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志工手冊怎麼拿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志工手冊怎麼拿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志工手冊怎麼拿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志工手冊怎麼拿產品中有9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我們與善的距離 馬祖日報/劉銘 因著主持廣播、電視節目,讓我認識了許多身心障礙朋友,了解了他們的故事,也看到了他們的努力。目前台灣領有身心障礙手冊的約117萬人,佔了總人口的23分之1,然社會大眾對如此的百萬人口認識和了解,卻十分的有限,甚至有著根深柢固的刻板印象,這就是為什麼我想透過媒體的宣導,...

  • 志工手冊怎麼拿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4-06 18:12:12
    有 25 人按讚

    我們與善的距離
    馬祖日報/劉銘

    因著主持廣播、電視節目,讓我認識了許多身心障礙朋友,了解了他們的故事,也看到了他們的努力。目前台灣領有身心障礙手冊的約117萬人,佔了總人口的23分之1,然社會大眾對如此的百萬人口認識和了解,卻十分的有限,甚至有著根深柢固的刻板印象,這就是為什麼我想透過媒體的宣導,讓大家可以認識他們。在這些受訪的主角中,李子婕和許清閔讓我的印象特別深刻。

     李子婕,個頭小小的,會讓人誤以為是軟骨不全症的侏儒症,但她罹患的是一種叫做「黏多醣症」的罕見疾病。為了和她「搏感情」,好讓她錄影時不會太緊張,我宣稱自己也罹患了一種罕見疾病叫做黏多「痰」症。呵呵!

     和她閒聊時,她對我的提問回答得都很簡單,很多時候都說「不知道」。我心想,她是中央大學雙主修畢業,又是台科大拿到碩士學位,她的智力不可能受損,但怎麼會做如此的回答呢?待會兒錄影訪問她,勢必要花很多的心思和氣力了。

     想不到錄影時,她的回答條理分明,侃侃而談,完全能夠抓住問題的重點。一個25歲的年輕人,卻有如此好的表達能力令人驚艷。而她幾乎每年到日本岩手縣當國際志工,為311海嘯受苦受難的民眾做些事情,給予陪伴,從最初家人陪她一起去,到後來他自己號召一群年輕人一同前往。另外,還有她展現彈鋼琴才藝的畫面,這些都令人動容想要落淚。

     許清閔,因青光眼成為全盲的視障者,文化大學音樂系國樂組畢業,主修二胡,考取了街頭藝人之後,讓他十分地歡喜,因為有了收入,終於不用向家人伸手要錢了。

     他將其收入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就是養活自己,第二部分就是孝敬父母,第三部分也就是令我最為感動之處,那就是透過至善基金會的搭橋,他每個月捐助600元,認養在越南的一位貧苦孩童,如此的愛心付出已經好多年了。有一年在基金會的安排之下,他去了越南,和認養的孩子見面了,讓他印象深刻的是,那個孩子家徒四壁,進門的時候還必須彎著腰,否則就會碰到屋頂。因著這趟越南之行,讓他接觸了許多身障的孩子們,知道這些孩子在就學這條路上,更為艱辛與不便,於是他又為他們捐助了一間閱覽室,以及蓋了一個無障礙的廁所。

     李子婕和許清閔,他們並沒有許多的金錢,甚至比任何人更需要幫忙,然而他們反而去幫忙許多更需要協助的人,這種自助助人,化小愛為大愛的情操,令人感動不已。這比起許多好手好腳,耳聰目明的人,卻盡想著偷拐搶騙的事情,拉近了與惡的距離,實在形成強烈的對比。

     不完美的身軀外表,裡面卻住著完美且大大的生命力,這兩個人相信必定是老天爺「限量版」的作品。我很慶幸主持這樣的節目,和他們一起學習,一起加油。

     人生的一切,不是算來的,而是善來的。

  • 志工手冊怎麼拿 在 李偉文官方粉絲團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0-12-29 21:23:07
    有 214 人按讚

    A寶寫的書今天上市了. 以下轉貼她寫的文章.
    【新年禮物】
    2020剩最後三天,「向世界投履歷-找到未來的自己」出版了,想跟大家分享我的第一本書,希望能用這本書,結束這充滿不確定性的一年,並開啟新的一年。
    這一年,跟著師傅們和同伴信安的腳印,完成一個個紀錄片拍攝。同時,也埋首於電腦前,一個字一個字地敲打這本書。
    距離起心動念、動筆書寫、各種版本的修正到完成,轉眼間,已經要三年。寫書的最源頭,來自2018年的一篇臉書貼文。https://www.facebook.com/photo?fbid=1936374003126217&set=a.448854368544862
    文娟總編,鼓勵我繼續寫,帶著我走出卡關的迷霧。一開始,我只寫在歐洲的所見所聞,總編讀完我的初稿問:A寶,你可以把你自己放進去嗎?(完了,我的焦慮弱點被看穿了。。。)在總編鼓勵與陪伴下,我才有勇氣,從最初最初寫起,把這幾年迷惘、膽小、害怕、嘗試以及每個機會背後的轉折與故事,寫進書裡。我超愛我的超讚編輯宏霖,專業體貼到不行,每一篇每一句地給回饋,也常接受我的焦慮轟擊:我好緊張。「這是一本充滿故事的書!」
    我很常迷惘。全球化帶來豐沛的資訊、多元複雜的社會提供我們更多的機會與更多選擇權,去思考自己適合的方向。理當我們獲得極高的自由,卻常茫然未來要幹麻。這看似矛盾的關係,或許是因為有太多的可能,因此我們不知道要怎麼辦,像個浮萍一樣。因此會認為我們自己是「浮萍的世代」。我帶著這份觀察與迷惘,繼續接下來的旅程、追問下去,這本書就是這個追問之旅的日記。一開始只是單純想把探索前後的迷惘與生活寫下,忠實紀錄自己的情緒,也重新檢視與反省每個選擇背後的故事,每個機會背後的起承轉合。
    我從最初的西伯利亞之旅開始寫起。西伯利亞之旅出發前,爸爸借給我一台他使用多年的掌上型小V8攝影機。
    一開始我拿著它,毫無意識地興奮狂拍,路人、火車、所到之處都不放過。記得那是在邊境停靠站,提著水果、麵包、乾貨的小孩在火車窗外巡迴兜售食物。我的鏡頭才伸出車窗外,所有人馬上避之唯恐不及一哄而散。我很錯愕,漸漸發現,拿攝影機是一個殘酷的特權,看著鏡框,反覆地問自己,看到什麼又為何而拍。許多時候我連拿出攝影機的勇氣也沒有。
    然而,慢慢發現了它的力量。小V8像是一座橋樑,一個讓我轉換視角的媒介。在蒙古草原上望著牧民與一片翠綠,牧民小孩見到我的小V8,對著鏡頭微笑。忘不了在蒙古草原上一個快樂的小女孩,為何吸引我的注意,好奇我們的一舉一動。透過螢幕,看著小女孩的我,也被她的微笑給感染。這樣的魔幻時刻,交錯在旅途中。
    我很喜歡書寫的過程,這本書的輪廓,也慢慢成形。取名為向世界投履歷,其實就是想對抗傳統的主流價值,向世界投履歷,似乎是要找到很好的工作、功成名就。但繞了一圈,我後來發現,比起成功,深層的快樂與滿足更難以探尋。翻開世界地圖,打開全球求職網,向世界投履歷那股初生之犢的力量仍不斷地鼓舞我向前。
    這本書要說的就是,向世界投履歷不是為了找一份他人定義下的好工作,而是找的未來的自己,那深層的快樂與滿足。而接近那個答案的過程,是透過不斷地在迷惘中行走,不斷用身體去體驗。
    謝謝時報,感謝文娟總編輯、宏霖、欣瑋、許真的用心專業,謝謝為這本書推薦的推薦長官、前輩們。
    我明白,每個人的人生都是不一樣的,我的經歷不一定會發生在別人身上,所以我一直對於出版有點不確定。但在書寫中,書裡的他人,給予我勇氣,讓我可以從中找到力量。願裡面的故事,也能帶給你一點點的陪伴、一點點的力量,那這本書就達成他的任務了。年底出版,是給這個紛亂的世界,一點的祝福。再次感謝這段旅程中,遇見的每個你。
    【購書連結】
    博客來 https://pse.is/3b23ac
    誠 品 https://eslite.me/3as3u4
    金石堂 https://pse.is/39vv2f
    讀 冊 https://pse.is/3at49e
    【新書分享會】
    李欣澄╳李偉文╳李欣恬
    浪漫教養之後?浮萍世代的迷惘與勇氣
    時間:1.9(六)19:00~21:00
    地點:華山青鳥(台北市八德路一段1號華山文創園區玻璃屋2樓)
    報名網址 https://pse.is/3aq7k7
    更多訊息 https://pse.is/39fz6p
    #有請妹妹視角讓我淚流滿面的文來解釋為何必買
    【我那個勇敢愛哭的姐姐 】
    歷經二十五個年頭的「參與式觀察」,我敢跟你說,拿起這本書準沒錯,因為這是一本再誠實不過的「成長筆記」。
    「妹妹,你覺得我出這本書的意義在哪裡。」姐姐與我總是直球對決,不囉嗦不客套,只是偶爾血淋淋。「裡面很多秘辛。」我說,這種書我一定會仔細研讀。「但是對別人有什麼幫助?」每個人的成長都無可複製,每個轉折及選擇也都鑲嵌在各自的生活背景、人生價值以及對生命的領會,我知道姊姊擔心的點在哪。「一定有啊。」那時剛從醫院下班,癱在外婆家的沙發上的我,腦袋即將休眠,「故事裡面有很多寶藏要自己挖」,但姊姊顯然十分不滿意我的答案。好吧,現在正襟危坐在爸爸的書房裡而你就在門外盯哨我的寫作進度,我要給你一個踏實而真摯的回答,「這本書好看該看,就憑你是我那勇敢的愛哭鬼姊姊!」
    「愛哭」,原本是我們用來調侃你的形容詞,然而,在你周遊列國闖蕩的這幾年,你竟然很猛的把「愛哭」活成了帶你飛翔的動詞。
    在考基測前一晚上你扮成真子在蚊帳外面焦慮得睡不著覺、在大學考試放榜你不敢先看自己的成績所以先幫我看我的、在畢業前夕理當把握最後的芬蘭浴時光時你就緊張得開始視訊找工作......成長的路上,縱使不是可歌可泣的挫敗,你也總還是跟大夥一樣,一路跌跌撞撞、對未來憂心忡忡。但你的「愛哭」讓你能溫柔的跟這個徬徨的世代「共感」。
    所以先跟各位看官們預告,這本書不是那種什麼如何教你進入哈佛或申請百大企業的教戰手冊。新手爸媽們,這裡沒有你們探詢的虎媽戰歌,大學新鮮人們,這裏沒有讀書筆記以及面試準備攻略,108課綱的小小勇士們,這裏沒有人生指南可以按圖索驥。然而,最難能可貴的,是你會看到一個也在迷惘也在摸索的「愛哭鬼」,帶著「溫柔的共感力」,突破自己,勇敢的「向世界投履歷」,成為「國民孫女」、「國際女友候選人」。
    「妹妹,週末到了,記得給外婆打個電話喔。」「姐姐,基測閉關期間,我負責洗碗,你負責打電話。」在家裡,你是那個會鑽進婆婆的被窩裡逗樂外婆然後黏TT的被外婆輦走的孫女,關心全家動向,也關心有沒有人記得時時關心外婆。從政大山腳、中正紀念堂到花蓮國中,不管是文文靜靜的妹妹、坐不住不願寫功課的小男孩還是準備面試的中學生,你是那個能夠讓人服服貼貼或者願意傾訴的大姐姐。「向世界投履歷」的準備工作,你很早就在暖身,從關心他人,關心他人的生活,關心他人生活困境喜怒哀樂開始。
    而後,你的「溫柔的共感力」,也雜揉了看見議題的敏銳觀察力、發現問題的危機處理能力、關懷他人的行動力,也讓你結交了西班牙姐妹、比利時舅舅、義大利爺爺、非典型芬蘭人。這種共感力,複製不來,卻是這本愛與勇氣之書教會我最重要的事。
    當我在宿舍讀共筆,在醫院會吱吱叫的鐵製值班床上補眠,隔著視訊螢幕,正是你那些一把鼻涕一把眼淚「向世界投履歷」的故事,啟發、激勵著我,給我無限創意。
    從一個學生畢製延展出來的公部門年度活動、從一個工作坊拍攝志工牽出來的友誼與紀錄片.....你的夥伴與你,一起完成了許多不可思議的美妙故事。每次聽都像看一場奇幻電影一樣精彩,每次我也都恨得牙癢癢得,奇怪怎麼這就給你遇上了?
    但,我知道,你的「向世界投履歷」一向不會失敗,因為你真誠的實踐著爸爸所說的「有一種夢想永遠不會失敗,就是幫助別人。」
    最後,感謝這兩年你多次拒絕玩樂的誘惑,終於深蹲出這本書,這將會是你給自己,以及給這些一路上幫助過你的人最好的禮物。
    而我,感謝我爸媽,謝謝你們多給我了一個這麼棒的雙胞胎姐姐,讓我天天在愛與勇氣中學習成長,讓我看見另一條生猛勇敢的路,也多一雙翅膀翱翔世界。
    By 常常被你罩的妹妹

  • 志工手冊怎麼拿 在 彭菊仙之教養幸福又好玩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0-07-10 06:31:09
    有 1,548 人按讚

    【要造一艘船,先產生對浩瀚大海的想望】(也算炫耀文慎入喔)

    從小到大功課從未頂尖,最多成績只在中上,除了狂熱喜愛研究動物,智力水準也只能說相當地普通,

    尤其國中最弱的一科是數學,曾經不論怎麼努力,都仍在及格與不及格間起伏,沒有任何進展,有一天小子說乾脆放棄數學算了。

    從來、絕對、永遠不可能奢望走進這間紅樓高中,我也從未在心底幫他設定這樣的奢望,

    所以考前導師邀請他們去自己屬意的高中先行參觀與激勵自我時,小子也只選擇了一兩所擁有生物社與相關選修課程的高中而已,小子也一直以這樣的目標為滿足。

    為了鼓勵他不可輕易放棄數學,我曾在「家有青少年之父母生存手冊」記載他學數學的經過。

    也許天公疼憨人,這次的作文題目「我想開的一家店」讓每週都要進「兩棲寵物店」幫各類寵物購買食物的小子,把他從小到大在兩棲爬蟲店感受到的點點滴滴與自己的理想結合,最後拿下了六級分。

    而因為最終沒有放棄數學,因此比較簡單的「選擇題」全拿到了分數,

    至於根本是智力測驗的非選題,當然依然是相看兩無緣,但因為不放棄,小子盡力寫下自己的思考過程,酌量還是拿到了一點分數。

    一個曾經數學爛到不及格的孩子,會考竟然拿到了A++。

    除了自然差一題,其他也都拿到A++。

    一個成績普通至多中上的小子,從未想過自己自己能在這個階段拿到這張漂亮的成績單。

    他的同伴與同學們能走進此棟紅樓的,幾乎都是學校的學霸、學神、數理資優生或是極度用功聰明的績優生。

    小子說雖然興奮,但感覺實在相當忐忑,我也當然知道,未來的路,相當辛苦、壓力極為龐大。

    但是,我依然會鼓勵他永遠要記得自己心中的那片「浩瀚大海」激勵他繼續前行。

    分享這篇在「家有青少年之父母生存手冊」所記錄的文章。

    ………………………………………………

    孩子升上國中之後,爸媽不約而同的眼界都變小了,大家似乎「窮的只剩下分數」了,孩子回到家,第一個問的是「今天考幾分?」;

    孩子睡覺前,只剩一個擔心:「書唸完沒?」;上學前,最重要的叮嚀是:「上課要認真一點!」

    似乎爸媽的全意識、潛意識裡都灌滿了深深的恐懼:我的孩子不念書怎麼辦、念不好書怎麼辦?

    問題是,走過來走過去都要押著孩子去念書真的有用嗎?

    我要鄭重地說:叮嚀孩子讀書是--有用的!
    .

    經過親身實驗證明,玩心重、花招多的孩子,的確非常需要爸媽適時的提點,甚至是當頭棒喝(不是要爸媽真的拿棒子去打孩子喔),否則他們真的很容易就迷途難返。

    只不過,如果要讓孩子快速放棄念書,那就天天照三餐外加點心宵來提醒他讀書吧,因為這樣必定會變成疲勞轟炸,孩子絕對麻木反感!

    連環奪命的提醒不絕於耳,孩子腦海裡便自動生出了一個迴路:

    (((讀書 = 痛苦)))
    .

    又因為一直喊「去讀書」的人就是爸媽,所以腦海更自動把迴路延伸成:

    (((讀書 = 爸媽 = 痛苦)))

    這也難怪不少青少年看到爸媽就逃走,因為腦袋裡已生成堅固的意象:

    (((爸媽就是痛苦的來源!)))

    .

    自從我悟出這個道理之後,每當看到孩子玩物喪志、忍不住就要連續開罵時,我的靈魂就自動飄移到孩子身上去感應感應!

    果然,每多聽到一句「快去念書」就會「更痛恨念書」,這股威猛意識流立即貫穿我的靈魂,不由得打了個哆嗦,待我的靈魂飄回己身後,便自動封嘴不再嘮叨了。

    因為我已充分理解:嘮叨孩子念書超過了一定的頻率,只會有反效果!

    難到,看到孩子不好好念書,只能豎白旗投降嗎?
    .

    小王子的作者聖修伯里說過一段話,給了我閃亮亮的靈感,他說:

    「如果你想要造一艘船
    你要做的,不是請大家一起找木頭、分配工作,
    也不是下令誰該做什麼
    取而代之的,你應該做的是---
    勾起大家對浩瀚無垠的大海產生渴望」

    原來,面對讀起書意興闌珊的孩子,我最該做的一件事情並沒有做!

    不是把參考書堆在孩子桌上,也不是下令他幾點到幾點要用功、要寫完幾題,更不是先規定他一定要考到幾分,而是----

    先帶著孩子看看十年、二十年之後的自己,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達到什麼樣的目標。
    .

    小子上國一時,原本還對數學充滿熱忱,畢竟暑假也花了心血先行預習,第一次段考還表現不俗,但隨著課程愈來愈緊湊,小子的數學分數如降落傘一般直直落,直到有一天考了個不及格,小子終於攤牌:

    「媽,我對數學沒什麼興趣,更何況學這些數學將來也沒什麼用,算了吧,我承認我和數學沒什麼緣分!」

    看來,小子已經準備好走上「放棄數學」一途!頓時我心頭一陣亂。
    .

    我回想起,這個孩子從小就喜歡研究動物:自告奮勇當保育志工、每個月參加青蛙調查的工作;

    放假時,死纏爛打非得要爸媽帶他到深山裡尋找各種青蛙,橙腹樹蛙、豎琴蛙、諸羅樹蛙,他用超乎我想要的堅定毅力,像是破關一樣,一種接著一種的稀有蛙都被他給找著了!

    不只如此,他更往天空發展,開始探索各種鳥類,他到福山植物園搜尋帝雉、到大雪山苦苦守候熊鷹…….,這股熱情絲毫未曾稍減。

    「沒錯!我就是要當一名動物研究員。」小子小學時就堅定的說出志向!這不就是聖修伯里所說的「浩瀚大海」嗎?
    .

    於是,我問小子:「你將來還想當動物學家嗎?」

    小子很堅定:「當然!」

    我再問:「沒有改變嗎?」

    小子依然堅定:「沒有!」
    .

    原來,小子一直堅定不移地望著自己的「浩瀚大海」啊!我怎麼能不把握這片「大海」,繼續「鋪梗」呢?

    於是,我跟小子說:

    「你知道嗎,當一名動物學家,需要常常做調查統計、做數據分析,才可能進行各種研究,所以,即使數學不需要達到頂尖,但都需要具備一定的能力喔!」

    小子抬頭看著我,若有所思,半晌無語。

    非常神奇的是,在那之後,不論數學分數如何的起伏,大多數的時間他都認份的把習作一題題完成,也會主動跟我討論他需要什麼樣的幫助。

    當然,他難免還是會怠惰,此時,我就再帶著他看看他那片美麗湛藍的「浩瀚大海」,很快,鬥志又回來了!
    .

    大部分的孩子都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要讀書,所以很難生出動機,所以,我們得常常引導他們去想「為什麼要讀書」這件事,

    只有清楚知道自己的目標,才會真正出於自己的意願去讀書;

    而唯有出於自己的意願,打從自己心裡想要,才可能有持久又強大的動力甚至戰鬥力,這時候,爸媽任何的叮嚀都顯多餘!
    .

    然而,也有很多孩子無論怎麼眺望,也望不到自己的「大海」啊,那又該如何是好?

    我在「誰說分數不重要」這本書寫過,對於怎麼樣都提不起勁來讀書的孩子,給一些外在的獎勵來誘導他至少願意接近書本,好過袖手旁觀放牛吃草!

    不過,在這過程中,我們仍然不要放棄時時帶著他找找自己的「浩瀚大海」!

    而我會不會用外在的物質獎勵來鼓勵孩子呢?

    當然會,不過,醉翁之意不在酒,我總會寫上一張小卡,或是在紅包上,寫上一段激勵小語,告訴他們我看到了他們的努力,我謝謝他們願意持續努力,

    我相信他們一步一步不放棄,總會累積出一定的實力!

    最後怎麼著?禮物抽出、獎金用完,這一段段鼓勵的小箋會留在他們的案頭,繼續陪著他們朝大海的方向邁進!

    *家有青少年之父母生存手冊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13165

    *誰說分數不重要?體制內教育的求生術,幫孩子找到分數背後的自己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59220?loc=P_br_r0vq68ygz_D_2aabd0_B_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