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台南寺廟之旅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台南寺廟之旅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台南寺廟之旅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台南寺廟之旅產品中有58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萬的網紅朱成志的華山論劍,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現在知道為何蔡政府拒絕佛光山捐贈疫苗因爲他們不認為星雲大師是台灣人,a joke! 真愛台灣 哭一次吧! 作者: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 我李國深,民國十六年生於中國江蘇江都縣,12歲時,因為父親在日本 發動的南京大屠殺失蹤,尋父不着,就在棲霞山出家。我在出生地揚州住了12年,在南京和鎮江住了12年,...

 同時也有21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240的網紅山水畫家的藝術Taiwan Artist World,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京懋#京懋敦和#青埔 京懋敦和位於致善路一段與致維街口,緊鄰老街溪,基地面積為2130坪,住戶坪數分92與107坪兩種規格,分前後兩大棟,以3房2廳格局為主,總戶數為88戶,地上23層,地下3層,預計2024年第四季完工。全案採大尺度規劃,以吸引金字塔頂級購屋客。目前工程進度已經開挖至地下2樓。...

台南寺廟之旅 在 外國人在台灣-安德鏡頭下的世界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8-18 16:01:43

鳳山只有寺廟可以看,不是嗎? 最近不是這樣,但是我們從頭開始說,在清代鳳山是台灣其中一個人口最多的地方,從南台南到恆春,一直到日治時期打狗港開始發展,鳳山才逐漸沒落,但是之後它和苓雅區都成為高雄的區。 但是這裡有非常多歷史很久的地方、超多廟、老街,這就是全部了嗎? 才不是! 這裡也有新的發展,...

台南寺廟之旅 在 輕旅行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5-08 15:19:58

〔#輕旅行台南〕#台南最新秘境 #台版吳哥窟 睽違20年重新開放的 #免費 #偽出國景點,遊走在斑駁的古城,到鐘乳石洞穴探索(還有蝙蝠!),隨處可見的佛像雕刻、石牆,還有宏偉的寶塔寺廟、黃金龍船、樹抱城牆...等令人嘖嘖稱奇的景觀建築,有種穿越空間,來到吳哥窟的錯覺! 📍#台南楠西 #楠西萬佛寺 ...

  • 台南寺廟之旅 在 朱成志的華山論劍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7-24 22:43:44
    有 421 人按讚

    現在知道為何蔡政府拒絕佛光山捐贈疫苗因爲他們不認為星雲大師是台灣人,a joke!

    真愛台灣 哭一次吧!
    作者: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

    我李國深,民國十六年生於中國江蘇江都縣,12歲時,因為父親在日本 發動的南京大屠殺失蹤,尋父不着,就在棲霞山出家。我在出生地揚州住了12年,在南京和鎮江住了12年,在台灣住了66年了,我90歲了。

    回想民國38年春天,我率領僧侶救護隊,在太平輪沉船失事後幾天,飄洋過海抵達台灣基隆港。60多年來,我在台灣,承受台灣同胞的照顧,台灣米水的滋養,讓我能夠弘揚佛法,完成我發展佛教的願望。對於寶島台灣,我的感恩是無窮的。

    儘管如此,我在台灣住了六十多年,台灣並未承認我是台灣人,反而我周遊世界弘法如美國、澳洲,短暫居住過的城市給了我十多個“榮譽公民”。一直到這幾年,我住過數十年的宜蘭市公所才賞賜給我“榮譽市民”的認可。於此,我也非常感謝了。

    時至今日,我仍不禁遺憾,在台灣超過一甲子,甚至馬英九、陳水扁,他們都比我遲到台灣,但他們能做“總統”,我卻連做個台灣人都不能,所以只有自稱“台灣中國人”。

    記得1989年,我回到闊別四十年的故鄉探親,家鄉的父老也不認識我了,都説:“這是台灣來的和尚。”我不免慨想我究竟是哪裏人呢?後來我只好説,只要地球不捨棄我,就做個“地球人”吧!

    當我跟移居世界各地的華人説“我是地球人”時,馬上得到熱烈的共鳴。或許同樣遠離家鄉,客居異域,都有一段顛沛流離的悲情故事,既知道自己是中國人,但和中國又距離那麼遙遠,在血源、種族上,大家是改不了的中華民族,於是就一致認同我,跟隨我做地球人了。

    正如先賢 唐朝 鑑真大師,在旅居日本十餘年後,自知老邁無法還鄉而説的遺偈:
    “山川異域,日月同天,
    寄諸佛子,共結來緣。”
    我對手足同胞也是一樣,
    大家今生有這樣的因緣,
    希望來生再結炎黃子孫的緣

    66年漫長歲月,我隨着台灣經歷了戰後初期百廢待興的刻苦艱辛;從戒嚴時期,白色恐怖的時代,當然也經歷篳路藍縷的十大建設時期,我為台灣的百花齊放,創造經濟奇蹟,成為亞洲四小龍之首而感到與有榮焉。乃至第一次政黨輪替後,見證了自由民主帶給台灣的美麗與哀愁。你們66歲以下的人,能解我跟台灣成長的心情?

    我嘗過白色恐怖的迫害,也曾因不實的密告坐過牢獄,在槍林彈雨、多少次的死活中,僥倖地延長了生命歲月。尤其來台初期,我受過警察不止百次以上的調查,謠言、耳語、省籍問題,以致我投宿無門、衣食無着,可以説,我在台灣也有過一段辛酸的歷程。
    所幸,出家人一向有“處處無家處處家”的性格,我曾經數度環島,走過台灣兩、三百個鄉鎮;我跋涉過溪水河川,也曾在農村睡過豬舍牛房;我翻越高山峻嶺,行腳過八仙山、太平山;我也多次在南北台灣的神廟前,或農家的曬穀場上佈教宣講;我領略寶島各地的人文風光、自然景觀。

    我曾在半夜上阿里山頂看日出,也曾徒步到日月潭,與原住民好友“毛王爺”談心,還與他讀國民小學的女兒“三公主”合影。對於阿里山、日月潭,我也和現在的大陸人一樣充滿嚮往。
    鄭成功管理過的新營、下營、柳營、左營、台南赤崁樓等地方,也曾令我發思古之幽情。我留連在高雄紅毛港、花蓮的海港,我站在野柳女王頭的一旁,望着大海,自豪於中華文化隨着海水流遍十方,可是這片大海,怎麼把我們兩岸同文同種的同胞隔得這麼遙遠?令人不禁感傷。

    那數十年,我在北宜、北橫、蘇花、南迴等公路留下腳印;蔣經國先生開拓中橫公路,我在太魯閣燕子口、九曲洞,不止數十次徘徊,欣賞台灣雄偉奇妙的寶地山川,也曾為修築這條公路的數百名殉難工作人員祭悼祝願。我發願將佛法的真善美,散播到寶島的每處角落。經過汗水淋漓、雙腳踩過的每一寸土地,我與它產生了生命的連結,血脈相通,你能説我不愛台灣嗎?

    回憶60多年前,在那個威權的時代,佛教在台灣並沒有發展的空間,但我憑藉青少年時期對佛教建立起的虔誠信仰,不斷到各鄉鎮、漁港、農村去佈教,因為化世益人就是我的責任。我們敲鑼打鼓地喊道:“各位台灣的父老兄弟姐妹們,咱們的佛教來啦!咱們的佛教來啦!”

    那些聽到我呼聲的民眾,他們也無懼於蔣夫人宋美齡以異教徒身分的權威壓制,都站出來跟我一起共同呼喊!”台灣的父老兄弟,大人、小孩魚貫的拿着小板凳坐下來,專心聽着跟隨青年弘法隊員唱歌、説故事。我們跨越語言、地域的隔閡,信仰裏純淨的善美真心,我們彼此交融,心意相通。   

    那時候,一般人都嫌台灣花不香、鳥不語,《波茨坦宣言》記載,中日戰爭後,台灣歸還中國,是犧牲二千多萬人的生命,以血淚換取的勝利代價。因此,我懷抱一顆中國人的心情熱愛台灣,比起滿清把台灣割讓給日本的無邊罪惡,我更慶幸國民黨光復台灣,讓台灣重回中華民族的懷抱。

    每逢台灣發生災難,我都能感同身受。從1951年花蓮大地震、1959年台灣中部八七水災、到1999年的921大地震等等,無懼地震、颱風、水患,我們募集物資前往救災,希望帶給災民一點幫助。我們協助捐建和修復十餘所學校,供給學童午餐。

    莫拉克八八風災時,我在南部道場成立災民安置所,為了尊重他們的信仰、心中的價值,請來牧師為這許多原住民證道,並且在佛光山設置基督教會的禮拜堂。之後,也捐建了霧台、桃源、長治鄉等八座圖書館。

    對於宗教間,我主張互相尊重、彼此包容。例如,我曾將天下文化等出版公司給我的版税,捐給花蓮基督教門諾醫院、慈濟醫院,也鼓勵信徒一起捐款協助。對於天主教真福山社福園區修道院的興建,我也曾在艱難中五年分期捐獻五百萬,聊表祝賀的心意。為了支持南投阮泰賢神父的發心,我也撥出一百萬,響應他重建天祥教堂。屏東萬鑾聖母院的老修女要返回故國西班牙,聽聞她缺少經費,我親自把機票、路費送到修道院,感謝這許多修女數十年對台灣的服務。

    為了感念台灣神道寺廟的友誼,我為媽祖創作了一首《媽祖紀念歌》,並且在佛陀紀念館成立了“中華傳統宗教聯合總會”。每年他們參加朝山聯誼,彼此歡喜交流,都是種種的美好因緣。

    我發起百萬人興建大學,感謝前任“教育部長”楊朝祥、成功大學前校長翁政義、文學才子龔鵬程、管理專家陳淼勝、前“教育部”政務次長林聰明都來擔任我們佛光、南華大學的校長。他們不嫌棄我童年失學,幫助我完成對社會教育的心願。

    六十多年來,我和我的弟子、信徒們為台灣在世界辦了五所大學、十六所佛教學院,我辦了電視台、報紙、出版社、中小學等,如今想來,台灣佛教能有現在的盛況,我也自覺這六十多年,對台灣人心的淨化和佛教的振興,有了一點馨香的供養。也很感謝海內外各地的佛光人及認同我的朋友們,大家一起為兩岸、為世界和平努力不懈。

    佛光山大雄寶殿前面,有二十四棵挺拔的松柏,我把它們都看作是中華文化的二十四孝;我又從大陸運來比樓房還高的鐘乳石、太湖石、晚霞石等,與先前在福建鐫刻的十八羅漢,它們像磐石一般安住在佛光山;尤其,我們突 破過去傳統,在十八羅漢中,特地立了三尊佛教史上的女羅漢,表達我一生倡導男女平等的主張。我們建設的佛陀紀念館,希望全世界的人都因它而看見台灣。

    我愛台灣,認為我是台灣人,但不能否認,我還有大陸的故居、我的祖先、我的師長 前輩,我不能不與他們共依共存。在文化大革命時期,我在江蘇宜興 的祖庭大覺寺早就化為草嶺荒山,但到底那是我窮苦歲月時接引我入佛的寶地,也是成長我慧命的地方。感念大陸政府鼓勵我重建祖庭,現在的大覺寺超越過去舊有的建築多倍以上,藉此,也表達對國恩家慶的回報之意。

    台灣2300萬人最可貴的資產,就是百姓的慷慨善良,遺憾的是,每到選舉,少部分人強烈的意識形態,讓台灣族羣分裂,社會對立衝突,人民與政府相互抗爭,選民與政黨交相指責。在藍綠的政爭之下,台灣人的温和有禮,可以在一夕之間蕩然無存。

    我毫不隱瞞反對“台獨”的想法,因為我生逢亂世,一生歷經北伐、土匪橫行、軍閥割據、中日戰爭以及國共內戰。當時生靈塗炭的苦難,時隔八十年,記憶猶新,因此,對於兩岸之間,我主張和平,因為戰爭的後果將是不堪設想。

    我終其一生,推動實踐僧信平等、男女平等、自他、宗教平等的行動。而對於兩岸和平、世界和平,則是我畢生的盼望。我衷心的希望,台灣不要再有人我對立的禍患,不要只有藍綠、沒有對錯是非善惡的觀念。大家不妨想一想,假如沒有了“中華民國”,我們的前途還能夠和平安寧嗎?大陸政府還會這麼優厚的待遇我們嗎?為了台灣的未來,我期盼藍綠的惡鬥、媒體的扭曲報導,都能停止下來。

    經常有人説:世界最美的風景是台灣,因為人。最近又有人説:世界最醜陋的地方也是台灣,因為媒體造謠説謊、謾罵批評。為什麼短短數年,台灣從最美麗變成最醜陋了呢?所有居住在台灣的人,我們都應該深思檢討。

    許多人説台灣的崩壞,是不負責任的政客、盲目的選民與造謠的媒體所造成,三者惡性循環,扭曲了民主的價值與法制的精神。更令人憂心的,在政治選舉的操弄下去中國化,對於中華文化、國族意識、家族源流的漠視與遺忘,讓許多人背棄自己的傳統,忘失了自己的根源。就像陳之藩 先生所説的,成為一株“失根的蘭花”。

    這裏我們所説的中國,是五千年中華文化孕育的歷史中國、文化中國、全民中國,是民族血肉相連、不能改變的中華民族。你説,我們能稱作英國人嗎?我們能稱作德國人嗎?我們能稱作日本人嗎?所以,坦誠的告訴大家,我們都是炎黃子孫,這是無法改變的歷史事實。

    所謂“木有本,水有源”,台灣人的祖先,哪一個不是中國人呢?除了李登輝先生之外,大家都不能否認自己是中國人。現在,台灣有少數人倡議“台獨”不肯 講中國話,主張要講台灣話。請問台灣話是哪裏的話?台灣話不是福建話嗎?福建話不也是中國話嗎?福建也是中國的啊!你能不講中國的福建話嗎?

    在全世界,台灣是保存中華文化最完整的地方,也以中華文化的傳統為榮。中華文化重視春節、中秋節、端午節、清明節……,你能説你不要農曆春節過年嗎?中秋月圓,你能説你不要家庭團聚嗎?清明慎終追遠,你能説你不要為祖先追思掃墓嗎?在台灣,我們每一個人,從小到大接受中華文化的滋養,這是我們共同的根源,你否定它,不肯接受中華文化,難道你要做一個宇宙人間無國界、沒有根的遊民嗎?

    俗諺説“呷果子拜樹頭,吃米飯惜鋤頭”,曾經我見過一份資料,康熙三十五年(一六九六)編的《地方誌》,記載當時的台灣隸屬揚州管轄。我不禁歡喜,原來六十多年來我沒有離開過揚州。飲水思源,我們每一個人也都應該找出自己的根在哪裏?我的父母親在哪裏出生?我的祖父母來自哪裏?我的曾祖父母又來自何方?我曾親聞習近平主席説 “兩岸一家親”,我們能否認這種同根同源的事實嗎?

    最近,原住民立委高金素梅女士呼籲“禮失求諸野”,在我們認為,如果能“禮失求諸佛教”,更是人間美事。因為信仰必定是人類的基本權利,我希望台灣人民能夠重建新的信仰,樹立道德、講究慈悲、安定身心,人人做好事、説好話、存好心,用因果業報等,幫助社會次序更加穩定,祈願人人幸福,家家平安。

    我一生愛中國、愛台灣、愛中華文化,我和大家過去的祖先一樣,在怒海餘生中來到台灣,因此,惟願國泰民安,別無他求。寄語台灣那許多本土派的人士,不要過於歧視外省人;居住了六十多年,我不算台灣人嗎?台灣會這麼狹隘嗎?難道大家的祖宗先輩不是渡海來台的中國人嗎?

    現在,這一本趙無任的《慈悲思路·兩岸出路》即將出版,我深有同感,假如我們兩岸慈悲,共同以中華文化救台灣,還怕未來沒有出路嗎?藍綠兩黨如果也有慈悲,還怕未來沒有友好的希望嗎?在此心香一瓣,祝願大家平 安吉祥。是為序。

  • 台南寺廟之旅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7-11 19:59:29
    有 12 人按讚

    倒立先生2021年9月19日台北聯合醫院PCR核酸篩檢陰性、9月28日抗原快篩陰性。
    倒立先生防疫措施(見圖)與邀約方式:
    ㄧ,倒立先生雜技式演講《沒有不可能,只要我願意-家有山山% (4k畫質版)》2021年1月1日~12月31日巡迴演講邀約申請開始受理,請email: [email protected]
    (若演講邀約收入扣除成本仍有盈餘,邀約單位可列名紀錄片感謝名單。)
    演講簡介詳見備註1

    二,為籌措拍攝紀錄片經費,倒立先生即日起接受尾牙、婚、喜、慶的雜技娛樂性表演邀約:)扣除成本有盈餘支應紀錄片拍攝,邀約單位就可列名紀錄片片尾感謝名單。
    倒立先生表演經歷:
    1995 中國吳橋國際雜技藝術節銅獅獎,河北
    1995 台灣少林拳錦標賽第一名,臺北,臺灣
    2000 臺北市體操錦標賽地板項目第二名,臺北
    2001 國立臺灣戲曲學院民俗技藝科(雜技)畢業,臺北,臺灣
    2007 體健盃國際雜技嘉年華雜技個人賽金牌,臺北
    2008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戲劇系畢業,臺北,臺灣
    2011 新型迴旋鏢專利申請成功。
    2011 第九屆台新藝術獎評審團特別獎,臺北
    2011 Discovery頻道-臺灣真精彩影片競賽優勝,臺北
    2011 著作《告訴世界我是誰》獲臺北市立圖書館年度好書,臺北
    2012 中國色影無忌影展獲新銳攝影師殊榮
    2012 自拍紀錄片倒立先生首步歷險 遊牧影展評審獎,臺北
    2012 國立臺灣戲曲學院傑出校友,臺北
    2013 第九屆Keep Walking夢想資助計畫得獎人

    三,贊助紀錄片拍攝匯款與購買商品
    2-1贊助匯款
    郵政劃撥:50296903
    台新銀行:西門分行 20610100004932 倒立先生有限公司
    *以上贊助匯款皆會開立贊助發票。
    2-2購買倒立先生著作《告訴世界我是誰》簽名書
    email: [email protected],一本350元、三本1000元(行政支出與運費100元另計)
    備註2
    *其他商品再公告

    四,為建置觀眾解讀台灣紀錄片基礎知識(詳見四)、籌措拍攝經費、追求紀錄片品質、完整性、工作時間所需、健康等因素,所以「介紹台灣的紀錄片濃縮版總發表」時間目前無限期延後(新的發表時間目前仍在調整與討論中)。同時開放全世界邀約。

    五,現在拍攝完台灣33%陸域面積,透過演講將部份內容呈現給觀眾時,發現觀眾不知道大多內容是什麼?為解決這一問題,目前計劃可能推出一些方案(作品)來紓解這些問題,再請大家多多幫忙、支持:)

    六,雖對臉書的智慧財產權、審查制度有疑慮,但暫時仍以臉書為官方唯一公布管道。目前將臉書管道定位為「倒立先生真人臉書」。

    七,為不落入海島封閉、殖民反智、全球代工的歷史盲點裡,倒立先生致力「天下一家親、華語務實利益」讓世界了解臺灣。

    八,防疫期間戴口罩、勤消毒,一起加油!
    20201116
    倒立先生 敬
    #雜技(#特技、#民俗技藝、#魔術、#馬戲團)
    #倒立先生

    備註1
    1-1倒立先生簡介:https://www.dynasty-magazine.com/ContentList.aspx......

    1-2雜技式演講簡介
    *演講目的:分享雜技哲學-沒有不可能,只要我願意,並鼓勵觀眾經營天賦與夢想、一起思考如何紀錄臺灣家鄉。
    *演講形式:融合雜技示範表演(視場地與狀況允許)、4K投影播放倒立紀錄臺灣11年40萬公里里程內容、互動答客問。
    *適合觀眾:適合親子-幼兒到人瑞。但幼兒觀眾居多時,請特別告知與溝通。
    *演講長度:1-180分鐘皆可(詳細溝通時再請勾選)
    __1 示範雜技表演分享找到天賦、夢想的經驗(約25分鐘)
    __2 4K投影-倒立看台灣之古老大地、動植物、信仰空間、傳統建築、族群(約45分鐘)
    __3 4K投影-倒立看台灣之農漁業、現代建築(約35分鐘)
    __4 4K投影-倒立看台灣之當代城市生存、傳統生活與山海教室(約35分鐘)
    __5 白手雜技藝術創業故事分享-雜技哲學:沒有不可能,只要我願意(約20分鐘)
    __6 答客問(約10-30分鐘)
    *內容 :
    一,你快樂嗎?透過傳統雜技+當代雜技表演,討論如何找到自己的天賦與夢想,並分享校園演講近700場 後,臺灣校園教改實況。 二,對家鄉熟嗎?4K畫質電影投影放映當代雜技跨界紀實電影呈現11年40萬公里倒立紀錄臺灣的全部影像選粹 (已紀錄台灣33%陸域面積): 臺灣部分民族神聖空間、部分古老動植物、約300座寺廟教堂、部分建築物、100多個節慶祭儀、部分鄉鎮城市 樣貌、部分城市生活、部分農業、許多漁業技法(含遠洋美式鰹鮪圍網)、部分高山景象、部分海洋海景,以及 相對應的破壞與污染,邀您開始深度瞭解臺灣之旅。
    三,誰是貴人?故事分享雜技哲學-「沒有不可能,只要我願意」如何運用來經營夢想、白手創業 如果我的生活都被現實佔據了,還有機會追夢嗎?如何找到自己適合的現實與夢想的完美比例? 最重要的貴人是誰?怎麼用夢想、興趣創業?別人的聲音比較重要,還是自己的夢想比較重要? 父母不支持怎麼辦?無法被取代的獨特性如何產生?怎麼度過低潮、懷疑?家長該如何看待小孩夢想與興趣? 怎麼做才能了解年輕人對夢想與興趣的態度?如何用自己、臺灣的獨特文化,結合自己的天賦與夢想一步一步 經營自己、人生、事業?...等

    1-3請貴單位多規劃幾個時間給倒立先生選擇,可加快敲定行程效率。

    備註2
    經由網路訂購無簽名書籍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GxbZUKmmzQ
    謝謝2020年邀約倒立先生至貴校演講的學校以及明基友達基金會的贊助:
    南山人壽
    明基友達基金會 台南南英商工
    明基友達基金會 嘉義東石高中
    明基友達基金會 嘉義東吳高職
    台北私立幼華高中
    台北華興中學
    明基友達基金會 台中弘文高中
    南投埔里國中
    嘉義市崇仁醫護管理專科
    台北德明科大
    高雄港灣扶輪社
    台中大南國小
    屏東禮納里部落 紀錄片分享
    澎湖馬公國中
    澎湖鎮海國中
    新竹竹光國中
    桃園陽明高中
    明基友達基金會 彰化大慶商工
    明基友達基金會 國立苑裡高中
    明基友達基金會 台南家齊高中
    台北滬江高中教師實習
    南投營盤國小
    南投虎山國小
    明基友達基金會 高雄私立立志高中
    台中東勢紳士協會
    明基友達基金會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附屬高級中學
    明基友達基金會 員林家商
    明基友達基金會 高雄左營高中
    明基友達基金會 高雄中正高中
    明基友達基金會 台東專科附高職
    明基友達基金會 國立羅東高工
    明基友達基金會 台南新豐高中
    明基友達基金會 台中嶺東高中
    宜蘭噶瑪蘭族群 奇立板部落
    臺北市重慶國中
    苗栗照南國中
    明基友達基金會 台南女中
    明基友達基金會 台中明台高中
    宜蘭金洋國小
    明基友達基金會 台南光華高中
    明基友達基金會 新北市立鶯歌工商
    明基友達基金會 高雄路竹高中
    彰化員林高中
    台北大同高中
    明基友達基金會 台中華盛頓中學
    明基友達基金會 西螺高級農工職業學校
    桃園觀音國中
    明基友達基金會 彰化高商
    明基友達基金會 高雄中正高工
    嘉義大林國中
    明基友達基金會 彰化精誠中學
    明基友達基金會 國立曾文高級農工職業學校

  • 台南寺廟之旅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7-09 18:38:49
    有 734 人按讚

    #今日疫情重點【新增32例本土、12例死亡;微解封各縣市不同調,陳時中:尊重地方政府判斷,做滾動式調整;公布宗教場所防疫配套,採有條件開放;基因定序驗出5例變異株;疫苗單日接種20萬劑創新高】

    台灣今(9)日新增32例本土COVID-19(又稱新冠肺炎、武漢肺炎)確診個案,4例境外移入以及12例死亡個案。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衛福部長陳時中表示,今日案例比昨天多,但整體趨勢還是往下,屏東的Delta印度變異株沒有再增加個案,總計15例定序後都是同一群Delta變異株。

    指揮中心昨日公布微解封指引後,各縣市政府不同調,雙北與高雄市等縣市就宣布餐廳依舊不開放內用。行政院長蘇貞昌今天到台南玉井視察芒果外銷檢疫作業時表示,距離13日還有一點時間,已要求各部會適時調整滾動檢討;陳時中則是表示,現在還是三級警戒期間,有些人會覺得太緊,有些人覺得太鬆,這是兩難。鬆綁的部分已經公布指引,但還是尊重地方政府因疫情所做的判斷,沒有同不同調的問題,也會針對指引滾動式調整。

    今日指揮中心公布宗教場所的防疫配套,原則不開放,但有條件開放必須提報防疫計畫、做好防疫措施以及人流總量管制,尤其是寺廟不提供筊杯與籤筒供民眾使用。

    昨日的疫苗接種達20萬8,564人次,首次單日突破20萬大關,創下施打疫苗以來最高紀錄,COVID-19疫苗接種人口涵蓋率約13.03%。

    ■疫情趨勢向下,新增32例本土、12例死亡

    指揮中心表示,今日新增的32例本土病例(包含13例為居家隔離期間或期滿檢驗陽性者),其中17例男性、15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70多歲,發病日介於7月1日至7月8日。個案分布以台北市19例最多,其次為新北市11例、桃園市2例;其中14例為已知感染源、1例關聯不明、17例調查中,相關疫情調查持續進行中。

    新增12例死亡個案,為8例男性、4例女性,年齡介於40多歲至80多歲,發病日介於5月12日至7月4日,確診日介於5月16日至7月7日,死亡日介於6月30日至7月8日。確診個案解隔離情形,5月11日至7月7日累計公布13,929位確診個案中,已有11,536人解除隔離,解隔離人數達確診人數82.8%。

    今日新增4例境外移入,案15270為本國籍60多歲女性,6月25日自土耳其返國,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後至防疫旅館檢疫,7月7日檢疫期滿前採檢,於今日確診;個案並無症狀,且檢疫期間未與他人接觸,故無匡列接觸者。案15283為本國籍30多歲女性,7月7日自美國返國,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後在機場採檢,於今日確診;個案無症狀,已匡列同班機前後兩排旅客共6人,均列居家隔離。案15289、15290皆為本國籍20多歲女性,7月7日自捷克搭乘同班機返國,均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後在機場採檢,於今日確診;2人無症狀,相關接觸者匡列中。

    ■7月2日起基因定序驗出5例變異株

    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指出,7月2日邊境加嚴後,境外移入確診個案都會進行基因定序,總計驗出5例境外移入是變異株,其中Delta印度變異株有3例,分別自英國與印尼入境,Ct值分別只有16與17都偏低,Alpha英國變異株1例,是本國籍女性自柬埔寨回國,Ct值21,但基因定序後與目前國內流行的病毒株有一點不一樣;Gamma巴西變異株則是來自美國返國的10多歲小朋友,Ct值15,出現嗅味覺異常後篩檢確診。

    羅一鈞表示,加嚴之後,所有入境者都會入住集中檢疫所,檢疫期滿前與檢疫期中都會採檢,嚴密監控,雖然Ct值偏低,但都沒有進入社區。外界關心的Delta加上之前秘魯祖孫2例,合計境外移入有5例Delta變異株。

    ■餐飲微解封,雙北、高雄等縣市仍維持禁止內用

    昨天指揮中心宣布維持三級警戒至7月26日,鬆綁餐廳、百貨、傳統市場與夜市等餐飲內用,但今天台北市長柯文哲與新北市長侯友宜都宣布,還在三級警戒階段,不開放餐廳內用。柯文哲表示,公托可開放但工作人員要打疫苗、分艙分流,北市運動場館則以中低強度非身體接觸的運動為限。

    柯文哲指出,要脫口罩吃飯的還是先不開放,原則以涉及民生商業與社會等層面的會優先開放,但開放需要有配套,例如照護中心工作人員與被照顧者都先打疫苗,防止被感染;至於百貨商場、夜市還是先維持外帶,不開放內用。

    侯友宜也表示,新北還是重災區,指揮中心公布指引對於管理者與業者都有執行上的困難,還不是可以掉以輕心的時候,因此維持三級警戒標準,「管制為原則、放寬為例外、以戶外為優先」,大部分場域仍維持關閉,僅開放博物館及藝文園區戶外空間。

    高雄市長陳其邁兩度在記者會上向市民道歉,由於鳳山大樓群聚還未滿14天,經專家會議討論後,決定不開放餐飲內用。

    對於雙北、高雄等縣市政府並沒有跟進指揮中心指引微解封,陳時中坦言,指引公布「有產生矛盾」,不能說完全沒有,大家會覺得不合情理,但指揮中心的態度是希望透過指引切斷傳播鏈,但又可以部分鬆綁限制,現在還是防疫期間,只能請大家多忍耐。

    陳時中強調,例如電影院採取梅花座不開放飲食,由於都有全程戴口罩,這部分可以控制傳染狀況;防疫過程中,如果強度太強,容易造成防疫疲乏,違規狀況就會多,反而造成防疫強度不佳,如何在鬆緊之間取得一定平衡,這是一場拉鋸戰,地方政府也會根據疫情做判斷,指揮中心也會滾動式調整。

    有媒體問到,為何登山步道可以開放,但海邊就不行?指揮中心副指揮官、內政部次長陳宗彥解釋,海水浴場都需要淋浴,佩戴口罩的難度比較高,但是登山步道可以全程佩戴口罩,尤其三級警戒期間仍有民眾戴口罩爬山,因此做出這樣的指引。

    ■宗教場所指引,有條件開放

    陳宗彥今日也公布宗教場所的開放指引,防疫計畫必須報鄉鎮市公所後再報主管機關,至於全國性的宗教法人直接向內政部提報。防疫計畫內必須有內部人員名冊、健康監控措施與處理機制、內部人員衛生防護、清消措施、開放民眾的防疫措施,以及確診者足跡所至的應變措施等。

    防疫措施則是包括實聯制、全程佩戴口罩、禁止飲食、量體溫、噴酒精與洗手設備等,參拜動線必須保持1.5公尺的社交距離,宗教儀式採取梅花座並固定坐位;此外,人流管制則是最多不得超過99人,達人容上限時暫停民眾進入,並引導民眾排隊等候維持社交距離,最後是寺廟不提供筊杯、籤筒,容易接觸的物品必須定時消毒。陳宗彥強調,原則上宗教場所是不開放,必須完成上述的防疫配套計畫才能有條件開放。

    ■單日疫苗接種破20萬創新高,疫苗足夠配發量會再提高

    指揮中心統計,昨天開放全國第9類與第10類對象意願登記,截至今日已經超過200萬人登記成功。陳時中表示,這是意願登記的調查,沒有先後順序的差別,是讓指揮中心與各縣市掌握有意願施打的人數,方便分配疫苗,因此如果登記者改變想法,隨時都可以上網更改,也不會影響施打順序;而第9類是根據去年1月1日至今年5月31日的主診斷碼有就醫紀錄者。

    昨天原本公布7月16日第9類與第10類開放施打,但後來取消這個時間點,陳時中解釋,以過去疫苗抵台後的封緘作業速度,差不多是這個時候可以配送,但不排除更早或更晚,因此先不押時間,等確定後就會儘速公布。

    昨日總計20萬8,564人次接種疫苗,其中AZ接種5,814人次(第一劑接種3,098人次,第二劑接種2,716人次),莫德納接種20萬2,750人次(第一劑接種19萬8,502人次,第二劑接種4,248人次)。

    根據國家高速網路與計算中心的公開數據,過去單日疫苗施打最高是19萬人次,昨天注射突破20萬大關,也比過去7天的平均單日12.2萬高出許多。陳時中說明,過去擔心各地方政府剛開始比較不純熟,配發上比較保守,未來將會針對各縣市的施打狀況,加上接種站運作愈來愈流暢,疫苗充足時會盡量多配放,讓覆蓋率可以儘速拉高。

    截至8日為止,累計接種312萬1,081人次,AZ接種198萬6,497人次,莫德納接種113萬4,584人次,COVID-19疫苗接種人口涵蓋率約13.03%。有傳出第一劑施打AZ後被要求第二劑要改打莫德納,陳時中強調,目前尚未開放混打,只有因為第一劑產生嚴重過敏者,可以更換不同廠牌。

    (文/嚴文廷;設計與資料整理/江世民、戴淨妍;攝影/馬雨辰、鄭宇辰、蘇威銘、余志偉、林彥廷)

    #延伸閱讀
    【COVID-19病毒變身全解析:從Alpha到Delta,19個月內4大重要變異怎麼發生?疫苗保護力追得上嗎?】https://bit.ly/2UsxWeK
    【疫苗進行式:COVID-19全球疫苗接種即時追蹤】https://bit.ly/2TFeFX0
    【從武漢到世界──COVID-19(武漢肺炎)疫情即時脈動】http://bit.ly/2HMR2T6

    #報導者 #COVID19 #本土案例 #確診 #死亡個案 #三級警戒 #微解封 #疫苗 #AZ #莫德納 #Delta變異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