。」
     
    全台各地的捐腦者大體,都必須載到台北市台大醫院、進行取腦,因此其他縣市的腦庫設置,將大幅減少取腦的車程時間。
     
    中研院院士(前副總統) 陳建仁:「我們希望在很短的時間內,(台灣)北中南東,都有相關的腦庫,可以建立起來,能夠把它(腦組織樣本)歸類,大家以後要做研究,就會比較方便。」
     
    腦庫是一個前人種樹、後人乘涼的長期工程,也許困難重重,但我們不怕慢,只怕站,腦病變解藥的最後一哩路,就在前方。
     
    ▶第三集 腦庫現況 (大愛電視 DaAi TV)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aye4NNDQqs
     
     
    【Reference】
    1.「國衛院論壇2019年度議題」簡介
    ➤「臺灣腦組織資源聯盟(臺灣腦庫)」: https://forum.nhri.edu.tw/109-pp-7/
    ➤ 台灣神經罕見疾病學會 :https://bit.ly/32bF6FX
      
    2. 【國衛院論壇出版品 免費閱覽】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出版品-電子書(PDF)-線上閱覽:
    https://forum.nhri.org.tw/publications/
      
    3. 【國衛院論壇學術活動】
    https://forum.nhri.org.tw/events/
      
    #國家衛生研究院 #國衛院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國衛院論壇 #衛生福利部 #國民健康署 #健保署 #中央健康保險署 #五南圖書 #國家書店 #五南網路書店
    #臺灣腦組織資源聯盟 #臺灣腦庫 #台灣腦庫 #謝松蒼
    台大醫院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Hospital / 衛生福利部 / 國民健康署 / 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 /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 台大貴儀申請 在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2-22 07:30:25
    有 53 人按讚

    【腦庫專題】:「腦海有你有我」
    --摘走的愛不死 我的捐腦同意書
     
    台灣進入高齡化社會,高齡伴隨的腦神經退化疾病,國內有29萬多人罹患失智症,還有4萬多人罹患巴金森症。而近年來的環境和食物汙染,使得散發型腦病變患者人數增加,但所有的腦神經病變,目前都沒有特效藥,醫師只能開藥延緩病程,無法根治,這是因為大腦神經非常複雜,大多數的致病機轉,都還在研究當中。
     
    因此,腦庫的研究,是病友的一線生機,很多飽受腦病變折磨的病友,紛紛響應捐腦,希望科學家早日找到解藥。像小腦萎縮症病友協會,就有近20位病友,簽下了捐腦同意書,但腦庫的腦組織樣本,不只需要病友的腦,也需要健康人死後的大腦,做為對照研究,由於很欠缺健康人的腦,因此連大體老師的腦組織,都成為珍貴的研究資料。今天的專題「腦海有你有我」,一起來關心捐腦的重要性。
     
    登山、爬樓梯,看不出異狀,62歲的陳廷國,踏上平地後,卻是舉步維艱。
     
    巴金森病友權益促進會理事長 陳廷國:「(罹患)巴金森症這麼久來,真的嘗盡各種苦惱的地方,太苦了,我不希望下面(未來)的人,還有這種病。」
     
    巴金森病友權益促進會理事長 陳廷國:「(孩子)是巴金森氏症的高危險群,我這樣捐(腦)出來,對你們來講,間接(解開)這些複雜的(腦病變)關係,比較下來,(孩子)應該也是受益者。」
     
    小腦萎縮症病友 吳德賢:「生不帶來 死不帶去,他(科學家)要用(大腦),我的(大腦)就讓他用,代表我們這個人,還活在世上。」
     
    台大醫院病理部醫師 張克平:「在台灣的話 目前來講,還是以神經罕見疾病,跟神經退化疾病的人,有捐獻(大腦)的意願比較高,可是到目前為止,我們還沒有真的,拿到一個正常的腦。」
     
    中研院院士(前副總統) 陳建仁:「其實要做一個好的研究,當然除了要有病人的腦組織,來做分析,健康人的腦組織,也是很重要的一個(對照組)部分。」
     
    腦庫,不只需要病友和健康人的腦,也需要不同年齡和各種腦病變的腦。舉例來說,失智症需要70歲以上的病患,和一般老年人的腦,相互對照研究;小腦萎縮症,需要30~40歲的病友,以及一般中壯年人的腦,互相對照。因此,捐腦跟捐贈器官的概念類似,因人因病因年齡,都需要分類建檔。
     
    中研院生醫所特聘研究員 陳儀莊:「在國外 如果你要去跟他們,(申請)要求腦片的話,通常都會有相對的,正常人(腦組織切片)。」
     
    國內捐腦風氣未開,健康人的大腦取得、更是困難,於是、大體老師的腦組織,加入腦庫行列。
     
    謝博生的兒子 許輔:「除了這些大體(老師)解剖(教學)之外,(父親)還要再推(動)腦庫,都是我們想要為我們後續下一代,我們對整個人類(腦神經)知識,還可以去提升,這個是父親他的遺願。」
     
    謝院長生前,當了一輩子的老師,死後仍然做老師,他是台大第一位捐出大體的醫學院院長,還把自己的大腦讓同事和學生們、繼續研究。
     
    台大醫學院副院長 謝松蒼:「他(謝院長)是全部都是,(福馬林)固定的腦,但是固定的腦,至少我們可以看病理的解剖,所有這些大體老師解剖以後的腦,如果家屬同意的話,我覺得也是可以,把這個腦留下來。」
     
    謝院長畢生推動醫學人文,他生前把原本要拆除的醫學院二號館、重新整修,展示大腦知識。
     
    謝博生的兒子 許輔:「我的父親是內科醫生,所以有關於這些腦的科學,是他最重視的項目。」
     
    台大醫學院副院長 謝松蒼:「(謝博生)把他這樣子的愛心,可以傳承下去,我們這是我們永遠的老師。」
     
    中研院院士(前副總統) 陳建仁:「失智(症)會是台灣未來,一個很大的健康上的挑戰,還有巴金森症,也是同樣的情況,如果我們有很好的腦庫的建立,那些疾病都能夠,來做好這個預防。」
     
    要揭開「惱」人疾病,就得從「腦」研究,但捐腦觀念的推動,並不容易。
     
    輔仁大學醫學院長 葉炳強:「(醫師)把他腦子取出來之後,雖然(遺體)是火化,或是埋葬,可是就是變成不完全的人,我猜想這樣的概念,可能在一般人,也會有同樣的想法,還是(腦庫推動)其中一個,最大的困難。」
     
    腦病變的病患、飽受折磨,從未脫離死亡陰影,他們和後代病友的一線生機,將在腦庫中、找到答案。
     
    ▶第二集.為何捐腦(大愛電視 DaAi TV)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D_qwzjjkL8&t=7s
     
     
    【Reference】
    1.「國衛院論壇2019年度議題」簡介
    ➤「臺灣腦組織資源聯盟(臺灣腦庫)」: https://forum.nhri.edu.tw/109-pp-7/
    ➤ 台灣神經罕見疾病學會 :https://bit.ly/32bF6FX
      
    2. 【國衛院論壇出版品 免費閱覽】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出版品-電子書(PDF)-線上閱覽:
    https://forum.nhri.org.tw/publications/
      
    3. 【國衛院論壇學術活動】
    https://forum.nhri.org.tw/events/
      
    #國家衛生研究院 #國衛院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國衛院論壇 #衛生福利部 #國民健康署 #健保署 #中央健康保險署 #五南圖書 #國家書店 #五南網路書店
    #臺灣腦組織資源聯盟 #臺灣腦庫 #台灣腦庫 #謝松蒼
    台大醫院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Hospital / 衛生福利部 / 國民健康署 / 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 /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 台大貴儀申請 在 林佳龍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12-05-28 13:28:03

    今(28)日立法委員林佳龍於教育及文化委員會針對國科會與教育部就「學術研究補助與邁向頂尖大學計畫之成效與弊端」報告中,有關NCC被提名人清大彭心儀教授被質疑研究案重複申請及論文一稿多投等違背學術倫理一案質詢朱敬一主委、蔣偉寧部長與清大陳力俊校長。

    林佳龍委員指出,本次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被提名委員彭心儀是清華大學的教授,也是國家公務員,竟然涉及將研究報告同時送多單位結案,違背學術倫理一稿多投,也可能因而重複交付研究執行相關經費,已涉及刑法與貪污犯罪條例的嫌疑,國科會、清華大學是否對彭教授的案子有所調查或處置?朱主委回答國科會已展開調查,工程處處長初步認定目前沒有違反學術倫理。林佳龍委員表示彭心儀目前為媒體及立法院質疑有違學術論理的個案至少有三件,隨即拿出兩份學術研究報告,分別是彭心儀申請國科會補助的「頻譜規劃配置與管理基礎研究--子計畫三:頻率市場交易及拍賣機制之法制政策研究與法規修訂(1/3)」與申請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補助的「規劃頻率拍賣與回收制度之研究」,兩篇學術研究報告挑出雷同之處相似度達99%,連文字、逗點、句號都一模一樣。

    林佳龍委員質問清大陳校長,為了維護清大的聲譽,難道在外界譏評之下學校有沒有展開調查?媒體報導說貴校的教授「寫論文像抄作業」,如果這些批評屬實是不是要啟動調查?清大校長認為彭教授是清大優異的教授,這些資料尚無法認為是證據。林佳龍委員乃將兩份研究報告所摘文字完全相同的對照表送給陳校長,指出這就是該名教授在立法院所說她的研究主旨、方式跟結論完全不同公然說謊、藐視國會的證據。

    林佳龍委員也向教育部蔣部長提出質詢,彭教授身為大學教授,在個人網站資料中呈現具有國際社會科學文獻索引SSCI的學術著作其中一篇屬於台大法律學院所發行的Asian Journal of WTO &International Health Law and Policy,創刊號,這份刊物在創刊號發行時並非SSCI等級的期刊,這又涉及另外的造假與說謊。

    外界質疑彭心儀涉嫌抄襲的案件包括2003年國科會委託「WTO服務貿易爭端解決機制問題研究」VS 2008年清大委託「WTO服務貿易法律問題研究」、2007年NCC委託「規劃頻率拍賣與回收制度之研究」VS國科會委託「頻譜規劃配置與管理基礎研究」、2008年「美國寬頻網路管制政策之研究」VS 2009中華電信委託「網路中立管制概念合理性之研究」等,這事關教育界與學術界的聲譽,林佳龍委員要求教育部會同國科會及各大學去約詢、釐清、調查。蔣部長承諾會邀集清大釐清、瞭解和處理。

    有關爆發學界教授以假發票報帳的情事,林佳龍委員要求教育部應基於學術界的良心做對的事,但長久的歷史因素或制度設計不良也要一併考慮改正。蔣部長承諾學界應跟社會大眾道歉,教育部也會找主計、會計從制度的角度來改善。林佳龍委員並表示,現在進入畢業季節謝師宴是否一律不可舉辦?是否應該考慮情、理、法平衡考量而不是一昧否定。蔣部長答覆,將與法務部討論如何對謝師宴規定得更符合人情義理。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