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台中山海環線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台中山海環線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台中山海環線產品中有18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萬的網紅施志昌,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臺中鐵道建設「卡卡」!】 昨天立法院副院長蔡其昌、交通部長林佳龍、立法委員陳柏惟以及許多議員包括志昌至大慶火車站視察臺中捷運與鐵道建設的現況,這些都是攸關台中區域發展平衡的重大建設! 令人遺憾的是,正如蔡副院長所說,臺中鐵道建設「卡卡」!蔡副院長說,「市長不能什麼都擋」,中火換燃氣也擋,大慶烏日...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9萬的網紅3Q陳柏惟,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要讓體質健全,血路必得暢通。 我的選區,一直以來困於交通不便,我常常看到阿公載著小孩跟大車砂石車,一起奔馳在山頂路上,看得膽戰心驚。如果有一個好的鐵路、方便的公車、再加上bike轉運站,可以免去許多性命危險,對區域的發展、高齡化社會,或者是年輕人落地生根,都是非常好的。 所以,我特別關心台中山海環...
台中山海環線 在 台中城 Taichung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9-10 22:33:47
. 2021年7月台中軌道建設概況總整理,《中捷藍線綜合規劃》、《中捷綠延可行性研究補充資料》,各分別於在7月由中市府再次提送至交通部審查;另外《屯區捷運》正準備地方說明會前置作業,同時《山海環線》經審查後則是要求再次修正,期望後續都有好消息來進展🚇🔍 . #台中軌道建設 #每月更新一次 #7月版...
台中山海環線 在 台中城 Taichung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9-24 19:08:21
. 2021年6月台中軌道建設概況總整理,中捷藍線、中捷橘線《機場捷運》、中捷綠延各分別於在6月初交通部函復審查意見、鐵道局函請補充相關資料後,目前中市府正進行修正及補充報告書中;另外山海環線在5月初提報交通部後,目前正進行審查階段,期望後續都有好消息來進展🚇🔍 . #台中軌道建設 #每月更新一次 ...
-
台中山海環線 在 3Q陳柏惟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20-04-11 08:30:00要讓體質健全,血路必得暢通。
我的選區,一直以來困於交通不便,我常常看到阿公載著小孩跟大車砂石車,一起奔馳在山頂路上,看得膽戰心驚。如果有一個好的鐵路、方便的公車、再加上bike轉運站,可以免去許多性命危險,對區域的發展、高齡化社會,或者是年輕人落地生根,都是非常好的。
所以,我特別關心台中山海環線鐵路的進度,也提出了四個要求:
一、 山手線並不需要強求全線立體化,在降低財政負擔下,提升服務機能,儘速消除地方與中央的歧見,造福市民的前題下,我覺得應先讓硬體落實「雙軌電化雙向環狀運行」。山海環線和東京等大都會的環狀線不同,許多位於「非建成區」,本質上更像法國 RER 或德國 S-bahn 的近郊通勤,串連衛星市鎮功能。部分區域其實可在維持雙線雙向電氣化運行下,進行「土建減量」,以部分用路堤代替高架橋等方式,在運輸容量不減,道路立體交會前提下,降低造價。
二、 與地方密切合作,設計車站周邊交通計畫時,檢討海線如大肚、龍井、烏日、清水等車站目前偏弱的轉運機能,以車站為核心規劃公車接駁。
三、 請交通部督促台中市府,在提交計畫裡,必須檢討周邊土地開發,引進商業服務、微型運動中心、社會住宅、公托與長照設施聚集,並設置在車站旁,鼓勵居民移入,創造出緊緻而便利的新型態都市。
四、 有關設站,建議交通部不一定只依當今人口來做考量,應該是將考慮 TOD 開發下,誘導人口分佈改變與重大建設投資,讓人口、產業與交通路網形成正向循環的誘導關係,讓民眾來使用,改變交通習慣。
除了民眾關心的交通,再來就是疫情了。
面對這樣的疫情未爆彈,以及未來任何災害或戰爭發生時(目前為準戰爭狀態),南來北往的國會與行政部門也該超前部署。
我知道目前行政院已經有進行相關的視訊會議,以及處理文件數位簽章的工作。但相關二級行政單位則是各自規劃,目前似乎並沒有所謂全國性相關中央行政機關的空間配置。
然而,針對戰爭時期(目前為準戰爭狀態)、天然災害發生等狀況發生,相關行政單位已無法在台北持續辦公時,我們該怎麼辦呢?
我必須重申,選前我提出「國會中遷、首都減壓」的政見,正是因為目前多數的行政機關集中於台北,就像人體的心臟大腦都集中在頭部,若北部疫情大爆發,整個國家可能會陷入停擺的危機。我希望行政單位也能開始著手研究 「行政分流、功能分散」的超前部署,相關經驗也可以作為未來首都機能重新分配的參考!利用這個時機,來思考一下備援首都的方向。
目前為止,行政政治經濟訊息等等的中心,都在台北。重新思考,台澎金馬的地理中心,其實是我們大肚溪附近,包括烏日、霧峰、南投。思量交通、區域平衡、分散風險等各層面,我們該考慮首都減壓立院先行這個計畫!
2010年開始,其實跨越黨派,各方都有提出過這個議題,但從2010年到現今,行政部門的回覆都是「再討論看看、再研究看看」,到現在也八年了。我認為,至少明白列出遷都遷國會的可行性評估。研究過去的討論結果,多是民意還沒有凝聚,但問題在於民眾根本不知道,遷移的好處跟壞處是什麼的時候,其實民眾根本無從選擇。
為什麼我這麼在意這件事?
因為國土均衡很重要!台灣很小,國土面積排名世界 140 左右;但台灣很強,經濟是世界前 25 強。你可能感覺不到,很重要的原因,可能在於長年的國土規劃與發展失衡。
這樣頭重腳輕的發展,就造成了房價高漲、對年輕人的雙重剝削。
在馬英九政府錯誤的金融與房地產政策下,熱錢集中於北部,讓台北房價一飛沖天。年輕人離鄉背景去台北,工作機會多但房價很貴。而中南部老家,雖然相對負擔得起,但缺乏發展機會。
解決北漂與高房價問題的方法,並不是只有稅負調整,更重要的是讓產業與工作機會移回中南部,讓青年人口移回中南部,同時在新發展區域做好計劃,控制房屋供給,提供社會住宅,杜絕熱錢炒作,從供需面媒合解決問題,實惠且衝擊小。
建設永續而均富的國家,就從國土均衡發展做起!
讓我們好好就「首都分流」、「災難應變」、「備援首都」,提出規劃,盤點北中南行政、立法等中央機關可使用空間,指揮系統(如遠端會議、公文系統與聯繫保密通訊管道)的緊急建立,人員的調度和任務分配模式。這不僅僅是因應疫情,更是為了永續經營!
#3Q陳柏惟 #中二立委 #台灣基進
===============================
◆ 訂閱3Q的Youtube → https://www.youtube.com/c/3QChen
◆ 追蹤3Q的FB → https://www.facebook.com/3Q.PehUi/
◆ 追蹤3Q的IG → wondachen
◆ 追蹤3Q的噗浪 → wondachen
◆ 追蹤3Q的推特 → https://twitter.com/wondafrog
===============================
◆ 台灣基進官網 → http://radicalwings.tw/
◆ 訂閱台灣基進官方Youtube → https://pros.is/L8GNN
◆ 追蹤台灣基進官方臉書 → https://www.facebook.com/radicalwings/
◆ 捐款支持台灣基進 → http://radicalwings.tw/support.php -
台中山海環線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19-03-12 14:31:33更多新聞與互動請上:
公視新聞網 ( http://news.pts.org.tw )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 http://pnn.pts.org.tw/ )
PNN 粉絲專頁 ( 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PNN livehouse.in頻道 ( http://livehouse.in/channel/PNNPTS ) -
台中山海環線 在 林佳龍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13-03-28 17:03:52今(28)日立法委員林佳龍在交通委員會針對台中軌道運輸質詢交通部長葉匡時與台鐵局長范植谷。林佳龍要求交通部要成立台中山海環線的評估小組,不是只是交給地方政府評估規劃,葉匡時表示將在交通部組一個小組,由次長及跟台中市副市長做環線軌道運輸的專案評估。
林佳龍表示,軌道運輸是現代化都市很重要的基礎建設,台灣高鐵通車之後進入一日生活圈,台鐵面對到競爭與轉型,台鐵應變成區域的軌道運輸,不但是通勤火車,也要捷運化、高架化。
林佳龍指出,鐵路高架捷運化在台中山線,從豐原到大慶 21.7公里,政府也投入數百億的預算,但思維仍偏重交通運輸,相對於帶動都市進一步發展,目前的思維太過保守。林佳龍強調,台鐵要能轉型成區域內通勤捷運化的可能只有在台中,因為山海線的關係,除捷運化、高架化外,更進一步環狀化。
林佳龍也質詢交通部,台鐵要怎麼跟高鐵結合,以及跟都市內的捷運結合,交通部還從來沒有主動對大都會共構的規劃,以台鐵山線從豐原到大慶並沒有連結到高鐵新烏日站就可看出,山線、海線是繞過高鐵烏日站各自往南,並沒有進一步往烏日延伸跟高鐵共站。他也指出台鐵與市內的捷運綠線也沒有共站,高鐵、台鐵、地鐵、捷運各自為政,未來進一步整合。
葉匡時表示,軌道運輸是未來最重要的運輸方式,都會區讓不同軌道運輸能有更好的共構是交通部努力的方向。他說台中市政府正在進行大慶到烏日高架化的可行性評估,海線高架化涉及土地徵收跟土地重劃,交通部很樂於往那個方向去做,也希望地方政府往這個方向去規劃,葉匡時承認交通部還沒有主動對大都會共構的規劃,未來應該從這樣的思考。
林佳龍強調,台鐵的轉型跟競爭力如果能展現在中台灣的環狀線的投資,會整體帶動周邊開發,流量經濟效應很大,其回饋是循環性的,跟一般交通建設不一樣。林佳龍表示,市政府囿於經費的問題會比較保守,他在場要求交通部應主動找專家跟地方政府組一個評估小組,應更積極一點,不是交給是政府去評估就算了。
交通部表示,環狀線已經把所有資料提供台中市政府,台鐵本身認為環狀線技術是可行的,希望市政府併海線的高架,並規劃從大慶延伸到烏日等,提出整體的交通規劃。因為林佳龍的要求,交通部會加一把勁跟地方政府多來做協調溝。但林佳龍仍再度要求要成立台中山海環線的評估小組,不是只是交給地方政府。葉匡時表示將在交通部組一個小組,由次長及跟台中市副市長做環線軌道運輸的 專案評估。
最後,林佳龍表示,台中港土地很多人主張解編,他提醒交通部應該先有新的計畫再做變更,如果貿然解編就變成農業區,此外他也將提出台中港跟清泉崗雙港計畫,主張雙港自由都市作為這一區的願景規劃。
台中山海環線 在 施志昌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臺中鐵道建設「卡卡」!】
昨天立法院副院長蔡其昌、交通部長林佳龍、立法委員陳柏惟以及許多議員包括志昌至大慶火車站視察臺中捷運與鐵道建設的現況,這些都是攸關台中區域發展平衡的重大建設!
令人遺憾的是,正如蔡副院長所說,臺中鐵道建設「卡卡」!蔡副院長說,「市長不能什麼都擋」,中火換燃氣也擋,大慶烏日站高架化,中央預算準備好了「她也擋」,海線雙軌捷運環線「她也擋」。台中需要的是做建設的市長,不是擋建設的市長。
目前台中山海環線規劃,包括台鐵大慶到烏日高架化、海線鐵路雙軌高架化與甲后線等,交通部已經承諾,有共識的部分就先做,不必再等全案通過,但盧執意要中央全出經費才要開始動,用另類民意綁架的方式,試圖透過製造對立,將責任推給中央。
#海線鐵路雙軌高架化
#等到天荒地老
#市政卡卡
台中山海環線 在 3Q 陳柏惟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中央前瞻地方緩慢怎麼辦?
本日我在立法院進行前瞻基礎建設第三期的審查。在跑地方時,我常聽到民眾常抱怨說,中央提出前瞻建設,但怎麼這個也沒裝、那個也沒動,中央覺得委屈、指是地方沒有送計畫,而地方政府則是訴苦沒有財源。以台中捷運來說,工期不斷延宕,該正視如何解決,如果中央已經有預算,那就該來討論如何更積極推動,才是民眾之福。
#台中山海環線軌道建設何時動起來?
今天交通部佳龍部長表示,山海環線的山線部分,其中的大慶到烏日段,中央已經通過預算,地方政府配合推動就可以優先動工。 山海環線是一個概念,可以分段進行工程。依據大眾捷運法,軌道建設必須由地方政府提出申請,交通部會更積極協助地方政府解決問題,但還是需要地方政府提出整理規劃。
我雖然理解地方政府也有責任,但看到台中一些軌道建設執行率不佳,實在焦急擔心,還是希望中央也能更積極推動,台中人的公共交通不能再拖。部長也回應沒有問題,可是還是希望地方能更積極,中央都會盡力處理。
#全民運動館怎麼蓋?
我自己很愛運動,但常聽到民眾陳情不知道場地去哪裡借、如何取得運動場地的使用權。我覺得人民的健康是很重要的國家資本,政府應該保障民眾有運動的權利、增加體育設施。過去國土規劃的關係,我們的資源常常集中在大都市,大都市的設施資源相較非都會區,比較豐富多元。
根據體育署於9月14日的公告的《「前瞻基礎建設計畫-充實全民運動環境計畫」執行注意事項》可以看到全民運動館的設置條件相較國民運動中心為低,僅七萬人即可設立。我的選區就有三個地區符合七萬人的資格,但這類的計畫要只能等縣市政府來提出,以競爭型計畫來辦理。若地方政府不夠積極,中央也被動等待,民眾就會認為是中央跳票。
#不只是運動還有冷氣
而同樣的狀況,不只是運動設施、運動館的問題,比如「班班有冷氣」這個政策,周邊的電路設備改善、綠能節電措施等等,都很需要大家積極投入處理。未來希望中央也能一同思考,如何積極共同推動,讓民眾的需求不會再被動等待。
#蘇揆允諾2022要有冷氣、#一起努力運動建設
蘇貞昌院長回覆我,他自己本身也很注重運動這件事。若地區有什麼困難,比如沒有足夠的土地,可以先請教育部整理看看,看是使用學校、或者是其他設施先來滿足民眾的需求,未來承諾會跟教育部長,一起來努力地區的運動設施。另外,針對國中小班班有冷氣相關政策,蘇院長表示,2022年一定落實!地方建設的補助不分藍綠,中央政府也會再更積極推動、協助地方的建設。
#總結以上,我希望中央能:
1.補助不分藍綠,補助辦法盡力讓地方政府了解。
2.若地方政府程序延宕,希望中央能研究如何加快地方政府的腳步,或是協助輔導地方政府的困難。盡力協助地方政府了解如何申請計畫、提高建設執行率。
3.我要為了我的選區居民請託,祈請中央在這裡設置運動場館,這是居民的基本需求,我們不能忽視民眾的渴求。
台中山海環線 在 3Q 陳柏惟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軌道路網雙核心 台中發展雙引擎
#車站即是微型城市
「火車已經到車站,阮的心頭漸漸重,看人歡喜來接親人,阮是傷心來相送」
過去,我們對車站的想像,好像就是迎來送往的地方,是到達抵達的玄關。除了上下車,能做的事可能就是買票,最多有個美食街或便利商店。
但在現今的城市裡面,車站的重要性已經不同了,隨著城市內運輸網路的建立,大型車站如今成為了結合食衣住行育樂的人潮、錢潮匯聚點。能夠疏運大量旅客的軌道運輸,也代表高強度的開發利用成為必然。
日本在國鐵民營化之後,近20~30年來,車站複合開發的規模也日益增加,在大阪、東京等主要城市,更是讓車站變成了一座微型城市,讓民眾的生活,旅客的需求可以一站滿足。
這樣的計畫,大多就直接命名為Station City,最具代表的,就是2011年完成的Osaka Station City,結合車站大樓、空中廣場、辦公室、三座百貨、一座飯店,2013年更串連 四棟建築構成的 Grand Front Osaka,成為梅田區域的核心。
而在2017年才全部完成的Tokyo Station City中,規模更加巨大,包含11座大小商業設施、2間飯店、美術館,重新整修復舊的東京車站,並透過地下街串連丸之內與八重洲口的多處再開發計畫,鞏固東京最高級的商辦區域地位。
這類車站城,除了依據,TOD(Transit Oriented Development)為導向,以公共運輸交通引領城市開發計畫,將人潮引入外。更透過良好的轉乘介面,步行設施,加上整合的行銷與識別設計,重構以行人為本,熱鬧的立體城市。
這樣的發展,捨棄了以車輛道路為都市計畫重心的思維,而以民眾的公共交通「使用最大化」為前提,反而創造更大的商業動能,和更好的使用者體驗。也都成功帶動都心繁榮的提升,讓老舊的市中心能加速更新。
#台中大車站計畫
這週三,我和交通部、台鐵相關單位,了解台中大車站計畫。
過去,我們團隊曾經自費考察日本、歐洲、美國等許多車站再開發計畫,自然很好奇,大台中車站計畫是什麼?大體上,此計畫也是以TOD為依歸。以民眾公共交通為主題,有許多好處,特別是高齡化社會後,大眾運輸系統的設計,除了減少碳排放之外,更兼顧了民眾的交通安全。
台中過去是公路導向發展的城市,大眾運輸客運類型,一直強於軌道發展,透過這計劃,台中可建立軸輻式(hub and spoke)路網,重點資源分配規劃,能帶給公共運輸使用者立即的好處,比如:改善候車環境、簡化搭乘路線、搭乘資訊易懂、減少市區繞行等等正向體驗,改善公眾運輸整體的品質。
大台中車站計畫,從鐵路高架化,並結合車站、客運轉運站、市區公車,到周邊的商場、旅館、生態城等等,看得出來也有車站城的企圖野心。
想想,上下學、上下班搭個車,可以在車站周邊順路完成買菜、購物、繳費、借書還書、寄件收件、甚至公務機關辦公、托嬰育嬰、接送小孩、運動、醫療等等行為,多麼省時,多麼便利,多麼省下大家開車停車的精神耗費。
一個規劃良好的車站城,就像是把城市功能良好地收納在站體裡,取用方便、快速便捷。然而,現在車站蓋好後,周邊的開發計畫,以及行人動線的串連,都沒有更進一步的進展,中央雖然有規劃,但台中市政府感覺意興闌珊,對比周邊國家與城市的積極,其實很可惜。
#軌道路網雙核心 #不要浪費烏日高鐵站
我的選區烏日,是台中高鐵站的座落之地,雖然是台中的門戶,但長久以來,烏日高鐵站的能量並沒有完全發揮出來。
我們應讓位於烏日的台中高鐵站,和市區的台中火車站,成為大台中軌道路網的雙核心。台中火車站承接台中市民、而台中高鐵站可承接全台各地民眾、外國旅客,搭配延展的軌道、客運,深入台中市區、舊縣區,並預留聯開空間,可以提供旅客、市民更多生活機能,能為大台中地區、甚至泛中部地區,注入嶄新活血。
然而,連結這兩座城市主要車站的台鐵,雖然已經高架化,然而班次密度仍然有限,這和缺乏緩急分離、缺乏代避功能、號誌機電系統限制、列車調度問題、以及台鐵的排點都有關連,我們還是希望能有通盤的檢討改善。
目前,烏日高鐵站周邊土地已有多家廠商準備進場開發,但未來在人行動線串連上,仍須加強,否則車站仍然是高架道路包圍的孤島,無法有效達到外溢效應。
另外,我們也希望市府能重視台鐵台中山海環線的計畫,並與中央合作,盤點各站點台鐵土地開發,做通盤規劃,讓重視長期被忽略的舊縣區,也能在軌道路網升級下,起到機能分散,互相串連的功用,地方政府也可清點舊縣區的人口、道路車流量等承載,再與中央協調,計算出最合適的站點。
我也在此呼籲,台中市政府千萬不要放棄海線和舊台中縣區的市民,無視公共運輸資源的落差,讓城市交通網難以齊備,這也是台中選區民眾殷殷期盼的願望!