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台大化工排名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台大化工排名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台大化工排名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台大化工排名產品中有8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7,624的網紅人山人海 PMPS Music,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六四30周年,橫越上世紀80年代末到千禧後,標誌着中港關係劇烈變動的30載。當中的哀慟傷逝、切膚之痛、拒絕遺忘、兔死狐悲、孤獨明志,如同壓在香港人心上的墳。除了種種飽含政治水份的「堂皇敍事」(grand narrative)和新聞紀錄片、報道檔案,香港人的情志、複雜的身份認同,多多少少總記載在...

台大化工排名 在 10?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9-03 20:27:01

【E的轉系心得分享】 #E寫的文 今天七夕,剛好來發 E 寫好的轉系心得分享!懶人包可以看圖哦~覺得有幫助的話歡迎幫我按愛心、珍藏、分享出去!❤ - 嗨,我是 E 由於先前轉雙輔的準備也參考了很多學長姐留下來的經驗談,所以這次轉系(化工轉電機)成功,我也想分享一下我個人的想法跟建議(其實就是從提問的...

台大化工排名 在 Spark Light 工作坊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8-18 20:27:06

|Spark Light 工作坊| 📍|主題| ▫️ 材料系日常 📍|前情提要| ▫️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材料系呢? 查詢看看二類組科系的分數排名,會發現高分的科系除了大家熟知的電機系和資工系以外,就是材料系了(第三名)。eric編現在是台大材料系的大二生,今天就讓eric編帶大家了解材料系平...

  • 台大化工排名 在 人山人海 PMPS Music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9-05-13 15:39:38
    有 16 人按讚


    //六四30周年,橫越上世紀80年代末到千禧後,標誌着中港關係劇烈變動的30載。當中的哀慟傷逝、切膚之痛、拒絕遺忘、兔死狐悲、孤獨明志,如同壓在香港人心上的墳。除了種種飽含政治水份的「堂皇敍事」(grand narrative)和新聞紀錄片、報道檔案,香港人的情志、複雜的身份認同,多多少少總記載在香港粵語流行歌曲這部「香港另類年鑑」。

    流行文化,一直是庶民大眾的文化載體。香港粵語流行歌曲,以旋律為經、文字為緯,在流行文化工業中成為市場龐大的「處理情緒的商品」。個人私密情緒固然有代我傷心的唱片,社會集體情緒也需要渠道宣洩、排毒。然而,要區分情歌與非情歌,個體與集體,正如林夕所言,一如要把「豬肉佬」與「肉類分割技術員」般分得清清楚楚。君不見高登巴打們,便曾絞盡腦汁將陳奕迅《H3M》(2009)全碟歌曲,詮釋為講述六四事件經過的「暗黑大碟」──你在乎甚麼,就會聽到甚麼、看到甚麼、唱到甚麼。

    「縱怨天 天不容問」

    抑鬱於天空的火燄下,大地靜默無說話。《為自由》、《四海一心》等粵語單曲以外,八九六四發生後一年多的時間裏,催生出至少五張在心為志、發聲為歌的香港「六四唱片」,包括1989年盧冠廷《1989》、夏韶聲《你喚醒我的靈魂》、黃霑《香港'Xmas》和1990年譚詠麟《忘情都市》、達明一派《神經》。從非主流到主流,當時的搖滾樂手、當紅歌星到前衞組合,劉卓輝寫詞的「療癒系」高喊「媽媽我沒有做錯」、疑惑「說不出的未來」、寄望「漆黑將不再面對」,自是耳熟能詳;最令人難忘的是《香港'Xmas》調寄傳統聖誕歌曲的林振強《慈祥鵬過聖誕》「只要我扮盲,不停讚,不再亂彈,但我說畀個passport我」,與當時「少年詞神」林夕《皆因一經過六四》「坦克嘉年華冇埞避……皆因一經過六四,成日送機冇晒鄉里」,異口同聲道出六四後的香港集體恐懼與移民風潮。

    六四事件是香港身份認同覺醒的集體爆破點。概念最為完整的達明一派《神經》大碟,由潘源良《十個救火的少年》與周耀輝《排名不分先後左右忠奸》、《天問》、《講嘢》,開拓出更狡黠的香港論述。潘筆下是諷刺時弊的政治寓言,周氏《天問》脫胎自屈原楚辭「騷賦體」仰天詰問極權、《排名》是鄭君綿明星的遊戲筆墨,《講嘢》模擬「藏頭詩」嘲笑「應-應-終-終-基-本-發」(按:英英中中基本法),聲演中英爭拗嘈喧巴閉,香港聲音被拒在門外。同期陳少琪《未平復的心》(王靖雯、黃貫中合唱)溫婉撫平傷口,周禮茂則在林憶蓮《破曉》(1991)和改編自國語歌《水手》的《自由花》(1993)中,一隱一顯抒寫出自由花終有一天,會在破曉綻放的期待。

    「六月飛霜 個個笑得哀傷」

    90年代初羅大佑音樂工廠登陸香港,滾石班底的音樂舵手通過國粵語流行歌曲,書寫香港以至大中華史詩。《皇后大道東》(羅大佑、蔣志光合唱)調侃香港主流對未來的恐懼,連殖民地遺留下來一個英式街名,都有可能被改頭換面。《皇后大道東》亦與羅大佑的《原鄉》、《首都》並稱為「中國三部曲」,展示對香港前途的追問、對台灣根源的探索、對中國大陸的前瞻。《皇后大道東》同時打開林夕創作新天地,「皇后大道西又皇后大道東,皇后大道東轉皇后大道中,皇后大道東上為何無皇宮」玩盡文字遊戲,舉重若輕透視了香港人面對不可知的未來時,內心迷茫與焦慮。《皇后大道東》也成為林系最著名的「香港歌」,笑中有淚。

    2004年,林夕在梁漢文概念EP《03四季》全碟歌詞,寫出富有時事、社會性的歌曲。如回顧六四後香港及世界大事的《新聞女郎》,記錄最低潮的香港,表白「誰是世上螻蟻亦留戀這地方」。近年,林夕搖身一變為「時事評論員」,在各大主流媒體積極發表關於中港關係、香港社會運動的文章,每每一針見血戮破國王的新衣、語言偽術。2011年寫就激盪人心的《六月飛霜》(陳奕迅唱),與《天問》難跨世紀相呼應,被視為香港面對大是大非時,有良心具膽識之作,堪為冷眼觀世情的香港自白書。《六月飛霜》鋪陳末日浮世繪,沒有真相只有無盡謊言、「習慣異象」的世道人心,大有「唔黐線唔正常」的自嘲──「六月飛霜,世界怪得誇張,誰又去決定誰正常,不知哪個有異想。未曾盡興。剩下砒霜,當配方分享,誰來斗膽講仙丹會斷腸,誰有膽去相信過激立場。人人一把口一百種真相,誰說得漂亮。最可笑的,喊亦正常。最悲壯的,笑亦正常。哪一個可,發育正常」。

    《六月飛霜》的抽象書寫,遙指道德淪喪、禮崩樂壞的魔幻中國,既得利益者不過是毫無底線、唯利是圖的狗苟蠅營者,代價卻是整個國家的品格、現在和未來。可是還有不少「窮得只有錢」的狩獵者,認為可「憑人力綑綁一剎夕陽」、「憑財力去扭轉天亮」。世界越變越光怪陸離,小說電影遠遠不能與現實比魔幻,關鍵是瞥見異象後,還有有沒有突破困局的智慧和勇氣。2014年,林夕在謝安琪的《獨家村》寫出《六月飛霜》的出路,以「同床異夢」的感情關係隱喻中港矛盾。最後無法改變對方,只好做獨家村「不被你污染」。

    「他出發找最愛 今天也未回來」

    詞人筆耕為香港立此存照,90年代出道的黃偉文另闢蹊徑。早在黃偉文與軟硬天師合作時,合寫的《中國製造》獨樹一幟,羅列出六四後香港對中國大陸的刻板印象──「為自由、大白兔糖、總書記、樣板戲」──嬉笑怒罵,批判時代。2003年為Beyond 20周年所寫的《抗戰二十年》,赫然被香港社運界視為「社運歌」──「幾響槍火敲破了沉默領土,剩下燒焦了味道。現在少點憤怒,多些厚道,偶爾也很躁……他雖走得早,他青春不老,灰色的軌跡,磨成血路」──直白逆流而上的抗爭精神,「走得早」的可能是黃家駒,也可以是在六四民主路上犧牲的先烈。

    香港自六四以來蓄積的民主力量,在2014年雨傘運動一次過爆發。同年黃偉文在謝安琪的《家明》,終於寫出最完整的「六四—雨傘」故事。家明既是最最普通的華人男性名字,自然也是「家的明天」、「國家的明天」──「他出發找最愛今天也未回來……他不過想要愛差點上斷頭台,人家跌倒兩次吧就再不相信愛,浪漫願他不要改所信是模糊,仍肯冀待,誰願意為美麗信念坦克也震開……找太耐,就算找得太耐,他拒絕未上訴便下台,大地上問有哪位,敢這樣愛。無論你是愛他不愛他,還是可將那勇氣帶回家,時代遍地磚瓦卻欠這種優雅,教人夢想,不要去談代價。」──家明終身要找的,就是人生的玫瑰。蠟炬成灰,家明就是何時何地任何有所追求的人。網絡巴打們,已為《家明》剪輯出六四版和雨傘版的影像。家明,的的確確今天也未回來,留低哪種意義就看世間怎記載。

    別恨自己生於這悲情世代

    要從香港粵語流行歌曲說盡六四,似乎是不可能的事。即使搖滾大帝染紅歌頌《大國崛起》,樂壇校長大概不堪回首表白過《你知我知》、《我心如雷》,80、90年代以來的「六四書寫」,儼然成為香港粵語流行歌曲的一項特殊的「唱作傳統」。特定時刻如2009年,命名為《田》的六四歌曲精選唱片面世。2012年藍奕邦《六月》(藍奕邦唱)與梁栢堅《獵鹿者》(Kolor唱),就從不同角度把六四講下去。前者冷嘲「再多悲壯亦能笑一笑吧,唯願我從此不再害怕」,坦露新生代面對歷史巨輪的無力感,既是個體的哀傷,也是時代的悲情;後者以「獵鹿」故事帶出「自然被殺,這方法就是最得體說法……合情合法,被獵人慢慢被消失」的「被XX」如何荒唐無道。這或許震聾發聵,或閃現符號密碼,香港粵語流行歌曲中的六四,還是會繼續說下去。

    至少,在家明回來之前。

    撰文:梁偉詩 //

  • 台大化工排名 在 達明一派 Tat Ming Pair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19-05-13 15:34:48
    有 55 人按讚


    //六四30周年,橫越上世紀80年代末到千禧後,標誌着中港關係劇烈變動的30載。當中的哀慟傷逝、切膚之痛、拒絕遺忘、兔死狐悲、孤獨明志,如同壓在香港人心上的墳。除了種種飽含政治水份的「堂皇敍事」(grand narrative)和新聞紀錄片、報道檔案,香港人的情志、複雜的身份認同,多多少少總記載在香港粵語流行歌曲這部「香港另類年鑑」。

    流行文化,一直是庶民大眾的文化載體。香港粵語流行歌曲,以旋律為經、文字為緯,在流行文化工業中成為市場龐大的「處理情緒的商品」。個人私密情緒固然有代我傷心的唱片,社會集體情緒也需要渠道宣洩、排毒。然而,要區分情歌與非情歌,個體與集體,正如林夕所言,一如要把「豬肉佬」與「肉類分割技術員」般分得清清楚楚。君不見高登巴打們,便曾絞盡腦汁將陳奕迅《H3M》(2009)全碟歌曲,詮釋為講述六四事件經過的「暗黑大碟」──你在乎甚麼,就會聽到甚麼、看到甚麼、唱到甚麼。

    「縱怨天 天不容問」

    抑鬱於天空的火燄下,大地靜默無說話。《為自由》、《四海一心》等粵語單曲以外,八九六四發生後一年多的時間裏,催生出至少五張在心為志、發聲為歌的香港「六四唱片」,包括1989年盧冠廷《1989》、夏韶聲《你喚醒我的靈魂》、黃霑《香港'Xmas》和1990年譚詠麟《忘情都市》、達明一派《神經》。從非主流到主流,當時的搖滾樂手、當紅歌星到前衞組合,劉卓輝寫詞的「療癒系」高喊「媽媽我沒有做錯」、疑惑「說不出的未來」、寄望「漆黑將不再面對」,自是耳熟能詳;最令人難忘的是《香港'Xmas》調寄傳統聖誕歌曲的林振強《慈祥鵬過聖誕》「只要我扮盲,不停讚,不再亂彈,但我說畀個passport我」,與當時「少年詞神」林夕《皆因一經過六四》「坦克嘉年華冇埞避……皆因一經過六四,成日送機冇晒鄉里」,異口同聲道出六四後的香港集體恐懼與移民風潮。

    六四事件是香港身份認同覺醒的集體爆破點。概念最為完整的達明一派《神經》大碟,由潘源良《十個救火的少年》與周耀輝《排名不分先後左右忠奸》、《天問》、《講嘢》,開拓出更狡黠的香港論述。潘筆下是諷刺時弊的政治寓言,周氏《天問》脫胎自屈原楚辭「騷賦體」仰天詰問極權、《排名》是鄭君綿明星的遊戲筆墨,《講嘢》模擬「藏頭詩」嘲笑「應-應-終-終-基-本-發」(按:英英中中基本法),聲演中英爭拗嘈喧巴閉,香港聲音被拒在門外。同期陳少琪《未平復的心》(王靖雯、黃貫中合唱)溫婉撫平傷口,周禮茂則在林憶蓮《破曉》(1991)和改編自國語歌《水手》的《自由花》(1993)中,一隱一顯抒寫出自由花終有一天,會在破曉綻放的期待。

    「六月飛霜 個個笑得哀傷」

    90年代初羅大佑音樂工廠登陸香港,滾石班底的音樂舵手通過國粵語流行歌曲,書寫香港以至大中華史詩。《皇后大道東》(羅大佑、蔣志光合唱)調侃香港主流對未來的恐懼,連殖民地遺留下來一個英式街名,都有可能被改頭換面。《皇后大道東》亦與羅大佑的《原鄉》、《首都》並稱為「中國三部曲」,展示對香港前途的追問、對台灣根源的探索、對中國大陸的前瞻。《皇后大道東》同時打開林夕創作新天地,「皇后大道西又皇后大道東,皇后大道東轉皇后大道中,皇后大道東上為何無皇宮」玩盡文字遊戲,舉重若輕透視了香港人面對不可知的未來時,內心迷茫與焦慮。《皇后大道東》也成為林系最著名的「香港歌」,笑中有淚。

    2004年,林夕在梁漢文概念EP《03四季》全碟歌詞,寫出富有時事、社會性的歌曲。如回顧六四後香港及世界大事的《新聞女郎》,記錄最低潮的香港,表白「誰是世上螻蟻亦留戀這地方」。近年,林夕搖身一變為「時事評論員」,在各大主流媒體積極發表關於中港關係、香港社會運動的文章,每每一針見血戮破國王的新衣、語言偽術。2011年寫就激盪人心的《六月飛霜》(陳奕迅唱),與《天問》難跨世紀相呼應,被視為香港面對大是大非時,有良心具膽識之作,堪為冷眼觀世情的香港自白書。《六月飛霜》鋪陳末日浮世繪,沒有真相只有無盡謊言、「習慣異象」的世道人心,大有「唔黐線唔正常」的自嘲──「六月飛霜,世界怪得誇張,誰又去決定誰正常,不知哪個有異想。未曾盡興。剩下砒霜,當配方分享,誰來斗膽講仙丹會斷腸,誰有膽去相信過激立場。人人一把口一百種真相,誰說得漂亮。最可笑的,喊亦正常。最悲壯的,笑亦正常。哪一個可,發育正常」。

    《六月飛霜》的抽象書寫,遙指道德淪喪、禮崩樂壞的魔幻中國,既得利益者不過是毫無底線、唯利是圖的狗苟蠅營者,代價卻是整個國家的品格、現在和未來。可是還有不少「窮得只有錢」的狩獵者,認為可「憑人力綑綁一剎夕陽」、「憑財力去扭轉天亮」。世界越變越光怪陸離,小說電影遠遠不能與現實比魔幻,關鍵是瞥見異象後,還有有沒有突破困局的智慧和勇氣。2014年,林夕在謝安琪的《獨家村》寫出《六月飛霜》的出路,以「同床異夢」的感情關係隱喻中港矛盾。最後無法改變對方,只好做獨家村「不被你污染」。

    「他出發找最愛 今天也未回來」

    詞人筆耕為香港立此存照,90年代出道的黃偉文另闢蹊徑。早在黃偉文與軟硬天師合作時,合寫的《中國製造》獨樹一幟,羅列出六四後香港對中國大陸的刻板印象──「為自由、大白兔糖、總書記、樣板戲」──嬉笑怒罵,批判時代。2003年為Beyond 20周年所寫的《抗戰二十年》,赫然被香港社運界視為「社運歌」──「幾響槍火敲破了沉默領土,剩下燒焦了味道。現在少點憤怒,多些厚道,偶爾也很躁……他雖走得早,他青春不老,灰色的軌跡,磨成血路」──直白逆流而上的抗爭精神,「走得早」的可能是黃家駒,也可以是在六四民主路上犧牲的先烈。

    香港自六四以來蓄積的民主力量,在2014年雨傘運動一次過爆發。同年黃偉文在謝安琪的《家明》,終於寫出最完整的「六四—雨傘」故事。家明既是最最普通的華人男性名字,自然也是「家的明天」、「國家的明天」──「他出發找最愛今天也未回來……他不過想要愛差點上斷頭台,人家跌倒兩次吧就再不相信愛,浪漫願他不要改所信是模糊,仍肯冀待,誰願意為美麗信念坦克也震開……找太耐,就算找得太耐,他拒絕未上訴便下台,大地上問有哪位,敢這樣愛。無論你是愛他不愛他,還是可將那勇氣帶回家,時代遍地磚瓦卻欠這種優雅,教人夢想,不要去談代價。」──家明終身要找的,就是人生的玫瑰。蠟炬成灰,家明就是何時何地任何有所追求的人。網絡巴打們,已為《家明》剪輯出六四版和雨傘版的影像。家明,的的確確今天也未回來,留低哪種意義就看世間怎記載。

    別恨自己生於這悲情世代

    要從香港粵語流行歌曲說盡六四,似乎是不可能的事。即使搖滾大帝染紅歌頌《大國崛起》,樂壇校長大概不堪回首表白過《你知我知》、《我心如雷》,80、90年代以來的「六四書寫」,儼然成為香港粵語流行歌曲的一項特殊的「唱作傳統」。特定時刻如2009年,命名為《田》的六四歌曲精選唱片面世。2012年藍奕邦《六月》(藍奕邦唱)與梁栢堅《獵鹿者》(Kolor唱),就從不同角度把六四講下去。前者冷嘲「再多悲壯亦能笑一笑吧,唯願我從此不再害怕」,坦露新生代面對歷史巨輪的無力感,既是個體的哀傷,也是時代的悲情;後者以「獵鹿」故事帶出「自然被殺,這方法就是最得體說法……合情合法,被獵人慢慢被消失」的「被XX」如何荒唐無道。這或許震聾發聵,或閃現符號密碼,香港粵語流行歌曲中的六四,還是會繼續說下去。

    至少,在家明回來之前。

    撰文:梁偉詩 //

  • 台大化工排名 在 李忠孝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9-03-05 08:32:59
    有 92 人按讚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626406941114935&id=100012369032082

    《中國外貿淨出口全景圖 中國自台灣的進口規模1776億美元,其中前五類進口商品為:機電設備及零件1286億美元,佔比高達72.4%!台灣乃是中國電子科技類設備及零配件最重要的提供者》

    我這裡將要論述的,是中國近年來的商品外貿數據,包括企業數據以及與全球主要貿易地區之間的數據。我將嘗試從中得出一個結論:新世紀以來,中國的賴以掙外匯的外貿基本結構,到底是怎樣的。我們將據此作出判斷:這個基本結構是否穩固,是否足以支撐中國的經濟發展。

    首先放上來的,中國民企、外企與私企2008-2018年的進出口數據。通過這組數據,我們可以瞭解外貿市場的主體。我直接給出結論:民企是絕對的外貿主體,掙來的巨額的外匯;外企次之,同樣也為中國貢獻了大量的外匯;而國企在外貿領域乃是純粹的花錢貨,是消耗外匯的大戶。

    從2008年到2018年,國企實現的淨出口規模始終都是負值,乃是絕對的逆差創造者。這是因為國企全面壟斷了鋼材煤炭石油以及糧食等大宗商品的壟斷進口權,然後高價賣給民企掙差價。這種壟斷權已經足以確保國企一本萬利的過日子,因此躺著掙錢的國企從來沒有能夠發展出最終消費品的生產和出口能力。2018年國企淨逆差2901億美元,較2008年966億美元的國企逆差,翻了整整兩倍!

    民企一直都是扮演辛辛苦苦掙外匯的角色。2008年民企掙了2578億美元的順差,到2015年增加到峰值的5622億美元,這實在是非常驚人的數據,此後民企掙外匯的能力開始呈現削弱趨勢,這一方面是由於國企啓動漲價去庫存的策略,拉高大宗原材料價格,導致民企生產的終端出口產品成本持續上升,競爭力減弱,另一方面,這些民企開始嘗試將產能搬遷到東南亞等國家,這進一步削弱了中國的出口能力。到2018年民企實現的淨出口數據為5288億美元。

    外企方面的數據,在近年來同樣呈現出下跌跡象,2015年達到峰值的1758億美元的淨順差,到2018年下降到1039億美元。外企與民企一樣,當然也要承受成本上漲帶來的壓力,因此在陸續關停國內的企業遷移至東南亞乃至直接回中國,這種趨勢也是非常明顯了。然而在這裡必須強調的是:外企乃是中國電子科技類產品的最大出口商,沒有之一。根據中國國家統計局的年度數據庫,2016年計算機、通信等電子設備的出口貨值,外企的出口貨值達到了5364億美元,而民營企業僅實現了391億美元的出口,國企方面更加淒涼,僅僅實現了328億美元的電子產品出口。(解釋一下,這個分類數據國家統計局僅發佈到2016年,此後不再發佈這類分類出口數據,沒法子,不過也足以作為參考了。)這一組數據我建議各位好好看看,非常的有意義!在科技生產領域,外企具有壓倒性的優勢地位,民企與國企根本就望塵莫及,沒有可比性。一旦外企撤出中國,中國的電子產品出口能力將會大受打擊。這裡順帶說一下,根據中國國家統計局月度數據庫的數據,規模以上外資工業企業的數量,2016年底為51848家,2018年底為47736家,減少了4112家。

    總結起來看,中國在貿易主體方面的特徵非常清晰:民企獨撐大局;外企強力補充;國企對外虧錢,對內掙大錢。這種結構並不算穩固,拖後腿的國企就不評價了。,民企和外企這幾年的生產成本持續提升,必定削弱中國的出口能力。表現在匯總數據上,就是總淨出口在2015年達到5939億美元的峰值之後,就持續下降,到2018年下降到3518億美元,較峰值的降幅達到40.8%。

    (圖一)

    接下來我們開始本文的第二部分的內容,我們與主要的貿易國之間的數據。首先是中國與最大的貿易對象,美國之間的數據。

    注意,中國對美貿易始終處於完美持續增長的順差狀態,從2000年到2018年,中國對美國的順差從297億美元劇烈增長到3233億美元,19年時間,增長了9.9倍。在這19年里,有7年時間對美淨出口佔比超過了100%,並且,美國始終扮演著中國的外貿救世主角色,在中國出口不暢的時刻,對美淨出口佔比就會迅速增長。比如,2015年是中國淨出口的峰值年,這一年中國對美淨出口佔比就下降到44.0%的谷值,此後中國淨出口開始呈現疲弱態勢,數據開始下滑,於是對美淨出口佔比就開始迅速上升,到2018年已經上升到了91.9%。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美國乃是中國製造的最終承接國,當其他國家無力消化中國生產出來的龐大產品時,美國乃是中國最好的銷售對象。

    2018年中國對美出口4784億美元,其中排名前五類的出口產品為:機電音像(手提電腦、手機等)設備2222億美元,佔比46.4%,乃是絕對優勢的出口產品類別;雜項(玩具傢具)製品562億美元,佔比11.7%;紡織品458億美元,佔比9.6%;賤金屬(鋼銅鋁等)製品247億美元,佔比5.2%;汽車零配件230億美元,佔比4.8%。這5大類產品合計佔到了對美出口近8成的量。

    (圖二)

    在這裡必須介紹的背景知識是:歐盟經濟近十年來已經喪失了增長性,過於龐大的社會福利負擔讓歐盟各國政府苦不堪言,歐債危機時刻盤旋在歐洲上方,隨時都可能爆裂。在這樣的背景下,中國對歐盟的外貿順差在2008年達到1602億美元的峰值之後,就順理成章的喪失了增長性,此後十年就在1300億美元附近徘徊。相應的,中國對歐淨出口佔比,也沒啥看頭,近年來勉強維持在30%左右。在掙外匯這個領域,歐盟已經是指望不上了。就現在這樣的情況,歐盟各國恨不得反過來從中國手裡掙點外匯才好。

    2018年中國對歐盟出口4086億美元,前五類商品分別為:機電音像(手提電腦、手機等)設備1792億美元,佔比43.9%,與美國一樣,這依然是最常見的出口產品;紡織品481億美元,佔比11.8%;傢具玩具等雜項製品367億美元,佔比9.0%;賤金屬製品268億美元,佔比6.6%;化工製品224億美元,佔比5.5%。這五項合計同樣接近8成。

    總結起來看,美國和歐盟,乃是中國淨出口的最重要的兩個來源地,2018年這兩個地區合計給中國帶來了4584億美元的順差。然而我們必須清晰的意識到,這其中的一半是靠中國的外企賣電子產品掙的,另一半則是靠民企賣服裝傢具等基礎工業製品掙的。現在外企和民企的日子都算不得好過,因此這樣的產業結構,當然算不得穩固

    (圖三)

    再接下來,我將會放上三個中國最主要的貿易逆差對象:日本、韓國和台灣。首先上場的是日本。

    2015年的時候,中國對日逆差幾乎抹平了,規模下降到僅僅只有73億美元的程度,在前文我們已經知道了,這個時候當然是中國出口能力最強的一年。此後伴隨著國內各項成本價格飆升,中國的出口能力逐年下降,於是對日逆差又逐步放大,到2018年放大到了335億美元。

    2018年中國自日本進口了1806億美元的商品,排名前五位的商品分別為:機電設備及零件852億美元,佔比47.2%;精密化工產品(肥料、化妝品等)203億美元,佔比11.2%;車輛船舶等運輸設備187億美元,佔比10.4%;光學、醫療儀器165億美元,佔比9.1%;賤金屬製品(金屬機床等)149億,佔比8.3%。這五項合計已經佔到近9成的比例。整體來說,全都是各類科技型產品的零配件,或者是各類精密生產設備。毫無疑問,這些產品將會被中國的外資企業拿來整裝成為最終的電子類產品,用於出口創匯。

    接下來要上場的,是韓國。

    韓國乃是中國非常重要的逆差來源國。2013-2016年中國對韓國的逆差曾經呈現下降趨勢,到2016年下降到653億美元,但此後又逐年上升,到2019年的對韓逆差已經達到958億美元的歷史最高位。

    2018年中國自韓國進口2046億美元的產品,其中前五類產品分別為:機電設備及零件1238億美元,佔比60.5%,這個佔比就很誇張了,韓國是中國進口芯片內存的重要來源地;精細化工製品228億,佔比11.1%;光學醫療儀器153億美元,佔比7.5%;塑膠製品126億,佔比6.2%;礦製品(原油加工產品)115億美元,佔比5.6%。五項合計佔比超過了9成。這個產品結構與自日本進口的結構也非常接近,尤其是機電設備和零件這一塊。

    《不過接下來我們還要看一個更誇張的數據:台灣。》

    好吧,2018年中國對台灣的逆差達到1290億美元的峰值,與對韓國的958億逆差和對日本的335億逆差的合計規模基本一致。注意這一點:對台逆差=對日逆差+對韓逆差。2018年中國自台灣的進口規模1776億美元,其中前五類進口商品為:機電設備及零件1286億美元,佔比高達72.4%!台灣乃是中國電子科技類設備及零配件最重要的提供者,沒有之一!光學及醫療儀器151億,佔比8.5%;精細化工製品101億,佔比5.7%;塑膠製品100億,佔比5.7%;賤金屬製品56億,佔比3.2%。5項合計超過了95%。同樣的,中國大陸對台灣的科技產品有著高度依賴,這些產品都將會裝配到中國生產的手提電腦和手機之上,並出口到歐美各國。

    我們現在必須回頭來看,中國對歐美的出口主要有兩大塊:電子產品(電腦和手機)和基礎工業品(服裝和金屬製品等),這兩者大概各佔一半,其中電子產品基本上是由外企生產,而基礎工業品則由民企生產。而為了完成電子產品的生產和出口,中國必須同時從日韓台進口大量的機電設備和零配件;而為了完成基礎工業品的生產和出口,同樣必須從日韓台大量進口精細化工產品和機床。這意味著中國並沒有出口產業鏈上的自給自足的能力,了不起我國就是拿著從日韓台進口的設備、機床和零配件組裝了一下,再賣到歐美,類似中間商掙了點差價。

    不掌握核心技術的外貿架構,當然是不穩固的。外企隨時都可能棄我而去,而民企的生命線,同樣高度依賴自日韓台的進口。基於上面的數據分析,或許一句老話,最合適此時此刻:韜光養晦;深挖洞,緩稱王。什麼時候,中國建成了完整的出口產業鏈條,中國才能真正的屹立在世界之巔,向全世界莊嚴宣告:我們來了!但中國就是一個竊盜之國,超彎取直趕超跳躍,沒有深厚的基本工終究是沒有用的。

    201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