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台北當代藝術館歷史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台北當代藝術館歷史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台北當代藝術館歷史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台北當代藝術館歷史產品中有98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新一集 PODCAST 上架!! 這次跟大家聊聊前幾天下台南南科考古館取材的經驗,順便製作了簡報影片,把許多拍到的照片整理在簡報中,一併附上整理的PODCAST內文。 ----------------------------------- 台灣還有史前歷史? 相信很多人會抱持著疑問,那麼久遠...

 同時也有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的網紅林郁晉,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MoCA Video【籠罩下的巨大哀愁】藝術家訪談 Part.1 王鼎曄 -------------------- 藝術家簡介 -------------------- 1978年生於台北,2011年獲得德國德勒斯登高等藝術學院-卓越藝術家文憑。擅長使用錄像裝置與繪畫,作品環繞於自身、社會與歷史...

台北當代藝術館歷史 在 吳喀琿|本名的台語發音,讀作ㄎㄚ ㄏㄨㄣˊ不是ㄎㄜˋㄏㄨㄟ。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9-10 21:02:28

#腳勤文青 ▍ 歷史.當代 Chrono-contemporary 地 點|台北當代藝術館 @mocataipei 展 期|2021/05/15-2021/08/22(已結束) 介 紹|https://wenk.io/t06CibB6 ————————— 習慣了繭居,出門變成一件很困難...

台北當代藝術館歷史 在 Lightbox攝影圖書室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9-16 04:36:08

#除了攝影展還有更多展覽您該來看看 ⠀ 上週看完攝影展後,這週還是需要持續累積藝術養分😤 ⠀ 除了攝影展訊,8月我們也把私心推薦的藝文展訊彙整成清單,給大家免費收藏🥰 ⠀ #台北當代藝術館 #空總台灣當代文化實驗場 #台北國際藝術村 除了北部,也還有 #花蓮、 #南投、 #嘉義 的各大場館展訊! ⠀...

  • 台北當代藝術館歷史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9-28 10:45:11
    有 29 人按讚

    新一集 PODCAST 上架!!

    這次跟大家聊聊前幾天下台南南科考古館取材的經驗,順便製作了簡報影片,把許多拍到的照片整理在簡報中,一併附上整理的PODCAST內文。

    -----------------------------------

    台灣還有史前歷史?

    相信很多人會抱持著疑問,那麼久遠的年代,台灣這塊土地就已經有人類的足跡,而且隨著年代的演進,還產生了不同的文化,以往對史前資料都停留在,那種電影原始人的概念,不過我想不同的地域跟環境,就會有不同的生活方式才對,如果不好好了解一下這段歷程,一定無法畫出符合故事中的氛圍。

    剛好手上有個台灣史前的漫畫題材要畫,漫畫家對於故事畫面的呈現,一定是要置身投入,才會有對應的畫面產生,如此才有可能畫出心目中的具像畫面。

    所以為了瞭解這段歷史,我決定走訪台南的南科考古館,因為這邊保存了許多有關台灣史前的資料,還有許多出土文物的展示,親身感受體驗,才是最直接的取材方式。

    因為住台北,所以這次選擇搭高鐵下台南,一路上發生了不少小插曲,出門前手錶時間慢了10分鐘,差點沒趕上高鐵。在高鐵上,遇到認識的朋友,竟然就坐在我後面。

    出門前才發現,因疫情影響,考古館需要提前上網預約登記入場,結果當天已經額滿,想說到現場再說,沒想到再刷一次頁面,就出現有人讓出名額,當然手刀下定預約。

    下高鐵發現假日的接駁車沒班次,趕緊改搭火車等等的狀況,一切的巧合,讓整個行程好刺激,不過都有驚無險地度過,LUCKY!

    來到南科考古館,當你踏入館區那瞬間,很難想像現在考古館的位置,在5-6千年前還是一片大海,對!沒錯!就是大海!這裡是高山經過雨水沖刷,順著河流把泥沙往外擴張,在與海水互相拉扯下,逐漸形成了這塊土地平原,才有現在我站的這個位置,有高山有大海有平原,山海原正是我這次漫畫案的核心,感觸特別深。

    想像我站立的位置曾經是一片汪洋大海,經過不斷的演進後,才形成現在腳下的這塊土地,館中有一區特別展示了這塊土地的演化,大家可以仔細看看,大自然的變化真神奇,應證了土地是會成長的,現在就讓我來帶大家看看,館內有些甚麼特色。

    整棟考古館用了類似方塊的造型堆積,聽說是仿造考古挖掘時,一層層挖掘方塊坑洞的感覺,館內有些走廊的窗戶,也是朝這樣的構想設計,牆壁裝飾切割成,不同層級的挖掘圖案展示,大家可以注意一下設計巧思,其實看到考古館的外型時,有點意外,因為跟我正在進行的漫畫設定,概念本質上蠻類似的,歷史是由方塊組成,由方塊堆積,真是冥冥之中自有安排,尤其這一次的主題就是史前歷史,那更是要好好的感受一番。

    進入會場後,先到櫃台買門票,然後跟著指示牌的指引方向導覽,有好幾個館可以慢慢看,不過要注意中午的休館時間就是。

    上去的手扶梯旁,有許多挖掘的古物介紹看版,剛好是對照外面的牆壁圖案。首先進入第一個展館,也是我這次主要取材的地方,入場的空間用了好幾個投影機做環繞投射,這個館主要講述館區的由來,以及各種年代文物的展示,一進去就會看到,台灣史前到現代的各種文化演進,在這塊土地上,竟然就像一個三明治,一層一層的包覆著不同文化,每一層堆積著當代的文物紀錄,土地真的是最好的歷史保管箱。

    旁邊有一個平台,展示著我剛剛講的,這塊土地由大海變成土地的過程與原因,上下皆有投影動畫演示,講解的相當清楚,接著就是各個年代挖掘出來的文物展示,展示的不外乎是,陶器、貝類、鐵器、玉器,骨骼等等...這些較不會因時間腐化的東西,不同的文化,就會有不同的器具呈現,像陶器就有很大的區分,不論是材質、外型甚至外表的壓紋,都有每個文化的特色,為什麼有這麼大的區隔,每個文化與文化的銜接點發生了甚麼事?這都是編故事時很可以發揮的地方。

    另一區館方還做了一個各文化的環境模型,可以從居住跟地形變化上,了解每個文化的生活環境,做的很細緻,剛好有一些建築參考,當然是從各種角度拍了許多照片,資料不嫌多!

    順著走道來到第二個展區,這一區展示模擬史前人類,那時的生活與精神模型,都是1:1的模型展示,體會史前人類那時的生活環境,有一些物件細節可以參考,例如衣物的穿著,使用器具的纏繞方式,都會以當時的環境假想還原,對於未來畫成漫畫還蠻有幫助的。

    來到第三的展館,這裡展示的是跟考古作業比較相關的素材,他把地層切割展示,還有模擬挖掘的現場,各種挖掘出來的骨骼比對,有點像我們素描在學的藝用解剖學,還有分析台灣各地的地質比較,感覺學術性質比較重的一區。

    接著下去是兒童親子區,不過去的時候沒開放,應該是定時會有一些影片活動的展示。

    這次去剛好遇到,我們活過:考古人骨遺骸暨墓葬展,裡面展示一些人骨墓葬的文物,看考古學家如何透過骨頭講故事,陳列很多相關骨骼的模型資料,角落有撥放一段史前人類的生存小影片,也有影片劇照、道具還有分鏡的展示,當天下午有這段影片的拍攝講座,其實也是特地為了講座下去聽,看影片如何用現有的文物資料,轉換成電影的概念,或許可以當成我轉成漫畫的一些參考,聽後有些收穫跟想法,還發現台上講座的主角演員,竟是我FB的朋友王國仁老師,真是巧啊~

    這趟體驗,除了讓我更加了解台灣史前文化的演變外,也有了更深的故事想法,很多資料不能光靠搜尋或書本上去取得,實際走訪感受實際靈氣,真的會更加有想法,這也是我提供未來需要取材的人一個建議,很多是真的必須要親自看到,體驗到,才有辦法真實的紀錄下來。

    在遠古那個沒紙沒筆沒電腦的年代,人類要如何保留自己的歷史,甚至保留自己曾經存在的紀錄,這次的體驗讓我了解,不管任何年代,人跟土地的存在是不會改變的。

    誠如我故事中準備的一句台詞:
    就用我們的身體跟土地,來告訴後代,這裡曾經發生的事吧!

    對了,本來那天預計留宿台南一晚,隔天順便到附近的一些展館參觀,後來聽說一般美術館跟藝術館,周一幾乎公休,沒錯!無處可逛 !所以只好乖乖地打道回府,一切都是天意~

    ----------------------------------

    #漫漫話畫
    #南科考古館
    #PODCAST
    #youtube

  • 台北當代藝術館歷史 在 澎湖陳慧玲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9-02 11:37:19
    有 82 人按讚

    【文化基金會之正常運作】

    台灣各縣市皆設有文化基金會,原是為促進地方文化發展而設立,以縣市首長擔任董事長、教育局長(本縣為文化局長)擔任執行長,這樣的人事使得基金會與縣政府之間權限業務界線模糊,澎湖縣的文化基金會也因而附庸在文化局底下有名無實,而無法發揮其真正作用,每年的預算審查行禮如儀。

    但是,其他縣市之文化基金會有很多也能負起該地的文化發展的責任。例如台北市的文化基金會 (https://www.facebook.com/tcf.taipei ),受北市政府文化局之委託,經管松山文創園區、西門紅樓、台北市電影主題公園、剝皮寮歷史街區、台北當代藝術館、台北偶戲館、台北國際藝術村及寶藏巖國際藝術村、新北投車站、北投中心新村、北投梅庭等等文化設施,並策辦台北電影節,及設置台北市電影委員會、台北市影視音實驗教育機構,很能夠發揮文化基金會功能。關鍵在於其基金會是獨立運作機關,有超然獨立的CEO及領導團隊,能脫離行政機關的束縛,和企業合作,活化文化的運作。

    慧玲建議澎湖縣文化基金會資訊公開制度應儘速建立、請禮聘有經驗的文化活動執行人擔任CEO,業務內容及經費運用回歸文化任務本身,,承接承辦澎湖文化業務,擴編成為完全自償的半官方組織,不再被當作行政首長運用的附庸機構。而文化局縮編回歸單純文化行政工作,開創澎湖文化發展的新局。

  • 台北當代藝術館歷史 在 Lightbox攝影圖書室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8-05 18:30:10
    有 141 人按讚

    .📸#8月的攝影展訊需要被看見
    於是睽違兩個月,醞釀多時...
    我們也彙集並推薦了 8 月的攝影與藝文展訊清單!

    隨著各場館開始進行預約、分流進場逐步開放,越來越多的展覽消息也雨後春筍般的公布

    國家攝影文化中心 National Center of Photography and Images
    moom bookshop
    KdMoFA 關渡美術館
    台北當代藝術館 MoCA Taipei
    皆有新攝影展資訊公布!
    加上許多5、6、7月的展覽也持續展出中!

    先鎖定好目標之後再出發吧!
    也提醒大家在出門之前,#先做好場館的預約、#遵守分流入館程序與防疫措施,在開心之時也不忘謹慎對待🤗

    🔥 嘉義市立美術館 的《捕風景的人—方慶綿的影像與復返》攝影展以及 Lightbox 合作策劃的《山景變貌》攝影書展也持續進行中!!
    __
    .
    更多有趣資訊,看看Lightbox的IG
    www.instagram.com/lightbox_lib
    .
    如果你也喜歡這些內容,歡迎支持Lightbox
    https://bit.ly/3lmd0Bv
    __

    📸攝影與影像相關展覽訊息

    ►總是春光乍現 NEW!
    展期:07/27-09/19
    地點:台北當代藝術館
    https://bit.ly/3zXRQxl

    ►流・忘: 林羿綺、羅玉梅聯展 NEW!
    展期:07/31-08/28
    地點:VT Artsalon 非常廟藝文空間
    https://bit.ly/3j4iEp3

    ►潮汐時間表:瑪莉娜.克魯斯 NEW!
    展期:07/16-10/17
    地點:關渡美術館
    https://bit.ly/3fh52Wf

    ►伏流─1980-2000年台灣藝術集結台北篇 NEW!
    展期:08/04-10/09
    地點:立方7F(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41號7樓)
    https://bit.ly/3zW2t3O

    ►臺灣的模樣 NEW!
    展期:07/29-12/05
    地點:國家攝影文化中心
    https://bit.ly/3C4nyuP

    ►李立中: 夜間飛行 – 台灣空戰記事 終章 NEW!
    展期:07/17-08/15
    地點:紅野畫廊
    https://bit.ly/3lnFWZA

    ►夜遊|李威辰 個展 NEW!
    展期:07/31-08/21
    地點:F Studio
    https://bit.ly/2VakHjt

    ►前我我後:桑島智輝攝影展 NEW!
    展期:08/01-10/11
    地點:moom bookshop
    https://bit.ly/3j7OAJf

    ►是什麼使今天的影像如此不同,如此有魅力? NEW!
    展期:05/15-09/05
    地點:鳳甲美術館
    https://bit.ly/3xfYv4j

    ► 封閉世界的設定集 — 吳其育個展
    展期:05/08-08/08
    地點:立方計劃空間
    https://bit.ly/3ugvPrl

    ►心神出遊─廖祈羽個展
    展期:03/27-08/08
    地點:臺北市立美術館
    https://bit.ly/3sK2Xaj

    ►捕風景的人—方慶綿的影像與復返
    展期:03/13-08/29
    地點:嘉義市立美術館
    https://bit.ly/3aVsF51
    ⠀⠀
    -📸更多藝文展覽活動訊息-

    ►勒法利計畫 NEW!
    展期:05/15-08/29
    地點:空總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
    https://bit.ly/3jdiPyy

    ►「mapalak tnbarah 路 折枝」Pulima 藝術節 同盟關係 成果展 NEW!
    展期:07/17-08/29
    地點:空總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
    https://bit.ly/3ieTHI9

    ►歷史.當代 NEW!
    展期:05/15-08/22
    地點:台北當代藝術館
    https://bit.ly/2WwliMy

    ►詩性維度 NEW!
    展期:06/26-12/05
    地點:毓繡美術館
    https://bit.ly/377xt4G

    ►「好野人_慢慢走比較快」2021森川里海濕地藝術季 NEW!
    展期:06/06-09/30
    地點:花蓮縣豐濱鄉
    https://bit.ly/3xhd4Vc

    ►「共存著」 — 2021文化平權駐村計畫第三季藝術家聯展 NEW!
    展期:07/23-08/15
    地點:台北國際藝術村,百里廳
    https://bit.ly/2WvKVgw

    ►《靈山誌》林彥翔個展 NEW!
    展期:07/31-08/29
    地點:水谷藝術
    https://bit.ly/3C3eLsY

    ►《有一種叫天使山的冷》 劉文琪個展 NEW!
    展期:08/07-08/28
    地點:良室藝術空間
    https://bit.ly/3laOYt4

    ►存在狀態 States of Being NEW!
    展期:08/03-08/24
    地點:立木畫廊
    https://bit.ly/3xeIv2K

    ► 塩田千春 顫動的靈魂
    展期:05/01-10/17
    地點:臺北市立美術館
    https://bit.ly/3efn6QF

    ►穿越人煙罕至的小徑
    展期:04/24-09/05
    地點:MoNTUE北師美術館
    https://bit.ly/3uih0EK

    ►PLAYBOUR 煉身史
    展期:05/15-08/07
    地點:本事藝術 Solid Art
    https://bit.ly/3nHfFVu

    ►請跟我來 – 倪祥個展
    展期:05/08-08/15
    地點:嘉義市立美術館
    https://bit.ly/3efIxRF

    ►花園──王煜松個展
    展期:04/10-08/22
    地點:臺北市立美術館
    https://bit.ly/3mdfujS

    ►injector after Null:鄭先喻個展
    展期:03/27-08/08
    地點:臺北市立美術館
    https://bit.ly/3dwclaS

    ►【迴盪之聲】寶藏巖文史常設展
    展期:2021/03/27-2022/02/06
    地點:寶藏巖國際藝術村 轉角2號、防空洞
    https://bit.ly/3fAR9TO


    圖片來源|
    《臺灣的模樣》攝影展覽現場,國家攝影文化中心提供

  • 台北當代藝術館歷史 在 林郁晉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21-08-06 18:57:18

    MoCA Video【籠罩下的巨大哀愁】藝術家訪談 Part.1 王鼎曄

    --------------------
    藝術家簡介
    --------------------
    1978年生於台北,2011年獲得德國德勒斯登高等藝術學院-卓越藝術家文憑。擅長使用錄像裝置與繪畫,作品環繞於自身、社會與歷史記憶議題。

    深信透過創作能與外部社會連結或是對抗,並且同時能自我療癒。作品於台灣、美國、以色列、法國、德國、日本、韓國、馬來西亞等國展出。


    --------------------
    作品介紹
    --------------------

    這件作品旨在呈現一種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人」作為一個單獨的個體,我們需要屬於自己的空間、模式與狀態。「人-人」是一個團體,在團體之中有許多不同的“個體”,個體之間各不相同,但在社會的模式下生存,我們就必須與其他個體共存,在這之中「人-人」會有一種微妙的關係,這種關係時而競爭,時而退讓,其中會產生一種奇妙的平衡,只有在不破壞這種平衡的情況下,彼此才能和平共存。

    我們以進食作為生存最基本的要件,我們都為了自己而進食,作品透過進食的方式來呈現我們之間的狀態,在過程中不停的與對方角力,彼此都希望爭取到自己的空間,以及找到舒服的方式,但在和諧的表徵下,細微的對抗與遷就不斷的一再發生,為了維護屬於自己生存的權力時,也不得不變的強勢,在不停的競爭、摩擦與角力之下,產生出那些人與人之間的細微關係。


    -----------------------------------------------------------------------------------------------------------------------


    【籠罩下的巨大哀愁 The great sorrow under the shroud】

    日期 Date|2021/08/7-09/12
    地點 Location|台北當代藝術館 MOCA Taipei

    藝術家|Artist
    王鼎曄 Wang Ding-Yeh
    吳柏賢 Wu Bo-Sian
    陳嘉壬 Chen Chia-jen
    黃彥超 Huan Yen-Chiao
    黃淑蓮 Wong Shu-Lian
    蔡傑 Tsai Jie
    鄭爾褀 Zheng Er-Qi
    鍾知庭 Chung Chih-Ting

    影片拍攝與製作 Film production | Shane 影像工作室
    音樂製作 Music production | 黃柏諺 PKG
    動畫製作 Animation production | 羅悅慈 Lo Rax
    設計 Design|蔡傑 Tsai Jie
    翻譯 Translation | 黃文 Huang Wen

    策展人|Curator
    林郁晉 Lin Yu-Chin

    協同策展 | Co-curator
    黃鼎鈞 Huang Ding-Jun

    感謝贊助|Sponsors
    厭世會社The Misanthrope Society
    果拾 Pick Up

    特別感謝|Special thanks
    台北當代藝術館 MoCA Taipei
    掀牆藝術聚落 Open Wide
    打開藝術工作站 OCAC
    嘖嘖 Zeczec
    張喬翔 Shane
    陳小乖
    劉柏承

  • 台北當代藝術館歷史 在 典藏ARTouch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21-02-17 11:13:04

    隨著社群軟體Clubhouse 近期引領風潮,房間內的聲響傳播再度成了人際互動中的熱議選項。而早在該平台與所謂的「#Podcast元年」席捲而來之前,立方計劃空間早已致力在網路上以「#話鼓電台」嘗試復興廣播媒介。

    「話鼓電台」與「#聲經絡:台灣、菲律賓、新加坡、馬來西亞的聲響文化製圖」、「#液態之愛」,甫於台北當代藝術館 MOCA Taipei展出,合體為立方廣獲好評的「未來回憶錄三部曲」。本次的「V-Touch展覽」帶領大家進入剛跨越十週年的立方宇宙,檢視本次的三部曲,如何延續「造音翻土——戰後台灣聲響文化的探索」,以及「#現實秘境」等策展研究實踐,持續針對「#聲響」、「#現代性」、「#媒介與技術」、「#亞洲異地共時」等層面進行思辨,引領時下策展、藝術創作、理論思想顯學趨勢。

    其中,隨著聲響愈發為視覺藝術領域重視與探索,回望立方超前的長年耕耘,亦可進一步提問:聲響究竟該被視作藝術類型、媒介,或 #文化現象?而當立方持續以聲響,切入探討訊息與網路社會之際,本次左借中醫的「#經絡」概念,右引 #包曼(Zugmunt Bauman)的「#液態現代性」,又是如何在過去、現在、未來交疊的時態中,走出一條介於在科技樂觀與悲觀主義之間,藝術得以介入之取徑?

    VR展場線上看:https://bit.ly/2YTlAv9
    「立方計劃空間」策展研究與「造音翻土」、「現實秘境」出版資訊:https://thecubespace.com
    相關閱讀:
    〈「液態之愛」 :液態化的現代性經驗及其「不可承受之輕」〉:https://bit.ly/3rvps1x
    〈建構差異的光譜,談立方計劃空間十年成長軌跡與平台化實踐〉:https://bit.ly/36N5Myj
    〈話鼓電台:創造回應時代當下的聲音〉:https://bit.ly/3jqUfK9
    〈跨越北緯38度線的咫尺之間:「現實秘境」首爾報告〉:https://bit.ly/3jqUfK9
    〈現實祕境中的歷史潛流 記吉隆坡「雙束現實」論壇〉:https://bit.ly/3p2p0WO
    〈「聲音是戰場」聲軌.台灣現代聲響文化資料庫建置〉:https://bit.ly/36PoTrC
    〈「造音翻土─ 戰後台灣聲響文化的探索」〉:https://bit.ly/2N80ia9
    〈第13屆台新藝術獎年度大獎 : 立方計劃空間「造音翻土—戰後台灣聲響文化的探索」〉:https://bit.ly/3p0q9y4
    〈「聲音想怎樣」綜評:當代展覽「第二性」、文件視角、美學焦慮〉:https://bit.ly/2N5TBWo
    〈面對「聲音想怎樣」的五個問題意識〉:https://bit.ly/3jzIjpp

    🔔訂閱典藏ARTouch YouTube 頻道,開啟小鈴鐺,鎖定每個月的V-Touch 優質藝術影音單元:http://bit.ly/2SIbtpL

    --------
    出品 Presented by|典藏ARTouch
    企劃 Director|童詠瑋Tung Yung-Wei、張玉音 Chang Yu-Yin
    翻譯 Translator|童詠瑋 Tung Yung-Wei
    攝影 Photographer|王士源 Wang Shih-Yuan、蘇家弘 Su Chia-Hung
    製片 Producer|陳昕妤 Chen Hsin-Yu
    剪輯 Editor|王士源 Wang Shih-Yuan
    剪輯助理 Assistant Editor|蔡念栩 Tsai Nien-Hsu、劉禮瑜 Liu Li-Yu、陳美如 Chen Mei-Ju
    調光 Colorist|王士源 Wang Shih-Yuan
    混音 Re-Recording Mixer|鄭曉駿 Cheng Hsiao-Chun

    音樂Music|
    台呼 Jingo of Talking Drums Raido|楊政 Cevo Yang
    Elevator Music Generator#2 - Muzak Radio|紀柏豪 Chi Po-Hao

    雨夜花 Rainy Night Flowers|
    曲 Composer|鄧雨賢 Teng Yu-Hsien
    詞 Lyric|周添旺 Chou Tian-Wang
    唱 Performer |純純 Sun-Sun

    Mamula moon|Geraldo and His Orchestra

    特別感謝 Special Thanks|鄭慧華 Amy Chamg、羅悅全 Jeph Lo、立方計劃空間The Cube Project Space、台北當代藝術館 MoCA Taipei

  • 台北當代藝術館歷史 在 Chih-Wei CHUANG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19-10-25 17:41:18

    2017台北當代藝術館_光‧合作用_藝術家訪談_莊志維
    Interview record (en) 中英文字幕

    展覽資訊:https://www.mocataipei.org.tw/tw/ExhibitionAndEvent/Info/%E5%85%89%E2%80%A7%E5%90%88%E4%BD%9C%E7%94%A8%EF%BC%8D%E4%BA%9E%E6%B4%B2%E7%95%B6%E4%BB%A3%E8%97%9D%E8%A1%93%E5%90%8C%E5%BF%97%E8%AD%B0%E9%A1%8C%E5%B1%95

    光‧合作用-亞洲當代藝術同志議題展
    Spectrosynthesis - Asian LGBTQ Issues and Art Now
    展覽時間│2017/09/09-2017/11/05
    策展人│胡朝聖 Sean C. S. Hu
    參展藝術家群│王文清 Jimmy Ong、王亮尹 Wang Liang-Yin、王俊傑 Jun-Jieh Wang、王海洋 Wang Haiyang、西亞蝶 Xi Ya Die、侯俊明 Hou Chun-Ming、陳建北 Chen Chien-Pei、席時斌 Hsi Shih-Pin、陶輝 Tao Hui、席德進 Shiy De-Jinn、莊志維 Chuang Chih-Wei、曾吳 Wu Tsang、曾怡馨 Tzeng Yi-Hsin、黃馬鼎 Martin Wong、黃漢明 Ming Wong、曾廣智 Tseng Kwong Chi、楊嘉輝 Samson Young、鄢醒 Yan Xing、溫馨 Wen Hsin、譚浩 Ho Tam、蘇匯宇 Su Hui-Yu、顧福生 Fu-sheng Ku

    年度教育贊助│文心建設

    參展作品│黑暗中的彩虹 Rainbow In the Darkness
    參展藝術家│莊志維 Chuang, Chih-Wei

    莊志維,1986年生於臺灣臺中,畢業於臺北藝術大學新媒體藝術研究所,與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雙主修的養成對莊志維各有重要的影響。他說:「創作時新媒體藝術比較是像往內挖掘;但是建築必須向外考量空間關係…」。擅於運用光與空間創造互動裝置,探討人與環境之間的相互關係,創作的命題從自身對於生命細微體驗的微觀一一向外延伸出與歷史文化的關係。如:2010年因友人離世的巨大傷痛,創作了《靈魂的重量》與《宇宙》。2014年用生命所遇的片段,如一粒粒細沙堆積成個展「浮島」的概念。2014年探討人類環境、科技與疾病關係的《感染系列》。2015年指涉宇宙秩序中之不可抗力,受制於文明與社會秩序的《轉生樹》,與揭示華麗姿態背後共生關係的「陰翳」個展等。至今於創作歷程中仍不斷追尋跨領域間的揉合,呈現理性與感性並存的藝術美學。

    《黑暗中的彩虹》以陣列形式結合廣場空間,成為一因地制宜的互動裝置作品,以此開啟一場與大眾的互動對話,觀者可以穿行其間,進入被忽視抑或不被看見的間隙中;亦可藉由尖銳物在覆上黑色塗布的作品表面,刻畫、刮繪或留下任何訊息或圖案;到了夜晚,這些被刻畫的「作品」猶如一道道的傷痕,經由內置的多彩LED燈照射下透出美麗的彩虹光線,彷彿敘事了最殘忍的亦是最美麗的影射,以此象徵同志在面臨主流社會體制壓迫時,仍團結凝聚以勇敢的姿態正視傷痕。因此藝術家所寓意的裝置作品、空間義涵及觀眾參與構成三位一體,其互動的、共構的、動態的,促使了獨特意義的產生,同時在隱含權力定向的公共場域中綻放出有意義的形式,期盼觀者省思LGBTQ所面臨的困境與傷痛,並經由象徵包容與愛的彩虹光照耀,共同朝往平權道路,為具有歷史象徵性的意義創作。


    作品網站介紹
    http://www.chuangchihwei.com/work-rainbow-in-the-darkness-2017.html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