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台中市行政區域劃分圖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台中市行政區域劃分圖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台中市行政區域劃分圖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台中市行政區域劃分圖產品中有10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3萬的網紅國民黨立法院黨團,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新竹市長林智堅二連任迄今近7年從未對縣市合併升格表示過看法,日前突然主張新竹縣市合併,且提議要在2022九合一大選前實施,同時表態參與「大新竹」市長選舉,外界痛批根本就是機關算盡。國民黨團今(14)上午邀集新竹縣市區域立委鄭正鈐、林為洲、林思銘及苗栗縣區域黨籍立委徐志榮、陳超明共同召開記者會,痛批民...

  • 台中市行政區域劃分圖 在 國民黨立法院黨團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9-14 16:41:06
    有 238 人按讚

    新竹市長林智堅二連任迄今近7年從未對縣市合併升格表示過看法,日前突然主張新竹縣市合併,且提議要在2022九合一大選前實施,同時表態參與「大新竹」市長選舉,外界痛批根本就是機關算盡。國民黨團今(14)上午邀集新竹縣市區域立委鄭正鈐、林為洲、林思銘及苗栗縣區域黨籍立委徐志榮、陳超明共同召開記者會,痛批民進黨、林智堅「因人設事」、「吃相難看」,國民黨團強烈要求,民進黨要談新竹縣市合併,必須先啟動4大修法:《地方制度法》、《區域計畫法》、《行政區劃法》、《財政收支劃分法》,修法完備之後,再討論新竹縣市或竹竹苗合併的議題,才是正辦!

    總召費鴻泰表示,當桃園市長鄭文燦對外表示,新竹市長林智堅不在桃園政治版圖內,此話阻斷了林智堅到桃園參選2024市長的計畫,同時也受到桃園地方民意強烈反彈,最後由提攜他的民進黨立院黨團總召柯建銘,想出新竹縣市合併構想,趕在2022年縣市長選舉前,在立院本會期結束前修正《地制法》,讓他有機會投入合併後的「大新竹」市長選舉,費鴻泰痛批民進黨、林智堅「因人設事」、「吃相難看」。費鴻泰指出,民進黨意圖將《地制法》人口限制門檻從125萬人降到100萬,費鴻泰諷刺民進黨何不降到80萬人?如此標準,那麼嘉義縣市呢?民進黨嘉義縣市區域立委都在睡覺?都不會為嘉義縣市的發展著想?

    費鴻泰指出,根據《地制法》規定125萬人就可以升格為直轄市,那麼行政院、內政部為什麼不升格彰化縣?費鴻泰指出,除了修《地制法》之外,特別還需要修《財政收支劃分法》,現行六都受政府財政補助71%,另外16個縣市均分29%,若未修《財政收支劃分法》前升格第7都,原本6都補助財源將立刻遭到稀釋。另外《行政區劃法》也必須修法,費鴻泰指出,現有新竹縣議員36席、新竹市議員34席,合計有70席縣市議員為地方服務,另外還有新竹縣鄉鎮市長和市民代表,竹竹合併後大概只剩下40席市議員,如何確保地方服務品質不受影響?

    書記長陳玉珍表示,當民眾想著何時能打到疫苗的當下,林智堅只想到卸任後的政治出路,倘若真的為新竹發展著想,任期內的6、7年怎麼都不曾提過「竹竹併」的議題?為地方繁榮著想、替地方爭取資源?一心只想用民進黨派系對國家法令為所欲為?民進黨若真的要「竹竹併」,必須認真思考啟動4大修法:《地方制度法》、《區域計畫法》、《行政區劃法》、《財政收支劃分法》,國民黨誠摯建議民進黨,倘若想留下「美好」的政治身影,除了積極修法,林智堅同時也宣布不參加「大新竹」市長選舉,這才是真正為新竹縣市民謀福利的典範,否則再多的狡辯,也只是為個人私利,民進黨把國家法令視為無物,想怎麼修,就怎麼修。

    新竹市委員黨團副書記長鄭正鈐表示,林智堅當年在競選連任時,對於竹竹合併問題,表態要從長計議,沒有急迫性。4年過去林智堅突然提出竹竹合併,變成有了急迫性,柯建銘甚至說出要趕在2022年完成,為什麼?原來是柯建銘為了自己愛將未來政治出路,量身訂做、因人設事,完全不考慮國土規劃、行政區域規劃問題,是為新竹縣市好?還是為民進黨好?民進黨可有思考過合併後財源與員額問題?唯有啟動4大修法,才有竹竹併的可行性。鄭正鈐呼籲民進黨請尊重苗栗縣、新竹縣市民意,而不要只有黨意!

    新竹縣區域藍委林為洲表示,政治不是詐術,不是在比誰比較會耍伎倆、詐騙民意。民進黨為了林智堅,趕在2022年完成竹竹合併,立法院這個會期要完成修法,這不是詐騙,什麼才是詐騙?民主制度就是首長2任做完就得下台,無論任內是好是壞。林為洲指出,台中市民進黨籍委員也認為,當年台中縣市合併升格也歷經5年,縣市合併沒有這麼簡單;包括台南縣市、高雄縣市因人口數達到《地制法》要件自然升格,這次竹竹併想要硬拗修法,民進黨這不是因人設事嗎?林為洲認為,2026是最好時機,無論是竹竹苗,還是花東都應全盤考量,全國政府也應該認真研究成為兩級化,不要再分大小,這才是為國家長久之計考量。

    新竹縣區域藍委林思銘表示,在人口數不足硬要修法降低之下,新竹縣市合併之後的7都,只會成為「迷你第7都」,不能帶來更多統籌分配款與資源,應把共同生活圈的苗栗拉進來,人口、幅員與產業串聯才有意義,否則雲嘉、花東也談合併,全台都是「都」,行政區劃還有意義?國土規劃跟區域劃分就失去意義,新竹縣市目前是不成熟的倡議,民進黨政府必須慎思,應尊重地方議會、民意,經過充分討論取得共識,再來決定新竹縣是否合併的問題,倘若現在要談合併,苗栗縣也應該拉進來一起討論。

    苗栗縣區域藍委徐志榮表示,每個縣市都想升格,問題出在地方統籌分配稅款分配不均、不合理所致,歷經多任行政院長,院版的《財政收支劃分法》還出不了行政院,苗栗一年增加50億元稅收給中央政府,地方統籌分配稅款增加不到1億元。徐志榮指出,如果吃相難看的竹竹併蔡英文總統能接受,那就是「蛇鼠一窩」、「沆瀣一氣」,中央要把苗栗擺在哪裡?還有人主張苗北的頭份、竹南歸給新竹,其他16鄉鎮併到台中市,徐志榮痛批民進黨,「苗栗縣不是任人宰割!」、「不要欺人太甚!吃人夠夠!」徐志榮建議,竹苗本就是一家,但因應2022年地方九合一選舉將展開,要參選的都已在經營,現在併下去情何以堪,2026年是適當的時間,必須謀定後動。

    苗栗縣區域藍委陳超明表示,當時竹南科學園區傳出疫情時,林智堅竟設置邊境篩檢站,也沒伸援手、以鄰為壑,根本沒有同島一命,心態相當可議,以他個人立場是反對苗栗併入大新竹,同時憂心本來偏鄉地區又更邊緣。陳超明認為,若竹竹苗要合併,那竹竹苗的新都市中心,應該要設在苗栗,緊鄰新竹,這樣才能維持區域發展均衡,苗栗各鄉鎮才不會邊緣化。

  • 台中市行政區域劃分圖 在 林穎孟 台北市議員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0-10-16 17:24:32
    有 1,146 人按讚

    二〇四六年時的台灣,我們希望是什麼模樣?

    1996年是台灣第一次總統直選,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確立了國民主權,而2046是直選後50年,那時候的我們已經五六十歲。

    318運動時我們還只是社會運動參與者,後來,我們成功進入體制內。今年是民主化後第一次修憲的時刻,現在該換我們來告訴社會,我們要帶來怎麼樣的台灣。

    修憲,關係到下一階段台灣的模樣,對此我認為有兩件重要的事情:

    第一,讓台灣成為團結的台灣。台灣應從漢人治理的大陸國邁向南島漢共治的太平洋國家,以土地台灣文明為主體,建立海洋國家定位。

    第二,讓台灣邁向進步多元的台灣。性別、性傾向平等入憲,確立多元性別平權之憲法人權保障。

    今年開始,是重要的時刻,修憲一定要成功,起造國家正常化的台灣。2046年是一個目標和願景,那一年,我們會努力讓所有台灣人笑著、幸福著,因為那時台灣早已成為世界上驕傲進步可愛的國家。

    ——//——//——//——//——//——//——//——
    【二〇四六 台灣・憲政改革聲明】
     
    過去十幾年,我們從參與社會運動逐步走向投入政治改革,成為中央或地方層級的民意代表。這個會期,立法院的修憲委員會已然成立,值此憲改工程啟動的重要時刻,必須廣納年輕世代之聲,為台灣下一個世代打下堅實的國家基礎。在這樣難得的憲政時刻,我們決定組成「二〇四六 台灣」,揉合中央與地方的觀點,參與推動憲政改革。我們認為,憲政改革必須從真正的核心議題開始討論:未來的台灣,應該成為什麼樣的國家。
     
    面對憲改議題,朝野政黨已經提出許多討論,主要聚焦在十八歲公民權,以及考監兩院組織調整等等。這些確實都是涉及國家體制的重要改革,但是憲改不能只是針對部分疏漏做檢討,更要承載對於未來國家願景的想像。在時間的維度上,我們提出「2046年」,對台灣史而言,是台灣總統民選五十年,是台灣終戰一百年;對個人而言,則是我們從青年公職走向成熟政治工作者的重要生涯階段,不管就歷史或個人而言,我們都感到必須嚴肅以對、負起責任地扛起歷史的重量,勇於提出對於未來的想像。
     
    「2046年」的台灣,是否已經成為一個正常國家?有著怎樣的國家特質與樣貌?這個問題不能空想也不能懸置,我們決定站出來推動,從地方到中央,由下而上匯集改革的能量,全國各地的年輕人都該有機會提出對於未來國家樣貌的想像。因為「2046年」的台灣,就會是當前的年輕世代作為國家與社會的中堅份子,所將生活的台灣。我們倘若不想枉費青春抱憾終生,現在就必須捲動改革的浪潮,這是我們作為政治工作者的生涯課題,也是我們欲與台灣人民共同討論、凝聚的未來願景。
     
    這次的憲政改革,不能只是修修補補,而是台灣在重返世界、成為正常國家的過程中的關鍵轉捩點。全球疫情未歇、美中對峙仍熾,無論從印太戰略區域的觀點,或是東亞歷史文明的視野,我們都要成為民主、自由與進步的實踐典範,在這個不確定的未來中,成為一個團結國人、立足世界的堅韌國家,台灣要生存、要繁榮、要團結、要爭取承認、要走出一條自己的路,我們就必須徹底檢討國家體制,建立紮實的根基與藍圖。
     
    因此,對於憲政改革的大方向,我們提出三項主張:
     
    一、全面檢討國家體制,落實廢省,全面改革地方自治體制促進區域平衡:
     
    憲政改革在議題上不能畫地自限,必須通盤檢視國家整體的憲政體制。我們認為相關的討論至少應該包括國家體制、國族定位、選舉制度、民主防衛、地方自治體制、人權與文化權保障等等。
     
    憲政改革要凝聚國民共識形塑未來台灣的政治想像,就必須從基層人民的日常生活出發。我們要特別強調全面改革地方自治體制的重要性,因為來自地方第一線的我們,從紮根地方的第一天起,就強烈感受到區域發展和資源分配的失衡與不公平,我們主張國家的區域劃分必須面對現實、促進平權,例如六都與非六都,實際生活圈與地方行政區劃的落差,這些都是基層有感的現實議題。
     
    二、召開「公民憲政改革論壇」,在全國各地啟動憲政改革的討論:
     
    憲政改革在過程中不能畫地自限,不能只有立法院的修憲委員會或立法委員才能參與討論。以當前憲政改革主張中最具共識的十八歲公民權為例,年輕人需要的不只是投票權,年輕人需要的是參與實質的討論,在實際的政治過程中提出主張彼此辯論,所以我們認為憲政改革的討論應該要廣納包括青年團體、地方公職、原住民族與多元族群等等來自多元背景的各種成員。我們將以具體的行動在全國各地啟動憲改改革的討論,每一個主張都必須由下而上反映人民真正的未來想望,讓憲政改革成為真正由人民與國家的正式締約。
     
    三、「公民憲政改革論壇」的討論,將會成為「二〇四六 台灣 」的修憲版本:
     
    我們將會提出更多具體的主張,但是這個過程必須經過更為多元開放的討論過程,我們不僅會在全國各地推動憲政改革的討論,我們還會負責任地提出具體主張和修憲版本。
     
    「二〇四六 台灣 」成員名單
    林昶佐 Freddy Lim 立法委員
    賴品妤 立法委員
    洪申翰 Sun-Han 立法委員
    張之豪 基隆市議員
    林亮君 台北市議員
    林穎孟 台北市議員
    黃郁芬 台北市議員
    戴瑋姍 新北市議員
    曾玟學 苗栗縣議員
    黃守達 台中市議員
    黃捷 高雄市議員
    高閔琳 高雄市議員
    吳崢

  • 台中市行政區域劃分圖 在 曾玟學 苗栗縣議員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0-10-16 15:38:34
    有 3,632 人按讚

    二〇四六年的台灣會是什麼模樣?
     
    2046年是台灣總統民選五十年、是台灣終戰一百年,也是憲法通過的一百年。「2046 台灣」是我們集結的名稱,是行動的目標,也是指向願景的期許。
     
    在這個關鍵的憲改時刻,我們應該要把握機會,擺脫不合理的框架與束縛,共同想像新國家的樣貌。這次的修憲工程不能只處理有共識的題目,應納入更多的聲音與討論,全面檢討國家體制。讓新憲法能凝聚台灣人民對未來的想望,並逐步實踐,邁向一個團結而自主的美好國家。
     
    __________
    【 二〇四六 台灣・憲政改革聲明】
     
    過去十幾年,我們從參與社會運動逐步走向投入政治改革,成為中央或地方層級的民意代表。這個會期,立法院的修憲委員會已然成立,值此憲改工程啟動的重要時刻,必須廣納年輕世代之聲,為台灣下一個世代打下堅實的國家基礎。在這樣難得的憲政時刻,我們決定組成「二〇四六 台灣」,揉合中央與地方的觀點,參與推動憲政改革。我們認為,憲政改革必須從真正的核心議題開始討論:未來的台灣,應該成為什麼樣的國家。
     
    面對憲改議題,朝野政黨已經提出許多討論,主要聚焦在十八歲公民權,以及考監兩院組織調整等等。這些確實都是涉及國家體制的重要改革,但是憲改不能只是針對部分疏漏做檢討,更要承載對於未來國家願景的想像。在時間的維度上,我們提出「2046年」,對台灣史而言,是台灣總統民選五十年,是台灣終戰一百年;對個人而言,則是我們從青年公職走向成熟政治工作者的重要生涯階段,不管就歷史或個人而言,我們都感到必須嚴肅以對、負起責任地扛起歷史的重量,勇於提出對於未來的想像。
     
    「2046年」的台灣,是否已經成為一個正常國家?有著怎樣的國家特質與樣貌?這個問題不能空想也不能懸置,我們決定站出來推動,從地方到中央,由下而上匯集改革的能量,全國各地的年輕人都該有機會提出對於未來國家樣貌的想像。因為「2046年」的台灣,就會是當前的年輕世代作為國家與社會的中堅份子,所將生活的台灣。我們倘若不想枉費青春抱憾終生,現在就必須捲動改革的浪潮,這是我們作為政治工作者的生涯課題,也是我們欲與台灣人民共同討論、凝聚的未來願景。
     
    這次的憲政改革,不能只是修修補補,而是台灣在重返世界、成為正常國家的過程中的關鍵轉捩點。全球疫情未歇、美中對峙仍熾,無論從印太戰略區域的觀點,或是東亞歷史文明的視野,我們都要成為民主、自由與進步的實踐典範,在這個不確定的未來中,成為一個團結國人、立足世界的堅韌國家,台灣要生存、要繁榮、要團結、要爭取承認、要走出一條自己的路,我們就必須徹底檢討國家體制,建立紮實的根基與藍圖。
     
    因此,對於憲政改革的大方向,我們提出三項主張:
     
    一、全面檢討國家體制,落實廢省,全面改革地方自治體制促進區域平衡:
     
    憲政改革在議題上不能畫地自限,必須通盤檢視國家整體的憲政體制。我們認為相關的討論至少應該包括國家體制、國族定位、選舉制度、民主防衛、地方自治體制、人權與文化權保障等等。
     
    憲政改革要凝聚國民共識形塑未來台灣的政治想像,就必須從基層人民的日常生活出發。我們要特別強調全面改革地方自治體制的重要性,因為來自地方第一線的我們,從紮根地方的第一天起,就強烈感受到區域發展和資源分配的失衡與不公平,我們主張國家的區域劃分必須面對現實、促進平權,例如六都與非六都,實際生活圈與地方行政區劃的落差,這些都是基層有感的現實議題。
     
    二、召開「公民憲政改革論壇」,在全國各地啟動憲政改革的討論:
     
    憲政改革在過程中不能畫地自限,不能只有立法院的修憲委員會或立法委員才能參與討論。以當前憲政改革主張中最具共識的十八歲公民權為例,年輕人需要的不只是投票權,年輕人需要的是參與實質的討論,在實際的政治過程中提出主張彼此辯論,所以我們認為憲政改革的討論應該要廣納包括青年團體、地方公職、原住民族與多元族群等等來自多元背景的各種成員。我們將以具體的行動在全國各地啟動憲改改革的討論,每一個主張都必須由下而上反映人民真正的未來想望,讓憲政改革成為真正由人民與國家的正式締約。
     
    三、「公民憲政改革論壇」的討論,將會成為「二〇四六 台灣 」的修憲版本:
     
    我們將會提出更多具體的主張,但是這個過程必須經過更為多元開放的討論過程,我們不僅會在全國各地推動憲政改革的討論,我們還會負責任地提出具體主張和修憲版本。

    「二〇四六 台灣 」成員名單
    林昶佐 Freddy Lim 立法委員
    賴品妤 立法委員
    洪申翰 Sun-Han 立法委員
    張之豪 基隆市議員
    林亮君 台北市議員
    林穎孟 台北市議員
    黃郁芬 台北市議員
    戴瑋姍 新北市議員
    曾玟學 苗栗縣議員
    黃守達 台中市議員
    黃捷 高雄市議員
    高閔琳 高雄市議員
    吳崢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