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台大統研所考科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台大統研所考科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台大統研所考科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台大統研所考科產品中有6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萬的網紅郭岱軒,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去年(2019 年)的尾聲,因為追起 Netflix ,狂看韓劇《請回答 1997 》。 劇情從主人翁們辦在 2012 年的同學會開始,回溯到 1997 那一年。主角徐仁國和鄭恩地兩人合唱的主題曲《 All for You 》,好聽到爆炸! 他們回溯起 1997 那一年,青澀的高中生活,準備著要...

台大統研所考科 在 大考超詳解 KOL (C.C. Workshop)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9-10 21:54:15

🔎 超詳解 🔎 主題:什麼是混合題? 🔎 經過上週的素養題介紹後,相信大家都變得更有素養了(? . 111學測除了要掌握素養外,還有新推出的混合題也不容小覷,很多粉絲反映學校很少提及混合題到底是什麼,因此我們來為各位介紹混合題到底是混了哪些呢 🔎 混合題的核心概念 混合題型雖然是一個新的名稱...

  • 台大統研所考科 在 郭岱軒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0-12-23 11:48:58
    有 68 人按讚

    去年(2019 年)的尾聲,因為追起 Netflix ,狂看韓劇《請回答 1997 》。 劇情從主人翁們辦在 2012 年的同學會開始,回溯到 1997 那一年。主角徐仁國和鄭恩地兩人合唱的主題曲《 All for You 》,好聽到爆炸!

    他們回溯起 1997 那一年,青澀的高中生活,準備著要考大學,追夢也追星。那時,韓國當紅的偶像是 H.O.T 跟水晶男孩。

    我也試著回憶 1997的台灣,我還是國中生,搖滾樂團五月天,在 1997 年的 3 月 29 日成軍,白曉燕被綁架,香港爆發禽流感。 7 月,香港移交,年底,中華民國第 13 屆縣市長選舉,民進黨第一次取得過半縣市長席次。總統是李登輝,他今年初則自人生舞台,下台一鞠躬。

    接著,跨入了21世紀。千禧年沒有迎來世界末日,我們持續往前進, 2002 年,教育部廢除聯考,改成多元入學方案,我就是大學指定考科(簡稱指考)的首屆白老鼠。後來選填志願,進入政治大學新聞系( 66 級)就讀,我的學號是 91401035 , 意思是民國 91 入學,401 是新聞系的系所代碼, 402 、 403 是廣電系跟廣告系。現在,傳播學院的學生,大一、大二不分系,跟媒體現況一樣,數位大匯流,誰也沒想到,新聞自由的台灣,卻先後關了東森 S 台跟中天新聞台。

    那年奧斯卡,最佳影片《芝加哥》,是我很喜歡的歌舞片,影帝艾德里安布洛迪才 29 歲,是奧斯卡史上最年輕的最佳男主角。台灣廣播金鐘獎,那年的主持人之一阿國哥,洪宗適,因吸毒上了媒體版面。電視金鐘獎沒有主持人,紅毯則由 #艾迪昇 的師兄姐,曲艾玲、蔣偉文擔綱。很巧的是,去年感恩節時,竟也品嘗到,1997年金鐘女配角得主潔玫姐,烤的可麗露與蛋糕。

    至於金曲獎,周杰倫第二張個人專輯《范特西》獲包括最佳流行音樂演唱專輯獎在內等 5 項大獎,但男演唱人獎項,敗給了我堂姊的偶像哈林哥庾澄慶,女歌手毫無懸念,國語頒給了張惠妹,方言則是江蕙。五月天則「沒拿到」最佳樂團。

    2004 年,有很多的「第一次」,滿 20 歲的我,成了首投族,中華民國史上第一次舉辦總統候選人的電視辯論會,跟目前中選會辦的政見發表會同樣,人身攻擊多於政策論述。而投票日的前一天,發生了 319 槍擊案,投票當天也有新聞台舉辦史上首度「出口民調」,可惜因拒訪率高達 3 成,讓結果失準,電視媒體也因為灌票現象,可信度大幅下降。

    大學念 5 年,其中 1 年在香港浸會大學度過,修完了教育學程,但沒去實習,選的日文系雙主修,只考到二級檢定。後來碩士班推薦甄試,同時考取台大新研所、政大廣電所,我選擇留在政大,更展開了一段「全工全讀」的研究所生涯。

    2008 年,第二次政黨輪替,可說是政治新聞的承平時代,總統是馬英九,但民選總統得票數最高紀錄保持人紀錄,被蔡英文總統打破。聲望如日中天的他,第二任期結束前,竟也演變為民眾遍地開花要拿鞋丟他。「利百代」的我,負責考試院、監察院、內政部等路線,立法院更是當廚房在跑,那時立院政治記者前輩們,每位都資深到「喊水會結凍」,要群訪立法院長時,都戰戰兢兢,仔細聽「姊」字輩」、「媽」字輩的記者問問題,深怕問了鳥問題,反而浪費大家時間。

    記者生涯中,第一個颱風是「鳳凰」颱風,前有「卡玫基」,後有名字很難念的「辛樂克」,還因此到台中出差,超興奮。跑線第二年,更趕上截至目前為止台灣颱風降雨紀錄排名第一的「莫拉克」。

    後來「記者」這份工作,跟便利商店員工一樣,要會的事情好多,因著手機功能越來越強,寫稿、採訪只是基本款,還得要會用手機直播、連線、錄影或偷錄影。

    回憶很多,再次發文,在2020的尾聲,很多人走了,很多遺憾,當然也有很多開心的好事發生。

    #韓劇 #台灣 #金曲獎 #金鐘獎 #金馬獎
    #請回答1997 #紀錄 #小直人 #懷舊 #Netflix
    #2020快走不送

  • 台大統研所考科 在 C.C.M Math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0-10-13 10:14:15
    有 2 人按讚


    台大如何因應學習歷程檔案?

    謝謝教務處邀請我在台大招生業務研習會上做專題演講,向招生業務相關的主管、種子教師和行政人員,報告新課綱和學習歷程檔案對高中教育帶來的改變,並建議台大該採取的因應策略。

    在「作伙學」的審議活動中,常聽到高中端提出疑問,「我們認真做學習歷程檔案,但大學教授會認真看嗎?」

    我建議台大要向高中端,尤其是一些還在觀望的明星高中學生和教師,發出明確的訊息:我們會看,而且會認真看。

    我走訪許多高中校長和教務主任。一些明星高中的校長和教務主任坦承,雖然學校很認真在推學習歷程檔案,但「最大阻力來自部分老師和學生。」

    在「作伙學」常聽到高中生抱怨各科老師要求做課程學習成果,上傳時間卡到期末考,分身乏術。一些明星高中校長則說,他們的學生沒有這方面的困擾,因為,「老師不太要求,學生不太積極,上傳比率偏低,平均每個學生一學期只上傳兩三件。」

    一所明星高中的校長說,「一些老師和學生還在觀望,他們想說,大學端會怎麼看學習歷程檔案,現在還是一團迷霧,還是把時間花在考科比較重要,學測沒考好,學習歷程檔案做得再漂亮也沒用。」

    另一所明星高中的教務主任說,他們學校,有超過一半的學生考指考,很多人的目標是要上醫科或台大。「有些學生會說,我以後要考指考,不想去管學習歷程檔案。」

    有些老師,尤其是比較資深的,習慣既有的教學方式、認為這樣比較能夠幫助學生考好成績。「他們會質疑,你叫學生花力氣去做那些(課程學習成果),如果成績沒考好,上醫科和台大人數減少了,你能負責嗎?」

    要強調的是,不同明星高中投入學習歷程檔案的積極程度,可能有差異。不過,我們對參與「作伙學」審議的高中教師做問卷調查,初步分析結果顯示一些重要的訊息。

    填寫問卷的高中教師認為,有些老師的教學方式,沒有因為新課綱和學習歷程檔案的實施而改變,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認為,「傳統教學方式比較能夠幫助學生面對升學競爭」。這在明星高中尤以為甚。

    我們的調查還顯示,雖然高中教師普遍支持108課綱和學習歷程檔案的實施,不過,比起社區高中,公立明星高中教師因為新課綱而改變教學方式的比率較低,支持學習歷程檔案的比率也較低。

    台大的生源,大部份來自明星高中。如果我們沒有給高中端「我們重視學習歷程檔案」的明確訊息,台大將持續收到一些很會考試,但沒有因為新課綱和學習歷程檔案而改變學習態度的學生。

    我給台大的第二個建議是,我們對學習歷程檔案中的「課程學習成果」,看重的是學習過程的反思和素養性的一般能力,而不只是特定的學科知識。

    這是作伙學的審議會議中,高中端和大學端對「課程學習成果如何呈現、如何審查」的討論,逐漸浮出的共識。許多來「作伙學」參與討論的大學教授,以及我訪問的高中校長和教務主任,都認為,特定學科的知識能力,已經從學測成績和修課記錄顯現出來。課程學習成果,「就是要看出一些不一樣的能力」

    哪些不一樣的能力?學習熱誠、解決問題、溝通表達、團隊合作、邏輯推理、研究精神、創意思考、跨領域探究,是最被廣泛提到的一般性能力。這些一般性能力,超越特定學科的界線,是許多校系看重的學生的能力特質。

    重視一般性能力,有助於減低高中端在準備學習歷程檔案的焦慮。許多高中家長、學生和老師都擔心,大多數高中生還沒定向,他們很怕高一、二上傳的課程學習成果,和最後選填的校系沒有關聯。如果我們重視一般性的能力,就不用擔心課程學習成果和申請的學系之間缺乏學科知識的對應關係。語文科的課程學習成果,可以勾選給重視溝通表達與創意思考的理工學系;呈現學習熱誠、研究精神和解決問題能力的自然科探究與實作,也可以吸引人文社會學群的教授。

    問題是,大學端要如何從學習單、心得筆記、簡報、文字影音創作、圖像設計、展演記錄、小論文、專題研究報告這些林林總總的課程學習成果,看到各校系所重視的能力特質?

    這是我給台大的第三個建議:要讓更多老師瞭解學習歷程檔案在高中的實施狀況,和課程學習成果的多元內容,建立清楚、適當的審查原則。

    「作伙學」讓我有第一手的接觸經驗,知道許多大學教授並不瞭解學習歷程檔案,遑論在高中的實施狀況。許多大學校系是在缺乏資訊的清況下訂定學習歷程檔案的審查尺規。

    我建議台大應該蒐集各高中,至少是生源較多的高中,各式各樣的課程學習成果,分學院舉辦工作坊,讓老師們好好看看型式內容這麼多元的課程學習成果,討論要如何審查,如何看出我們重視的能力特質。

    111年實施學習歷程檔案之後,審查時程縮短,要看的內容更多、更豐富。教授恐怕沒有時間好好審查,這也是高中端的質疑之一。

    我建議台大要預作審查人力的規劃。如果我們對學習歷程檔案的「課程學習成果」以及「多元表現」所重視的,是素養性的一般能力,我建議台大可以在尊重各院系審查自主的原則下,仿效國外大學 Admission Office 的作法,選擇部分院系試辦,聘請專業人力,至少針對「課程學習成果」以及「多元表現」這兩個項目做深入審查,或做初審的工作,減輕各系審查人力的負擔。這樣,我們才能仔細地看,深入地看。

    總之,我建議台大給高中端和社會大眾明確的訊息:我們重視學習歷程檔案;不只重視學習歷程檔案呈現的學科知識,也重視一般能力;我們會建立清楚、適當的審查原則,認真深入地看,挑出具備我們重視的能力特質的學生。

    發出這樣的訊息,不只是為了挑學生,而且是要以台大在升學競爭中的地位,影響高中教育朝向正向的發展。

  • 台大統研所考科 在 國立臺北大學National Taipei University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0-04-27 12:38:49
    有 32 人按讚


    【升學介紹⎯⎯法律系所篇】

    |#瘋校園|Ping|

    與其他科系相比,法律系似乎是出路較為明確的科系,而在大學四年的歲月中,幾乎所有法律系學生都是以律師、司法官(包含法官、檢察官)的國家考試為目標,學習專業知識,為之後的考試做準備。而除了國考以外,許多學生也希望能在大學畢業後,進入法研所,鑽研自己有興趣的領域,作為之後從事實務或學術工作的養分。因此,本文將以深入淺出的方式,介紹法律研究所的升學方式。

    法律學門由於領域繁多,因此到了碩士班之後,就會按照研究領域而分為許多不同的組別。傳統的法研所一般分為公法學組、民事法學組、刑事法學組、財經法學組等等,各校還會依自身的特色開設更多不同的組別。不同的組別分開招生,入學考試的科目也不盡相同,學生們將依自身的興趣,選擇欲報考的組別。除了傳統的法律研究所之外,尚有如科技法律研究所等不以傳統法律領域分組的碩士班。

    近年來,許多法律研究所陸續開設新的組別,供非法律系畢業的學生就讀,如北大法研所的「法律專業組」、台大的「科技法律整合研究所」等等,這些碩士班招收大學就讀其他科系的學生,而這些組別除了強調不同學科之間的整合外,亦開設基礎法律課程(多為國考科目),在修滿一定的科目後,一樣能夠參加國家考試。

    法律研究所的入學方式主要有兩種,分別是甄試入學以及一般入學(考試入學),前者大約於每年10月舉行,後者大約於每年2月舉行,而這個時程也緊扣國考。一般而言,律師和司法官的考試分別在8月及10月舉行一試及二試,因此,考生多在研究所考完後,開始複習其研究所入學考試沒考但國考有考的科目,於畢業取得學士學位後上場應戰。

    最後,在這裡提供兩個法律系升學及出路資訊的網站,供大家參考:

    1. 法律白話文⎯⎯法律系升學專題
    https://plainlaw.me/anthology/lawschoolguide/

    2.法途⎯⎯台大杜鵑花節專訪
    https://medium.com/ntulawazaleafestival/interviews/home

    (圖片來源:聯合新聞網)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