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台中榮總心臟外科ptt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台中榮總心臟外科ptt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台中榮總心臟外科ptt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台中榮總心臟外科產品中有6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萬的網紅俠醫楊智鈞/ 苗栗大千醫院心臟血管外科,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我記得 9 年前,離開台北剛到台中榮總心臟外科受訓,老主任張燕主任就叫我去跟「謝醫師」的 team ,後來我才知道,張主任特別囑咐謝醫師:「這小子性烈,跟著你磨磨銳氣、教化他一下。」 謝世榮老師是我心臟手術、病患照顧成長啟蒙過程中功不可沒的老師,溫文儒雅、本領高強,更稱的上知書達禮,除了醫學知識外...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880的網紅駐家醫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郝健康:女生都想要有一雙光滑美腿啊~編編久坐或久站也好怕 LINE官方:https://line.me/R/ti/p/%40ynl5328p FB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docinhouse/...

  • 台中榮總心臟外科 在 俠醫楊智鈞/ 苗栗大千醫院心臟血管外科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19-11-18 20:41:50
    有 661 人按讚

    我記得 9 年前,離開台北剛到台中榮總心臟外科受訓,老主任張燕主任就叫我去跟「謝醫師」的 team ,後來我才知道,張主任特別囑咐謝醫師:「這小子性烈,跟著你磨磨銳氣、教化他一下。」

    謝世榮老師是我心臟手術、病患照顧成長啟蒙過程中功不可沒的老師,溫文儒雅、本領高強,更稱的上知書達禮,除了醫學知識外,更常常勉勵我們要讀史、練字、練畫、練耐性。

    如今老師離開榮總到台中慈濟服務、升任主任,並將手繪稿展出成畫展,也很高興老師在職涯晚期,可以找到適得其所的好歸宿!

    請大家有機會一定要去見證一下!

  • 台中榮總心臟外科 在 俠醫楊智鈞/ 苗栗大千醫院心臟血管外科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9-04-21 22:04:19
    有 503 人按讚


    【趕出家門未必不幸 - 我的全動脈繞道之路】

    與我較為熟識的朋友可能會知道我的一段過去:我的心臟外科之路並非自始一路順遂。

    我在20初頭、住院醫師第二年的時候,黯然離開我原本打算奉獻所有青春的醫學中心。幸而透過實習醫師時期跟過的林雍凱醫師轉介,獲得台中榮總的張燕主任的收留。

    那些年的台中榮總心臟外科如日中天,「全動脈心臟繞道手術」便是招牌特色之一。

    一般來說,拿來做心臟繞道手術的「標準血管」是:鋸開胸骨後可以從胸壁上撥下來的「內胸動脈(又稱內乳動脈)」+腿內側的「大隱靜脈」。

    不過,那時候張主任說,把軟趴趴的靜脈、接在血壓100多、高壓力的大動脈上面,很快就會壞掉。我常打個比方:這就好像把女兒嫁到望族世家、門不當戶不對的話,10 年後麻雀不會變鳳凰、而是跑去自殺...

    人家說外科醫師不能太聰明,年輕的時候,就是老師怎麼說,我們就怎麼信。老師說全動脈好、我們就這麼學、這麼練。以至於人家都說全動脈需要比較難、精細的技術,對我來說技術難度差別沒有很大,反正我從小就是這樣訓練的。

    現在我就比較敢大聲講話了:

    2017 年頂尖期刊 JAMA 對超過兩萬名心臟繞道手術患者、超過 15 年的追蹤統計,讓「全動脈比較好」這句話,不再只是一個說法、而成為接近事實。

    如圖所示:「多動脈繞道」相比於「內胸動脈+腿的靜脈」,15 年的整體存活率高、再次手術率低、心肌梗塞發生率低。

    而除了左側內胸動脈之外,第二條動脈不管你是拿右側內乳動脈、或是手的橈動脈,效果都一樣好。

    你說,15、20年是什麼意思?

    以現在我的病人超過 2/3 都65歲以上、1/3 大於70歲。15、20年的保用,很可能就相當於一輩子的承諾。

    三年前我把這門技術帶來台南,至今已執行超過 30 例全動脈繞道手術(不是每一位患者都適合、不過我盡量),成功存活率為 100% 。

    我們一直在做的「繞道手術」,是能帶給病人最好成果、效果最持久的手術。

    你問我人生最幸運的事情是什麼?

    我想其中之一,就是你回過頭來發現自己過去不明就裡、剛好踏上一條對的道路,並且持續努力而且逐漸開花結果。

    全動脈心臟繞道不僅僅是一個心臟手術,
    更是一輩子的承諾。

    文獻來源:Pu A, Ding L, Shin J, et al. Long-term outcomes of multiple arterial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 a population-based study of patients in British Columbia, Canada. JAMA Cardiol. 2017

    #冠狀動脈繞道
    #CABG
    #全動脈繞道
    #多動脈繞道

    (怕自己解說不夠清楚...有看懂我在寫什麼的請留言 +1 )

  • 台中榮總心臟外科 在 俠醫楊智鈞/ 苗栗大千醫院心臟血管外科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9-04-21 08:00:00
    有 504 人按讚

    【趕出家門未必不幸 - 我的全動脈繞道之路】

    與我較為熟識的朋友可能會知道我的一段過去:我的心臟外科之路並非自始一路順遂。

    我在20初頭、住院醫師第二年的時候,黯然離開我原本打算奉獻所有青春的醫學中心。幸而透過實習醫師時期跟過的林雍凱醫師轉介,獲得台中榮總的張燕主任的收留。

    那些年的台中榮總心臟外科如日中天,「全動脈心臟繞道手術」便是招牌特色之一。

    一般來說,拿來做心臟繞道手術的「標準血管」是:鋸開胸骨後可以從胸壁上撥下來的「內胸動脈(又稱內乳動脈)」+腿內側的「大隱靜脈」。

    不過,那時候張主任說,把軟趴趴的靜脈、接在血壓100多、高壓力的大動脈上面,很快就會壞掉。我常打個比方:這就好像把女兒嫁到望族世家、門不當戶不對的話,10 年後麻雀不會變鳳凰、而是跑去自殺...

    人家說外科醫師不能太聰明,年輕的時候,就是老師怎麼說,我們就怎麼信。老師說全動脈好、我們就這麼學、這麼練。以至於人家都說全動脈需要比較難、精細的技術,對我來說技術難度差別沒有很大,反正我從小就是這樣訓練的。

    現在我就比較敢大聲講話了:

    2017 年頂尖期刊 JAMA 對超過兩萬名心臟繞道手術患者、超過 15 年的追蹤統計,讓「全動脈比較好」這句話,不再只是一個說法、而成為接近事實。

    如圖所示:「多動脈繞道」相比於「內胸動脈+腿的靜脈」,15 年的整體存活率高、再次手術率低、心肌梗塞發生率低。

    而除了左側內胸動脈之外,第二條動脈不管你是拿右側內乳動脈、或是手的橈動脈,效果都一樣好。

    你說,15、20年是什麼意思?

    以現在我的病人超過 2/3 都65歲以上、1/3 大於70歲。15、20年的保用,很可能就相當於一輩子的承諾。

    三年前我把這門技術帶來台南,至今已執行超過 30 例全動脈繞道手術(不是每一位患者都適合、不過我盡量),成功存活率為 100% 。

    我們一直在做的「繞道手術」,是能帶給病人最好成果、效果最持久的手術。

    你問我人生最幸運的事情是什麼?

    我想其中之一,就是你回過頭來發現自己過去不明就裡、剛好踏上一條對的道路,並且持續努力而且逐漸開花結果。

    全動脈心臟繞道不僅僅是一個心臟手術,
    更是一輩子的承諾。

    文獻來源:Pu A, Ding L, Shin J, et al. Long-term outcomes of multiple arterial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 a population-based study of patients in British Columbia, Canada. JAMA Cardiol. 2017

    #冠狀動脈繞道
    #CABG
    #全動脈繞道
    #多動脈繞道

    (怕自己解說不夠清楚...有看懂我在寫什麼的請留言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