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台北市志工證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台北市志工證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台北市志工證產品中有477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3,004的網紅酸酸時事鐵絲團,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一「那些披著「白色」力量的馬英九」#千萬不要小看低能的力量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163856543754423&id=584986081641475 造謠反智仔的身分是共諜嫌犯市議員侯漢廷的士林區服務處副主任,難怪為了打綠,見獵...
同時也有1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99萬的網紅眼球中央電視台,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好心肝診所偷打疫苗 北市府衛生局認給100瓶 • 名人躋身好心肝施打名單 郭子乾、侯昌明致歉 • 綠營製圖卡談國外疫苗授權 事實查核中心打臉 • 苗栗移工禁足令遭批評 徐耀昌:確診還談人權 台灣社交距離下載連結: iOS https://pros.is/3ewfwa 安卓 https://p...
「台北市志工證」的推薦目錄
台北市志工證 在 陳宥丞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9-03 16:46:30
#推動動保警察🚨 #單一且即時的通報管道🏪 ⠀ 今天宥丞與 #蔡壁如委員、民間動物保護團體共同召開動保警察記者會,從制度檢討與改革,近三年間虐待動物案件總計6,462 件,依「動保法」處罰鍰與判刑僅161件,定罪率只有 2.5%。目前全台動檢員大約200人,負責每年25萬起案件,人力嚴重不足,又未具...
台北市志工證 在 醫藥部落客姬蝶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9-10 23:01:35
#愛心待用餐 #用愛餐一咖 #更多人響應支持 #把善心傳下去 請大家盡力轉貼與分享! 需要的人可能沒有網路與手機! 疫情之下,許多人的生活被干擾、經濟景氣低迷,許多民眾備受影響 ,面臨生活上的困境。然而社會上還有一些隱形受災戶,更是需要關懷與協助。 因此王鍋屋加入蔣萬安委員發起的「安心挺你 X 用...
台北市志工證 在 Liz travel life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5-29 21:32:58
想跟大家分享前陣子的小故事... 其實前陣子剛好感冒,在疫情緊張、人心惶惶的時刻,實在是.....只有「衰」可以形容。 誰也不想生病還被異樣眼光看待,我幾乎足不出戶,連家人接觸都會儘量避免... 但因為工作關係被要求篩檢;那天.... 為了減少群聚,我一早七點出門,到了榮總篩檢部排隊;因為晚...
-
台北市志工證 在 眼球中央電視台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21-06-11 23:00:14• 好心肝診所偷打疫苗 北市府衛生局認給100瓶
• 名人躋身好心肝施打名單 郭子乾、侯昌明致歉
• 綠營製圖卡談國外疫苗授權 事實查核中心打臉
• 苗栗移工禁足令遭批評 徐耀昌:確診還談人權
台灣社交距離下載連結:
iOS
https://pros.is/3ewfwa
安卓
https://pros.is/3efn4j
【眼球福利社 滿額優惠】
https://www.cccreative.tv
【眼球員工社群帳號攏底加】
https://eyectv.soci.vip
【納貢擁有眼球商品,一同壯大官媒】
https://www.cccreative.tv
【立即訂閱官媒YouTube頻道,並加入會員】
https://eyectv.pse.is/JAN9M
#好心肝 #疫苗 #志工
#台北市衛生局 #黃珊珊 #柯文哲 #郭子乾 #侯昌明 #詹宏志 #禾馨診所 #許金川 #新竹空軍醫院 #丁怡銘 #陳時中 #施打順位 #鄭運鵬 #洪孟楷 #特權施打 #AZ國內生產 #國產疫苗 #高端疫苗 #EUA緊急授權 #二期試驗 #范綱皓 #事實查核中心 #新光三越櫃姐 #移工禁足令 #徐耀昌
06/11來源:
NOWnews
https://youtu.be/3rI_BACLeWs
udn video
https://youtu.be/B2yU6I6GBbE
https://youtu.be/-OR3KIyxy-4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NCMGicmOpw
東森新聞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n5WR6tCAyQ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9-NaioRN3k
中時新聞網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4VxwI2jo
中天新聞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Ly4GsCjoQU
台視新聞
https://youtu.be/QyRrU0H61YI
圖片來源:
自由時報
https://img.ltn.com.tw/Upload/news/600/2021/06/10/3565931_1_1.jpg
https://img.ltn.com.tw/Upload/news/600/2021/06/11/3566913_1_1.jpg
聯合報
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21/06/10/1/12476086.jpg&x=0&y=0&sw=0&sh=0&sl=W&fw=800&exp=3600
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21/06/10/realtime/12477743.jpg&s=Y&x=72&y=0&sw=1207&sh=805&exp=3600
蘋果日報
https://tw.appledaily.com/resizer/wtiOwzz_bJ6N4vZ3LwFPHMNNvSw=/535x300/filters:quality(100)/cloudfront-ap-northeast-1.images.arcpublishing.com/appledaily/RGH4WZJPAJARDKLZILYKNQLGHY.jpg
商業週刊
https://ibw.bwnet.com.tw/AC_Gallery/2020/10/cbcd5687-8d3d-8d0e-f7e6-89e9c1dc1e61.jpg -
台北市志工證 在 李建昌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20-10-22 10:14:53打流感疫苗排隊好累,領重陽敬老禮品也好累…是還要排多久?
建昌成功爭取明年台北市各里通通可以用里辦數位便民系統,只要卡片逼一下就不用再找清冊、填個資,卡片嗶一下就可以把父親節/母親節/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帶走,卡片嗶一下就可以把回饋金宣導品拿回家。
昨日預算編列審查質詢時,我向柯P爭取里辦數位便民系統明年全面上線,雖然110年度預算未編,但柯P在我的建議下承諾動用二備金全面處理。
明年開始,里長都可以不用再紙本造冊。未來里長只需在活動前到系統勾選當次名冊的發放條件,活動當天里民拿出台北卡/身分證/健保卡讓掃描機嗶一下,就可以直接把禮品拿回家。
其實目前資訊局組長自行開發的里辦數位便民系統已經有19個個里在試用,但民政局、資訊局都沒有編列明年推廣到全台北市各里的預算。這很可惜,要是試辦成功還要等到編了後年的預算才能讓全台北市都用。因此,我向柯P反映,今年試辦結束後隨即修正問題,明年元宵節就讓全台北市的里長都能使用這套系統,讓一些行動不便的長者不用再這麼辛苦,領個禮品、打個針個都要排隊40分鐘以上,甚至動用地方志工協助管理現場排隊的動線和交通秩序。
我認為台北市自許發展成智慧城市,就該從這些地方上長期的問題開始著手。 -
台北市志工證 在 苗博雅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20-06-02 18:45:12#苗博雅 #台北市 #質詢
台北市民辦理圖書館借書證,需要交出多少個資呢?辦理愛心陪伴卡,需要交出多少個資呢?
近年台北市推行「台北通」,也就是台北卡3.0,整合「多卡合一」功能,這本來是政府推動智慧城市的美意。
但推動智慧城市,個資蒐集必須符合「知情同意」「必要蒐集」的標準,是最基本的要求。
台北通主政的資訊局在「個資蒐集同意書」便宜行事,針對十幾種不同功能,都用「同一張個資蒐集同意書」,導致同意書蒐集內容包山包海、包羅萬象。
以至於出現「只是想申請借閱證,卻必須同意台北市政府蒐集健康資訊、種族血統來源」的荒謬現象。包括愛心陪伴卡、志工證、學生證⋯⋯等台北市政府的各種服務,都有這些問題。
推動智慧城市,對人民的個資和隱私保障,是必要的前提,絕不能便宜行事。在這次質詢,我要求主政的資訊局,迅速修改表單,按照「市民要開通的服務,對照必要蒐集的個資」設計同意書,讓市民擁有「知情同意」的選擇權。
----
更多問政影片,請訂閱阿苗的頻道
👉 http://www.youtube.com/c/苗博雅tw
加入苗議員Line好友
👉 https://lin.ee/fIqp8Sm
陳情意見信箱
📪 tcc10717@tcc.gov.tw
陳情服務電話
☎️ (02)2729-7708 #7046
#苗博雅問政報告
#第三勢力第一選擇
#我認真問政
#你幫忙分享
#大安文山苗博雅
台北市志工證 在 酸酸時事鐵絲團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一「那些披著「白色」力量的馬英九」#千萬不要小看低能的力量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163856543754423&id=584986081641475
造謠反智仔的身分是共諜嫌犯市議員侯漢廷的士林區服務處副主任,難怪為了打綠,見獵心喜,看到黑影就開槍。
一
😒
台北市警局表示,條子鴿是在2007年才調到台北市警局,而謝長挺擔任行政院長的時間是2005年至2006年,雙方時間點對不上
https://www.facebook.com/100001409147155/posts/4491543687569225/
條子鴿造謠,有藥師出來護航說是要讓大家有機會「討論特權」?
拜託~要討論特權還不容易?好心肝志工漏夜排隊施打 AZ 有沒有特權?振興醫院讓連戰和一狗票国民党權貴打 AZ 有沒有特權?鼻孔安入主台北市政府當「市長實習生」有沒有特權?
U FUCxING TELL ME LAAAA!!!!!!
https://www.facebook.com/100069741840456/posts/136832915318103/
見人見狗研究中心
https://www.facebook.com/110918307881765/posts/147508687556060/
林延鳳:為了謝大使跟維洲被影射的事情,我到現在氣得睡不著。
我直接問條子鴿先生,原來你是96年才到台北市當警察(當時謝長廷大使已經不是行政院長了好嗎?)
你被記兩支申誡,是民國幾年?
懲處原因真的是態度不佳嗎?
好好回答,不要說謊!!
#故意造謠打擊他人一定要付出代價
#我們可以容忍但不能被欺負
#誰在說謊一翻兩瞪眼
#影射他人請提出證據
https://www.facebook.com/1697529274/posts/10208747184472455/
才2天,人家就查出他什麼時間調台北市,完全跟謝院長任期不符,還有謝維州也沒有賓士車,然後這位條子鴿是涉及匪諜案的議員服務處主任,明顯有造謠動機,只能說,要造謠就不要講具體時間、地點,否則立刻就會被拆穿,現在問題只剩下,謝院長什麼時候有空提告了 😏
https://www.facebook.com/100000675533343/posts/4669347149764423/
蠻lag的,今天才看到這個。
這個人,化名條子鴿,真實身份是去年退休的前台北市警局員警酈俊睿,發了這篇文造謠暗指謝長廷當年當院長時耍特權。
結果隔兩天就被起底打臉,他2007才調到北市警局,而謝長廷當院長是2005~2006的事。其時酈任職於保一總隊,勤務完全不包括開罰單。
去年酈從警界退休後,就在某新黨市議員服務處擔任副主任。
泛藍統派黨眾一天到晚幹這種,散佈假消息假資訊造謠污衊抹黑的事。
當個有基本智商水準的人,請不要被這種假訊息騙。
https://www.facebook.com/520667689/posts/10158869044772690/
我當年就是劃撥100元給施明德的倒扁紅衫軍。國民黨天天唱衰高鐵是廢鐵我們相信了,媒體跟蹤陳幸妤說她驕傲自大EQ低精神異常我們相信了。哪位記者有本事把民進黨拖出來鞭,我們就把他當英雄嗨到不行,連扁嫂的管家出門等公車我們都能生氣氣 。這種環境下怎麼可能放過謝維洲?謝維洲也不會笨到把謝長廷搬出來,搞清楚,那可不是自殺,是滅門血案。
條子鴿造謠說謊不只是欺負謝長廷,更是瞧不起當年紅衫軍的能耐。
#拔舌地獄掛號處已被藍白紅擠爆
#網路時代還想用造謠來重振紅衫軍是當人民白癡
https://www.facebook.com/100032948653405/posts/543805736727710/
台北市志工證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女性參政的世代對談及前行
昨天晚上,很榮幸受到女書店的邀請,能夠主持「2021 眾女成城:世代對談」系列座談會的第一場「婦運與民主政治的交會:跨世代女性公共事務參與」。
這個場次名副其實邀請了4位 #跨世代女性參政者 對話交流:
#李元貞
#成令方教授X台灣基進
張淑惠-歐巴桑來了(歐巴桑聯盟)
苗博雅 MiaoPoya
大家的參與前後跨越近四十年,見證台灣女性參政歷程並實踐其中。整個座談會實在是太精彩了,感謝兩三百位與會者一起渡過了精彩的150分鐘。
#婦女運動在台灣民主化進程中的重要影響
現在的年輕人可能對「性平運動」比較認識,但其實台灣發展性別平等,是從婦運開始的。
這場座談會世代傳承的意義格外重要,關心性別議題的各世代,可以直接由運動者的分享,了解婦運在台灣民主化過程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包含台灣成為 #亞州最性別平等國家 的歷程。
#女性參政所帶來的改變與意義
今天座談會主題是「跨世代女性公共事務參與」,「參政」只是其中一種實踐路徑。
女性參政不是只為了女人要平等的權利,而是一個女性邁向平權的象徵與過程。如果性別真的已經很平等,以佔據人口一半來看,應該要有一半的決策者是女性,但實際並沒有。
此外,女人參與公共事務,也會改變政治的結果。許多研究都看到,女性參與公共事務會讓公共政策不一樣;因為女性會更關心和家庭相關的公共政策與下一代,例如托育、健康、照顧和教育。
#四起女性參政的重要事件
台灣在女性參政上有許多重要的事件,以下列舉我自己最熟悉的4起事件作為分享:
1️⃣1996年,彭婉如女士擔任婦女發展部主任時,成功推動「婦女參政四分之一保障條款」,要求民進黨內各類公職選舉提名,保障女性名額佔1/4,這是歷史性的突破。
2️⃣2000年,當時婦女團體遊說了所有總統候選人承諾,當選後,女性內閣比例要1/4。陳水扁當選總統後,女性內閣比例21.4%,是首次台灣內閣女性超過20%(42位中有9位是女性)。
3️⃣2005年,修憲的關鍵突破之一是「不分區立委中必須要有一半的婦女保障名額」,這件事我自己有親身參與推動。
當時,立委要從「複數選區」改為「單一選區兩票制」,我們提出實證研究,說明單一選區對於女性不利,所以做出要求, #成功獲得跨黨派支持。
這個關鍵改變,保障了全國113位立委中,即使區域立委皆無女性當選,至少還有17位女性能擔任不分區立委,佔整體的15%。
也因此,愈來愈多女性的努力與傑出表現 #能被看見(之前是連機會都沒有);連帶影響更多女性能夠進入國會,到我們這屆女性立委比例已突破4成,不只是有史以來最高,也是亞洲之冠。
4️⃣2016年,社會民主黨提名的區域立委,候選人中6位中有5位是女性,只有1位是男性,女性佔83%。
當時還有人質疑說:女性候選人這麼多,社民黨是不是厭男?但反過來,過往常見許多候選人提名多為男性時,卻鮮少遭受質疑。
#女性參政還要更往前
過去,婦女運動為台灣女性參政打下重要基礎。現在,我們還可以做更多,為下一個世代創造更加性別平等的公共參與環境。
我在立法院,有兩個相關的修法提案:
🍀 內閣單一性別比例不得低於三分之一的修法草案:
台灣在2007年就簽署 #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CEDAW公約),其中第23號一般性建議便指出,女性參與政治和公共生活的比例應達30%至35%。
我已提出「行政院組織法增訂第十二條之一條文草案」,希望台灣的內閣比例,#任一性別不得低於1/3,本草案已於去年9月一讀通過。
🍀 政黨補助款5%培育多元人才參政的政黨法修法草案:
促進女性參政已是國際潮流。以韓國為例,2004年起,政府對各政黨所補助的經常費之10%必須用來促進婦女參政,約占政黨補助款總額的2.5%。
台灣應參考南韓培育女性參政之作法,培育多元族群(含女性)參政人才制度性的財源應更加擴大。因此我將提案,建議「多元參政人才培育」費用比例,應占政黨補助款總額的5%。
#座談會精彩分享摘要
昨天4位重量級與談人以及1位神秘嘉賓的精彩分享及回應,我就自己印象最深的點盡量摘要,希望能為這場豐富座談留下一些紀錄,也跟大家分享:
🙋♀李元貞
1982年婦女新知雜誌創辦人/台灣婦運先驅/淡大中文系榮譽教授/《眾女成城》作者
20世紀70年代,台灣民主運動興盛,人權觀念開始被提出,但當時很少討論兩性平等,也缺少對於婦女議題的重視。
所以我和好幾個婦運夥伴就在80年代婦女新知基金會知基金會,把全台各方面的婦女議題,包含兩性平權、女性各類議題(婚姻、家庭、就業、參政等),一方面研究,一方面提出主張及批判,讓社會能夠看見。
我在威權時代做婦運時,常常被人家罵說:「你那什麼問題啊?!女人都已經有婦女節了,台灣哪裡有什麼兩性不平等?!」等話語。
也因為我離婚,所以那時大家就說:「元貞就是因為離婚,心理有問題,一天到晚要講兩性平等。」
當時的我面對人家這樣說,就覺得更要去提兩性平權;當人家說婦女哪有什麼情慾好談時,我就更要去談。
婦運的努力從早期,一直到後來好多婦女團體紛紛成立,推廣各種不同面向的婦女議題,真的愈來愈好。
當然推動過程中,也有很多的競爭與辯論,例如早期提出的婦女就業較無爭議,後來情慾部分的爭議就比較多。但整體來說,現在整個社會對女性權益愈加關注與提升,尤其是年輕人,對此我相當開心。
🙋♀ #成令方教授X台灣基進
2001年創立高雄醫學大學性別研究所/2018年教授退休/2020代表台灣基進參選不分區立委/現任台灣基進黨 性別發展部 顧問
今天的主題「眾女成城」雖然是「女」性為主,但這之中也有男性的參與。
元貞寫的《眾女成城》這本書中就有提到,早期消基會的創辦人之一柴松林,每次婦女運動時,他就是一個白髮蒼蒼的男人站在一群女性中,跟大家一起遊行與支持。
有人會說你們都不包括男人,我覺得不是,重點是以女性為主體,任何支持性別平等的男性,也都會是我們的好夥伴。
談到女性的參與,公共事務的認定應該要很寬廣,我們的發言、開會、上街遊行、課堂教學、在外演講或寫書等,這些都是公共事務;我們不應該只將參選和擔任公職當成參與公共事務。
例如當時劉毓秀堅持要從母姓,這個行動和發言就改變了大家的思考,去反思為什麼姓一定要用父親的姓?為什麼不能用母親的姓?
另外,我自己的親身經驗是,1983年的暑假,我和婦女新知的夥伴聚在一起,大家開會討論 sexual harassment 這詞要怎麼翻譯?後來決定要翻成「性騷擾」;隔年,華航空服員做身體檢查時遭到醫師性騷擾,這個詞就開始有意義、成了公共議題。
🙋♀ 張淑惠-歐巴桑來了(歐巴桑聯盟)
小民參政歐巴桑聯盟黨召集人/台灣親子共學教育促進會創會理事長
為什麼歐巴桑會參選?一個是身為小民的不服氣,另一個是做為一位女性的不服氣。
不久前富比世雜誌指出,女性在領導國家時,比較具有公開透明、當機立斷、富同情心、鼓勵對話與交流等特質,也使得許多國家遠離新冠肺炎的疫情威脅。
我們很希望女性能夠帶進不同的政治文化,因為父權文化其實影響我們生活各個層面,也影響了政治的場域,比方說逞凶好鬥真的是唯一的樣子嗎?
2018年時南部還有男性議員的候選人,看板設計是把自己和金正恩的照片併在一起,然後下標說:敢說敢做敢爭取。
但其實民意代表不只是爭取福利,更是要喚起民眾的參與才對。且這個照片雖然下面寫了「傾聽民意」,但金正恩這個人物本身就和民意有所衝突。
當然,我們也不能認同女性候選人穿著結婚禮服下標說要嫁入議會。
我們的參選是希望創造一個新的文化,包含女性帶來新的政治文化、更多的對話、溝通、同理.以及讓這個政治不是一個金錢的競賽。推動參政平權,支持更多女性和一般的小民能夠進入政治場域來為大家的生活帶來改善。
🙋♀ 苗博雅 MiaoPoya
台北市議員
我自己剛好是在解嚴的1987年出生,我等於是大家努力奮鬥下的受益者,如果沒有先前二、三十年大家努力做的倡議和教育,今天台灣是不會進入到讓像我這樣子的一個人選上議員的時代。
過去二、三十年,大家一起努力做到了一件工作,就是台灣性別平等法制工程其實是做得相當好。
尤其是我有時候跟其他亞洲國家,例如香港和日本的朋友經驗交流時,他們常提到台灣有一些在亞洲相當亮眼的數字,比如說女性國會立委的比例、女性政治人物的比例、婦女的就業率及勞動參與率等等,他們常問說到底台灣做什麼麼才有今天的成果?
我認為過去大家努力推動各種法律制度,顯著提升婦女與各種性少數、LGBT族群的法律地位以及國家公權力的保障,這點非常重要。
包含《性別平等教育法》、《性別工作平等法》、《性騷擾防治法》、《性侵害防治法》等等,正因為台灣有這些相對完整的法律保障,讓我們的婦女不管是在職場、家庭,或我們現在不斷培育出新一代的青少年在學校內,都可以得到更多的保障,更自由地發展自我。
🙋神秘嘉賓 ♀彭渰雯
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教授/高雄市婦女新知協會理事長
從現任各級民選政治人物的女性比例:
總統100%
立委41.6%
縣市長31.8%
縣市議員33.7%
村里長16.6%
就可以看到,和我們很驕傲的立委及縣市議員女性比例相比,女性村里長的比例相對很低;且在我們推女里長運動前,更只有13.9%。
保障名額帶來了正面的效應,讓許多女性的亮麗表現被看見,讓愈來愈多女性被提名;但在保障名額制度無法執行的村里長層面,則必須要婦運的陪伴與支持。
2016年的資料顯示,社區女性志工的比例有69%;但女性村里長只有14%、女性社區協會理事長只有19.3%,都不到1/5,這是一個不合理的現況,必須要系統性的改變。
--------
以上是 女書店「2021 眾女成城:世代對談」系列的首場摘要分享,接下來還有6場次。
下一場接棒的是10/8(五)晚上,由紀惠容監委所主持的「女性身體自主權與社會保護機制」,相信精彩可期,請大家持續關注女書店臉書,報名參加!
婦女運動四十年的歷史,讓我們看到,改變是可能的!
我也會在國會繼續推動修法與政策監督,讓台灣成為一個讓所有人不分性別與認同,都能平等自在生活的地方!
台北市志工證 在 王婉諭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幼兒接連受暴,處理制度漏洞百出;週全的處理機制,才能遏止暴力再犯!」
今年 1 月,我接到了多位台北某公立幼兒園家長的陳情,園內的老師疑似有不當對待的情形,因此我便建議家長們向台北市政府教育局正式通報,並聯繫台北市議員 林亮君 、呱吉 邱威傑 辦公室,協助緊盯北市教育局是否落實幼兒園疑似不當對待案件的調查程序。
然而,我們卻看到許多調查程序上的問題,而且,這樣漏洞百出的處理制度其實已存在許久,今天上午,我便與 人本教育基金會、林亮君議員、邱威傑議員、陳情家長等,共同召開記者會,呼籲必須儘速周全相關機制,才能遏止未來更多這樣的憾事發生!
🔴 調查小組獨立性不足,園方竟然能夠球員兼裁判?
雖然教育局在接獲通報後的確啟動了調查程序,並組成調查小組,但是,在調查過程中,卻並非由調查小組全權進行調查,甚至還讓該幼兒園參與調查事務,不免令人有球員兼裁判的質疑!
例如,將訪談地點設在事發園所,或是園方以具名方式要求家長回覆訪談意願調查表,使得目睹事件發生兒童的家長,因為畏懼遭到事後報復,不敢出面參與訪談,而在訪談進行的當下,甚至有老師、校方擔任工作人員,就坐在旁聽席聽家長們陳述。
其實,我去年在質詢時已要求教育部,應訂定幼兒園不當對待案件的處理流程與程序,教育部也確實在今年公告相關的注意事項,不過,該規範雖有明定調查過程的流程,例如:應組成調查小組、小組成員應為具有相關專業知能之專家學者,但從此次案件調查過程中的種種疏漏,恐怕仍有不足。
針對調查小組的問題,我會持續爭取,要求未來在處理幼兒園不當對待案件的調查時,應比照《性別平等教育法》,由理應作為第三方公正單位的調查小組全權進行調查程序!
🔴 調查小組遴選機制不明,調查委員具備足夠的專業知能嗎?
此次的調查小組遴選了 5 位外部委員,但我們並不清楚這些調查委員的遴選機制為何?我們想問,教育局是否有明列專家名單進行遴選?若有名單,這些名單內的專家是否都有足夠專業知能足以讓當事兒童、其他目睹事件發生的兒童,能夠安心陳述呢?
其實,台灣目前在兒童表意權的實踐上仍有待加強,尤其在涉及兒童權益的調查程序上,更為明顯!我們希望教育部能夠更重視兒童表意權,在涉及兒童權益的程序時,也應該要讓孩子有充分表示意見的權利,並且應該有相對應的機制,協助兒童好好表達自己的意見。
因此,我們呼籲教育部,有義務確保全數調查委員都具備與幼兒心理知能,或其他可協助幼兒表達意見的專業知能,並且,也應該比照《教育部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調查專業人員培訓及調查專業人才庫建置要點》,來建置調查的專業人才庫!
🔴 調查報告不提供給家長,讓家長申覆無門?
在此案調查完畢後,社會局認定 A 家長所在班級的 2 位老師,確有管教方式不妥、有不當情緒,但僅以行政指導輔導即可;B 家長所在班級的老師,則因證據不足,認定無不當對待情形。
然而,對於這樣的結果,家長就只拿到一張說明案件結果的公文。老師有哪些行為,經過調查後屬實?老師有那些管教方式不妥?不當情緒又是發生什麼事?這些家長通通都不知道,想和教育局索取調查報告,卻被以「有個資疑慮」,而拒絕提供,對於調查結果和局的認定,也沒有申復管道可以救濟。
在今年 5 月公告的《處理教保服務機構疑似不當對待幼兒案件注意事項》中,雖然規範「須將調查結果通知相關幼兒的家長」,但是,只提供調查結果,難以讓家長得知認定不當對待案件成立與否的原因、調查委員審酌證據採納的理由等,恐怕將導致調查報告難以讓受害家長信服。
因此,我們要求教育部針對教保不當管教案件,應持續修正相關幼照法、教保人員服務條例及相關注意事項,並比照《性平法》調查程序,調查會議必須以正式書面通知,並且明定調查結果必須以書面附調查報告予申訴人,並提供申覆管道。
🔴 調查過程進行中,園方製造家長對立?
園方在家長反映後,不僅沒有依法進行通報、組成調查小組,反而還召集幼兒園志工團的志工家長,表示「最近和某些家長誤會,需要正向相挺一下學校」,造成相信園方的家長群起攻擊陳情家長。這個情形其實並不少見,我們在多起幼兒園不當對待案件的處理過程中,都常常會看到園方使用類似的分化手法,給予陳情家長莫大的壓力。
若比對《性別平等教育法》,該法規範校方應有保密義務,且規定校方於組成性平委員會調查的期間,只能視情況就相關事項、處理方式及原則予以說明,等事件處理完成後,也要經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同意後,才能就事件有無、樣態及處理方式予以公布,如此一來,才能遏止園方於調查程序進行中給予陳情家長壓力。
對此,我們也要求教育部應修正相關法律及相關辦法,比照《性別平等教育法》,完善機構於調查小組在調查程序中的保密義務!
在去年3月底時,我們已提出《幼照法》修正,不過,後續我們也會針對前面提及的程序面問題,繼續提出《幼照法》、《兒少權法》的修正!
此外,教育部目前也正在擬具相關條文修正草案,對此,我們仍要再次呼籲,希望教育部能按照規畫期程,盡快將法案送至立法院;也要強烈呼籲衛環委員會與教文委員會,儘速排審相關法案,才能讓我們透過修法,將以上種種問題,從根本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