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台北市鄰里地圖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台北市鄰里地圖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台北市鄰里地圖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台北市鄰里地圖產品中有1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5萬的網紅謝金魚,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魚泡泡 我看到寧夏夜市解封的消息,說真的我頭皮整個發麻,當然這陣子大家都很辛苦,但光看人口資料我就毛,不好意思再拿屏東出來對比一下你就知道有多恐怖。 ------ 寧夏夜市所在 秘魯嬤孫所在 台北市大同區 ...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3萬的網紅柯文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報告案細項: "00:06" 前言:台北市政府策略地圖 "00:37" 海綿城市 "01:07" 田園城市 "02:40" 推廣禁用一次性餐具 "04:06" 推動兩袋合一 "05:10" 清新空氣行動計畫 "06:38" 換裝LED路燈 "07:11" 市有房地設置太陽光電 "07:54" 台北市...

  • 台北市鄰里地圖 在 謝金魚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6-29 21:51:44
    有 2,178 人按讚

    #魚泡泡 我看到寧夏夜市解封的消息,說真的我頭皮整個發麻,當然這陣子大家都很辛苦,但光看人口資料我就毛,不好意思再拿屏東出來對比一下你就知道有多恐怖。
    ------
    寧夏夜市所在 秘魯嬤孫所在
    台北市大同區 屏東縣
    星明里 / 枋山鄉
    人口數:6173人 / 5150
    土地面積:0.17 km2 / 17 km2
    戶 數:2607戶 / 2040 戶
    --------
    以人數而言,寧夏夜市所在的星明里,比整個枋山鄉還要多1000人左右的「登記住民」,不包含攤商、客人、未登記的租客跟其他不居住在這個區域內工作的人。
    以面積而言,星明里的面積換算成坪數,大約是51425坪,只有枋山鄉的1/10。
    簡單說,星明里遠比枋山鄉更地狹人稠 #100倍 以上。
    ---------
    大同區目前確診總人數是288人,今日確診人數3人。
    枋山鄉目前確診總人數是10人,今日確診人數0人。
    然後枋山用最高規格全部關起來,台北要開始恢復營業,這真的可以?
    ---------
    這樣對比起來,我只覺得頭皮發麻,真的。
    有網友指出說,三級禁令沒有禁夜市、而且其實到目前為止台北市還是有一些夜市在營業。
    那問題就是,如果從來都沒有下令要封,那現在開的時機點是什麼?還有其他網友說,其實也都是說說、沒有公文出來,那既然沒有公文,大張旗鼓說要微解封,真的是好事嗎?
    第一批解封的寧夏夜市是個自治會力量很強的夜市,或許未必會有危險,但只能說未必。但配套措施到位了嗎?傳統市場至少歸市場處管,夜市要算誰的?
    如果是再等幾天,等狀況更平緩一些,我覺得將近7/12之前都還好說,但現在這個時間,我真的很毛。
    ------
    資料來源:
    1. 台北市鄰里服務網,星明里
    https://li.taipei/News_Content.aspx?n=B56ECE1624C5D41E&sms=D982815F3A372FF5&s=00DBBB09BEB1DC79

    2. 屏東縣枋寮戶政事務所,枋山鄉
    https://www.pthg.gov.tw/fangliao-house/Content_List.aspx?n=30A202FBF4B0F856

    3. Covid-19 全球疫情地圖
    https://covid-19.nchc.org.tw/index.php

    *圖片:
    Netflix勸世預言神劇 《屍戰朝鮮》劇照,還沒看的拜託趕快去看,一定不會後悔~~~~
    然後這齣很狂的戲除了王世子高能一拳可以打爆冰層之外,最狂的就是那些出來插旗說沒事的,下一集肯定被咬爛,我沒有在影射誰,但我希望沒事的都去看一下。

  • 台北市鄰里地圖 在 政變後的寧靜夏午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0-06-13 09:56:57
    有 20 人按讚


    【1965年萬華新店鐵路拆除】#你知道萬華新店鐵路嗎 #我要給我媽看這張
    55年前新店人要到台北,得坐火車先到萬華才能抵達台北,這條在1921年因採煤而興建的鐵路,沿途設崛江、和平、螢橋、古亭、水源地、公館、萬隆、景美、大坪林、七張、新店等十一站。

    當時景美火車站就設在羅斯福路六段上,現在的車前路即因位置正對車站而得名。後來萬華新店線被中和支線取代了煤礦運送任務,在1965年拆除,一起來回顧。

    圖說:萬華新店鐵路,廿六日拆除情形
    日期:1965-03-26
    來源:聯合報
    攝影:陳明輝

    #從新店去台北要坐火車至萬華
    #你可能沒有見過這樣的景美
    #老台北鐵路
    #報時光UDNtime

    歷史新聞節錄

    【1996-01-08/聯合報/20版】

    景美心鄉土情 輕唱思想起
    老照片回顧 述說來時路 祖師廟文物 發思古幽情 社區同樂會 歡度星期天

    【記者張仁豪報導】數十年來,舊名「景尾」的景美地區變化極大。昨天在當地最古老的寺廟-萬慶祖師廟內,文山區景慶社區發展協會、景慶里展出有數十年歷史的黑白老照月,就提供了生動的說明。

    昨天冬陽高照,景慶社區在景美萬慶街祖師廟廣場及鄰近街道上,所舉辦的「景美心,鄉土情,鄰里愛」社區活動,有不少社區男女老少參加。其中景美五十年回顧展頗具鄉土特色與意義,這些由八十多歲老醫生張傳生等人提供的五十張老相片,最古老的是一九○八年的老街景,還有景文街以往存在的公圳灌溉水道、景美老火車站、祖師廟舊觀,引來圍觀民眾的興趣及追憶。

    照片展也介紹景美地名由來,恐怕年輕一代都已不太知道。原來瑠公圳由新店經景美至公館一帶,當時以木製或竹製的梘運水,而大坪林是梘頭,景美位於梘尾,清朝地名即是梘尾,日據時代很少用這個字,改稱景尾(境尾)。光復後,景美由深坑鄉分出,自立成鎮,才改名為景美。一名剛退休老台電人表示,以往景美對外交通都靠新店至萬華的小火車(被稱為七分車),由汀州路、公館,經羅斯福路五段至新店,數十年前鐵路旁盡是農田。

    【1998-07-20/聯合報/39版/鄉情】

    台鐵新店支線,此情早已成追憶

    遊碧潭 搭火車

    【吳昭明】搭火車,遊碧潭,對年輕一輩來說,恐怕連聽都沒聽過。翻開四○年代台北市地圖,會發現西南隅有一條鐵路從萬華分歧,這便是早已走入歷史的台鐵新店支線。

    甲午戰後,日本初嚐資本主義甜頭,私營鐵道應時而生,這股投機熱潮順勢吹向殖民地台灣。明治二十九年(光緒二十二年),東京資本家多人合夥籌設台北鐵道株式會社,計畫興築台北到新店及淡水兩條鐵路。新店線雖於明治三十年完成測量,卻因股份募集困難而宣告流產。不久,日本政府將鐵道收歸官營。明治三十九年,曾有自台北經新店、烏來而至宜蘭、蘇澳,興建支線之議,翌年測量完成,發現路線深入蕃地,施工困難,遂而改繞自八堵起,即今宜蘭線,新店鐵路第二次落空。民國八年,台北煤礦採挖豐富,基於運輸需求,鐵路再度開放私營,台北鐵道株式會社捲土重來,於民國十年興築萬華至新店鐵路,同年三月二十四日試車,四月十七日營運。

    全程十點四公里,沿途設崛江、和平、螢橋、古亭、水源地、公館、萬隆、景美、大坪林、七張、新店等十一站,平均站距不到一公里。

    萬華起站才五百公尺就來到了崛江,是全線唯一僅辦貨運不辦客運的一站,因列車不停靠,旅客通常不知這兒還有個車站。

    和平,是個簡易站,約在今汀州路南海路口。日據時附近有一軍用馬場,稱馬場町站,光復後原擬改名崁頂(該處地名),因與屏東線崁頂同名,後以近和平西路二段而改為和平。

    再過一點五公里來到螢橋,就在今汀州路廈門街口(現址路幅寬廣,隱約可見昔日站場用地)。附近有許多公務員以火車為代步工具,也因此,該站旅客算是比較多的。古亭,是個即沒站房又無人員賣票的招呼站,約今汀州路金門街口。日據時期,旅客上車後均會找車長補票,然後拿「補助切符」;台鐵接收後,旅客一上車,便和車長大玩捉迷藏的遊戲。

    水源地,因近自來水廠水源所在地,故名。站址在今羅斯福路四段校園書局旁的二十四巷與汀州路口。台大學生是該站最捧場的乘客,上下午尖峰時段,是全線少數比較有人氣的站。

    公館,離水源地僅六百公尺,以今天兩地公車站牌來看,亦為前後相鄰站,列車才剛啟動,還未全力衝刺就要減速進站了。

    一點三公里後來到萬隆,這兒的景觀可說是青山綠野入眸來。原名「十五份」的萬隆站,源自先民十五人合力出資開墾的聚落,雖於民國四十四年改名,取其萬事興隆之意,但這個車站卻似乎興隆不起來,自始至終,它只不過是個簡易站而已。

    不久來到全線的中途大站景美。位於今北新路原公路局景美舊有站房旁(公路局站房仍在,但也已成廢墟)。景美有條「車前路」,便是告訴外地人景美火車站就在這兒。昔日站前廣場,如今雖已成了停車場,但仍可看出大站的氣勢。這個三等客貨運站,每逢仙公廟朝聖旺季,火車經常會加掛車廂;而附近一年有十萬公噸的煤炭也多由該站輸送。

    大坪林與七張,都是只辦客運不辦貨運的簡易站。大坪林,位居新店溪與景美溪間,屬河階高台地形,遂以「大坪」冠之,且昔日茂林密鬱,故名。七張,則取其先民七人墾地,各持犁一張(一犁表五甲地)之意。

    為了輸運遊客,台鐵接收初期還曾加開台北直達新店的汽油車,早午晚各一趟,沿途僅停靠萬華、螢橋、公館、景美。由於這條支線自萬華分岔往東南行,恰與台北過來的縱貫線呈一銳角,為方便列車折返,台北往返新店的車,都用兩端皆有駕駛座的汽油車,這與此線平時由萬華起站,以蒸汽火車頭來拖運的情況不同。

    新店線是台鐵唯一曾經採用牌券閉塞的支線。鐵路「辦理閉塞」,是指閉塞路段只容一列攜帶路牌的班車行駛,以確保安全。路牌可說是開啟閉塞系統的鑰匙。日據時期車班少、行車單純,所以採牌券閉塞。台鐵接手後,因班次增加,於民國四十五年改為電氣路牌閉塞。此種閉塞方式,在列車誤點時,可適時變更會車起點,比牌券閉塞更具效率。

    四十七年,為了方便旅客,首次推出「劃一票價」,無論遠近,一律一元(公路局要四元),這個類似今天松山到板橋一律十八元的「區段票」,沒想到,四十年前新店線就率先實施了。

    然而,鐵路終究不敵公路,火車全程要四十分鐘,汽車只有一半時間,搶走不少客源。民國四十九年,公路局為拓寬公館至新店間公路,與台鐵協商鐵路遷移事宜;消息傳到煤業老闆耳中,心急如焚,陳情暫緩拆除,最後決定先建板橋至南勢角的中和支線,取代新店線,解決運煤需求後再拆。民國五十四年中和線通車,同年三月二十四日晚間十點四十五分,新店站開出最後一班普通車,二十五日下午三點三十五分又開出最後一班貨車後,新店鐵路結束了它四十五年的生命。沒有任何懷舊活動,這條鐵路晚景竟是這般淒涼。

  • 台北市鄰里地圖 在 報時光UDNtime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0-06-12 13:09:00
    有 2,210 人按讚

    【1965年萬華新店鐵路拆除】#你知道萬華新店鐵路嗎 #我要給我媽看這張
    55年前新店人要到台北,得坐火車先到萬華才能抵達台北,這條在1921年因採煤而興建的鐵路,沿途設崛江、和平、螢橋、古亭、水源地、公館、萬隆、景美、大坪林、七張、新店等十一站。

    當時景美火車站就設在羅斯福路六段上,現在的車前路即因位置正對車站而得名。後來萬華新店線被中和支線取代了煤礦運送任務,在1965年拆除,一起來回顧。

    圖說:萬華新店鐵路,廿六日拆除情形
    日期:1965-03-26
    來源:聯合報
    攝影:陳明輝

    #從新店去台北要坐火車至萬華
    #你可能沒有見過這樣的景美
    #老台北鐵路
    #報時光UDNtime

    歷史新聞節錄

    【1996-01-08/聯合報/20版】

    景美心鄉土情 輕唱思想起
    老照片回顧 述說來時路 祖師廟文物 發思古幽情 社區同樂會 歡度星期天

    【記者張仁豪報導】數十年來,舊名「景尾」的景美地區變化極大。昨天在當地最古老的寺廟-萬慶祖師廟內,文山區景慶社區發展協會、景慶里展出有數十年歷史的黑白老照月,就提供了生動的說明。

    昨天冬陽高照,景慶社區在景美萬慶街祖師廟廣場及鄰近街道上,所舉辦的「景美心,鄉土情,鄰里愛」社區活動,有不少社區男女老少參加。其中景美五十年回顧展頗具鄉土特色與意義,這些由八十多歲老醫生張傳生等人提供的五十張老相片,最古老的是一九○八年的老街景,還有景文街以往存在的公圳灌溉水道、景美老火車站、祖師廟舊觀,引來圍觀民眾的興趣及追憶。

    照片展也介紹景美地名由來,恐怕年輕一代都已不太知道。原來瑠公圳由新店經景美至公館一帶,當時以木製或竹製的梘運水,而大坪林是梘頭,景美位於梘尾,清朝地名即是梘尾,日據時代很少用這個字,改稱景尾(境尾)。光復後,景美由深坑鄉分出,自立成鎮,才改名為景美。一名剛退休老台電人表示,以往景美對外交通都靠新店至萬華的小火車(被稱為七分車),由汀州路、公館,經羅斯福路五段至新店,數十年前鐵路旁盡是農田。

    【1998-07-20/聯合報/39版/鄉情】

    台鐵新店支線,此情早已成追憶

    遊碧潭 搭火車

    【吳昭明】搭火車,遊碧潭,對年輕一輩來說,恐怕連聽都沒聽過。翻開四○年代台北市地圖,會發現西南隅有一條鐵路從萬華分歧,這便是早已走入歷史的台鐵新店支線。

    甲午戰後,日本初嚐資本主義甜頭,私營鐵道應時而生,這股投機熱潮順勢吹向殖民地台灣。明治二十九年(光緒二十二年),東京資本家多人合夥籌設台北鐵道株式會社,計畫興築台北到新店及淡水兩條鐵路。新店線雖於明治三十年完成測量,卻因股份募集困難而宣告流產。不久,日本政府將鐵道收歸官營。明治三十九年,曾有自台北經新店、烏來而至宜蘭、蘇澳,興建支線之議,翌年測量完成,發現路線深入蕃地,施工困難,遂而改繞自八堵起,即今宜蘭線,新店鐵路第二次落空。民國八年,台北煤礦採挖豐富,基於運輸需求,鐵路再度開放私營,台北鐵道株式會社捲土重來,於民國十年興築萬華至新店鐵路,同年三月二十四日試車,四月十七日營運。

    全程十點四公里,沿途設崛江、和平、螢橋、古亭、水源地、公館、萬隆、景美、大坪林、七張、新店等十一站,平均站距不到一公里。

    萬華起站才五百公尺就來到了崛江,是全線唯一僅辦貨運不辦客運的一站,因列車不停靠,旅客通常不知這兒還有個車站。

    和平,是個簡易站,約在今汀州路南海路口。日據時附近有一軍用馬場,稱馬場町站,光復後原擬改名崁頂(該處地名),因與屏東線崁頂同名,後以近和平西路二段而改為和平。

    再過一點五公里來到螢橋,就在今汀州路廈門街口(現址路幅寬廣,隱約可見昔日站場用地)。附近有許多公務員以火車為代步工具,也因此,該站旅客算是比較多的。古亭,是個即沒站房又無人員賣票的招呼站,約今汀州路金門街口。日據時期,旅客上車後均會找車長補票,然後拿「補助切符」;台鐵接收後,旅客一上車,便和車長大玩捉迷藏的遊戲。

    水源地,因近自來水廠水源所在地,故名。站址在今羅斯福路四段校園書局旁的二十四巷與汀州路口。台大學生是該站最捧場的乘客,上下午尖峰時段,是全線少數比較有人氣的站。

    公館,離水源地僅六百公尺,以今天兩地公車站牌來看,亦為前後相鄰站,列車才剛啟動,還未全力衝刺就要減速進站了。

    一點三公里後來到萬隆,這兒的景觀可說是青山綠野入眸來。原名「十五份」的萬隆站,源自先民十五人合力出資開墾的聚落,雖於民國四十四年改名,取其萬事興隆之意,但這個車站卻似乎興隆不起來,自始至終,它只不過是個簡易站而已。

    不久來到全線的中途大站景美。位於今北新路原公路局景美舊有站房旁(公路局站房仍在,但也已成廢墟)。景美有條「車前路」,便是告訴外地人景美火車站就在這兒。昔日站前廣場,如今雖已成了停車場,但仍可看出大站的氣勢。這個三等客貨運站,每逢仙公廟朝聖旺季,火車經常會加掛車廂;而附近一年有十萬公噸的煤炭也多由該站輸送。

    大坪林與七張,都是只辦客運不辦貨運的簡易站。大坪林,位居新店溪與景美溪間,屬河階高台地形,遂以「大坪」冠之,且昔日茂林密鬱,故名。七張,則取其先民七人墾地,各持犁一張(一犁表五甲地)之意。

    為了輸運遊客,台鐵接收初期還曾加開台北直達新店的汽油車,早午晚各一趟,沿途僅停靠萬華、螢橋、公館、景美。由於這條支線自萬華分岔往東南行,恰與台北過來的縱貫線呈一銳角,為方便列車折返,台北往返新店的車,都用兩端皆有駕駛座的汽油車,這與此線平時由萬華起站,以蒸汽火車頭來拖運的情況不同。

    新店線是台鐵唯一曾經採用牌券閉塞的支線。鐵路「辦理閉塞」,是指閉塞路段只容一列攜帶路牌的班車行駛,以確保安全。路牌可說是開啟閉塞系統的鑰匙。日據時期車班少、行車單純,所以採牌券閉塞。台鐵接手後,因班次增加,於民國四十五年改為電氣路牌閉塞。此種閉塞方式,在列車誤點時,可適時變更會車起點,比牌券閉塞更具效率。

    四十七年,為了方便旅客,首次推出「劃一票價」,無論遠近,一律一元(公路局要四元),這個類似今天松山到板橋一律十八元的「區段票」,沒想到,四十年前新店線就率先實施了。

    然而,鐵路終究不敵公路,火車全程要四十分鐘,汽車只有一半時間,搶走不少客源。民國四十九年,公路局為拓寬公館至新店間公路,與台鐵協商鐵路遷移事宜;消息傳到煤業老闆耳中,心急如焚,陳情暫緩拆除,最後決定先建板橋至南勢角的中和支線,取代新店線,解決運煤需求後再拆。民國五十四年中和線通車,同年三月二十四日晚間十點四十五分,新店站開出最後一班普通車,二十五日下午三點三十五分又開出最後一班貨車後,新店鐵路結束了它四十五年的生命。沒有任何懷舊活動,這條鐵路晚景竟是這般淒涼。

  • 台北市鄰里地圖 在 柯文哲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17-04-13 22:33:34

    報告案細項:
    "00:06" 前言:台北市政府策略地圖
    "00:37" 海綿城市
    "01:07" 田園城市
    "02:40" 推廣禁用一次性餐具
    "04:06" 推動兩袋合一
    "05:10" 清新空氣行動計畫
    "06:38" 換裝LED路燈
    "07:11" 市有房地設置太陽光電
    "07:54" 台北市城市發展策略
    "08:17" 西區門戶計畫
    "09:12" 大同再生計畫
    "10:16" 社子島開發
    "10:22" 市場改建與改造
    "11:23" 機場捷運及C1D1開發
    "11:41" 舊城區藝術觀光饗宴
    "12:16" 台北燈節
    "12:48" 東區門戶計畫
    "13:32" 土地活化利用
    "15:14" 道路與鄰里公園移撥
    "15:30" 鄰里交通改善計畫
    "16:20" 交通優化多管齊下
    "17:43" 捷運服務升級
    "20:01" 捷運工程與規劃進度
    "20:55" 市場改建與環境改善
    "21:52" 都市更新及168專案
    "22:48" 公共住宅推動計畫
    "23:00" 設置共融式遊樂設施
    "23:41" 城市博物館
    "24:03" 北投文化振興
    "24:43" 艋舺再生活化
    "25:48" 大稻埕再現風華
    "25:52" 城南空間再現
    "26:04" 老房子文化運動計畫
    "26:24" 河岸觀光推廣
    "26:55" 雙層觀光巴士
    "27:05" 推動祭拜精緻化
    "28:56" 智慧城市辦公室
    "29:08" 促參專案辦公室
    "29:16" 投資服務辦公室
    "29:32" 打造創業搖籃
    "30:41" 老人照護據點升級
    "31:44" 強化社會安全網
    "32:28" 社區公共托育家園
    "32:31" 推動公共化幼兒園
    "33:31" 創新實驗教育
    "34:29" 翻轉教學
    "35:59" 居家醫療照護團隊
    "36:47" 提升疫苗接種率
    "37:51" 強化偵查 科技內控
    "38:48" 強化防救災軟硬體
    "40:03" 單一陳情服務
    "40:22" 法規查詢系統優化
    "40:54" 開放政府
    "41:18" 智慧支付整合平台
    "41:37" 數位印鑑 戶籍書表掃描
    "41:53" 105年減債134.67億
    "42:18" 單一且自住房屋優惠
    "42:58" 2017世大運
    "43:52" 2017訪問東南亞
    "45:12" 結語:永不放棄

    上任第三年,到市議會進行的施政報告,乘載的不只是市府團隊的打拼成果,還有市民朋友的殷切期盼。

    至於行政院所核定的「前瞻基礎建設計畫」,我們早就準備好,我在2月24日就與林欽榮副市長及局處首長,親自到行政院報告台北市的申請案。

    未來,林副市長將擔任北市府的召集人,率市府相關首長參與立法院的公聽會,為了向市民負責,我們會努力向中央爭取確實有用、能夠執行的建設經費。

    從西區門戶計畫、東區門戶計畫、市場改建、興辦公宅,以及即將到來的世大運,這座城市正一步步改變,現在,這些改變的成果,透過這份施政報告,歡迎關心市政的朋友給我們批評指教。

    #改變開始成真
     
    |施政報告投影片傳送門:https://goo.gl/UkEEC0
    -
    誠實的市長在臉書:https://facebook.com/DoctorKoWJ
    真實的柯P在IG:https://instagram.com/doctorkow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